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

1.社会医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一、社会医学的萌芽时期;二、社会医学的创立时期;三、社会医学的发展时期。
2.盖林: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认为,应当将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
这是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3.格罗蒂扬:法国医生格罗蒂扬在德国柏林大学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
提出卫生学的理论,首次提出健康、疾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4.社会医学的任务:1、评价健康状况;2、开发和应用评价理论和方法;3、探索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4、为制定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提供依据;5、多学科、多层次合作。
5.社会医学的作用:1、为政府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等提供依据;2、改变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观念的影响;3、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6.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与成果,是社会学和生物医学之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
7.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疾病或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
8.心理健康概念: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9.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状况;探讨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制定社会卫生策略。
10.医学模式转变的各个阶段: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三、机械论医学模式;四、生物医学模式;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1.机械论医学模式:机械论解释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保护健康就是维护机器。
这就忽视了人类机体的生物复杂性以及社会复杂性,产生了对人体观察的片面性和机械性。
12.模式:模式在科学研究中是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或解释方式,也可以指一种思想体系或思维方式。
13.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理论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医学观,是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医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方法,医学发展应该抓住那些根本问题,医学实践操作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等方面,作出的高度理论概括。
社会医学重点

答: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简述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答: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念。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预防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德国施来登发现植物细胞,施旺发现动物细胞;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倡导了细胞病理学,开辟了病理学的新阶段。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应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生物医学模式奠定了医学实验研究的基础,促进了对人体生理活动及疾病的定量研究,并推动了特异性诊断及疗法的发展。
总结:L1 刘肖 罗夏黎 刘思思 关璐璐
审核:李志明
模式:模式最初是一个数理逻辑概念,即用系统中的一系列公式来表达形式逻辑理论。
医学模式: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医学模式属于自然辨证法领域,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即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问题。
三、简答题
1、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向哪四个方面扩大。
答:①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②从生理扩大到心理,③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④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2、简述三次卫生革命。
答: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我国目前处于卫生革命的交叉阶段,即第一次卫生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第二次卫生革命任务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威胁。
(完整版)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重点

1、社会医学的定义:是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2、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5、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核心是医学观。
6、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7、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 (1)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2)恒常性:经常作用(3)积累性:累加作用(4)交互作用8、经济发展与健康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群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双向促进作用(1)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增加卫生投入;提高居民文化素质(2)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压力突出;社会负性事件增多;现代社会病的产生;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3)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劳动力水平——增加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卫生事业的负担9、文化的类型:(1)智能文化: 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知识等;(2)规范文化: 包括社会制度、教育、法律、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3)思想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
社会医学复习重点内容

社会医学复习重点内容社会医学重点内容p1社会医学的概念p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p5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明确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德国就是社会医学的发源地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第二次卫生革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三次卫生革命――加强和提高生命质量p15医学模式的演进(机械医学模式学说中需注意三部作品及其作者:《崭新工具》、《动物就是机器》、《人就是机器》;生物医学模式的瑕疵:忽略了集体生命的复杂性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p17图2-1)p21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p23“生物―社会―心理对医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中的第3点现代医学模式的贡献:1、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以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2、扩大了医学研究的思路;3、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社会、心理防治的应用领域);4、医药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产生巨大变化;5、中国医学的发展转化成崭新活力。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1、作用的广泛性;2、持久性与积累性;3、交互作用。
p42“身心健康的内涵及来衡量指标”中第二段中的第四行。
p43第一段最后一句话p53“人口结构”中的第一句话p96“调查研究”第三行p97社会医学特有的综合评价方法专家的人数15―50人为宜p98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图9-1科学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1、课题评价“三个原则”“制定研究方案”中的第一句话)p100最上方第一行“非概率样本方法”p100定性研究的概念p100定性研究的特点p101定性研究的用途定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个案或特定问题的深层次积极探索;2、难于定量分析的问题的研究,例如一些社会现象和犯罪行为;3、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缺点:1、结论不一定就是存有普遍性;2、难以提供更多存有统计数据量的结果。
p102定性研究的方法p104“观察法”中的第2-5行。
p108问卷的一般结构p134身心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p134身心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p135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p136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身心健康管理的特点:1、标准化(身心健康管理的基础);2、定量化(关键);3、个体化;4、系统化;5、整体化p137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及其英文缩写p141危险分数及女团危险因素的计算方法p144个体评价p149生命质量的评价内容p150第三句话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功能状态functionaleffectsp160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领域p162质量调整存活年p217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p217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1、提升人群身心健康水平,缩短寿命,改善生活质量;2、建立身心健康社区;3、推动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社会医学重点

第一章概论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群体(个体),特别是高危人群(处于高危状态下的人群,比如老人、儿童、妇女、残疾者、有害作业职工、流动人口等)。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寻找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发现健康高危人群及弱势人群,确定防治工作的重点,找出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对社会卫生问题作出社会医学的“诊断”。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对现有的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为制定社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即提出社会医学的“处方”。
第二章医学模式模式: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
医学模式: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和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
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1.模式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2.健康是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的平衡,疾病则是该平衡的破坏;3.机体组织结构的改变和生理生化功能的异常,导致疾病发生;4.病因多系生物的、理化的,单因单果的疾病表现形式;没有病即是健康。
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2.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3.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1.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第三章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第四章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经济发展指标:包括GDP、GNP、人均GDP、人均GNP、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费用。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 社会医学重点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思想方法学科,主要研究人口健康、医疗保
健系统、社会生活环境和卫生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现代公共卫
生学的一部分,社会医学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医学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与健康
社会医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疾病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环境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例如,社会隔离、歧视、贫穷、战争等都会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2. 医疗保健系统
社会医学研究医疗保健系统的建设、功能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医
疗保健系统是个体、家庭和社区获得医疗服务的途径,它需要公平、高质量和经济有效的运作。
3. 健康服务利用与卫生行为
社会医学研究人们对健康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卫生行为,包括预防、
保健和治疗等方面的行为。
适当的健康行为可以预防、控制和治疗
疾病,提高生命质量。
4. 卫生政策和规划
社会医学研究卫生政策和规划,包括公共卫生措施、医疗保险、药
品管理、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等方面。
卫生政策和规划
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公众健康和实现健康目标的重要手段。
总之,社会医学在探索和解决人口健康、医疗保健、卫生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医学实践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社会医学重点

第一章概论一.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及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态及其变动规律、研究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
是社会学和医学之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
二.三次卫生革命对象社会卫生策略第一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制定国家卫生措施、环境卫生工程措施。
疫苗免疫接种、抗菌药物、消毒杀虫灭鼠第二次慢性非传染病三早、疾病监测、改善生活环境、健康教育提倡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第三次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综合卫生策略、健康促进三.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医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方法、流行病学方法、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的健康状况。
应用科学指标对人群健康状况作出评价,找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对社会问题作出社会医学“诊断”。
2.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医学运用各种手段,研究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社会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状况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社会病因分析,为制定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病因学分析。
3.社会卫生策略社会卫生策略是建立在对整个社会个人健康和人群健康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根据健康状况评价和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找出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提出社会性策略与措施(卫生立法,卫生规划和社区卫生服务等)。
----社会医学处方。
四.整体健康观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健康的标准只要求不生病。
五十年代以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定义认为,健康不仅没有病伤,而且要有身体和精神的完满状态(well一being),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七十年代以来,认为健康要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健康的多层次1.躯体健康(physical health)2.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医学重点(97k4b)
考试题型:单选(15到20分)名词解释判断简答(25分)论述(30分)名词解释
1.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
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
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2.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
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3.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SDH):在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
社会地位和所拥有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4.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成为一种社会资源而被个体所用
5.倡导促动(advocacy):指向目标组织或个人提出主张并促使其采纳的行动
四个要素:倡议(proposition),联盟(coalition),宣传(publicity),行动(action)
6.信度(reliability):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即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7.效度(validity):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8.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s ):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
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
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9.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 HRA )是研究危险因素
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10.生命质量:是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
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观满意度。
11.社会病(sociopathy)的概念:主要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
相违背的社会性现象,这些现象与人群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12.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CHS):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
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
13.生活事件:是指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
14.卫生保健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所采取的综合
性政策和措施,包括卫生费用筹集,分配与支付方式以及卫生服务提供方式和管理措施等基本要素。
15.精神活性物质:在医学上,能够影响人类心情,情绪,行为或者改变意识形
态,并具有依赖性(成瘾)的物质。
1.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3)研究社会
卫生策略与措施
2.医疗卫生事业经历的三次革命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防治对象,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精神病等。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制订社会卫生政策和策略(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
(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
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5.医学模式的演变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影响人类健康及疾病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自然、心理、社会(2)
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职业危害、消费方式、生活危害(3)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成熟与老化、综合内因(4)医疗卫生服务:预防、治疗、康复
7.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模型的内容(答书上30页图也可)
(1)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2)个体生活方式(3)社会支持网络(4)社会经济地位(5)其他社会结构因素(6)宏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
8.经济发展对健康作用
经济发展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1)提高了居民物质生活水平(2)有利于增加卫生投资(3)通过对教育的影响间接影响人群健康
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健康问题:(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生活方式的改变(3)现代社会病的影响(4)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5)负性社会事件的增多(6)社会人口特征的剧烈变化
9.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增加劳动力供给(2)提高劳动生产力(3)减少疾病损失(4)促进教育收益实现(5)促进自然资源利用
10.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途径(1)分配制度对居民健康的影响(2)社会制度
对卫生政策的决定作用(3)社会制度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11.教育对健康的影响(1)教育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2)教育影响人们
对卫生服务的利用(3)教育影响人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12.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3)评价研究(4)德尔菲法(5)文献研究
13.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答书99页图)
14.定性研究方法
(1)深入访谈法(2)专题小组讨论法(3)选题小组讨论法(4)观察法15.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P132 7点需展开答字数太多就不打
了)
16.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1)潜伏期长(2)特异性弱(3)联合作用明显(4)
广泛存在
17.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1)无危险阶段(2)出现危险因素(3)致病因
素出现(4)症状出现(5)体征出现(6)劳动力丧失
18.生命质量的评价内容:(1)生命状态:活动受限(activity limit) ,社会角
色受限(social role limit),体力适度(physical degree)(2)心理状态:情绪反应,认知功能(3)社会功能状态(4)主观判断与满意度:自身健康和生活判断,满意度与幸福感(5)其他内容
19.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1)人群健康状况评定(2)疾病负担的评估(3)
卫生服务效果评价(4)卫生服务方案选择(5)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决策(6)健康影响因素与防治重点的选择
20.社会卫生状况:是指人群的健康,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的诸社会因素的状况。
21.人群健康评价指标分单一性和复合型P167
22.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
(1)传染病的传播与控制(2)健康相关行为(3)健康和医药产品(4)卫生人力(5)卫生服务(6)卫生相关法规
23.卫生政策的主要功能(1)规制功能(2)导向功能(3)分配功能(4)协调功能
24.SWOT分析法的含义与步骤P188 第一段第二段
25.卫生保健制度基本模式(1)资费医疗模式(2)国家税收模式(3)社会保
险模式(4)商业医疗保险模式(5)储蓄积累型模式
26.卫生保健制度的主要形式(1)公费医疗制度(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制度(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7.卫生保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P211 四点
28.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以人的健康为中心(2)以社区人群的卫生需求
为向导(3)以家庭为单位(4)以预防为主(5)人性化服务(6)综合性服务(7)连续性服务(8)协调性和团队合作式服务(9)可及性服务(10)首诊医疗服务
29.社会病的特点1.社会病必须具有公共性2.社会病产生的根源复杂,主要在于
社会3.社会病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4.社会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5.社会病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健康问题或公共卫生问题。
30.毒品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1)毒品的可获得性(2)同伴影响和团
伙压力(3)成长环境的影响(4)社会文化对毒品的容忍程度
31.慢性病的判断标准1、患病时间是长期的;2、病后常留下功能障碍;3、疾
病的原因常可引起不可逆的病理变化;4、因病情不同,需要不同的医疗处置;5、因病情差异需要不同的康复训练。
32.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答P271图(图中小点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