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doc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doc

选择1.腊古典文化的繁荣期的出现于。

公元前5世纪。

2.希腊的音乐特点;单音音乐,与诗歌和舞蹈相结合,偶有支声复调9.19世纪末的《音乐手册》记载的奥尔加农是。

平行四度和平行五度的10.古代的七艺。

几何,逻辑,音乐,修辞,语法,数学,天文13.在14世纪的记谱法中音符时值增加到。

五种15.等节奏的手法经常用于哪种体裁?经文歌19.最早创作完整的弥撒套曲和定旋律弥撒曲的作曲家是。

邓斯泰布尔20.15世纪经文歌的特点。

三度和六度的音响增多22.16世纪意大利牧歌最初是几声部的?四声部23.文艺复兴时期最流行的器乐。

琉特琴36.斯卡拉第的钢琴奏鸣曲是。

单乐章的37.亨德尔的作品。

《皇家焰火音乐》《朱莉亚。

凯撒》《阿德米托》41.哪种体裁是交响曲的来源。

辛弗尼亚43.意大利喜歌剧的特征包括。

角色不多,采用日常生活题材,旋律简单悦耳55.音乐会序曲。

《赫布里底群岛》《仲夏夜之梦》《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56.乐曲是三拍子的是。

谐虐曲,马祖卡,波罗涅兹58.罗西尼最擅长搞的歌剧形式是?喜歌剧61.谐歌剧的主要作曲家是。

奥芬巴赫63业余出身的作曲家时。

包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65.格里格的《挪威舞曲》是什么调式?利底亚调式70.勋伯格写的一部未完成的十二音歌剧叫做。

摩西与亚论72.捷克现代音乐的一位重要的先驱是。

亚纳切克。

76.后现代风格也叫。

新浪漫主义77.摇滚乐产生于20世纪的。

50年代中叶名词解释:1、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音乐理论的奠基人。

他是数学家,在他看来,音乐由数字决定,并体现了宇宙的和谐。

2、记谱法关于圣咏的记谱,现存最早的是9世纪出现的圣咏手抄本,它是用符号谱记谱的。

符号谱又称纽姆谱,它是用点、横线、斜线、曲线等符号.只是这种记谱法不能准确的表示圣咏的时值和节奏。

3、雷奥南约1163~1190,即使一位诗人,也是一位作曲家。

被称为“奥尔加农的最佳作者”,作有一部《奥尔加农大全》,他所作的两声部曲形成形成1 花腔奥尔加农 2 迪斯康特 3 圣咏等三种交替和对比的风格。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填空:1、古希腊的记谱方式:字母谱(字母和符号)2、古希腊的管乐器和弦乐器:阿夫洛斯、里尔琴3、在西方传说中,里尔琴被视为正统的乐器4、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5、巴黎圣母院复调代表人物:莱奥南和佩罗坦6、活跃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乐派:佛兰德乐派7、巴洛克的声乐体裁: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和受难乐8、巴洛克的器乐体裁:前奏曲、托卡塔、幻想曲、奏鸣曲和协奏曲9、巴洛克晚期将受难乐推向顶峰的音乐家:巴赫10、巴洛克晚期由法国吕利创作了法国序曲11、海顿的清唱剧代表作:《创世纪》和《四季》12、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法: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13、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勋伯格、韦伯恩、贝尔格14、最早注意到绘词法的作曲家是:若斯坎15、亨德尔的清唱剧的戏剧中心是:合唱16、交响曲之父:海顿17、钢琴诗人:肖邦18、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19、交响曲这种体裁来源于意大利序曲20、意大利序曲的创作者是:亚历山大·斯卡拉蒂21、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歌剧是:《达芙妮》22、反宗教改革的作曲家是:帕莱斯特里那23、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的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24、格鲁克的第一部改革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25、贝多芬个人风格成熟的标志是: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26、门德尔松重新指挥上演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27、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创始人:韦伯,代表作《自由射手》28、柏辽兹的《幻想进行曲》是真正的浪漫主义“标题音乐代表作”。

29、印象主义音乐家:德彪西、拉威尔30、柴科夫斯基的三部歌剧:《胡桃夹子》、《天鹅湖》、《睡美人》31、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32、瓦格纳首创:乐剧33、比才的《卡门》是法国歌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全世界演奏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

34、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35、《自新大陆》是德国音乐家德沃夏克的作品。

又名第九交响曲36、斯特拉文斯基舞剧:《火鸟》、《春之祭》、《彼得鲁什卡》37、西方记载的最早的复调《奥尔加农》名词解释:1、众赞歌:经过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的新教赞美诗称为众赞歌。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珍藏版)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珍藏版)

西方音樂史一、復調音樂:一种“多声部音乐”。

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音乐就叫做复音音乐。

复音音乐拥有漫长的历史,部和声”的写作技巧。

为后来的对位法理论开辟出完善的道路。

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

上个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中国著名音乐家律成偶然发现。

1986年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复调音乐:即若干旋律同时进行而组成有机整体的一种音乐形式)的说法。

复音的三种形式对位曲:即按照严格的对位法来写作的一种音乐形式。

卡农:以模仿的手法来处理不同的声部旋律,形成一种连绵不断的感觉。

著名的作品有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大师帕赫贝尔(JohannPachelbel,1653-1706)脍炙人口的《D大调卡农》。

赋格:一种用多声部相互应答陪衬的方式所写成的复音音乐。

当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巴赫的《赋格的艺术》,这套作品可以称为赋格曲的圣经。

复调的形成与发展;一、奥尔加农(organum)二、第斯康特(discant)(圣母院乐派的复调)三、孔杜克图斯conductus四、经文歌motet二、彌撒:弥撒的结束,正是生活的开始。

基督徒深信因散而聚,因为他就是为了能更有效地散居于世,成为地盐世光,才聚在一起,聆听上主的说话,在圣体中汲取生活的动力。

“弥撒礼成”,正是基督派遣我们到世上,为他作证的时候。

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安魂曲》安魂曲归于弥撒曲一个分支,唱词基本与普通弥撒相同。

不过与之不同的是省略了荣耀经(Gloria)与信经(Credo),增加了“震怒之日”(Dies irae)。

通常在音乐方面“安魂曲”一次被人习惯了,而在教会(唱诗班有时也是)称之为“追思曲”。

这里尤其提一下莫扎特的《安魂曲》,在19世纪初最出名的安魂曲就要算是莫扎特的那部了。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下半年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二(修改后)【未完待续】第三节肖邦波兰作曲家1810-18491.肖邦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也有一些作品反映出他个人生活的一些侧面。

2.旋律真挚,热情,气息宽广,抒情如歌,常为旋律加上装饰音。

3.和声喜欢使用中古调式,尖锐的变音,大胆的转调,自由地运用各种七和弦,不协和音。

4.节奏带有民族特征,具有高度的伸缩性,喜欢用自由节奏rubato。

5.织体基本织体是旋律加伴奏及其变化,丰富了左手的形象,音乐中贯穿着复调的因素,有时许多声部交织。

钢琴作品一马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和波兰民间音乐联系最密切的题材,作品情绪多样,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1.一些马祖卡舞曲具有浓郁的乡土音乐情趣,织体,和声简单,清新质朴,如OP17第一首,OP141第四首,OP56第二首,OP24第二首等。

2.另一些有较多城市气息融入,略带浪漫主义感伤的情调,表情细腻,如OP17第四首,OP24第四首,OP56第三首,OP68第二首等。

二波罗涅兹舞曲(19首)波罗涅兹舞曲是肖邦的创作中最强烈地体现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的体裁。

特点:三拍子舞曲,节奏稳健,织体浑厚、坚实,具有威武、雄壮扥气质,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等。

如:OP22《b 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涅兹》OP40之《A大调“军队”波罗涅兹》OP44、OP53《b A大调“英雄”波罗涅兹》三谐谑曲,叙事曲各4首这类作品常采用相当复杂和自由的曲式结构,篇幅宏大,主题之间常有强烈的对比、冲突,有着内在的张力。

1.谐谑曲音乐形象对比鲜明,内涵深刻严肃,极富戏剧性,单乐章2.叙事曲作为一种器乐体裁,是肖邦的首创,它同浪漫主义诗歌有着一定联系,具有某种潜在的标题性。

《g小调第一叙事曲》3.即兴曲作为一种体裁是从舒伯特开始的,肖邦创作有4首即兴曲,作品没有明显的题材特征《#c小调幻想即兴曲》4.肖邦的幻想曲形式新颖,情感内涵深刻而丰富,如《f小调幻想曲》四前奏曲(24首)和练习曲(27首)【貌似没写全???请大家补上】24首前奏曲效法巴赫建立在平均律的各大小调上,每一首都只塑造一个单一形象,多数没有形象对比。

西方音乐史全资料word版

西方音乐史全资料word版

西方音乐家简介一、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

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

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

欣赏作品: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二、韩德尔(Handel,GeorgFrideric1685—1759)德国作曲家。

出生于德国哈勒城。

他自二十七岁起定居英国,对英国的音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英国人亦把他看作是自己的音乐家。

韩德尔在西欧音乐史中与巴赫占有相等的重要地位,对后世音乐影响极大。

欣赏作品:合唱曲《哈利路亚》小提琴曲《广板》三、约瑟夫·海顿(1732一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派奠墓者之一。

他出身贫困,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成年后长期任乐队队长,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

1791、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备受欢迎。

他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故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

欣赏作品:室内乐《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交响乐《惊愕交响曲》四、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

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知识要点1.XXXXXX的仪式音乐,也叫素歌,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XXX一世命名的,是XXX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

特征:①单声部组织体,拉丁文歌词;②节奏自由,由歌词的韵律决定;③音域较窄,旋律以级进为主,多成拱形;④音乐结构由歌词、段落的划分来决定⑤音乐具有节制和超脱的表情特征;⑥旋律风格有音节式、花腔式、纽姆式;⑦演唱方法为直接齐唱圣咏、交替圣咏、应答圣咏;⑧后期,附加段,继续咏、仪式剧。

2.中世纪世俗音乐中世纪除宗教音乐以外的音乐,与宗教音乐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

最早是大量的流浪艺人的演唱和演奏,后来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游吟诗人和德国的恋诗歌手,以及后来的工匠歌手所创作的歌曲,器乐作品多以舞曲为主。

3.人文主义强调个人尊严和价值的一种哲学态度,在意识形态方面最突出,以人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人文主义者从复古活动中获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扬弃狭隘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的推理,重视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者作为城市的有文化的俗人代表,反对中世纪神学家的人生概念,主张从古典文化中找到与他们相通的人生概念。

当然他们仍受到XXX的影响,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彼得拉克、薄伽丘等。

4.有量记谱法13世纪音乐理论家XXX提出的一种音符时值系统。

中世纪时期的纽姆谱只能大致的暗示旋律的走向,高音不明确;11世纪形成的四线谱高音已经明确,但无法表示节奏;13世纪的有量记谱法既能清楚的表示音高,也可清晰的表示节奏。

对以后几百年的西方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

5.奥尔加农同时唱两种不同音高的一种唱法,出现于9世纪末。

上声部为格里高利咏(牢固调),下声部为对位声部,入手下手时为几对一,厥后开展为一对一,接下来愈来愈活泼,其后二者声部位置高低交换,随后演变为花腔奥尔加农。

代表人物XXX,法国加尔大教堂的宗教音乐家,作品《奥尔加农大全》。

6.XXX源于葡萄牙语,意为不规则的珍珠,在乎大利语中指冲动、夸大、任等意义,这类分期力图从当时艺术风格的角度归纳综合当时音乐的复杂性和创新精神。

(完整word版)西方音乐史

(完整word版)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一.古代与中世纪音乐(一)古代音乐:西方音乐的源头:古希腊,“爱琴文化”.歌唱、抒情诗、戏剧.1.音乐论述:(1)四音音列: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赛诺斯。

(2)五度相生律(毕达哥拉斯律制):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2.古希腊悲剧:(1)题材:神话、英雄传说、史诗。

(2)形式:合唱、独唱、对话交替出现。

(3)代表人物:“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心理戏剧的鼻祖”欧里庇得斯。

3.乐器:(1)弦乐:里拉琴。

【颂扬阿波罗】(2)管乐器:阿夫洛斯管(竖笛)【敬奉酒神】4.乐谱:歌唱:字母器乐:符号《塞基洛斯歌》最完整的古希腊名作品。

(二)中世纪音乐:1.格里高利圣咏:(1)选编者: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2)适用场合:罗马教会礼拜仪式(3)形式:唱诵的经文。

(4)特征:音乐形式:无伴奏纯人声歌唱,单声部。

歌词:拉丁文. 节拍:无明显节拍特征.旋律:级进为主,跳进少。

情绪:肃穆超脱.2.多声部复调音乐:(1)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

平行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变体,自由的或反向的奥尔加农,花唱式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

(2)迪斯康特:(3)经文歌:无伴奏合唱复调音乐。

3.世俗音乐:法国游吟诗人,德国恋诗歌手。

拉丁歌曲,方言歌曲。

二.文艺复兴时期(一)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新形式圣咏合唱-—众赞歌。

(二)乐器:1。

波弦乐器:琉特琴、竖琴。

2。

弓弦乐器:维奥尔家族乐器(小提琴前身)3。

管乐器:短号、小号、笛、低音管、双簧管4。

键盘乐器:管风琴、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

三.巴洛克音乐(一)巴洛克:一种艺术风格。

特征:构思宏大、效果辉煌、充满活力、强调情感的表现.(二)蒙特威尔第1.代表作:(1)八册牧歌:《亚利安那的悲歌》《战争与爱情牧歌集》(2)三部歌剧:《奥菲欧》《尤里西斯的返国》《波佩亚的加冕》2.艺术成就:(1)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2)写作有情感的旋律,拜托宗教舒服的新音乐倡导者;(3)提出“两种常规"思想;(4)《奥菲欧》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歌剧艺术进入成熟发展时期.(三)A.斯卡拉蒂:现代歌剧缔造者。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doc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doc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1音乐从教堂走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

2大小调体系得到充分发展3主要织体占据重要位置,从而旋律成为垠巫耍的织体成分,低音和声起反伴奏作用。

3旋律己不同于巴洛克时期的流态运动常常是完整的。

浪漫时期的音乐待点:1从风格上看: 竹:•品强烈地张扬主观情感丹I个性特征,每个作曲家的作品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

2从文化传统上看:作品强调民族观念,作曲家的创作普遍植根于本尺族的文化土壤,尤莫是晚期浪漫派。

3从体裁上看:打破了古典音乐程式化的限制,出现了表达明确意图的“标题音乐”、多乐章的交响曲、单乐章的交响诗和特性小曲等体裁。

4从具体的音乐耍索上看:①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受固定形式的约束,趋向不对称的自由化形态,仲缩性很大,抒情性加强。

②和声的结构进行了扩展,不协和和弦被更自由地运川。

③常采用半音转调和远关系转调,晩期浪漫派的作品冇时会给人以调性含糊不消的感觉,但是仍以调性音乐为主。

沃尔夫冈啊玛多伊斯莫扎特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古典音乐的开拓者莫扎特昭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冇的音乐类型。

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她游曲厉來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耍形式。

600多首21部歇剧,15首弥撒曲,41首交响曲,27 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和很多其他乐器的协奏曲,27首音乐会咏叹调,17首钢琴奏鸣曲,35首小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23首弦乐四重奏,以及大量的其他爲内音乐。

莫扎特善于把艺术中美好的东西和渗透生活的深刻性结合起来,再把强大的力就、直率的气质和刚毅的意志以及现实意义的感觉结介。

其作品具冇占典乐派的严谨,对称的特点以外,还貝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令人称道的是诗与音乐完美的结合,贯穿了他的创作时期的始终,因此也体现出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特点。

他的音乐作品主题完整,有着鲜明的轮廓,细小的结构单位之间也冇粘致的、动机的联系。

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衣z—,其人量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音乐博釆徳、奥、意、法诸国粘华,风格典雅,感情真挚,朝气明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音乐史》复习重点(共同课)《西方音乐史》考研复习重点(共同课)教材:《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第一编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第二编中世纪音乐
二、复调的兴起(9-13 世纪)
四,新艺术
第三编
一、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堪
1、迪费代表了15 世纪上半叶欧洲音乐的体裁与风格,并对15 世纪下半叶的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2、他更重要的成就在弥撒曲方面,真正确立了定旋律弥撒曲的体裁风格,使其成为文艺复兴复调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3、他是第一个采用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定旋律的作曲家。

4、他是在创作中采用四声部织体,把低声部固定在持续声部之下的第一位作曲家。

1、他是世纪之交的一代法-佛兰德作曲家的突出代表,也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2、他的弥撒曲创作有了更多的类型和手法;经文歌是他数量最多的体裁,最能代表其个性和创造性;尚松的声部增多,形式更自由。

3、模仿在他的复调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品常以赋格式的模仿(卡农)形成结构的基础。

4、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注意探索以音乐的手法对歌词进行形象的解释与象征。

三、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1、什么是宗教改革?
2、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3、众赞歌是怎样产生的?
4、众赞歌的发展经历了几种主要的风格?
5、什么是反宗教改革?
6、反宗教改革时期最重要的意大利作曲家是谁?
7、他的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8、什么是“帕莱斯特利那风格”?
四、威尼斯乐派
第四编巴罗克时期音乐
一、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1、歌剧的定义
2、歌剧最直接的来源
3、第一部歌剧的产生:卡梅拉塔、《达夫尼》、《尤丽迪西》(词曲作者、时间、地点、场合、题材、音乐特点)4、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剧情、音乐特点)
5、威尼斯歌剧的继续发展:卡瓦利、切斯蒂
6、那不勒斯:形成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斯卡拉蒂的贡献。

7、法国:吕利,英国:普塞尔,德国:凯泽
发展1,
二、器乐的
2,以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曲
三、巴罗克晚期的两位大师
1,亨德尔
1、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意大利式的,但增加了法、英、德的因素。

2、作曲速度很快。

3、经常借用自己或他人的旧作。

4、具有驾驭庞大结构的气魄,线条简洁而宽放,主调风格为主,善于用很经济的手法创造宏伟的效果。

创作体裁:歌剧、清唱剧、器乐曲
重点在清唱剧,特征:
1、首创英语清唱剧。

2、把歌剧创作的经验用于清唱剧。

3、合唱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4、宣叙调和咏叹调往往具有抒情沉思的情绪。

代表作举例:《弥塞亚》 2,巴赫:
1、广泛吸收 18 世纪初欧洲各国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并发展到新的高度。

2、和声与复调取得完美的平衡。

3、作品数量多,质量高。

4、不仅是巴罗克的辉煌终点,也是后来西方音乐的伟大源泉。

第五编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概述
1、高峰阶段
2、两大时段(前后交叠)-“前古典时期”(三个主要音乐现象)和“维也纳古典时期”(三个代表人物)
3、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法国大革命,对音乐的影响(世俗化,大众化,世界性),对音乐家的影响(个人价值)
4、前古典的三种风格,参见 149 页注释
5、古典风格的特征:5 点
前古典:
一 , 格 鲁 克 和 他
的 正 歌 剧 改 革1、为什么要进行歌剧改革? 2、格鲁克的历史地位 3、他的歌剧创作原则是什么? 4、格鲁克采取了哪些歌剧改革的措施? 5、代表性剧目举例。

二,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 1、喜歌剧的定义和特点
2、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名称、作者和来源。

3、第一部法国喜歌剧:产生、作者和剧名。

4、德国和英国的喜歌剧各叫什么名称?各举一个代表作。

三、前古典时期的器乐 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奏鸣曲式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曲式,经常用在上述体裁的主要乐章中。

维也纳古典乐派
一、海顿与莫扎特
海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古典风格最典型的代表。

生平:
1、从1761年到90年代为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服务了30年,创作了大部分作品,是他风格成熟的重要时期。

2、90年代开始,居住在维也纳,两次应邀访问英国,创作了12首伦敦交响曲,达到他创作的顶峰。

创作要点:
1、交响曲:经历了从早期、中期到晚期的漫长的发展道路。

中期达到成熟,形成四个乐章的标准结构(196页第四段)。

2、四重奏:发展轨迹与交响曲近似,佳作多在中晚期,奏鸣曲式和展开手法更加突出,四个声部的“交谈”更加平等。

3、其他作品:钢奏,协奏曲,弥撒曲,康塔塔,清唱剧。

莫扎特:短暂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是这个乐派中最多才多艺的作曲家,体现了最完美的古典风格。

创作要点:
1、歌剧:是他最重要的创作体裁。

他最优秀的歌剧是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四部:《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女人心》和《魔笛》。

前三部是达蓬特创作脚本的意大利式歌剧,最后一部是神话题材的德语歌剧。

莫扎特善于用音乐刻画戏剧人物和场景,特别是重唱,在歌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协奏曲:他对协奏曲的贡献很大,27首协奏曲经历了一个成熟的过程。

维也纳时期也是他协奏曲的丰收年代,完善了钢琴协奏曲的古典形式,确立了“双呈示部”和“华彩乐段”的结构。

3、其他作品:交响曲,室内乐,宗教作品
二、贝多芬
1、生平要点:
一生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并反映在他的创作中。

九首交响曲贯穿一生,集中体现创作风格的演变。

4、其他作品:钢奏,室内乐,声乐作品。

5、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与历史地位
第六编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时期划分、社会背景:法国大革命以后的欧洲社会与文化情境(民族主义的兴起,现代主义的冲击)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阅读219页第4-5段)
1、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抒情性特征十分明显。

(非理性,对古典主义的反抗与突破)
2、倾向标题音乐,与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等姐妹艺术结合。

3、创造出很多新体裁,如标题交响曲、交响诗等。

4、旋律、调式、节奏与和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突破。

5、管弦乐队得到很大发展,钢琴成为重要乐器。

音乐生活的巨大变化:
1、资产阶级成为主要的音乐赞助人。

2、音乐进一步普及,创作和演出的进一步商业化。

3、专业音乐学院纷纷建立。

4、音乐评论活跃,音乐学开始发展。

二、19世纪歌剧:三条主要线索
1、德国: 1/1(韦伯,P. 221)+ 5/1(瓦格纳,P. 259)
2、法国: 3/1(法国大歌剧-梅耶贝尔,P. 244)+ 6/1(轻歌剧-奥芬巴赫、抒情歌剧-古诺、卡门-比才, P. 272-274)
3、意大利: 3/2 (罗西尼P. 245)+ 3/3 (贝里尼P.248、唐尼采蒂P.249)+ 6/2(威尔第P.276)+ 8/4(马斯卡尼P.336、普契尼P.338)
对威尔第的小结参考279页最后一段。

瓦格纳乐剧改革的要点
1、乐剧应以体现永恒精神的神话为主题。

2、乐剧应该是诗歌、音乐、表演、舞台等多种艺术综合的整体艺术品。

3、打破传统的“分曲结构”,采用“无终旋律”的织体。

4、大量运用主导动机,体现交响性思维。

5、大量运用半音化和声,导致古典和声趋于瓦解。

三、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
1、民族主义音乐产生的原因
(1)这些国家过去长期遭受异国统治,经济和文化落后。

但在19 世纪出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这构成了民族主义音乐产生的土壤。

(2)民族主义音乐几乎与浪漫主义音乐同时发展,因此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很大影响。

它虽然和浪漫乐派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但从总体上看,二者仍有区别。

2、特点(参考280页)
(1)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大都具有进步的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他们在艺术上一方面借鉴西欧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传统与成果,另一方面从本民族民间音乐宝藏中吸取养料,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

(3)也有些作曲家不局限于民族主义倾向,更关注人类普遍意义的题材和采用欧洲通用的音乐语言,创作出更具有世界性的音乐作品。

三、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
第七编20世纪音乐
概述
1、20世纪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是19世纪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动荡不安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20世纪音乐产生巨大影响。

3、20世纪音乐经历了两次高潮和7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寻求新音色是1945 年以后的一种重要现象和倾向。

三、70 年代以后(后现代)
1,简约派(定义,特点,代表人物)
2,新浪漫主义(定义,特点,代表人物)
3,第三潮流(定义,特点,代表人物)
4,拼贴(定义,特点,代表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