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招生丑闻背后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合集下载

美国教育的最大骗局国内家长还蒙在鼓里

美国教育的最大骗局国内家长还蒙在鼓里

不知是哪位知名的学者曾说过,国外的教育很轻松,孩子在玩着就学习了,完全没有国内学子那种压力和紧张的气氛。

然而有些情况是他没有提到或者可以忽略的!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对应的,我们也感觉美国教育应该是世界第一强的。

然而美国教育有极大的分化。

一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分化;二是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分化。

美国的高等教育做的很好,无悬念世界第一,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被美国的基础教育逼的。

美国整个国家奉行的政策是——我们的平民可以很差,但我们的精英必须世界最强。

所以,美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国家政策扶持和重视。

基础教育,主要负责普及功能,高等教育,为国家输送精英。

相比而言,美国的基础教育简直是个笑话。

我有一个朋友去了美国,发现当地小学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

是的,美国的有钱人孩子,上的是优质公立小学或学费高昂的私立小学,学生学业负担相当重。

不仅有各种作业,课后还会参加各种辅导班,很多有钱人还会给孩子请家庭教师。

而那些贫困社区小学经费聘请足够教师都困难,谁还会给你留作业?谁天天盯着你学习?那里的孩子天天都被放羊。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实质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只要有个好分数,就可以上名校,改变命运。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

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

他在这所学校听课,和学生聊天,采访学生和老师们,还在这个学校教一门论文写作课,甚至也亲自参加考试。

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 School of Dreams,全书近400页,他在长达188页的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

美国“奇迹”学校被爆欺诈丑闻

美国“奇迹”学校被爆欺诈丑闻

REPORTS 视线⑦在高校左右为难时,兰德里学校提供了第三种选择:既能保留选择 % 性,又能提升多元化程度。

Louisiana School Made I leadlines for Sending Black Kids to EliteColleges. I lores the Reality.TIM Landry, a achool in small-town Louici&na. haa garnered nabonalattention ior vvultii^ its underprh-ileged black students Io dit・ coUefw. But th« school cut corrwrs and doctored cdlef* application*.6 Inca l Grv«n ・* KM<«PltMccW* B Annie f l ancgan» * • * n 冋美国“奇迹”学校被爆欺诈丑闻文I 本刊记者徐星三个多月前,兰德里学院预备学校 (T. M. Landry College PreparatorySchool)还是美国极有吸引力的一所私立学校。

这所规模小、资源少的私立学校因为一件事闻名于世:将数量众多的来 自低收入家庭的黑人学生送进了美国最精英的高等教育机构。

据兰德里学校自 己发布的报告,2016年以来,学校38%的毕业生进入了常春藤联盟学校和斯坦福 大学,而全美年收入在前0. 1%的最富裕家庭的孩子进入上述大学的比例大约为 12%«即便除去那些在毕业前就离开大学的学生,兰德里取得的“成功”仍是现象级的。

但关于这所学校此外的一切却都如 谜一般。

学校的创办人翠西和迈克尔•兰德里夫妇利用一系列网络视频捧红了 自己创办的学校。

每个视频里都有一个学生,通常是黑人学生,在焦虑地等待着围绕在他身边的同学告诉他是否被一 所顶尖大学录取。

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到底怎么了

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到底怎么了

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到底怎么了美国公立学校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和学生表现的差异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一个问题是资金不足。

美国公立学校的预算通常依赖于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州政府的拨款。

由于税收分配不均和经济不景气,许多学校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这导致学校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设施和资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个问题是教师的素质和数量。

美国公立学校教师的工资通常较低,吸引力不高。

许多学校也面临着教师短缺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学校无法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无法保持教师的稳定性。

教师的素质和数量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三个问题是教育政策的不一致性。

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的教育政策,这可能导致学校之间的差异太大。

一些州实施了严格的教学标准和评估体系,而另一些州则较为宽松。

这导致了学生之间的教育差异,一些学生可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另一些学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

第四个问题是学校的安全问题。

美国公立学校近年来发生了许多枪击事件和校园暴力事件。

这种安全威胁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学校氛围的紧张。

最后一个问题是教育的标准化和应试化。

美国公立学校普遍强调标准化测试和应试能力,这导致教师教育内容偏重于应对考试,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这使得学生在应试能力强的缺乏了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认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政府应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公立学校的发展。

这可以包括增加地方和州政府的拨款,以及改革税收体系,确保资金能够更公平地分配给各个学校。

政府可以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需要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评估体系,确保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美国史上最大高校招生丑闻如何做局?

美国史上最大高校招生丑闻如何做局?

美国史上最大高校招生丑闻如何做局?作者:徐立凡来源:《年轻人·下旬刊》2019年第02期有一部毁誉参半的电影叫《美国骗局》,我个人很喜欢,部分原因是影片里有些台词很经典,比如这句一一“所有最顶级的香水里,都掺了一些肮脏的东西”。

最近,美国一些顶级“常春藤”名校的招生丑闻曝光,耶鲁、斯坦福、乔治敦大学、南加州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等都被发现在招生过程中,掺了些肮脏的事一一一些有钱的家长涉嫌通过行贿为孩子购买进入名校的资格。

当地时间12日,美国司法部就此启动了史上最大的高校招生诉讼案,50多名家长、大学教练和考官被起诉,涉案家长中,包括美剧《绝望主妇》的女主角费利希蒂·霍夫曼和《豪斯医生》的女主演洛利·洛林等名人。

俗话说“钱能通神”,看来钱也通名校。

门道藏在体育特招和高考作弊中家长愿意花钱,关键大学得有内应,交易才能成功。

多数家长走的是大学里体育教练的门路:一个不会踢球的女孩被当作明星球员被耶鲁收录,她的家长花费了120万美元;一个不会赛艇的孩子把别人的照片当成自己的材料递交上去,就成了南加大赛艇队的队员,她的家长为此花了20万美元;这还不算稀奇,最贵的一个案子,家长花了650万美元一一为了孩子,美国家长也是能豁出去的。

大学教练的门路之所以畅通,是因为他们看中的人,学校招生办一般都会认可。

因为,美国高校都极其重视各种赛事。

每逢篮球、垒球、美式足球、体操这样的热门赛事,校园里都和“过节”一样。

大学教练有时不是一个人“顶杠”,而是团伙行骗。

美国媒体报道,波士顿的联邦检察官披露了乔治敦大学网球教练戈登·恩斯特的案子,他和其他几十人一起在招生中受贿作弊,一伙人被一道送上了被告席。

除了伪造体育特长的材料,另一种伎俩是在美国高考中舞弊。

有的家长为孩子伪造有学习障碍的证明,从而在考试中获得特殊照顾。

胆子再大一些,是找替身或者贿赂监考官。

和招录体育特长生一样,高考作弊也离不开内外呼应。

细数美国精英大学招生“潜规则”向权贵大开后门

细数美国精英大学招生“潜规则”向权贵大开后门

细数美国精英大学招生“潜规则”向权贵大开后门-从“老太爷”布什参议员,到小布什总统的女儿,布什家族延续了至少四代的耶鲁校友(资料图)《南方周末》于12月5日刊载文章《美国大学招生“潜规则”》,细数美国精英大学招生“潜规则”。

文中披露,“如果你能给哈佛大学捐款至少100万美元,你就能获得哈佛学校资源委员会(COUR)会员资格。

超过一半的SAT满分者入学申请会被哈佛拒绝,但424位COUR会员的子弟,有至少336人被哈佛录取。

”对于校友同样不能得罪,“在哈佛的录取政策中,如果父母亲是该校的毕业生,则入学机会可能就增加多了。

换句话说,学校当局会因此而作特别的考虑。

一项针对30所知名大学入学申请的最新研究发现,向父母亲的母校申请入学的申请者,获得入选的平均几率,是与该校毫无渊源申请者的七倍。

”可以说,美国精英大学的大门已向权贵半遮半掩。

但作者李慧翔却认为这是解决公平与收益综合衡量难题的出路,“与某些暗箱操作的权钱交易相比,这样的教育‘部分产业化’未尝不是解决公平、道德、收益综合衡量难题的一种出路。

”此外,2013年6月30日,钱江晚报刊文《国外名校的傲慢与偏见》,采访《大学潜规则》译者张丽华。

除却《南方周末》一文中提到的若干“潜规则”。

张丽华还披露了美国精英大学对穷人的“歧视”。

“这些名校对金钱的看重,甚至会严重影响贫困学生的入学机会。

”张丽华说,“如果你在申请美国私立大学时提出希望获得助学金,那么即使你的成绩非常优秀,也很容易吃到闭门羹。

”美国精英大学在招生中也普遍采取三重标准——对亚裔学生的录取标准最高,白人学生次之,黑人和拉丁裔最低。

《美国大学招生“潜规则”》全文:美国大学的招生过程错综复杂、使人困惑。

中国,以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简明直接的大学录取考试制度。

可美国大学却要求学生提交SAT成绩、托福成绩(TOEFL,非英语母语留学生需要提交)、一份高中成绩单、两封老师推荐信、一份学校导师报告(提交一次,更新两次)、个人申请文章以及课外活动简历。

美国教育崩溃案例分析题(2篇)

美国教育崩溃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美国教育体系遭遇了一系列挑战,包括教育质量下降、学生成绩下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美国的教育质量,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构成了威胁。

本案例将分析美国教育崩溃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案例描述1. 教育质量下降: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近年来,美国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的成绩持续下滑,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领域。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美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贫困地区的学生往往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富裕地区的学生则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3. 教师短缺:由于工作压力大、待遇较低,美国教师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贫困社区,教师短缺现象更为突出。

4. 教育改革困境:尽管美国政府对教育改革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改革效果并不理想。

教育改革常常陷入“治标不治本”的困境,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

三、案例分析1. 深层原因分析(1)经济因素: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富裕家庭能够支付高昂的学费,使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贫困家庭则难以承担教育费用。

(2)社会文化因素:美国社会对个人主义的过度推崇,导致了教育资源的过度竞争。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教育被视为个人成功的阶梯,而非社会公平的保障。

(3)教育体制因素:美国的教育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如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缺乏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支持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和教师短缺。

(4)政治因素:美国政治的极端化和党派对立,使得教育改革难以得到有效推进。

政治利益往往凌驾于教育利益之上,导致教育政策缺乏连贯性和有效性。

2. 应对策略(1)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2)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对标准化考试的依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买进名校:美国名校录取舞弊内幕》笔记

《买进名校:美国名校录取舞弊内幕》笔记

《买进名校:美国名校录取舞弊内幕》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美国名校录取现状概述 (3)2. 贿赂和舞弊现象的严重性 (4)二、名校录取舞弊案例分析 (5)1. 举世瞩目的斯坦福大学舞弊案 (6)2. 哈佛大学录取舞弊丑闻 (7)3. 耶鲁大学录取舞弊事件 (8)三、名校录取舞弊手段与动机 (10)1. 金钱诱惑 (11)2. 教育资源失衡 (12)3. 社会竞争压力 (13)四、名校录取舞弊的后果与影响 (14)1. 对考生的不公平竞争 (15)2. 对名校声誉的损害 (16)3. 对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 (17)五、防范与治理名校录取舞弊的措施 (18)1. 加强监管力度,严惩舞弊行为 (19)2. 完善录取制度,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20)3. 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 (21)六、结语 (23)1. 对未来名校录取制度的展望 (24)2.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25)一、内容概览《买进名校:美国名校录取舞弊内幕》这本书深度揭露了美国高等教育招生过程中的阴暗面,详细展示了名校录取舞弊现象的各个方面。

阅读这本书后,我对其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概览。

本书从社会背景出发,介绍了当今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包括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名校竞争激烈的现实。

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揭示了名校录取舞弊现象的严重性,涉及家长、学生、教育机构以及不法中介等多个方面。

这些舞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虚假申请材料、考试作弊、操纵考试成绩、伪造推荐信等。

书中还深入探讨了这些舞弊行为背后的动机,包括社会地位、家庭期望、就业前景等因素。

也揭示了名校录取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如过分依赖标准化考试成绩、招生过程中的不透明性等,为这些舞弊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

在内容概览中,我还注意到作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社会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包括教育专家、招生官员、家长、学生等各方观点。

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和措施,如加强监管、改革招生制度、提高透明度等。

美国名校入学腐败链

美国名校入学腐败链

世界观美国名校入学腐败链孟庆莉摇身一变“体育生”美国教育系统的腐败五花八门。

除了学术不端、学术枪手,以及直接与金钱挂钩的腐败行为以外,发生在美国名校录取领域的欺诈案件也是层出不穷。

2001年,美国刑法处罚条例修改后,加大了对白领犯罪的惩罚力度。

随着一些专门代理美国高校升学咨询机构负责人的认罪服法,一些曾经鲜为人知的暗箱操作被曝光,美国名校入学的黑幕逐渐浮出水面,令人瞠目结舌。

美国联邦调查局于2019年3月12日对外发布了对于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名牌大学录取欺诈案的调查。

该丑闻涉案学校扩及全美,50多人被起诉,其中包括33名财富雄厚的家长,其中不乏知名影星,如曾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女影星费利西蒂·霍夫曼以及因情境喜剧《欢乐满屋》而走红的洛瑞·罗夫林和她的丈夫、时尚设计师西默·詹纳利;9名名牌大学的体育教练,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学帆船队主教练和耶鲁大学前女子足球队教练,升学咨询机构负责人、相关监考人员等。

这些涉案家长曾向涉案的升学机构支付10万美元到250万美元不等的行贿金额。

这项大规模的调查涉及全美200多家代理机构。

调查发现,这一系列入学诈欺案多数与加州的一个专门以提供升学辅导的咨询机构有关,该机构的名称为Edge College &Career Network (ECCN ),其创始人是现年59岁的瑞克·辛格。

辛格已经从事了三十多年的大学入学咨询服务。

据法庭披露,从2011年开始,辛格就以营运升学辅导机构为名开始向多名家长收取贿款,协助他们的子女入读耶鲁、斯坦福、乔治城、南加大等八所大学。

在2011至2018年期间,这些家长共计向辛格支付了近2500万美元。

由于ECCN 是非营利组织,辛格以此为掩饰,要求家长将钱汇入一个无须向联邦政府缴税的账户。

而这些汇款中,大多数都打到由辛格指定的一个所谓的慈善机构——一个虚设的机构,是专门为辛格洗钱用的。

根据法庭卷宗显示,洛瑞·罗夫林和她丈夫西默·詹纳利同意支付50万美元给辛格,让她的两名从未参与相关体育运动的女儿假冒划艇体育生入学南加州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美国大学招生丑闻背后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作者:顽虫
来源:《年轻人·下旬刊》2019年第02期
最近美国大学招生丑闻案一直是坊间谈资。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多位美国名流涉嫌行贿数千万美金,让其子女进入顶级名校。

根据法院文件,指控主要包括贿赂考官,以便在ACT和SAT考试(美国大学入学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中作弊,或贿赂大学体育教练,让学生以运动员特长身份进入名校。

联邦调查局列出了八所涉案大学,其中包括乔治城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等顶尖大学。

操作该计划的是加州新港滩市的一家大学入学考前准备服务公司,其创始人坦言,“我们所做的就是帮助美国最富有的家庭将孩子送进名校。


加州的这家考前准备服务公司创始人辛格策划这场骗局长达七年之久。

在这里,家长们通常面临两种选择。

一是让他们的孩子声称有残疾,好在受贿工作人员所在的考场考试;二是收买大学的体育教练,让其指定孩子为体育特长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入学机会。

还有一种方法,即参与院校慈善捐赠。

众所周知,很多名人后代无一例外都进入了名校。

比如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他的父亲就是哈佛校友,并且后来捐赠了数百万美金。

除了美国,类似丑闻还有前几年发生在韩国,震惊世界的韩国总统朴槿惠亲信崔顺实干涉内政,并让其女儿以“马术特长生”进入名校梨花女子大学。

年初大热韩剧《天空之城》也因为其揭露了上层社会对精英教育的垄断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讨论。

住在天空之城的权贵家庭为了让孩子进入韩国顶级名校,不惜一切代价。

其中最能引发大众痛点的莫过于花高价请私教,以便让自己的孩子遥遥领先。

教育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平均让许多普通家庭甚至贫困家庭难以接受。

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张几乎是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高等教育。

在美国,高等教育看似普及,但阶层差异却十分明显。

据笔者一位在美国大学上学的同学谈到,学校里一般工作技術含量较低的工作,基本都是非裔或西班牙裔美国人所承担(他就读学校靠近墨西哥边境)。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普通家庭甚至穷苦人家就没有机会进入哈佛、耶鲁这样的顶级牛校?其实也不然。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就是穷苦人家出身,可人家后来还是拿到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

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其实有许许多多的奖学金资助或助学贷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只是现实中,这样的励志故事仅针对于本国人,而且同时伴随着相当大的压力一一绝大多数人毕业后都背负了巨额账单。

对于留学生,是没有资格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的助学贷款资助的,唯一可能获取的就只有校方提供的奖学金。

这些奖学金,大部分来源于校友捐赠。

以笔者同学就读的美国德克萨斯州三一大学为例,由于学校属于私立院校,每年的校友捐赠就高达十亿美金,大部分都用来资助有需求的学生,不论种族,国籍,只要你足够优秀。

这样看来,名校偏向于校友以及富裕阶层子女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美国的私立学校要生存和发展是万万离不开捐赠的。

但这是否意味着,名校招生就注定不公平?实际上,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