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同步练习题A
高考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专题训练及答案2017

高考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专题训练及答案2017《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我们需要做一些专题训练来巩固这个知识点。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次工业革命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
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有 ( )A.蒸汽机B.电灯C.飞机D.汽车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展是 ( )A.轻工业部门得到快速发展B.推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C.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D.内燃机发明并运用于交通运输工具3.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就是 ( )A.电的发明和应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C.通讯技术的新发明D.交通运输工具的新发明4.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 (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5.以下工业革命成就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创造的是 ( )① ② ③ ④A. ①②B. ②③C.③④D.①②④6.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D.新型工厂制度产生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
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入地图。
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8课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测试题含答案

第8课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有关其积极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B.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D.有利于缓解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解析:D。
本题就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命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垄断组织的发展加剧资本家与工人之间贫富悬殊,不利于缓和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
2.右下图漫画名为《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
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A.此图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分析能力。
漫画的中心是被垄断组织操控的参议院,说明垄断组织渗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生活。
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故A项不正确。
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C.重化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D.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的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要有备用的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社会金融的需求。
”这表明(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③金融资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具有决定作用④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无论从史实还是从常识都不可能,此时企业的膨胀促使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结合,使资金与产业紧密联合,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效率。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及答案

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2.电话的发明者是A.法拉第 B.爱迪生 C.赫兹版本D.贝尔3.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 A.英国 B.法国C.德国 D.美国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着的成就是A.电的发明和应用 B.化学工业的兴起 C.石油工业的兴起 D.钢铁工业的发展5.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汽油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④柴油机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8.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9.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列属于后者的发明是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1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A.经济走向全球化的结果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3. 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A.蒸汽机的改造和利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1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B.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15.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 C.飞机的迅速发展 D.垄断组织的出现1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中,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B.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C.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几乎同时发生17.垄断组织出现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的腐朽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资本主义要瓜分世界 D.资产阶级走向反动18. 1898年,人们可使用的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A.飞机 B.汽船 C.火车D.汽车19.飞机的研制成功与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有直接关系A.内燃机的研制成功 B.电话的发明 C.汽车的发明 D.蒸汽机的发明20.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第八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 “全国视为怪物, 视为妖魔。
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 ……至千九百年以后, 举国舆论, 幡然一变。
于是遏禁之政策, 一变为补救之政策。
”它表明当时()A. 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B. 国家实行“混合经济”C. 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 政府成为“总资本家”2.史学家在查阅19世纪中期的一些文献, 发现热气、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
该城市最有可能是()A. 伦敦B. 北京C. 莫斯科D. 东京3.1879年, 某项科技新成果发明的消息传到英国,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随之狂跌。
引起股票狂跌的科技新成果是()A. 改良蒸汽机B. 蒸汽机车C. 汽车D. 电灯4.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 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 可以坐火车外出旅游B. 汽车成为人们的交通工具C. 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 手机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5.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A. 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B.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D.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6.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A. 雇佣关系出现B. 手工工场出现C. 自由资本主义产生D. 垄断组织形成7.18世纪中后期, 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 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A. 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 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 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8.(2019·湖南张家界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20)《全球通史》上说欧洲“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
高中历史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途径、评价1.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时期推动因素主要
资本
显著
特点
主要
途径
世界市场形
成进程
工场手工业
时期新航路开辟
和殖民扩张
商业
资本
暴力手段
残酷掠夺
殖民扩张与
掠夺
出现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工业革命
工业
资本
凭工业优势
输出商品,扩
大市场
武力与不平
等贸易结合
基本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
革命
垄断
资本
凭资本在经
济上控制世
界市场
武力与资本
输出相结合
瓜分世界
最终形成
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其中资本主义
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评价。
(1)从宏观角度来说,总体上不公正、不平等。
在世界市场中,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成为其经济附庸。
(2)从全球视野角度来说,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促进了不同类型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3)从生产力角度来说,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从对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的影响来说,一方面给其人民带来贫困、屈辱(道德角度);另一方面瓦解了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客观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堂知识演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回答1~3题。
1.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
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学成果有()①蒸汽机的改进②内燃机的发明③炼钢技术的突破④石油的广泛运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答案】 A2.奔驰汽车是享誉世界的名车,该品牌是为了纪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而命名的,该历史人物是()A.英国人B.美国人C.德国人D.法国人【解析】奔驰汽车是为纪念其发明者德国人卡尔·本茨而命名的。
【答案】 C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A.发展生产B.重视科学技术C.资本积累D.扩大市场【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它主要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的,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更为深广的影响,它进一步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故答案选B。
【答案】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回答4~7题。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工业主要有()①钢铁工业②汽车工业③石油工业④电力工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钢铁工业属于传统工业。
【答案】 D5.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广泛地开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英国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C.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政治前提。
【答案】 D6.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所以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得更为迅猛,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它在很多国家同时进行B.它打破了英国对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C.它使世界联系更加密切D.它是科学研究用于工业生产的结果【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紧密地结合,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2单元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2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 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
材料表明( )A.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C.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 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2. 有两个国家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它们是( ) A.英国、法国 B.法国、德国 C.英国、美国 D.德国、美国3.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其表现为( )A.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成分B.轻纺工业占据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C.信息技术产业成为领先行业D.环保产业崛起4.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并进行投资,这标志着(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新航路已经开辟成功6. 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
其做法反映了( )A.垄断组织的发展 B.工厂制度的出现C.手工工场的消失 D.跨国公司的衰落7.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下列能够体现其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A.飞梭 B.轮船 C.火车 D.电灯8.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 )A.雇佣关系出现 B.手工工场出现 C.垄断组织形成 D.自由资本主义产生9. 马克思曾说:“垄断是一个好东西。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出现的社会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C.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0. 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所能提供的条件,使科学技术的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培优练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培优练习一、单选题1.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垄断组织便是巨型企业发展的逻辑的、必然的结果。
从此意义上而言,垄断资本主义“是由巨型公司组成的一种制度”。
这表明垄断组织的实质是()A. 巨型公司的相互联合B. 生产高度集中的结果C. 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如图所示内容反映的社会现象()A. 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B.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C. 是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结果D. 导致了工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3.“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
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这一国际分工基本格局的形成( )A. 标志着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确立B. 是垄断资本和金融资本全球扩张的结果C. 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 两类国家都成为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4.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 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 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5.下面是高德步、王珏编的《世界经济史》第五篇章节目录摘录。
本篇论述的历史主题是( )A. 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B. 市场经济国家的改革C. 计划管理体制的确立D. 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6.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1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铁工厂开办费也只有几千英镑。
但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
这一变化( )A. 表明重工业成为经济的主体B. 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C. 说明政府对钢铁工业的重视D. 是垄断组织取代工厂的标志7.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同步练习A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
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是()
①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基本胜利②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③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A.①⑦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加强 D.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
【答案】A
3、下列发明中,直接导致电成为一种动力而最终代替蒸汽机的是()
A.发电机B.内燃机C.柴油机D.电动机
【答案】D
4、1870年,全世界大约只生产八十万吨石油,而1900年的年产量猛增到二千万吨,其直接原因是()
A.汽船的推广B.电力的广泛运用
C.内燃机的发明D.化学工业的建立
【答案】C
5、两次工业革命在一些国家是交叉进行的,这对于它们来()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了条件
C.为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答案】C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整个革命的进程时间缩短B.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C.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D.科学技术与生产技术结合特别紧密
【答案】D
7、下列关于垄断组织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B.其主要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
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
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答案】D
8、由德国人完成的发明有①电动机②发电机③汽车④有线电话⑤无线电报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③D.②③
【答案】D
9、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
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答案】A
10、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及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答案】A
11、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答案】A
12、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新技术革命的出现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C.资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资本主义的日益腐朽
【答案】B
二、材料解析题(一题,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垄断组织都是以生产集中,个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为前提而形成的。
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参加者虽然在生产上还是独立的,但它们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托拉斯和康采恩则已是大型企业合并组成的规模极大的企业或企业群。
列宁曾将垄断称之为规模极大的技术生产单位,认为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
材料二: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
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的那一套去改变落后的部分。
就是自愿联合与合并,在结成一体统一经营后,也要采用先进的方式经营。
材料三:美国人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泰罗制”,使效益大大提高。
列宁称它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则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概念,主张把动力、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高速运转等原则,结合起来运用到生产中去。
材料四:垄断并不排斥竞争……因此,发展科技,广罗人才,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从而使科技与生产更直接地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同时,为了解各地和世界市场情况,企业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得更密切,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以上均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回答:
①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
(不得摘抄原文)
②根据材料,分析垄断组织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前的私人独家企业相比有什么明显的新特点?
③综合上述材料,评价垄断组织。
【答案】①生产的集中与规模的扩大导致垄断的产生;垄断形成的过程就是先进企业兼并落后企业的过程;垄断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垄断促进和适应了生产的发展。
②以科技和人才为主要的竞争手段,科技与生产,科技与市场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生产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减少。
③垄断组织就是指控制一个或几个生产部门的规模很大的企业或企业群,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的产生,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原有的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同步练习B
一、选择题(每题8分,共8题,共64分)
1、发电机和无线电报的问世,突出反映了()
A.英国科学家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B.电学的发展落后于电的应用
C.科学对技术和生产的指导作用极大D.科学理论的发展一定先于技术应用
【答案】C
2、1870年以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
A.以巴黎公社成为标志的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B.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C.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极大地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
【答案】B
3、第二工业革命以电力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下列各项不属于电力应用的是( )
A.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B.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C.格拉姆发明电动机D.电灯等电气产品的涌现
【答案】A
4、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选项,正确的顺序是 ( )
①生产力的发展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④帝国主义形成
⑤垄断组织出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
【答案】C
5、1900年,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应是()
A.汽船B.飞机C.汽车D.火车
【答案】C
6、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垄断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企业间竞争的结果②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③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④它加快了列强侵略扩张的步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⑤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7、关于19世纪后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垄断组织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③垄断组织的发达是德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④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8、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
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答案】C
二、问答题(一题,36分)
9、简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答案】特点:①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把
人们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速度非常快,几乎同时在欧美各国展开。
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影响:①生产力极大提高,使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产生了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④垄断的出现,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竞争,使后起的美国、德国超过了英法,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新的矛盾,形成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格局。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导致了第一次世是大战的爆发。
③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亚洲、非涌地区的瓜分和争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同时,亚洲、非洲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
④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扩大,使无产阶级的队伍也不断壮大,工大运动进入了—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