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重点难点题型全覆盖试卷附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数学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测试(解析版)(人教版)含答案

部编数学七年级上册1.2有理数测试(解析版)(人教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专题1.2 有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广西壮族自治区初一期中)以下是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A.图中缺少原点和正方向,故错误;B.图中数轴正确;C.图中-1和-2的位置标反并且缺少正方向,故错误;D.图中-1和-2的位置标反,故错误.故选B .2.(2020·四川省初三其他)73-的相反数是( )A .73-B .73C .37D .37-【答案】B 【解析】73-的相反数是73,故选:B.3.(2020·河南省初三期中)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 )A .﹣3B .﹣1C .0D .1【答案】A【解析】解: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知-3<-2.故选:A .4.(2020·湖北省初三其他)如果a 的相反数是2,那么a 等于( )A .-2B .2C .12D .12-【答案】A【解析】解: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则a+2=0,得出a=-2.故选A.5.(2020·湖北省初三二模)计算-3的结果是( )A.3B.13C.﹣3D.3±【答案】A【解析】解:33-=.故选:A.6.(2020·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初三一模)0这个数( )A.是正数B.是负数C.是整数D.不是有理数【答案】C【解析】由有理数的分类可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有理数,也是整数.故选C.7.(2020·辽宁省初三二模)如果a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一(-a)互为相反数B.+a和-a一定不相等C.-a一定是负数D.-(+a)和+(-a)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A.()a a--=,两个数相等,故错误.B.当0a=时,a+与a-相等,故错误.C.a-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还可以是0.故错误.D.正确.故选D.8.(2020·广东省初三学业考试)实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由数轴可得:|a|>3,2<|b|<1,0<|c|<1,2<|d|<2,故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a.故选:A.9.(2020·河北省初三其他)若()2--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A.12B.12-C.2D.2-【答案】D【解析】解:()2--表示-2的相反数.故选:D10.(2020·江门市蓬江区荷塘中学初三二模)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等于2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2B.2C.±2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从原点向左数,2个单位长度得-2,向右数2个单位长度得2,也就是绝对值为2的数是±2,故选C 11.(2020·河北省初三二模)下列各数中,比1-小的数为()A.0B.0.5C.2-D.1【答案】C【解析】-1是负数,A选项0大于负数;B,D选项均是正数,大于负数;C选项-2的绝对值大于-1绝对值,∴-2<-1故选:C12.(2020·广东省初三月考)如图,数轴上有O,A,B三点,点O表示原点,点A表示的数为-1,若OB =3OA,则点B表示的数为( )A.1B.2C.3D.4【答案】C【解析】∵点A对应的数为-1,OB=3OA,∴OA=1,OB=3,∴B点对应的数是3.故选:C.13.(2020·安徽省初三二模)0,-1,4,-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是()A.0B.-1C.4D.-2【答案】D【解析】∵-2<-1<0<4,∴最小的数是-2,故选:D.14.(2020·河北省初三二模)如图,数轴上的四个点A,B,C,D对应的数为整数,且AB=BC=CD=1,若|a|+|b|=2,则原点的位置可能是( )A.A或B B.B或C C.C或D D.D或A【答案】B【解析】∵AB=BC=CD=1,∴当点A为原点时,|a|+|b|>2,不合题意;当点B为原点时,|a|+|b|=2,符合题意;当点C为原点时,|a|+|b|=2,符合题意;当点D为原点时,|a|+|b|>2,不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12分,把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15.(2020·广东省初三一模)比较大小:2______-3(填写“>”,“<”,“=”).【答案】>【解析】-,解:由题意,得2>3故答案为:>;16.(2019·山东省初一期中)在数轴上与-3的距离等于5的点表示的数是.【答案】-8或2【解析】解:设在数轴上与-3的距离等于5的点为A ,表示的有理数为x ,因为点A 与点-3的距离为5,即|x-(-3)|=5,所以x=-8或x=2.故答案为:-8或2.17.(2020·山东省初三二模)33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3x £【解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30x -³,3x \£;故答案为:3x £;18.(2020·河北省初三一模) 将一列有理数﹣1,2,﹣3,4,﹣5,6…如图所示有序排列,4所在位置为峰1,﹣9所在位置为峰2….(1)处在峰5位置的有理数是_____;(2)2022应排在A ,B ,C ,D ,E 中_____的位置上.【答案】24 A【解析】解:(1)观察发现:峰n 中,A 位置的绝对值可以表示为:5n ﹣3;B 位置的绝对值可以表示为:5n ﹣2;C 位置(峰顶)的绝对值可以表示为:5n ﹣1;D 位置的绝对值可以表示为:5n ;E 位置的绝对值可以表示为:5n+1;∴处在峰5位置的有理数是5×5﹣1=24;(2)根据规律,∵2022=5×402﹣3,∴2022应排在A 的位置.故答案为:(1)24;(2)A .三、解答题(本题共8道题,19-21每题6分,22-25每题8分,26题10分,满分60分)19.(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初一月考)将下列各数填入适当的集合中: 2,-5, -12, π,5.6 , 0 , 60%,-3.14 , 1.3g,- 0.101001…有理数集合:{ ……}分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答案】见解析【解析】2,-5, -12, π,5.6 , 0 , 60%,-3.14 , 1.3g,- 0.101001…有理数集合:{2,-5,-12, 5.6, 0, 60%,-3.14, 1.3g, ……}分数集合:{-12, 5.6,60%,-3.14, 1.3g,……}正整数集合:{2,……}非负数集合:{2,5.6, 0, 60%,1.3g,……}.20.(2020·辽宁省太和区第二初中初一月考)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2-, 0,133, 1.5-,5, 3.5-【答案】13.52 1.50353-<-<-<<<,图见解析.【解析】解:如图:,13.52 1.50353-<-<-<<<.21.(2020·江门市第二中学初一月考)已知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a ,b . (1)对照数轴填写下表:a 6-6-6-62-1.5b44-4-10-1.5A 、B 两点的距离(2)若A 、B 两点间的距离记为d ,试问:d 和a ,b 有何数量关系?(3)在数轴上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点P ,使它到5和-5的距离之和为10,并求所有这些整数的和;(4)若点C 表示的数为x ,当点C 在什么位置时,12x x ++-取得的值最小? 最小值是多少?【答案】(1)2,6,10,2,12,0;(2)d a b =-;(3)0;(4)点C 在-1和2之间时,取得最小值为3【解析】(1)由题意,得A 、B 两点间的距离依次为:2,6,10,2,12,0;(2)由题意,得d a b=-(3)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的点的集合是两定点之间的连线故p 点一定在5和-5之间这样的整数点有1,2,3,4,5,-5,-4,-3,-2,-1,0故它们的和为0;(4)由题意,得1x +表示x 到-1的距离,同理2x -表示x 到2的距离,∴点C 在-1和2之间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3.22.(2019·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初一期中)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下列各数用“<”号连接起来.()231,1,2,2,,04-----【答案】见解析;()23101224-<-<<-<--<【解析】解:∵|−1|=1,−(−2)=2,22=4,∴数轴表示如图所示:()23101224\-<-<<-<--<23.(2020·辽宁省太和区第二初中初一月考)已知230a b ++-=,求ab -的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两点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图中如果点A、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个长度单位;(3)当点A表示的数是-3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4)若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请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4(2)6(3)解:当点A为-3时,点P表示的数是-3+2t;(4)解: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PB,即2t=2(8−2t),解得,t=,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PB,即2t=2(2t−8),解得,t=8,∴当t=或8秒时,点P到A的距离是点P到B的距离的2倍.【解析】【解答】解:(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则|a|+|b|=8,又|a|=|b|,∴|a|=4,∴a=−4,则点A表示的数是−4;( 2 )∵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分析】(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两点间的距离是8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可判断得出答案;(2)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可得出答案;(3)由点A表示的数结合AP的长度,即可得出点P表示的数;(4)分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t,BP=(8-2t),根据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t,BP=(2t-8),根据 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2.列方程解应用题如图,在数轴上的点A表示,点B表示5,若有两只电子蜗牛甲、乙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保持匀速运动,甲的平均速度为2单位长度秒,乙的平均速度为1单位长度秒请问:(1)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________秒相遇,此时对应点上的数是________.(2)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多少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答案】(1)3;2(2)解:设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y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依题意有,解得.答: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9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解析】【解答】解:(1)设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x秒相遇,依题意有,解得..答: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3秒相遇,此时对应点上的数是2.【分析】(1)可设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x秒相遇,根据等量关系:两只蜗牛的速度和时间,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可设两只蜗牛都向正方向而行,经过y秒后蜗牛甲能追上蜗牛乙,根据等量关系:两只蜗牛的速度差时间,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已知A、B、C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a、b、c(1)填空:abc________0,a+b________ac,ab-ac________0;(填“>”,“=”或“<”)(2)若|a|=2,且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① 当b2=16时,求c的值② 求b、c之间的数量关系③ P是数轴上B,C两点之间的一个动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x.当P点在运动过程中,bx+cx+|x-c|-10|x+a|的值保持不变,求b的值【答案】(1)<;>;>(2)解:① 且 , ,且 , .∵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 ,∴②∵ , ∴ ,③依题意,得∴原式=∵∴原式= 【此处不取-2没关系】∵当 P 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原式的值与无关∴ ,∴【解析】【解答】解:(1)由题中的数轴可知,a<0<b<c,且∴abc<0,a+b>ac,ab-ac>0,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特点得出a<0<b<c,且,从而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加法法则、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2)①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及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乘方确定a、b的取值,进而根据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即即可求解;②根据数轴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及点B到点A,C的距离相等,即,即可得结论;③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把算式化简,再根据当P点在运动过程中,原式的值保持不变,即原式的值与无关列出方程,求解即可.4.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利用数轴,根据数形结合思想,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x|=3,则x的值是________.(2)数轴上表示2和6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3)数轴上表示x和1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数轴上表示x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4)若x表示一个实数,且﹣5<x<3,化简|x﹣3|+|x+5|=________;(5)|x+3|+|x﹣4|的最小值为________,|x﹣1|+|x﹣2|+|x﹣3|+|x﹣4|+|x﹣5|的最小值为________.(6)|x+1|﹣|x﹣3|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1)(2)4;3(3)|x﹣1|;|x+3|(4)8(5)7;6(6)4【解析】【解答】解:(1)∵,则;故答案为:;(2),,故答案为:4,3;(3)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知:数轴上表示x和1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数轴上表示x和-3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故答案为:,;(4)x对应点在点-5和3之间时的任意一点时|x-3|+|x+5|的值都是8;故答案为:8;(5)x对应点在点-4和3之间时的任意一点,|x-3|+|x+4|的值最小是7;当x对应点是3时,|x-1|+|x-2|+|x-3|+|x-4|+|x-5|的最小值为6;故答案为:7,6;(6)当x对应点不在-1和3对应点所在的线段上,即x<-1或x>3时,|x+1|-|x-3|的最大值为4;故答案为:4.【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即可得到答案;(2)(3)直接代入公式即可;(4)实质是在表示3和-5的点之间取一点,计算该点到点3和-5的距离和;(5)可知x对应点在对应-3和4的点之间时|x+3|+|x-4|的值最小;x对应点在3时,|x-1|+|x-2|+|x-3|+|x-4|+|x-5|值最小;(6)可知x对应点在表示-1和3的点所形成的线段外时,|x+1|-|x-3|的值最大.5.如图,有两条线段,AB=2(单位长度),CD=1(单位长度)在数轴上运动,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1)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线段BC的长=________;(2)若线段A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BC=6(单位长度),求t的值;(3)若线段A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0<t<24时,M为AC中点,N为BD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________.【答案】(1)-10;14;24(2)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1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4-2t,∴BC=|t-10-(14-2t)|=|3t-24|,∵BC=6,∴|3t-24|=6,解得:t1=6,t2=10.答:当BC=6(单位长度)时,t的值为6或10(3)【解析】【解答】(1)解:∵AB=2,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0,∵CD=1,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4,∴BC=14-(-10)=24,故答案为:-10;14;24( 3 )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12,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1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4-2t,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5-2t,∵0<t<24,∴点C一直在点B的右侧,∵M为AC中点,N为BD中点,∴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点N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MN= - = .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AB、CD的长度结合点A、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即可找出点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线段BC的长度;(2)找出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结合BC=6,即可得出关于t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3)找出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B、C、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进而即可找出点M、N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线段MN的长.6.数轴上,,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为,,,且,到所对应的点的距离都等于7,点在点的右侧,(1)请在数轴上表示点,位置, ________, ________;(2)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________;(3)若点在点的左侧,且,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且点在的左侧时,求点移动的时间.【答案】(1);6(2)(3)解:点在点的左侧,且,,.设点移动的时间为秒.当点在点的左侧时,,解得:,此时点对应的数为14,在点的右侧,不合题意,舍去;当点在点的右侧且在点的左侧时,,解得:.点移动的时间为秒.【解析】【解答】(1)解:(1)根据题意得:,,,,将其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故答案为:;62)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分析】(1)由,到所对应的点的距离都等于7,点在点的右侧,可得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的值;(2)由点,对应的数,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找出的值;(3)由点在点的左侧及的值可得出的值,设点移动的时间为秒,分点在点的左侧和点在点的右侧且在点的左侧两种情况考虑,由,找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7.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数轴上给定两点,以及一条线段,若线段的中点在线段上(点可以与点或重合),则称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下图为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的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如图1,在数轴上,点为原点,点表示的数为-1,点表示的数为2.(1)①点,,分别表示的数为-3,,3,在,,三点中,________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②点表示的数为,若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分别是-5,-4,-3,当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时,线段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秒,问为何值时,线段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答案】(1)点C和点D;1≤x≤5(2)解:移动时间t(t>0)秒时,点H,K,L表示的数分别是-5+t,-4+3t,-3+3t,此时,线段HK的中点设为R1,表示的数为,线段HL的中点设为R2,表示的数为,当线段R1R2,在线段OM上运动时,线段KL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H关于线段OM径向对称,当R2经过点O时,2t-4=0时,t=2,当R1经过点M时,时,,所以当时,线段R1 R2在OM上运动,所以当时,线段KL上至少存在一点与点H关于线段OM径向对称.【解析】【解答】解:(1)①与点A点关于线段径向对称需要满足:这个点与A点的中点在线段OM上,点B表示的数是-3,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2,不在线段OM上,所以点B不是;点C表示的数,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在线段OM上,所以点C 是;点D表示的3与点A表示的-1的中点是1,在线段OM上,所以点D是;综上,答案为点C,点D;②结合数轴可知当点x与点A的中点落在点O与点M之间时(包括端点O与M)正确,即,解得,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径向对称的定义,进行验证解答即可;(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径向对称的定义,列出点x与点A中点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答案;(3)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点H,K,L和线段HK与线段HL的中点列式计算即可.8.观察下面的等式:回答下列问题:(1)填空:________ ;(2)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3)设满足上面特征的等式最左边的数为,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此时的等式为________ .【答案】(1)-4(2)0或-4(3)4;【解析】【解答】解:根据观察可以知道,所有的式子符合的形式,所以(1)中此时2-a=6,解得a=-4,故答案为-4;所以(2)中a=2,故2-2=0,所以x的值为0;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将原式化简可得,求得x=0或x=-4,所以x的值为0或-4;(3)根据,可知,整理得,所以,所以y的最大值为4,此时的式子是.【分析】(1)根据即可求解;(2)由(1)的规律即可求解;(3)由(1)可得进行整理,根据绝对值意义求解即可.9.如图,数轴上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和5,我们用来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1)直接写出的值=________;(2)若数轴上一点表示有理数m,则的值是________;(3)当代数式∣n +2∣+∣n -5∣的值取最小值时,写出表示n的点所在的位置;(4)若点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求经过多少秒后,点到原点的距离是点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答案】(1)7(2)(3)解:n点位于线段AB上(包括A、B两点),即时有最小值7;即:(4)解:设经过x秒后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第一种情况:2+2x=2(5-3x),解得:x=1第二种情况:2+2x=2(3x-5),解得:x=3答:经过1秒或3秒后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解析】【解答】解:(1)故答案为:7(2)【分析】(1)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即可;(2)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即可;(3)根据n+2和n-5以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得出n的取值范围;(4)设经过x秒后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的距离的2倍,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分两种情况列出方程,求解即可.10.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决问题:学习数轴之后,有同学发现在数轴上到两点之间距离相等的点,可以用表示这两点表示的数来确定.如:(1)到表示数4和数10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7,有这样的关系7= (4+10);(2)到表示数和数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有这样的关系 =.解决问题:根据上述规律完成下列各题:(1)到表示数50和数150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到表示数和数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3)到表示数 12和数 26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4)到表示数a和数b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答案】(1)100(2)(3)-14(4)【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得:到表示数50和数150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为:(2)到表示数和数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为:(3)到表示数 -12 和数 -26 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为:(4)到表示数a和数b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100,, -14,.【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分别表示出数轴上这些到两点之间距离相等的点,最后得出规律到两点之间距离相等的点的数等于这两点坐标之和除以2, 即x=.11.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在数轴上运动,点C在点E的左边,且CE=8,点F是AE的中点.(1)如图1,当线段CE运动到点C、E均在A、B之间时,若CF=1,则AB=________,AC=________,BE=________;(2)当线段CE运动到点A在C、E之间时,①设AF长为 x,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BE的值(结果需化简);②求BE与CF的数量关系;(3)当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从点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后,立即以原来一半速度返回,同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t≤8),求t为何值时,P、Q 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答案】(1)16;6;2(2)解:∵点F是AE的中点,∴AF=EF,设AF=EF=x,∴CF=8﹣x,∴BE=16﹣2x=2(8﹣x),∴BE=2CF.故答案为① 16-2x,② BE=2CF.(3)解:①当0<t≤6时,P对应数:-6+3t,Q对应数-4+2t,,解得:t=1或3;②当6<t≤8时,P对应数, Q对应数-4+2t,,解得:或;故答案为t=1或3或或【解析】【解答】(1)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AB=16,∵CE=8,CF=1,∴EF=7,∵点F是AE的中点,∴AF=EF=7,,∴AC=AF﹣CF=6,BE=AB﹣AE=16﹣7×2=2,故答案为16,6,2;【分析】(1)由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別是-4、12,可得AB的长;由CE=8,CF=1,可得EF的长,由点F是AE的中点,可得AF的长,用AB的长减去2倍的EF的长即为BE 的长;(2)设AF=FE=x,则CF=8-x,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BE,即可得出答案(3)分①当0<t≤6时;②当6<t≤8时,两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得解12.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解答下列式子:(1)比较a,,c的大小(用“<”连接);(2)若,试化简等式的右边;(3)在(2)的条件下,求的值.【答案】(1)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2)解:根据题意得:a+b<0,b-1<0,a-c<0,则;(3)解:根据题意得:b<0,a<0,c>0,m=-1-c,∴原式 .【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即可;(2)由数轴可得a+b<0,b-1<0,a-c<0,然后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即可;(3)根据b<0,a<0,c>0,m=-1-c,进行计算即可.。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 (1)(含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 (1)(含知识点)

2020-2021 七年级上册1、2008的绝对值是( )A 、2008B 、-2008C 、±2008D 、2008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1=-3B 、-5-2=-3C 、-112-=D 、1)1(2-=-3、近几年安徽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据2005年末统计的数据显示,仅普通初中在校生就约有334万人,334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334×710人B 、33.4×510人C 、3.34×210人D 、3.34×610人 4、下列各对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A 、-(-8)与+(+8)B 、-(+8)与+︱-8︱C 、-2222)与(- D 、-︱-8︱与+(-8)5、计算(-1)÷(-5)×51的结果是( )A 、-1B 、1C 、251D 、-25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最小的有理数B 、有最小的负数C 、有绝对值最小的数D 、有最小的正数7、小明同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上晨练,跑步情况记录如下:(向北为正,单位:m ):500,-400,-700,800 小明同学跑步的总路程为( )A 、800 mB 、200 mC 、2400 mD 、-200 m 8、已知︱x ︱=2,y 2=9,且x ·y<0,则x +y=( )A 、5B 、-1C 、-5或-1D 、±19、已知数轴上的A 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那么在数轴上到A 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有一张厚度是0.1mm 的纸,将它对折20次后,其厚度可表示为( )A 、(0.1×20)mmB 、(0.1×40)mmC 、(0.1×220)mmD 、(0.1×202)mm 二、填空题(5分×4=20)11、妈妈给小颖10元钱,小颖记作“+10元”,那么“-5元”可能表示什么12、一个正整数,加上-10,其和小于0,则这个正整数可能是 .(写出15、下面给出了五个有理数.-1.5 6 320 -4(1)将上面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圈内.正数 负数 (2) 请计算其中的整数的和与分数积的差。

有理数(压轴必刷30题8种题型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解析版)

有理数(压轴必刷30题8种题型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解析版)

有理数(压轴必刷30题8种题型专项训练)一.正数和负数(共1小题)1.(2022秋•江都区期中)“十一”国庆期间,俄罗斯特技飞行队在黄山湖公园特技表演,其中一架飞机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表: 高度变化记作 上升4.4km4.4km 下降3.2km﹣3.2km 上升1.1km+1.1km 下降1.5km ﹣1.5km(1)此时这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2)如果飞机每上升或下降1千米需消耗2升燃油,那么这架飞机在这4个动作表演过程中,一共消耗了多少升燃油?【分析】(1)根据表格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求出表格中数据绝对值之和,再乘以2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4.4﹣3.2+1.1﹣1.5=0.8(千米),答:这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0.8千米;(2)|4.4|+|﹣3.2|+|+1.1|+|﹣1.5|=10.2(千米)10.2×2=20.4升.答:一共消耗了20.4升燃油.【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正数和负数,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二.有理数(共1小题) 2.(2022秋•浏阳市期中)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下面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请仔细阅读,并解答问题.【提出问题】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abc >0,求的值.【解决问题】解:由题意,得a ,b ,c 三个有理数都为正数或其中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z①a ,b ,c 都是正数,即a >0,b >0,c >0时,则;②当a ,b ,c 中有一个为正数,另两个为负数时,不妨设a >0,b <0,c <0,则.综上所述,值为3或﹣1.【探究】请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解答下面的问题:(1)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abc <0,求的值; (2)若a ,b ,c 为三个不为0的有理数,且,求的值.【分析】(1)仿照题目给出的思路和方法,解决(1)即可;(2)根据已知等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判断出a ,b ,c 中负数有2个,正数有1个,判断出abc 的正负,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解答】解:(1)∵abc <0,∴a ,b ,c 都是负数或其中一个为负数,另两个为正数,①当a ,b ,c 都是负数,即a <0,b <0,c <0时,则:=++=﹣1﹣1﹣1=﹣3; ②a ,b ,c 有一个为负数,另两个为正数时,设a <0,b >0,c >0,则=++=﹣1+1+1=1. (2)∵a ,b ,c 为三个不为0的有理数,且,∴a ,b ,c 中负数有2个,正数有1个,∴abc >0,∴==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能不重不漏的分类,会确定字母的范围和字母的值是关键.三.数轴(共11小题)3.(2022秋•阳新县校级期末)已知在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数分别为﹣4,20.(1)若P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求P 点对应的数.(2)若点A、点B同时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相向运动,点M(M点在原点)同时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①几秒后点M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此时M对应的数.②是否存在M点,使3MA=2MB?若存在,求出点M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中点坐标计算方法直接得出答案即可;(2)①画出图形,设t秒后点M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分别表示出AM和BM的长度,建立方程求得答案即可;②利用(2)中的AM和BM的长度,分两种情况:M在AB之间,A在BM之间,结合3MA=2MB建立方程求得答案即可.【解答】解:(1)P点表示的数是=8;(2)①如图,设t秒后点M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AM=4t﹣(﹣4+2t)=2t+4,BM=20﹣2t﹣4t=20﹣6t,则2t+4=20﹣6t,z解得t=2,M表示2×4=8.A、B重合时,MA=BM,此时t=6,此时M表示24.②如图①,AM=4t﹣(﹣4+2t)=2t+4,BM=20﹣2t﹣4t=20﹣6t,∵3MA=2MB,∴3(2t+4)=2(20﹣6t),∴t=,∴点M表示×4=;z 如图②,AM =4t ﹣(﹣4+2t )=2t+4,BM =2t+4t ﹣20=6t ﹣20,∵3MA =2MB ,∴3(2t+4)=2(6t ﹣20),∴t =,∴点M 表示×4=. 【点评】此题考查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利用图形,得出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2022秋•鲤城区校级期末)如图,数轴上点A 、C 对应的数分别为a 、c ,且a 、c 满足|a +4|+(c ﹣1)2=0.,点B 对应的数为﹣3,(1)求a 、c 的值;(2)点A ,B 沿数轴同时出发向右匀速运动,点A 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点B 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若运动时间为t 秒,运动过程中,当A ,B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相等时,求t 的值;(3)在(2)的条件下,若点B 运动到点C 处后立即以原速返回,到达自己的出发点后停止运动,点A 运动至点C 处后又以原速返回,到达自己的出发点后又折返向点C 运动,当点B 停止运动时,点A 随之停止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A ,B 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说明:直接在横线上写出答案,答案不唯一,不解、错解均不得分,少解、漏解酌情给分)【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解即可得到a 、c 的值;(2)求出AB ,再根据到原点距离相等时,分两种情况:①点A 、B 重合,②点A 在原点的右边,点B 在原点的左边,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由(2)可知A ,B 两点第一次同时到达的点为﹣2,A ,B 两点第二次同时到达的点,是在A 点到达C 点返回与B 点相遇的点,A ,B 两点第三次同时到达的点,是在A 点返回到出发点后又折返向点C 运动,与B 点运动到点C 处后返回的相遇点.【解答】解:(1)∵|a+4|+(c ﹣1)2=0,且|a+4|≥0,+(c ﹣1)2≥0,∴a+4=0,c ﹣1=0,∴a =﹣4,c =1;(2)由(1)可知A点表示的数为﹣4,C点表示的数为1,∵点B对应的数为﹣3,∴AB=1,由A,B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分两种情况:①点A、B重合,②点A在原点的右边,点B在原点的左边①当点A、B重合时,A、B均在原点的左边,此时A点运动的距离等于B点运动的距离+1,即:2t=t+1,解得:t=1;②当点A在原点的右边,点B在原点的左边时,A、B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即:(2t﹣4)+(﹣3+t)=0,解得:t=,综上所述当t=1或t=时,A,B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3)由(2)可知A,B两点第一次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A,B两点第二次同时到达的点,A点从﹣2到达C点(C点表示1)时,用时1.5秒,此时B点运动1.5个单位长度,到达﹣2+1.5=﹣0.5的位置,A、B之间相距1.5个单位长度,经过1.5÷(1+2)=0.5秒,A、B相遇,此时A、B两点均在原点,即A,B两点第二次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0;A,B两点第三次同时到达的点,在第二次相遇后,B到C点用时1秒,A点到出发点(表示﹣4的点)用时2秒,此时B点有到达原点,A、B两点再一次相遇用时4÷(2+1)=秒,此时A、B两点均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综上所述,在此运动过程中,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0,﹣.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考查了数轴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借助数轴分析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5.(2022秋•新城区期中)一辆货车从仓库0出发在东西街道上运送水果,规定向东为正方向,依次到达的5个销售地点分别为A,B,C,D,E,最后回到仓库0.货车行驶的记录(单位:千米)如下:+1,+3,﹣6,﹣1,﹣2,+5.请问:(1)请以仓库0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选择适当的单位长度,画出数轴,并标出A,B,C,D,E的位置;(2)试求出该货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3)如果货车运送的水果以100千克为标准重量,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则运往A,B,C,D,E五个地点的水果重量可记为:+50,﹣15,+25,﹣10,﹣15,则该货车运送的水果总重量是多少千克?【分析】(1)根据数轴的三要素画出数轴,并根据题意在数轴上表示出A、B、C、D、E的位置;(2)求出行驶记录的数据的绝对值的和即可;(3)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取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2)1+3+|﹣6|+|﹣1|+|﹣2|+5=18,答:该货车共行驶了18千米;(3)100×5+50﹣15+25﹣10﹣15=535(千克),答:货车运送的水果总重量是535千克.z【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和数轴,掌握数轴的画法,掌握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2022秋•法库县期中)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满足|a+2|+|b﹣4|=0;(1)点A表示的数为 ;点B表示的数为 ;(2)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t=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当t=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直接写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分析】(1)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确定出a,b即可;(2)①根据运动确定出运动的单位数,即可得出结论.②根据(I)0<t≤2,(Ⅱ)t>2,根据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a+2|+|b﹣4|=0;∴a=﹣2,b=4,∴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4,故答案为:﹣2,4;(2)①当t=1时,∵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甲小球1秒钟向左运动1个单位,此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3,∵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乙小球1秒钟向左运动2个单位,此时,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4﹣2=2,故答案为:3,2;当t=3时,∵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甲小球3秒钟向左运动3个单位,此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5,∵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乙小球2秒钟向左运动2个单位,此时,刚好碰到挡板,改变方向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1秒钟,运动2个单位,∴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2.②当0<t≤2时,得t+2=4﹣2t,解得t=;当t>2时,得t+2=2t﹣4,解得t=6.故当t=秒或t=6秒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5,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点的运动特点,解本题的关键是抓住运动特点确定出结论.7.(2022秋•宜兴市期中)已知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a,b,且(a﹣1)2+|b+2|=0.(1)求a,b的值;(2)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c,且与A、B两点的距离和为11,求c值;(3)小蜗牛甲以1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从点B出发向其左边6个单位长度外的食物爬去,3s后位于点A 的小蜗牛乙收到它的信号,以2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也迅速爬向食物,小蜗牛甲到达后背着食物立即返回,与小蜗牛乙在数轴上D点相遇,则点D表示的有理数是什么?从出发至此时,小蜗牛甲共用去多少时间?【分析】(1)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的性质得到a﹣1=0,b+2=0,求出a、b的值;(2)分类讨论:点C在点B的左边时或点C在点A的右边,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表示方法得到关于c 的方程,解方程求出c的值即可;(3)设小蜗牛乙收到信号后经过t秒和小蜗牛甲相遇,根据题意得到t+2t=1﹣(﹣2)﹣(﹣6)+(6﹣1×3),解方程得t=4,点D表示的有理数是1﹣2×4,小蜗牛甲共用的时间为3+4.【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a﹣1=0,b+2=0,解得a=1,b=﹣2.(2)①当点C在点B的左边时,1﹣c+(﹣2﹣c)=11,解得c=﹣6;②当点C在点A的右边时,c﹣1+c﹣(﹣2)=11,解得c=5;(3)设小蜗牛乙收到信号后经过t秒和小蜗牛甲相遇,根据题意得:t+2t=1﹣(﹣2)﹣(﹣6)+(6﹣1×3),∴t=4,∴1﹣2×4=﹣7,3+4=7.答:点D表示的有理数是﹣7,小蜗牛甲共用去7秒.【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的三要素: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也考查了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的性质以及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8.(2022秋•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数轴上有A、B、C三个点,A、B、C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满足|a+24|+|b+10|+(c﹣10)2=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z(1)求a 、b 、c 的值;(2)若点P 到A 点的距离是点P 到B 点的距离的2倍,求点P 对应的数;(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偶次幂具有非负性可得a+24=0,b+10=0,c ﹣10=0,解可得a 、b 、c 的值;(2)分两种情况讨论可求点P 的对应的数;(3)分类讨论:当P 点在Q 点的右侧,且Q 点还没追上P 点时;当P 在Q 点左侧时,且Q 点追上P 点后;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左侧时;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右侧时,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是4,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解答】解:(1)∵|a+24|+|b+10|+(c ﹣10)2=0∴a+24=0,b+10=0,c ﹣10=0解得a =﹣24,b =﹣10,c =10(2)﹣10﹣(﹣24)=14,①点P 在AB 之间,AP =14×=, ﹣24+=﹣,点P 的对应的数是﹣; ②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AP =14×2=28,﹣24+28=4,点P 的对应的数是4;(3)设在点Q 开始运动后第a 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当P 点在Q 点的右侧,且Q 点还没追上P 点时,3a+4=14+a ,解得a =5;当P 在Q 点左侧时,且Q 点追上P 点后,3a ﹣4=14+a ,解得a =9;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左侧时,14+a+4+3a ﹣34=34,a =12.5;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右侧时,14+a ﹣4+3a ﹣34=34,解得a =14.5,综上所述:当Q点开始运动后第5、9、12.5、14.5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再结合数轴解决问题.9.(2022秋•临平区月考)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1)请写出与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M所对应的数;(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你知道C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吗?(3)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 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请问:当它们运动多少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分析】(1)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解;(2)此题是相遇问题,先求出相遇所需的时间,再求出点Q走的路程,根据左减右加的原则,可求出﹣20向右运动到相遇地点所对应的数;(3)此题是追及问题,分相遇前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相遇后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列出算式求解即可.z【解答】解:(1)M点对应的数是(﹣20+100)÷2=40;(2)A,B之间的距离为120,它们的相遇时间是120÷(6+4)=12(秒),即相同时间Q点运动路程为:12×4=48(个单位),即从数﹣20向右运动48个单位到数28;(3)相遇前:(100+20﹣20)÷(6﹣4)=50(秒),相遇后:(100+20+20)÷(6﹣4)=70(秒).故当它们运动50秒或70秒时间时,两只蚂蚁间的距离为20个单位长度.【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数轴上点的运动,还有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注意用到了路程=速度×时间.10.(2022秋•南安市月考)点A、B、C为数轴上三点,如果点C在A、B之间且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3倍,那么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奇点.例如,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1.表示0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3,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奇点;又如,表示﹣2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3,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奇点,但点D是{B,A}的奇点.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3,点N所表示的数为5.(1)数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奇点;数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奇点;(2)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50,点B所表示的数为30.现有一动点P从点B出发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P点运动到数轴上的什么位置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点?【分析】(1)根据定义发现:奇点表示的数到{ M,N}中,前面的点M是到后面的数N的距离的3倍,从而z得出结论;根据定义发现:奇点表示的数到{N,M}中,前面的点N是到后面的数M的距离的3倍,从而得出结论;(2)点A到点B的距离为80,由奇点的定义可知,分2种情况讨论:①P是{A,B}的奇点;②P是{B,A}的奇点.【解答】解:(1)5﹣(﹣3)=8,8÷(3+1)=2,5﹣2=3;﹣3+2=﹣1.故数3所表示的点是{ M,N}的奇点;数﹣1所表示的点是{N,M}的奇点.故答案为:3;﹣1;(2)∵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50,点B所表示的数为30,∴AB=30﹣(﹣50)=80.分2种情况:①P是{A,B}的奇点,PA=3PB,∴PB=20,P点表示的数为10;②P是{B,A}的奇点,PB=3PA,∴PB=60,P点表示的数为﹣30;故P点运动到数轴上的10或﹣30的位置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点.【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动点问题,认真理解新定义:奇点表示的数是与前面的点A 的距离是到后面的数B的距离的3倍,列式可得结果.11.(2022秋•魏都区校级月考)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操作一:(1)折叠纸面,使表示的1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3表示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操作二:(2)折叠纸面,使﹣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①5表示的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11,(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A、B两点表示的数是多少.【分析】(1)1与﹣1重合,可以发现1与﹣1互为相反数,因此﹣3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2)①﹣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折痕点为1,因此5表示的点与数﹣3表示的点重合;z②由①知折痕点为1,且A、B两点之间距离为11,则A表示1﹣5.5=﹣4.5,B点表示1+5.5=6.5.【解答】解:(1)∵1与﹣1重合,∴折痕点为原点,∴﹣3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故答案为:3.(2)①∵由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可确定折痕点是表示1的点,∴5表示的点与数﹣3表示的点重合.故答案为:﹣3.②由题意可得,A、B两点距离折痕点的距离为11÷2=5.5,∵折痕点是表示1的点,∴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4.5,6.5.【点评】题目考查了数轴上点的对称,通过点的对称,发现对称点的规律,题目设计新颖,难易程度适中,适合课后训练.12.(2022秋•槐荫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点C是AB 的中点,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x>0).(1)当x= 秒时,点P到达点A.(2)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数是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当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x的值.【分析】(1)直接得出AB的长,进而利用P点运动速度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得出P点运动的距离减去4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当点P运动到点C左侧2个单位长度时,当点P运动到点C右侧2个单位长度时,分别得出答案.【解答】解:(1)∵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AB=10,∵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z∴运动时间为10÷2=5(秒),故答案为:5;(2)∵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数是:2x﹣4;故答案为:2x﹣4;(3)点C表示的数为:[6+(﹣4)]÷2=1,当点P运动到点C左侧2个单位长度时,2x﹣4=1﹣2解得:x=1.5,当点P运动到点C右侧2个单位长度时,2x﹣4=1+2解得:x=3.5综上所述,x=1.5或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正确分类讨论得出PC的长是解题关键.13.(2022秋•和平区校级期中)数轴上点A,C对应的数分别是a,c,且a,c满足:|a+6|+(c﹣1)2=0,点B对应的数是﹣2.(1)填空:a= ,c= ;在数轴上描出点A,B,C;(2)若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m,且满足|m﹣1|+|m+6|=15,则m= ;(3)若A,B两点同时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点A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B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在运动过程中,点A到点C的距离是点B到点C距离的3倍时,点A对应的数是多少?【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c的值,再在数轴上描点即可得;(2)分m<﹣6、﹣6≤m≤1、m>1三种情况去绝对值符号,再解所得方程可得;(3)设运动时间为t,则点A表示的数为﹣6+2t,点B表示的数为﹣2+t,根据点A到点C的距离是点B到点C距离的3倍列出方程|﹣6+2t﹣1|=3|﹣2+t﹣1|,解之可得.【解答】解:(1)∵|a+6|+(c﹣1)2=0,∴a+6=0且c﹣1=0,z解得:a=﹣6、c=1,如图所示:,故答案为:﹣6、1;(2)若m<﹣6,则1﹣m﹣m﹣6=15,解得:m=﹣10;若﹣6≤m≤1时,1﹣m+m+6=5≠15,此情况不存在;若m>1,则m﹣1+m+6=15,解得:m=5;综上,m=﹣10或5,故答案为:﹣10或5;(3)设t秒时,点A到点C的距离是点B到点C距离的3倍,则此时点A表示的数为﹣6+2t,点B表示的数为﹣2+t,则|﹣6+2t﹣1|=3|﹣2+t﹣1|,整理,得:|2t﹣7|=3|t﹣3|,∴2t﹣7=3(t﹣3)或2t﹣7=﹣3(t﹣3),解得:t=2或t=,∴点A表示的数为﹣2或,答:点A到点C的距离是点B到点C距离的3倍,点A对应的数为﹣2或.【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与数轴,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四.绝对值(共6小题)14.(2022秋•包河区期末)若不等式|x﹣2|+|x+3|+|x﹣1|+|x+1|≥a对一切数x都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数形结合.绝对值的几何意义:|x﹣y|表示数轴上两点x,y之间的距离.【解答】解:数形结合.绝对值的几何意义:|x﹣y|表示数轴上两点x,y之间的距离.画数轴易知,|x﹣2|+|x+3|+|x﹣1|+|x+1|表示x 到﹣3,﹣1,1,2这四个点的距离之和.令y=|x﹣2|+|x+3|+|x﹣1|+|x+1|,x=﹣3时,y=11,x=﹣1时,y=7,x=1时,y=7,x=2时,y=9,可以观察知:当﹣1≤x≤1时,由于四点分列在x两边,恒有y=7,当﹣3≤x<﹣1时,7<y≤11,当x<﹣3时,y>11,当1≤x<2时,7≤y<9,当x≥2时,y≥9,综合以上:y≥7 所以:a≤7即|x﹣2|+|x+3|+|x﹣1|+|x+1|≥7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从而a的取值范围为a≤7.【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15.(2022秋•深圳校级期中)已知a,b,c,d分别是一个四位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且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当|a﹣b|+|b﹣c|+|c﹣d|+|d﹣a|取得最大值时,这个四位数的最小值是.【分析】依题意a≤b≤c≤d 原式=(b﹣a)+(c﹣b)+(d﹣c)+(d﹣a)=2(d﹣a)最大,所以d=9,a=1,即可求解.【解答】解:依题意a≤b≤c≤d,则原式=(b﹣a)+(c﹣b)+(d﹣c)+(d﹣a)=2(d﹣a)最大,则d=9,a=1 四位数要取最小值且可以重复,故答案为1119.【点评】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同时要根据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进行逻辑推理.16.(2022秋•定远县期中)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5﹣(﹣2)|= ;(2)同样道理|x+1008|=|x﹣1005|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点到﹣1008和1005所对的两点距离相等,则x=(3)类似的|x+5|+|x﹣2|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点到﹣5和2所对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5|+|x﹣2|=7,这样的整数是 .(4)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分析】(1)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2)=7;(2)在数轴上,找到﹣1008和1005的中点坐标即可求解;(3)利用数轴解决:把|x+5|+|x﹣2|=7理解为:在数轴上,某点到﹣5所对应的点的距离和到2所对应的点的距离之和为7,然后根据数轴可写出满足条件的整数x;(4)把丨x﹣3丨+丨x﹣6丨理解为:在数轴上表示x到3和6的距离之和,求出表示3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解答】解:(1)|5﹣(﹣2)|=7;(2)(﹣1008+1005)÷2=﹣1.5;(3)式子|x+5|+|x﹣2|=7理解为:在数轴上,某点到﹣5所对应的点的距离和到2所对应的点的距离之和为7,所以满足条件的整数x可为﹣5,﹣4,﹣3,﹣2,﹣1,0,1,2;(4)有,最小值为﹣3﹣(﹣6)=3.故答案为:7;﹣1.5;﹣5,﹣4,﹣3,﹣2,﹣1,0,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去绝对值和数轴相联系的综合试题以及去绝对值的方法和去绝对值在数轴上的运用,难度较大,去绝对的关键是确定绝对值里面的数的正负性.17.(2022秋•南城县校级月考)先阅读,后探究相关的问题【阅读】|5﹣2|表示5与2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2|可以看作|5﹣(﹣2)|,表示5与﹣2的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1)如图,先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点2.5的相反数的点B,再把点A向左移动1.5个单位,得到点C,则点B和点C表示的数分别为和,B,C两点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如果|AB|=3,那么x为;(3)若点A表示的整数为x,则当x为时,|x+4|与|x﹣2|的值相等;(4)要使代数式|x+5|+|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分析】(1)根据数先在数轴上描出点,再根据点得出两点间的距离;(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到一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z(3)根据到两点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两个点的中点,可得答案;(4)根据线段上的点到这两点的距离最小,可得范围.【解答】解:(1)如图,点B为所求点.B点表示的数﹣2.5,C点表示的数1,BC的长度是1﹣(﹣2.5)=3.5;(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x﹣(﹣1)|,如果|AB|=3,那么x为﹣4,2;(3)若点A表示的整数为x,则当x为﹣1,时,|x+4|与|x﹣2|的值相等;(4)要使代数式|x+5|+|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5≤x≤2,故答案为:﹣2.5,1,3.5;|x﹣(﹣1)|,﹣4,2;﹣1;﹣5≤x≤2.【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由数轴上点的关系,得出到一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到两点相等的点是这两点的中点,到两点距离和最小的点是这条线段上的点.18.(2022秋•隆昌市校级月考)同学们都知道,|4﹣(﹣2)|表示4与﹣2的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同理|x﹣3|也可理解为x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4﹣(﹣2)|= .(2)若|x﹣2|=5,则x=(3)同理|x﹣4|+|x+2|=6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4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4|+|x+2|=6,这样的整数是 .【分析】(1)根据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可得|4﹣(﹣2)|=6.(2)根据|x﹣2|=5表示x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可得x=﹣3或7.(3)因为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所以使得|x﹣4|+|x+2|=6成立的整数是﹣2和4之间的所有整数(包括﹣2和4),据此求出这样的整数有哪些即可.【解答】解:(1)∵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4﹣(﹣2)|=6.(2)|x﹣2|=5表示x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3或7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若|x﹣2|=5,则x=﹣3或7.(3)∵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使得|x﹣4|+|x+2|=6成立的整数是﹣2和4之间的所有整数(包括﹣2和4),∴这样的整数是﹣2、﹣1、0、1、2、3、4.故答案为:6;﹣3或7;﹣2、﹣1、0、1、2、3、4.【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含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x﹣a|既可以理解为x与a的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x与a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19.(2022秋•花垣县月考)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你借助数轴进行以下探索:。

七年级上有理数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有理数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有理数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有理数?A. √2B. -3/4C. πD. 1.10100100012. 如果 a 和 b 是有理数,那么 a + b 是?A. 有理数B. 无理数C. 可能是有理数也可能是无理数D. 不确定3. 下列哪个数是整数?A. -2.5B. 3/2C. -√9D. 0.3334.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A. 正数B. 负数C. 零D. 无法确定5. 下列哪个数是正有理数?A. -5B. 0C. 1/2D. -1/3二、判断题1. 所有的整数都是有理数。

()2. 两个有理数相乘一定是有理数。

()3. 任何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4. 0 是正数。

()5. 所有的无理数都是实数。

()三、填空题1.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______。

2.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______。

3. 任何非零有理数乘以零的结果是______。

4.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要么都是正数,要么都是______。

5. 两个有理数相除,如果除数不为零,那么结果是______。

四、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有理数。

2.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有理数?3.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4. 如何计算两个有理数的乘积?5. 如何计算两个有理数的商?五、应用题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3 + 7b) 5 (-2)c) -4 6d) -9 / 3e) 15 / (-5)2.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a) √16b) √2c) -5/3d) 0.333e) π3.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5|c) |5 8|d) -|9 7|e) |0|4.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3^2b) (-2)^3c) 4^0d) (-1)^2e) 0^35.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2^3 2^2b) 4^2 / 2^2c) (3^2)^2d) 2^5 / 2^3e) (2^3)^2 / 2^5六、分析题1. 解释为什么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点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是-20,点B对应的数是80.现在有一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 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1)与、两点相等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2)两动点、Q相遇时所用时间为________秒;此时两动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3)动点P所对应的数是时,此时动点Q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4)当动点P运动秒钟时,动点P与动点Q之的距离是________单位长度.(5)经过________秒钟,两动点P、Q在数轴上相距个单位长度.【答案】(1)30(2)20;40(3)52(4)25(5)12或28【解析】【解答】(1)AB的中点C所对应的数为:;(2)设两动点相遇时间为t秒,(2+3)t=80-(-20) 解得:t=20(秒)80-2t=80-2×20=40,或-20+3×20=40∴此时两动点所对应的点为40;(3)22-(-20)=42, 80-42÷3×2=52∴动点所对应的数是时,此时Q所对应的数为52;(4)∵20秒相遇,∴(2+3) ×25-[80-(-20)]=25(5)P、Q两点相距40个单位长度,分两种情况AB=80-(-20)=100①相遇前,(100-40) ÷(3+2)=60÷5=12(秒)②相遇后,(100+40)÷(2+3)=140÷5 =28(秒)∴经过12或28秒钟,两动点、在数轴上相距个单位长度.【分析】(1)根据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为a、b,则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可以用公式计算;(2)设两动点相遇时间为t秒,P、Q两点运动的路程之和为总路程,列方程求解即可;用80-2t即可求得此时两动点对应的数;(3)先求出动点P对应的点是22时运动的时间,再根据Q和P运动时间相等计算Q点运动路程,进而求得点Q对应的数;(4)根据题意P、Q两点25秒运动的路程和减去总路程就是PQ两点间的距离;(5)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 ①相遇前相距40个单位长度,②相遇后相距40个单位长度,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2.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在学习绝对值时,我们已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如|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又如|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是数轴上的四个点,其中点,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1)请在数轴上确定原点“O”的位置,并用点表示;(2)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3)将点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在数轴上距离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答案】(1)解:距离A点和B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即AB的中点,点 .如图所示,点即为所求.(2);5;9(3);或1【解析】【解答】解:(2)点表示的数是,点表示的数是5,所以,两点间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9.( 3 )如图,将点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是0,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得点表示的数是 .到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3= 或-2+3=1.故答案为,或1.【分析】(1)由点A和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因此原点到点A和点B的距离相等,可得到原点的位置。

(2)先再数轴上标出数,可得到点M和点N表示的数,再求出点M,N之间的距离。

(3)利用数轴上点的平移规律:左减右加,可得到点C表示的数,与点C距离3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为-2±3,计算可求解。

2.如图,为原点,数轴上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为,且满足关于的整式与之和是是单项式,动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终点运动.(1)求的值.(2)当时,求点的运动时间的值.(3)当点开始运动时,点也同时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终点运动,若,求的长.【答案】(1)解:因为m、n满足关于x、y的整式-x41+m y n+60与2xy3n之和是单项式所以所以m=-40,n=30.(2)解:因为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40和30,所以AB=70,AO=40,BO=30,当点P在O的左侧时:则PA+PO=AO=40,因为PB-(PA+PO)=10, PB=AB-AP=70-4t所以70-4t-40=10所以t=5.当点P在O的右侧时:因为PB<PA所以PB-(PA+PO)<0,不合题意,舍去(3)解:①如图1,当点P在点Q左侧时,因为AP=4t,BQ=2t,AB=70所以PQ=AB-(AP+BQ)=70-6t又因为PQ= AB=35所以70-6t=35所以t= ,AP= = ,②如图2,当点P在点Q右侧时,因为AP=4t,BQ=2t,AB=70,所以PQ=(AP+BQ)-AB=6t-70,又因为PQ= AB=35所以6t-70=35所以t=所以AP= =70.【解析】【分析】(1)根据单项式的次数相同,列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分情况讨论:当点P在O的左侧时:当点P在O的右侧时.即可得到答案.(3)结合题意分别计算:①如图1,当点P在点Q左侧时,如图2,当点P在点Q右侧时.3.数轴上从左到右有A,B,C三个点,点C对应的数是10,AB=BC=20.(1)点A对应的数是________,点B对应的数是________.(2)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①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对应的数是________,点Q对应的数是________;②当点P和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时,求t的值.【答案】(1)﹣30;﹣10(2)4t﹣30,t﹣10;t的值为4或【解析】【解答】解:(1)∵AB=BC=20,点C对应的数是10,点A在点B左侧,点B 在点C左侧,∴点B对应的数为10﹣20=﹣10,点A对应的数为﹣10﹣20=﹣30.故答案为:﹣30;﹣10.(2)①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对应的数是4t﹣30,点Q对应的数是t﹣10.故答案为:4t﹣30;t﹣10.②依题意,得:|t﹣10﹣(4t﹣30)|=8,∴20﹣3t=8或3t﹣20=8,解得:t=4或t=.∴t的值为4或.【分析】(1)由AB,BC的长度结合点C对应的数及点A,B,C的位置关系,可得出点A,B对应的数;(2)①由点P,Q的出发点、运动方向及速度,可得出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P,Q对应的数;②由①结合PQ=8,可得出关于t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4.已知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点B对应的数是一只小虫甲从点A出发,沿着数轴由A向B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爬行,到B点运动停止;另一只小虫乙从点B出发,沿着数轴由B向A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爬行,到A点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1)若小虫乙到达A点后在数轴上继续作如下运动:第1次向左爬行2个单位,第2次向右爬行4个单位,第3次向左爬行6个单位,第4次向右爬行8个单位,,依此规律爬下去,求它第10次爬行后,所停点对应的数:(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甲、乙的距离S;(3)当甲、乙相距40个单位长度时,求运动时间t;(4)若点Q是线段BA延长线上一点,QB的中点为M,QA的三等分点为N,当点Q运动时,探究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第10次爬行所对应的数为(2)解:当甲、乙相遇时,秒时,甲、乙相遇;当甲到达B点是,秒;当乙到达A点时,秒;①当时,甲、乙距离;②当时,甲、乙距离;③当时,乙到达A点,此时甲、乙距离 .(3)解:①当时,,;②当时,,;③当时,,;综上,运动时间t为,或20.(4)解:设点Q对应的数是a,则M表示的数是,①当N为靠近Q点三等分点时,N表示的数是,,故当N为靠近Q点三等分点时,是定值,定值为20;②当N为靠近A点三等分点时,N表示的数是,,故当N为靠近A点三等分点时,不是定值.【解析】【分析】(1)向左爬行用减法,向右爬行用加法,列出式子求出结果即可;(2)分三种情况,相遇前、相遇后和乙到达A点后,分别在数轴上找出数量关系列出式子即可;(3)借助第二问的结论,令求出t的值即可;(4)设点Q表示的数为a,用a的代数式表示出M和N表示的数,进而用t的式子表示出BN和QM的长,求出的值,如果结果中不含有a,则式子为定值;反之则不是定值.5.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1)如果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图中点A、点D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当点B为原点时,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点M到点A的距离是点M到点D 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M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点A、点C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0.5个单位长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从原点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答案】(1)-4;2(2)解:存在,如图: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则x﹣(﹣2)=2(4﹣x)解得:x=2,当点M在A,D右侧时,则x﹣(﹣2)=2(x﹣4),解得:x=10,所以点M 所表示的数为2或10(3)解: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2+2t﹣(3+0.5t)=3,解得:t=6,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6=18,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18.②3+0.5t﹣(﹣2+2t)=3,解得:t= ,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 =4,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4.答:点P表示的数为﹣18或﹣4.【解析】【解答】解:(1)∵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B为﹣2,D为2,∴点A为﹣4,故答案为:﹣4,2;【分析】(1)由数轴上表示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得出BD的中点就是原点,进而即可得出点A,C所表示的数;(2)存在,如图:分类讨论: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 ,则AM=x-(-2),DM=4-x,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M在A,D右侧时,AM=x-(-2),DM=x-4,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 追击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3+0.5t﹣(﹣2+2t)=3 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② 追击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2+2t﹣(3+0.5t)=3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RJ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内含知识点解析和答案单元知识点测试卷

RJ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内含知识点解析和答案单元知识点测试卷

第一章《有理数》单元知识点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6小题,每小题2分;7~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的绝对值是【】A.1B.0C.-1D.±1答案:A解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求解.难易度:知识点: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B.任何正数一定大于它的倒数C.-a一定是负数D.0与任何一个数相乘,积一定是0答案:D解析:A选项中,一个数的绝对值应是非负数,故A错误;B选项中,当一个正数大于等于1时,它才大于等于这个数的倒数;当一个正数小于1时,它小于它的倒数,故B错误;C选项中,只有当a>0时,-a才是负数,当a=0时,-a=0,当a<0时,-a是正数,故C错误;D选项中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故D正确. 难易度:知识点:3.下面计算中,正确的是【】A.-(-2)2=22B.(-3)2=6C.-34=(-3)4D.(-0.1)2=0.12答案:D解析:A选项中,-(-2)2=-22;B选项中,(-3)2=9;C选项中,-34是负数,(-3)4是正数,故两数不相等;故只有D选项正确.难易度:知识点: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B.大于0的数叫正数C.有理数包括正数和负数D.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答案:C解析:根据有理数的分类可判断C错误.难易度:知识点:5.在-(-3),|-3|,-32,(-3)3中,正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只有-(-3),|-3|是正数,故选B.难易度:知识点:6.若A,B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A.-3B.5C.6D.7答案:D解析: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5)=7.难易度:知识点:7.下列数据是近似数的是【】A.王哲林单场拿下25个篮板B.姚明身高约226cmC.朱芳雨在亚俱杯中单节拿下16分D.在NBA联赛中,热火队取得27连胜答案:B解析:根据近似数的定义.难易度:知识点:8.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4-3=-1B.5-(-5)=0C.10+(-7)=-3D.-5-4-(-4)=-5答案:D解析:-4-3=-7;5-(-5)=10;10+(-7)=3;-5-4-(-4)=-5,故选D.难易度:知识点:9.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0B.ab>0C.a-b>0D.a-b <0答案:C解析:a>0,b<0.难易度:知识点: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最小的有理数B.有最大的负有理数C.有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D.有最小的正数答案:C解析: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0,故C正确.难易度:知识点:11.已知a、b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把a、-a、b、-b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a<a<bB.-a<-b<a<bC.-b<a<-a<bD.-b<b<-a<a答案:C解析:a<0,b>0,且|a|<|b|,故-b<a<-a<b.难易度:知识点:12.若一个有理数的偶次方是正数,则这个有理数的奇次方是【】A.正数B.负数C.正数或负数D.整数答案:C解析:一个有理数的偶次方是正数,则这个数可能为正数或负数,所以这个有理数的奇次方可能是正数或负数.难易度:知识点: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似数2.34和2.340的精确度相同B.近似数89.0精确到个位C.近似数8千和近似数8000的精确度相同D.近似数3.1416精确到万分位答案:D解析:A选项中,近似数2.34精确到百分位;2.340精确到千分位,故A错误;B选项中,89.0精确到十分位,故B错误;C选项中,近似数8千精确到千位,近似数8000精确到个位,故C错误.难易度:知识点:14.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 339 724 852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正确的为【】A.1.33×1010B.1.34×1010C.1.33×109D.1.34×109答案:D解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表示.难易度:知识点:15.如图,两个温度计读数分别为我国某地今年2月份某天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那么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A.5℃B.7℃C.12℃D.-12℃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图可得最低气温为-5℃,最高气温是7℃.难易度:知识点:16.一根1m 长的小木棒,第一次截去它的13,第二次截去余下的13,如此截下去,截完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木棒的长度是【 】A.(13)5m B.5113⎡⎤⎛⎫⎢⎥- ⎪⎝⎭⎢⎥⎣⎦m C.(23)5m D.5213⎡⎤⎛⎫⎢⎥- ⎪⎝⎭⎢⎥⎣⎦m 答案:C解析:难易度:知识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8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7.有理数-15的倒数是 . 答案:-5解析:倒数的定义.难易度:知识点:18.一个点从数轴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8个单位长度,则到达的终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___.答案:-3解析:向右移动设为正数,向左移动为负数,故+5-8=-3.难易度:知识点:19.定义新运算“×”:对任意有理数a、b,都有a⊗b=a2-b,例如:3⊗2=32-2=7,那么2⊗1=____________.答案:3解析:2⊗1=22-1=3.难易度:知识点:20.数轴上,如果点A对应的数为-78,点B对应的数为-76,那么离原点较近的点为____________. 答案:点B解析:|-78|=78=4956,|-67|=67=4856,即-78<-67.难易度:知识点: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1.(本小题满分9分)计算:(1)(-5)×(-7)-5×(-6);(2)(-12)÷4×(-6)÷2;(3)(-58)×(-4)2-0.25×(-5)×(-4)3.答案:解:(1)原式=35+30=65;(2)原式=-3×(-6)÷2=18÷2=9;(3)原式=(-58)×16-14×(-5)×(-64)=-10-80=-90.解析:难易度:知识点:22.(本小题满分10分)列式计算:(1)-4、-5、+7三个数的和比这三个数的绝对值的和小多少?(2)从-1中减去-512、78、-34的和,所得的差是多少?答案:解:(1)(|-4|+|-5|+|7|)-(-4-5+7)=18;(2)-1-(-5731284--)=2524解析:难易度:知识点:23.(本小题满分10分)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且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3,-(-4),0,|-2.5|,-11 2答案:解:数轴表示如下.所以-(-4)>|-2.5|>0>-112>-3.解析:难易度:知识点:24.(本小题满分11分)给出依次排列的下列数:-1,2,-4,8,-16,32,….(1)按照给出的这几个数的某种规律,继续写出接下来的3个数;(2)这一列数中第n个数是什么?答案:解:(1)接下来的3个数是:-64,128,-256;(2)第n个数是(-1)n×2n-1.解析:难易度:知识点:25.(本小题满分12分)某医院的急诊病房收治了一位急诊病人,护士需要每隔两小时为病人量一次体温(2)在(2)解析:难易度:知识点:26.(本小题满分14分)有A、B、C、D四种装置,将一个数输入一种装置后会输出另一个数.装置A:将输入的数加上5;装置B:将输入的数除以2;装置C:将输入的数减去4;装置D:将输入的数乘以3.这些装置可以连接,如装置A后面连接装置B就写成A·B,输入1后,经过A·B,输出3.(1)输入9,经过A·B·C·D,输出几?(2)若经过B·D·A·C,输出的是100,则输入的是多少?26.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3=(14÷2-4)×3=(7-4)×3=3×3=9,即输出的数是9. 9524(2)输入的数是(100+4-5)÷3×2=66.解析:难易度: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重点难点题型全覆盖试卷附详细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 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 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A. ②B. ①③C. ①②D. ②③④ 2.如果ab≠0,那么a|a |+b|b |的值不可能是( )A. 0B. 1C. 2D. -23.若a 、b 、c 、d 四个数满足 1a−2000=1b+2001=1c−2002=1d+2003 ,则a 、b 、c 、d 四个数的大小关系为( ) A. a >c >b >d B. b >d >a >c C. d >b >a >c D. c >a >b >d 4.代数式|x ﹣1|+|x+2|+|x ﹣3|的最小值为 ( )A. 2B. 3C. 5D. 65.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湛江市常住人口数约为6990000人,数据699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69.9×105B. 0.699×107C. 6.99×106D. 6.99×1076.为求1+2+22+23+…+22008的值,可令S =1+2+22+23+…+22008 , 则2S =2+22+23+24+…+22009 , 因此2S -S =22009-1,所以1+2+22+23+…+22008=22009-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3+32+33+…+32018的值是 ( )A. 32019-1B. 32018-1C.32019−12D.32018−127.若 | x | =- x ,则 x 一定是( )A. 非正数B. 正数C. 非负数D. 负数8.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数是十进制数 . 而计算机使用的数是二进制数,即数的进位方法是“逢二进一” . 二进制数只使用数字0,1,如二进制数1101记为 11012 , 11012 通过式子 1×23+1×22+0×2+1 可以转换为十进制数13,仿照上面的转换方法,将二进制数 111012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 A. 4 B. 25 C. 29 D. 339.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长度为( )A. (12)3 米 B. (12)5 米 C. (12)6 米 D. (12)12 米二、填空题(共7题;共11分)10.若a,b 是整数,且ab =12,|a |<|b | , 则a+b=________ .11.水果市场上鸭梨包装箱上印有字样:“15kg±0.2kg”,有一箱鸭梨的质量为14.92kg ,则这箱鸭梨 ________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12.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则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所以式子|x﹣2|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x的点与表示2的点之间的距离.借助于数轴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②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________.③数轴上表示x的点到表示1的点的距离与它到表示﹣3的点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x﹣1|+|x+3|.则|x ﹣1|+|x+3|的最小值是________.④若|x﹣3|+|x+1|=8,则x=________13.p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p−1|+|p−2|=________;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只填序号).①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②所有的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③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④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加数;⑤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15.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成两个),若这种细菌由1个分裂为16个,则这个过程要经过多长时间?________16.32016﹣22016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三、计算题(共4题;共50分)17.计算:(1)(-2)2×(-1)3-3×[-1-(-2)];(2)23-32-(-4)×(-9)×0;(3)-27÷(-9)+(12−23)÷(−112)-(-3)2;(4)-12018+(-1)5×(13−12)÷13-|-2|;(5)0.23×35×(-1)3-19×23-13×19×(-1)4-0.23×25;(6)(-2)3-[(-4)2+5]÷(-134)-325÷(−225).18.计算|13−12|+|14−13|+|15−14|+⋯|12002−12001|.19.已知a、b、c为整数,且|a-b|99+|c-a|99=1,求|c-a|+|a-b|+|b-c|的值.2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求5+52+53+⋯+5100的值.解:令S=5+52+53+⋯+5100①,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5得到: 5S=52+53+54+⋯+5101②,②-①得: 4S=5101−5∴S=5101−54即5+52+53+⋯+5100=5101−54.问题:(1)求2+22+23+⋯+2100的值;(2)求2+22+23+⋯+2100的值;四、解答题(共20题;共143分)21.若a>0,b<0,且|x-a|+|x-b|=a-b,求x的取值范围.22.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b﹣c|+|a﹣b|﹣|a+c|23.在抗洪抢险中,人民解放军的冲锋舟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地出发,晚上到达B地,约定向东为正方向,当天航行路程记录如下:14,﹣9,﹣18,﹣7,13,﹣6,10,﹣5(单位:千米).(1)B地在A地何位置?(2)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出发前冲锋舟油箱有油29升,求途中需补充多少升油?24.在学习绝对值后,我们知道,|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5|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而|5|=|5﹣0|,即|5﹣0|表示5、0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类似的,有:|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请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并结合数轴解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P、Q两点的距离为3,点P表示的数是2,则点Q表示的数是________.(2)点A、B、C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x、﹣3、1,那么A到B的距离与A到C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________(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满足|x﹣3|+|x+2|=7的x的值为________.(3)试求|x﹣1|+|x﹣2|+|x﹣3|+…+|x﹣100|的最小值.25.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15,-38,0,-30,0.15,-128,225,+20,-2.6.( 1 )非负数集合:{ …};( 2 )负数集合:{ …};( 3 )正整数集合:{ …};( 4 )负分数集合:{ …}.26.比-1小的整数如下列这样排列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2 -3 -4 -5-9 -8 -7 -6-10 -11 -12 -13-17 -16 -15 -14…………在上述的这些数中,观察它们的规律,回答数-100将在哪一列.27.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 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28.小李到某城市行政中心大楼办事,假定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为+1,向下一楼记为–1.小李从1楼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李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1楼;(2)该中心大楼每层高2.8m,电梯每上或下1m需要耗电0.1度.根据小李现在所处的位置,请你算一算,当他办事时电梯需要耗电多少度?29.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是﹣2,点B对应的数是10.现有点P从点A出发,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点Q从点B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2)当t=1时,P、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3)在运动过程中,线段PB、BQ、PQ中是否会有两条线段相等?若有,请求出此时t的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0.如图,点A.B和线段MN都在数轴上,点A.M、N、B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0、2、11.线段MN 沿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移动,移动时间为t秒.(1)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AM的长为________.(2)当t=________秒时,AM+BN=11.(3)若点A.B与线段MN同时移动,点A以每秒2个单位速度向数轴的正方向移动,点B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数轴的负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AM和BN可能相等吗?若相等,请求出t的值,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31.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点A与原点O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O,则AO=|a-0|=|a|,类似地,点B与原点O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O,则BO=|b|,点A与点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请结合数轴,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①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②数轴上表示m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③数轴上表示m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则有理数m是________;(2)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并且x比-3大,x比1小,则|x-1|+|x+3|=________(3)求满足|x-2|+|x+4|=6的所有整数x的和________.32.小红在做作业时,不小心将两滴墨水洒在一个数轴上,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墨水盖住的整数有哪几个?33.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可得到一条折痕(图中虚线),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3次后,可以得到7条折痕,那么对折4次可以得到多少条折痕?如果对折n次呢?34.如图,小明在写作业时不慎将一滴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的数值,试确定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哪几个?35.为了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交警队的一辆警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公路上巡逻,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从出发点开始所走的路程为:+2,﹣3,+2,+1,﹣2,﹣1,﹣2(单位:千米)(1)此时,这辆警车的司机如何向队长描述他的位置?(2)如果此时距离出发点东侧2千米处出现交通事故,队长命令他马上赶往现场处置,则警车在此次巡逻和处理事故中共耗油多少升?(已知每千米耗油0.2升)36.2017年国庆节放假八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各地风景区游人如织.其中闻名于世的西湖风景区,在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0.9 万人,接下来的七天中,每天的游客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1)10月3日的人数为________万人.(2)八天假期里,游客人数最多的是10月________日,达到________万人;游客人数最少的是10月________日,达到________万人.(3)请问西湖风景区在这八天内一共接待了多少游客?(结果精确到万位)(4)如果你也打算在下一个国庆节出游西湖,对出行的日期有何建议?37.你吃过“手拉面”吗?如果把一个面团拉开,然后对折,再拉开,再对折,……如此往复下去,对折10次,会拉出多少根面条?38.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349995(精确到百位);(2)349995(精确到千位)(3)3.4995(精确到0.01);(4)0.003584(精确到千分位)39.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4.2万(2)130亿(3)34.10 (4)5.00×104(5)﹣0.0308040.若(2a+4)2+|4b﹣4|=0,求a+b的值?五、综合题(共10题;共110分)41.某工艺品厂计划一周生产工艺品2100个,平均每天生产300个,但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1)写出该厂星期一生产工艺品的数量.:(2)本周产量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个工艺品?(3)请求出该工艺品厂在本周实际生产工艺品的数量.(4)已知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工艺品可得6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个可得50元,少生产一个扣80元.试求该工艺厂在这一周应付出的工资总额.42.同学们,我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的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2|表示5与-2的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4+6|=________;|﹣2﹣4|=________;(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x+2|+|x-1|=3成立;(3)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6之间,求|a+4|+|a﹣6|的值;(4)当a=________时,|a﹣1|+|a+5|+|a﹣4|的值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_;(5)当a=________时,|a﹣1|+|a+2|+|a﹣3|+|a+4|+|a﹣5|+…+|a+2n|+|a﹣(2n+1)|的值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_.43.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a、点B表示数b,a、b满足|a-30|+(b+6)2=0.点O是数轴原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