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各科室:为规范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及分线目录。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
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
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2)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3)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4)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五、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疗效或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干货!青霉素类抗生素-妊娠哺乳

一、阿莫西林-妊娠哺乳用药【妊娠期用药】FDA妊娠分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澳大利亚药物分级澳大利亚药物评价委员会(ADEC)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A级。
风险评估1. 本药可通过胎盘,分娩后可在新生儿体内检测到。
2. 动物试验未见本药损害生育力和胎仔。
3. 妊娠期妇女使用本药通常不增加胎儿不良反应的风险,仅少量研究观察到唇裂和腭裂的风险增加。
有研究发现母亲妊娠早期使用青霉素可能与儿童期哮喘有关。
母亲用药还可能增加儿童磨牙矿物质不足的风险。
4. 妊娠期妇女使用本药后,观察到总结合雌三醇、雌三醇葡萄糖苷酸、结合雌酮和雌二醇的血浆浓度短暂性降低。
5. 分娩时口服氨苄西林极少被吸收,但豚鼠试验表明,静脉注射氨苄西林可降低子宫张力、收缩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尚不明确临产或分娩时使用本药是否对胎儿有即时或延迟的不良影响、延长产程或增加助产干预的可能性。
用药建议1. 妊娠期妇女仅当明确需要时方可使用本药。
2. 妊娠期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推荐使用本药,治疗方案为一次500mg、一日3次,口服给药,共7日。
3. 妊娠期妇女可选用环丙沙星预防和治疗炭疽感染。
先前指南建议对敏感菌株可考虑使用本药预防,但现行指南不建议使用环丙沙星妇女在妊娠时改用本药。
4. 妊娠期无症状菌尿可选用本药,给药方案为一次500mg, 每8小时口服1次,共3-5日。
5. 妊娠期莱姆病宜选用本药。
6. 美国妇产科学会推荐妊娠期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 妊娠34+0周前胎膜破裂)使用抗生素。
治疗方案为静脉滴注氨苄西林和红霉素4 8小时,随后口服本药和红霉素共5日;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考虑单用红霉素。
对早产和胎膜完整的女性在未证明感染时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延长妊娠。
7. 分娩前无感染者不推荐使用本药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因潜在的重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应考虑对具有不良结局高危因素(包括紫绀性心脏疾病、人工心脏瓣膜或兼有两者)的女性进行预防,可在阴道分娩前30-60分钟口服本药2g.二、氨苄西林-妊娠哺乳用药【妊娠期用药】FDA妊娠分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妊娠期常用药物的安全分级

虫病,避免大量长期用药。替硝唑(C),孕早期禁用。
三、妊娠期常用药物
1、抗感染药物
1)抗生素——禁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C)、链霉素、卡那霉素(D )损害听神经 氯霉素(D)—灰婴综合症(代谢差)
四环素(D)——在妊娠4-5个月(胎儿骨和牙齿发育阶段)
给四环素,可使骨和牙齿黄染,骨骼发育不全
三、妊娠期常用药物
4、影响内分泌及代谢药
3)调血脂药物
他汀类(D) 禁用
熊去氧胆酸(B) 前3个月避免使用,中晚期用于治疗
肝内胆汁淤积症。 4)降糖 首选胰岛素(B),避免使用长效的胰岛素类似物。 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动物致畸)。
三、妊娠期常用药物
5、消化系统药物
1)糖皮质激素类: 哮喘、结缔组织病、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常需使用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D) 用于紧急状态
泼尼松(C) 支气管哮喘、胶原病治疗 地塞米松(C)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
2)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素、左旋甲状腺素(A) 碘制剂(B) 长期应用可导致胎儿甲减 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D) 有致畸报道
• • • • •
三、妊娠期常用药物
3、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
3)麻醉药:产程中使用可致呼吸抑制,应尽量缩短用药时间 4)抗癫痫药:癫痫发作可致死产、小头畸形、智力迟钝 本类药多为C、D类,可致先天畸形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丙戊酮(D)均有致畸报道
卡马西平(C) 、苯二氮卓类(D)——大发作首选,小剂量使用,苯二氮卓 类(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国外有补充叶酸4mg/日,可降低畸形率的报道, 叶酸为A类药物,对孕妇是安全的,但如果每日用量超过8mg就成为C类药 物。
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溶媒滴速、儿童、妊娠、哺乳用药

用量
溶媒
滴速
青霉素
1.成人:肌肉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
肌内注射 或静脉滴
注给药
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每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静
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单位/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给药,出生第一周12小时1次,2~4周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0毫克/千克以 上时,婴儿以及 12岁以下儿童滴 注时间至少要30 分钟以上。新生 儿的静脉用量输 液时间应当超过 60分钟,以降低 发生胆红素脑病
糖、6-10%羟乙基淀粉静脉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 的潜在风险。
。由于可能会产生药物间的不相容性,故不能将本
头孢噻肟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
配制肌内注射液时,0.5g,1.0g或2.0g的头孢噻肟
静脉缓慢 推注 静脉 滴注或肌
内注射
成人常用剂量:一次0.5g-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 6g,分2-4次静脉给药。儿童常用剂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 。本品用于预防外壳手术后感染时,一般为术前0.5-1小时肌注或静 脉给药1g,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者术中加用0.5-1g,术后每6-8小时
给药一次,总剂量为6g。3个月以上的患儿,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mg,分3-4次给药。重症感染,每日每公斤体重,用量不低于 0.1g,但不能超过成人使用的最高剂量。骨和关节感染,每日每公斤
肌内注射给药时,每0.25g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 解,缓慢摇匀得混悬液后,方可深部肌肉注射。
(完整版)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1]
![(完整版)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1]](https://img.taocdn.com/s3/m/504a7363102de2bd9705880b.png)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说明:1、FDA孕妇用药危险等级:A最安全: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证明,怀孕前三月的妇女用药后未发现对胎儿危害的证据(在其后6个月中页未见到危害证据),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
B比较安全: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
C中等安全:动物繁殖性研究证明本类药物对胎儿有毒副作用(致畸或死胎),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孕妇的用药获益可能胜于潜在危害,因此使用本类药物之前必须充分权衡其对胎儿的利弊。
D可能危险:本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但孕妇用药的获益大于对胎儿危害。
例如:母亲处于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且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药物时可考虑使用,并考虑停止母乳喂养。
X禁忌:人体或动物实验证实该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
妊娠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胎儿造成的风险明显大于服药可能带来的任何益处。
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即将妊娠的患者。
2、哺乳期用药危险等级:L1:最安全:大量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发现,该药并不显著增加婴儿的副作用,这类药物可能对哺乳婴儿的危害甚微。
L2比较安全:目前对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显示,该药并不明显增加婴儿的副作用,哺乳期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婴儿有害的证据很小,只是此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有限。
L3中等安全: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类药的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对照研究数据,喂哺婴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可能存在;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有轻微的非致命性副作用。
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婴儿的利大于弊后才可使用。
没有发表相关数据的新药自动划分至该级别。
L4长期使用:可能危险:有明确证据显示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婴儿会造成危害,但哺乳期妇女用药后的益处大于对婴儿的危害。
L5危害:研究证实对婴儿有明显的危害或者该药物对婴儿产生明显危害的风险较高。
在哺乳妇女应用这类药物显然是无益的。
本类药物禁用于哺乳期妇女。
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分类药品名称妊娠分级哺乳分级消除半衰期t1/2β说明书备注青霉素类青霉素钠 B - 30min少量从乳汁中分泌(血药浓度的5-20%),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阿洛西林钠- - 1h 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随乳汁分泌。
5-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头孢菌素类一代头孢拉定 B L1 0.8-1h 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经乳汁排出。
头孢替唑- - 1.5h 权衡利弊二代头孢呋辛 B L2 1.2h 妊娠早期慎用。
可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应谨慎。
头孢克洛 B L1 0.6-0.9h 口服0.5g后5小时,母乳中0.16mg/L。
头孢丙烯 B L1 1.3h口服1g后,可在乳汁中测得少量药物(<服入量0.3%)。
:三代头孢地尼 B L1 1.6-1.8h 权衡利弊3小时内避免服用铁剂头孢唑肟 B L1 1.7h 少量分泌至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
头孢他啶 B L1 1.5-2.3h 权衡利弊头孢曲松 B L1 8h 权衡利弊不能加入含钙溶液中使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B L2/L1头孢哌酮1h;舒巴坦 1.7h可透过胎盘屏障,少量分泌到乳汁中。
头霉素类头孢美唑 B - 1.2h 权衡利弊头孢西丁 B L1 1h 可低浓度进入乳汁氧头孢类拉氧头孢- - 1.4-1.8h 乳汁几不出现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 B L3 1h 哺乳期不推荐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C L2 1h 需停止授乳稀释液不能含有乳酸盐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C L2 2-3h可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引起胎儿听力损害的可能;乳汁中分泌量很少,但通常宜停止哺乳。
缓慢滴注依替米星- - 1.5h 需暂停哺乳分类药品名称妊娠分级哺乳分级消除半衰期t1/2β说明书备注大环内酯类吉他霉素- - 2h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浓度一般不高,但宜权衡利弊。
哺乳期应停止授乳。
罗红霉素- - 8.4-15.5h 慎用。
抗菌药物分级一览表

内科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权限一览表王燕执业医师非限制使用级孔维国执业医师非限制使用级杨树刚执业医师非限制使用级朱宜民主治医师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翟艳华主治医师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赵强主治医师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陶然主治医师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说明:1、FDA孕妇用药危险等级:A最安全: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证明,怀孕前三月的妇女用药后未发现对胎儿危害的证据(在其后6个月中页未见到危害证据),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
B比较安全: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
C中等安全:动物繁殖性研究证明本类药物对胎儿有毒副作用(致畸或死胎),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孕妇的用药获益可能胜于潜在危害,因此使用本类药物之前必须充分权衡其对胎儿的利弊。
D可能危险:本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但孕妇用药的获益大于对胎儿危害。
例如:母亲处于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且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药物时可考虑使用,并考虑停止母乳喂养。
X禁忌:人体或动物实验证实该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
妊娠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胎儿造成的风险明显大于服药可能带来的任何益处。
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即将妊娠的患者。
2、哺乳期用药危险等级:L1:最安全:大量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发现,该药并不显著增加婴儿的副作用,这类药物可能对哺乳婴儿的危害甚微。
L2比较安全:目前对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显示,该药并不明显增加婴儿的副作用,哺乳期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婴儿有害的证据很小,只是此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有限。
L3中等安全: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类药的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对照研究数据,喂哺婴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可能存在;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有轻微的非致命性副作用。
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婴儿的利大于弊后才可使用。
没有发表相关数据的新药自动划分至该级别。
L4长期使用:可能危险:有明确证据显示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婴儿会造成危害,但哺乳期妇女用药后的益处大于对婴儿的危害。
完整版目前常用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级

目前常用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一、抗菌药物B级青霉素、青霉素V钾、哌拉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巴氨西林、阿洛西林、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美西林、氨曲南头孢哌酮、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尼西、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呋辛、头孢地尼、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红霉素、阿奇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乙胺丁醇多粘菌素B、呋喃妥因、甲硝唑克霉唑、两性霉素B、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喷昔洛韦、泛昔洛韦C级拉氧头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曲伐沙星、吉米沙星替硝唑、呋喃唑酮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氟胞嘧啶、更昔洛韦、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司坦夫定、膦甲酸钠、阿德福韦、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氨苯砜D级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硫酸奈替米星、硫酸阿米卡星、新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盐酸土霉素、多西环素X级利巴韦林、沙利度胺二、消化系统B级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盐酸雷尼替丁、尼扎替丁、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硫糖铝、格隆溴铵、甲氧氯普胺、精氨酸、熊去氧胆酸、替加色罗C级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硫酸阿托品、复方地芬诺酯、硫普罗宁、盐酸西布曲明、柳氮磺吡啶D级次水杨酸铋X级米索前列醇三、心血管B级莫雷西嗪、索他洛尔、前列地尔C级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氨力农、米力农、普罗帕酮、美西律、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艾司洛尔、哌唑嗪、酚妥拉明、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噻吗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卡托普利(妊娠早期)、依那普利(妊娠早期)、贝那普利(妊娠早期)、雷米普利(妊娠早期)、赖诺普利(妊娠早期)、培哚普利(妊娠早期)、福辛普利那(妊娠早期)、厄、、替米沙坦(妊娠早期)、缬沙坦(妊娠早期)、氯沙坦钾(妊娠早期)贝沙坦(妊娠早期).硝普钠、利血平、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卡地平、尼索地平、非洛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间羟胺、非诺贝特、吉非贝齐D级胺碘酮、阿替洛尔、卡托普利(妊娠中、晚期)、依那普利(妊娠中、晚期)、贝那普利(妊娠中、晚期)、西拉普利、雷米普利(妊娠中、晚期)、赖诺普利(妊娠中、晚期)、培哚普利(妊娠中、晚期)、福辛普利那(妊娠中、晚期)、厄贝沙坦(妊娠中、晚期)、氯沙坦钾(妊娠晚期)、缬沙坦(妊娠中、晚期)、替米沙坦(妊娠中、晚期)、吲达帕胺X级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四、呼吸系统B级盐酸班布特罗、氢溴酸非诺特罗、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吸入制剂)、异丙托溴铵、色甘酸钠、乙酰半胱氨酸、C级富马酸福莫特罗、异丙肾上腺素、硫酸沙丁胺醇、沙美特罗、布地奈德(口服和鼻喷剂)、丙酸倍氯米松、茶碱、氯化铵D级磷酸可待因、右美沙芬五、抗肿瘤药B级美司钠、昂丹司琼、格拉司琼C级达卡巴嗪、利妥昔单抗、伊班膦酸D级卡培他滨、吉西他滨、6-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氟达拉滨、氨鲁米特、阿那曲唑、来曲唑、他莫昔芬、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伊达比星、米托蒽醌、柔红霉素、放线菌素、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盐酸拓扑替康、伊立替康、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吉非替尼、伊马替尼、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雌莫司汀磷酸钠、卡莫司汀、洛莫司汀、福莫司汀、塞替派、顺铂、卡铂、波替单抗、丙卡异肼、六甲蜜胺、唑来磷酸、帕米磷酸二钠X级氟尿嘧啶、甲氨喋呤六、血液系统A级叶酸(日剂量小于0.8mg)B级抑肽酶、尿激酶、依前列醇、双嘧达莫(2000年)、噻氯匹定、氯吡格雷C级叶酸(日剂量大于0.8mg)、维生素K、醋酸甲萘氢醌(妊娠早、中期)、甲萘醌亚1硫酸氢钠(妊娠早、中期)、氨基已酸、硫酸鱼精蛋白、肝素钠、链激酶、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低分子羟乙基淀粉、人血白蛋白、右旋糖酐70、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X级醋酸甲萘氢醌(妊娠晚期)、甲萘醌亚硫酸氢钠(妊娠晚期)、华法林七、内分泌系统A级左甲状腺素B级泼尼松、泼尼松龙、戈那瑞林、奥曲肽、正规胰岛素、人正规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米格列醇、高血糖素C级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米龙、曲安西龙、去皮质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马来酸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促甲状腺素、秋水仙碱、别嘌醇氢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甲巯咪唑、卡比马唑、丙硫氧嘧啶级D.X级戈舍瑞林、亮丙瑞林八、免疫系统用药B级氯雷他定、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西替利嗪、赛庚啶C级地氯雷他定、富马酸氯马斯汀、异丙嗪、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左卡巴斯汀、酮替芬、环孢素、他克莫司、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Tac单抗、吗替麦考酚酯、基因工程干扰素?-2a、基因工程干扰素?-2bD级青霉胺X级来氟米特九、泌尿系统B级氨苯喋啶、阿米洛利、醋酸去氨加压素C级呋塞米、布美他尼、螺内酯D级氢氯噻嗪(B级或D级)、甘露醇十、生殖系统B级阿夫唑嗪、枸橼酸西地那非、溴隐亭C级盐酸特拉唑嗪D级氟他胺、醋酸甲地孕酮(口服片剂)X级甲睾酮、达那唑、非那雄胺、雌二醇、已烯雌酚、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绒促性素十一、神经系统B级多沙普仑、氢溴酸加兰他敏、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环苯扎林(避免妊娠早期使用)C级拉莫三嗪、奥卡西平、乙琥胺、托吡酯、加巴喷丁、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苯海索、金刚烷胺、司来吉米、溴比斯的明、尼莫地平D级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扑米酮、氯硝西泮十二、治疗精神障碍药B级马普替林、安非他酮、氯氮平、酒石酸唑吡坦、丁螺环酮C级帕罗西汀、阿米替林、多赛平、氯米帕明、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曲唑酮、文拉法辛、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哌泊噻嗪棕榈酸酯、三氟拉嗪、硫利达嗪、氟哌噻吨、氯普噻吨、氟哌啶醇、氟哌利多、奥氮平、利培酮、扎来普隆、苯丙胺、哌甲酯D级丙米嗪、碳酸锂、地西泮、氟硝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马来酸咪达唑仑、阿普唑仑、氯氮卓、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甲丙氨酯X级氟西泮、艾司唑仑十三、镇痛药B级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妊娠早、中期)、萘普生(妊娠早、中期)、非诺洛芬钙(妊娠早、中期)、氟比洛芬、酮洛芬、吡罗昔康(妊娠早、中期)、舒林康(妊娠早、中期)、美沙酮(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喷他佐辛(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C级氨酚待因、金诺芬、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盐酸吗啡(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盐酸哌替啶(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丁丙诺啡、丙氧氨酚复方(长期用药为D级)、、氯唑沙宗、盐酸曲马多级)D酒石酸布托啡诺(大剂量或延长时间为D级阿司匹林、布洛芬(妊娠晚期)、萘普生(妊娠晚期)、非诺洛芬钙(妊娠晚期)、吡罗昔康(妊娠晚期)、吲哚美辛(B级或D级)、舒林康(妊娠晚期)X级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氢麦角胺、酒石酸麦角胺十四、麻醉用药B级地氟烷、恩氟烷、七氟烷、羟丁酸钠、丙泊酚、罗哌卡因C级氟烷、异氟烷、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或者B级)、盐酸丁卡因、布比卡因、甲哌卡因、丙美卡因、琥珀胆碱、阿曲库铵、泮库溴铵、哌库溴铵、维库溴铵、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十五、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A级维生素A(超过推荐膳食供给量为X级)、维生素B(药理学剂量为C级)、维生素1B(大剂量为C级)、维生素B(超日推荐量为C级)、维生素E、烟酸、葡萄糖酸锌、62C级氯化钾、碳酸氢钠、中-长链脂肪乳、长链脂肪乳、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12D、骨化三醇、依替膦酸二钠、阿仑膦酸钠、降钙素3D级阿法骨化醇十六、皮肤科用药B级莫匹罗星、特比萘芬C级复方克霉唑、二硫化硒、醋酸氟轻松、糠酸莫米松、曲安奈德、哈西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地蒽酚、间苯二酚、复方曲安缩松、鬼臼毒素D级维A酸X级异维A酸、阿维A酯、阿维A、他扎罗汀十七、眼科用药C级复方妥布霉素、磺胺醋酰、毛果芸香碱、卡替洛尔、乙酰唑胺、托吡卡胺十八、耳鼻喉及口腔科用药C级氯已定(或B级)、羟甲唑啉、赛洛唑啉十九、抗寄生虫药B级哌嗪、氯硝柳胺、吡喹酮C级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噻嘧啶、氯喹、羟氯喹、伯氨喹、乙胺嘧啶X级奎宁二十、其他药物B级依地酸钙钠C级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氟马西尼、纳洛酮、硫代硫酸钠、去铁胺、亚叶酸钙、亚甲蓝、荧光素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
说明:
1、FDA孕妇用药危险等级:
A最安全: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证明,怀孕前三月的妇女用药后未发现对胎儿危害的证据(在其后6个月中页未见到危害证据),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
B比较安全: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
C中等安全:动物繁殖性研究证明本类药物对胎儿有毒副作用(致畸或死胎),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孕妇的用药获益可能胜于潜在危害,因此使用本类药物之前必须充分权衡其对胎儿的利弊。
D可能危险:本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但孕妇用药的获益大于对胎儿危害。
例如:母亲处于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且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药物时可考虑使用,并考虑停止母乳喂养。
X禁忌:人体或动物实验证实该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
妊娠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胎儿造成的风险明显大于服药可能带来的任何益处。
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即将妊娠的患者。
2、哺乳期用药危险等级:
L1:最安全:大量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发现,该药并不显著增加婴儿的副作用,这类药物可能对哺乳婴儿的危害甚微。
L2比较安全:目前对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显示,该药并不明显增加婴儿的副作用,哺乳期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婴儿有害的证据很小,只是此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有限。
L3中等安全: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类药的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对照研究数据,喂哺婴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可能存在;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有轻微的非致命性副作用。
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婴儿的利大于弊后才可使用。
没有发表相关数据的新药自动划分至该级别。
L4长期使用:可能危险:有明确证据显示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婴儿会造成危害,但哺乳期妇女用药后的益处大于对婴儿的危害。
L5危害:研究证实对婴儿有明显的危害或者该药物对婴儿产生明显危害的风险较高。
在哺乳妇女应用这类药物显然是无益的。
本类药物禁用于哺乳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