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战电影观后感
毒战观后感500字五篇

毒战观后感500字五篇【篇一】毒战观后感500字导演杜琪峰为内地毒枭量身打造的警匪电影《毒战》,低调凶猛简单粗暴。
它没有那么多啰嗦的前缀,也没有大量的花招式,更多的精力用在讲故事本身。
比起《夺命金》还有黑帮介入,《毒战》中的角色更像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
环境粗糙的客运大巴车、酒后驾车撞入饭店的倒霉司机、“身残志坚”的聋哑人、“灰头土脸”随处可见的警察叔叔。
然而,那些自以为遥不可及的社会新闻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比起以往的银河映像出品的警匪片,《毒战》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不同之处在于片中并没有杜琪峰惯用的风格化元素,如人物站位式调度、高反差的灯光、镜头内外节奏的对比、人物造型特写,这些烘托气氛的元素统统没有了。
电影很常规,无论是街头枪战和谈判交易的片段,嘈杂的街头不再阴郁,平缓的自然光有悖冷峻,看不出银河的半点风格,没有了气氛,只有写实。
《毒战》为缉毒警察提供了巨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可卧底、可吸毒、可被杀(警察也会死?这是数位被我剧透后的朋友第一反应)。
孙红雷饰演的津海禁毒大队长张雷就像一只老鷹,紧紧盯住涉毒者的死穴,他敏锐、周密、谨慎、刚正不阿,有着一切皆有我掌控的气魄。
事实上,整部影片表面看来的确由他主导。
他清楚涉毒的敌人是多么凶残,却没有想到涉毒的敌人根本不是人。
《毒战》参赛第6届罗马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时,有媒体报道说Louiskoo(古天乐)是杜琪峰风格的最佳诠释者。
影片中古天乐饰演的蔡添明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视他人生命如无物的犯罪分子,这些人在网络上都曾引起热议,更有犯罪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蔡添明亦有着人的弱点,他清楚自己的罪,怕死。
古天乐的演技就是蔡添明的演技,想要辨别真假,谈何容易。
对于观众来讲,谁都清楚蔡添明绝非省油的灯,戏一定在他身上,但是,如果不是出人意料精明机敏的大小聋对蔡添明的畏惧,谁也不能预想他有多强。
尽管略有预想,结局依旧超越人的理解范畴。
禁毒电影观后感800字

禁毒电影观后感800字《毒战》观后感电影《毒战》是一部揭露贩毒、打击毒品犯罪的题材电影。
影片从警方与毒贩之间的斗争中入手,把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和人物刻画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毒品犯罪的危害和严重性。
影片紧凑激烈的情节让我十分投入,剧情的构思富有创意,让人期待接下来的发展。
在整个电影中,我最为震撼的画面是警方突破毒贩头目的大本营,高速追车场面和警员为保护眼前的目标英勇抵抗,这些场景让人恍惚置身于现场,感受到电影的震撼力。
对于电影的内容,我认为影片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毒品犯罪的危害。
毒品犯罪会让人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中,更会摧毁身边的家庭和爱人,直接伤害到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灵。
影片中的刘杰警官或许是一个虚构的角色,但他的人物塑造却深入人心,让我们热血沸腾,深入思考毒品犯罪肆虐的根源和应对策略。
电影对于人性和尊严的探讨也让我深感震撼。
警员和毒贩之间的斗争不仅是一场技术与武力实力对决,也是一场人性与尊严的考验。
刘杰警官在追捕毒贩的路途中,遇到了来自同事的背叛和家人的离去,但他的拼搏与坚韧却不曾减退。
剧中的两名毒贩则各显其异,毒贩之一在监狱中被压制且打击,但始终记得自己的信仰与坚持;而另一名毒贩却越陷越深,逐渐丧失了人性和尊严,任由自己堕落。
影片选取的配乐和台词也恰到好处地提升了电影的整体效果。
如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据我所知,我这辈子被打败的不止一次,但从未被征服过”,让我们感受到警员的坚毅与顽强;而另一句“人生中,总有那么一些事情,不能退缩,不能退让,必须勇往直前”,则更为接地气、贴近人心。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象,通过故事的悬疑和曲折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毒品犯罪的危害和警察的奋斗,增强了观众对于禁毒的认识。
影片的成功必将掀起一波全民禁毒的浪潮,呼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关注和呵护自己身边的人们,共同发出拒绝毒品、捍卫世界和平的强烈声音。
毒战观后感800字

毒战观后感800字毒战观后感近期,我观看了一部名为《毒战》的电影。
该片以警匪题材为背景,深入探讨了毒品问题对社会所带来的恶果。
在观影之后,我对于毒品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影片中一些展示出来的观点进行了思考。
接下来我将就此影片给予的启示和所引起的思考进行探讨。
影片中,围绕着禁毒的主题展开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从剧情中我了解到,毒品不仅带来了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的摧毁,更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毒品犯罪是一个价值体系和法治秩序的严重挑战,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顽疾。
毒品不仅毁灭了个人,也摧毁了家庭,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影片中的警察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竭尽全力进行缉毒、破案的同时,也要面临生命的威胁和巨大的压力。
他们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全,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些警察的经历告诉我们,毒品不仅是个人行为的问题,更是一个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制度的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
电影中,为了打击毒品犯罪,警方采取了各种手段,包括侦查取证、抓捕犯罪嫌疑人等。
同时,也揭示了毒品产业链的庞大和复杂性。
对我来说,毒品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警方的责任,更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各个方面的合力。
各级政府应该加大政策制定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同时,应注重防范工作,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毒品意识和防范意识。
影片中,毒品的危害被真实地展现给观众。
吸毒者的痛苦和绝望,他们的家庭被毒品摧毁,社会秩序被打乱,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观众,我深刻地认识到,毒品问题不容忽视,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对毒品说“不”。
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自我防范,才能够让毒品问题远离我们,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
通过观看《毒战》,我对毒品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毒品不仅摧毁了个人,也破坏了家庭,危害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警察和各个部门都需要加强合作,形成打击毒品犯罪的强大合力。
毒战观后感300—400字小学生

毒战观后感300—400字小学生示例文章篇一:《毒战观后感》我最近看了一部超酷的电影,叫《毒战》。
哇,这部电影可把我看得热血沸腾又胆战心惊的呢!电影里那些毒贩啊,真的是坏透了。
他们就像一群躲在黑暗里的老鼠,偷偷摸摸地干着坏事。
他们制作那些毒品,然后卖给别人,这可害了好多好多人呀。
那些吸毒的人,变得瘦骨嶙峋的,脸也变得惨白惨白的,就像被抽走了灵魂一样。
我就想啊,这些毒贩怎么这么狠心呢?这不是在毁掉别人的生活吗?这就好比是有人在花园里放了很多害虫,让那些美丽的花朵都被害虫咬得不成样子了。
电影里的警察可厉害了呢!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有一个警察叔叔,他特别聪明,总是能发现那些毒贩的小把戏。
他在追踪毒贩的过程中,遇到了好多危险的情况。
有一次,毒贩设了一个陷阱,想把警察骗进去。
可是警察叔叔才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呢,他就像一只敏锐的老鹰,一下子就看穿了毒贩的阴谋。
还有一次,他和毒贩面对面的时候,我都紧张得捏了一把汗。
我心里喊着:“警察叔叔,一定要小心啊!”我看到电影里有个情节,毒贩为了逃脱,把毒品藏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
这让我想到了那些狡猾的狐狸,总是把自己的食物藏得严严实实的。
但是警察叔叔们可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他们翻遍了每一个角落,最后还是把毒品找出来了。
我觉得《毒战》这部电影特别有意义。
它让我知道了毒品是多么的可怕,就像一个恶魔一样,会把人的生活变得乱七八糟。
而那些警察叔叔们,他们为了保护我们,每天都在和这些恶魔作斗争。
他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真的是很伟大呢。
我就想啊,如果我长大了,我也要像警察叔叔一样勇敢,去保护大家,绝不让毒品这种坏东西伤害到更多的人。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的毒品都能消失,这样就不会有人因为毒品而家破人亡了。
这电影就像给我上了一堂特别生动的课,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啦。
示例文章篇二:《《毒战》观后感》我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叫《毒战》,哇,那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啊!电影里一开场就特别紧张刺激。
看毒战观后感作文

看毒战观后感作文《毒战》是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也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
影片以草根警察陈岚为主人公,通过揭露毒贩集团的犯罪活动,呈现出一个阴暗的犯罪世界。
观看完《毒战》,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首先,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部电影贯穿着悬疑、动作以及警匪对峙等元素,其中的情节紧凑、跌宕起伏,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
导演巧妙地将多个故事线交织在一起,通过闪回和前后呼应的手法,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富有层次感。
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还会不禁回味、思考片中的细节,对剧情进行猜测和探讨。
这种叙事方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让人无法忘怀。
其次,影片深刻地展示了毒品对社会和个人的摧毁力。
电影中,草根警察陈岚深入敌人内部,身临其境地揭露了毒贩集团的各种犯罪活动,包括生产、贩卖和走私毒品。
毒品不仅摧毁了无数家庭,也使得社会秩序岌岌可危。
影片通过生动的视觉效果和真实的情节,呈现出毒品对社会的巨大危害。
同时,毒品也对个人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
电影中的角色们为了追求利益,被卷入了令人绝望的境地。
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毒品对个人意志的摧残,使观众对毒品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和厌恶。
此外,我觉得影片对于警察的形象描绘也很有意思。
电影中的草根警察陈岚并不是我们常见的“英雄”型警察,他没有高大威猛的身材,没有华丽的追击动作,更没有一身绝技。
然而,他却以智慧和勇气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最终将他们绳之以法。
通过展现一个普通人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维护社会正义,电影给观众传递了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警民关系理念。
这种形象描绘打破了我们对警察形象的固有印象,呼吁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觉得《毒战》这部电影非常成功地让观众思考社会问题。
电影不仅仅是一个娱乐作品,更是通过讲述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故事,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电影揭示了毒品问题对社会的危害,观众不禁要思考如何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禁毒电影的观后感800字

禁毒电影的观后感800字禁毒电影《毒战》观后感电影《毒战》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禁毒题材电影。
影片以贩毒案件为主线,反映了新时代禁毒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影片开篇,就展现了毒品与生命的悲惨交集,毒品取走了无数家庭的幸福。
随着人物角色的逐渐深入,我们看到这个秘密组织是如何将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变成毒枭,用曲线手段不停地将毒品输送到市场,而背后的人究竟是谁,这与电影影片的剧情中都可以得到清晰的呈现。
影片中,刑警队员们在禁毒斗争中前赴后继地奋斗,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环境。
虽然实际中我们不能要求刑警们每一个人都能像电影中那样英勇无畏,但他们的奉献与牺牲,让我们深深地感动和敬佩。
影片中的台词亦十分有力。
其中,“没有最深,只有更深”一句话,深刻表达出禁毒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在我们成功打击其中一个毒贩集团后,另一个会更大更危险的就会浮出水面,这种潜伏式的反复斗争,让我们不能有任何松懈。
影片还将音乐巧妙地融入到情节中,尤其是在追捕场景里,紧张刺激的音乐极大地增加了观影的氛围感,并让情节更加紧凑。
电影《毒战》的主题不仅仅是对贩毒集团的揭露和打击,更体现出对于人性的担心,对于社会的关爱。
面对毒品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免。
影片让我们看到,贩毒集团如何破坏了人们的信仰,离间了家庭,乃至于伤民害己。
影片呼吁我们钟爱生命,珍惜幸福,慎重选择自己所走的道路。
在电影结束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在这部电影里被吸引,被感动。
更重要的是,你会对社会底层人的生存状态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禁毒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知,这些都将激励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建设更和谐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总说一句,电影《毒战》让我们看到禁毒工作的艰辛和复杂,更见到了背后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随着我们的禁毒封锁和学习的加强,相信我们的未来将有更加美好的打算。
毒品与生命,我们需要更强的意志和决心,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毒战观后感800字

毒战观后感800字《毒战观后感》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叫《毒战》的电影,看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这部电影的情节那叫一个紧张刺激,从开场就像上紧了发条一样,一刻都没松过。
故事里的警察们为了打击毒贩,那真是拼了老命。
影片中有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
警察们为了追踪毒贩的踪迹,在各种复杂的环境里穿梭,一会儿是破旧的工厂,一会儿是熙熙攘攘的闹市。
特别是有一场在高速公路上的追逐戏,那车子开得跟飞一样,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还有个细节,就是毒贩们交易的时候,那眼神里透露出的狡黠和警惕。
他们一边偷偷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一边还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手心里都捏着一把汗。
而警察呢,为了不打草惊蛇,也是小心翼翼地靠近,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再说那些毒贩,一个个都狡猾得要命。
他们为了赚钱,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有个毒贩被抓住的时候,还在那儿拼死挣扎,嘴里骂骂咧咧的,那副狰狞的嘴脸,让人看了就觉得可恨。
电影里的警察们可真是不容易啊。
他们为了保护咱们老百姓,不顾自己的安危,日夜奋战在打击毒品犯罪的第一线。
有时候,为了一个线索,他们得连续工作好几天都合不上眼。
看着他们疲惫的身影,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
有个情节让我特别感动。
有个年轻的警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受了伤,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不肯退下火线。
他说:“这是我的职责,只要能把毒贩抓住,这点伤算什么!”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差点没哭出来。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毒品的危害。
那些毒贩为了自己的利益,害得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人失去了生命。
想想都觉得可怕。
同时,我也对那些奋战在禁毒一线的警察们充满了敬佩。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咱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坚决远离毒品,不给毒贩任何可乘之机。
也要多支持警察们的工作,让他们知道,咱们老百姓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总之,《毒战》这部电影让我对毒品和禁毒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好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一起为打击毒品犯罪贡献力量。
电影《毒战》观后感

电影《毒战》观后感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叫的电影,看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这部电影的情节真的是紧张刺激,从一开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一刻不停。
影片里的警察和毒贩之间的较量,那真的是惊心动魄。
我先跟您讲讲其中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的片段。
有一场警察和毒贩在公路上的追逐戏,那场面,简直了!毒贩开着车疯狂逃窜,警察在后面紧追不舍。
车子在公路上飞驰,扬起一路的尘土。
毒贩的脸上写满了惊恐和决绝,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手紧紧握着方向盘,不停地换挡、加速。
警察们也不含糊,一边通过对讲机呼叫支援,一边死死咬着毒贩的车。
这时候,镜头切换到了车内,毒贩大口喘着粗气,额头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地往下掉。
他一边开车,一边对着旁边的同伙大声吼叫:“快想想办法,老子可不想被抓!”他的同伙也是一脸的慌张,手里拿着枪,眼神四处乱瞟。
再看警察这边,开车的警察表情严肃,目光坚定,死死地盯着前面的毒贩车辆。
旁边的搭档则在紧张地操作着通讯设备,向总部汇报情况。
“报告总部,我们正在追捕毒贩,请求支援,请求支援!”声音中充满了急切和紧张。
这场追逐戏真的是让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车子的轰鸣声,警察的呼喊声,毒贩的叫骂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让人热血沸腾的画面。
还有一个场景也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在一个废弃的工厂里,警察和毒贩展开了最后的对决。
工厂里阴暗潮湿,到处都是生锈的机器和堆积如山的杂物。
警察们小心翼翼地搜索着每一个角落,脚步声在空旷的工厂里回荡。
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寂静。
毒贩从一个角落里窜了出来,朝着警察疯狂射击。
警察们迅速躲避,寻找掩护。
一时间,子弹横飞,火花四溅。
有一个警察不小心暴露了位置,毒贩的子弹朝着他飞了过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的队友猛地扑了过去,把他推到了一边,自己却中了枪。
“兄弟,你怎么样?”受伤的警察躺在地上,脸色苍白,但还是强忍着疼痛说:“别管我,抓住他们!”这一幕真的是让我感动得不行,那种战友之间的情谊,那种为了正义不顾一切的精神,真的是太震撼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战电影观后感
《毒战》是一个好电影,至少是最近一段时间在电影院里上映的影片中流畅度、节奏感和紧凑感最好的电影。
它是一个精彩的电影。
而且,它的NB之处还在于,在《毒战》中,广电局的审查制度仿佛开了天眼一般,电影院里的中国大地上奔跑着当代的警察和毒贩,海港上开出了数量惊人且红旗飘飘的贩毒船,天津马路上响起了鞭炮般的枪声,欢腾的火焰烧着通胀的人民币这些,都令《毒战》成为了一个颇为感人的奇葩。
我想应该有不少人都希望这朵奇葩能变成一朵正常开落的花。
可是,如果抛开大陆背景,而把《毒战》放归到银河映像的电影群中,我觉得它本来就是一朵如常开放的花。
在《毒战》里面有着很多银河前作们的影子,例如,毒贩巨头们有如《神探》般的几个分身,其实是编剧韦家辉很久以来的母题之一。
好比《大只佬》、《再生号》,无论是针对一个人还是一段时空,韦家辉都喜欢进行这种关于一分裂为多,多又聚合为一的主题的探讨。
再例如,《毒战》的结局总让人不免想起《非常突然》、《PTU》等一系列银河电影,而这种结局方式,更是银河映像自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母题,这个母题的核心,即,人总是无法掌控自身的命运。
有
人说这是存在主义的,有人说这是宿命论的,而在我看来,不妨称之为是《红圈》的。
银河电影中诸多的突如其来的死亡和宿命感,就如同梅尔维尔这部1970年的巨作开头时的一段话:佛祖达摩用红笔画了一个圈,并说,“尽管人们一开始并不知道,终究有一天他们会相遇。
可是,就算他们的人生际遇各异,他们所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但到了特定的那一天,他们终究会在这血红的圈中会合。
”
从这个角度看,银河的诸多作品,就好比是一支支的红笔,画着一个又一个的红圈。
所有剧情上的峰回路转、起承转合仿佛都在等待着那个让所有人聚集到一起时刻,然后:开枪!(可惜的是,杜琪峰在几年前就发话说,他要翻拍《红圈》,这个令人期盼的事情却一直没有落实。
)我想这是不能称之为存在主义的,因为在银河的电影里,你根本找不到“局外人”。
在如此惨烈的集体死亡面前,生命不能只仅仅用存在主义的荒诞和恶心来总结。
你看,在银河里给人指路,指路的方法就是:右转,右转,右转再右转,就到了。
因为银河里所有的星星都是这么活着的。
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在银河里不断右转的生命体验,看多了银河的电影你就会习惯。
对我而言,银河电影的可贵之处在于,即使是不断右转的生命体验也各有其有趣
之处。
所谓有趣之处,例如,在《大事件》里,是娱乐至死的传媒时代如何进入黑帮警匪片,在《大只佬》里,是轮回的宿命和因果之间的港陆关系,在《神探》里是人格的分裂,在《暗花》里是迷离的巧局。
这些呈现在红圈背景之上的趣味点才是银河诸多电影一一林立的关键。
《毒战》呢?怎么立?当然,在本文开头所提到的所有大陆的惊人景象,已经足以使它立起了。
它对于当代港陆关系的表现也比其他很多银河电影更为有趣。
但是,关于港陆关系这类问题,看看就好,何必不断论说呢?不是还指望这朵奇葩变成常开的季花么?如果大家都表现得看不懂,或者看懂了也无所谓,我想它变成季花的概率也许还能高些。
而抛开这些母题、丢开港陆关系,我觉得,《毒战》最不同于其他银河电影,也是它最好看的地方在于:演演戏。
它是我看过“演戏”最多的银河电影。
我所谓的“演戏”最多,指的是在同一故事同一时空中,电影里的角色在不断更换身份演不同的戏,而演员在演演戏。
我主要说的当然是孙红雷。
回想起来,《毒战》里让我最high的段落就是孙红雷在10分钟之内,演了警察,演了警察演的昌哥,继而又演回警察,然后再演了警察演的哈哈哥。
当他演完死人脸的昌哥,在电梯门闭上的一刻,开始模仿哈哈哥发出“哈哈哈哈”四声大笑的时候,我觉得,号称
为金马影帝们量身定做的戏中戏《厨子戏子痞子》瞬间就弱爆了。
有的时候,我想,广电局所关心的神马意识形态之类,至少对于我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电影里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如果不允许画一个红圈,那么,红圈所能圈住的这些乐趣也就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