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说课课件.ppt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A
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A.H2SO3 > I- > Fe2+ B.I- > Fe2+ > H2SO3 C.Fe2+ > I- > H2SO3 D.Fe2+ > H2SO3 >I-
电子的得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二者关系
元素化合价
电子的转移
升高
失电子(偏离)
降低
得电子(偏向)
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1.下列变化过程中,元素失去电子的是( D )
A.MnO2 → Mn2+
B.CuO → CuCl2
C.Ag+ → Ag2O
D.Sn2+ → Sn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先后进行的 C.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C + H2O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物质 CuO
C H2O
C CuO H2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化合价变化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化合价升高 —— 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 —— 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化合价
得失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请找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
Fe2O3 + 3CO
高温
=
2Fe + 3CO2
2KMnO4 Δ= K2MnO4+MnO2+O2 ↑
SO2 + 2H2S = 3S↓+2H2O
1.3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
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点燃
2Na + Cl2 = 2NaCl 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原因:电子得失
部分非金属单质
含有高价态元素的
氧
化合物
化 某些金属活动性较
剂 弱的元素对应的高
价态离子
过氧化物
O2、Cl2等 浓硫酸、HNO3、KMnO4、MnO2、
KClO3、K2Cr2O7等
Fe3+、Ag+、Pb4+、Cu2+等
Na2O2、H2O2等
4、氧化性 还原性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降低其他物质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
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
记忆口诀
升失氧,降得还,要说剂,恰相反 还原剂: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2.单线桥法(不同元素,失电子物质指向得电子物质)
2×3e-
0 +3
0 +3
①必须箭头(失电子物质元素)指向箭尾(得电子物质对应元素) ②单线桥上不须注明“得到”或“失去”,仅注明电子转移数目
B (大本 P27 第 4 题)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三、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反应:
A + B = AB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AB = A + B
A + BC = B + AC
思考: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吗?
AB + CD = AD + CB
C
B D
自我检测
5、下列哪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Cl2 = H2SO4+2HCl B、SO2+2H2S = 2H2O+3S↓C、SO2+2NaOH = Na2SO3+H2O D、SO2+Na2CO3 = Na2SO3+CO2↑
B
自我检测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一、从不同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原子,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原子,发生还原反应
H2 + CuO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0 +1
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口诀:
升、失、氧
降、得、还
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重要概念
1、氧化剂:
2、还原剂:
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的物质)
(主要从升失氧、降得还入手分析)
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
√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三、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反应:
A + B = AB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AB = A + B
A + BC = B + AC
思考: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吗?
AB + CD = AD + CB
C
B D
自我检测
5、下列哪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Cl2 = H2SO4+2HCl B、SO2+2H2S = 2H2O+3S↓C、SO2+2NaOH = Na2SO3+H2O D、SO2+Na2CO3 = Na2SO3+CO2↑
B
自我检测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一、从不同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原子,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原子,发生还原反应
H2 + CuO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0 +1
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口诀:
升、失、氧
降、得、还
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重要概念
1、氧化剂:
2、还原剂:
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的物质)
(主要从升失氧、降得还入手分析)
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
√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思考与讨论: (1)请根据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以下反应,完成下表。
2CuO+C 2Cu+CO2↑ Fe2O3+3CO 2Fe+3CO2↑
物质 得氧物质 失氧物质
反应物 C、CO CuO、Fe2O3
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思考:你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
另一条线始于反应物中的升价元素,止于产物中同种元素。
注得失---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得到”或“失去”电子总数
课堂探究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的注意事项: (1)箭头、箭尾必须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 (2)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 (3)电子转移数用a×be-形式表示,a表示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原子 个数,b表示每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当a=1或b=1时,要省略; (4)被还原的物质和被氧化的物质得失电子数守恒。
注意:两个可能: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两个一定: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课堂探究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观察下列反应,它们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吗?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从宏观上理解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现象,从微观上明确在氧化还原 反应中物质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第三节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学会识别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 (重难点)
一些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氨钾钠银,正二钙钡和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①对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2Na Cl2
+
2NaCl
+11 2 8 1
Na
Cl
7 8 2 +17
-e-
钠离子带正电荷
氯离子带负电荷
+ e-
+11 2 8 Na+
Na+ Cl-
8 8 2 +17
Cl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得失
② 对于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化合价升降原因: 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Cl2+H2O=HCl+HClO
小结: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本质判据) (特征判据)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规律:升、失、氧;降、得、还
问题1 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的参与?
Fe+CuSO4
Cu+FeSO4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现象:
问题2 问题3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判断依据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3O2
2O3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 原,这句话对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对,可以是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还原。
一、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学会识别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 (重难点)
一些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氨钾钠银,正二钙钡和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①对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2Na Cl2
+
2NaCl
+11 2 8 1
Na
Cl
7 8 2 +17
-e-
钠离子带正电荷
氯离子带负电荷
+ e-
+11 2 8 Na+
Na+ Cl-
8 8 2 +17
Cl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电子得失
② 对于非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化合价升降原因: 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Cl2+H2O=HCl+HClO
小结: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本质判据) (特征判据)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规律:升、失、氧;降、得、还
问题1 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的参与?
Fe+CuSO4
Cu+FeSO4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现象:
问题2 问题3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判断依据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3O2
2O3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 原,这句话对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对,可以是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还原。
一、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第二章 化学反应及其变化
Part 01
二、氧化剂及还原剂
2、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1、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化合 价降低的物质)
氧化剂
还原剂
e-
Zn + 2HCl == ZnCl2 + H2 ↑
分析:下列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变化。
2Na + Cl2 = 2NaCl
+1
0
0
-1
虽然没有氧的得失,但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
定义: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练习:1、分析下列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并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及氧化还原关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再如:
升失 氧, 降 得还
化合价升高
是因为失去了电子
这种元素被氧化或 发生了氧化反应
规律:
练习: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
① Fe2O3 + 3CO 2Fe + 3CO2 ② Zn + 2HCl == ZnCl2 + H2 ↑
练习: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
① Fe2O3 + 3CO 2Fe + 3CO2
② Zn + 2HCl == ZnCl2 + H2 ↑
+4
+3
+2
0
化合价升高 失2e- × 3 被氧化
0
+1
+2
Part 01
二、氧化剂及还原剂
2、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1、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化合 价降低的物质)
氧化剂
还原剂
e-
Zn + 2HCl == ZnCl2 + H2 ↑
分析:下列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变化。
2Na + Cl2 = 2NaCl
+1
0
0
-1
虽然没有氧的得失,但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
定义: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练习:1、分析下列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并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及氧化还原关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再如:
升失 氧, 降 得还
化合价升高
是因为失去了电子
这种元素被氧化或 发生了氧化反应
规律:
练习: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
① Fe2O3 + 3CO 2Fe + 3CO2 ② Zn + 2HCl == ZnCl2 + H2 ↑
练习: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
① Fe2O3 + 3CO 2Fe + 3CO2
② Zn + 2HCl == ZnCl2 + H2 ↑
+4
+3
+2
0
化合价升高 失2e- × 3 被氧化
0
+1
+2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共27张PPT)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会判断氧化还 原反应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初步学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的判断 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2、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程序的设计
通过卫星发射引课,旨在引出动力来 源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进行爱国教 育
问题一: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分别进行的吗?
学生上黑板书写方程式, 并标出化合价,再由同 学观察总结每个反应发 生前后化合价变化情况
问题二:标出H2 + CuO = Cu + H2O各元素的化合 价,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没有变化?如果 有,化合价的升降与得氧、失氧、氧化反应、还 原反应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我的反思
(1)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教师引导 ,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很好地 完成本节课的教学。(2)培养锻 炼了分析推理的能力。(3)借助 多媒体,建立模型。(4)“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引入化学史,激 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1.课堂容量有点大,针对学 生的知识水平,适当调节 容量。 2.再多点时间给学生讨论总 结,
学法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状况:初中已学习电子得失、化合 价等知识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 反应,但不系统。 学生能力情况:1、学生通过初中一年的化 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 的学习方式,不能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 程中。 2、我校为普通中学,学生的基础知 识比较较好。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总结词:氧化数是表示元素氧化状态的数值,它可以用来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状态。
总结词
根据电子转移的情况,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单向电子转移和偶联电子转移两类。
详细描写
单向电子转移是指在一个反应步骤中,电子从一个原子或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或分子。偶联电子转移是指两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反应步骤中产生的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操作
04
实验操作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如试管、滴定管、烧杯、试剂瓶等。
依照实验指导书或教材要求,准确称量所需的试剂。
依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清洗实验器具,整理实验台面。
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使用化学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注意实验器具的清洁和保养,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02
电荷守恒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总数相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会导致电荷的转移。根据电荷守恒原理,反应前后正负电荷的总数必须相等,从而保证全部体系的电中性。
详细描写
总结词
电子守恒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
总结词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关键特征。根据电子守恒原理,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数目和失去电子的数目必须相等,以确保全部反应的平衡和正确性。
03
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着实验服等。
01
实验安全
02
熟悉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性,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熟悉急救措施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环境保护
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依照实验室规定分类存放和处置。
公道使用化学试剂,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还原概念形成
【追问3】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 参加吗?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激活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 知的欲望进入新的学习。
二、氧化还原概念形成
【问题4】下面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正反例证,请同学 们从化合价角度归纳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投影】 例证1:H2+CuO=Cu+H2O (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2:Fe+CuSO4=Cu+FeSO4 (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3:2Na+Cl2=2NaCl (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4:CaO+H2O =Ca(OH)2 (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5:CaCO3 = CaO+CO2↑ (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6;2H2O2=2H2O+O2↑ (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7:2HCl+CaCO3=CaCl2+CO2 ↑+H2O(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8:2NaOH+CuSO4=Cu(OH)2+Na2SO4(非氧化还原反应)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过情.程感能方态从法度化目目合标标价的变化,认识并建 立氧从通化氧过还化氧原还化反原还应这原的一概对念典的;型演的变矛,盾培, 养领2 学.悟通生对过用立对发统典展一型的的化眼辨学光证反、唯应科物的学主分的义析态观,度点、 理勇。解于氧探化索还的原品反质应学的习本化质学是 。电子转 移。
【结论形成】
得氧-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 失氧-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
【设计意图】 通过与初中 对氧化还原 反应的判断 对比,让学 生体会概念 的形成是由 浅入深的一 个过程。
针对练习: 判断下列方程式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Zn+2HCl=ZnCl2+H2↑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例
用举例子的方 法引入新知识
比
比较新旧概念的差别, 重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使学生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实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各举一个反应实例。并说明四种 基本反应的分类依据。
设计意图: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为下面的学习 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几个实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和合作学习意识;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能更好地让 学生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同时为后面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奠定基础。
【追问】能否从得氧失氧角度 分析Fe2O3+3CO=2Fe+3CO2 反应得到启发,归纳化合价的 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一、复习引入
【问题2】工业炼铁原理如下:
高温
Fe2O3 + 3CO == 2 Fe+3CO2↑,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哪一种?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这一反应不属于四种基 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很自然地引起一种认 知矛盾,很显然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并不能 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问题也油然而生:那它属 于哪一种化学反应呢?
二、氧化还原概念形成
【追问1】对于化学反应的分类,初中 还学过哪种分类方法?该反应属于哪种 反应?
【设计意图】过渡到学生初中已学过的氧化 反应与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概念形成
【追问2】请思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 别独立进行的吗?
设计意图: 从初中所学知识入手,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在同一反应中同时发生,是对 立统一的两个矛盾。引入本节课主题— —氧化还原反应。
说课题目:
氧化还原反应
1
说教材
2 说学情和学法
3
说教法
4
说教学过程
5
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1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Leabharlann 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重难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 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 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 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 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 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
【结论形成】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的化学反 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二、氧化还原概念形成
【问题4】下面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正反例证,请同学 们从化合价角度归纳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投影】 例证1:H2+CuO=Cu+H2O (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2:Fe+CuSO4=Cu+FeSO4 (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3:2Na+Cl2=2NaCl (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4:CaO+H2O =Ca(OH)2 (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5:CaCO3 = CaO+CO2↑ (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6;2H2O2=2H2O+O2↑ (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7:2HCl+CaCO3=CaCl2+CO2 ↑+H2O(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证8:2NaOH+CuSO4=Cu(OH)2+Na2SO4(非氧化还原反应)
认知水平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在由好动向稳重转变的阶段,已具备了一定 的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学 能力,但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已具备较强的发散性思 维,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法指导
发散性思维 活跃,不受 已有知识的 束缚
变正向思 维为逆向 思维
强调整体意识, 精练回顾, 用辩证统一的 从做题中体 眼光看氧化还 会其本质 原反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 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 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 的对立统一关系 。
学情分析
知识起点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四种基本类 型反应,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能分析 得失电子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掌握了原子结构 示意图的写法和涵义,明确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说教法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 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采 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 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让学生 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 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
忆
回忆初中知识,设 立矛盾,体会其局 限性和不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