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湿地公园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湿地公园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湿地公园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一、引言湿地公园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保护区,不仅具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公园的形成、发展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

本报告将从地理特征、动植物资源、水质状况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二、地理特征湿地公园位于城市的东部,占地面积约1000亩。

整个公园由湖泊、河流和湿地组成,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

湖泊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0%,水深平均为2米。

河流水系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0%,平均宽度为10米。

湿地区域主要由芦苇和红柳等湿地植被组成,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0%。

三、动植物资源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经考察,植物资源主要包括芦苇、红柳、水葱等湿地植被,以及少量的河豚草和水生花卉。

动物资源包括多种水禽、鱼类和两栖动物等。

我们在考察中发现了鸿雁、白鹭、野鸭等珍稀鸟类,以及鲫鱼、泥鳅等淡水鱼类。

这些动植物资源的存在丰富了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也为游客提供了观赏和研究的机会。

四、水质状况湿地公园的水质状况是评估其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采集水样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湖泊和河流的水质优良。

水质主要受到湖泊和河流周边土地利用、污染物输入和水流等因素的影响。

湖泊水体中的氨氮、总磷和溶解氧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水质标准,河流水体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含量也未超过限值。

这些数据表明湿地公园的水质状况良好,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生态服务功能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首先,湿地公园可以净化水质,提供清洁的生活用水。

其次,湿地植被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

此外,湿地公园还能调节气温、降低噪音,提供休闲娱乐和科学教育的场所。

这些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六、结论通过对湿地公园的综合科学考察,我们对其地理特征、动植物资源、水质状况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

上海豫园实习报告

上海豫园实习报告

上海豫园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旅游业日益繁荣。

作为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豫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豫园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在上海豫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实习目的:1. 深入了解豫园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提高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

2. 学习豫园在文化旅游方面的运营管理经验,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积累经验。

3. 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1. 豫园的历史文化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园区等方式,了解豫园的历史沿革、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

2. 旅游资源考察:对豫园的景点、商业区、美食街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3. 运营管理学习:观察豫园的游客接待、门票管理、商户运营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学习其运营管理经验。

4. 实践活动:参与豫园组织的各类活动,如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历史文化调研:在实习期间,我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工作人员等方式,对豫园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豫园始建于明代,是江南地区著名的私家园林。

园内有湖心亭、九曲桥、豫园商城等景点,充分展示了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同时,豫园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2. 旅游资源考察:通过对豫园的实地考察,我了解到豫园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园内的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商业区和美食街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餐饮选择。

此外,豫园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艺术展览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3. 运营管理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关注到豫园在运营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例如,豫园通过合理规划园区布局,将景点、商业区和美食街有机结合,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

此外,豫园还注重提升游客体验,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增加游客满意度。

公园实习报告

公园实习报告

公园实习报告一、引言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我近期在本地的一个公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公园的运作管理,提升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对公园的环境、生态、设施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希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公园环境观察:在实习期间,我每天对公园内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我注意到公园内的植物种类丰富,但部分区域存在杂草丛生、树木缺乏养护的问题。

此外我还观察到公园内的垃圾处理、水体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管理和维护中得到重视和改进。

2. 公园设施检查:我主要检查了公园内的设施使用情况,如座椅、垃圾桶、照明设施等。

我发现部分设施存在老化、损坏的现象,这些问题影响了游客的使用体验。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设施的设置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3. 公园游客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意见,我对公园内的游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大部分游客对公园的环境和设施表示满意,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增加一些娱乐设施、改善卫生条件等。

4. 公园绿化养护:我参与了公园的绿化养护工作,包括浇水、修剪、施肥等。

通过实践我了解到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和技巧,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园林工人合作,共同完成绿化任务。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了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理解。

同时我也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公园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各项任务,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人际关系建立:在实习期间,我与公园的管理人员、园林工人、游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这不仅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宝贵的人脉资源,也让我更加懂得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建议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公园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3300字(1).pptx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3300字(1).pptx

学无止 境
1.生态旅游及休闲区 该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 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在主要靠近入口处设置了 售票管理、游船码头、自行车租借等各种休闲服务 设施和旅游观光的设备。
2. 自然湿地保护区 河口湿地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特性构成了湿地 特有的自然景观, 在保持对该区域干扰强度最小 的情况下,保留原有大片的野生芦苇群落使游客能 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 点
滨江森林公园 滨江森林公园整体规划上分成了原生林景区,入口景区,柑橘景观区,木兰科景 观区,草坪游憩去,森林湿地景区,蔷薇科植物景区,水杉林景区,针叶林景区 等。 公园拥有滨江型和湖泊型两种湿地类型,在湖泊型 湿地区利用基地丰富的野生湿地植物资源,通过
(三)、延中绿地的植物配置 延中绿地在选择植物方面有几点比较突出:一是植物种类丰富,重视对本土植物 的应用和植物专类园建设。二是注重色叶植物的应用和乔灌草植物的搭配,延中 绿地近 200 种植物中,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相似,分配的当,
色叶植物在感觉园和自然生态园中 均有较高的比例。三是植物、水、 建筑有机的结合,体现了"蓝"与"绿 "的主题,应用形式多样,充分展示 了植物的多样化。在水景处置有的 中央采用传统的曲水流觞方式,应 用弯弯曲曲的流水与水空间的开合, 深邃不尽,清幽有限,给人以延绵不 绝、望不见止境的效果;有的中央湖 面安静清澈,岸边配以垂柳充溢有 限的江南风景;有的中央运用传统的对景手法,两岸相对、顾盼无情;有的中央架上 木桥、放置汀步,中国式的亲水设计让人流连往复。 (四)、水系及景观小品造景 水贯穿与延中绿地的始终,由西向东流淌,自然生态园是水流的汇集处。在园的 西端高 6 米的山坡上,水从石亭底下淙淙流出,沿着弯曲的河道,穿梭于毛竹林 间、花木丛中,流向东端。河中的杉树小岛颇具特色,茂密的水杉、池杉挺拔林 立,带来了淳朴的野趣,让人感受到了返朴归真的体验。另外在公园内,还有设

湿地生态实习报告

湿地生态实习报告

湿地生态实习报告第一篇:湿地生态实习报告湿地生态系统认识之旅通过本学期生态学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关于生态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通过参观中国湿地博物馆后对生态系统尤其是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

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的脆弱性、生产力的高效性、效益的综合性以及易变性等特征。

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同时,湿地又是蓄水调洪的巨大贮库。

每年汛期洪水到来,众多的湿地以其自身的庞大容积、深厚疏松的底层土壤(沉积物)蓄存洪水,从而起到分洪削峰,调节水位,缓解堤坝压力的重要作用。

全国天然湖泊和各类水库调洪能力不下2000亿立方米。

长江22个通江湖泊尽管面积锐减,目前容水量仍达600多亿立方米,洞庭、鄱阳两湖蓄洪能力不少于200亿立方米,对于调节长江洪水、消减洪灾依然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湿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后又缓慢排出多余水量,可以调节河川径流,有利于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渐成潮流的大背景下,旨在使公众认识湿地,普及湿地知识,让湿地得到保护免遭现代社会的破坏的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建设也孕育而生了。

中国湿地博物馆是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建设的中国唯一的一座国家级的湿地博物馆。

其展示内容主要由序厅、中国湿地展馆和西溪湿地展馆三大块组成,其中,序厅介绍湿地基本知识和世界经典湿地;中国湿地展馆是湿地博物馆的最主要部分,主要介绍中国湿地的类型、特点、国内重要湿地及我国开展湿地保护工作的成果等;西溪湿地馆重在突出西溪湿地的个性—城市湿地、次生湿地、人工湿地和人文湿地,主要阐述西溪湿地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西溪湿地资源状况等。

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这次实习是我们有关生态景观规划的一次实践。

让我们有机会将课堂上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强化拓展,从而更好的认知有关湿地公园的相关规划措施。

我们第一天去了有“城市中心的肺”尊称的梦清园,第二天去了鸟儿的天堂——东滩湿地公园还有国家地质公园——西沙湿地公园,第三天我们去了坐落了世博园区的历史文化的后滩公园。

在实例中体会和深入理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生态规划理念在湿地公园中的体现与运动。

通过实习对城市绿地和郊外湿地有一个实地探索的认识,使的自身有关湿地生态景观规划方面的知识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二:实习时间:本次实习从2015年4月13日开始,4月17号结束,历时五天。

三:实习地点:梦清园、东滩湿地公园、西沙湿地公园、后滩公园四:实习心得在这几个湿地公园的实习中,我认识到一些当前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并了解了湿地公园的建设意义。

湿地公园是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可以从湿地公园与生态景观的概念上看出,湿地公园与生态景观的结合非常紧密。

湿地公园的设计,建造,运行,中间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生态景观理理念。

可以说湿地公园式生态景观理念的体现于实际的运用。

我们从上海的这几个湿地公园可以归纳出当代湿地公园建设的几个优点:a.湿地资源保护与城市绿地多样性建设的契合这可以从上海梦清园看出,苏州河梦清园占地约8.6hm2,位于上海市中心区苏州河老虎爪湾段南岸的半岛地块。

对于上海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每块地都显得十分珍贵,城市建设其周边区域“两湾一宅”被市民视为城市死角,并成为环境恶化,水体黑臭,沿岸混乱,建筑破旧的区域。

公园实习报告

公园实习报告

公园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15日。

实习地点,某市中心公园。

实习内容:
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在某市中心公园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具体来说,
我的工作内容包括:
1. 公园环境维护,我每天负责清理公园内的垃圾,修剪花草,
清洁公共设施等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公园环境维
护工作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2. 游客服务,我在公园内设立了咨询点,为游客提供咨询和指
引服务。

我学会了如何与游客进行有效沟通,解决他们的问题,也
提高了我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活动组织,我参与了公园内的各种活动组织工作,包括户外
健身操、儿童游戏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学会了如何组织和策划公园活动,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实习收获: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公园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服务意识,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组织能力。

最后,我感受到了公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公园这样的城市绿地资源。

总结: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公园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感谢公园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也感谢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

园林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园林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园林上海苏州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绿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于xxxx年xx月参加了园林专业实习,赴上海、苏州等地进行了为期xx天的实习考察。

二、实习地点及内容本次实习主要涉及上海和苏州两个城市的园林绿化项目。

实习内容包括公园、绿地、园林企业、植物园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了解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实习过程及收获1. 上海实习(1)上海植物园在上海植物园,我们参观了各种植物种类,了解了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情况。

在植物园的参观过程中,我对植物的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园林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2)上海世纪公园世纪公园作为上海的一大公园,其绿化景观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公园内绿树成荫,湖泊清澈,各种园林小品点缀其中,展示了现代园林的美感。

在世纪公园,我们学习了公园的规划、景观设计、绿化种植等方面的知识。

2. 苏州实习(1)苏州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拙政园,我们了解了古典园林的布局、设计原理、建筑风格等特点,为今后从事园林设计工作提供了借鉴。

(2)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其园林绿化建设具有很高的水平。

在园区,我们参观了绿地、公园、企业园林等,了解了现代园林绿化的最新发展动态。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也认识到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园林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园林绿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积极关注国内外园林绿化的发展动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为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这次实习是我们有关生态景观规划的一次实践。

让我们有机会将课堂上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强化拓展,从而更好的认知有关湿地公园的相关规划措施。

我们第一天去了有“城市中心的肺”尊称的梦清园,第二天去了鸟儿的天堂——东滩湿地公园还有国家地质公园——西沙湿地公园,第三天我们去了坐落了世博园区的历史文化的后滩公园。

在实例中体会和深入理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生态规划理念在湿地公园中的体现与运动。

通过实习对城市绿地和郊外湿地有一个实地探索的认识,使的自身有关湿地生态景观规划方面的知识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二:实习时间:
本次实习从2015年4月13日开始,4月17号结束,历时五天。

三:实习地点:
梦清园、东滩湿地公园、西沙湿地公园、后滩公园
四:实习心得
在这几个湿地公园的实习中,我认识到一些当前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并了解了湿地公园的建设意义。

湿地公园是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
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可以从湿地公园与生态景观的概念上看出,湿地公园与生态景观的结合非常紧密。

湿地公园的设计,建造,运行,中间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生态景观理理念。


以说湿地公园式生态景观理念的体现于实际的运用。

我们从上海的这几个湿地公园可以归纳出当代湿地公园建设的几个优点:
a.湿地资源保护与城市绿地多样性建设的契合
这可以从上海梦清园看出,苏州河梦清园占地约,位于上海市中心区苏州河老虎爪湾段南岸的半岛地块。

对于上海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每块地都显得十分珍贵,城市建设其周边区域“两湾一宅”被市民视为城市死角,并成为环境恶化,水体黑臭,沿岸混乱,建筑破旧的区域。

2003年在市政改造项目中, 梦清园的建设为此处的滨水社区增加了一块可呼吸的绿肺,缓解了因人口密集而带来的压迫。

一方面,过度围垦和城市建设造成湿地资源逐步消失退化,另一方
面,城市有建设湿地专类公园的需要。

梦清园的出现显得尤为及时。

为了缓解城市水资源的恶化,梦清园在规划布局上采用“一心、一环、两轴线”的形式,以水生态主题为核心,将景观轴线与历史文脉轴线用“活水”的主题串联起来,并在保留原有老建筑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净水功能的生态休闲公园。

b.湿地公园保护了动植物的多样性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位居前列,但近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自然资源衰竭和城市环境恶化的速度日趋加快,尤其是城市水资源、城市水环境的严重恶化,使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城市区域内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巨大威胁。

鸟类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欧盟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将鸟类丰富指数列入城市生活质量评估标准中第二大环境质量指标。

城市建设、人类活动造成鸟类栖息地破碎化,导致城市中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的下降。

一方面,湿地是鸟类的聚居地,为鸟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鸟类是城市湿地公园中“用翅膀投票”的一群游客,鸟类多样化程度,直接反映公园设计、建设的成效以及对游人的吸引力;并且,鸟类的分布、数
量、繁衍等特征对城市湿地所承受的种种干扰都有所响应,鸟类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

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东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40km处。

规划面积为
10km2,湿地类型属于河口滨海湿地类型中的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植被类型为草本植物潮滩湿地。

围垦后,大部分原有自然是滴逐步向人工湿地转变,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芦苇湿地得以保存。

耕地、林地、鱼塘为区内的主要景观。

由于形成时间短、交通不便等原因,所受人为干扰不大,其自然环境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它以其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和饵料状况而成为亚太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

因此,也是一个以水鸟群落为特点的湿地生态系统。

东滩湿地公园毗邻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唯一一处与候鸟保护区相邻的湿地公园。

建成的湿地公园二期草木丰茂,自然引来了不少珍稀鸟类。

湿地公园二期专设了一个水涉禽招引区,园内种植了大量崇明当地土生土长的植被,如竹子、赤槐、乌桕、水葱、菖蒲等,这不仅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也为鸟儿带来了栖息的佳地。

野生黑天鹅
目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

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c.湿地生态教育功能与城市游憩功能的结合
由于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城市湿地景观的建设中,景观设计师应本着生态设计的原则,最大可能地保持湿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景观状
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梦清园中立有大量的牌子,或解释树种,或解释地点,或解释水体净化处理办法。

人们在游览园子的同时,能得到有用的教育信息,增加了人们的环保的环保意识。

园中更是有空中水渠,成为园内“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的景观,直观的近距离的展示水体净化的过程,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功能。

净水过程示意图
空中水渠水车
东滩湿地公园中更是有观鸟台,观鹭台,观海楼,雀鸣渡,地震馆等等建筑。

西沙湿地公园在沿江建筑了一条长达米的步行栈道。

在不惊扰生物的休养生息、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前提下,通过这样特殊的信息读取方式,给城市居民一个亲水活动的空间,加强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创造城市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境。

漫步在曲折蜿蜒的沿江木栈道上,感受着江风拂面。

聆听潮起潮落,或低吟浅唱,像情人在耳旁呢喃软语;或激昂澎湃,像血气方刚的男儿在喷洒着满腔的激情。

游人们仿佛与大自然合而为一,无不为这浑然天成的乐章而震撼、而陶醉。

驻足远望,深邃宽广的观江视野,展翅翱翔的海鸥与惊涛骇浪组合成一幅壮丽的画卷,给人一种气势恢弘的震撼;近赏,白鹭低头觅食,芦苇摇曳舞蹈。

江风吹来,大片的水葱随着波浪摇摆起伏,景象十分壮观。

栈道
d.湿地公园各自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景观特征
中国湿地公园现在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人工部分过多。

天然湿地公园的比重很小,而做湿地就是为了景观这一概念也是一个错误。

对于我国湿地公园现状
来说,应该控制人工湿地公园建设力度,避免公园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湿地生态造成破坏。

简称为“湿地公园的同质化”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王晨光认为:“公园设施也应尽量生态化,在特殊地段,可以用栈道、建议桥梁、架空观景台设施,既解决游人通行游览问题,又有利于动物活动和繁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条件差的地段,提倡修建简易路面,或路边少量换土种植,小规模改良游览环境,重视基地原生植被景观,并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过渡与融合。

”波光粼粼,芦苇上浮着一轮落日,落日中掠过一群飞鸟湿地,以其生态之美,让很多游客向往。

由于湿地游越来越受游客青睐,所以各地湿地公园的建设项目也在不断上马。

不过,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生态造成的破坏,以及湿地公园面目的千篇一律。

人们一想起东滩湿地公园就会想到那真实的自然环境,那一片片的滩涂地;人们一想起西沙湿地公园就会想起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那江风拂面的感觉;他们都有着代表的景观特征。

东滩湿地公园
西沙湿地公园
五:实习总结
湿地公园是一个结合多种特殊的自然条件才能形成的景观,是一颗大自然创造的珍珠,只有深入的了解,慢慢的品味,才能看出它独特的魅力。

湿地公园与一般意义上的风景园林不同,在为人们提供休憩舒展的空间并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求的同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才是湿地公园真正的价值所在。

任何设计都要在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湿地公园存在的意义就是为这些日渐减少的动植物创造不被打扰的生存空间,同时让更多的人们意识到生态
的重要性和环境修复的迫在眉睫。

因此,我们应该将生态景观学作为核心理念贯穿于整个湿地公园的设计过程中。

在对湿地系统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十分尊重原湿地的地形地貌、生态系统和人文环境,始终把生态优先作为设计的首要前提,让生态理念贯彻整个园区的建设,保护环境并启示后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