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西厢记》内容简介

《西厢记》内容简介
中国戏曲
《西厢记》宋(元)无名氏作。
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
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
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
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
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
张生自原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
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
解了普救寺之围。
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
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
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
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
老夫人无奈,只得答谢了张生与莺莺婚事。
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全剧已佚,惟《旧编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南词新谱》、《南曲九宫正始》、《寒山堂南九宫十三摄曲谱》、《九宫大成》、《南词定律》及《雍熙乐府》、《盛
世新声》、《词林摘艳》等引录二十八支佚曲。
[《西厢记》内容简介]。
《西厢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西厢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西厢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剧本。
王实甫的《西厢记》概述

王实甫的《西厢记》概述《西厢记》是元代戏曲家王实甫所著的一部折子戏,该剧原名为《红色娘子军》,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之一、该剧以唐代诗人王之涣与杜牧的《琵琶行》为题材,通过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出女性封建观念束缚下的无奈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全剧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不公,同时也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气。
《西厢记》主要描写了李娘子与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张生是一个读书人,为了进士而来到娘家的庄子做客,偶然遇见了美丽聪慧的李娘子。
在共同的兴趣和志向下,二人逐渐相互吸引。
然而,由于李娘子的身份地位差异,以及封建家庭的束缚,他们的爱情并不被社会所接受。
张生在李娘子的妹妹许乐儿的帮助下,秘密与李娘子书信往来,进行暗中约会。
但是,二人的爱情在封建礼教面前依然困难重重。
他们面临着李娘子的强迫嫁人和张生的窘境,经过一系列曲折的情节,最终他们顺利通过策略和智慧,成功地实现了婚姻。
剧中李娘子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形象,她具有聪明才智和决断力,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敢于冒险,不受红尘所累。
而张生则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尽管他来自封建社会,但他对于个人幸福有着坚定的追求。
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让人为之动容,展现了人性的追求和智慧的力量。
《西厢记》通过反映人性和爱情对抗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的故事,表达了对封建社会极权的不满。
剧中很多具体情节和对白,如李娘子劝懒许乐儿努力的话语、婚姻和父母媒人之间的矛盾等,都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启示性的讽刺。
该剧中对于女性的关注也是独特的,它展现了女性从被动到主动的历程,以及她们在男权社会中寻求声音和尊重的努力。
此外,《西厢记》在艺术形式上也有着独特之处。
该剧使用了成熟完善的对白形式,情节发展自然,剧情曲折动人。
它不仅注重情节的衔接和角色的心理刻画,还注重舞台上的艺术效果。
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和精心的舞台设置,使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剧中角色的思想和情感。
[《西厢记》原文及注解]《西厢记》原文及注解
![[《西厢记》原文及注解]《西厢记》原文及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20f6f517524de518974b7d27.png)
[《西厢记》原文及注解]《西厢记》原文及注解篇一 : 《西厢记》原文及注解原文地址:《西厢记》原文及注解作者:童菲第一节王实甫的《西厢记》王实甫生平及评价1(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
2(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智谋。
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3(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
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4(人之赋才,各有所近。
马东篱、王实甫,皆胜国名手。
马于《黄粱梦》、《岳阳楼》诸剧,种种妙绝,而一遇丽情,便伤雄劲;王于《西厢》、《丝竹芙蓉亭》之外,作他剧多草草你称。
尺有所短,信然。
5( 世称曲手,必曰关、郑、白、马,顾不及王,要非定论。
《西厢记》[1]选注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第一折[2][正末扮张生骑马引仆上开[3]] 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4]也,先人拜礼部尚书[5],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
后一年丧母。
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6],游於四方。
即今贞元十七年[7]二月上旬,唐德宗[8]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9],过蒲关上[10]有一故人,姓杜名确[11],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后弃文就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蒲关。
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求进。
暗想小生萤窗雪案[12],刮垢磨光[13],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14],满马春愁压绣鞍。
[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15]。
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16]。
[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17]。
将棘围守暖[18],把铁砚[19]磨穿。
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20]。
才高难入俗人机[21],时乖[22]不遂男儿愿。
空雕虫篆刻[23],缀断简残编[24]。
行路之间,早到蒲津。
这黄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内之地,你看好形势也呵~[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25]。
《西厢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西厢记》的主要故事情节《西厢记》是元代戏剧家王实甫创作的一部明代传奇剧作,被誉为中国古代传奇剧作的代表之一。
该剧以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段美丽而动人的爱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种种禁锢和束缚。
整个剧作分为十五个本子,共计四十回。
故事主要发生在唐宫中的西厢房,因此得名《西厢记》。
故事开始时,玉环的信童李纨和宫女云英帮助玉环偷偷见到了唐明皇。
玉环与明皇相见甚欢,他们的爱情之花在这里开始盛开。
然而,唐宫中的宫廷礼仪使得他们的爱情并不容易。
为了能够更加自由地相聚,他们共同设计了一场假意的疾病,使得玉环能够离开宫廷,前往明皇的宅邸。
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宦官韩湘子发现了明皇和玉环的秘密,他向唐明皇告发了这段私情。
唐明皇得知后大怒,将玉环赶回宫中,还命令杀掉了她的父亲杨贵妃。
玉环被囚禁在一个以花为名的地方,无法与明皇相见。
然而,爱情使人勇敢,玉环并没有放弃。
她设法逃脱了宫廷的束缚,千辛万苦地寻找到了明皇。
他们再次相聚,但他们的幸福并不持久,因为玉环的身份不容忽视。
为了保护玉环,明皇决定发动一场内战,以掩盖她的身份。
最终,明皇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内战中,他获得了胜利,并将玉环娶为妻子。
他们的爱情经历了磨难和考验,最终走到了一起。
《西厢记》主要通过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约束和禁锢。
宫廷的礼仪、封建的等级制度等都成为他们爱情的障碍。
然而,他们通过不懈努力和坚持,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实现了他们的爱情。
这部戏剧不仅仅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更是对古代社会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它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束缚,以及个体通过努力和勇气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性。
总之,《西厢记》以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穿插了许多关于社会、家庭、友情等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品。
它通过描绘爱情,让人们思考社会和人性的问题。
西厢记【古籍精品原文】

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
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目录第一本∙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第二本∙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第五折第三本∙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第四本∙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第五本∙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原文第一本·楔子作者:王实甫[外扮老夫人上]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
只生得个小女,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
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
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
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
一个小厮儿,唤做欢郎。
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
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
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乃则天娘娘香火院,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
一壁写书附京师去,唤郑恒来相扶回博陵去。
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则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也呵![仙吕][赏花时]夫主京师禄命终,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
盼不到博陵旧家,血泪洒杜鹃红。
今日暮春天气,好生困人,不免唤红娘出来分付他。
红娘何在?[俫扮红见科][夫人云]你看佛殿上没人烧香呵,和小姐散心耍一回去来。
[红云]谨依严命。
[夫人下][红云]小姐有请。
[正旦扮莺莺上][红云]夫人着俺和姐姐佛殿上闲耍一回去来。
[旦唱][幺篇]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西厢记》原文及鉴赏

《西厢记》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西厢记》原文及鉴赏【导语】:【仙吕点绛唇】游艺中原,脚根无线,如蓬转。
西厢记简介故事

西厢记简介故事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绝无仅本的艺术佳作,出自于宋代文学家施耐庵之手,是宋代著名文豪苏轼的代表作。
《西厢记》讲述的是苏轼肆意玩弄感情的故事,他邂逅美艳的少女春梅,她与其本身的宦官男主张锦有着心有灵犀的秘密。
梅夫妇受锦的迫害,又受到相关官府的攻击,最后锦被捕入狱,梅夫妇也被赶出西厢,令人唏嘘不已。
苏轼掩饰自己的情感,改变了故事的发展,他利用自己的势力释放了锦,把梅夫妇带回了西厢,而他们也重新和睦地生活在了一起。
最终,苏轼把锦和梅夫妇的故事写成一部传世佳作《西厢记》,以此来抒发自己的爱恋情感,并告诫读者对人们的言行要慎之又慎,以免误会。
《西厢记》的推出,引起了中国史上最热烈的反响,弥漫着宋朝风格的柔美爱情,使人们深深的着迷,恍惚间如身临其境,而苏轼的慧心与智慧也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肯定。
今天,《西厢记》仍然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苏轼艺术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体会到宋朝文艺精神气质,学习到宋朝爱情教育的思想。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4~15题。
西厢记•长亭送别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4.下列对《一煞》一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了一幅深秋黄昏图,以萧瑟之景烘托了人
物的离愁别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
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甚急,去后何迟”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15.请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两个方面鉴赏“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
(6分)
阅读答案:
14.D 该句表现出莺莺急着赶赴长亭与心上人相会,在张生离去后,又因对心上人的留恋而不愿离开的心理。
(3分)
15.①直抒胸臆,表现了莺莺目送张生离去,烦恼无尽,痛苦不堪。
②夸张,将莺莺的愁装在了车上,化抽象的感情为具体的物象,自然贴切。
(每点3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