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_洋务运动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导学案(通用7篇)

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导学案(通用7篇)

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导学案(通用7篇)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导学案篇1一、教材内容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标准1、了解洋务派“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局限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辩证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先猜两个19世纪晚期中国上海的一则广告上写道:“胜地无须秉烛行,圆珠替月明分明。

何须浪掷金钱买,海上天开不夜城。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

沪上巨商装设厂,几如面话一堂中。

”教师:广告上描绘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先进的器物?学生:洋务运动;电灯和电话。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质课导学案_3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质课导学案_3

(部编)⼈教版初中⼋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质课导学案_3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洋务派为“⾃强”“求富”⽽创办的主要军事⼯业和民⽤⼯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和局限性。

教学⽬标1.知识与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起⽌时间、代表⼈物、主张⽬的和⼝号;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理解洋务运动的积极作⽤和洋务运动没有实现“⾃强”、“求富”的历史原因,学会科学评价洋务运动。

2.过程与⽅法:以⼩组为单位,交流合作,讨论分析史料,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合作学习、研读史料、归纳综合的能⼒。

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的科学评价,培养学⽣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既要认识到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改⾰⾃救运动(落后性和局限性),⼜能理解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中国历史上第⼀次近代化运动的历史地位(进步性);感受洋务派为推进中国近代化所做的探索和努⼒,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联系当前的改⾰开放,总结洋务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以古鉴今、关注国家发展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难点:评价洋务运动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新课同学们听说过马拉⽕车的故事吗?马拉⽕车在今天看来,让⼈匪夷所思。

然⽽,这个故事却曾发⽣在100多年前的唐胥铁路上。

唐胥铁路是我国第⼀条⾃建铁路,它的修建和哪⼀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这⼀事件中还出现了哪些新事物?马拉⽕车的奇闻背后⼜反映了什么?要解答这些问题,让我们⼀起回到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起来学习和探讨第⼆单元第四课《洋务运动》。

(⼆)交流合作探究新知教师:(释疑)近代化,主要指的是向西⽅资本主义学习,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实现从传统的农业⽂明向先进的⼯业⽂明转变的历程。

⼀、洋务运动的兴起教师:(展⽰图⽂材料,提问)19世纪五六⼗年代的清政府⾯临怎样的国内外形势?学⽣:(思考,发⾔)内忧外患、内外交困教师:为了解决这种困局,清政府内部的⼀些开明官员提出了⾃⼰的⼀套治国⽅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课洋务运动【学习目标】、知道洋务运动的时间、背景、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

熟练记忆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体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导入新课】利用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教训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洋务运动、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技术,强兵富国,维护。

、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时间:从世纪年代到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的洋务运动。

、内容:()军事工业:世纪年代起,洋务派以“”为口号,发展近代工业。

先后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

()文化教育:兴办,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民用企业:世纪年代起,洋务派在“”的主张下,开办近代企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等。

()建立新式海陆军新式陆海军:从世纪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年代,初步建成、和三支海军。

年,清政府成立统一协调指挥。

、洋务运动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动。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产生,对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合作探究】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

你的看法如何?首先,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统治,加上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所以它也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当堂达标】.鲁迅先生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导学案)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导学案)

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2.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自主学习步骤(一)预习导入:教师导入:进入中国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遇到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巨大冲击,到六十年代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

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封建官僚感到面临着千古未曾有过的大变局。

“祖宗之法”已远远涌应付新的局面,必须探索新的出路,才能维护统治。

出路何在呢?他们看到了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开始承认西方国家军队的训练新法,这样,在奕、曾国藩等重臣的倡导下,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在清朝一部分掌握实权的官僚中,出现了一场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

(二)自主学习过程:一、阅读课本:“洋务运动的兴起”一目,回答下列问题1、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为什么会发生分化?这种分化斗争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什么是近代化?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3、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二、阅读课本“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一目:回答下列问题1、洋务派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哪些近代军事工业?2、洋务派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哪些近代民用工业?三、阅读课本“建立新式海陆军”一目:回答下列问题1、洋务派创办近代海军的时间和军队名称各是什么?2、这一场规模较大的运动结果如何呢?3、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局?4、应该怎样正确评价洋务运动?(三)拓展延伸:1、歌谣记忆: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兴工业、开工厂,建海军、办学堂。

自强求富是梦想,未使清廷统治强。

唯有科技显力量,近代道路漫而长。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 2.4 洋务运动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 2.4 洋务运动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 2.4 洋务运动习题(含答案)洋务运动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 洋务运动的口号不包括()A. “求富B. “自强”C. “师夷长技”D. “变法革新”2. 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是()A. 维护清朝统治B. 抵御外来侵略C. 发展资本主义D. 镇压农民运动3. 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的近代军事工业是()①轮船××局②福州船政局③汉阳铁厂④江南制造总局。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B. 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D. 促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变化8. 湖里山炮台的建立是“师夷长技以A. 戊戌变法B. 洋务运动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9. 小兰曾在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学习过,你知道这所学堂的名称吗()A. 福建船政学堂B. 京师同文馆C. 万木草堂D. 北洋水师学堂10.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欲达到的目的是()A. 发展中国科技B. 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C. 平定内D. 抵御外国的侵略11. 历史上,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过后,就会发生深刻的社会变革。

下列史实表述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文艺复兴运动--封建社会逐步瓦解B. 欧洲启蒙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C. 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掀起高潮12. 上海轮船××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A.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3. 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A. 培养人才B. 筹建海防C. 创办军事工业D. 创办民用工业14. 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A. 江南制造总局C. 大生纱厂D. 汉阳铁厂15. 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优质课导学案_1

中国历史(2017年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4课 洋务运动 教学设计【课程标准(2011版)】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问题预设,组织学生对文本、图片、视频、微课、人教数字校园等资源的解读,在感知、积累、理解的过程中,初步掌握阅读、观察、理解、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利用导学案和微课,强化知识的学习。

(2)以搜集乡土素材的展示为基点,由点到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全面了解洋务运动。

(3)通过提供多种材料,引发学生互动讨论,从多角度、多层面评价洋务运动,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洋务派突破传统,寻求富强道路的探索历程,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情感;感悟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作用。

【教学重点】洋务派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环节】导入:张之洞在武汉展示学生搜集的图片:张公堤、张之洞路、武汉近代工业博物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一、通读全课文,填空并呈现: 1、三个一:①一个根本目的:主张利用西方 ,强兵富国,维护和巩固 的统治; ②一个派别: ; ③一段时间:19世纪 年代至 年代。

2、二个口号:前期“ ”,后期“ ” ; 3、三支海军:建立新式海陆军,筹建 、 、 三支海军; 4、四项内容:创办近代 、 、培养新式人才、建立新式海陆军; 5、五位代表人物:在中央是 ,在地方主要是 、、和 等人。

总之,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二、小组合作探究:知识重构:洋务运动探究㈠观看视频和历史小短剧并结合所学,议一议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兴办洋务运动的原因是什么?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课 洋务运动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课 洋务运动导学案
C.创办民用工业D.筹建近代三支海军
四、拓展延伸 直击中考
1、(2021青海西宁中考)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思想的是【D】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D.创办轮船××局
2、(2021湖南娄底模拟)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有【D】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显著的里程碑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②创办军事工 业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④建成 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021湖北鄂州中考)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A】
3、重点精讲近代民用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1)性质:资本主义企业。
(2)特点: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到市场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采取的所谓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布新而不除旧,仅将西方现代科技嫁接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机体。上,非但不想触动封建制度,反而以维护其存在为目的,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结局。洋务运动虽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它的思想和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先进的,对此我们应给予充分肯定。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赛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赛课导学案_0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28——3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冲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两次鸦片战争使清王朝在政治、经济上元气大伤。

为了适应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对人民革命的镇压,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次颇有声势的运动——洋务运动爆发了。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中比较开明的洋务派做的一场“强国梦”,“好梦”就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破灭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如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观看影视片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看视频、阅读课文、探究问题,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地位及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打破原有的封建统治,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洋务运动的视频,然后由教师总结并提出设问:同学们刚才所看到的视频是关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运动的情况,那么洋务派指哪些人呢?洋务运动指什么运动呢?洋务运动的内容是什么?它的结果如何?又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洋务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概念。

2.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能对洋务运动作出正确评价。

3.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作用等。

二、自主预习
1.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为代表,在地方以等人为代表。

2.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近代。

3.到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规模最大。

4.1885年,清政府成立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建立行省。

三、合作探究
1. 归纳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采取哪些措施?
2.洋务派在教育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与七年级学习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和目的相比,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新变化?
四、随堂演练
1.把李鸿章看成时一个彻底的卖国贼,这多少是一种带有道德情感色彩的评判。

他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有()
A.开办福州船政局 B.抗击沙俄侵占雅克萨
C.创办开平矿务局 D.建立大生纱厂
2.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 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3.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4.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办轮船招商局
C.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 设立京师大学堂
5.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
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7.他,历史上褒贬不一。

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留下千古骂名。

他在中国近代兴办洋务,创办海军企业,为自强而不懈努力,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他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曾国藩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3.北洋舰队
4.海军衙门台湾
三、合作探究
1.
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
布局
,成本高、
2. 洋务派的新式教育,与过去科举考试相比,在学习内容、途径、目的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四、随堂演练
1.C
2.A
3.C
4.B
5.D
6.D
7.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