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吸入须知

合集下载

氧气雾化吸入法的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

氧气雾化吸入法的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

氧气雾化吸入法的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
【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供养装置注意用氧安全,室内应避免火源;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以防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影响疗效。

2.观察及协助排痰注意观察患者痰液排出情况,如痰液仍未咳出,可予以拍背、吸痰等方法协助排痰。

3.使用雾化器时,应取下湿化瓶。

防止湿化瓶老化,注意使用安全。

【健康教育】:
1.向患者介绍雾化器的作用原理并教会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2.教给患者深呼吸的方法及用深呼吸配合雾化的方法。

1。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第一篇: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主要用于止咳平喘,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

雾化吸入的优点在于其可发挥迅速、有效和无痛的治疗作用。

由于用量小,仅为其他给药途径的1/10左右,明显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故可大大提高用药安全性。

㈠目的⒈ 湿化呼吸道常用于痰液粘稠、气道不畅以及呼吸道湿化不足者,或作为气管切开术后的常规治疗手段。

⒉ 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和肺脓肿等患者。

⒊ 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临床上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⒋ 预防呼吸道感染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的患者。

㈡用物治疗车上层准备已消毒的治疗盘、雾化吸入器1套、氧气装置1套、药液、5ml注射器、等渗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弯盘和棉签、纱布、治疗巾,治疗车下层备有病历、治疗单、锐器盒、剪刀、污物桶。

㈢常用药物及其作用1.祛痰类药常用α-糜蛋白酶、易咳净(痰易净)等,其作用为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2.抗生素类常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以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

3.平喘类药常用氨茶碱、舒喘灵(沙丁胺醇)等,可解除支气管痉挛。

4.糖皮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等,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可增强抗炎效果,减轻呼吸道黏膜的水肿。

我院常用的药物有:①万托林(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生理盐水稀释至2ml;②0.5%爱全乐药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生理盐水稀释至2ml;③1ml普米克令舒药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生理盐水稀释至2ml;㈣方法 1.评估(1)全身状况患者目前病情与治疗情况、意识状态以及呼吸道情况及患者呼吸状况。

(2)心理状态患者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了解及认识程度,自理能力,心理状态,有无紧张及合作程度。

⒉ 实施(1)准备工作护士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氧气雾化吸入须知

氧气雾化吸入须知

氧气雾化吸入须知
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喷雾器将氧气和药物混合后直接通过口腔或鼻子吸入到呼吸道,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和气道疾病等症状。

但是,使用氧气雾化吸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须知:
1. 适宜人群
氧气雾化吸入适用于呼吸困难、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老年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更需要注意呼吸系统健康。

2. 医师指导下使用
使用氧气雾化吸入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师会根据病情和病人的身体状况来制定使用方案,建议不要私自使用或减少使用量,以免影响病情恶化。

3. 安全制度
氧气雾化吸入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氧气瓶,需要有相应的安全制度来保护使用者和周围的人员。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房间通风、禁止吸烟和明火等。

4. 使用时间和频率
使用时间和频率需根据医师的指示而定,过量或过于频繁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氧中毒等危险。

5. 注意用药
如果需要同时使用药物,应遵循医师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严格控制使用量、用药时间和药物种类,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6. 注意观察
使用氧气雾化吸入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和生命体征,不要轻易中断,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

,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使用者应该严格按照医师的指示进行,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使用时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

氧气雾化吸入法注意事项

氧气雾化吸入法注意事项

氧气雾化吸入法注意事项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使用先进的氧气雾化吸入装置:选择质量较好、操作简单、雾化效果好的氧气雾化吸入装置,确保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并将药物充分雾化。

2. 正确清洁和消毒装置:在使用之前和之后,必须彻底清洁和消毒氧气雾化吸入装置,以防止交叉感染。

3. 保持装置干燥:每次使用后,将装置彻底干燥,避免水分滞留,以免滋生细菌。

4. 使用适当的浓度和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确保使用适当的浓度和剂量。

不要自行调整浓度或剂量。

5. 使用合适的口罩或嘴嚼: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接口,如儿童口罩、成人口罩或嘴嚼。

6. 使用适当的雾化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控制雾化时间,确保药物足够雾化并吸收。

7. 避免过度雾化和吸入:过度雾化和吸入氧气和药物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控制雾化和吸入时间。

8. 确保正常呼吸节律:在雾化吸入过程中,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律,避免深呼吸或呼气阻塞。

9. 定期检查装置和药物:定期检查氧气雾化吸入装置和药物的保存情况,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10. 注意药物过敏和副作用:在使用新的药物时,特别是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时,要注意可能的过敏和副作用,并及时告知医生。

氧气雾化吸入

氧气雾化吸入

6
结束治疗:治疗结束后,关闭雾化器开关,断开电源,并清洁设备。
氧气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的频率和时间
01
频率:一般建 议每天进行2-3 次,每次10-15 分钟
02
时间:建议在 饭后1-2小时进 行,避免影响 消化
03
间隔:两次雾 化吸入之间应 间隔2小时以上, 以避免过度刺 激呼吸道
04
持续时间:根 据病情和医生 建议,持续时 间可能会有所 不同,通常在 1-2周左右。
04
手术后患者:如术后恢复 期、呼吸功能不全等
05
老年人群:如慢性支气 管炎、肺气肿等
06
儿童群体:如呼吸道感 染、肺炎等
氧气雾化吸入的设备
雾化器的类型
压缩式雾化器: 1 利用压缩空气 将药物雾化
超声波雾化器: 2 利用超声波将 药物雾化
振动式雾化器: 3 利用振动将药 物雾化
喷射式雾化器: 4 利用高速气流 将药物雾化
改善肺部功能:氧气
雾化吸入可以改善肺
2
部功能,提高肺部通
气量,促进肺部康复。
3
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
病:氧气雾化吸入可
以预防和治疗呼吸道
疾病,如肺炎、支气
管炎等。
氧气雾化吸入的适用人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哮 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02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心 力衰竭、心绞痛等
03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 脑卒中、脑外伤等
雾化吸入的副作用
1
呼吸道刺激:可 能导致咳嗽、气 短、胸闷等症状
3
药物依赖:长期 使用可能导致药 物依赖,影响正
常呼吸功能
2

氧气雾化吸入须知

氧气雾化吸入须知

氧气雾化吸入须知
尊敬的家长:
因您的孩子需要做雾化吸人治疗,为了取得较好的雾化效果,并确保安全,特为您提供以下护理知识:
l、进食后l小时内不能做雾化吸入,以免雾化时小儿哭吵造成呕吐,吸入气管。

雾化前先漱口。

2、吸入雾滴大小决定药物作用部位与效果,而雾滴大小与氧气流量有关,氧气流量要求6一8L/分,护士会调节好,家长不能自行调节。

3、雾化时将面罩罩住口鼻,嘱其深呼吸(缓慢的吸气、呼气),直至药液用完为止,一般时间约10-15分钟。

雾化后洗脸漱口。

4、雾化过程中若患儿出现恶心、剧烈咳嗽、面色发钳、眩晕时,应暂停雾化,并呼叫护士。

5、为提高疗效,建议雾化后扣背、刺激有效咳嗽(缓慢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必要时吸痰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6、为了确保安全,家长请不要自行开关氧气或自行调节氧气,并严禁接触烟火及易燃品。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注意事项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注意事项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前
设备检查:
确保雾化器正确组装,连接管道密封性良好。

使用前详细阅读雾化器使用说明书,确认设备无损坏。

药液准备:
确认药液未过期或污染。

新的雾化器或面罩使用前应用生理盐水等对着空气先雾化3-5分钟。

操作中
体位选择:
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无法坐立的患者可以采取竖抱或半卧位。

氧流量控制:
掌握氧流量的大小,避免过大压力导致管道脱落。

呼吸配合:
雾化过程中尽量配合呼吸动作,使药物充分进入呼吸道。

面罩使用:
使用面罩时,面部不能抹油性面霜,雾化结束后立即清洗脸部。

面罩与面部应有约0.5 cm缝隙,避免药物进入眼睛。

操作后
清洁护理:
雾化结束后及时用清水漱口或喝水,减少药物在口腔中残留。

使用面罩吸入者应及时洗脸。

设备清洁:
每次治疗后,雾化器(包括雾化面罩/咬嘴等)应充分清洗干净,避免感染。

面罩专人专用,定期消毒和更换。

注意事项
雾化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停止雾化。

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1、雾化前向病人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哮喘等病史。

2、雾化吸入时使用空气压缩泵,或者使用氧气做驱动,氧流量6—8升/分。

3、雾化过程中要保持三个垂直位置(垂直坐位头垂直位喷雾器垂直
位)严禁平卧时雾化或喷雾器倾斜雾化。

3、小儿取半卧位、侧位或抱位。

4、雾化吸入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雾化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如有不适应暂停雾化。

6、指导有效排痰,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和药物的吸入。

7、患儿哭闹剧烈时暂停雾化(吸入的气量达不到),待入睡后再予雾化。

8、雾化时不能进食或喂奶,最好不要间断雾化。

9、雾化宜在餐前30分钟或餐后进行。

10、雾化后加强口腔护理,年长儿鼓励其漱口,面部避免涂油性润肤霜,可洗脸
或用毛巾擦脸,不能漱口的患儿协助饮水,避免药液在口腔残留引起真菌性口炎,在面部残留引起面色潮红,在喉内引起声嘶或呼吸道不适。

11、雾化过程中,气雾不能沿着口鼻向眼睛的方向外溢(面罩上方一定要卡住。

不能漏气)会导致青光眼,有的儿童会导致瞳孔一大一小。

12、雾化结束后,雾化物品应冲洗晾干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雾化吸入须知氧气雾化吸入的原理●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为什么要雾化吸入●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潮湿度●稀释呼吸道的分泌物,使痰液容易咳出●减轻粘膜水肿、局部刺激、充血、发炎●增加肺泡之换气及促进心肺功能雾化吸入的正确方法●将药物加入指定的雾化器●连接氧气管●使用氧气湿化瓶的氧流量需打开至5L/分,使用减压阀的则需开至2L/分即可●将雾化器垂直并紧贴口鼻进行雾化吸入●易饭前及睡前进行雾化●做完雾化可配合姿势引流、叩击、咳嗽等方法,使分泌物更容易排出●雾化器以清水清洗干净后擦干或晾干使用,勿与其他病人交替使用,避免交叉感染认识喘息样支气管炎什么是喘息样支气管喘息样支气管炎仅系一临床概念,是指一组有哮喘表现的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而言,是一临床综合征,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性支气管感染。

肺实质很少受累,其中部分病儿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由于乳幼儿气管、支气管比较狭小,易因感染或其他刺激而加重。

另外,患儿有过敏体质因素,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小支气管痉挛或肿胀,而产生喘鸣。

因此,有人认为本病患儿有一部分是婴儿期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或轻型哮喘。

症状体征有哪些1.年龄发病年龄较小,多见于l~3岁小儿。

可有湿疹或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史。

2.一般表现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有低度或中度发热,仅少数病儿出现高热。

呼气时间延长、伴喘鸣音和粗湿啰音,喘息无明显发作性。

经治疗后,在第5~7天上述症状明显减轻。

3.喘息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哭闹后咳喘均加重。

可出现发绀。

部分患儿可出现心力衰竭。

4.预后部分病例复发大多与感染有关。

近期预后大多良好,到3~4岁时复发次数减少。

但是有部分病例远期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平时要注意那些1.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哭闹。

做好生活护理,保持患儿安静、舒适。

小婴儿应多怀抱,平卧时抬高头肩部。

2. 饮食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蛋白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饱。

小婴儿要求少量多餐,喂奶后轻拍背部。

3.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尽量减少探陪人员。

4.药物雾化可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雾化时勿让患儿入睡。

多拍背,使痰液松动。

鹅口疮的防范何谓鹅口疮新生儿鹅口疮是由于感染白色念珠菌所致。

新生儿期的真菌感染较常见,其中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为常见,而鹅口疮占新生儿粘膜念珠菌感染的首位。

主要与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此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亦是诱发鹅口疮的重要原因。

一般预后良好。

哪些情况可引起感染鹅口疮●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

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临床表现●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

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治疗及护理由于弱碱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故可用2%-5%的苏打水清洗口腔。

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每毫升含制霉菌素5~10万单位的液体涂局部,每天3次即可,涂药时不要吃奶或喝水,最好在吃奶以后涂药,以免冲掉口腔中的药物。

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要到医生处咨询。

预防饮食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乳铁蛋白能抑制口腔中白念珠菌生长。

母亲喂奶前应洗净双手和乳头,母亲内衣应勤洗勤换。

婴儿奶瓶等食具用前需严格消毒,以杀灭食具上所带真菌,婴儿每次吃奶后要喂温开水清洁口腔。

避免用不洁物品擦洗婴儿口腔。

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的症状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

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

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家长可自行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1分钟;不要在刚喂过奶、刚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

新生儿肺炎的预防方法1.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宝宝房内2.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3.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喂养喂养要有耐心,以少量多餐为宜。

奶头孔大小要适宜。

喂好后将小儿竖直,头伏于母亲肩上,轻拍其背以排出咽下的空气避免溢乳和呕吐,待打嗝后再取右侧卧位数分钟。

容易吐奶的小儿可同时抬高肩背部,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吐奶发生。

当小儿发生呕吐时,迅速将小儿的头侧向一边,轻拍其背部,并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奶汁防止奶汁吸入。

日常护理多怀抱小儿,如肺炎未愈出院或肺炎恢复期可在脊柱两侧由下而上,由外向内用弓状手掌拍其背部。

经常检查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

卧位一般取右侧卧位,如仰卧时要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伸。

洗澡时,要求室温26~30℃左右,水温38~40℃左右,关好门窗,动作轻快,及时擦干,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根据季节及气候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热或着凉,衣着以小儿的手足温暖而不出汗为宜。

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探视,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认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

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药物治疗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中药制剂茵栀黄口服液,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已经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安全制剂,被广大患者接受,联合光疗。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应注意如下几点:●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新生儿脐炎注意要点何谓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脐炎是指新生儿脐部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并带有臭味或脐窝周围皮肤发红的,轻症者除脐部有异常外,体温及食欲均正常,重症者则有发热吃奶少等表现。

观察要点●脐带脱落后,伤口延迟不愈,潮湿渗液,为受感染的最初症状,继之脐周皮肤红肿,波及皮下。

残端有脓性分泌物,脓汁恶臭,还可见腹壁水肿、发亮,形成蜂窝组织炎及皮下坏疽。

慢性炎症常形成脐肉芽肿,而妨碍脐创愈合。

●脓汁涂片可见细菌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脓汁培养阳性率很高。

治疗原则●轻症者用3%过氧化氢液清洗脐部,再涂以75%酒精,每日3次。

●脐部化脓,蜂窝组织炎或出现全身症状者可用青霉素、新青霉索Ⅱ、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药。

可切开排脓。

●肉芽肿形成者可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后,敷以油膏,每日更换敷料,直到愈合为止。

如肉芽肿较大,可作手术切除。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外。

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

同时在感染支原体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

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

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清除粘稠分泌物。

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

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

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2.抗生素的应用常选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等。

其中又以红霉素为首选,该药使用广泛,疗效肯定。

3.对症处理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

但有效的祛痰剂甚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必嗽平、痰易净等祛痰剂。

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如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酌情给予小剂量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

4.不适宜吃的食物:忌辛辣食物:辛辣食品性质温热,而肺炎又属热病,两热相加,使病情加重。

所以肺炎患者在膳食中不应加入辣椒、胡椒、芥末、川椒等调味品。

酒也属辛热之品,可刺激咽喉及气管,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肺炎患者应禁用。

●忌油腻食物:肺炎消耗人体正气,影响脏腑功能,易于导致消化功能降低,食物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

不要吃大鱼、大肉、过于油腻之品,以免中焦受遏,运化不利,营养反而不足。

●水果要适量也要选择品种:多数水果对本病有益,但不宜吃甘温的水果,如桃、杏、李子、橘子等,以免助热生痰。

如果过量的吃一些寒凉性质的水果,可损伤到脾胃的阳气,有碍运化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