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蛋鸡的光照管理

合集下载

蛋鸡的光照管理

蛋鸡的光照管理

2008年第15期14用育雏前期料饲喂2周,再改为育雏后期料,按该品种的饲养指南(手册)进行管理。

蛋鸡饲养研究资料证明,后备母鸡(14~20周龄)生长期对日粮能量浓度最为敏感,因此,对于12~16周龄体重不符合标准者,调控其生长的有效措施是调整能量摄取量;体重超标时,提高日代谢能水平,并在日粮中添加0.5%~2%油脂。

3.控制性成熟。

性成熟的调控是通过育成后期限饲并结合适当的光照方案来实现的。

在体重达标的情况下,对14~16周龄的鸡只给以最低水平的代谢能和粗蛋白,以防止母鸡性成熟提前。

光照对性成熟是非常重要的。

延长光照的结果是性成熟提前,缩短则推迟性成熟。

光照方案不同,对性成熟的影响非常显著。

对采用自然光照的开放式鸡舍,为避免12周龄后自然光照延长,常采用0~20周龄内最长的日照时间作为恒定光照时间,也可结合12周龄后渐减的自然光照,以便控制鸡的性成熟。

但是,如果育成后期(14~20周龄)光照时间不少于13小时,都有可能发生早产现象。

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光刺激。

(山东省沂南县畜牧服务中心 邮编:276300)鸡过早或过迟开产,生产性能都较低,只有通过科学地控制光照,才能使蛋鸡适时开产,提高生产性能。

(一)光照原则 育雏、育成期,随着鸡日龄的增加,每天光照时间保持恒定或逐渐减少,切勿增加;产蛋期,光照时间先增加,然后保持恒定,不能减少。

(二)光照制度1.开放式鸡舍的光照制度。

(1)春季进雏:自然日照时间逐渐延长,为了防止鸡性早熟,可查出鸡在18周龄时的自然日照时间,使鸡群从第3周开始至18周龄一直采用此光照时间,不足部分由人工补光;18周增加1小时光照或增加至最少13小时,18周以后每周增加15分钟,直至达到16小时光照。

(2)秋季进雏:自然日照时间逐渐缩短,但为了避免鸡只性成熟延迟,需在日照时间缩短到8小时以后保持恒定的光照时间,不足部分由人工补光,直到16周以后按密闭鸡舍光照程序执行。

蛋鸡的光照管理2.密闭式鸡舍的光照制度。

蛋鸡光照时间表

蛋鸡光照时间表

蛋鸡光照时间表
早上7点至11点:
1、7点至7点30分:鸡舍首先进入适宜的明亮白天灯光照射,这样可以让它们习惯昼夜变化,有利于可持续地繁殖;
2、7点30分至8点:把光线调到500 lux左右,保持白天般的明亮照明,以确保鸡儿们正常出蛋;
3、8点至9点:光照程度在1000 lux左右,保持家鸡饱满、有活力,有利于正常吃饭及需要试用蛋生产;
4、9点至10点:根据不同种类的铲式斗蛋蛋之间的发光程度:如果是深色斗篷的蛋,尽量把照度提高至2000 lux甚至3000 lux;如果是浅色的蛋,则照度提到1500 lux即可。

上午11点至下午2点:
1、11点至12点:调低照度至200 lux,以免影响家鸡的安宁健康,而在外的鸡则保持400 lux的光照强度;
2、12点至1点:此时要照度提高,保持在500 lux以上,且进行光照
补充,来维持室内外光照均衡;
3、1点至2点:由于蛋鸡是阳性动物,可以通过调高光照可以获得更
多的鸡蛋产量,因此在此时照度建议在1000 lux以上;
下午2点至傍晚6点:
1、2点至3点:在此时段,需要调低光照,以免影响鸡儿休息及繁殖,保持在200 lux以内;
2、3点至4点:此时可以把照度拉到100 lux,保持室内黑暗,夜晚般;
3、4点至5点:在此时间段内,光照要再次提升,拉高至500 lux以上;
4、5点至6点:此时根据蛋斗而定,如果是深色斗篷的蛋,照度将提
升至2000 lux;如果是浅色斗篷的蛋,照度提升到1500 lux即可。

农村致富技术-给蛋鸡科学补充光照

农村致富技术-给蛋鸡科学补充光照

农村致富技术:给蛋鸡科学补充光照
光照是影响蛋鸡产蛋的重要因素。

人工补充光照需要科学进行。

主要应注意四个方面:
1、光照要稳定
给蛋鸡补充光照一般从19周龄开始,光照时间要由短到长,以每周增加半小时为宜。

当每天的光照时间达到16小时时,应保持稳定光照,不能时长时短,最好的办法是早晚各补光一次。

2、强度要适宜
对于产蛋鸡,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一般为每平方米鸡舍2.7瓦。

多层笼养鸡舍为使底层有足够的照度,设计时照度应提高一些,一般为每平方米3.3—3.5瓦。

3、照度要均匀
鸡舍内安装灯泡应在40—60瓦为宜,一般灯高2米,灯距3米。

鸡舍内若安装2排以上灯泡,应交叉排列,靠墙的灯泡和墙的距离,应为灯泡间距的一半,还应注意随时更换破损灯泡,每周将灯泡擦拭一次,以使舍内保持适宜的亮度。

4、宜用红色光
光色不同,波长各异。

试验证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养在红光下的母鸡比其它颜色光线下的母鸡产蛋率要高。

商品蛋鸡饲养技术要点

商品蛋鸡饲养技术要点
3.光照管理。产蛋鸡的光照应采用渐增法与恒定光照相结合的原则,光照强度为3瓦~4瓦/平方米,光照时间从19周龄开始,每周递增1小时,直至每天16小时。光照时间与强度不得变更。
4.做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3℃,湿度为55%~65%,通风应根据生产实际,保证空气流通和新鲜。
3.至少实行分区全进全出制。
4.人员是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鸡场应谢绝参观,工作人员进出应淋浴更衣。没有淋浴条件的鸡场,至少应做到更换工作衣裤,戴上工作帽,换上胶鞋,并用消毒水洗手,踩消毒池。
5.进鸡前应彻底清洗消毒,程序为清除粪便等脏物→彻底清洗(包括地面、墙壁、屋顶)→消毒药喷洒→冲洗→熏蒸。用具是另一个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要重视鸡蛋筐的消毒。
(6)通风:可调节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排除尘埃和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降低鸡的体表温度等。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应注意观察鸡群,以鸡群的表现及பைடு நூலகம்内温度的高低决定通风的次数与时间长短。
(7)光照:原则上第1周光照强,第2周以后避免强光照,照度以鸡能看到采食为宜。光照时间第1周每天22小时~24小时,第2周龄~6周龄8小时~10小时,第7周龄~18周龄8小时~9小时。
18周龄末转入产蛋期,按照产蛋期要求饲养管理。
1.提供良好的产蛋环境。产蛋前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体重不断增长,产蛋率迅速上升,蛋鸡的生理应激反应非常大,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会下降,所以要减少外界干扰,降低应激。
2.满足鸡的营养需要。从19周龄~10%产蛋率,应给予高水平的产前料;以后根据不同产蛋率,选择使用蛋鸡料,保证其产蛋所需。保障每天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10)疫苗免疫:应根据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蛋鸡光照制度的原则

蛋鸡光照制度的原则

蛋鸡光照制度的原则蛋鸡光照制度的原则是确保蛋鸡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生活,以保障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以下是蛋鸡光照制度的一些原则和相关拓展内容:1. 日照时间和强度的调控:蛋鸡需要适宜的日照时间和强度来维持其生理节律和促进产蛋。

通常情况下,蛋鸡需要每天有12-16小时的光照,但具体要根据品种、季节和生产阶段进行调整。

对于居住在北纬较高地区的蛋鸡,冬季的日照时间较短,需要通过人工光源来延长日照时间,以确保其正常产蛋。

2. 光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蛋鸡的视觉系统对光照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敏感,不同光照强度和频闪等因素会对蛋鸡的产蛋和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在蛋鸡舍内设置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光照均匀且稳定,减少光照不足或过强对蛋鸡生产性能的负面影响。

3. 自然光与人工光的结合:自然光对蛋鸡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光是重要的原则。

然而,自然光的变化和不稳定性导致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人工光源来补充和调整光照条件。

因此,蛋鸡光照制度的原则是在自然光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光源来提供稳定和适宜的光照条件。

4. 光照调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蛋鸡光照制度的制定需要科学和技术的支持,包括光照强度和频率的测量、光照调控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光照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科学的光照调控可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管理蛋鸡的光照环境,提高产蛋效益和蛋鸡的福利水平。

总之,蛋鸡光照制度的原则是为了保障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而制定的,其中包括日照时间和强度的调控、光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自然光与人工光的结合以及科学和技术的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光照调控,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蛋鸡育成期的光照管理原则与方法

蛋鸡育成期的光照管理原则与方法

蛋鸡育成期的光照管理原则与方法光照控制是控制鸡群性成熟的主要途径,尤其在10日龄以后,光照对育成鸡性成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蛋鸡育成期的光照管理原则与方法。

1、蛋鸡育成期光照管理原则育成期光照管理原则是光照时间保持恒定或逐渐缩短,切勿增加。

光照制度要相对稳定,光照方案确定后,不应经常更换,要保持一定稳定性,最关键的一点是育成鸡舍的光照时间与产蛋鸡舍的光照要协调。

例如:若在育成期采用相当长的光照时间,而转入成鸡舍时日照时间是处在渐短的季节,这就会使产蛋高峰受到影响,鸡群不能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2、蛋鸡育成期的常见光照方法育成期常采用的光照方法有三种,即自然光照法、恒定光照法和渐减光照法:自然光照法:此种方法为自然光照逐渐缩短使用。

这期间不要人工补光。

恒定光照法:此种方法为自然光照逐渐延长时使用。

查出本批雏鸡长到20周龄时当地日照时间,以此为标准,自然光照不足部分采用人工补光。

渐减光照法:从当地气象部门查出本批雏鸡到20周龄时的白天光照时间,再加上4小时,为1~4周龄的光照时间,5~20周龄每周平均减少15分,到20周龄时正好与自然光照长短相一致。

育成期每天光照的总时数,一般不应低于8小时。

3、光照对蛋鸡鸡群的影响据试验,光照从鸡群开食时每天22小时渐减至18周龄每天6小时,鸡的开产日龄为169天;而从开食至产蛋每天恒定光照6小时,鸡的开产日龄为158天,若恒定22小时,则开产日龄为151天;而光照从开食每天6小时渐增至18周龄每天22小时,鸡开产日龄仅139天。

密闭式鸡舍因不受外界自然光照的影响,可以采用恒定的光照,即0周~1周23小时光照,2周龄~20周龄恒定为8小时~9小时光照。

从21周龄开始使用产蛋期光照,密闭式鸡舍不应有漏光。

蛋鸡光照管理制度

蛋鸡光照管理制度

蛋鸡光照管理制度一、蛋鸡光照需求及影响因素1.1 蛋鸡光照需求蛋鸡对光照的需求是因种类、生长阶段和养殖目的而异,但一般来说,正常光照条件下,蛋鸡适宜的光照时间为14-16小时,光线的强度为150-300勒克斯。

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光线强度可以提高蛋鸡的摄食量、生长速度和蛋产量,促进羽毛生长和群体行为,增加免疫力,提高食欲和生活质量。

1.2 光照对蛋鸡的影响光照对蛋鸡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促进生长发育和蛋产量方面,还对蛋鸡的生理机能、行为表现、群体秩序、繁殖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适宜的光照条件可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减少压力反应,降低疾病发生率,增加食欲和健康状况,减少群体行为异常,增加社会性行为的频率,降低群体间的压力和争斗行为,促进蛋鸡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效果。

1.3 光照管理的重要性光照是蛋鸡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合适的光照条件会影响蛋鸡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降低蛋产量,影响蛋的品质和口感,增加养殖成本,降低经济效益,甚至导致蛋鸡的疾病发生和死亡率。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光照管理制度对于保障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二、蛋鸡光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2.1 光照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科学合理的光照管理制度需要综合考虑蛋鸡的生长发育阶段、生产目的、品种特性、养殖环境和设施条件等因素,结合光照需求和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制定光照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光照时间和光线强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蛋鸡的生产和健康。

2.2 光照管理制度的实施实施光照管理制度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光照时间和光线强度进行操作,保障蛋鸡充足的光照需求,促进生长发育和蛋产量。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监测养殖环境和设施的光照条件,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保证蛋鸡得到满足的光照需求,保障养殖场的正常生产经营。

2.3 光照管理制度的优化光照管理制度需要根据养殖实际情况和蛋鸡的需求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

蛋鸡的光照时间

蛋鸡的光照时间

蛋鸡的光照时间
1、刚出生至18周
才出生的小鸡,前两天需要持续的光照,到了第三天开始,就可以减少了,每天差不多在15个小时就可以了,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十八周的样子。

2、18周至20周
到了十八周以后,光照的时间需要减少两小时,差不多在每天十三小时就可以了,如果没有达到体重的话,可以单独拿出来,延长光照时间。

光照的时候,需要在一个固定的范围是最好的,这样会更利于它的生长。

3、20周至22周
这个时候的小鸡需要适当的延长一下补光的时间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它的性腺发育,每周以延长一小时的光照为宜。

这个时期,除了补光之外,还需要适当的补充一些饲料,这样更加有利于它的生长。

蛋鸡光照的注意事项
1、原则
蛋鸡光照的时间会因不同的时间而有所不同,像产蛋期间的蛋鸡,光照一定要延长一些,差不多在16个小时左右。

育成时期的蛋鸡,
光照是不能延长的。

2、技巧
光照方面,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光照情况来做决定,当自然光照之后,剩余少了的光照时间,就需要用人工的方法将它补起来,这样会更好一些。

在补光的时候,晚上补光是最好的效果了,不过晚上补光的时间也需要控制好,一定要留足八个小时的时间,来让鸡休息,以免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

补光的时候,还可以和补料一起来进行。

3、补光时间
在补光的时候,可以根据鸡的习性来选择具体的时间,因为有些鸡喜欢在晚上活动,有些鸡喜欢在早上活动。

可以结合起来,早上各补光为最好。

4、遮黑法限制光照时间
遮黑法就是用一些帘子或者是布将鸡舍四周遮起来,让鸡舍看起来比较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更好的控制光照,将光照的时间确定的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蛋鸡的光照管理
光照时数和光照强度对商品蛋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等均有影响。

其作用机理大致如下:一般认为禽类有两个光感受器,一个为视网膜感受器即眼睛,另一个位于下丘脑。

光线的刺激经视神经叶的神经到达下丘脑;另外,光线也可以直接通过颅骨作用于松果体及下丘脑。

下丘脑接受刺激后分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引起卵泡刺激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促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发育的卵泡产生雌激素,促使母鸡输卵管发育和第二性征显现。

排卵激素则引起母鸡的排卵。

地球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造成了每天日照时数的变化。

在北半球,6月22日(夏至)是日照最长的一天,然后日照时间变短;12月22日(冬至)是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然后日照时间变长。

通常把日出和日落这段时间视为日照时间。

在商品蛋鸡生产中常用人工光照来补充自然光照的不足,或只用人工光照。

1 商品蛋鸡舍照明设施的安装
勒克斯(lx)是常用的光强单位。

简单地说一个带反射罩的40w的灯泡,灯高2m,在鸡所处的高度周围4m范围内照度为10lx。

一般每0.37平方米面积上1w灯泡或1平方米面积上2.7w可提供10.76lx的光照。

在鸡舍内灯泡高度一般为2~2.4m,灯距3m。

如果鸡舍内安装了两排以上的灯泡,则每排灯泡必须交叉排列,使地面处光线分布比较均匀,灯泡至鸡舍外缘的距离应为灯泡间距的一半,即1.5m。

如为笼养,灯泡的分布应使灯光能照射到料槽,特别要注意下层笼的光照,因此灯泡一般设置在两列笼间的走道上。

采用多层笼时,应保证底层笼光照强度。

养鸡生产中常用的电光源为白炽灯和荧光灯,荧光灯比白炽灯光效高,但价格贵。

一般认为两种光源对产蛋性能的影响不大,现在生产中这两种光源都在使用。

不要采用60w以上的灯泡,若使用功率较大的灯泡,光线分布不均,耗电量大。

安装灯罩可使光照强度增加25%。

2 育成鸡光照应注意的问题
缩短育成期内的每日光照时数,可以增加鸡达到性成熟所需要的时间,增加产蛋期前半期的产蛋数,可以较大地增加初产蛋重;通过逐日缩短每日光照时数的方法,最多可使性成熟推迟3周。

所以育成期的光照是很必要的。

为使雏鸡迅速学会吃食和饮水,在最初两天给3小时的连续光照。

生长鸡的光照强度一般为5~10lx,育成期光照只要保持在最大为10lx的水平,就不会对鸡有很大的影响。

但每日光照时数却有重要影响,如果每日光照时数少于11~12小时,性成熟和产蛋都会推迟;如果光照时间较长,鸡就会提早性成熟并开始产蛋。

若要制订任何令人满意的光照方案,都要注意这11~12小时的光照阈,这是制订育成期内光照控制方案的标准。

育成期光照控制最好在育雏期后立即进行,有时可开始于育雏3日龄之时,光照控制必须开始于12周龄之前方可收效最大,过迟就会减少实行光照控制的天数。

3 产蛋鸡光照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试验表明,对产蛋鸡来说5lx的光照强度就很充分了,但鸡舍内设备很多,降低了光照强度,尤其在笼养鸡舍内。

因此,实用的光照水平是10lx。

尽管一个光照日长为11~12小时即可刺激产蛋,但光照必须达14小时方可得到最大产蛋量,大部分产蛋方案要较此长1~2小时。

研究表明光照日达17小时或更长时会抑制蛋
鸡的产蛋量。

在产蛋期内每日光照时数不可随意减少,在有窗鸡舍和开放式鸡舍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自然光照时数是在变化的。

不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光照蛋鸡每日接受的总光照时数,必须同鸡产蛋期所在的一年中最长那天的日照时数相等。

应在鸡群产下第一个蛋前后,由育成期光照方案改为产蛋期光照方案。

但鸡群的开产年龄因温度、季节、光照方案和其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平均20周龄时改用蛋鸡光照方案。

在将育成期光照方案改为产蛋期光照方案后约1周,开始增加喂料量,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自然光照时间不足可用人工补光,每个季节都可以定为早4时至晚 20时为其光照时间(西部地区应在时间上后推1~2小时),即每早4时开灯,日出后关灯,日没后再开灯至晚20时再关灯,要注意调整时钟,以适应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保证16小时的光照。

完全采用人工光照的鸡群其光照时间也可以固定在早4时至晚20时。

从生长期光照时间向产蛋期光照时间转变,要根据当地情况逐步过渡。

4 商品蛋鸡的光照方案
实行人工控制光照或补充照明是现代养鸡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

光照控制的原则:一般来说,雏鸡和育成鸡均处于生长时期,这阶段应是促进雏鸡健康成长,防止母雏过早达到性成熟。

生长期大约每天8小时光照最好,不要超过11小时,在开放式鸡舍不能保证时也要做到光照时间不能延长(特别是在12周龄以后),照度以5~10lx为宜。

为使母鸡适时开产,并达到高峰,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产蛋期光照每天以14~16小时为好,不能超过17小时,照度以10lx为宜。

应根据季节情况和鸡舍情况制订相应的生长期和产蛋期光照方案,而且育成期的光照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蛋期的光照方案。

4.1 养于密闭鸡舍的鸡群完全用人工光照,光照强度和时间可以人为控制,因此可按规定的制度准确执行。

最可行的方法是使每日光照强度低于阈值(11~12小时),
以推迟开产,因为阈值是为安全起见,而实际每日光照时间可定为8小时。

雏鸡 1周龄内每天光照23~24小时,2~20周龄每天保持8小时光照时间。

采用人工光照鸡群,20周龄为8小时光照,可每周延长1小时,2周后延长0.5小时至32周龄达16小时。

如育成鸡养于密闭鸡舍,至产蛋时转到开放式鸡舍,若当时自然光照时间短于12小时,应立即给予12小时的光照;若当时自然光照时间长于12小时,以后每周增加0.5小时直到蛋鸡光照时间16小时。

4.2 春夏季孵出的雏鸡(4~8月),生长后期处于日照渐短或较短时期,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对开放式鸡舍饲养的鸡群利用此期间为好。

春、夏雏生长后期处于自然光照较短期,当鸡群产下第一个蛋时进入产蛋期。

可以逐周补加入工光照0.5~1小时,鸡群30周龄时光照应达蛋鸡规定时间。

4.3 秋冬雏(9月~次年3月)生长阶段后期,处于日照渐长或较长时期,此期间育雏,如完全利用自然光照,通常会刺激母雏性器官加速发育使之早熟、早衰。

为防止产生这种情况,多利用人工光照补充,具体办法有三种。

(1)用遮黑法限制光照时间:遮黑法就是对自然光加以控制,将鸡舍的门、窗等透光处安装上卷帘,使鸡舍完全遮黑形成暗室,每天定时将帘卷起或放下,这样就可以使自然光照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光照时间完全同密闭鸡舍,只是不用人工光照而用自然光。

(2)光照时数保持恒定:将自然光照逐渐延长的时间,变为稳定的较长光照时间。

从孵出之日算起,根据当地日出、日没时间,查出20周龄内最长一天的自然日照时数,此光照时数从雏鸡日龄开始一直保持到20周龄,之后每周增加0.5~1小时,达到产蛋期光照16小时为止。

(3)光照时间逐渐缩短:将雏鸡20周龄时较长的日照时间再补充人工光照使总的光照时间更长,再逐渐减少。

从孵出之日算起,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查出20周龄时的光照时数,每日再加5小时人工光照为其总光照时数(如自然光照为15小时,再加5小时共20小时光照时间)。

从雏鸡第4日龄起以
后每周减少15分钟,至20周龄正好减去5小时,为当时的自然光照15小时,21周龄后每周增加0.5小时,达到产蛋期光照时数16小时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