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与运作管理1概论
N4服装生产与运作管理

N4服装生产与运作管理1. 介绍服装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顾客满意度的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N4服装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内容。
2. 服装生产流程服装生产流程可以分为设计开发、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品质检验和销售配送等环节。
2.1 设计开发设计开发是服装生产的起点,它包括市场调研、款式设计、样板制作等环节。
在N4服装生产中,设计师通过市场调研获取消费者需求,根据市场趋势和品牌定位进行款式设计,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样板。
2.2 采购原材料采购原材料是指从供应商购买纺织品、辅料、饰品等所需物料的过程。
N4公司在采购原材料时会注意原材料的质量、价格和供货周期,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3 生产制造生产制造是将设计好的服装样板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过程。
在N4服装生产中,生产车间按照生产计划进行面料裁剪、缝制、整烫等操作,并在每个环节严格控制质量,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2.4 品质检验品质检验是对生产出的服装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
N4公司会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拉力测试、织物密度检查、耐洗牢度测试等各项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2.5 销售配送销售配送环节是将生产好的服装产品送到销售渠道,供顾客购买的过程。
N4公司会根据销售预测和库存情况进行销售配送计划,确保产品能够及时送达,满足市场需求。
3. 清晰的生产计划清晰的生产计划是服装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基础。
N4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销售预测和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能够按时、按量进行。
4. 高效的生产工艺高效的生产工艺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N4公司会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竞争力。
5. 严格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N4公司会建立严格的品质检验标准和流程,对原材料和产品进行全面检验,并及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符合要求。
生产与运作管理(一)概论

(一)按生产工艺特性分类 1、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制造性生产可分为 • 连续性生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 ,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因此,又称为流程式生产。 如:化工、炼油、冶金、食品、造纸等生产过程 • 离散性生产: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 动中不断改变形态、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因此 ,又称为加工装配式生产。 如:轧钢、汽车制造、柴油机、锅炉、船舶、飞机、家 具、电子设备、计算机、服装等产品的生产都属于加工 装配式生产。
1、生产概念的演变
•
生产概念的扩展
– – –
过去仅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即称为Production 。
服务业的兴起使生产的概念得到延伸和发展。
提供劳务的活动则称为 Operations,即运作 。
顾客需求层级
该有的 都有!
基本的需求 (Basic) 期望的需求 (Expects) 就是…..
对!对!!对!!! 这就是我要的
(四)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效率的途径 1、 途径一:减少零件变化,变产品的多品种为零 件的少品种(主动办法)。 (1)推行三化 产品系列化(可减少产品品种数) 零部件标准化 ( 直接减少零件变化) 零部件通用化( 直接减少零件变化) (2)推行成组技术:将相似零件归并成零件族, 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方法处理,从而减少重复工作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改进质量 (3)推行减少变化方法
• 生产与运作职能的实质是在转换过 程中发生价值增值。
不同组织的转换过程分析
生产与运 投入 作系统 转换 产出
汽车 健康的人、 医学研究成 果 学士、硕士 、博士、科 研成果 邮件交送
反馈
成本、产量 、质量 药物反应、 手术并发症 教学质量、 淘汰率 平均送递时 间、邮件损 坏率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一章概论Chp1 生产与运作管理一、社会组织1、社会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各种社会组织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2、社会组织三大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理财、营销二、生产与制造1、生产的外延比制造大,泛指投入产出的转化过程;2、广义的生产包括制造与服务,制造即有形产品的生产,服务即无形产品的生产;三、生产与运作管理(POM)1、定义:通过把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活动等投入物转化为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而对转化过程进行管理;2、研究对象: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研究层次:企业生产运作战略、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3、任务及目标: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全面完成运作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包括完成产品的品种、质量、产量、成本和交货期等各项要求;不断降低物耗,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产品,压缩占用的生产资金,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柔性。
(高效、灵活、准时、清洁生产<环境管理属于生产运作管理>、满意服务)四、生产运作系统1、生产运作活动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即“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2、生产运作系统示意图:市场企业战略财务战略运作战略营销战略运作管理输入、原料、人力人力工厂(服务场所)部件(服务包)工艺(流程)输出、产品、服务计划与控制系统生产系统3、典型系统:社会组织 主要输入 资源 转化的内容 主要输出 汽车工厂 钢板、动力 设备工人 装配制造 汽车 运输公司 产地的物资 运输工具 位移 销地的物资 修理站 损坏的机器 工人、工具 修理 修复的机器 医院 病人 医护人员、药物 治疗、护理 健康的人 大学 高中毕业生 教师、书本 教学 高级专门人才 咨询站 情况、问题 服务人员 咨询 建议、办法 餐厅饥饿的顾客食物、环境饮食满足的顾客4、运作管理 = 运作战略 + 运作战术 + 运作控制5、丰田生产模式:吃进部件、产出汽车,JIT 福特生产模式:一条龙化生产(缺少柔性) 通用生产模式:断龙生产、分段式生产 微软、360模式:平台模式、项链式生产Chp2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一、管理历史二、科学管理: 1、工资问题——抓手:—计时工资:工资=工作时间*工资率(单位时间工资)—计件工资:工资=生产合格产品数量*工资率(单位产品工资) —存在问题:工作量标准不清楚:存在工资率随意定的现象; —工资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1)外部竞争性:人才竞争、产品竞争(2)内部公平性:收入与贡献的比值<亚当斯>(牢骚理论:主观感觉到不公平) 10年代 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和工作研究 泰罗 30年代 质量管理 抽样检验 休哈特 40年代 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运筹学小组 50年代 运筹学 仿真、排队、博弈、PERT (计划评审方法)、CPM 众多研究人员70年代 计算机应用 预测、PM 、MRP (物料需求计划)奥里奇 等80年代 JIT 、TQC 看板管理、CIMS大野耐一 等90年代TQM 、BPR 、SCMISO 、IE 、并行工程、因特网 ASQC 、哈默、网景 等制造规划 技术选择 设施配置 能力规划 攻略整合员工人数 何时需要 原料需求 库存战略排队设计优先次序 进度控制 成本控制 质量控制 物料控制(3)激励性:能否调动职工积极性2、泰罗的假设:—假设(命题)——搜集资料——进行为证—经济人假设:人是金钱的动物,人们为了金钱进行生产与劳动,因此,管理工作就是要使用大棒加萝卜的手段管理;—另外两假设:社会人、决策人—管理学三个研究方向:解决人们生理约束(经济人)解决人们动机约束(社会人)解决人们认识约束(决策人)3、怠工现象—怠工就是磨洋工,分为自然原因和故意行为两方面自然原因:从生理上,人们总要放松自己,泰罗认为这是人的本性(亚当·斯密:制度的设计可改变自私本性)故意行为:制度的缺陷—从管理来讲,出现怠工现象的原因在于管理者不了解工人平均日工作量,不了解工人平均日工资,因此定额(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一个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所需时间)就是很有必要的。
生产运作管理-第1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论

所得税”,贫富差别就会缩小,基尼系数就会降低。
• 单纯压缩“供应侧”的产能并不能解决供需失调问题,应该从供需协调的角度同时考虑“供应侧”和 “需求侧”。
• 1.3.3 如何实现供需协调
• 扩大内需、投资和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其中满足国内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是根本,只有它才是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主动力,投资和外贸最终还是为了满足居民的消费。 • 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桥梁、通讯设施的建设,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但也要 与当时的需求相适应。 • •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就不需要那么多钢材和水泥。 外贸是国家之间一种互利的经济行为,将本国有优势的产品卖到其他国家,换取外汇再从国外购买自 己需要的产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外贸不是为赚取外汇,而是要买回本国人民所需的物品;外贸不 是援助,应该是互利的。
• • •
讨论: 1、生产运作管理的意义。 2、让学生提出他们对这门课的想法。
思考
• • 1、结合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思考生产运作管理的作用。 2、举例说明生产运作过程管理。
1.2 生产运作的分类
1.2.1 产品生产
• 1.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 连续性生产又称为流程式,如化工、炼油、 • 2.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 • 备货型:没接到订单 • 订货型: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生产。如
(5)顾客是否参与:顾客参与,顾客不参与
(6)劳动密集程度与顾客接触程度: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 本密集服务、大量劳动密集服务、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教案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1.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1.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1.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1.4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演变与发展趋势1.5 本章小结第二章: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2.1 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步骤2.2 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2.3 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的工具与方法2.4 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案例分析2.5 本章小结第三章:生产与运作计划与控制3.1 生产与运作计划的概念与类型3.2 生产与运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3 生产与运作控制的概念与目标3.4 生产与运作控制的工具与方法3.5 生产与运作控制案例分析3.6 本章小结第四章:生产与运作组织与管理4.1 生产与运作组织的结构与功能4.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原则与方法4.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组织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4.4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激励与绩效评估4.5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4.6 本章小结第五章: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改进与创新5.1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改进与创新的意义与目标5.2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改进与创新的方法与工具5.3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改进与创新的案例分析5.4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改进与创新的实施与评估5.5 本章小结第六章:质量管理6.1 质量管理的概念与原则6.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6.3 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方法6.4 质量管理案例分析6.5 本章小结第七章:供应链管理7.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7.2 供应链设计的策略与方法7.3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流程7.4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与管理7.5 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7.6 本章小结第八章:库存管理8.1 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目标8.2 库存管理的策略与方法8.3 库存控制的关键指标与工具8.4 库存管理案例分析8.5 本章小结第九章:项目管理9.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9.2 项目生命周期与项目阶段9.3 项目计划的制定与执行9.4 项目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9.5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9.6 本章小结第十章: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未来趋势10.1 工业4.0与智能制造10.2 数字化与网络化生产与运作10.3 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10.4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模式与新思维10.5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10.6 本章小结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质量管理6.1 质量管理的概念与原则重点和难点解析:质量管理是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原则以及其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蔡建华-生产与运作管理-01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

3
信息化的提高,人们除了对各种有形产品的需求之 外,还对有形产品形成之后的相关服务的需求也不 断提高,如产品运输、安装、维修与保养等。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教育、医 疗、保险、理财、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要 求也在不断提高,相关的行业也在不断扩大。
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产生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内容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史
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
生产与运作活动是一个价值增值的活动,是组织向社
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要想实现价值增值,向社会提 供“有用”的产品,
首先是质量。由于提供的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必须具有 一定的使用价值,即它能够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功效。 当然对功效的要求是因人因时而异的,而对功效要求的 满足程度如何则是用质量来衡量的。
动作研究是把作业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然后通 过定性分析,找出最合理的动作,以使作业达到高效、省 力和标准化的方法 。
动作经济的要求的四个原则:
一是两手应尽量同时使用,并取对称反向路线。
二是动作单元要尽量减少。
三是动作距离要尽量缩短。
四是尽量使工作舒适化。
4. 亨利·劳伦斯·甘特(1861——1919)发明的甘特图 是一条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 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并用17 不
人们对生产管理研究也是沿着这个轨迹展开的, 开始人们是以有形物质产品如何生产、提高生产效 率为研究对象,以管理学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 理》为代表的经典著作研究大部分内容都涉及的生 产管理,随着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消费者对服务 业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提高服务业的效率,降低成
生产运作管理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

产出
生产要素
生产转换
生产财富
1、生产与运作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职能之一。
Management School of UESTC
Operations Management
8
学习运作管理的理由:
2、概念和工具广泛应用于其他职能领域
天哪!先做 哪一个好呢
3、提供了新的事业发展机会
Management School of UESTC
生产运作过程控制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MRP与MRPⅡ ·作业排序 ·项目管理 ·库存管理 ·质量管理 ·设备管理
Management School of UESTC
Operations Management
1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 • Q (Quality) •T (Time)
•C
(Cost)
» Í ½ ¨Ó ë « ¹ Ó Ã Ê Â Ò µ 5% ã Û Á Ê Ò µ 16% ð È ½ Ú ¢ ¡ ± £ Ï Õ Ò µ 6%
Ý Ó Ö ë × µ ² ½ Õ þ ¸ ® 14%
ª î Á °Õ þ ¸ ® 3%
上表表明: 60%左右的人从事无型产品的生产; 24%左右 从事有型产品生产;10%左右的人在政府工作。 随着技术与社会进步, 第三产业人口就业还将增大。这是一个发展趋势)
Operations Management
Operations Management
Chapter 1
1
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
Management School of UESTC
Operations Management
2
Operations
Management
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生产运作管理总结

复习要点重点:一三六章第一章服装生产管理概论生产运作管理概念、内容、框架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生产运作管理就是对企业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生产运作系统设计、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生产运行控制。
生产运作管理框架:服装生产的特征服装生产的特征:A. 生产之间的协作性劳动密集型生产、工艺间相关性较强、对管理要求较高B. 生产技术的专业性品种繁多、专用设备、分工较细C. 服装生产对材料的依赖性D. 服装生产的季节性E. 服装产品因人而异F. 成衣生产标准化服装生产工艺流程服装生产流程:⏹材料购入:☐服装材料分主料、辅料☐主料指面料,包括构成服装主体的布料、皮革等☐辅料包括里料、衬料、扣子、拉链、线、垫肩等☐主、辅料的订购要根据工厂所加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如期购入⏹检查选料:☐验布☐对所采购材料进行检查,保证质量☐检查项目包括:面料的布幅、布料的疵点、材料的手感、着色情况、缩水率等⏹复形:☐面料生产是通过纺纱、纺织、印染等工序完成,在包装、存储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裁剪之前,把面料恢复到原来的自然状态☐自然复形、高温蒸气熨烫复形⏹考料:☐也称打版或排版☐面料的裁剪要使用服装生产用样板,根据裁减通知单的尺寸与批量,在面料上排班。
☐选择最省材料的排版方式☐电脑排版⏹铺布:☐按照考料时的排料方式、规定拉布的长度,根据生产通知单的数量铺布☐单层铺料、双层对折铺料☐面料的松紧一定要均匀,布边要对整齐⏹剪裁:☐按照样板裁剪☐布料上下层对齐☐裁剪刀走过的痕迹不能有斜坡度⏹裁片管理:☐查片☐编号,打号☐按型号、颜色、批量等和一定数量扎捆⏹粘衬:☐可使服装的缝纫加工省力化,减轻生产技术难度,并能够帮助服装成行。
☐根据面料的质感及服装造型要求来选择衬料☐高温粘合机,要考虑面料的热缩率及耐热性能⏹缝纫:☐一人完成或多人流水作业☐缝纫、打钮扣、上拉链等⏹后整理:☐高温整烫、吹线头、包装⏹检验:☐半成品检验(中检)和成品检验(尾检)☐尺寸:身长、袖长、胸围、臀围、腰围、袖口、肩宽等☐外观:整体造型效果、领、袖等缝纫部位、油污、色差、开线、跳线、格纹面料的对格等☐品质:染色的牢固度、耐洗性等⏹入库:包装或吊挂、入库准备发货或保管第二章服装经营管理概念经营与管理的区别经营与管理的区别⏹从生产过程来看,管理是劳动社会化的产物,经营则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从应用范围来看,管理适用于一切组织,而经营则只适用于企业;⏹从他们要达到的目的来看,管理旨在提高作业效率,经营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二节 服装生产的特征 第三节 服装生产流程
本章教学重点
为了实现本章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 以下列内容作为本章教学重点:
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框架 了解服装生产的基本流程
本章教学难点
生产运作管理与运作管理
供输出或提供的输出不为社会所接受,那么这个 社会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社会组织的输出 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Product)或服务 (Service)。
要提供输出,就必须要有输入。 把输入转换为输出,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本活 动。
环境约束(经济、政治、社会 、法律、市场)
输入
(原材料、能源、信息 )
生产计划与过程控制 工艺制定与控制 质量检验与控制 供应链管理 设备管理
四、学时安排
本课程为总学 时48(32-40)学 时,其中讲课36 学时。 各章学时安排
内容
课
时
第 一 章 服装生产管理概论 3
第 二 章 服装经营管理概论 3
第 三 章 生产计划与过程控制 4
第 四 章 工艺制定与控制
4
第 五 章 质量检验与控制
生产管理内涵的变化
美国劳动力增长变化 (1982-1996)
制造业: -2.7%
采掘业: - 49.1%
建筑业: +37.7%
理财, 房地产, 保险业: +32.2%
零售贸易: +39.2%
运输业: +23.2%
总计: +31.8%
其他服务业: +76.7%
制造业
Production Management
思考一下:一个企业要做哪些事 情?
战略(Strategy) 生产(Production/Operation) 营销(Marketing) 研发(Research & Development) 理财(Financing) 会计(Accounting) 采购(Purchasing) 供应(Supplying)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设备管理(Maintenance)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人力资源管理(Personnel) 库存管理
参考书目:
1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 陈荣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服装工程学 冯旭敏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服装生产管理概论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二节 服装生产的特征 第三节 服装生产流程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
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了解服装生产的特征 了解服装生产流程
服务业
Production&Operation Management
注意点: 我们主要是研究制造业的生产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生产运作管理就是对企业生产活动的计 划、组织和控制。
是企业管理重要职能之一(财务、营销、生产 );
核心是实现价值增值;
广义和狭义之分:管理对象不同
财务和会计(Financing)
—融资 —投资 —资金的合理运用
除三大基本职能之外
一个社会组织还有其它职能 :
会计(Accounting) 采购(Purchasing)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维修(Maintenance) 人力资源管理(Personnel) 研究与开发(Research & Development)
服装生产与运作管理1概论
课程简介
一、什么是服装生产与运作管理 服装业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生产相结合的全球性
产业,发达国家资金、技术的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 的优势不断改变着服装产业的结构与内涵,服装业逐渐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作为世界第一的服装 出口大国,我国的服装工业在款式设计、样板设计、生 产工艺设计以及裁剪、缝纫、整烫等方面,正在逐步应 用服装CAD、CAM系统。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服装产品 的附加值,以内涵式集约发展代替粗放式数量增长,在 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活力,企业就要不断提高生产管 理水平,正确运用生产管理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6
第 六 章 供应链管理
6
第 七 章 设备管理
4
第 八 章 服装企业经营战略 3
第 九 章 服装企业经营环境 3
课堂讨论、习题、测试
12
关于作业
本周布置的作业,请于下周交,最迟可 于隔一周交,过后不再收,请按时交作业 。
关于课堂讨论
分组 自由结合小组,3-5人/组 要求制作PPT,每名同学都要发言 按时认真完成,成绩按组计 (以收到自动回复为准)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
社会组织
所谓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 的社会化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社会组织生存的根本条件是使他的服务对 象满意。
组织的性质有所不同,可分为: 非赢利性组织(Nonprofit) 赢利性组织(For-profit)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
社会组织的输出与输入 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有输出,如果不提
出勤
随机点名或者采用做小练习的方式代替 点名。 如果是病假,请在当天就拿病假条来; 如果本人不能来,请让同学带来。 事假请提前请假,或者请班长带条来说 明为何来不了。 除此之外,任何理由均不接受。出勤将 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六、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服装生产经营管理(第三版)
宁俊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
社会组织
输出
(产品、服务 )
资源支撑(人、财、物、技术 )
社会组织及其外部约束
组织的三大基本职能
营销(Marketing) —发掘需求
—定价 —商业促销
生产与运作(Production and operrations)
—创造产品和服务 —物质产品的生产( goods-oriented, tangible products) —服务性产品的生产(service-oriented, intangible products )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掌握服装生产管理的概念、框架、工 具和 技术; 2.了解服装生产管理职能与其他管理职能之间 的关系,从总体上把握服装生产管理的地位和作 用; 3.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了解生产管理方面知识如何运用在服装类 生产企业。
三、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