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中的变化量
电学变化量问题归类例析

电学变化量问题,难度较大且易错,本文拟结合典型例题进行分类解析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同类物理量变化量大小的比较类此类问题是在“当电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判定电路各部分电流、电压如何变化”类题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
因此,处理此类问题时,要首先定性地判定电流、电压如何变化,然后再进行同类物理量变化量大小的比较。
例1 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置于某一位置,向右移动到另一位置时,R1、R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分别为△U1和△U2(均取为绝对值),则A.△U1<△U2B.△U1>△U2C.△U1=△U2D.无法判断△U1、△U2哪个大分析与解: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变大的,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将变大,又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小,定值电阻R0、R2两端的电压也均是变小的。
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其值总等于定值电阻R0、R2两端的电压与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之和,既然定值电阻R0、R2两端的电压均变小,所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必是变大的,且定值电阻R0、R2两端的电压减小量之和应与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增大量相等,即△U0+△U2=△U1。
于是可知,△U1>△U2,应选B。
本题中,若定值电阻R0>R2,则定值电阻R0、R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谁大谁小呢?设滑片“置于某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滑片向右移动到“另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则R0、R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分别为△U0=(I—I‘)R0,△U2=(I—I‘)R2,即△U0∶△U2=R0∶R2。
因为R0>R2,所以有△U0>△U2。
读者不妨自己思考: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是向左移动的,△U0、△U1、△U2的关系又将怎样?(答案:△U1>△U0>△U2)例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触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和A1的读数都将发生变化。
中考电学变化量题型解题方法总结(精华)

电学变化量问题知识点一:两个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一) 电压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当滑片向右滑动时,R 2增大,R 总增大,I 减小,电压表V 1的示数减小,电压表V 2的示数增加。
➢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V 1示数的减少量等于电压表V 2示数的增加量,即21U U ∆=∆(二) 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三) 结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21U U ∆=∆;➢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比值为此定值电阻,即IU R ∆∆=11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之比等于除滑变之外其他定值电阻,即IU R ∆∆=21知识点二:三个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一) 电压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U U U U =++321 312U U U ∆+∆=∆∴,➢ 在R 1、R 2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V 4,UU U =+3434U U ∆=∆∴;➢ 在R 2、R 3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V 5,U U U =+51 15U U ∆=∆∴(二) 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三) 结论:➢ 电表示数之比的变化情况由电压表所测的电阻决定,如果测的是定值电阻,则示数之比不变;如果测的是滑动变阻器,则示数之比的变化情况与电阻的变化相同。
➢ 变化量之比均为定值电阻,所以变化量之比都不变。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之比等于除滑变之外其他定值电阻(之和)。
(四) 变化量大小比较 已知321R R R >>,则321,,U U U ∆∆∆的大小关系为:312U U U ∆>∆>∆(五) 比例计算312131U U U U R R ∆∆== 知识点三:电功率变化量(一)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量②……………①……………12111211R I P R I P '='=1211111111111212112112111R I UI U U I R I R I I R I I I I R I I R I R I P P P ⋅∆>∆⋅∆>⎪⎭⎫ ⎝⎛+'⋅∆=⎪⎭⎫ ⎝⎛+'⋅∆=⋅⎪⎭⎫ ⎝⎛+'⎪⎭⎫ ⎝⎛-'=⋅⎪⎪⎭⎫ ⎝⎛-'=-'=-'=∆同理:1211R U I I U P ∆>⎪⎭⎫ ⎝⎛+'⋅∆=∆(二) 总功率的变化量I U P ∆⋅=∆【题型分类】1.同类变化量大小比较2.电表示数之比与电表变化量之比3.变化量计算4.电功率变化量【专题讲练】1. 同类变化量大小比较(2011延庆一模)11.图4是小李探究电路变化的实验电路,其中R1、R2为定值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R max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初中物理电学学不会的原因 动态电路分析和电路故障分析完整版

图(11)
电路故障专题复习
一、两种常见的电路故障:断路和短路 1、 断路故障
也叫开路,是电路中某处断开, 导致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的 故障。例如:灯丝断了,接触不良, 导线断开,仪表内部断线等。
2 、短路故障 指电源或电路元 件被电阻极小的导体 (如导线、电流表等) 并联而造成的电路故 障,短路时电路的电 流会变大。
[例4]如图6,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A1表、 A2表和V表将如何变化?
分析: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 相等,等于电源电压,故电压表 V示数不变。由于并联电路各支 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滑动变 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对R1这 条支路没有影响,所以电流表A1 示数不变。滑片P右移,R2变大, 图 6 两端电压不变,故电流变小,干 路中电流也随之变小,所以A2示 数也会变小。
最新初中物理动态电路分析 和电路故障分析
电路动态分析题和电路故障分析题是初中学生 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其原因是这两类题目 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进行电路故障分析,要 以电路动态分析能力作为基础,而电路故障分析又 是电路动态分析的载体,因此我们将这两类分析题 整合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在编排顺序中,我们以电路动态分析作为主线,而 将电路故障作为电路动态变化的一个原因。
[变式训练题] 在如图5所示电路中,当闭合 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 时( A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D)电流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图(起的变化
扩展: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滑动变阻器 R2两端的电压 U2 将 ↑。推论:如果滑动变 阻器R2 足够大,当滑片P向右一直滑动时, 电阻将不断增大,那么U2 将不断增大, U1 将不断减小,I将不断减小。假设 R2 无 限大,这时U2 将增大到电源电压,U1 将 变为0,I也将变为0,这时的电路就相当于 断路。这就是用电压表来判断电路断路和 短路的道理。
电量与电流的关系公式

电量与电流的关系公式电量与电流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电学中,电量通常指的是电荷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库仑(C)。
而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符号I 表示,单位是安培(A)。
根据电学的基本原理,电流的大小与电荷量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增加时,电流的大小也会增加;反之,当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减少时,电流的大小也会减小。
因此,可以得出电流与电荷量之间的关系公式如下:I = ΔQ/Δt式中,I表示电流,Δ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根据这个关系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当电荷量不变时,电流的大小也不变。
这是因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不变,所以电流的大小也保持不变。
当电荷量增加时,电流的大小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增加,所以电流的大小也会增加。
当电荷量减少时,电流的大小也会减小。
这是因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减少,所以电流的大小也会减小。
电量与电流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即电流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变化量成正比。
这个关系公式为I = ΔQ/Δt。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许多电学中的重要定律和规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电量与电流的关系公式在电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流的产生和传输过程,还可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因此,掌握电量与电流的关系公式对于学习和应用电学知识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要注意的是,电量与电流的关系公式只是电学中的一个基础公式,它描述了电流与电荷量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电学定律和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
因此,在学习和应用电学知识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电量与电流的关系公式,并将其与其他相关知识相结合,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5-2 .a 库[仑」
C 1C = 1A "s
cou lo mb
单 位安 「培」[小〕时用 于蓄 电 池。1A ·h=3.6 k C
5-3 一
库[仑]每立方米 C/m3 co ulo m b p e r
cu b ic m et re
一—
!
}5-5.a 伏r特]每米
GB 31 0 2. 5 一 93
GB 31 0 2. 5 一 93 单 位 :5 -1 8. a - 5 -2 3. a
量 :5 -2 4.1- 5-30
量 :5 -1 1-5-17
GB 31 0 2. 5 一 93
Gs 31 0 2. 5 一 93 单 位 :5- 11 .a - 5-1 7. a
量 :5 一1 8.1^-5-23.2
上 述 国 家标准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务院于 1984年 2月27日公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 的命令》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本标 准 的 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表格中有关量的各栏列于左面各页 ,而将其单位列于对应的 右面各页并对齐 。两条实线间的全部单位都是左面各页相应实线间的量的单位 。
GB 31 0 2. 5 一 93
GB 31 0 2. 5 一 93 单 位 :5 -3 1. a ^ -5 -3 6. a
量 :5 一3 7^-5-42
项 号 单 位 名 称
符号
定
义
单位 :5- 1. a一 5 -5. a 换算因数和备注
5-l .a 安「培」
A
am pe re
在真 空 中,截面 积可 忽 略 的两 根 相 距 1m 的无 限 长 平 行 圆 直 导 线 内 通 以 等 量 恒 定 电 流 时 ,若 导 线 间 相 互 作 用 力 在 每 米 长度 上 为 2X 10- ' N , 则 每 根 导 线 中 的 电流 为 1A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电学公式在高中物理知识中所占比重较大,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电学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电场公式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 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ε:介电常数)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0=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0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0t,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高中物理恒定电流公式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 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 成反比)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0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0);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Rg+R0+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微梯度和微电位

微梯度和微电位微梯度和微电位是两个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概念,它们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微梯度和微电位的定义、特点以及应用,并探讨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微梯度微梯度指的是一个非常小的梯度,即在一个非常短的距离内,某个物理量的变化量。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中,微梯度常常用于描述一种物理量随空间位置的变化情况。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加准确地了解物质的分布规律。
在物理学中,微梯度可以用来描述电场、磁场、温度场等的变化情况。
例如,在电场中,微梯度可以用来表示电势的变化率,即单位距离内电势的变化量。
在化学反应中,微梯度可以用来描述反应速率随位置的变化情况。
在生物学中,微梯度常常用于描述细胞内各种物质的浓度分布,从而揭示细胞内的生物过程。
微梯度的研究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微梯度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加准确地描述物质的分布规律,从而揭示物质运动的机制。
其次,微梯度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传输过程,有助于优化工艺和设计新的材料。
此外,微梯度还可以用来研究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对于深入理解生命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电位微电位是指在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内,电势的变化量。
微电位常常用于描述神经元活动、电化学反应、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中的电势变化。
在神经生理学中,微电位可以用来研究神经元的活动,从而揭示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
在电化学反应中,微电位可以用来研究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从而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效率。
在电化学传感器中,微电位可以用来测量各种离子或分子的浓度,从而实现对生物、化学、环境等领域的监测。
微电位的研究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微电位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加准确地了解电势的变化规律,从而揭示电化学反应、神经系统等的工作机制。
其次,微电位可以用来设计和制造电化学传感器,实现对各种物质的灵敏检测。
此外,微电位还可以用来研究电化学储能、电化学合成等领域,为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电学专项突破1动态电路分析(原卷版)

电学专项突破1:动态电路分析方法点拨:1.识别电路(“去表法”:电流表相当于,电压表相当于);2.判断电表的测量对象,在图中标出对应的已知量、不变量、待求量(特别注意:欧姆定律的同体性和同时性);3.根据开关的通断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滑动引起的电路结构变化来判断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用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电功率、电能相关公式分析求解。
考点一: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的动态电路分析1.(2022•巴中)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2示数变大B.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2示数变小C.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2示数变大D.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2示数变小2.(2022•辽宁)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灯泡变亮B.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V2与电流表A2示数的乘积变小D.电压表V1与电流表A1示数之比不变3.(2022•通辽)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小B.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C.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D.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4.(2022•遂宁)夏季汛期来临,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监测观音湖水位的装置。
其原理如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是竖直放置的长条形电阻片,浮子可带动金属滑杆AP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AP与R组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60Ω),当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某一数值时提醒监测员水位达到警戒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中的变化量
公式推导
对于同一个电阻,在不同电路中电阻与电流的变化量和电压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U1=I1R①
U2=I2R②
①-②得:U1-U2=I1R-I2R
U1-U2=(I1-I2)R
ΔU=ΔIR
【例1】
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V时,电阻中的电流为I;当电压为增加为7V时,电阻中的电流增加了200mA,则该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R=ΔU/ΔI的证明:
【例2】
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为定值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R m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已知电源电压不变,R1>R2>R m。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某一位置时,R1、R2、R0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0;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另一位置时,R1、R2、R0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0';
若ΔU1=|U1-U1'|,ΔU2=|U2-U2'|,ΔU0=|U0-U0'|,则
A.ΔU0>ΔU1>ΔU2B.ΔU1<ΔU2<ΔU0
C.ΔU1>ΔU2>ΔU0D.ΔU0<ΔU1<ΔU2
【例3】
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滑动变阻器,R0、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由右端滑向左端时,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线分别画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
根据以上条件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__Ω,R1的最大阻值为__Ω,R0的阻值为__Ω ,电源电压为____V。
【例4】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四个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U1/I不变,ΔU1/ΔI不变;
B.U2/I变大,ΔU2/ΔI变大;
C.U2/I变大,ΔU2/ΔI不变;
D.U3/I变大,ΔU3/ΔI不变;
【例4变式】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动时,四个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电阻R1、R2、R3消耗的电功率分别用P1、P2、P3表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U1/I不变,ΔU1/ΔI变小
B.U2/I变大,ΔU2/ΔI不变
C.U3/I不变,ΔU3/ΔI不变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P1变大,P2变小,P3变大
【例5】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Ω。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于A点时,电压表V1的为4V,电压表V2的示数为10V。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 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8V,电压表V2的示数为11V。
则电阻R2的阻值是______Ω。
【例5变式】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做实验测电阻,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Ω。
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A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电压表V2的示数为8V。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7V,电压表V2的示数为9V。
则所测电阻R2的阻值是Ω。
【例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
滑动变阻器R W的滑片P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在1A至2A之间变化,电压表的示数在6V至9V之间变化。
定值电阻R的阻值及电源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6Ω;15V B.6Ω;12V C.3Ω;15V D.3Ω;12V
【例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的值分别为ΔU1和ΔU2,则它们的大小相比较应该是( ) A.ΔU1<ΔU2 B.ΔU1>ΔU2 C.ΔU1 =ΔU2 D.因无具体数据,无法比较【例8】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之问电压U保持不变,电路连接完好且使用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 )
A.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B.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C.电压表V l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绝对值| ΔU1/ΔI|增大
D.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绝对值|ΔU2/ΔI|不变
【例8变式】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闭合开关S,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片P在某位置不变时,表V1读数与表A读数之比等于R1
B.滑片P在某位置不变时,表V2读数与表A读数之比等于R1
C.滑片P移到另一位置时,表V2读数变化量与表A读数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R2 D.滑片P移到另一位置时,表V2读数变化量与表A读数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R1
【例9】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触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和A1的读数都将发生变化。
如果电流表A和A1读数的变化值(均取绝对值)分别为△I和△I1,则( )
A.△I1>△I B.△I1<△I
C.△I1=△I D.无法判断
【例10】
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8V增加到10V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相应变化了0.2A,则该定值电阻所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量是( )
A. 0.4W
B. 2.8W
C. 3.2W
D. 3.6W
【例1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一
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0.2A,发现电阻R的电功率增大了2W,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V,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_________Ω。
【例12】
如图,电源电压保持恒定,R0为定值电阻,小灯泡L的规格为“3.6V 3.6W”。
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1,电压表的示数为5.5V,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另一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2,电压表的示数为5.0V,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R0的阻值为1.0Ω B.R1的阻值为7.4Ω
C.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11∶5 D.电源电压为6.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