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试题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考研试题及答案

改革开放考研试题及答案

改革开放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改革开放的起点是在哪一年?A. 1976年B. 1978年C. 1982年D. 1987年答案:B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哪位领导人?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答案:B3.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什么?A. 闭关锁国B. 独立自主C. 引进来D. 走出去答案:C4.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A. 上海B. 深圳C. 广州D. 北京答案:B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快速增长B. 缓慢增长C. 停滞不前D. 波动不定答案:A6.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的主要改革措施是什么?A. 土地私有化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集体经济D. 农业合作社答案:B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A. 传统手工业B. 高科技产业C. 资源密集型产业D. 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B8.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单边开放B. 多边开放C. 地区性开放D. 全面开放答案:D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出口导向型B. 进口替代型C. 贸易平衡型D. 贸易逆差型答案:A10.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城市数量增加B. 城市规模扩大C. 城市化率提高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率大幅下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结构的变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思想观念的更新,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创新;文化多元化,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高中改革开放的试题及答案

高中改革开放的试题及答案

高中改革开放的试题及答案高中改革开放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始于哪一年?A. 1976年B. 1978年C. 1984年D. 1992年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哪位领导人?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3. 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是什么?A. 人民公社化B. 土地改革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农业集体化4.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哪里?A. 上海B. 深圳C. 广州D. 厦门5. 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包括哪些方面?A. 引进外资B. 引进技术C. 引进管理经验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______年代末开始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措施。

7. 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1978年12月召开的______。

8.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______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 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等经济特区。

10.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______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2. 描述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改革开放如何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14. 分析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0分)15. 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分析改革开放政策如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B5. D二、填空题6. 70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8. 计划经济9.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0. 经济三、简答题11.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

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知识测试题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知识测试题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知识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 共30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和国家调整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

[单选题]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调整、优化、改进、提高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正确答案)D改革、优化、充实、提高2.1980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将试办的( )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

[单选题] * A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正确答案)B深圳、珠海、蛇口、厦门C广州、珠海、汕头、厦门D上海、珠海、汕头、厦门3.1988年4月设立( )经济特区;1992年, 经济特区模式转移到国家级新区建设上来, 重点建设( )新区。

[单选题] *A霍尔果斯;浦东。

B海南;浦东。

(正确答案)C北海;雄安。

D喀什;雄安。

4.“十八个红手印”是于1978年11月24日晚上, 在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 )的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按下的。

[单选题] *A严俊昌B关友德C严立华(正确答案)D严学昌5.(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

[单选题] *A1979年1月1日B1980年1月1日C1981年1月1日D1982年1月1日(正确答案)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党的( )上通过的。

[单选题]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四中全会C十一届五中全会D十一届六中全会(正确答案)7.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大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 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 )。

[单选题] *A新命题(正确答案)B新理论C新思想D新理念8.1984年10月20日,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提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 )。

[单选题] *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确答案)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改革开放史知识测试题

改革开放史知识测试题

选择题: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以哪次会议为开端的?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B. 党的十二大C. 党的十三大D. 党的十四大哪一年,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A. 1984年B. 1992年(正确答案)C. 1997年D. 2001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什么?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确答案)B. 发展乡镇企业C. 农业产业化D. 农村合作社改革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B. 党的十二大C. 党的十三大D. 党的十四大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其中哪个经济特区是最早设立的?A. 深圳(正确答案)B. 珠海C. 厦门D. 汕头“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哪个地区的问题而提出的?A. 台湾B. 香港(正确答案)C. 澳门D. 西藏1990年,我国决定开发开放哪个地区,将其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A. 上海浦东(正确答案)B. 天津滨海C. 深圳前海D. 广州南沙哪次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明确了改革的基本框架?A. 党的十三大B. 党的十四大(正确答案)C. 党的十五大D. 党的十六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正确答案)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初三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

初三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

初三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以下是一份关于初三改革开放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A.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B.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C.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D.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答案:A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江泽民答案:A3.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是?A. 人民公社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集体所有制D. 国有制答案:B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 上海B. 深圳C. 广州D. 北京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改革开放的成果?A. 经济快速发展B. 社会全面进步C.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 社会阶层固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______,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7.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其中______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答案:城市化率的提高8. 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______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

答案:市场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______的成功发射。

答案:神舟飞船10.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使中国在______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答案:经济、政治、文化等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教育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质。

其次,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再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最后,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提升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高中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

高中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

高中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开始时间是:A. 1978年B. 1979年C. 1980年D. 1981年答案:A2. 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先在哪些地区设立了经济特区?A. 上海、天津B.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C. 北京、广州D. 杭州、苏州答案:B3.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者是: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江泽民答案:A二、填空题4.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______年代开始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政策。

答案:705.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______。

答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6. 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建立起______经济体制。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简答题7. 简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它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 改革开放政策中,“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如何实现的?答案:“一国两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得到实践。

通过“一国两制”政策,中国政府允许香港和澳门在回归后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享有高度自治权,同时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论述题9.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再次,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如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多边合作平台,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史测试题

改革开放史测试题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改革开放史测试题,希望能够帮到您:1. 改革开放的起始时间是什么?A. 1978年B. 1987年C. 1978-1987年D. 无法确定2.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B. 推动农村改革C. 扩大对外开放D. 加强国家干预3.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经济发展B. 改变了社会结构C. 改变了国际地位D. 导致了环境污染4.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A. 农业B. 工业C. 科技D. 金融E. 交通和通信F. 教育G. 文化H. 政治体制改革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什么?A. 1997年B. 2007年C. 2008年D. 不确定6.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A.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B. 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C. 社会福利水平提高D. 外贸出口增长迅速E. 以上都是7.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经济发展?A.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B. 鼓励创业和创新C.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D.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E. 以上都是8.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发生了哪些变化?A. 对外贸易量增加B. 对外投资增多C. 技术交流增加D. 对外合作加强E. 以上都是。

以下是我对改革开放史的个人总结:改革開放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最初的农村改革,到后来的全面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提升,对外开放也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

同时,改革开放也促进了科技、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使中国逐渐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现代化的国家。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章 改革开放 试题

第七章 改革开放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 B ),为浙江省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瓶颈和障碍提供了难得契机,机遇千载难逢,抓住机遇就能赢得战略主动。

A、全面复兴战略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强国战略D、全面开放战略2.(C)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解放思想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B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4、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 A )A、改革开放B、坚持党的领导C、人民当家作主D、依法治国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 C )旗帜。

A、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C、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D、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6、全面深化改革,应以( B )理论为指导。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B、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C、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D、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 B )。

A、改革开放B、全面深化改革C、经济体制改革D、政治体制改革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是( C )A、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C、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D、加快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9.(A)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深化改革B、加快改革C、坚持改革开放10、党的( A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题库一、填空题1.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

2. 社会主义的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3. 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

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具有特点。

5.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

6. 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 中国的改革是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9. 在全面改革中,是重点。

10.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和判断它的成败与是非得失?邓小平在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标准。

11.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12.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和两个重要观点。

13. 我们始终要把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

15. 加入,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6.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17. 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8.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19. 1980 年,在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二、单选题20.“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核心是()A.生产力标准 B.经济发展水平标准C.综合国力标准 D.人民生活水平标准21.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22.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23.扩大对外开放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2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25.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A.所有国家 B.周边国家 C. 与中国友善的国家 D.发达国家2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2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 B. 发展生产力 C. 改革 D. 物质利益原则28.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29.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中:()A.改革是目的 B.发展是动力 C.稳定是前提30.中国政府对内改革最早是开始于20世纪()。

A.90年代 B.80年代 C.70年代初 D.70年代末31.“大包干”最早发源于中国的()。

A.北京 B.浙江 C.安徽 D.辽宁32.邓小平第一次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表述是在()。

A.1980年 B.1982年 C.1995年 D.1978年33.把对外开放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在()。

A.1980年 B.1982年 C.1984年 D.1978年3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A.1981年 B.1991年 C.2001年 D.2003年35.改革开放过程中,新设立的直辖市是()。

A.南京 B.重庆 C.深圳 D.杭州36.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37.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 )A.改革 B.开放 C.现代化 D.改革开放38.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39.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的诞生C.城市企业承包制 D.设立经济特区4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4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42.邓小平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4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A.以我为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C.保证国家安全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44.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 )A.加入八国集团对话 B.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C.加入金砖四国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5.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 )A.请进来 B.走出去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46.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 )A.技术安全 B.贸易安全C.金融安全 D.投资安全47.“走出去”战略的直接含义是( )A.到境外去旅游 B.到境外去投资办厂C.到境外去学习 D.到境外去贸易48. 我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其中()是重点。

A. 经济体制改革B. 政治体制C. 文化体制改革D. 科技体制改革49. 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健全民主法制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50.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使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B.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 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51.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是一次伟大的“基本制度选择”的话,社会主义改革就是一次伟大的( )A.路线选择B.政策选择 C. 方法选择 D.体制选择52. 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C)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改革开放 D.科技创新53.从2003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要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来( )A.否定改革 B.修正和补充改革C.终止改革 D.深化和完善改革54.新时期我们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是(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B.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学说 D.敌我矛盾理论55.在全面改革阶段,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农村 B.城市 C.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56.我们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十二大C.1987年十三大 D.1992年十四大57.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A. 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外部经济条件B.如何正确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C. 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D.如何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58.“走出去”战略的直接含义是( )A.到境外去旅游 B.到境外去投资办厂C.到境外去学习 D.到境外去贸易59.“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决定于( )A.社会主义本质 B.社会主义根本任务C.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 D.社会主义本质及其根本任务6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A.计划经济B.混合型经济C.自由市场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1.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A.各地区都可以搞开放,既可搞经济特区,也可搞沿海开放城市B.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C.既开放沿海地区,又开放内陆和沿江沿边地区D.既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等开放,又在能源、交通、金融等多种产业领域实行开放。

6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 )A.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C.建立经济特区D.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63.实行对外开放是()A. 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 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 发达社会主义的政策6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根本上说是()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C.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D.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65.我们国家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A.基本制度B.基本理论C.基本理想D.基本原则66.我国现有五个经济特区,他们是()A.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浦东B.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C.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广州D.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渤海湾67.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A.放权让利,政企分开B.实行承包制C.进行企业改制,全面实行私有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6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统一的关键环节是( )A.社会主义革命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实践69. 中国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 )A.农村改革 B. 城市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 D.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70.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产权清晰的要求,企业应该拥有( )A.资产所有权B.经营自主权C.法人财产权D.重大决策权71.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 )A.创新B.改革C.革命D.发展72.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A.对外经济关系B.对外政治关系C.对外文化关系D.外交关系7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