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新巨兽——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合集下载

世界上最大的航母

世界上最大的航母

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目前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已经达到13个国家,他们分别是:阿根廷、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国、英国和美国以及日本、韩国、中国。

那么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是哪个国家的呢?下面就让小编介绍一下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

全球最大超级航母——美国杰拉德·福特号航空母舰2007年1月16日,美国海军下一代全新核动力航空母舰CVN78被正式命名为“杰拉尔德·R·福特”号(GeraldR.Ford-classaircraftcarriers,简称为福特级航母)。

在福特号(GeraldR.FordCVN-78)正式定名之前,此级航母原本被称为CVN-X(“X”代表“次世代”之意),稍后又改为CVN21未来航舰计划(CVN21FutureAircraftCarrierProgram,其中“21”意指这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航舰设计)。

2009年11月13日,美国海军最新一级航母“福特”级的首舰“杰拉尔德·R·福特”号(编号CVN78)在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航母的制造商诺·格公司纽波特纽斯船厂铺设龙骨。

航母以美国第38任总统杰拉德·R·福特的名字命名。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2016年3月11日),耗资130亿美元的美国新一代航空母舰首舰“杰拉德·R·福特”号(CVN-78)计划在本月服役。

设计亮点编辑作为美国继上世纪60年代建造“尼米兹”级航母后新设计的一型航母,舰上应用了包括蒸汽飞机弹射器、先进阻拦装置、双波段雷达在内的大量新技术,人员配置更少。

“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母将在2015年服役。

“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母是“福特”级新型航母的第一艘,将在未来取代始于上世纪60年代设计的“尼米兹”级航母。

为了建造该航母,美海军投资了30多亿美元,用于研发,并预计耗资约110亿美元,用于设计和建造该级航母的首舰。

海上新霸主——美国“福特”级航母

海上新霸主——美国“福特”级航母

武器装备2013.12 / 军事文摘 /2310月11日,美国第三代核动力航母“福特”级的首舰“福特”号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成功下水。

由于“福特”号航母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设备,作战能力较上一代航母“尼米兹”级有了很大提高,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航母,因此该航母的下水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海上霸主”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完成首批3艘第二代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订单后,开始对“尼米兹”之后的未来航母进行前期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美国海军对未来航母的排水量、船型、舰载机起飞方式等技战术特点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1998年,美国海军正式启动了第三代核动力航母项目,项目命名为CVN(X)。

经过详细论证,美国海海上新霸主—美国“福特”级航母谢瑞强军决定第三代核动力航母仍采用核动力推进的大甲板航母,在船型上仍选择单体船型,满载排水量约为10万吨。

为了提高第三代核动力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美国海军决定在CVN-77(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布什”号)、CVN-78和CVN-793艘航母上逐步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002年,美国国防部决定重新设计CVN(X)并将大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都应用到“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上,此外,CVN (X)被重新命名为CVN21,意为美国海军21世纪第一个航母计划。

“福特”级航母是美国第一种利用CAD设计的航母,设计过程能精确模拟每一个设计细节,并且预先解决相关的布局问题,对各部件实际制造的掌握精确度也大幅提高,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

CVN21航母在论证设计过程中强调以下四个关键性指标需超过“尼米兹”级航母:提高航母舰载机出动效率;发电量提高3倍;提高航母应对未来各种战争任务和非战争任务的弹性;降低航母采购成本和生命周期成本。

2004年美国海军正式同诺·格公司签署了CVN21航母首舰CVN-78的建造合同。

2005年诺·格公司旗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切割了CVN-78的第一块钢板,2007年CVN-78被命名为“福特”号,CVN21航母也被命名为“福特”级。

走进“福特”号航母内部

走进“福特”号航母内部

走进“福特”号航母内部作者:来源:《航空世界》2018年第03期停泊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的“福特”号航空母舰“福特”号航母入口“福特”号航母是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沿着入口进入机库。

飞机在平时储存在这里這是一种专用的武器升降机,它连接到飞行甲板上,水兵通过它将弹药从弹药库上运送到飞机上。

升降平台之下禁止访客拍照机库一角有一尊前总统杰拉德·福特的雕像。

该航母就是用这位总统的名字命名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福特曾在“蒙特利”号航母上担任航行官除了一架特别的F/A-18“大黄蜂”,飞行甲板上没有其他舰载机。

航母上的船员称它为“DUD”,它的发动机和重要部件都被拆除,现在,信号员使用它来练习在飞行甲板操作和移动飞机拆除发动机后的DUD已经没有了加力燃烧室和尾喷管,可以从机尾直接看到进气口前方的甲板这个可以升降的隔音间被称为集成弹射控制系统或“气泡”。

这里的军官们在从信号员那里得到相关信息后放飞飞机飞行甲板舷侧设有多处这种“炸弹抛弃斜坡”或称“紧急清空滑道”,专门用来投弃误触发的弹药“福特”号航母的指挥航海舰桥“福特”号航母的舰岛位于右舷更靠后的位置“福特”号开放日,参观者与舰上士兵合影“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福特”号开放日,参观者与舰上士兵合影“福特”号航母的舰岛位于右舷更靠后的位置“福特”号航母的指挥航海舰桥“福特”号将成为美国海军中坚力量“福特”号航母造价的130亿美元,是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贵的舰船海图桌和航海长领航员座椅航母的数字化航行操控台,用于控制航速和航向。

作为备份,航海舰桥下方的舱室内还有一具可供舵手应急操纵的手动舵轮从舰桥可以看到远处的“杜鲁门”号和“林肯”号航母龙源期刊网 “福特”号上的洗手间。

不知为什么,这艘航母上有世界上最密集的飞机,可所有的洗手间都只有抽水马桶,没有小便池。

美国福特级航母

美国福特级航母

福特级航母福特级航母构想图福特级航母技术解析图伊丽莎白皇后号航母设计图企业号航母里根号航母罗斯福号航母可隐身,装备电磁轨道炮、高能激光、高能射线等新概念武器超越美军现役航母,将成未来决定性打击力量四大亮点■打击力量更强■信息化程度更高■作战支援设备更先进■工作生活环境更人性化2007年1月16日,美国海军下一代全新核动力航母CVN78被正式命名为“福特”号,这款多功能新概念核航母号称能像“变形金刚”那样应对未来的多种威胁。

半年订购两艘新航母2008年9月10日,美军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51亿美元合同,用于“福特”号(CVN-78)的建造。

建造工作将在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建大型航母的船厂纽波特纽斯船厂进行,这是美国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的首舰。

整体费用约110亿美元,预计2009年秋季铺设龙骨,2015年交付舰队。

2008年12月,美国柯蒂斯·怀特公司又获得8300万美元合同,将为美军第二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CVN-79提供设备。

这预示着将有两艘“福特”级航母出现在未来的美军作战序列中。

“福特”级航母将替代“企业”号航母和“尼米兹”级航母,成为美军海上打击的中坚力量。

四大亮点超凡卓绝一是隐身化:大量使用隐身吸波材料,配备的舰载机也将更换为具隐身功能的F-35战机。

二是无人化:大量装备无人作战飞机执行精确打击。

三是信息化:采用更先进的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监视、侦察系统)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可与其他武器和军种实现紧密联系和互操作,并将广泛采用电脑显示器、个人数码助理等以替代操作人员。

四是新概念化:装备射程可达300公里的电磁轨道炮、高能激光、高能射线等新概念武器。

服役期限超一百年美国海军称“福特”级航母的服役期限将超过一百年。

这将要求福特级航空母舰使用一系列非常先进的技术。

福特级航母上诸如高级拦阻制动(AAG)之类的系统计划至少能够持续使用50年。

相比于将来高级拦阻制动(AAG)使用的三根电缆,现在的Mk7制动系统使用四根电缆,新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制动系统对航空器的磨损,并确保航空器被拦阻后不会脱离载舰。

拥有高科技 宛若小城市--“福特”号航母正式列编服役

拥有高科技 宛若小城市--“福特”号航母正式列编服役

9美国海军最新一代福特级核动力航母首舰“杰拉尔德·福特”号(下称“福特”号)7月22日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正式列编服役。

这艘被誉为最新武器和科技兼备的超强航母,不仅是美国海军提出新一代航母概念40年来首艘下水服役的核动力航母,未来更将作为主力战舰来逐步替代现役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福特”号航母舷号CVN-78,是美国第78艘也是美国最新一艘航母,其命名是为纪念美国前总统杰拉尔德·福特。

该舰于2009年正式开始建造,今年5月底交付美国海军,以近130亿美元的造价成为迄今最烧钱航母。

美国军方的资料显示,“福特”号舰长337米,高76米,飞行甲板宽78米,整个甲板相当于3个首尾相连的标准足球场,可携带75架舰载机。

“福特”号满载排水量达10万吨,最大航速超过30节,船员约2600名。

该舰配备了先进的电磁弹射器和降落拦截系统,比传统的蒸汽弹射器和拦阻索效率更高,战机出勤率预计提升33%。

此外,“福特”号还装备了改进型海麻雀导弹、拉姆导弹和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舰桥作为“福特”号的大脑,位于舰岛上层位置,目前所有的控制和航行系统实现完全数字化,使用触屏交互技术,同时配备备用系统,但保留了一个与电子转向传输系统相连的金属舵轮。

飞行主控中心在舰桥上层,同样高度数字化。

据美国海军介绍,战舰整体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人力需求和成本。

海军军事专家李杰表示,一般来说,一艘航母的服役期为50年。

核动力相当于航母的“心脏”,美国以往的核动力航母的“心脏”一般需10年左右时间更换一次,但“福特”号航母采用新一代核动力,安装了A1B型核动力装置,发电量是尼米兹级航母的3倍。

而该型核动力装置在约50年的服役期内不用更换核燃料,实现了理论意义上的无限续航。

“要知道,更换一次核燃料对于航母来说,相当于人类做一次‘心脏移植’手术。

换料时需将整个堆芯从船体中取出,不仅对技术要求极高,而且在此期间航母是不能使用的。

美国海军新巨无霸-福特号

美国海军新巨无霸-福特号

美国海军新巨无霸——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由于能够远离本土独立执行作战任务,并且可以深入内陆几百英里进行军事打击,航空母舰一直是美国海军力量的中坚,也是美国维护其全球利益的利器。

美军每次重大的军事行动,例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乃至当前的朝韩紧张局势,美军的航母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因此美军不断的对其航母进行技术升级,以更好的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

为了减少技术革新带来的风险,美国海军对航空母舰的升级采取了螺旋式发展的策略,即由新、旧航母混编,新型航母逐步替代旧型航母。

1960年以前,美军航母全部采用常规动力。

1960年9月24日第一代核动力航母CVN65“企业”号下水,美军航母进入核动力与常规动力航母混编时代。

1975年10月11日“尼米兹号”下水,美军核动力航母进入第二代。

2009年1月31日,随着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在美国华盛顿州布雷默顿港退役,美军航母正式进入全核动力时代。

2007年1月,美国海军宣布其未来航空母舰CVX或cvn-21命名为福特级,首舰CVN78“福特号”预计于2015年正式服役。

未来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将以5年一艘的速度建造10艘,逐渐取代企业级和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成为美国海军的新巨无霸。

美国海军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想象图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将安装两座新型核反应堆,全长333米,满载排水量约10万吨。

舰上约有4660名海员、飞行员、指挥和其他人员,可搭载75架各型战机,单舰造价约10亿美元,约合650亿元人民币。

通过采用大量现进的设备和武器,相比尼米兹级,福特级核动力航母降低了运行费用,增强了作战效率和攻击力,改善了防御能力,因此被美军寄予厚望。

福特级航母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自动化装备,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节约了人员费用。

例如,新的推进系统可以较少一半以上的操作人员。

预计全舰将减少约500-900名操作人员,最高可以达到1200名。

改进的设计和自动化设备同时还延长了航母的服役寿命和维修周期,有分析称可以减少约30%的维护需求,从而大大减少了维护费用。

全球最先进航母福特号下水将替换现有尼米兹级航母

全球最先进航母福特号下水将替换现有尼米兹级航母
侯允添
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美国海军最新 型核动力航母福特号11日完成首次下水测试。 美国第38任总统福特的女儿苏珊· 福特11日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参加了编号 为CVN-78的首艘福特级航母下水仪式,苏珊开 启船坞注水按钮后,这艘10万吨排水量的巨舰首 次浮在了水面上。 该航母2009年11月开始建造,下月9日将举 行正式的命名仪式,此后福特号还将进行包括管 道、电力系统等结构安装,预计将在2016年正 式服役。
预计未来50年内,福特级将以一换一的方式 替换现有的尼米兹级航母。
外形 在传统造型上改良 美国海军现役航空母舰为1968年开始建造的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该级舰共10艘,最后一艘 “乔治· 布什”号于2009年服役。福特级的设计 则可以追溯到1975年开始的美国海军CVNX未来 航母研究计划。该计划总共研究了15种舰体、50 多种设计方案,并最终演化为美国海军CVN21航 母计划。2008年首舰“福特”号建造合同签订后, 该级舰被定为福特级。
福特与尼米兹对比
全新电磁弹射 取代蒸汽弹射 从外观上来看,新航母虽然和美军现役的尼 米兹级差别不大,但“内核”却大为不同,福特 号加入了全新的电磁弹射阻拦装置,岛式上层建 筑,新型大功率一体化核反应堆和双波段雷达等 系统,其中全新的电磁弹射系统取代蒸汽弹射器, 可以让战机更平稳地升空,而且电磁弹射系统的 准备时间更短,需要的操作人员更少,能够完成 更多的起飞架次。
美国海军最初曾打算将福特级打造成 从造型、结构上与现役“尼米兹”级 完全不同的新概念航母,但最终考虑 到航母巨大的成本与担当国家安全力 量心的风险,选择了对传统的美国 航母构型进行进一步改良。
谢谢观赏

CVN-78福特号航空母舰

CVN-78福特号航空母舰

福特号航空母舰又称杰拉德·R·福特号(英语:USS Gerald R. Ford,舷号CVN-78),简称福特号,是美国海军最新一代核动力航空母,为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首舰。

该航空母舰于2013年当地时间10月11日在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隶属于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成功下水。

名称: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
建造时间:2007年1月16日
下水时间:2013年11月9日
制造厂:诺·格公司纽波特纽斯船厂
满排吨位:50000吨以上
福特级
技术数据
乘员
编制:4,539人
舰长:332.8米
型宽:30米
满载排水量:100,000吨
续航距离:无限
航速:30节
结构特点
福特号航母是美国海军下一代的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一号舰,其最大的特征是装备电磁弹射。

该航母采用的多种高新技术,例如舰载机电磁弹射系统(以前都是蒸汽弹射)、新的大功率一体化核反应堆带状电力分配系统(全电力化推进的军舰)、有源相控阵雷达、舰载激光防御系统以及信息栅格化航母等关键性的舰用高科技,并搭载F-35舰载战斗机,称得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航空母舰。

使用情况
2014年3月5日,美国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新港造船厂内,最新型福特级核航母CVN-79“肯尼迪”号开始铺设龙骨。

“肯尼迪”号是该级航母的第二艘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海军新巨兽——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新巨兽——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战略网2014-12-03 15:00“危机时刻”美国总统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航空母舰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21世纪的主力航空母舰,福特级肩负着维护美国乃至整个西方集团利益的使命。

福特级航空母舰建造计划最初起源于CVNX计划,随后发展为CVN21计划,“21”意为美国21世纪第一个航空母舰计划。

CVNX 计划第一艘称为CVNX1,其沿用了CVN77一体化战斗系统设计,采用全新的核动力系统、电力系统设计。

由于CVNX1采用尼米兹级航母舰体外壳耗资高达100亿美元,美国国防部转而发展CVNX2计划。

2002年CVNX计划正式更名为CVN21计划,新航母采用新型压水核反应堆、新型电磁起降系统、先进自动化系统、新的甲板与舰岛设计。

美国海军计划建造3艘福特级航母,分别为CVN78、CVN79、CVN80。

基本技术参数为,满载排水量约10万吨,舰长333米,舰宽41米,飞行甲板面积333×78平方米,航速大于30节,定员4660人,服役年限50年。

一、动力系统当代航空母舰动力系统分为核动力与常规动力两种方式。

常规动力方式一种是由锅炉与蒸汽轮机组成蒸汽动力系统,一种是燃气轮机为主的燃气动力系统。

核动力方式由核反应堆与蒸汽轮机组成核动力系统。

目前,美国、法国的航空母舰采用核动力方式。

俄罗斯航空母舰采取蒸汽动力系统,英国新型伊丽莎白级航母为燃气轮机--全电力推进系统。

航空母舰动力系统与其他大型舰艇截然不同之处在于,航空母舰还要向舰载机起飞提供动力,这就要分析不同舰载机起飞方式对航母动力系统的要求。

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飞方式分为弹射起飞、滑跃起飞、垂直起降,滑跃起飞与垂直起降利用舰载机自身动力获得足够的升力实现正常飞行。

弹射起飞需要动力源提供能量来加速舰载机,使其达到所需的离舰速度。

对于固定翼舰载机来说,不仅需要航母弹射器将其加速到一定速度,而且要利用甲板风来满足起飞条件。

这样就需要航空母舰具备30节左右的逆风航速,高航速航行与蒸汽弹射都需要消耗大量高压蒸汽,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对航母动力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

舰载机着舰速度较高,为了保证能安全降落,需要航母保持较高的航速,这样两者的相对速度将减小。

大型舰载机的起降对航母的动力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美国选择核动力作为其航母的动力源。

福特级航母的一个重要改进是将使用两座新的A1B型压水堆。

福特航母动力方式为核反应堆—蒸汽轮机—综合电力系统,该反应堆13800伏的配电系统,提供了60兆瓦以上的电能,比“尼米兹”级反应堆高25%的能量,3倍于“尼米兹”级反应堆的电力。

满足福特级航母电磁弹射器以及未来高能武器上舰的需求。

此外,A1B型反应堆的舰上维护人员只有“尼米兹”级航母反应堆维护人员的一半,且使用寿命更长,在50年的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堆芯,相当于“福特”号具有了理论上的无限续航能力。

并采用直流区域配电结构,使其传输功率大、可靠性高、灵活性和通用性好,可满足航母全电力推进、电磁弹射器以及高能武器等系统的需求。

二、起降系统由于舰艇甲板长度有限,所以舰载飞机需要借助母舰上的弹射器或是采用滑跃、垂直起降等方式起飞。

弹射起飞就是利用弹射装置,对舰载机施加外力,使其加速离舰升空。

飞行员在得到起飞许可后要加足马力,在得到起飞信号的同时放开刹车,起飞装置启动,将飞机弹出跑道,整个过程约需1.5秒。

起飞时,飞机在自身发动机推力和弹射力联合作用下,只要滑跑几十米就能飞离甲板。

这项起飞技术具有弹射能量大、加速性好、能在几十米距离内把舰载机的速度由零加速到离舰速度的特点。

以往航空母舰使用的是蒸汽弹射器,但这种弹射装置有很多缺陷,如弹射器占据舰艇空间大、建造技术难度大、战时受损难以修复,使用时需要自制大量淡水。

与滑跃起飞相比,弹射起飞的舰载机出动架次率最少超出三分之一以上,舰载机载油载弹量将大幅度提升,这就意味着作战效能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

舰载机从空中高速运动状态降落到甲板上静止为零,在舰艇有限的长度内没有特殊装置是无法做到的。

这个降落过程必须借助拦阻系统来完成,现代航母普遍使用的是液压式阻拦系统,它由制动器械、液压缓冲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组成。

其中,制动器械包括:产生制动力的阻拦机构、保持制动缸压力的控制阀、保证阻拦飞机后能够迅速回位的蓄压器;液压缓冲系统,主要用于降低制动初始瞬间的过载,延长系统寿命;冷却系统,则用来冷却舰载机在阻拦过程中由巨大动能转换成的热能。

当舰载机尾钩挂上阻拦索后,阻拦索一边通过滑轮阻尼器减缓飞机速度,一边不断把动能传递到压缩空气罐。

此时,隐藏在甲板以下的整个阻拦系统同时工作,将冲击带来的巨大动能转化为液压油的热能和压缩空气的势能,使得飞机受到缓冲并实现制动。

福特级航母在起降系统上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首次装备了电磁弹射系统(EMALS)和先进拦阻系统(AAG)。

电磁弹射器主要由储能系统、电力电子变换系统、弹射直线电机和控制系统4部分组成,其中弹射直线电机是核心,其工作原理是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利用磁通量巨大的瞬间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磁斥力将飞机弹射升空。

与现在航母装备的蒸汽弹射装置相比,电磁弹射器的优势是:体积小,易于布置。

相比蒸汽弹射器庞大、复杂的系统,电磁弹射器的构成则简单得多,体积可望比蒸汽弹射器减少一半。

现用蒸汽弹射器的体积约1132.8立方米,电磁弹射器的体积则可能小于425立方米。

这种较为简洁、轻便的系统在航母上布置更加灵活,不仅在布置位置上没有限制,而且便于优化航母设计,有效利用舰上空间。

可靠性好、便于维护、能量使用效率高。

蒸汽弹射器工作时,机械磨损相对严重,需要经常检修。

而电磁弹射器用直线电机对舰载机加速,结构简单,其电力电子变换系统、控制系统都在民用成熟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蒸汽弹射器的平均无临界故障间隔为405个周期,而电磁弹射器的目标间隔达到1300个周期。

电磁弹射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装备有自动监控检测设备,提供故障和维护信息,对操控和维修保养人员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比蒸汽弹射器减少30%左右),将降低20%的全寿期费用。

在能量利用方面,蒸汽弹射器一次弹射作业通常要消耗614千克蒸汽,每次弹射结束都要排出大量蒸汽,浪费大量能量,其效率一般在4%-6%之间。

电磁弹射器的效率可达到60%甚至更高,弹射作业时对能量的需求大为降低。

能量幅度宽,易于控制和调节,可弹射舰载机的范围广。

蒸汽弹射器的弹射能力能够满足现役固定翼飞机的弹射需要,但限制了未来舰载机的起飞性能,同时缺乏精确的控制能力,无法满足轻型飞机特别是无人机的低能量弹射需求。

而电磁弹射器能弹射更重和起飞速度更高的飞机升空,并可通过调节电流等措施,对弹射力进行大幅度调节,满足轻型舰载机(如较轻的无人机)的弹射需要。

弹射性能稳定,对舰载机的作用力均衡,延长舰载机使用寿命。

现役蒸汽弹射器由于缺乏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对舰载机机身的作用力极不均衡。

电磁弹射器在整个弹射过程中可在几百微秒内不断修正推力偏差,对舰载机的作用力均衡,可延长舰载机使用寿命。

先进阻拦系统(AAG)较液压拦阻系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该系统中,滑轮阻尼器多了两个测量拉力的传感器。

它可以直接把不同的拉力信号传送给中央集中控制器,提醒其启动相应的控制程序,从而有效防止过载。

此外,钢丝绳卷筒替代了压缩汽缸,它能通过控制初始电流和最终电流,达到均匀过载的效果。

先进阻拦系统控制起来更灵活,特别是不同重量的飞机轮流降落时,只需按下按钮,一切由自动调节装置搞定。

这就好比称重时,磅秤需要人工不断更换砝码,而电子秤只需调整好测算状态,即可连续工作。

EMALS和AAG取代传统的蒸汽弹射器和液压制动装置。

这种新的电磁系统将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维修工作量,提高作战性能,并扩大航母发射回收载人机和无飞机的种类范围。

电磁弹射器相较蒸汽弹射器体积小、重量轻、无需提前预热,在各种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启动。

并可以精确控制推力的输出,弹射不同类型的飞行器,这种能力是蒸汽弹射器无法实现的。

所需的维护工作量、操作人员比蒸汽弹射器减少30%。

先进阻拦系统与当前的液压阻拦系统相比,简单轻巧,调节方便,操作容易,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还优化了阻拦效果。

新型起降系统应用之后,福特级航母舰载机每日正常出动160架次,高峰出勤率由原来的每天220-240架次增加到每天270架次,远远高于现役美国其他航母的每日正常出动120架次。

三、舰载机航空母舰配备足够的动力、采用先进的起降系统、优化设计甲板与舰岛等等都为舰载机服务,没有优秀的舰载机来完成相应的作战任务,实现军事指挥机构的作战意图,航空母舰再优异也没有意义。

福特级航母将配备美国第四代战斗机F-35及X-47B无人攻击机。

这是无人攻击机第一次在航空母舰作为主力作战飞机上舰部署,无人攻击机具有造价低、小型、智能、隐身、远程等特点,执行任务综合化、高精度、全天候,可独立作战或与有人战机搭配,大大增加了航母的打击能力和距离。

无人战机将改变未来海空作战模式,并对世界军事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F-35战斗机隐身能力强、可实现高速巡航、具备超信息能力与超机动能力,作战能力全面超越了F-18、苏-33等三代机。

四、综合评价在军事行动中航空母舰的意义完全由舰载机来体现,舰载机如何满足作战要求快速出动依赖舰上的起降系统,起降系统要发挥最大效能必须要依托舰上动力系统的支持。

这就看出福特级航母保障舰载机作战效能的整个链条:舰载机--起降系统--动力系统。

先进战斗机自身不仅能多载油带弹、飞行性能与航电等方面十分优异,而且要在有限的舰艇空间顺利升空、安全降落。

并且作为战斗组织的航空兵部队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编队迅速赶赴战斗区域。

多波次、高强度战斗任务要求舰载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加油、挂弹往返于战区与平台之间。

福特级航空母舰正是沿着这条思路,从基础的动力源到各种支援、保障设备,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尽可能使舰载机作战效能实现最大化。

福特级航空母舰利用尼米兹级的成熟船体设计,即节约了研制成本又缩短了周期,充分体现了经济性与作战效能的最佳平衡。

福特级在大型舰船中首次使用了全电力综合系统,动力用电与设备用电实现了合理分配,大大提高了电力资源的有效使用率。

并且与新型A1B压水堆相配合,实现全电力推进、电磁弹射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技术的运用。

全电力推进降低了功率输出损耗,并且提高航行安静性。

电磁弹射节省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并且大幅度提高了作战飞机的出动率,弹射类型可以大范围调节,从重型运输机到简易无人机均可实施弹射起飞。

作为一艘大型舰载机平台,包含先进拦阻系统在内的创新型起降设备的应用,必将提高舰载机的作战效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