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民族性格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摘要】本文围绕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展开讨论。
在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中美文化差异的概述。
在从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以及语言表达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在结论部分指出了挖掘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点、加强中美文化差异的认知以及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有效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美文化差异、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共同点、认知、有效性。
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定义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理解和互动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中美文化差异作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体系,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等,这些差异会在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体现出来。
跨文化交际需要双方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文化适应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中美文化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只有加强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知,挖掘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点,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1.2 中美文化差异概述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文化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美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在沟通方式上,美国人更注重直接坦诚的沟通方式,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间接和含蓄的方式。
价值观念方面,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我实现,而中国人则更重视集体主义和家庭价值观念。
在礼仪习俗方面,美国人更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而中国人更注重团体和集体的利益。
思维模式方面,美国人倾向于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而中国人则更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以中美思维差异为例

文化产业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以中美思维差异为例孙睿晗(辽东学院,118001)摘要:近年来,随着中美两国交流的密切,越来越多交际时产生的问题有待解决。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中美两国人民跨文化交际时产生障碍的重大原因之一,如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思维差异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思维差异;中美一、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从整体的地理环境来说,人类文明可分为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两类,中国就是大陆文明。
中国内陆存在着天然的隔离带:西北茫茫沙漠,西南还有平均海拔5000米的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这些地理上的阻绝地带,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形成了封闭的大陆文化,和外部世界形成了半隔绝的状态。
这使中国没有形成向外扩张的野心,而是养成了安居乐业、温顺平和、稳步发展的性格。
在美国地广人稀的国土上,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类型。
美国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他们乐于探索、追求独立的性格。
沿海人民以在海上打鱼为生,养成了豪放、慷慨的性格;内陆人生活满足,养成了独立创新的性格;寒冷地带生活的人们更加刚毅、有进取心;热带地区的人们更加喜欢竞争、讲求效率。
甚至在美国有一种现象是不能被他国人理解的——搬家。
美国人搬家的频繁和搬家人数的数量之多,足以展现美国人对新的生活环境的追求和渴望。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各宗教之间“和而不同”。
但中国的宗教思想从周朝开始几乎是被政权压制的,所以在中国,几千年来都没有形成一个世俗化的宗教信仰,各宗教地位平等,和谐共处。
信教和不信教的公民之间也没有歧视。
这不仅是由于中国政府制订了良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体现出中国人宽容、兼容的精神。
美国则实行政教分离制度,保障宗教自由的权利,不支持也不反对任何宗教。
在美国,80%的美国人属于基督教的教派,而基督教的传统认为所有人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都是有罪之身。
孩子出生时要在教堂接受洗礼;举办婚礼时要在上帝面前发誓;丧礼时还需要牧师做下葬祷告。
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时间:2014-05-23 来源:未知作者:8029 点击: 8875 次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着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使交流能顺利进行。
本文论述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导致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
旨在说明: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儒家思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石投资副总经理王玲:迎来更可靠的5000点我们对2016年股市充满了信心,牛市将再现。
不仅如此,曾经给人们带来伤痛的5000点,或许会再次被突破,只是这次,我们迎来的可能是更加牢靠的5000点,而不是危机四伏的5000点。
首先,2016年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整体来说经济会有一个企稳复苏的迹象;其次,资金面和政策面。
目前政府还是把股市像10年前的房市一样提到非常高的地位。
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资本市场强有力支持,种种中央的信号表明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2016年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建议围绕供给侧改革或者十三五掘金,其中梳理三条主线,就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消费。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2016年结构化明显整个的市场风险已经得到相当的释放,从机会上来讲,支持市场的一些重要基本面的因素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
前瞻性的看,2016年可能这个市场将会表现出愈益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因为系统性的机会,短期内不大可能再发生,市场将更多的表现出这种慢牛行情的可能性更大。
尚雅投资董事长石波:资产荒的时代还会延续资产荒的时代还会延续,因为利率在降低,对收益率优良的资产越来越稀缺,2016年股市仍然是一个平衡,区间在3000点到4000点。
从布局来看,2016年要关注新股热和并购热,行业方面,新兴产业的市值我们认为2020年会超越传统产业,其中看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美丽产业。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民族性格比较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民族性格比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中西方拥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西方民族性格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使交流更加顺利,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性格差异也变得更加重要。
中西方的民族性格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而且民族性格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其形成原因也极其复杂,所以要系统地得出结论也很困难,只能从某几个角度入手,简单的做出分析。
儒家思想作为汉族的传统思想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
汉族人民重道义。
儒家的价值观中,宣扬重义轻利。
这种义利观着眼于用道德的理性去克制个人的情感欲望,使义和利、整体和个人关系得到调节和控制。
中国贵中和。
“重和谐,持中道”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也是汉民族的传统心理。
“中庸”之道贯穿于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中国人大多重节制、求平稳,妥协折衷、谦退隐忍是中国人的立身准则。
儒家思想注重内向自求,提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是内向性的,以及中国人求稳的心理和好静的性格。
并形成了安分守己,知足忍让,安逸现状,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的民族性格。
西方基督教追求功利主义价值观,在此宗教观的影响下,西方人有着重功利的社会心理。
西方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崇力尚争的性格。
西方的神话故事中大多是象征着力量和抗争的英雄人物。
研究西方的战争史我们也不难发现,战争对西方文明进程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西方人具有很强的开拓求新的民族性格。
西方人大多勇于探索和挑战,重视实践。
分析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两个大方面切入。
首先,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完整,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农业经济是中国文化生长的基础,在此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比较稳定,人们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
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

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第一篇: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摘要】随着中国的入世,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必将越来越频繁。
中西方民族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文化、宗教、历史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了解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特点,跨越文化障碍和揭示各民族性格中的隐蔽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各民族文化特征的交际策略,更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本文主要从中美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探究形成中西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
【关键字】中美民族性格差异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和美国,他们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处。
[1] 中华民族是华夏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是在中国统一国家里经过几千年时间融合了许多民族及其思想文化、感情意志、习俗信仰而形成的伟大民族。
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
”[2]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型的农业文化。
黄河与长江孕育的华夏大地,土壤肥沃,四季分明,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自然地理条件。
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或是遇到兵荒马乱,人民大体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是一种朴素而又实际的生产方式,长期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的中华民族便毫无疑问形成了静的性格。
”[3]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融合过程中,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总体性格。
这个总体性格是由各民族的优秀性格熔铸而成的。
所谓民族的优秀性格是指一个民族长期形成并比较稳定地保持着的一种共有的思想活动特征和传统。
中美两国民族性格的差异是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
讲到探究这种差异之根源及原因时,传统上,学者诸家习惯用这么一种逻辑:由“地理环境决定论”推导出中西文化不同的渊源和发展轨迹,再由不同的中西文化渊源和发展轨迹,孕育出中西民族不同的性格。
这种逻辑推理和理论应该是可接受和认可的。
【推荐下载】谈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键入文字]
谈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在说明: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
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1。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大国,其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显著。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以期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两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概述,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独立与依赖、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差异。
随后,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克服文化价值观差异带来的障碍,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二、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的表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这些差异在日常交往、社会行为、思维模式以及价值取向上都有明显的表现。
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鼓励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
个人在美国社会中被视为最重要的单位,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往往被放在首位。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主义,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
在权力距离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低权力距离,即人们更倾向于平等和民主,尊重他人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参与。
而在中国文化中,高权力距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们往往尊重权威和传统,对领导者和长辈的决策持有高度的信任和尊重。
再次,对于不确定性的态度上,美国文化倾向于鼓励冒险和创新,对于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事物持开放和探索的态度。
而在中国文化中,由于强调稳定和安全,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物持有谨慎和保守的态度。
在性别角色上,美国文化更加强调性别平等,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男性也被期望在家庭中扮演更加平等的角色。
而在中国文化中,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男性被期望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女性则更多地承担家庭责任。
【推荐下载】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
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
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
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
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伦理思想 的影响 .人人都应遵守 礼教 . 讲究恕道 . 有利于改善人 际关系 , 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 , 有利于造就优 良品格 , 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 . 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 与 中国传统文化 不同 . 美 国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美国人认 为在 家庭 中 , 父母通常 只在子 女成年之前尽养育之责 . 而 对于父母年 老. 子女也没有赡养的义务 这种理性 的宗教伦理思想导致美 国社会 人 与人之 间缺乏温情 这种强烈的 自 我 中心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人 主 1 中美民族性格的特点 义盛行 . 人人都想充分发挥 自己独特的个性 . 充分 享受个人的权利 与 自由。 1 . 1 中庸与个性 张扬 . 3 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中国由于所处 的地理位置和几千年的风俗 习惯 . 形成 了封闭型的 2 中国人 的家庭观念十分强烈。中国人非常强调家庭 的整体性 、 家 大陆文化, 中国崇 尚儒家思想 。中庸是儒家提倡 的一种 主张 待人 接物 庭成员之间互相 干涉 . 讲究 “ 以和为贵 ” 、 “ 和气生 财” 。因为中国人认 采取调和折 中的态度 要求人们 自 我修养 . 自我完善 . 把 自己培养成至 善、 至仁 、 至诚 、 至德 的理想人物。 中国人寻求的是内心与外部世界的 为家庭成员 的事便是整个家庭的事 。而西方人 的家庭观念 比较淡薄 , 家庭成员 之间互 干 和谐 。因此 , 中国人在处世上 比西方人保守 , 多忍让 , 多数人不愿去冒 他们更倾 向于把 自己当作独立的个性 的个体来看 . 涉. 相互之间有相对不受他人打扰的空间 险、 竞争 。 在教育问题上 . 美 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 、 自 信、 富于探 索等 美 国人崇尚个 人主义 ,价值观念多以个体为主 .形成了张扬 、 好 让小孩从 小完全力所能及的家务 . 而大多数 1 8 岁以 上的青 动、 求变的性格 。 他们不喜欢安分守 己, 循规蹈矩 , 有较强 的进取 1 2 , , 说 个性品格。 少年都 自己挣钱读 书 中国的独生子女大多过着饭来张 1 : 3 衣来伸手的 话办事讲求效率。 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性, 喜欢 冒险 、 竞争 , 好斗。 对美 国 独立和 自理能力很差 美 国的父母与孩子之 间是 自由、 平等的关 人而言 . 变化意味着不断打破常规 . 不断创新 , 没有变化 , 就没有创新 。 生活 , 系 中国的孩子一切都必须听从父母 的安排 , 在家 里不能 和 自己的父 求变、 求动是他们的精神动力。 母有平等 的沟通理解, 这样 的家庭教 育方式会使很 多中国孩子感到压 1 . 2 稳 中发展与 冒险开拓 影响他们的成长 中国人追求稳定的 民族性格 . 而美 国人总是尝试新 的事物 . 不管 抑, . 4 思维方式的差异 有 再大的风 险. 也乐于尝试 。 以择业观 为例 . 西方人很少一生只从事一 2 中国人 大多是曲线式思维方式 中国人会 围绕着某个 主题绕圈 种 工作 . 相反他们会很频繁 地更 换工作 . 而 中国人 如果能找到一份稳 从不 同的不切主题的方 面迂 回靠近主题。 说话讲究 委婉含蓄 . 强调 定 的工作 , 有稳定的收入就很少有人去尝试别的工作 他们 喜欢创新 . 子, 尤其在上下级 之间 . 上级通常不会直接 指示下级做什么 , 冒险的精神激励 了一代代的美国人向危险 叫板 , 向极 限挑 战。有些美 暗示 的作用 意会” 。美国人大多是直线式思维方式 . 他们直接切入 国人为了打破生活上 的沉寂 . 敢于从耸立 的高楼 攀援 而上 , 更有人敢 而是让下级去“ 主题 . 直截 了当地解决问题 或表 明 自己的意见。 中国人多倾 向直觉 , 更 于乘 著气球 飞越大西洋 。 多地依赖直觉来做选择。 美国人多注重思维的实用性 , 根据数据 、 信息 l _ 3 仁爱与务实 判断如何解决问题 中国人的价值观内化 于心性 . 讲求个人修养和品行 日常交际时讲 等事实.
科技・ 探索・ 争鸣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中美民族性格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陈慧 妍 ( 海南大 学 旅游 学院应 用外 语 系 2 0 1 0级 , 海南 海 口 5 7 1 1 0 0 )
【 摘 要】 随着 中国的 日益强大, 世 界经济的多元化 , 中美两个大 国之间不管在 政治、 经济 , 还是科技 、 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交流愈来愈频繁。 中美民族性格的不 同导致文化的差异 , 使得两 N. x . L在 交际中遇到各种障碍。所 以, 研 究q - , g特点 , 探 寻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 , 对 中关两N ̄4 5 - 跨文化交际具有 重要的现 实意义。本 文首先分析两 国的 民族性格特征 , 接 着从价值观 、 伦理观、 家庭教育和 思维方式四个方面来探讨 文化的差异 , 最后提 出减少差异的对策。
究吃亏是福 , 人情 比事情本身重要 。 做事追求天时、 地利 、 人和 。 美国人 3 解决跨文化交际差异 的对策 较务实 . 重视物质利益 . 追求效率和效 益 美国早期历史造就了他们善 于在逆境 中不气馁 、 看准 目标 、 孜孜以求 的性格 。 他们喜欢一切都 自己 3 . 1 尊重文化差异 . 增加沟通和理解 动手 . 大小事情都能 自己解决 。 美国人在金钱 上很实 际. 他们付出劳动 我们要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 是进行有效沟通 的必要条件 要增强 便要取得报酬 . 求助他 人便 当以惠相报 理解 , 学会沟通 。 要善于站在对方 的角度来理解和体会 对方 的感情 。 在 跨文化的交际和沟通过程 中. 它是实现求 同存 异的具体 方法之 一。加 2 跨 文 化 交 际产 生 的差 异 强沟通首先必须要不 断学习对方的文化 . 了解 对方的文化模式 . 才能 最大限度地使 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文化 氛围中 在他 国文化体 系中感知 2 , l 价值观的差异 缩小交际距 离 , 排 除交际障碍。 尤其是在 在 中国, 传统 的价值观认为 . 个 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 对社 会 的奉 对方的交际模式 和交 际特点 . 要学 会尊重他们 的文化 习惯 , 营造一种 平等 、 融洽 的氛 献体现出来的 . 只有 融人社会 , 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 人生价值才得到 了 商务谈 判 中. 最大程度的实现。在灾难 面前 . 中国人民同舟共济 、 友爱互助 , 这种思 围。 . 2 加强交流 . 弘扬 双方文化的精华 想情感生发 于传 统的群体意识 和社 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中 国人 的 3 交流的最大 目的无非是为 了自身的利益 .为了更好的发展 自己。 “ 大我” 、 “ 小我” 观念 已内化成一种基本价值尺度。 适 合我们发展的我们才大力借 美 国人有着 强烈 的 自我 中心观念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要依 靠 自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 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己. 而不应该依赖别 人 ; 每个人都要 对 自己负责 , 而不是对 别人负责 。 鉴和吸收有利的因素。比如美 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 为我们 的科学技术发展注入新 的活力 。 所 以, 促进 中 人们在社会交往 中强调个性原则 . 注重个人 的 自由和权利 . 认为人应 可 以为我们服务 . 可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 互相学 习能增进友谊 , 将 该为个人而生存 。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 , 个人利益和 美之间的文化交流. 个人 自由不容侵犯 在他们 的观念里 . 人们 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完 有利于 中美两 国文化的共 同繁荣 总之 了解 中美 民族性格 的差 异 . 不仅有助于我们 和美国的文化 全取决于个人能力 美国人习惯于依靠 自己的力量去奋斗 . 去独立地 交 流, 也有助于经济 、 科技、 教 育等多方面 的合作 。对 中美 民族性格 的 求生存 . 求发展 . 而不依赖他人 。 研究 , 能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 置于全球大环境中 , ( 下转 第 1 7 1页) 2 . 2 伦 理 观 的差 异
【 关键词 】 中关民族性格 ; 文化差异 ; 跨文化交际
民族性格反映的是一个 民族 的整体特点 . 是一个 民族大多数人所 共有 的反复表现 的精神和行为模式 。 它是 了解一个 民族的文化和行 为 的基 础. 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模式 和策略 的制定 随着世界经济一 体化. 中美在政治等各个方 面的交往 日益频繁 , 为了减少交际双方 的 误解 . 提高交际 的有效 性 . 有必要对 中美两 国民族 性格的差异进行 了 解. 以减少两国交往 时产生 的跨文化差异 . 达到交 际的最佳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