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检测: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典型例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典型例题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典型例题1.研究表明,O2容易通过红细胞膜,水和CO2也能自由通过,但带电荷的离子和分子均不能穿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无镶嵌蛋白的区域,蔗糖等大的不带电荷的分子也不能穿过脂质双分子层。

请回答:(1)上述事实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特性。

(2)O2容易通过红细胞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水不溶于脂质里,它能自由通过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与膜的结构有关。

膜的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每个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和疏水两部分,疏水的非极性部分向内方排列,亲水的极性部分向外。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或穿过整个双分子层;有的附着在双分子层的表面。

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所以物质通过膜的扩散和它的脂溶性程度有直接关系。

大量事实表明,许多物质通过膜的扩散都与它们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成正比。

氧容易通过红细胞膜是它溶于脂质的原因。

但是,水几乎是不溶于脂的,但它也能自由通过膜,其原因是质膜上有许多小孔,膜蛋白的亲水基团嵌在小孔表面,因此水可通过质膜自由进出细胞。

有的物质如无机离子、氨基酸、蔗糖大分子等均不能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这表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1)选择透过性(2)它溶于脂质质膜上有许多小孔,膜蛋白的亲水基团分布在小孔表面。

2.下表列出的是生长在池塘和海水中的两种藻类细胞液中的矿质离子浓度,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矿质离子进入细胞的特点。

环境溶液与两种藻类细胞液中矿质离子浓度的关系(单位:m mol/L)【评析】从表中可看出生长在池塘中的丽藻细胞液中离子的浓度均高于池塘,细胞液中K+浓度甚至比池塘高1000倍以上。

这就充分说明细胞吸收环境中的离子可逆浓度梯度进行,因此必然要消耗能量。

这也同时从一个侧面说明离子进入细胞不可能完全靠简单扩散。

另外,无论是丽藻还是法囊藻细胞吸收的各种离子的量均不与环境中离子比例一致,如海水中K+;Ca2+为1︰1,而法囊藻中这两种离子的浓度比却为247︰1,细胞液中K+离子浓度远高于海水,而细胞液中Ca2+离子浓度却显著低于海水。

专题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含答案)

专题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含答案)

【学案导航】---明方向!【课程学习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几种主要跨膜运输方式中相关图表数据的解读。

第一层级:预学区.不看不讲【知识体系梳理】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1)水分子、氧气、二氧化碳等进出细胞取决于①的浓度差。

这些小分子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②。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③。

(2)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

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④,能够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⑤的扩散,叫作⑥。

(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物质通过此方式进出细胞是⑦浓度梯度的,不需要消耗⑧,但需要两侧有⑨。

2.主动运输(1)K+、Na+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⑩一侧运输到一侧,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当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作。

2.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作。

【基础学习交流】1.物质跨膜运输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食物。

食物中的所有成分都能被人体吸收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胞吞和胞吐是不是跨膜运输?运输过程是否需要载体和能量?4.人体的小肠绒毛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方式?如果某种原因影响了细胞的呼吸作用,则受到影响的是哪种生命活动?5.水分和氧气都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这与渗透作用有什么关系?第二层级:导学区.不议不讲【重点难点探究】知识点一:认识几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简要回答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什么特性?2.物质进出细胞都需要跨膜吗?物质进出细胞有哪些方式?3.请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每课一练: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每课一练: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含答案)

第3课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基础达标】1.下列现象属于自由扩散的是()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膜②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⑤2.人体细胞从细胞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细胞液中甘油的浓度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C.线粒体中呼吸作用的强度D.液泡中物质的浓度3.人工脂双层膜两侧存在钾离子浓度差,但钾离子不能透过。

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钾离子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透过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则不通过。

缬氨霉素的作用是() A.钾离子的载体蛋白B.破坏人工膜C.提供主动运输的能量D.提供载体蛋白和能量4.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5.2002年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穿肠蛋白质”(可被肠道直接吸收),为许多药物的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穿肠蛋白质”被肠道吸收的方式是()①自由扩散②协助扩散③主动运输④其他方式A.①②③B.③C.④D.②③6.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

物质转运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物质的浓度,则该物质可能是()A.叶绿素B.花青素C.生长素D.甘油7.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1)图甲表示__________,图乙表示__________,图丙表示________。

(2)物质出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_,O2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________,物质出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而不消耗能量的方式是[]________。

(3)与甲方式相比,丙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合成的。

人教版生物必修1随堂练习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Word版含答案(精品文档)

人教版生物必修1随堂练习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Word版含答案(精品文档)

一、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A.甲的运输被促进B.乙的运输被促进C.甲的运输被抑制D.乙的运输被抑制解析:自由扩散是指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协助扩散是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方式之一,物质必须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才能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但此种方式不消耗能量。

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过程,主要动力是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

但是,协助扩散是在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下进行的。

答案:D2.在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需要载体蛋白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D.不需要载体蛋白解析: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相同之处是物质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跨膜运输,同时均不消耗能量;不同之处表现在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答案:D3.如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 +和NO-的曲线。

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3是()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解析:植物细胞吸收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氧气浓度不同,则细胞中可提供的能量多少不同,a、b两点与氧气浓度不同有关。

硝酸钾溶液中K+、NO-3浓度相等,b、c两点吸收量不同显然不是由于离子浓度不同,而是由于根细胞膜上运载K +、NO-的载体数量不同。

3答案:B4.下图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解析: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检测: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检测: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Word版含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的特点是( )A.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B.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D.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答案:A2.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答案:D3.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由图分析可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依靠(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答案:B4.下列过程可用右图来表示的是(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B.O2进入线粒体C.胰岛B细胞向外分泌大分子物质胰岛素D.Na+进入人体肾脏细胞答案:C5.如图为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请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的共同点是: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B.图中②③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协助C.图中③发生所需但是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条件是载体和能量D.①只与浓度差有关,②③都与核糖体和线粒体的功能有关答案:6.下图表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及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图甲图乙(1)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构成细胞膜的________有关(填图甲中序号)。

(2)白细胞能改变形状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吞噬病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性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有关。

(4)假如该细胞膜表示胃上皮细胞膜,酒精通过时可用图甲中的________表示;假如该细胞膜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吸收K+可用图甲中的________表示。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

10月26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主要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如图曲线表示的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据图分析,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越大,运输速率越快,完全取决于浓度差,没有出现饱和现象,说明该物质的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故选A。

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平时学习中要善于去总结。

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②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③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载体;b.能量。

1.实验发现,某物质X进入细胞时,如果使用药物限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则该物质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抑制呼吸作用,却对运输速率没有影响。

由此推断下列有关该物质进入细胞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自由扩散B.它是主动运输C.它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通常采用该法2.下列关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不消耗能量②都不需要载体蛋白③自由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④都是被动运输⑤葡萄糖有时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⑤3.有关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葡萄糖跨膜运输都需要能量4.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不可以表示图乙中物质的运输方式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C.图乙可以表示葡萄糖进入人红细胞D.甲、乙两图的运输方式不会受温度影响5.下图甲的①②③为物质出入细胞的一种方式示意图,图乙为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①②③的运输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物质进入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①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叫自由扩散。

②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比较不消耗H不消耗2、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通式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无机盐、糖、【习题一】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C.红细胞中能贮存大量氧气分子,故氧气分子进入红细胞为主动运输D.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钾离子如图为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向膜内转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④由膜内向膜外转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据此作答。

【解答】解:A、物质通过方式①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也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并非所有的小分子微粒都可以自由扩散方式出入细胞膜,A错误;B、神经元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K+外流,A错误;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B正确;D、大分子运输是胞吞或胞吐,④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习题三】正常人体血浆中K+浓度低于红细胞内K+浓度,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从02浓度高的血浆流入02浓度低的血浆,在其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氧气浓度变化对其吸收K+和葡萄糖速率变化的影响分别是()A.吸收K+的速率不变,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不变B.吸收K+的速率降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降低C.吸收K+的速率升高,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升髙D.吸收K+的速率降低,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升高【分析】红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氧气等气体分子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载体和能量,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1(新课标)分层落实训练: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1(新课标)分层落实训练: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 分层定时训练[基础巩固练]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C.细胞中ATP的数量D.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数量解析:甘油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其吸收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与能量和载体无关。

答案:A2.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A.没有载体参与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D.为主动运输解析:主动运输的特点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

答案:D3.下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据图可确定①为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B.⑤和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和③两种方式被吸收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③胞吞作用有关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主动运输,②是被动运输,③④分别为胞吞和胞吐,⑤⑥分别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被动运输的特点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作用吸收;蔗糖进入果脯细胞是因为在腌制过程中果脯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答案:A4.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氧、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解析:Ⅰ为自由扩散,Ⅱ为主动运输;水、气体、性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答案:D5.下列物质出入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A.甘油通过细胞膜B.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解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核糖体合成)和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项符合。

答案:C6.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

如图分别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基础巩固
1下列哪种情况与蛋白质的功能无关?( )
A.Na+由红细胞进入血浆中
B.海带细胞从海水中富集碘
C.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红细胞
D.O2和CO2在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解析:O2、CO2通过自由扩散在肺泡和血液间进行交换,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A、B两项属于主动运输,C项则属于协助扩散。

答案:D
2人体红细胞吸收下列物质时,需消耗能量的是( )
A.K+
B.C6H12O6
C.CO2
D.O2
解析:人体红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吸收C6H12O6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吸收CO2和O2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三种方式中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A
3跨膜运输的共同特点是( )
A.从细胞膜外到细胞膜内
B.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C.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
D.运输对象为离子或小分子
解析:跨膜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既可从细胞膜外到细胞膜内,又可从细胞膜内到细胞膜外。

主动运输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只能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消耗能量。

跨膜运输的对象为离子或小分子,膜泡运输的对象为大分子。

答案: D
4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
A.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D.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解析: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作用是糖蛋白与信息分子的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D
5下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的信息,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说法( )
A.图中A、B两处吸收K+的方式不同
B.AB段,能量是限制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的唯一因素
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根细胞对K+的吸收
D.氧分压为8时,曲线AB将呈现为M2形态
解析:番茄根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因此其运输速率与能量和载体数量有关。

由于氧分压不同,因此A、B两处根细胞的呼吸方式不同,但吸收K+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A项错误;AB段,随氧分压增大,吸收K+的速率加快,因此限制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但能量并非限制吸收速率的唯一因素,如温度也会影响根细胞的吸收速率,B项错误;中耕松土可增加O2浓度,但B点后O2浓度已不能影响吸收K+的速率,所以中耕松土不能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C项错误;当氧分压为6时吸收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再增加氧分压,因载体数量限制,吸收速率保持不变,因此氧分压为8时,曲线AB将演变为M2形态,D项正确。

答案:D
6下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转运的方向由箭头标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解析:根据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可以判断,图甲中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图乙中的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