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卷N

合集下载

太原五中中考语文试卷

太原五中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注: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卷纸上]一、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干涸.(hé) 粗糙.(cāo) 载.歌载舞(zài) 相形见绌.(chù)B.街衢.(qú) 隽.妙(juàn) 姹.紫嫣红(chà) 大事渲.染(xuān)C.田塍.(chóu) 煦.暖(xù) 不省.人事(xǐng) 大声疾.呼(jí)D.拮据.(jū) 湖泊.(bó) 杳.无音信(yǎo) 揆情度.理(duó)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改正后将正确的写在答卷纸的横线上。

(4分)通宵达旦猝不及防丰功伟绩呕心沥血一如继往世外桃源黔驴技穷食不裹腹额手称庆不胫而走委屈求全美仑美奂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为把我国软件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总裁把全部精力__________到多煤体智能软件的研究开发中。

②她就是小说中女主角的__________。

③广告是一种宣传方式,商业广告的目的是__________。

A. 灌注原形盈利B. 贯注原型盈利C. 贯注原型营利D. 灌注原形营利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科技人员的发言,说出了好多年来压在知识分子心里的话。

B.在门口,正玩着一个小孩,她就是我姑姑的女儿小倩。

C.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有中医、中药。

D.这种锁质量很差,可是厂家还自吹是什么“理想的防盗克星”。

5.下列对联,哪一幅最适合贴在书房门口?( )(3分)A.门集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B.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窗松雪论天伦C.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D.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6.文学文化常识:(6分)①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

山西大学附中 太原五中 月考试卷调研

山西大学附中 太原五中 月考试卷调研
是 圆锥 形 漏 斗 中液 面 下 落 的
C —  ̄ .2 - D 2 / பைடு நூலகம் 5 、


j l
( )已知 直 线 y 0 圆 + 1 于A, 点 , 文 .+ 与 ,= 交 B两 且
距 离 , 日与 下 落 时 间 分 ) 则 ( 的
函 数 关 系 表 示 的 图象 只 可 能 是( )
( 说明: 本套试卷满分 10 。 5 分 考试时间1 0 2 分钟 )
试 卷 报 告


选 择 题 : 久 题 共 1 /, , 小 题 5 , L o r 小 2j题 每 '  ̄- j . 6
1 理 ) 果 复 数 ( i (+ ) .( 如 叶2 ) 1 i的模 为4, 实 数a 则 的值 为 (
与 线 性 规 划 知 识 ;第9 综 合 圆锥 题 曲线 与 概 率 知 识 , 查 数 形结 合 思 考 想 ; 科 第 1 题 综 合 统计 与 算 法 初 理 4
步 及 框 图 知 识 : 1 题 以 数列 为 背 第 5 景 , 查 推 理 与 证 明 知 识 ; 2 题 考 第 0
Z 1
的 最 小值 为

A.3
B .
±

8 .在 平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中 , 坐 标 原 点 ,设 向 量 D为


c 4 .
D 2、 + ) . (/ 1
其 中口 ( , )西 ( , ) 若 = 口 , 0 = 3 1 ,= 1 3 , A 斗 且 ≤A≤
题 的 个 数 分 配 合理 , 支 撑 高 中数 对
( ) 果 复数 (+ i( + ) 模 为4 则 实数 。 文 如 a 2 ) 1 i的 , 的值 为 (

山西省太原五中13-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2月)高三历史

山西省太原五中13-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2月)高三历史

山西省太原五中13-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2月)高三历史24.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25.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26.“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

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

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

”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A.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 B.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C.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 D.门阀土族退出政治舞台27.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

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28.《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

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29.从考古发掘和古典作家提供的材料来看,雅典公民大会日常例会的出席人数不过占公民总数的四或五分之一。

这主要说明A.并非所有雅典人均可履行民主权力 B.并非所有合法公民均能参加公民大会C.雅典民主政治在实践上仍存在许多弊端 D.雅典民主只是部分公民的民主30.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

山西省太原五中2009届高三数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文

山西省太原五中2009届高三数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文

山西省太原五中2008—2009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月考试题(2月)数 学 试 题(文)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设全集为R ,集合{|||1},{|20},M x x N x x =<-<<集合则集合{|10}x x -<<等于( )A .MNB .M ∪NC .MC R ND .C R M N2.点(1,-1)到直线10x y -+=的距离为( )A .12B .32C D 3.以221124y x -=的顶点为焦点,长半轴长为4的椭圆方程为( )A .2216452x y +=B .2211612x y +=C .221164x y +=D .221416x y += 4.已知点P (2,1)在圆C :2220P x y ax y b x y ++-+=+上,点关于直线-1=0的对 称点也在圆C 上,则实数a ,b 的值为 ( )A .a =-3,b =3B .a =0,b =-3C .a =-1,b =-1D .a =-2,b =15.若双曲线2214x y k+=的离心率e ∈(1,2),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B .(-3,0)C .(-12,0)D .(-60,-12) 6.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1a 9=9,则a 2a 3a 10= ( ) A .27 B .18 C .9 D .8 7.已知a 、b 都是实数,那么a 2>b 2是a >b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8.已知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n =2a n -1,则a 5的值为 ( ) A .-16 B .16 C .32 D .-329.已知sin 4()cos sin()63παααπ++=+=则 ( )A .BC .25-D .250PM AM PM ⋅=,则||10.已知定点A (-2,0),B (2,0),动点P 于A 、B 连线的斜率之积满足k AP ·k BP =m ,当 m <-1时,△ABP 的形状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11.自圆222440x y x y +--+=外一点P (0,4)向圆引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PA PB ⋅等于( )A .125B .65CD12.已知x 、y满足约束条件00,x y y ⎧≥⎪≥⎨+≥( )AB .1CD .12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cos ,sin ),(cos(),sin())33a b ππαααα=++则||a b -= 。

山西太原五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0月)高三地理

山西太原五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0月)高三地理

太原五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0月)高三地理一、选择题(本题有4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0 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我国在酒泉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F遥九火箭将搭载有景海鹏、刘旺和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神舟九号飞船送入太空运行轨道。

6月24日11时许,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分离,12时38分神舟九号飞船在航天员刘旺的操作下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人工操纵交会对接,12时50分35秒完成人工对接锁紧成一体状态。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A.云雾 B.太阳辐射 C.流星 D.太阳活动2.从神舟九号发射到成功实现人工对接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地中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河流水位保持着上涨态势B.南极洲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到南极圈附近C.北京地区白昼变化的特点是:昼渐长——昼最长——昼渐短D.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正午时影子逐渐变短小刚和小明同一天出生在我国的两个不同城市,下表是他们出生那天出生地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

据此回答3~4题。

为晨昏线,ANB为经线圈的一部分,其中,N为北极点,经线题。

7.下列判读:①AB为晨线②AB为昏线③AB线上各地此时正好日出④AB线上地方时为6时⑤AB线上各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0°。

正确的是()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我国某中学建了一座太阳历广场,广场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

一年中大多数日子,正午影子投影朝丙方向,且影长从不超过6米的外圈。

北京时间12:30是一天中雕像柱影子最短的时刻。

据此回答8~9题。

8.该学校可能位于()A.黑龙江B.湖南C.云南D.广东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雕像柱可观测到北极星在丙柱方向附近B.春秋分日太阳从丙丁两柱之间升起C.夏至日,正午雕像柱影子朝向丙柱一侧3米的圈内D.一天中雕像柱的影子不会超过外圈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不过我有些怀疑呢:干燥的大地,坚硬的种子,简单的操作,食物就是这样产生的?劳动的力量真是巨大啊,还有大地的力量,种子的力量,种子像是这个世上所能有的一切奇迹中最最不可思议的。想想看:它居然多很多。
由于去年压过膜,土壤里到处缠裹看千丝万缕的塑料薄膜碎片。这是多年来持续压膜累积下来的。地太大了,人工清理残片是不可能的。虽然明知对土地危害很大,但也只能随它。来年春天,还是得雪上加霜地继续压新膜。要不然作物长不起来,就是长起来产量也低。
我往前走,我妈倒退着走,她铲开一个小坑,我连忙撂下种子;她随即把锨里铲起的土撂出去埋住种子,我便顺势踩上去一脚,令种子和土壤亲密接触。这样,每点完一行,回头一看,我的脚印呈“人”字形,紧密整齐地排列了整片土地,太有趣了。
其他人都陆续点到下一块地上了,只有我们俩还在这块地上的最后两三行埂子上努力,四周空空荡荡,风呼啦啦地吹,一片很大的白色薄膜被吹到了蓝天上,越飞越高,左右飘摇,天空那么蓝。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环境描写穿插在叙事中,使文章显得视野开阔,意境辽远,突出了广阔无边的地域风貌,也增添了文章的抒情意味。
B.画线句子①“太佩服自己了”与后文中发现“大家都是这样撒的,而且撒得都很准”形成了反差,极具反讽意味。
C.画线句子②画面感极强,“大地平坦开阔,蓝天倾斜”写出作者的视觉感受,运用拟人手法写的三棵树在辽阔背景烘托下震撼人心。
要干的活其实很简单,两个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一个持锹倒退着铲土,另一人捧只装豆子的搪瓷碗,对方每铲起一锹土,就赶紧往铲出的小坑里扔两三粒种子,持锹的人随即用铲起的土顺势填回。就这样一个坑又一个坑、一行又一行地点下去。
我比较喜欢撒豆子,而且撒得特准,三两粒种子给捏在手指头上随手一抛,就乖乖滚落坑底,簇作一堆,①太佩服自己了。可后来才发现,大家都是这样撒的,而且撒得都很准。挖坑也简单,但终究得使几分力气。所以还没点完两亩地,我的手心就给打出了整整齐齐的两排泡,而且还是对称的。这种事怎么好意思让人知道,只好死撑看,寻找撒豆子的机会。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与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它“并没有以黄帝作为传说中心。它更多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帝俊和帝颛顼”,“很多国家和历史人物都被认为是帝俊或帝颛顼的后代”,后稷“作为进入农耕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也被“认为是帝俊所生”,而非中原传统说法谓之为黄帝的后裔;该书“从不以黄河中游地区作为天下之‘中’”,而是把“古巴、蜀、荆楚之地都作为天下之中来看待”。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上午9:00—11:3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编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C.边缘地带的环境变化促使人类祖先制造与使用工具获取更多生活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带来的生存挑战。
D.农业取代狩猎采集,涉及技术、社会、意识形态等每一个方面的彻底调整,边缘地带为此提供了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撒哈拉泵”假说表明,边缘地带并不是绝对的,这对人类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因为这里的内部阻力更小。在农业起源进程中,与中心群体较多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不同,生活在边缘地带的是从中心群体中分裂出来的人群,闯入新领地中的移民更少受到传统与习惯的制约。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旧的文化系统往往对发展存在巨大阻力,而在边缘地带的人群遇到阻力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类似之,在文明化进程中,传统的等级不明显的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挑战无疑是严峻的,阻力小的地方更有可能获得突破,此时边缘地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高中山西太原五中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山西太原五中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精品】山西太原五中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中国的孝道法文化既有的社会生命经验显示,人类情感呈向下趋势。

父母对子女多为无条件、无保留的情感输出。

而同时,幼年子女大多无法体谅父母苦心,及其成家育子之后,又会将更多情感输出给其子女。

如此下去,为父母者始终是付出多于回报。

有鉴于此人性弱点,中国先哲自古就提倡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情感反哺,欲借此对人性加以矫正。

其后国家亦大力提倡孝道,并将其精神注入法律之中,以法律维护、成全孝道,极大地增强了孝道文化的贯彻效果。

于是在中国,就形成了以“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又赡养乙代”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都要反馈的模式。

而且这种反馈应是物质、精神、宗教三方面的,要发之于心,形之于色,并付之于言行。

一念一色、一言一行皆须毕恭毕敬,不离于孝道。

如此等等,都在法律制度上加以确认,并辅之以宣传教化、行政强制乃至严刑重罚。

遂使孝道文化在中国绵远流长,代代不息,将中国人融化在一派血浓于水的温情之中。

其温情有三。

一曰,强调情感反哺。

孝道乃报恩之举,年幼受之父母,成年后反哺双亲。

然而此时父母皆已年老,身体、精神日益衰弱,欲行孝道便不可有嫌弃之心。

既要尽量保证衣食无缺,又要善事父母,言行温和礼敬,不可使父母受情感伤害,晚景凄凉,心灰意冷。

国法遂依此意将杀、殴、骂、告父母及供养有阙等行为列为打击对象。

二曰,顾及人伦纽带。

孝慈亲情乃天性秉赋,与生俱来。

《韩非子·八经》说:“法通乎人情关乎治理。

”为了顾及人伦情感纽带,于是实践中出现了宽容复仇、存留养亲等屈法以伸孝道之司法惯例与制度。

三曰,注重精神传递。

父母过世之后,对其追念亦属孝道情感应有之义。

一方面要尽心服丧,依循礼制恰当地表达丧亲之痛;另一方面要传递香火,使前代尊亲不至绝祀。

国家法律对丧期违礼的种种行为加以禁止,对官员服丧进行系统规定,对无子休妻制度亦加以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文默写。

(共10分,每空1分)【小题1】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小题2】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小题3】《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小题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小题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

【小题6】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__________,”。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1.阅读下面选文。

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①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了就难免浮躁。

比如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那些平步青云的传奇,还有那些赤裸裸的炫富,都会让正准备扎根的你,内心突然失去平静。

也许你会感叹,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没有多少时间能深植自己,更别说安静扎根了。

但我认为,做人行事切忌浮躁,而要沉稳务实,脚踏实地。

这好比一棵大树,只有扎根大地,才能抗击暴风骤雨,才能枝繁叶茂。

正所谓。

②扎根大地,踏实行事,才能将基础打牢,将能力累积。

辉煌的成绩背后,是训练场上姚明站在同一地方,千百次反复地练习投蓝,是刘翔认真地做着枯燥的肌肉锻炼。

姚明灌篮的飒爽英姿、飞人刘翔的“云端”神话都凝聚着苦练的汗水,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迅速敏捷的身手,其实都只是平日基础动作训练的连贯整合。

③“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繁花绿叶下面一定有根的努力,磅礴大海的前面一定有涓涓细流的汇聚,风光耀目的背后一定有踏实艰辛的汗滴。

④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要有潜下心来、勇于挑战并坚持到底的信念与毅力。

⑤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淡泊的情怀。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无论是作为乡村教师还是名满天下的专家学者,他都一如既往淡泊名利,专注于田畴,扎根于泥土,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成为广受赞誉的“杂交水稻之父”。

⑥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

著名科学家霍金21岁就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但他克服了全身几乎不能活动的障碍,克服了基本丧失语言能力的困难,完成了《从大爆炸到黑洞》《时间简史》等伟大著作。

轮椅没有限制住他心灵的自由,疾病没能阻挡他思维的扩散。

⑦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古文学家季羡林,十年如一日,潜一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影响世人,让人钦佩不已。

志在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的巴尔扎克,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辛苦耕耘,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

⑧扎入大地,不慕云淡风轻,是树根的潜修;勇于挑战,不惧艰难险阻,是行动的根植;坚持到底,不畏万苦千辛,是人心的锻铸。

⑨不踏实地,驰于空想,何以享千里风光之醉美?望而却步,知难则退,何以感一览众山之豪迈?浅尝辄止,锲而舍之,何以聚金石镂空之匠心?⑩只有戒除浮躁,脚踏实地,像树一样扎根而后长,像水一样盈科而后进,坚实迈好每一步,稳步向前不松懈,才能最终到达一个美好的境界。

让我们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在地面开花结果,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注】①盈科:溢满洼地。

【小题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小题2】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小题3】说说选文第⑤-⑦段的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

【小题4】选文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题5】从下列道理论据中,选出最适合填在选文第①段横线上的一项()。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D.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贞观政要》2.不动笔墨不读书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

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

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

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

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

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

那些绛色的批《诗经》,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

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

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

(选文有删改)【小题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的?【小题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小题4】阅读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请写出顾炎武“动笔墨”的三种方式。

(2)读书“动笔墨”需要注意哪两方面的问题?1.阅读文言文《口技》,回答后面小题。

(共1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

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

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

床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桶中声,一齐奏发,众妙毕备。

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

小儿亦渐欲睡。

夫茀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⑪宾客意少舒()⑫几欲先走()⑬絮絮不止()⑭奋袖出臂()【小题2】翻译: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分)【小题3】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3分)【小题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仅仅描写观众的反映吗?为什么?(3分)【小题5】拓展延伸——下节课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音乐课,上课铃声还未响,就自发地齐唱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以迎接音乐老师的到来。

就在这时,班主任数学老师夹着一叠试卷走了进来,说道:“利用这节音乐课和下节数学课,进行一次测试……”请你仿照本文中对观众的反应的描写,用简短的语言描写一下这时同学们的反应。

(5分)我的描述:2.(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畏斋拾银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②,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

②宦官家:做官的人家。

宦官,官吏的通称。

③俟(sì):等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恐劝令留金也恐:担心B.遂以还之遂:于是C.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尝:曾经D.去数年,绝无音信去:距离【小题2】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遂以还之A.以我酌油知之B.徐以杓酌油沥之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D.闻其侄以他事南来【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畏斋曾经夜晚拾到贰佰多两银子,后来归还失主,并得到一些报酬。

B.何畏斋托官员侄子将寄存于他那里多年的银子归还给那个当年有事入京的官员。

C.本文通过两件事来表现了何畏斋拾金不昧,为人诚信的优秀品质。

D.本文最后一段以议论来点明写作意图,表达出对何畏斋的赞美之情。

1.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小题1】本诗上阕写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的画面。

【小题2】“剪不断,理还乱”一句好在何处?现在人们用这个句子有何新意?2.阅读陶渊明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小题2】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塞下曲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