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阅江楼游后感
游阅江楼有感

游阅江楼有感车轮像逃离地狱般的兴奋,飞速地在铺着沥青的公路上滚动,车子离学校越来越远,越来越逼近阅江楼肇庆阅江楼座落在广东肇庆市端州城区, ,屹然矗立于西江河畔,。
宣德六年(1431年),肇庆知府王莹将石头庵改建为崧台书院。
崇祯十四年(1641年)再度改建,正式立名为阅江楼。
500年来,不少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写下许多想象雄奇的诗篇, 为这座古楼平添了异彩,在广东肇庆民间,自古流传着一副粤语上联“阅江楼,阅江流,阅江楼上阅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的粤语谐音绝对。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肇庆成立,古阅江楼成为独立团驻地和活动地点之一。
1959年,该楼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纪念馆”,朱德为纪念馆名题了横匾。
阅江楼碧瓦朱楹、飞檐峭壁、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
内部布局围绕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代帝王的政治主张展开。
底层,最值得看的是一椅、一壁、一匾。
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龙椅”,虽是仿制品,但选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千斤。
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
东侧的一匾,“治隆唐宋”,为康熙所书。
二层有一船、一画,明朝永乐帝朱棣,取消海禁,扩大贸易、文化交流,当时南京下关地区是座造船厂,船厂打造了许多船,最长的船,长一百三十八米,宽五十六米,航行时有九桅十二帆,载重量七千吨,在六百年前可算世界之最。
这幅巨型瓷画,画面反映了一四?五年到一四三三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这段历史。
画面由十二个部分组成,详细描写了航海家郑和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建造宝船,到西洋各国宣传中华文明的盛况。
画面还反映了永乐皇帝敕建“静海寺”、“天妃宫”并亲赐“天妃宫碑”,撞响静海寺钟声,以祭奠这位保护航海平安的海神天妃娘娘。
阅江楼的顶层可观蟠龙藻井。
屋顶盘踞的金龙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龙身上用的是二十四 K 黄金,用江宁金箔制作工艺制作。
这座楼内外共用去十一公斤二十四 K 纯金,所以显得特别金碧辉煌。
肇庆阅江楼心得体会

肇庆阅江楼心得体会我曾经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但是肇庆阅江楼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座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其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次见到阅江楼,我就被它的规模震撼了。
高耸入云的楼阁给人一种威武的感觉,仿佛是宏伟的人工景观。
随着进一步的接触,我才发现它的美不仅在于建筑的高耸和精美,更在于里面隐含的丰富文化。
阅江楼建于清代末年,它不仅是一个纪念性的建筑,也是一座文化名胜。
通过走进阅江楼展厅,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建筑中蕴藏的宝贵历史文化。
阅江楼所展示的文物和图片,向我们展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渊源、各种类别的英模事迹等,触动了我的心灵。
资料介绍,当时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负责人均是“德才兼备,忠于民族,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
他们坚守信仰、无私奉献、勇攀高峰,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面貌。
阅江楼不仅要我们了解历史,更强调爱国之情。
阅江楼展示了一些历史事件,也引导游客反思,引导我们树立起爱国主义的思想。
尤其是当我看到纪念碑上的名字时,深藏在我的心底泛起了一股革命的热情和责任感,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和未来,更有责任和义务去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阅江楼再次敲响了我们爱国之心,这座美丽的楼阁,不仅仅是一个纪念碑,更是一面镌刻着民族精神、爱国精神与民族文化的瑰宝。
我深深的感悟到,只有深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爱自己,爱家庭,爱他人。
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也需要我们从恪尽职守、严于律己、感同身受等方面起模范作用。
在这个现代化、快节奏、浮躁的社会里,阅江楼让我重新认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总之,阅江楼是一座伟大的建筑,它的内涵和形式都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阅江楼激发起我对祖国文化的观照,让我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我心里,它不仅是一座见证历史的建筑,更是一处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宝库,也是我爱国之心的向导。
关于阅江楼的作文

关于阅江楼的作文
我去过的地方有很多,比如:七星岩、鼎湖山、阅江楼等等。
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阅江楼。
阅江楼是肇庆市的名胜古迹,它历史悠久,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阅江楼坐落在肇庆市西江河畔上,青砖、灰瓦、朱红色的横梁、圆柱,又庄严又美丽。
阅江楼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石狮子,还有两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树。
当我踏进高高的石级,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个古老的大厅,古铜色的雕花门窗、陈旧的家具跃然眼前。
我仿佛走进了古代的宫殿里面,成为一名身披盔甲,在战场上英勇驰骋的大将军,为国家、为民族浴血奋战。
穿过大厅,我来到了一个被长廊包围着的庭院,庭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和观赏盆景,庭院中央有一座假山和一座喷水池,非常好看。
庭院过后,我来到一个偏厅,那沉着的古典气息让我肃然起敬!偏厅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兵器和军服:有威武的大炮,锋利的红缨枪和士兵们穿过的千疮百孔的衣服,见证了北伐战争时期,叶挺将军曾经带领一个团的士兵英勇作战,当时的团部就进驻在这座庄严肃穆的阅江楼里。
虽然这座阅江楼经历过许许多多的枪林弹雨,但他依然华丽壮观,依然坚强挺拔,如红军战士守卫着这座城市。
现在,这座古老的阅江楼已经焕然一新,它不仅成为旅游名胜,还是一个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
游肇庆阅江楼有感

游览阅江楼的心得上个星期三,我们09生物技术班一起组织去肇庆阅江楼观赏。
之前听同学说过,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成立了一个“叶挺独立团”,团部就设在阅江楼,一直想找个机会去游览下,今天终于有幸到这里参观了,所以心情是有点兴奋的。
去的那天天下起了大雨,霹雳呱啦地的,就像断了的珠链一样,真有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尽管雨很大,但我们的兴致还是一点不减,冒着大雨,穿过大街小巷,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阅江楼。
阅江楼在端州古城东门外的石头岗上,南临西江。
大概正是由于南临西江,可以远眺西江之水自楼前滔滔东去,所以叫阅江楼吧。
阅江楼前是宽阔的停车场,穿过停车场就是石阶,爬上了石阶便是阅江楼的楼台了。
顺着走上去,很容易忽略石阶两旁的石狮子。
其实这两只石狮子是大有来头的,听历史老师说过,这对大石狮是肇庆现存石雕中的珍品,是由整块的汉白玉石雕成,是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建万寿宫时所雕。
我们分散为几批人,一批一批地进了阅江楼内。
这楼有两层高,站在楼门前往里看可以看到一个庭院。
我们顺着门口旁的楼梯上去了。
二楼是个展览馆。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成立了一个“叶挺独立团”,团部就设在阅江楼,1959年的时候,阅江楼被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1962年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与肇庆市博物馆合署办公。
馆藏文物有数千件。
我们所在的二楼陈列的就是叶挺独立团的史迹。
陈列的文物有很多。
有一些报纸杂志等科普读物,还有一些军人用过的炊具以及其他的日用品,军人用过的床等物品也保留着,难以想象他们怎么在这么简陋的地方住那么长时间,而且是一个团的人住在那么小的地方。
最吸引我们的房间应该是叶挺的房间了。
说是房间,其实只是在大厅的一个角落用木板间了一点儿小空间出来,一张小床,没蚊帐的,床上只有一张很薄的军被,一张小桌子,外加墙上的一扇小窗子,这就是叶挺房间的全部了。
这个所谓的房间,还没有一个厨房那么的。
小米加步枪是我们伟大的红军战士赶走侵略者,击败国民党,解放全中国的武器,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
观阅江楼有感作文

如何喂养松狮-教大家如何饲养松狮教大家如何饲养松狮松狮吃什么狗粮好。
松狮吃什么狗粮好,养宠物的人一定最介怀的就是宠物的饮食健全了吧,就拿松狮来说其实松狮的喂养难度不是很大,十分伏贴外行喂养,但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松狮少小光阴和成年的时候他们的喂养举措是不同的,那松狮下场应该怎么去喂养呢?通过调查可知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松狮犬的体魄圈套有着不同凡响的不合,这就习染该狗狗对营养物质的必要不同于其他动物。
对松狮犬来说目前最健全最体面的食品要数专科的狗粮,其他宠物的食品它不一定伏贴食用。
因此主人们尤其是作为初度喂养松狮犬的我们,更应该做足作业以便给狗狗挑选出最伏贴的狗粮。
专科的松狮犬狗粮是根据狗狗自身心理对营养物质的必要而研制的,对于松狮犬兴盛历程中所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专科的狗粮全部包孕,因此只要给松狮犬选对狗粮就不必不安狗狗的营养缺乏了。
?松狮吃什么狗粮好?举荐大家收买自然专科的狗粮,相对于狗粮,自然狗粮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更切合松狮犬的必要,而且比例也是非常体面的容易吸取。
眼周毛色发白,两颊具有2-3列明显的棕黑色纵纹。
脊背的颜色较深,呈红棕色,中部毛色深。
牛奶&。
和胡萝卜 。
鱼肝油 。
狗粮 。
猞猁属于猫科,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
猞猁外形似猫,但比猫大得多,属于中型的猛兽。
很多人以为猫狗的食物是相同的,殊不知猫咪和狗狗对营养的需求大不相同,狗粮并不能猫咪所需的全部营养,长期食用可导致猫咪营养不良。
牛奶含许多营养成分,也可以猫咪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热量,但仍不足以小猫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小猫的喂饲不能只依赖牛奶。
长期食用会使猫咪体内钙磷失衡,因此使用的同时要注意补钙。
怎么训练贝灵顿梗不叫教育贝灵顿梗时,不能只是采用简单的报答式,即让它做动作,完成后给与物质奖励。
当贝灵顿梗停止捡食时,给予奖励。
训练贝灵顿梗不捡食的方法。
第二步让狗狗连续吠叫,等到您把手中守食饵送到它嘴边奖励的时侯才停止,脱离助手继续训练,直到狗狗熟悉您的命令与您的手势。
参观阅江楼心得

参观阅江楼心得参观阅江楼后,不仅感叹,禁不住赞叹道:“真是登上阅江楼,浩瀚大江风光一览无余啊!”的心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阅江楼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阅江楼心得篇1阅江楼一游,无论是里面各式各样各朝各代的砚墨,还是陈列着的枪械,战争油画等等,都颇引人感慨。
所有历史文化景观的存在必然是有其价值的,它像是一个烙印,镌刻在历史进展的卷轴上,提醒着我们,有一些人、有一些事,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断接受着新事物,眼界定格在新视野里,鲜少记起我们有时候应该回头看看,看看我们脚下踩着的这条路,是由多少人用汗水、用血肉、用生命一直铺垫过来的。
而那些历史文化景观恰恰能及时提醒我们——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若我们想为自己开脱一下,或者可以把“背叛”换一个词,无情?忘恩负义?饮泉之水不思泉之源?不管怎样,说到底终究是让人感到如芒在背的形容。
或者我骨子里流着文人的血,在一众对历史不甚关心的年轻人当中是个异数,对历史颇为偏好。
那些已经被记录在册的事情,那些已经永远成为一个名字的人们,那些久远的我无法参与的时代,以文字,图画,雕塑等一切有形的状态再次呈现在我眼前时,心中的一些触动,一些澎湃,是无法言说的。
就好比我当时在阅江楼里看见一幅大型的战争场景油画时,那太过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让我久久伫立,感受那画里是怎样一种硝烟弥漫怎样一种壮士豪情,心里面明明有千言万语,到得嘴边,所有想说的都化作一句简单的“好真实!”表达出来,除此之外,真的再找不到更精妙的语句来形容心中所感。
去了一趟阅江楼,短短一小时,大家却像是去了一番旅游的兴奋心情,不断地拍照。
当然我也拍了两三张,其中一张就是那一排整齐的步枪。
看着那些已经很陈旧的枪支,第一个蹦入我脑海的词是“落后”。
相比现在那些先进的武装器械,那里陈列的枪要形容为“落后”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即使是相比于同时期侵略我国的列强所使用的武器,依然是脱不开“落后”二字。
阅江楼

登阅江楼是在今年的春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踏足肇庆市闻名国内外的阅江楼,久闻此楼乃肇庆八景之一,那一天风和日丽,天空一片晴朗,在这样的天气下我们兴致高昂,让我们的阅江楼之旅倍感愉快。
一路上,友人提醒我,肇庆的众多景点中,脂粉味太浓,雨花台处处透露着哀伤,观完阅江楼,才能感受大气恢宏,因为阅江楼是经典的传世之作,只有阅江楼让多少游客遐想感慨万千,不仅带给游客端砚文化之赞叹,也会感受到铁军的威武之气。
透过车窗,望阅江楼矗立在参天古木中,如古画中的海市蜃楼。
车开进了阅江楼的院子,我们一下车就到了阅江楼正门口的长长的阶梯下。
阅江楼位于位于端州古城东门外的石头岗上,南临西江,楼台高耸,重檐飞阁,蔚为壮观。
登上此楼才感“虎踞西江,览尽西江秀色”。
仰望阅江楼,有很浓的古建筑味,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
一路上穿花度柳,来到楼前的回廊,回廊的两壁挂着端砚文化历史绢画,端砚上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绢上。
回廊的中间是北楼地下大厅原有清康熙两广总督郭世隆所建立的康熙御书碑6块碑刻,看完碑文,不由暗服古人想象力之丰富,观后感已出矣!走过回廊,我走在阅江楼二楼的《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厅,看着叶挺将军成立独立团成立过程的介绍和相片,由衷地佩服叶挺将军的大将风范和魄力。
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就是在这个地方,我脚下的这个地方,它打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为肇庆人民带来生机和活力。
从此,叶挺将军带领他的铁军虎踞于此,打击土豪,铲奸除恶,抵御外敌,护江保民。
人们都说,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是不怕艰苦、不怕简陋、不怕鬼神的铁人。
今日一见,的确不假。
肇庆是一个四面青山,江湖星布的地形复杂的地方,铁军就是穿着我眼这一双稻草为地、布条为顶的草鞋攀登在这雄山峻岭间,行走在这江畔湖岸;铁军就是带着眼前这顶破旧的草帽顶着烤人的烈日勘察敌情,站岗值班;铁军就是穿着眼前这件样式简单的淡绿色军装担起了保卫肇庆人民的责任和牺牲生命的奉献。
游阅江楼优秀作文

游阅江楼优秀作文
《游阅江楼》
早就听说阅江楼的大名啦,一直嚷嚷着要去,这次终于有机会去好好游览一番。
那天风和日丽的,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阅江楼。
一靠近,哇,那古朴的建筑风格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我兴致勃勃地开始爬楼,那台阶可真是多呀,感觉自己像只小蜗牛在慢慢往上爬。
好不容易爬到了顶楼,眼前的景色简直让我惊呆了。
远处的长江水浩浩荡荡,船只来来往往,特别热闹。
我就那么趴在栏杆上,眼睛都看直了,感觉自己渺小得就像一粒尘埃。
我看到一艘大船经过,那船可真大呀,上面装满了各种货物,我就在那儿傻乎乎地数着那些集装箱,也不知道数没数对。
突然,我发现江面上还有一群江鸥在飞翔,它们一会儿俯冲下去,一会儿又飞起来,可好玩啦。
我就那么一直盯着它们看,感觉自己都能感受到它们飞翔的快乐。
在阅江楼上待了好久,我都舍不得离开。
这里的一切都让我觉得特别新奇,特别有意思。
下楼的时候,我还一步三回头,心里想着下次一定要带着朋友们再来一次,让他们也感受感受这独特的魅力。
这次游阅江楼真是让我难忘啊,它就像一个藏着无数宝藏的宝库,等着我下次再来探索呢。
我想,我和阅江楼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庆阅江楼游后感
——13行管2班黄焰新2011年3月19号,在邓小平理论协会的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到肇庆的红色旅游景点——肇庆阅江楼游览。
阅江楼,是广东省四大名楼之一,南临西江,楼台高耸,重檐
飞阁,蔚为壮观。
"江楼晚眺"自古以来是肇庆八景之一。
明宣德六年,将庵址改建为菘台书院,崇祯十四年更名为阅江楼。
清代阅江楼是文人墨客云集吟咏之所,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陈恭尹、翁方纲等均有题咏。
真可谓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阅江楼也被叫做肇庆博物馆,顾名思义,里面很多肇庆的特色。
最出名的就是端砚,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
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阅江楼里面展出肇庆当代制砚名家、收藏家和砚厂、砚坊的端砚精品100多方。
古今端砚的生动组合,辅以模型、雕塑、场景、绘画等形式,把已逾千年的文房瑰宝端砚的独特风采,生动直观地给我们展示了。
端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机械生产冲击着手工端砚制作,传统记忆的传承。
阅江楼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造型宏伟,与中国革命时期的息
息相关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南明永历帝曾亲临阅江楼检阅抗清水师。
光绪年间,中法战争期间的主战派彭玉麟,曾在此指挥军事。
大革命时期,当地农民自卫军总部就设在阅江楼。
1925年11月21日
叶挺独立团在阅江楼成立。
1959年,阅江楼被辟为叶挺独立团团
部旧址纪念馆,1962年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与肇庆市博物馆合署办公。
馆藏文物数千件,其中有著名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珍品、珍稀的康熙御书、宝贵的“铁军”叶挺独立团史迹文物。
陈列面积278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部分。
主要有《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馆文物陈列》、《端砚春秋》陈列,国内各地的艺术珍品也经常在本馆临时展出。
我们所在的二楼陈列的就是叶挺独立团的史迹。
陈列的文物有很多。
有一些报纸杂志等科普读物,还有一些军人用过的炊具以及其他的日用品,军人用过的床等物品也保留着,难以想象他们怎么在这么简陋的地方住那么长时间,而且是一个团的人住在那么小的地方。
最吸引我们的房间应该是叶挺的房间了。
说是房间,其实只是在大厅的一个角落用木板间了一点儿小空间出来,一张小床,没蚊帐的,床上只有一张很薄的军被,一张小桌子,外加墙上的一扇小窗子,这就是叶挺房间的全部了。
这个所谓的房间,还没有一个厨房那么的。
很难想象,那一支支和日本的先进装备相差那么远的步枪是如何把日本侵略者打得无处可逃的。
我们国家的英雄们在那么艰难的时期里所表现出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即使在现今社会也还是值得
我们去敬佩和学习的,好好缅怀,借着这阅江楼。
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小时的游览,我们的心境却有了不一样的升华。
很好的一次实践,让我们在感受历史文物的同时也对祖国的伟大再一次的从心底里的热爱,那些可爱的人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