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工程孙洪程答案
过程控制工程(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

第一章测试1.过程控制发展特点有哪些?答案:2.阐述“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及意义。
答案:3.过程控制与运动控制相比有何区别?答案:4.如何描述工业生产过程?答案:第二章测试1.简述操纵变量的选择原则。
答案:2.简述被控变量选择原则。
答案:3.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阶跃响应为:试利用系统辨识法确定系统数学模型。
答案:4.如图所示控制系统:其阶跃响应曲线为:试利用过程特性测试建模法确定系统数学模型。
答案:第三章测试1.阀门定位器的作用有哪些?答案:2.常用流量特性是哪种?为什么?答案:3.控制阀的流量特性分哪些?分别画出其特性曲线。
答案:4.控制阀气开气关作用方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案:5.解释什么叫气开控制阀?什么叫气开控制阀?答案:6.简述简单控制系统系统的设计步骤。
答案:7.在单回路控制系统中,增大比例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调量增大B:残差减小C:衰减率增大D:振荡频率升高答案:C8. 3.1 生产过程中引起被控量偏离其给定值的各种因素称为()。
A:扰动B:被控量C:给定值D:控制量答案:A9.当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组成后,过程各通道的静态与动态特性已定,此时,系统控制过程的品质就取决于调节器各个参数值的设置。
A:错B:对答案:B10.在调节系统的品质指标中,最大偏差与超调量在任何时候都完全相等。
A:对B:错答案:B11.比例控制器中,随着比例带的增大,系统的静态偏差将加大。
A:对B:错答案:A12.比例控制器中,随着比例带的增大,系统的振荡将减弱,稳定性得到提高。
A:错B:对答案:B13.PID控制器的正作用是指随着被控量与给定值的差的增大,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增大的作用,此时称整个控制器的增益为正。
A:错B:对答案:A14.PID控制器的正作用是指随着被控量与给定值的差的减小,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增大的作用,此时称整个控制器的增益为正。
A:错B:对答案:B15.PID控制器的反作用是指随着被控量与给定值的差的增大,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增大的作用,此时称整个控制器的增益为正。
过程控制工程2-4章答案(孙洪程著)

第二章思考题及习题2.1 与单回路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些什么特点?答:串级控制方案具有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全部功能,而且还具有许多单回路控制系统所没有的优点。
因此,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一般都比单回路控制系统好。
(1) 串级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工作频率;(2) 串级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3) 串级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2.2 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只取决于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而与其他环节无关?答: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要根据主环所包括的各个环节的情况来确定。
主环内包括有主控制器、副回路、主对象和主变送器。
控制器正、反作用设置正确的副回路可将它视为一放大倍数为“正”的环节来看待。
这样,只要根据主对象与主变送器放大倍数的符号及整个主环开环放大倍数的符号为“负”的要求。
即Sign{G 01(s )}Sign{G 02’(s )}Sign{G m1(s )}Sign{G c1(s )}=-1就可以确定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实际上主变送器放大倍数符号一般情况下都是“正”的,再考虑副回路视为一放大倍数为“正”的环节,因此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实际上只取决于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
当主对象放大倍数符号为“正”时,主控制器应选“负”作用;反之,当主对象放大倍数符号为“负”时,主控制器应选正作用。
2.3 串级控制系统的一步整定法依据是什么?答:一步整定法的依据是: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一般来说,主变量是工艺的主要操作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对它要求比较严格。
而副变量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提高主变量的控制质量,对副变量本身没有很高的要求,允许它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在整定时不必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副环上,只要主变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要求即可。
此外对于一个具体的串级控制系统来说,在一定范围内主、副控制器的放大倍数是可以互相匹配的,只要主、副控制器的放大倍数K c1与K c1的乘积等于K s (K s 为主变量呈4:1衰减振荡时的控制器比例放大倍数),系统就能产生4:1衰减过程(下面的分析中可以进一步证明)。
孙洪程李大宇过程控制第十七章

17.1.2 精馏塔的控制要求
在保证产品合格情况下,总收益最大或总成本最小。 (1)产品质量控制
塔顶或塔底产品之一应达到规定的纯度。另一产品组成也应在要 求范围之内。多元精馏的关键组份含量来描述质量指标。
(2)物料平衡控制
维持塔平稳操作,液位稳定 (3)能量平衡控制 操作压力稳定 (4)约束条件控制
L
LC
D
FC
FC
F LC
V
FC
Q
B
17.4 精馏塔的整体控制方案
质量指标控制
通过温度控制成分 控制手段:
L
塔顶、
塔底回流、 塔釜加热量
F D
V
Q
B
共同特点:恒定控制塔顶或塔底回流量,有利于平稳操作
17.4 精馏塔的整体控制方案
(1)方案1、2 在保证塔釜温度和液位基本稳定,控制精馏段温度 1、D控制温度 温度升高→ D 减小 →L 增大 →温度 →液位 升高
下降
优点:物料与能量平衡之间的关联最小
缺点:温度控制滞后大 2、L控制温度
17.4 精馏塔的整体控制方案 (2)方案3、4
通过控制提馏段温度,控制精馏塔的温度分布 塔顶回流和馏出的定值控制 3、Q控制温度
温度升高→Q减小→温度下降
缺点:温度控制与物料平衡控制有关联 4、B控制温度 温度升高→B减小→温度下降
D
17.4.3 塔的压力控制
(1)正压塔
液相含有少量不凝聚物:界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采用两个 操纵变量控制,冷凝剂量和放空量。
PC
L
D
分程调节 图17-25
17.4.3 塔的压力控制
(2)负压塔
塔顶设置抽真空系统 图17-26 (A)直接节流抽气管 (B)控制旁路
过程控制工程第一章答案(孙洪程著)

1.1 何谓控制通道?何谓干扰通道?它们的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有什么影响?答:所谓“通道”,就是某个参数影响另外一个参数的通路,这里所说的控制通道就是控制作用(一般的理解应当是控制器输出)U(s)对被控参数Y(s)的影响通路(一般的理解是控制作用通过执行器影响控制变量,然后控制变量通过被控对象再影响被控参数,即广义对象上的控制通道)。
同理,干扰通道就是干扰作用F(s)对被控参数Y(s)的影响通路。
干扰通道的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影响如下表所示。
控制通道的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影响如下表所示1.2 如何选择控制变量?答:① 所选控制变量必须是可控的。
②所选控制变量应是通道放大倍数比较大者,最好大于扰动通道的放大倍数。
③ 所选控制变量应使扰动通道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而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应适当小一些为好,但不易过小。
④所选控制变量其通道纯滞后时间应越小越好。
⑤所选控制变量应尽量使干扰点远离被控变量而靠近控制阀。
⑥ 在选择控制变量时还需考虑到工艺的合理性。
一般来说,生产负荷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产量,不宜经常变动,在不是十分必要的情况下,不宜选择生产负荷作为控制变量1.3 控制器的比例度δ变化对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有何影响?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质量有何影响?答:当Gc (s)=Kc时,即控制器为纯比例控制,则系统的余差与比例放大倍数成反比,也就是与比例度δ成正比,即比例度越大,余差也就越大。
K c 增大、δ减小,控制精度提高(余差减小),但是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1.4 4:1 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的要点是什么?答:衰减曲线法是在系统闭环情况下,将控制器积分时间 T i 放在最大,微分时间 T d 放在最小,比例 度放于适当数值(一般为 100%) ,然后使δ由大往小逐渐改变,并在每改变一次δ值时,通过改变给定值给 系统施加一个阶跃干扰,同时观察过渡过程变化情况。
如果衰减比大于4:1,δ应继续减小,当衰减比小 于 4:1 时δ应增大,直至过渡过程呈现4: 1 衰减时为止。
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纸质作业答案一、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通过调节阀的流量和阀杆行程之间的关系。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线性型,等百分比型,快开型,抛物线型调节阀流量特性选择的目的主要是从非线性补偿的角度来考虑,利用调节阀的非线性来补偿广义对象中其它环节的非线性,从而使整个广义对象的特性近似为线性。
二、简单控制系统是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测量元件及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器所构成的单闭环控制系统,也成为单回路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的典型方块图为三.按照已定的控制方案,确定使控制质量最好的控制器参数值。
经验凑试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响应曲线法 四、解:(1) 选择流出量o Q 为操纵变量,控制阀安装在流出管线上, 贮槽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为(2) 被控对象:液体贮槽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测量元件及变送器+-控制信号操纵变量被控变量测量值偏差扰动变量给定值被控变量:贮槽液位操纵变量:贮槽出口流量主要扰动变量:贮槽进口流量五、解:Q为操纵变量,控制阀安装在流入管线上,(1) 选择流入量i贮槽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为为了防止液体溢出,在控制阀气源突然中断时,控制阀应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应选用气开形式控制阀,为“+”作为方向。
Q增加时,被控变量液位是上升的,故对象为“+”作用方向。
由于操纵变量即流入量i控制阀和被控对象都是“+”作用方向,为使控制系统具有负反馈作用,控制器应选择反作用。
Q为操纵变量,控制阀安装在流出管线上,(2) 选择流出量o贮槽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为为了防止液体溢出,在控制阀气源突然中断时,控制阀应处于全开状态,所以应选用气关形式控制阀,为“-”作为方向。
Q增加时,被控变量液位是下降的,故对象为“-”作用方向。
由于操纵变量即流出量o控制阀和被控对象都是“-”作用方向,为使控制系统具有负反馈作用,控制器应选择反作用。
六、(1)加入积分作用后,系统的稳定性变差,最大动态偏差增大、余差减小加入适当的微分作用后,系统的稳定性编号,最大动态偏差减小,余差不变。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过程控制是一门涉及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在学习过程控制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答案:过程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传感器采集过程变量的信息,经过控制器进行处理,再通过执行器对过程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的一种系统。
它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2. 什么是反馈控制?答案:反馈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方式,它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将差异信号作为反馈信号输入到控制器中,从而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使实际输出逐渐趋近于期望输出。
3. 什么是前馈控制?答案:前馈控制是一种通过提前预测未来的扰动信号,并将其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进行补偿的控制方式。
它可以在扰动进入系统之前对其进行抵消,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4. 什么是PID控制器?答案: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器类型,它由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三个部分组成。
比例控制根据误差的大小来调整输出信号,积分控制根据误差的累积来调整输出信号,微分控制根据误差的变化率来调整输出信号。
PID控制器可以通过调节三个部分的参数来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5. 什么是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答案:开环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不受系统状态的反馈影响,只根据输入信号进行调节的一种控制方式。
闭环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受到系统状态的反馈影响,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来调节输出信号的一种控制方式。
闭环控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6. 什么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答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扰动或参数变化时,能够保持输出信号在可接受范围内波动或迅速恢复到期望值的能力。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可以通过系统的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进行分析和评估。
过程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过程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答案:C二、___答题1、什么是过程控制工程?过程控制工程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物理量进行测量、控制和调节,以达到生产过程稳定、优化和自动化的技术和方法。
2、什么是反馈控制系统?其优点是什么?反馈控制系统是指通过对被控对象输出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进行测量,并将这个差异信号反馈到控制器中,以调节控制器输出信号的系统。
其优点是能够自动调节系统的输出,使系统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3、什么是前馈控制系统?其优点是什么?前馈控制系统是指在控制系统中加入一个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预测被控对象的输出值,并将预测值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其优点是能够减小被控对象输出值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4、什么是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如何消除?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指被控对象输出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在长时间运行后趋于稳定的误差。
消除稳态误差的方法包括增加控制器增益、调整控制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增加前馈控制等。
5、什么是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如何评价过渡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是指被控对象输出值从设定值开始到稳定在设定值附近的过程。
过渡过程的质量可以通过评价过渡过程时间、超调量、振荡幅值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过渡过程时间越短、超调量越小、振荡幅值越小,说明过渡过程的质量越好。
34、在单回路控制中,选择合适的控制阀结构形式非常重要。
在分流或合流控制时,应该选择三通控制阀。
35、在单回路控制中,选择合适的控制阀结构形式非常重要。
对于大口径、大流量、低差压,而泄漏量要求不高的情况,应该选择蝶阀。
36、为了确保过程控制系统正常工作,必须满足各个环节的静态放大系数相乘小于1.37、在控制阀的正作用下,如果控制阀是气开式,那么Kv应该大于1.38、在控制阀的负作用下,如果控制阀是气关式,那么Kv应该小于1.39、在控制器正作用时,其放大系数Kc应该大于0.40、在控制器负作用时,其放大系数Kc应该小于0.41、在控制器上对整定参数进行设置的顺序应该是P、I、D。
孙洪程李大宇过程控制第三章

混 氧 合
控制 ( 比 值
值控制 ) 控制
3.2.4 其他类型的比值控制系统 (1)变比值控制系统 ) 定比值控制方案只能克服流量干扰对比值的影响, 定比值控制方案只能克服流量干扰对比值的影响, 当其它参数存在对比值系数的扰动时, 当其它参数存在对比值系数的扰动时,必须时时修正 比值系数, 比值系数,变比值控制
3
教学进程
3.2 比值控制系统的类型
•按结构分类: 开环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按实施方案分类: 相乘和相除方案 •按比值分类: 定比值和变比值控制方案 •按控制原理: 属于前馈控制系统
3.2 比值控制系统的类型
3.2.1 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a)原理图 (a)原理图
F1 FC
F2
3.2.1 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b)方块图 (b)方块图
主对象
X
测量变送 除法器 测量变送 测量变送
F2 F1
3.2.4 其他类型的比值控制系统
例子: 例子:
氧化炉
FfC
TC
氧 化 炉
预 热
混 合 氧化炉的炉 / 比值的 控制
3.2.4 其他类型的比值控制系统 (2)串级和比值控制组合的系统 ) 动态比值控制
F1
F1 F1C F1C K F2C LC K F2C F2 LC
F2
(a)
(b)
第 章 比值控制系统
3.1 概述 3.2 比值控制系统的类型 3.3 比值系数的计算 3.4 比值控制方案的实施 3.5 比值控制系统的投运与整定 3.6 比值控制系统的其他问题 实验:比值控制系统实验 实验:
教学进程
3
3.3 比值系数的计算
3.3.1 流量与测量信号成线性关系时的计算 工艺上,比值K是指两个物料的流量之比, 工艺上,比值K是指两个物料的流量之比,而比值 控制系统的K’一般是仪表的信号之间的比值 一般是仪表的信号之间的比值, 控制系统的K’一般是仪表的信号之间的比值,电动 仪表4~20mA/0 ~10mA,气动仪表是 气动仪表是20~100KPa,信号转换问题。 仪表4~20mA/0 ~10mA,气动仪表是20~100KPa,信号转换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控制工程孙洪程答案【篇一:过程控制工程教学大纲】xt>过程控制工程(process control engineering)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60学时;实验课学时:0学时;先行课程情况:先行课:高等数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等;教材:孙洪程,李大宇,翁维勤编著.《过程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12月重印参考书目:1、邵裕燊.过程控制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何衍庆,俞金寿,蒋慰孙.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过程控制工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的主干课之一,主要研究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工业过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的自动化装置也迅速发展,因此对工业过程控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作为研究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基本控制规律,以及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投运的课程-----过程控制工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使得该课程成为自动化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测量与变送器、执行器、智能控制仪表、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设备等自动化装置的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基本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方法,从而为从事与本课程有关的的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在课堂安排上,做到精讲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自学、阅读相结合,使学生了解重点、认识难点,突出重点、剖析难点,掌握重点、化解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加深对其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对前沿领域的了解。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先进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工程三大模块。
其中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及过程控制工程为本课程的主要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的过程控制系统加以论证或者进行必要的定性定量分析。
三、课程教学内容概述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过程控制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工业过程中常用被控参数;了解过程控制的应用范畴及发展状况。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过程控制,被控参数,主要内容。
重点是过程控制的概念、主要内容及被控参数第一章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要求掌握单回路系统的组成结构;理解被控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选择原则;掌握如何选择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其流量特性;掌握测量、传送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及其克服办法;掌握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及控制规律的选择原则;了解系统的关联及其消弱方法;了解单回路系统的投运及整定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单回路反馈系统,被控变量及其选择原则,控制变量及其选择原则,对象特性,控制阀,气开、气闭阀,流量特性,阀门定位器,控制器参数,正、反作用,测量变送装置,整定。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单回路反馈系统的结构,被控变量及其选择原则,控制变量及其选择原则,控制阀的选择以及控制规律的选择。
难点:对象特性及控制器参数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单回路系统的整定。
第二章串级控制系统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并能够分析常见系统的控制过程;掌握主、副控制器规律的选择及其正、反作用的选择;了解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掌握其整定方法;了解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掌握副回路的设计原则。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回路,主、副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工程整定方法,副回路的设计。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主、副控制器的选择,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难点:工程整定方法和副回路的设计。
第三章比值控制系统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比值控制系统的概念及类型;掌握开环比值、单闭环比值和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掌握比值系数的计算;了解比值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案。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比值控制系统,开环比值、单闭环比值和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比值系数。
重点:比值控制系统的概念及类型;开环比值、单闭环比值和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
难点:比值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案。
第四章均匀控制系统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均匀控制的概念及其特点;掌握其结构形式及控制规律。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均匀控制,简单均匀控制、串级均匀控制、双冲量均匀控制,均匀控制规律。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均匀控制的结构形式及控制规律。
难点:第五章前馈控制系统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及特点;要求学生会设计简单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了解前馈系统的实施方案及其应用,掌握其参数整定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串级控制系统,开环整定、闭环整定。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应用,参数整定方法。
难点: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静态参数及动态参数的整定。
第六章选择性控制系统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选择性控制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包括开关型、连续型及混合型选择性控制系统;通过实例掌握选择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积分饱和的产生极其危害性。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选择性控制系统,开关型、连续型及混合型选择性控制系统,积分饱和。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选择性控制系统的概念及应用,选择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难点:选择性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七章分程及阀位控制系统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分程控制的概念及应用场合;了解阀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分程控制及其应用场合。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程控制的概念及应用场合。
难点:第十五章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 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流量控制系统的特点;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案;了解容积式泵的控制方案;了解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现象、引起原因及防喘振方案。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直接节流法,改变泵的转速,改变旁路回流量,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现象。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案。
难点: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方案。
第十六章传热设备的控制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掌握传热设备的静态特性,了解一般传热设备——换热器、蒸汽加热器、冷凝冷却器的控制原理;掌握锅炉汽包水位、蒸汽过热系统、锅炉燃烧过程的控制系统及方案。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传热设备的静态特性,锅炉汽包水位的特性、单冲量控制、双冲量控制、三冲量控制,过热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锅炉燃烧过程的基本控制方案。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锅炉汽包水位、蒸汽过热系统、锅炉燃烧过程的控制系统及方案。
难点:传热设备的静态特性,汽包水位的动态特性。
第十七章精馏塔的控制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精馏原理,精馏段、提馏段温度控制方案的分析。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精馏原理,被控变量的选择,精馏塔整体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分析。
难点:精馏塔整体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分析。
第十八章化学反应器的控制1.该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化学反应器的控制要求;了解反应器的温度控制、进料流量控制及压力控制方案及控制过程。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化学反应器的控制要求。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反应器的控制要求,反应器的温度控制、进料流量控制及压力控制基本控制方案。
难点:四、课程学时数安排【篇二:过程控制课程设计】=txt>课程设计报告(论文)设计课题:过程控制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3年12月6日内容摘要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自动化技术获得了惊人的成就,已在工业和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起着关键的作用。
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各行各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动控制按输入量的变化规律分类,可分恒值控制系统(fixed set-pointcontrol system)、随动控制系统(follow-up control system)、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 control system)。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整定,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水箱液位的过程控制。
首先对被控对象的模型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被控对象模型和被控过程特性并加入pid调节器设计流量控制系统,采用动态仿真技术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动化过程控制 pid目录一概述 (1)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2)2.1 前馈控制 (2)2.2 反馈控制 (2)2.3 前馈-反馈控制 (3)2.4前馈-反馈控制系统pid算法 (4)2.5 控制方案的论证 (5)2.5.1控制方案的可靠性 (5)2.5.2控制方案的安全性 (5)2.5.3控制方案的经济性 (5)三仪表的选择与参数的设定 (6)3.1 设备型号 (6)3.2 调节器及其参数的设置 (7)3.3 仪器仪表的组合安装 (8)3.4 计算机的参数设置 (9)四实验步骤 (9)五实验结果 (10)六结论 (11)七心得体会 (12)八参考文献 (13)一、概述pct—i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是基于工业过程物理模拟对象,它集自动化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系统包括流量、温度、液位、压力等热工参数,可实现系统参数辨识、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前馈控制、比值控制等多种控制形式。
本装置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设计构成ddc、dcs、plc、fcs、tcs等多种控制系统。
该实验装置既可作为本科、专科、高职过程控制课程的实验装置,也可作为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在复杂控制系统、先进控制系统研究方面提供物理模拟对象和实现手段。
装置特点:1.装置由控制对象、控制屏、计算机三部分组成,对象构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大方。
2.真实性、直观性、综合性强,控制对象元件全部来源于工业现场。
控制屏正面有完整的系统结构图案。
3.参数全面,涵盖了液位、流量、压力、温度等典型参数。
4. pct-ii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具有控制参数和控制方案的多样化。
该装置可通过对其管路上的阀门切换和对模拟信号接线板上信号的连接组合,可构成数十种过程控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