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化验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是土壤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
正确的采集和制备方法能保证所得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实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
本文将从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方法和采集工具,以及土壤样品的制备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包括代表性、一致性和可比性。
代表性要求样品能够准确反映研究区域土壤的整体特性;一致性要求在同一区域内采集的不同样品具有一致性,即在相同条件下采集的样品应该具有相似的性质;可比性要求不同区域的土壤样品能够进行比较研究。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剖面采样法、网格采样法和随机采样法等。
剖面采样法是按照剖面的形式采集土壤样品,一般每隔一定距离在不同深度采集样品,适用于研究土壤剖面的性质变化;网格采样法是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网格,然后在每个网格中采集土壤样品,适用于大面积土壤调查;随机采样法是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在研究区域内随机选取样品点采集土壤样品,适用于土壤的小尺度研究。
土壤样品的采集工具主要有土壤钻、土壤管、土壤铲等。
土壤钻是常用的采集工具,可用来获取较深的土壤样品,常用的有手动土壤钻和机械土壤钻两种;土壤管可以用来采集较浅的土壤样品,有不同直径和长度的规格可供选择;土壤铲则可用来采集表层土壤样品,适用于浅表土壤研究。
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制备过程才能进行后续的实验研究。
土壤样品的制备包括去杂质、干燥和研磨等步骤。
去杂质是将样品中的植物残体、树枝、石块等杂质进行除去,通常采用筛分或者手工的方式进行;干燥是将样品中的水分去除,通常采用室温下或者低温下的自然干燥或者烘干的方式进行;研磨是将干燥的土壤样品研磨成细粉,常见的研磨设备有球磨机和研磨棒。
总之,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是土壤科学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采集和制备方法能够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为后续的实验分析提供支持。
因此,在土壤科学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采集和制备过程的规范性和精确性,以确保实验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采集
1.采样位置和方式:土壤样品采集的重点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块土地上应以少量的采样位置采样,采样的部位应尽
量按照规定范围内统一采样。
土壤分析的采样一般有三种方式:深层采样、浅层采样和特定深度采样。
其中,深层采样,就是将箱子放到一些深度,
将土壤从箱子中取出,可以提取到不同深度的土壤,作为深层土壤样品;
拉深采样,指利用拉深器采集深度范围内的土壤;特定深度采样,指从特
定深度的土壤中采集样品。
2.采样工具设备:采样的设备有多种,如土壤采样器、拉深器、抽土
机等,由于采样深度不同,应当选择合适的采样设备。
3.采样容器:土壤样品的采样容器一般是采用的聚氯乙烯(PVC)的不
锈钢制成的,有穿用型,填料式和其他型号的容器。
采样容器的尺寸应根
据采样深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对于浅层,采样容器的尺寸为20
cm×20 cm×30 cm;采深为60 cm及以下的,尺寸为30 cm×30 cm×60 cm;采深超过60 cm,应用大容量的采样容器。
二、土壤样品处理
1.现场处理:通常要在采样后即刻进行现场处理,即把样品放入带有
特定标志或抗酸的袋中,然后用封口机封口,以防止样品内部的氧气发生
变化。
2.实验室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代表样点位置 图1 土壤采样点的方式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是关系到分析结果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特别是耕作土壤,由于差异较大,若采样不当,所产生的误差(采样误差)远比土壤称样分析发生的误差大,因此,要使所取的少量土壤能代表一定土地面积土壤的实际情况,就得按一定的规定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如何采样?这要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来决定采样的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种类和注意事项:1.混合样品的采集由于土壤是一个不均匀的体系,为了要了解它的养分状况,物理性、化学性,我们不能把整块土都搬进实验室进行分析,因此,就必须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点子取样混合后成为混合样品,混合样品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均样品,这个平均样品就要具有代表性。
要使样品真正有代表性,首先要正确划定采样区,找出采样点,划采样区(采样单元或采样单位)时是根据土壤类别、地形部位、排水情况、耕作措施、种植栽培情况、施肥等等的不同来决定的。
每一个采样区内,再根据田块面积的大小及被测成分的变异系数,来确定采样点的多少,当然,取的点子越多,代表性越强,那就越好,但它会造成工作量的增多,因此一般人为的定为5-10,10-20点或根据计算应取多少点。
(1)试验田土壤样品的采集:一般试验小区为一采样区。
(2)大田(旱地)土壤样品的采集:在进行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时,一般是根据土壤类别、地形、排水、耕作、施肥等不同来划分采样区;也有的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按上、中、下来划分采样区。
(3)水田土壤样品的采集。
它和大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基本一致(4)采样点的布置(参见P276-277) 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 形)较好,直线布点或梅花形布点容易产生系统误差(图1),因为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一般都是顺着一定方向进行的,如果土壤采样与农业操作的方向一致,则采样点落在同一条件的可能性很大,易使混合土样的代表性降低。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一、样品采集1.确定采样点位: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类型,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位。
分析时要注意不同土层的特性,如上层土壤和下层土壤差异,植被覆盖情况等。
避免采样点位受到明显污染以及地表水入侵。
2.采样工具:采用专用的土壤钻或者土壤钻杆进行采样。
钻头直径应根据研究目的而定,一般为5-10厘米。
避免使用过大的钻头,以免破坏样品结构。
另外,采样工具要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3.采样深度: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剖面情况,确定采样深度。
常见的采样深度有0-20厘米、20-40厘米、40-60厘米和60-100厘米等。
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能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
4.采样方式:采样时应将土壤钻杆尽可能完全插入土壤中,以获取整个采样深度的土壤。
每个采样点位需要采集若干个子样品,然后混合均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5.样品容器:采样结束后,将样品放入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密封好,并且在容器上标明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等信息。
二、样品处理1.分析前的样品处理:将采样得到的湿土壤样品进行晾干或者真空冷冻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干燥后的样品需要进行粉碎和筛分,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土壤样品,可以进行去除有机物的处理。
2.保存样品:处理后的样品需要保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
可以使用密封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保存,避免样品湿氧化或污染。
3.样品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和分析方法,将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
分析时需要注意样品的数量和分析项目等要求。
总结: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正确选择采样点位、采样工具和采样深度,以及合理的样品处理和保存方法,都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讲义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目的意义在1kg左右或更少的样品,再在其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而足以代表一定数量的总体,似乎要比正确的化学分析还要困难。
实验室工作者只能对来样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
因此,分析结果能否说明问题,关键在于采样。
从野外取回的土样,经登记编号后,都需经过一个制备过程——风干、磨碎、过筛、混匀、装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
样品制备的目的是:(1)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石粒、砖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以除去非土磁的组成部分;(2)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3)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磨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4)使样品可以长时间保存,不至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
样品制备好坏同样也对分析结果产生具大的影响。
二、采样原则1、调查研究,了解采样区域的基本情况;2、按采样总体的差异程度和研究工作的要求划分采样单元;3、按照一定的采样技术路线随机多点采样,避免特殊点,各采样点采样量一致;4、注意时间、空间等的一致性,防止污染,在注意采代表性样品同时,注意采集典型样品。
三、采样方法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有差异。
如果要研究整个土体的发生发育,则必须按土壤发生层采样;如果要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需要采集原状土壤样品;如果要研究耕作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如有必要,还可在耕作层以下再采一层混合样品。
对于土壤环境研究来说,有时要作背景值调查,其采集方法则要求更高。
混合样品的采集方法,样点的数目和分布应视田块的形状、大小、土壤肥力状况、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细程度等而有不同,一般有下列三种采集方法。
背景值等调查研究要视研究区范围内复杂程度和变异大小而定。
1.对角线采样法:田块面积较小,接近方形,地势平坦,肥力较均匀的田块可采用此法,取样点不少于5个。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实验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实验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此外,要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1、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剖面土壤样品主要是研究土壤类型及生成发育,根据地形、植被、土类等选定取样点,挖掘剖面,按土壤发育层次,自下而上的逐层采集分析样品,通常采集各发生土层中部位置的土壤而不是整个发生层都采。
随后将所采样品放入布袋或塑料袋内,一般采集一公斤左右,在土袋的内外应附上标签,写明采集地点,剖面号数、土层深度、采样深度、采集日期和采集人等。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的采集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须采原状样品,如测定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其样品可直接用环刀在各土层中部取样,对于研究土壤结构性的样品,采样时须注意土壤湿度,不宜过干或过湿,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此外,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不使样品变形,并须剥去土块外面直接与土铲接触而变形的部分,保留原状土样,然后将采样品置于铁盒,或塑料盒中保持,,携回室内进行处理。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的采集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采样,而自地表起每10厘米或20厘米采集一个样品。
4、耕作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为了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作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样一般不需挖土坑,只需取耕作层土壤20厘米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如小麦)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为了正确地反映土壤养分动态和植物长势之间的关系,可根据实验区的面积确定采样点多少,通常为5—20个点,可采用图1—1所示正确的蛇形取样法进行采样,采样方法是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小土铲向下切片的土壤样品(图1—2),然后将样品集中起来混合均匀,随后将所采样品放入布袋或塑料袋内,在土袋的内外应附上标签,写明采集地点,田块号数、日期、采集人等。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农民朋友如果想了解自己所耕种地块的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施肥方案,可以自己采集土壤样品送到相关部门测定。
采集土壤样品时,一般每20亩(最多不能超过50亩)取一个混合样品。
采样集中在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一个典型地块上进行,采样地块面积为1~10亩,在采样地块中心位置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1″。
(1)采样时间: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第一次施肥前采集,幼树及未挂果果园,应在清园扩穴施肥前采集。
(2)采样点的数目:应根据地块面积大小和复杂程度来定,面积大、土壤复杂应多设点,反之应少些。
原则是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每个样品取15~20个采样点。
(3)采样路线: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在地形变化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蔬菜地要在整地起垄前采集;果园要以树干为原点,向外延伸到树冠边缘的2/3处采集,每株对角采2点,但一定要注意避开施肥沟。
(4)采样深度:采样点确定后,将表土刮去,用取土铲或筒钻采集土样。
大田采样深度为0~20厘米,果园采样一般在0~20厘米、20~40厘米两层分别采集。
(5)采样方法:每个取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取土。
所有样品都应采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
(6)样品量:用于推荐施肥的采样地块为0.5千克,用于田间试验和耕地地力评价的采样地块为2千克以上,且需长期保存备用。
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将样品捏碎并混匀,铺成正方形或圆形,画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分别把对角的两份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的实验原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的实验原理1. 引言说到土壤,大家可能会想起田间地头的泥巴,或者是那种爱在花园里翻土的乐趣。
可是,土壤可不止是个脏东西,它可是个宝藏!科学家们通过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能了解到土壤的成分、质量,甚至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实验原理,轻松又幽默,让你听了之后不觉得无聊。
2. 土壤样品的采集2.1 采集的准备首先,咱们得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首先,得穿上耐脏的衣服和一双结实的鞋子,毕竟在土里打滚可不是件轻松的事。
然后,准备好采样工具,像铲子、锹子、采样瓶等等,少了哪样都不行。
接下来,最好提前了解一下你要去的地方,别到时候发现那里是个污染严重的地方,那就得不偿失了。
2.2 采集的步骤好了,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开始采集了。
通常,我们会选择土壤表层,也就是那一层最“肥”的地方,毕竟这里的养分最丰富。
不过,别一味贪图表层的好处,底层也不能放过,毕竟“冰山一角”嘛。
一般来说,采集土壤时,要把采样点四周的土壤刮掉,确保取到的是干净的样品。
把土壤放进采样瓶,记得标注好位置和时间,这样后续分析时才不会搞混。
3. 土壤样品的制备3.1 样品的处理拿到土壤样品后,接下来的步骤同样重要。
首先,要把采集到的土壤晒干,干燥的土壤便于后续分析。
听说晒土壤的时间越久,土壤的养分就越容易被分析出来,不过晒太久也可能导致某些营养成分的流失,所以这里就要掌握个度。
干燥后,把土壤粉碎,直到颗粒变得均匀细腻,像磨面粉一样,别让它们有“家族聚会”的感觉。
3.2 样品的保存最后,处理好的土壤样品要妥善保存。
你可不能随便一放了事,保存不当就会“变质”,影响后续的实验结果。
一般来说,最好把土壤放在密封的瓶子里,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切记防潮防湿,毕竟“湿气重了,坏事就来”!4. 总结好啦,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
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土壤的特性。
说到底,土壤不仅仅是植物的家,它还承载着无数生命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为速效性化肥, 含氮量为 20%~21%。做种肥时, 对种子萌 发和幼苗生长有不良影响。播种小麦时, 拌种量以每 667 米2 5~7.5 千克为宜, 做到随拌随播。水稻插秧时, 也可将酸磷铵与 腐熟的有机肥加水调成糊状, 随蘸根随栽, 效果很好。
五 、尿 素 普通尿素为白色晶体, 呈针状或棱柱状, 易溶于水, 水溶 液 呈 中 性 反 应 , 含 氮 量 为 44%~46%, 是 氮 肥 中 含 氮 量 最 高 的 优质肥料。尿素可做基肥和追肥施用, 一般不宜做种肥。若做 种 肥 施 用 时 , 667 米2 用 量 不 得 超 过 2~2. 千 克 , 并 与 种 子 隔 离, 可与干土混匀后施于离种子稍远的地方。 六 、磷 酸 二 氢 钾 是 一 种 高 效 的 复 合 肥 料, 含 磷 量 为 52%左 右, 含 钾 量 为
32%左 右 ,吸 湿 性 较 少 ,多 用 于 根 外 追 肥 和 浸 种 。做 种 肥 施 用 时 , 50 千克小麦种子喷洒 5%~6%浓 度 的 磷 酸 二 氢 钾 溶 液 4~5 千 克, 边喷洒边搅拌。为使小麦种子充分吸收,中间可隔 30 分钟, 分两次喷完,最后盖麻袋, 堆闷 24 小时后即可播种, 不可久放。
No n g Cu n Ke J i
土壤肥料
TuRa ngFe iLia o
土壤化验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 、土 壤 样 品 的 采 集 l.采 样 时 间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的变 化, 其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施肥等。因此, 采取土样 时要注意时间因素, 同一时间内采集的土样分析结果才能相 互比较。土壤因化验目的不同, 采样时间也不同。为解决随时 出现的问题而进行土壤测定时, 应随时采样。 2.采 样 方 法 ①选 点 土 壤 因 成 土 母 质 、土 壤 类 型 、地 形 、种 植 品 种 等 的不同而有差异。根据地块形状和肥力的均匀程度, 可选用对 角线式、棋盘式或蛇行路线随机定点采土, 考虑土壤肥力的全 面, 减少人为误差, 提高样品代表性。采样面积较大时, 按“S” 形的路线均匀分布 5~10 个点; 二是在采样面积较小或一块田 内时, 以“十”字形或对角线分布 5 点, “十”字顶端的点距中心 点约 100 米左右。采样点要避开田边、路边、沟边和堆肥处等特 殊部位。各点取土量相同, 采样面积不应超过 3.3 公顷。 ②深度 每点采集时, 先除去地表杂质, 再用铁锹切成 “V”形小坑, 取 0~20 厘米深、10 厘米宽、l~2 厘米厚的土片, 约 400 克作土样。将此 5 点(或多于 5 点)所采集的土壤放在一个 木 盘 子 或 塑 料 布 上 , 用 手 捏 碎 混 匀 , 用 四 分 法(将 从 各 点 采 集 的土样充分混合均匀, 摊平, 划分十字耙土分为四份, 取对角 二份)缩分至 1 千克左右。 3.土 样 装 袋 土样放入样品袋前, 内外附上标签, 要一式两份, 土袋内 外各 1 份。标签上写明采样地点、日期、取土深度、代表面积、 土 壤 类 型 、编 号 、采 集 人 等 事 项 。 二 、土 壤 样 品 的 制 备 1.风 干 将采回的土样, 放在木盘中或塑料布上, 摊成薄薄一层, 置于室内通风阴干。在土样半干时, 须将大土捏碎, 以免完全
干后结成硬块, 难以磨细。风干场所要求干燥通风, 防止酸蒸 气、氨气和灰尘的污染。样品风干后, 拣去动植物残体和石块。 若石子过多, 应将拣出的石子称重, 记下所占的百分数。
2.过 筛 将风干的土样按化验项目, 用四分法缩分至 200~500 克 后, 用木棍研细。用于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 值和物理分 析 化 验 的 样 品 , 全 部 通 过 2.5 毫 米 筛 ; 用 于 有 机 质 、全 氮 、全 磷、全钾等化验分析的样品, 全部通过 0.25 毫米筛。 3.装 瓶 将过筛后的土壤装瓶, 贴上标签, 备用。 三 、几 种 特 殊 情 况 的 采 样 1.土 壤 剖 面 样 品 的 采 集 首先根据地形、植被、土类等选定取样点 , 然后挖掘剖面, 深达 1~2 米。根据土壤剖面的颜色、结构、质地、松紧度、湿度、 树木根系分布等, 自上而下划分土层, 仔细观察, 描述记载。然 后自上而下逐层采集分析样品。通常采集各发生土层中部位 置的土壤。随后将各层所采样品分别放入布袋或塑料袋内。 2.盐 碱 土 盐 分 动 态 样 品 的 采 集 盐碱土中盐分的变化沿垂直方向更为明显, 既不能采用 混 合 样 品 , 也 不 必 按 发 生 层 次 采 样 , 而 是 自 地 表 起 每 10 厘 米 或 20 厘米分层, 在每层中部位置分别取土, 分别依次编号。 3.障 碍 因 素 诊 断 土 样 的 采 集 。 对要求分析和诊断的有问题的土壤要采集典型样品, 不 仅要采集表土样品, 也要采集底土样品。同时, 采集植物生长 正常的土壤样品, 以利比较和诊断。 4.果 园 土 样 的 采 集 果树属木本植物, 1 年多次施肥, 且施肥部位集中。采样 时应注意时间、位置和深度。测土施肥中, 一般在收获后至施 基肥前, 在非施肥部位 30~40 厘米采样。
( 克州农技推广中心 米娜瓦尔·阿吾丁)
25 农村科技 2 0 0 7( 9)
七 、钼 酸 铵 属 微 量 元 素 肥 料,含 钼 50%~54%,青 白 或 黄 白 色 晶 体,易 溶于水。用钼酸铵闷种可使作物增产 10%左右。通常水溶性钼 肥做种子处理,肥效可持续多年。浸种浓度为 0.05%~0.1%,12 小时左右。一般每千克种子用钼酸铵 2~6 克拌种,钼酸铵拌大 豆种子有明显的增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