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起源PPT--刘芸欣
刘姓源流及历史变迁

刘姓源流及历史变迁劉姓源流於分佈劉姓最古老的發源地在今河北唐縣。
這裏是遠古洪荒時代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劉姓子孫生活、棲息的地方。
劉姓有“王者氣象”,劉漢王朝構成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潮,自此中華民族之主體被稱為漢人、漢族,中國的語言文字被稱為漢語、漢字。
上帝對劉姓實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華文明基礎的重擔交給了劉姓子孫。
高揚巨斧—劉姓的最原始根蒂。
一、樹有根,水有源。
作為中國第四大姓的劉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國雖然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但倘若你去問別人劉姓的“劉”是什麼意思,恐怕時下的人們,甚至就連劉姓族人也難以明確回答你!那麼“劉”字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不妨借助漢語古文字學和現代語源學的鑰匙,從“劉”字的字源著手進行尋根溯源。
劉字的原始形象人們在介紹劉姓時常說:“姓劉,文刀劉”。
這便是今天人們看到的,代表著華人世界數千萬劉姓族人的血緣徽記劉字。
其實,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劉字“文刀”劉,只是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通行的現代簡化字。
看到這裏,我們就會明白:要探究“劉”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意義,不能只看簡化漢字,而必須看繁體的“劉”字。
在中國人們現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漢語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
遺憾的是無論是在甲骨文、金文還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我們至今都尚未發現“劉”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現在中國最早的字典—東漢文字學大師許慎著的《說文解字》中作為當時堂堂國姓的“劉”竟無處覓跡。
有人認為,這是出於避諱的緣故。
現在見到的最古老的“劉”字形體是漢代的小篆和隸書。
戰斧—劉字的本義在現代漢語裏,“劉”字除了用來作姓氏外,別無其他任何意義。
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釋得出來劉姓的劉是什麼意思。
其實,在古代漢語中“劉”字有著極其豐富而神奇的含義。
根據《辭源》、《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辭典》等當今世界上最權威的漢語文字辭書的統計,“劉”字在古代有多達11種不同字義和解釋。
一、名詞,斧鉞一類的兵器。
《廣雅·釋器》:“劉,刀也”。
刘姓源来

“刘”姓源来刘姓源出于仁爱之君帝尧的嫡宗后裔,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具有光荣而高贵的血统。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北省唐县,在远古洪荒时代,刘姓以高扬的巨斧---“刘”为图腾,是杀伐征服、拥有强大力量和权势的象征;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而刘姓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正是具有非凡才能的御龙家族;刘姓人口占中国大陆总人口的5.4%,在几千年的刻意培养、反复强调和不断灌输中,刘姓家庭的宗族思想文化从“御龙精神”、“三祖遗训”到明初刘伯温的《传家宝》,逐步形成了具有王者风范的刘姓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教育和道德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中,各姓家风和宗法文化在同一姓氏各个支系共同认知的前提下,经过千百年历代祖先的传承、强化和培养逐渐形成,它不仅是这个姓氏宗族的专有传统,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
刘姓王者风范、王者之风宗族传统和特点的形成,经考证主要有两个源头:一是刘姓始祖刘累的御龙精神,二是开创西汉王朝的刘邦与辉煌夺目的大汉帝国。
刘累是刘姓中第一个见于经典记载的著名人物,被刘氏家族公认为始祖。
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
”从中可以看出,刘累是帝尧的嫡宗后裔,具有光荣、高贵和显耀的血统。
又据《清源留氏族谱》记载:刘累出生时就很奇特,他的两个手掌中各有两个特殊的文饰,字形分别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组合起来就是“留累”。
他的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吉祥瑞兆的象征,于是就给这位新生的圣婴取名为“刘累”,刘姓姓氏也因此正式产生。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领域,人们普遍认为:在所有的动物中,龙是最神秘莫测、人类最给以征服的动物。
春秋以前,古人有“虫莫知于龙”的观念。
人们把龙看成是动物界的代表,是动物中的神。
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充满了对龙的崇拜,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民族”,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
就连古代帝王的一切也都被深深地打上了龙的印记,如龙袍、龙颜、龙子龙孙、真龙天子等。
刘姓寻根——刘氏文化

刘姓寻根——刘氏文化据《帝王世纪》、《姓氏书辨证》、《姓氏寻源》等记载,刘氏出于祁姓,源于姬姓,系轩辕黄帝后裔。
黄帝为姬姓,生子玄嚣。
玄嚣孙帝喾第三妃庆都生放勋,即帝尧,尧出生时,其母寄居伊侯之国(今河南伊川)。
后迁伊祁山下,故以山名姓祁。
尧先被封于陶(今山东定陶),后改封唐(今山西临汾),又称陶唐氏。
尧长子丹朱。
丹朱子祁式,被舜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改称刘式,建立刘国,成为刘氏受姓始姐。
刘式生子刘济。
刘济数传至刘渝。
刘渝子刘累,随“豢龙(即猪婆龙,实为鳄鱼)氏”董父学习驯化“龙”的本领。
夏王孔甲征召刘累养“龙”,赐姓“御龙氏”。
后因死去一“龙”,刘累携家避祸鲁县(今河南鲁县)。
商朝建立,商王武丁将刘累第十九世孙刘假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称豕韦氏。
商朝末年,刘假后裔刘敬又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称唐氏,建立唐国。
公元前1043年,周成王灭唐国,将刘敬迁于杜原(今陕西杜陵),改称杜氏,立杜国。
春秋时,杜国亡,国君杜伯之子隰叔逃入晋国,任“士师”,称士氏。
隰叔子士为袭父职,生士缺。
士缺子士会食邑于范(今河南范县),称范氏。
士会因去秦国迎接公子雍归国继承晋襄公之位,被留居秦国。
战国时,士会孙士明恢复刘氏,称刘明,并定祁姓刘氏为刘姓,从此姓氏统一。
刘明生刘阳,刘阳生刘师。
刘师第五世孙为刘清。
刘清子刘仁迁沛国丰邑中阳里(今江苏沛县)称丰乐公。
刘仁生刘瑞,字执嘉,又称太公。
刘瑞配王含始,生刘伯、刘仲、刘季、刘交。
刘季(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于公元前206年建立汉朝,改名邦,字季,史称汉高祖,又称汉高帝(以上公仅刘姓直系祖先,旁系略)。
其时,古老的华夏族始称汉族。
刘氏严选,,,点刘氏图片点刘氏图片点刘氏图片小程序二、兴化刘姓由来与繁衍据1990年统计,兴化刘姓人口共66557人,排列第三大姓,仅次于陈姓、张姓,是全市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
兴化刘姓支系繁杂,分别于明代洪武、弦治、正德、嘉靖年间和清代,民国时期从苏州,昆山,江都,高邮,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徐州,阜宁,北京等地迁入。
《姓氏的来源》PPT课件

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
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
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
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
冯氏。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周宣王时, 封其支子于詹(今地不详),建立詹 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后世袭 为周大夫。文侯在幽王时任少师,见
詹氏的来源 幽王宠爱褒姒,
玩物丧志,遂辞职返
回自己的封地。后来幽王烽火戏诸侯, 导致亡国之祸,自己也命丧黄泉。而 詹文侯虽然是幽王的庶兄,却明哲保 身,毫发无损,其子孙也得以成功逃 过一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 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始祖。
毛 姓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
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八子) 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
的 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 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 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的遗物。
来 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 青铜器,铭文共497字,记述了周 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 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国还存在。
源 毛公来历
• 1、出自唐尧。据 • 2、亦出自唐尧。 《元和姓纂》和 据《辞源》所载, 《姓苑》所载, 相传尧帝初封于 尧担任部落首领 陶(故城在今山 之前,以制作陶 东定陶西南), 器为业,其后子 后徙封于唐(故 孙有以其职业技 城在今河北唐 艺命氏,称陶姓。 县),其后子孙 以封地为氏。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
初一(2)班
姓氏的来源
•
成作以他儿孙辛出 连为他的子陆氏自 姓姓们后名终。远
连 氏
。,祖代叫的颛古
的
于先于惠第顼颛 是的是连三的顼 形字就,个曾高
刘氏的起源

刘氏的起源刘氏乃中华之望族,人口众多,为我国第四大姓。
刘,祖籍:河南。
祖宗:刘累。
分类:以邑为氏。
姓氏越源:我国的刘姓家族的先祖可追溯到黄帝,是炎黄子孙。
太始祖少典,娶乔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长妃叫女登,次妃叫附宝。
生二子:长子炎帝(女登生)、次子黄帝(附宝生)。
二始祖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大约生于公元前2735年的农历的二月初二。
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的祖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
在中国的炎帝黄帝时代,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时族公社时期,距今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黄帝,生于寿丘(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县东北六里),后长居姬水之滨的轩辕山坡,而改姓姬。
十五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猷长”,足有熊国君(都城在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县),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为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之首。
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
(黄帝元年应为公元前2698年)三十七岁代炎帝为天子,一生历经52战,降服了炎帝,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
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公元前2599年退位,卒葬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的桥山。
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苟、僖、佶、儇、衣。
黄帝娶有四妃:元妃西陵氏女名嫘祖、次妃方雷氏名女节、次妃彤鱼氏女、次妃嫫母。
有名者为:玄嚣、昌意(系元妃嫘祖所生二子)、祁豹、苍林(苍姓之祖)、伯儵(被赐姓佶,是吉姓之祖)、龙苗(生吾融,其子明封卞国,是卞姓之祖)、禺阳(黄帝的小儿子,封于任地,是任姓和薛姓之祖)。
同胞二始祖炎帝,名榆冈,姓神农氏,因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西),而以姜为姓。
神农氏的后商有姜太公(名姜尚,人称姜子牙),封地于吕,又名吕尚。
是姜氏、吕氏之祖。
三始祖玄嚣,即青阳,又名少昊,黄帝的第五子,在位(公元前2598~2515年)八十四年,第一个订立惜金制度,也因此称金天氏。
衍传刘氏起源,供宗亲们参考

衍传刘氏起源,供宗亲们参考天下刘姓源出一家,均起源于三皇五帝(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中的帝尧,帝喾高辛氏之子帝尧,姓伊耆,名放勋。
因母庆都生尧于丹陵,育于伊侯之国,后徙耆(今山西太原市祁县),故曰伊耆氏。
年十三佐兄帝挚,受封于陶(今山东省荷泽市定陶县),年十五复封于唐(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为唐侯,故又号陶唐氏。
帝尧年老时,封第九子源明公于刘邑(今河北省唐县),是刘邑陶唐氏族首领,源明公即系刘氏大始祖也。
1源明公→2永河公→3济乐公→4岁纪公→5正坤公→6长历公→7德尧公→8仁宏公→9廷光公→10爵南公→11行矩公→12复旺公→13茂清公→14孔阳公→15日永公→16德荣公→17聚义公→18累公下传十八世为第一个能在正式史料中有记载的人物累公,事夏朝孔甲帝,豢龙有功,赐氏曰“御龙氏”。
后奔河南鲁山,享寿107 岁。
现今的河南省鲁山县昭平湖水库区建有累公纪念墓和陵园,同时于2004年5月成功在累公祖地举行“第四届世界刘氏联谊会”。
19昌益公→20信盛公→21泳八公→22相承公→23全福公→24美勋公→25钊胎公→26炳宽公→27文盛公→28锦遥公→29升吉公→30瑞明公→31先柱公→32源传公→33维宗公→34新兴公→35建吕公→36宝招公→37晨禄公→38任玉公→39添祯公→40树鸿公→41登贵公→42俊通公→43彦武公→44标林公→45德朋公→46朝良公→47廷声公→48元振公→49胜海公→50杜伯公(杜姓起源)→51隰叔公→52士蒍[上艹+下为]公→53士縠公→54士会公(范宗起姓)→55拱照公→56报联公→57致禄公→58文公→59士云公→60仓模公→61荣信公→62封诰公→63大禄公→64富仙公→65贵文公→66得公→67璋秀公→68金盛公→69榜照公→70显科公→71思龙公→72恩盛公(清公)→73荣公→74煓公→再下传就是汉高祖邦公了,创立汉家皇朝,治世四百余载,从此刘氏有了辉煌的发展,人丁顶盛,遍及世界各地。
刘氏起源

刘氏起源刘姓,自诞生迄今至少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华历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
刘姓族源大概可分为四支,而陶唐氏那么是今天我们能追溯的刘氏最远的族源之一。
根据许多史料和刘氏族谱记载,中国的刘氏绝大部分来自唐尧帝之后,这是刘氏之主流。
唐尧帝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首领,姓伊祁〔因生于伊祁山而得名〕,名放勋,居于山西平阳〔今临汾县〕。
他是黄帝的五世裔孙,即黄帝—玄嚣—乔极—帝喾—尧。
因尧帝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清政廉洁,积德施仁,被称为典范之仁君。
晚年不将帝位让于其子而让位虞舜,将自己的儿子丹朱源明〔有称监明、建明〕封在刘地〔河北唐县〕,开贤明君王“禅让”之始。
后来,被封刘地的尧的子孙,便以地为姓,得姓刘。
自尧下传到十八世有刘累。
刘累的出生时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便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像当时的文字“留”和“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
古人那时很迷信,刘累的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新出生的婴儿取名叫刘累。
刘累所出生之刘地是原古时期一支崇拜斧钺、善于使用斧钺的部族。
斧钺是当时人类征服自然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对人类最大的威胁莫过于那些巨大的猛兽。
当时人们认为,在所有的动物中,尤以龙是最神秘莫测的,是人类最难征服的动物。
直到春秋时期,人们仍认为“虫莫知于龙”。
可以说,龙是动物界的代表,是动物之神。
《史记》等文献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直接祖先为夏代御龙氏刘累,《左传》等文献记载夏代刘累受命为帝王养龙。
尽管中华刘氏作为中华第四大姓,其源头是多源的,但是刘累是见于史载的“中华刘氏第一名人”,由于其与刘邦的特殊关系,因而刘累可以称之为“最早、最大、最正宗”的刘氏先祖,并得到海内外刘氏华人的认同与尊崇。
中华刘氏与龙文化关系密切。
据专家研究,刘氏是中国诸多姓氏中产生皇帝最多的姓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刘氏建立了西汉、东汉、蜀汉、前赵、南朝宋等诸多王朝或政权,共有66个帝王,历时长达650年。
刘氏姓氏的命名文化及其变迁研究

刘氏姓氏的命名文化及其变迁研究姓氏是人们身份的象征,也承载着家族文化的延续。
在中国,姓氏历史悠久,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
其中,刘氏姓氏作为中国最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具有丰富的命名文化,并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本文将对刘氏姓氏的命名文化及其变迁进行研究。
一、刘氏姓氏的起源刘氏姓氏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姓氏形成时期。
根据传说,刘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
传说刘姓出自秦穆公后裔,代代传承至今。
刘氏作为华夏族的一部分,具备着与其他姓氏相似的起源背景,都与部落的形成、氏族的聚居有关。
经过多次迁徙、文化融合,刘氏姓氏逐渐成为中国人口中数量最多的姓氏之一。
二、刘氏姓氏的命名文化1. 字辈传承在中国古代,讲究字辈传承是一种重要的命名文化。
字辈是指依次相传的辈分字,一般由祖父辈字开始,子孙逐辈相传。
刘氏姓氏的命名也遵循了这一传统。
例如,在某个刘家的字辈中,祖父辈的字为仲,子孙们的字辈则为仲一、仲二、仲三,逐次顺延。
这种命名方式既能够维系家族的连续性,又能够表达对祖先的尊重和纪念。
2. 以典故命名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典故众多。
在刘氏姓氏的命名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典故为名的现象。
刘氏家族中的字或名往往取自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事件或传说故事中的人物。
例如,字辈中的某位子孙可能会取名“子骞”,寓意着希望子孙可以像骞伯般有着远大的抱负和雄心。
3. 地域命名刘氏姓氏的命名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姓氏有时与祖籍地或繁衍地有关联。
刘氏姓氏的一些分支,根据他们的聚居地在命名中加入地域名称,以示区分和纪念。
比如,刘氏的某个分支在某地落户,并在该地繁衍生息,他们在命名中可能会加入该地的名称,例如“刘登州”或“刘江南”。
三、刘氏姓氏的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刘氏姓氏也经历了一系列变迁。
1. 姓氏演变姓氏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刘氏姓氏在古代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战争、移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刘氏的拼音、字义、字形等都有所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姓
• 刘姓为中国主要姓氏之一,全国刘姓人口排名第 四。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是登基称帝人数最多的 姓氏。在中国古代有“刘天下,李半边”说法, 而在中国北方则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 刘姓在韩国亦有分布。另外,根据日本可查档案 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 后裔。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 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刘 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来源一
部分刘姓最早的祖先之封地:帝尧曾封其第九子监 明于刘地。
2018/8/25
来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定王赐给弟弟姬季子的封地,属 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2018/8/25
来源三
源于投降汉朝的秦末齐国将领刘到
2018/8/25
来源四
赐姓或改姓。
2018/8/25
迁徙分布
刘姓,以邑为氏,据专家考证,世界上刘姓人口 有8000多万,称得上是“遍地流(刘)”。刘氏 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 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 大。 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 直至今日。
2018/8/25
历史上名气最大的刘姓皇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 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 远的名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8/8/25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字通,汉朝 第七位皇帝,民族英雄,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 家、战略家、诗人,文学家。汉族。汉武帝是汉 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 高帝刘邦的曾孙,太上皇刘太公的玄孙。其母是 皇后,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 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 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
2018/8/25
刘氏图腾
2018/8/25
刘姓始祖刘累
2018/8/25
刘备
2018/8/25
刘邦
2018/8/25
刘彻
2018/8/25
刘少奇
2018/8/25
201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