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施丹)第四章.pptx

合集下载

对外经贸宏观经济学课件-96页PPT资料

对外经贸宏观经济学课件-96页PPT资料
代价之二:带来菜单成本
通货膨胀时期需要对产品价格进行调 整,由此产生一定的成本。
21.12.2019
通货膨胀理论
13
通货膨胀的代价
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代价之三:经济低效或无效
菜单成本导致价格粘性,因此通货膨 胀会引起相对价格变动,使得资源配 置中的微观经济无效率。
21.12.2019
通货膨胀理论
21.12.2019
通货膨胀理论
16
通货膨胀的代价
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思考 如 果 预 期 到 通 货 膨 胀 率 为 1000% 以 上,也不会有很大代价吗?
21.12.2019
通货膨胀理论
17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代价:阻碍交易进行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总会使合同的一 方受损、另一方受益
第六讲
通货膨胀理论
主要内容
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种类 通货膨胀的代价 通货膨胀的成因 菲利普斯曲线 逆转通货膨胀的政策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21.12.2019
通货膨胀理论
2
主要内容
一个现实问题: 1988 年 的 通 货 膨 胀 是 如 何形成的?
21.12.2019
通货膨胀理论
21.12.2019
通货膨胀理论
24
通货膨胀的代价
超级通货膨胀
2) 菜单成本更大
企业不得不经常变动价格,以至于正常的 业务活动都成为不可能。
21.12.2019
通货膨胀理论
25
通货膨胀的代价
超级通货膨胀
3) 相对价格信号失灵
价格频繁地大幅度变动,使得人们很难确 定购买商品的合理价格,导致过度购买现 象(抢购风)。随着储蓄和投资的减少, 经济增长率必然下降。

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31
3)厂商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 利润等。
资本折旧
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
企业转移支出
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
企业间接税
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
后两者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是通过价 格转嫁给消费者
4
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回顾其历史 成就,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把国民收入帐户 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
他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 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 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 发明则当之无愧”。他的评价得到美联储主席 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 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
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
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GDP仅包括国内生产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涉及国外。
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 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 值。
33635.0 26944.5
6690.5
23877.0
20300.5 3576.5
43579.4 34854.6
8724.8
28457.6
25154.2 3303.4
49684.6 39398.6 10286.0
30496.3
29475.5 1020.8
净出口
-14.8 -366.9 510.3 998.5 2857.2 2248.8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资产价格决定因素
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变量,其 决定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 政策因素、公司业绩等。经济增长和 公司业绩提高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和政策紧缩则可能导致资产 价格下跌。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 要目标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 平衡等。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过控制 通货膨胀来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则是通过调 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则需要关注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
展。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
福利国家建设战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促 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全球化发展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 自由化便利化。
绿色发展战略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产业 和绿色技术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与调节措施
国际收支平衡表
详细解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包 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等。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探讨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 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分析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内外因素, 如经济结构、国际竞争力、汇率等。
开放经济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
1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分别阐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中的传 导路径及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分析不同政策组合对内外均衡的影响,如“双紧 ”、“双松”、“松紧搭配”等。
3
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

2024年宏观经济学课件(精简)!!!

2024年宏观经济学课件(精简)!!!

宏观经济学课件(精简)宏观经济学课件(精简)一、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问题的学科。

本课件旨在精简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

二、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方法。

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总收入(GNI)、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指标。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

三、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对商品和服务的总购买力。

总供给是指在同一时期内,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总量。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状态决定了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导致价格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会导致价格下跌,形成通货紧缩。

四、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

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和信贷活动;产业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五、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愿意工作但未能找到工作的人。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导致价格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价格水平变化的重要指标。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个重要问题,政府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平衡就业和价格稳定。

六、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能力的增加。

经济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措施来实现。

本科宏观经济学4章

本科宏观经济学4章
第四章 货币市场均衡
• 第一节 货币概述 • 第二节 货币供给 • 第三节 货币需求 • 第四节 货币市场均衡
2020/5/15
利率是如何决定的? 古典理论认为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贷出行为,如直接进
行的贷出行为——一个家庭购买一家企 业的债券,间接进行的贷出行为——一 个家庭在银行存款。 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借款进行投资的行为 ,包括家庭用抵押贷款买房,包括企业 借款买设备厂房。
除此之外,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可看成 货币。因为在二次大战之后,金融制度 的创新使这两种存款很容易就转变为活 期存款用于付款偿债。它们与M1一起, 定义为货币M2。最后,个人及厂商所持 有的债券,也被看成是一种货币的近似 物。它与M2一起,定义为货币M3
M1=现金和活期存款之和 M2=M1+定期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货币需求曲线

r
Lt=Lt(Y)
Ls=Ls(r)
货币需求曲线就是交易 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曲 线Lt与投机性货币需求 曲线Ls的叠加。
Lt 0
L = Lt + Ls 货币量
2020/5/15
第四节 货币市场均衡
图r
M
Lt Ls
注:本模型中的M为 实际货币供给,非名 义货币供给,即和价 格无关
L
2020/5/15
2020/5/15
凯因斯用流动偏好理论解释利率不会降得 太低,从而抑制了投资需求,导致有效 需求不足(第三条心理规律)
货币需求=交易预防需求Lt+投机需求Ls 其中交易预防需求与主要收入Y有关(
成正比) 投机需求与市场利率i有关(成反比)
2020/5/15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
• 背景 1) 无限期债券的面值100元 2) 票面年利率10%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04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均衡
货币市场均衡原理及政策工具
货币市场均衡原理
货币市场的均衡是由货币供给和 货币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 币政策工具来影响货币市场的均 衡。
资本市场均衡原理及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货币供应量、利率水 平等。
06
当前热点经济问题探讨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及应Fra bibliotek措施全球经济停滞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消费、投资和贸易活动受到严重冲击,引发全球经济 急剧下滑。
产业链中断
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企业生产和经营困难,加剧经济衰退。
应对措施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数字货 币市场的不断成熟,数字货币的
普及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支付体系变革
数字货币的发展将改变现有支付 体系,提高支付效率和安全性, 降低交易成本,对金融业和宏观
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应对策略
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数字 货币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相 关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数字货 币的健康发展,同时防范潜在风
汇率制度选择因素
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贸易伙伴等 。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构成
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分析
贸易收支、服务收支等。
资本与金融账户分析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财政政策效果评估: 财政支出、税收政策 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等。

2024年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

2024年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
24
工资水平决定因素及差异原因
决定因素
工资水平主要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生产率、行业差异、地区差异等因素决定 。
差异原因
不同行业、地区、职位之间的工资差异主要由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平衡、行业利润 率差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原因造成。
2024/3/1
25
就业政策目标及实施途径
政策目标
就业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保 障劳动者权益等。
贸易扭曲效应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导致 贸易扭曲,使得资源配置 偏离最优状态,降低全球 经济福利。
20
汇率制度类型及其选择依据
固定汇率制度
汇率波动幅度受到限制,通常由 中央银行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
稳定。
2024/3/1
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央银行不 进行干预,波动幅度较大。
选择依据
包括经济规模、开放程度、通货膨 胀率、国际储备等因素,以及政策 制定者的偏好和目标。
财政支出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探讨财政支出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15
税收制度改革与税收优惠政策
2024/3/1
税收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分析当前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
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介绍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如完善税制、调整税率等 。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及效果
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评估其实施效 果。
21
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机制
自动调节机制
通过价格、收入和利率等市场力量的自动调节,实现国际收支平 衡。
政策调节机制
政府采取支出增减、货币供应、外汇管制等政策措施,主动调节 国际收支。

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课件ppt(349页全)

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课件ppt(349页全)
指一定时期内一经济体(通常指一国或者地区) 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其中的 经济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经济交 易反映经济价值的创造、转移、交换、转让或削 减,包括经常项目交易、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和 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等。
国际收支顺差(盈余):一国来自国外的货币收 入总额大于付给国外的支出总额 国际收支逆差(赤字) :一国来自国外的货币 收入总额小于付给国外的支出总额
Sargent) 、 巴 罗 (R.Barro) 、 普 雷 斯 科 特 (Prescott) 、
基德兰德(Kydland)
– 传统之二:政府干预主义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Keynes)、萨缪尔森
(Samuelson)、托宾(Tobin)、希克斯(Hicks) 、莫
迪利亚尼(Modigliani )、汉森(Hansen)、索洛 (Solow)
②资本和金融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指资本项目项下的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 他所有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金融项目。
2021/8/19
13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3、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2)国际收支平衡表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与国之间主要通过贸易与借贷关 系发生经济联系。
1、国际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方面组成。 • 进口(Imports):在该国的居民或企业所购买的在本
国以外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 出口(Exports):该国境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由本国 境外的居民或企业购买的部分。
• 贸易顺差: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 • 贸易逆差:一国的进口大于出口
要研究:经济周期的不同特征、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资本(存量)的决定
▲资本存量的由投资量决定,而 投资所需要的资金通过可贷资金市 场获得
▲可贷资金市场是各经济主体进 行借贷活动的市场
▲可贷资金市场均衡时,市场实 际利率达到均衡,投资量同时决定
3、可贷资金市场均衡的实现
▲可贷资金的需求的含义
● 可贷资金的需求量:一定时期 内,投资融资、政府预算赤字和国际 投资或贷款所需要的资金总量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劳动(10亿小时/年)
4、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 ▲工作年龄人口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移民因素 ▲其他经济活动的价值 家用设备的进步,释放了 家庭劳动时间
三、劳动市场的均衡
1、劳动市场均衡的含义: ▲劳动市场达到供求相等状态 ▲在劳动市场均衡条件下,存在 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 潜在GDP
率具有了调解劳动市场供求的能力, 决定了自然失业率
● 导致自然失业率变动的因素 人口变动 失业津贴 技术结构变动
实际工资率(1992年美元/小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劳动市场
人口增加导致 劳动供给增加
LS0
LS1
实际工资率 35 下降 15
充分就业 增加
LD
0
200 300
劳动(10亿小时/年)
▲工作配给(job rationing) 非市场化的分配工作岗位的方法
▲资本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决定曲线 的位置
资本增加或者技术进步导致劳动 需求增加
实际工资率(1992年美元/小时)
50
40
30
a
25
b
c
20
10
MP
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二、劳动供给
1、劳动供给量 给定时期内,一国所有家庭计划
工作的劳动小时数
2、劳动供给曲线 其他影响工作计划的因素保持
不变时劳动供给量与实际工资率之 间的关系
3、供给量随实际工资同方向变动 ▲ 个人劳动供给量的增加 替代效应(机会成本效应) 收入效应 对大多数家庭而言,机会成本效
应大于收入效应 ▲ 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 不同经济活动之间价值的比较
实际工资率(1992年美元/小时)
LS
60
50
40
30 20 10
0
2、均衡的实现: ▲实际工资率高于均衡水平 劳动过剩,实际工资率下降 ▲实际工资率低于均衡水平 劳动短缺,实际工资率上升 ▲劳动市场中实际工资的调整作
用引导市场达到均衡
实际工资率(1992年美元/年)
50
LS
劳动市场 均衡
35
LD
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劳动(10亿小时/年)
潜在 GDP
18
潜在
PF
GDP
12
6
充分就业
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劳动(10亿小时/年)
第三节 潜在GDP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1、自然失业率与潜在GDP的关系 ▲自然失业率越高,潜在GDP越低 ▲自然失业率越低,潜在GDP越高
2、自然失业率的决定 ▲工作搜寻 (job search) ● 工作搜寻者的存在使得实际工资
▲可贷资金供给的决定 ● 实际利率(决定供给量) 实际利率变动导致私人储蓄
(可贷资金供给量)同方向变动 ● 可支配收入 ● 净资产的购买力 ● 预期未来收入
第四章 充分就业:古典模型
实际GDP与就业 就业与劳动市场均衡 潜在GDP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实际GDP与就业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1、假设条件
资本投入量和技术水平不变
2、含义 ▲衡量闲暇与实际GDP之间的 转换关系 ▲生产GDP的机会成本递增
实际GDP(1992年万亿美元/年)
技生术产和可资能本性的边增界加
● 效率工资
企业支付高工资后所增加的生产 收益等于工资中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 部分,这一高工资就是效率工资
● 最低工资
政府规定的雇佣劳动必须支付的 最低工资
● 工作配给导致自然失业率提高
二、资本存量的水平 1、资本(存量)的含义 ▲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物化要素 ▲包括范围: 机器、设备、存货 建筑物 社会基础设施资本
产(P生PF了) 新的PPF
a-b闲暇时间不变
18
c b 实际GDP增加
15
a a-c:闲暇时间减少
12
增加实际GDP
为生产实际GDP 而放弃闲暇
0
250 闲暇(10亿小时/年)
二、实际GDP的决定因素
1、劳动投入量
劳动投入量增加引起实际GDP的 增加(沿给定的PPF和生产函数线增加)
2、(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 可贷资金的需求(demand for loanable fund DLF)
其他条件不变时,可贷资金需求 量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可贷资金需求量中,企业投资与 实际利率的关系最为密切
▲可贷资金需求的决定
●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变动导致企业投资需求 (可贷资金需求)反方向变动
●预期利润率
预期利润率引起企业投资需求的 同方向变动
投资(1992年万亿美元)
▲可贷资金的供给的含义
● 可贷资金的供给量:一定时期内, 私人储蓄、政府预算盈余和从国际市 场上借入的资金总量
● 可贷资金的供给(supply for loanable fund SLF)
其他条件不变时,可贷资金供给 量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可贷资金供给量中,私人储蓄与 实际利率的关系最为密切
▲含义: 单位劳动时间的实际GDP的变动 (PPF曲线和生产函数曲线移动)
▲影响因素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水平
实际GDP(1992年万亿美元/年)
劳动时间的增加或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PF1
16
15
b
c
PF0
12
b 资本积累与技术
8
进步的影响 a
劳动时间增
4
加的影响
0
100 200 300 400 500
劳动(10亿小时/年)
第二节 就业与劳动市场均衡
一、劳动需求 1、劳动需求量 给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企业使
用的劳动小时数 2、劳动需求 其他条件不变时,劳动需求量
与实际工资率的关系
3、劳动需求的影响因素: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曲线形状
劳动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边际 产量曲线,劳动需求量随实际工资 反方向变动
● 政府预算赤字和国际投资或 贷款产生的资金需求影响可贷资金 需求曲线的位置
可贷资金需求
实际利率(百分比/年)
实际利率上升 12 减少投资
10
8
c
预期利润率 的上升增加了 投资需求
6
b
实际利率下降
预期4利润率
a
增加投资
的下降减少了 投资2需求
DLF1 DLF2 DLF0
0 0.6 0.8 1.0 1.2 1.4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