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突出机理及防治

合集下载

瓦斯防治之瓦斯突出的原因和规律

瓦斯防治之瓦斯突出的原因和规律

课题五瓦斯喷出的原因和规律
•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措施 • 1)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 (1)开采保护区 • 区域性防突措施主要有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两种。
1、开采保护层 保护层:在突出矿井中,预先开采的、并 能使其它相邻的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受到采动影响而减少或 丧失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为保护层。 被保护层:后开采的 煤层称为被保护层。保护层位于被保护层上方的叫上保护 层,位于下方的叫下保护层。
了采取以上措施之外还必须布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并适当 加大风量,保证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不超限和不影响 其他区域。
课题五瓦斯喷出的原因和规律
• 三、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原因及规律 • 在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从煤、岩体内部突然(几秒钟到
几分钟)喷出大量的煤和瓦斯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简称突出。
•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其主要危害是:
课题五瓦斯喷出的原因和规律
• 7、卸压槽 近年来在采掘工作而推广使用了卸压槽的方法,
作为预防煤(岩)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的措施。它的实 质是预先在工作面前方切割出一个缝槽,以增加工作面前 方的卸压范围。
• 8、震动放炮 • 1)、岩柱厚度>1.5m • 2)、炮眼数和炮眼布置,单列三组楔形掏槽 • 3)、装药量:f=3-4,4-5kg/m3, f=6-8,5-7kg/m3 • 4)、注意事项: • (1)撤人;(2)断电,(3)30min检查;(4)防止扩大(矸石堆
• 1)、开采保护层的作用 • (1)地压减少,弹性潜能缓慢释放; • (2)煤层膨胀变形,形成裂隙与孔道,透气性增加; • (3)煤层瓦斯涌出后,煤的强度增加
课题五瓦斯喷出的原因和规律
课题五瓦斯喷出的原因和规律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也是造成煤矿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主要包括构造破裂、煤体应力破坏、瓦斯超临界释放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

1. 构造破裂机理煤与瓦斯突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构造破裂。

地表构造活动以及地下矿层的构造应力分布不均匀,使得煤层和岩层受到巨大的压力,随着压力的积累和释放,煤层与岩层之间的接触面发生破裂,进而导致煤与瓦斯突出。

构造破裂机理主要包括构造力学效应和地下水力学效应。

构造力学效应是指地表构造活动对煤层和岩层施加的力学作用,例如断裂、褶皱等。

当构造活动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导致煤层和岩层界面发生破裂,使得煤与瓦斯突出。

地下水力学效应是指由地下水引起的构造破裂,沉积层中的水压力会使得岩土界面受到强烈的水力冲击,从而导致破裂。

2. 煤体应力破坏机理煤体应力破坏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体会因为拱起、磨皮、光煤带等因素而形成应力集中区域。

当地压力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导致应力集中区域的煤体发生破坏,使得煤与瓦斯突出。

煤体应力破坏机理主要包括岩层倾向和倾角、采场空区、开采速度等因素。

岩层倾向和倾角是指煤层倾斜的方向和角度,当煤层倾角较大时,地压力的方向和大小会发生变化,导致煤体应力集中。

采场空区是指煤矿采出煤炭后形成的空隙,这些空隙会使得地压力重新分布,从而导致应力集中。

开采速度是指采煤机的工作速度,过快的开采速度会导致煤体应力集中。

3. 瓦斯超临界释放机理瓦斯超临界释放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机理之一。

在煤层中,存在着吸附态和游离态两种形式的瓦斯。

在地下采矿过程中,因为采空区、采煤工作面的破坏等原因,会导致煤层中的瓦斯溢出。

瓦斯超临界释放主要是指煤层中的游离态瓦斯溢出。

瓦斯在煤体孔隙中的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瓦斯就会释放出来。

超临界释放主要受到孔隙压力、煤体渗透率、煤体孔隙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当孔隙压力升高时,瓦斯释放速度也会增加。

瓦斯突出机理

瓦斯突出机理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类型与一般规律1 1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许多国家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都很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突出机理的复杂性及突出现象的多样性,目前对突出机理的认识仍处于假说阶段。

国外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认识可归纳为4种:地应力假说、瓦斯作用假说、化学本质假说和综合作用假说。

我国从60年代起就对突出煤层的应力状态、瓦斯赋存状态、煤的物理力学性能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根据现场资料和实验研究对突出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中心扩张学说、流变假说、二相液体假说、固流耦合失稳理论、球壳失稳理论等。

此外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从力学角度对突出过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突出破坏过程及瓦斯渗流的机制方程。

1 2煤与瓦斯突出的类型煤与瓦斯的突出包括:煤与甲烷突出、岩石与甲烷突出、煤与CO 2突出、岩石与CO 2突出等。

由于突出时的原动力和所表现现象的不同,煤与瓦斯突出可分为突出、倾出、压出3种情况,各种情况比较见表1。

表1煤与瓦斯突出类型比较表 (略)1 3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1)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随开采的深度增加而增加;(2)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地区,如褶曲、断层处及岩浆侵入地区;(3)煤体破坏程度越严重,煤的强度越小,突出危险性越大;(4)煤层中的厚度大、倾角大或其厚度和倾角发生变化以及煤层中的软分层由薄变厚的地区,容易发生突出;(5)掘进工作面应力集中的地区易发生突出;(6)在外力冲击作用下,如放炮或采煤机割煤时煤体受到震动,诱导瓦斯发生突出;(7)围岩的透气性越差、致密的岩层越厚,煤层的瓦斯含量越高,其突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8)突出多发生在揭煤和煤层掘进工作面;(9)在突出前大都出现预兆。

2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2 1突出预测方法的分类按预测预报范围和时间的不同,预测方法可分为3类:第一是区域性预测,主要是确定煤田、井田、煤层和采掘区域性的突出危险性;第二是局部预测,它是在区域性的基础上,根据钻探、采掘工程等资料,进一步对局部地区或要点的突出危险性作出判断;第三是日常预测,它是在区域性预测、局部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突出预兆的各种异常效应,对突出危险发出警告。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监测及防治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监测及防治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预测及防治技术摘要:煤与瓦斯突出是发生在煤矿井下的一种复杂的动力现象,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随着世界各国科研工作者们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从煤与瓦斯突出机理、预测和防治技术进行综述。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机理;预测;防治。

1.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国内外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提出了四种假说:瓦斯作用说,化学本质说,地应力作用说和综合假说。

1.1瓦斯作用假说“瓦斯包”假说:该假说认为突出造成的原因是高压的游离瓦斯,这些高压的游离瓦斯储存在“瓦斯包”中,“瓦斯包”周围的煤体的透气性差,这就为高压的游离瓦斯的储存创造了条件,在井下采掘的过程中,当“瓦斯包”周围的煤体遭到破坏或者周围的煤体厚度发生改变时,“瓦斯包”周围的煤壁强度不足以维持“瓦斯包”时,“瓦斯包”中的高压游离瓦斯得到释放,就会短时间内迅速携带煤粉喷出。

“瓦斯膨胀”假说:“瓦斯膨胀假说”认为突出发生在结构不均的高压瓦斯煤层,煤层外部为硬煤,透气性差,内部为软煤透气性好,在采掘的过程中,当外部透气性差的硬煤遭到破坏时,内部的软煤强度较低,高压瓦斯就会通过透气性差的软煤喷出,喷出的同时携带出大量煤粉。

1.2化学本质说瓦斯屏障假说:瓦斯屏障假说认为在煤层受到压力条件时,煤层的结构将会发生改变,空隙率会变小,从而降低了煤层的透气性,在压力增大的过程中,煤层的透气性迅速降低。

甚至随着压力的增大,煤层透气性可减小至零。

这样瓦斯就不能从煤体流向巷道,类似于一个屏障在两者之间起到了隔绝作用,称之为“瓦斯屏障”。

当“瓦斯屏障”消失时,煤层内部的高压瓦斯就会猛烈的像外涌出,造成瓦斯突出。

瓦斯水化物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在一定的气压,温度条件下,煤层内可生成瓦斯水化物,且生成瓦斯水化物的温度,气压跟煤层瓦斯重重炭氢气体联系密切,重炭氢气体含量高时,生成瓦斯水化物所需的温度压力都会降低很多。

由于瓦斯水化物状态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因素而发生变化,当瓦斯水化物的平衡发生改变时,瓦斯水化物将会迅速的转变为气态的瓦斯,在短时间内煤层瓦斯压力将会迅速增大,当煤层强度不足以抵抗高压瓦斯时,煤层将会发生突出。

2024年煤矿瓦斯预测与防治(三篇)

2024年煤矿瓦斯预测与防治(三篇)

2024年煤矿瓦斯预测与防治瓦斯对矿井安全的威胁主要有爆炸、突出、窒息三种表现形式。

瓦斯防治技术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瓦斯涌出和突出预测,包括对煤岩层中瓦斯含量的预测、采掘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和涌出形式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等,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合理的采掘部署及防治瓦斯灾害的措施;另一方面是瓦斯灾害预防,包括对煤层及采空区中的瓦斯进行抽放、采掘空间的合理通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消除等,其目的是减少瓦斯涌出量、消除瓦斯异常涌出、将采掘空间中瓦斯浓度稀释到可爆炸限以下,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

瓦斯突出预测1、突出危险区域预测在瓦斯地质统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突出危险区域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利用无线电波在不同煤岩介质中吸收系数的变化探测预测区域范围内的构造异常带、煤层厚度变化带、煤层强度变化带、瓦斯富集带等。

根据透视结果,结合瓦斯地质统计分析和工作突出预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利用专家系统软件综合分析判断区域的突出危险性。

利用甲烷检测报警器及时测量身边甲烷浓度,巷道内安装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到达甲烷报警点及时撤离。

2、突出危险工作面预测实验表明:煤岩层在受载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信号,信号振幅与外载荷以及煤岩力学性质破坏程度有关。

由于煤与瓦斯突出也主要是煤岩受载发生破坏的一个力学过程,可以通过捕捉破坏过程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来预测突出。

电磁辐射信号变化特征与突出危险预测指标基本一致,对钻孔时瓦斯动力现象反映敏感,利用电磁辐射信号变化特征预测突出是比较理想的非接触式方法。

生产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方法1、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切实做到“五个及时”。

对于巷帮抽放钻场采取了及时施工、及时打钻、及时封孔、及时合茬抽放、及时充填的“五及时”管理措施,杜绝了钻场瓦斯积聚。

在钻孔收尺方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矿成立了瓦斯治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对瓦斯效果检验,严格落实“干、管”分离,明确了瓦斯办收尺员和通风区测气员联合收尺,确保了收尺的真实性,月底由瓦斯治理办公室负责将监督检查数据汇总上报,并严格落实防突效果检验,切实把住了钻孔收尺及效果检验关。

瓦斯突出机理及防治

瓦斯突出机理及防治

突出特征



小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小于10t;中型煤与瓦斯突出, 强度10~99t;次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100~499t; 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500~999t;特大型煤与瓦斯 突出,强度等于或大于1000t。 煤与瓦斯突出时喷出瓦斯量,取决于煤层瓦斯含 量和突出的煤量等。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时,短时间 能涌出数十万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瓦斯,吨煤瓦斯涌出 量高达100~800m3,超过煤层瓦斯含量5~30倍。 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效应常表现为推翻矿车,搬 动居室,破坏木支架,造成冲击气浪以及声响等。 突出的预兆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岩石与瓦斯突出特征
1.岩石与瓦斯突出大多发生在构造破坏带。如营城五 井的突出地点发生在井田西北部的F1和F2断层之间, 龙煤矿松下坪的23次突出大多发生在断层附近。一般 当煤层有突出危险时,该煤层也有突出可能。 2.国外的岩石与瓦斯突出毫无例外发生在放炮时,我 国岩石与瓦斯突出除一次有冒顶引起外,其余均有放 炮引起。 3.岩石与瓦斯突出后,在岩石中形成一定形状的空洞。 根据前苏联502次突出空洞统计资料,绝大多数空洞 (411次)接近于垂直(偏差在正负10°范围内), 213个空洞位于巷道顶板,169个位于巷道底板。
突出的概况

1834年,法国鲁阿雷煤田依阿克矿井发 生了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至今发生突 出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前苏联,日本, 印度,南非等22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 统计,发生突出的总次数在4万次左右。
突出的概况

中国至1988年为止,发生突出的矿井有250个,突出总 次数14300次,占世界突出总次数的37%,强度在千吨以 上的特大型突出100多次。
压出特征

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状及防治对策

防治对策及实践
3.1预防为主的原则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矿井地质工作、 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完善通风系统、优化巷道布置等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3.2具体的防治对策和实践
(1)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在采掘过程中,应对矿井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 查和评估,掌握煤层厚度、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等关键信息。根据地质条件的 变化,及时调整采煤方法和巷道布置,以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风险。
(2)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应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生产能力要求,选择合理 的采煤方法。例如,可采用短壁式采煤法或充填采煤法等较为安全的采煤方法, 以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3)完善通风系统:应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矿井的瓦斯浓度得到有 效控制。同时,应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
(4)优化巷道布置:在采掘过程中,应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采煤方法的要 求,合理布置巷道。例如,可采用大断面、直墙半圆拱形的巷道断面,以提高巷 道的稳定性,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风险。
结论
本次演示从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状、原因及影响因素和防治对策三个方 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完善通风系统和优 化巷道布置等措施,可以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风险。预防和控制煤与瓦斯突 出事故的发生对于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煤炭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1煤与瓦斯突出的根本原因
煤与瓦斯突出的根本原因是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在煤矿开采过程 中,随着煤层的开采,地应力发生变化,使煤层中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瓦斯气体 受到挤压,当瓦斯压力超过煤层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导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 生。

防突细则解读

防突细则解读
1)煤层吸附瓦斯量 ——富源宏发煤矿吸附瓦斯占94%
= 纯煤瓦斯含量 × 纯煤含量系数 × 水影响系数 × 温差影响系数
=
×
×
×
朗缪尔方程式
煤层含可燃基的比例
a—吨煤极限吸附瓦斯量
(一般为13 ~ 60 m3/t )
Ad——煤的灰分(%) Mad——煤的水分(%)
b—吸附敏感梯度
(当煤含50%的 a时,瓦斯压 力的倒数,0.5 ~ 5.0 Mpa-1 )
现象,称为煤(岩)与瓦斯突出,简称突出。
瓦斯喷
大量瓦斯气体携带少量煤岩
喷出
喷出
煤岩瓦 斯突出
煤与瓦斯(CO2)突出 岩石与瓦斯(CO2)突出
2)
按 特 征 分
煤岩 压出
煤岩整体位移 煤岩压出 煤岩挤出

煤岩
煤的冲击地压
冲击
岩爆
煤岩 垮落
煤岩倾出 煤岩垮塌(冒顶、片帮)
煤岩瓦斯突出、煤岩整体位移、煤岩压出、煤岩倾出等合称为煤(岩) 与瓦斯(CO2)突出
瓦斯主导:具有明显的气体喷射动力学特征
瓦斯与应力共同作用:分选性强,瓦斯涌出
量大
应力主导:较软煤岩,吨煤瓦斯涌出大于30m3
且有孔洞为压出、无孔洞为整体位移;吨煤瓦斯 涌出≤ 30m3为挤出,无冲击
应力主导:较硬煤岩及顶底板,伴随煤岩抛射,
具有弱、强冲击倾向性
重力主导:自然堆积,伴随瓦斯涌出,吨煤瓦
①突出煤层鉴定为非突出煤层的,在开拓新水平、新采区或采深增加超 过 50m,或进入新的地质单元时,应重新突出煤层危险性的鉴定。
核酸检 测阴性
②采掘工作面正常生产中,自我重启鉴定。
《细则》十四条:
采掘作业前方煤体 有下任一情形的: ①P ≥0.74Mpa; ② P ≥0.50Mpa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出事例
南桐矿务局原东林井8石门1960年8月8日向北掘 进煤巷时,发生了突然压出。该处距地表垂深 120m,煤层倾角82°,正处于煤层厚度沿走向由 厚变薄的地区。
压出事例
由于煤层特别松软,所以当时用风镐落煤。 突然压出前在工作面用风煤钻打一个直径200mm的超 前钻孔,当超前距还剩1.3m时,工作面听到煤体中 由远而近的闷雷声,支架不断格格作响,并掉煤渣, 随即发生了压出。 工作面煤体整体向外移动3.8m,该部分煤体已被压 裂,有两支架被推斜,底部钢轨被抬高0.2~0.4m。 移动后瓦斯变化不明显,

突出特征



小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小于10t;中型煤与瓦斯突出, 强度10~99t;次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100~499t; 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500~999t;特大型煤与瓦斯 突出,强度等于或大于1000t。 煤与瓦斯突出时喷出瓦斯量,取决于煤层瓦斯含 量和突出的煤量等。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时,短时间 能涌出数十万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瓦斯,吨煤瓦斯涌出 量高达100~800m3,超过煤层瓦斯含量5~30倍。 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效应常表现为推翻矿车,搬 动居室,破坏木支架,造成冲击气浪以及声响等。 突出的预兆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岩石与瓦斯突出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在我国一些矿井中相继 发生了岩石与瓦斯突出,尽管目前岩石与瓦斯 突出次数还不多,但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我国突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也含有砾砂岩 和安山岩,参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 甲烷。例如营城煤矿五井为砾岩和二氧化碳突 出,营城煤矿九井为安山岩岩和二氧化碳突出, 北票矿务局台吉竖井为砂岩与甲烷突出。

压出特征
第二类为突然挤出,多发生在倾斜和缓 倾斜煤层的回采工作面。 它是在构造应力大,煤层中有软分层, 有平行工作面的解理裂缝,在直接顶板 上有弹性岩石(砂岩、石灰岩)和放顶 不好、悬顶过大等条件下,煤层受到采 动应力作用使工作面边缘煤体被压碎而 发生的,瓦斯随着煤的突然挤出而加剧 涌出南桐矿务局原东林井+220m水平南5石门,1958年10月21日在 揭开4号煤层时发生了大倾出。 早班用风镐挖煤脚,1h后即发生倾出。 倾出前一天夜班即开始出现无声预兆,煤特别松软(用手抚 摸感觉冰凉),工作面掉煤渣。倾出前1h,工作面瓦斯忽大 忽小。倾出前半小时,支架压力增加,棚顶背板受压发响, 而后压断,同时煤中有轰隆声,随即发生了倾出。 倾出过程发展速度不快,当工人发现从工作面倾出2~3t煤时, 即迅速撤出,碎煤流也向外“流动”,当工人跑出石门口后, 碎煤流才到达石门口。 煤倾出后瓦斯不大,清理过程中瓦斯浓度正常。倾出碎煤 250t,分选现象不明显,只有几架棚子发生了位移及倒塌。
突出事例
白沙矿务局红卫煤矿里王庙井主斜井车场揭开6号煤层时 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突出前石门已掘进143m,揭煤点 刚好在煤包最厚处,该处煤层水平厚度30m(真厚19m), 向两翼变薄至5.5m,煤层倾角约40°
突出事例

8月20日,工作面仍为全岩,放炮后6号煤层大部分揭 开,仅左下角留有岩柱,此时瓦斯浓度超过10%,并出 现像爆竹声似的单个煤炮,支架加压,掉渣,工作面 发冷,随即停止作业。在工作面左下角打四个炮眼, 右下角打一个炮眼,23日在地面放炮。放炮后即发生 了煤与瓦斯突出,一股黑烟冲出井口,将地面安全牌 吹出10m外,井口5m内瓦斯浓度超过10%,此次共突出 煤1600t,喷出瓦斯52万m3,突出的煤堆满了全长143m 的石门及斜井井底向上3m处,从工作面起80m巷道内的 木棚全部冲垮,突出的煤具有分选现性,在石门堆积 煤的上部留有高约0.5m瓦斯煤粉流排出通道。

突出特征
突出空洞的位置和形状是各式各样的,大部分空洞位于 巷道上方及上隅角,但也位于巷道下隅角的。突出空洞的形 状为口小腹大的梨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很复杂的奇异的外形。 空洞中心线与水平面之夹角可以小于或大于自然安息角,但 很少为水平方向的。 喷出的煤具有分选现象,即在靠近突出空洞和巷道下部 为 块煤,其次为碎煤,离突出空洞较远处和煤堆上部是粉煤, 有时煤粉能被抛出很远。 煤的抛出距离取决于突出强度 ,可以由数米到百米,突 出的煤可以堆满全断面,造成巷道堵塞。煤的堆积坡度通常 小于自然安息角。 突出煤量,可以由数吨到上千吨
矿井动力现象国际分类标准
倾出特征
煤的突然倾出是矿中常见的瓦斯动力现象, 在顿巴斯煤田的急倾斜煤层中,煤的突然 倾出占突出总数的50%以上。 煤的突然倾出主要是重力引起的,而瓦斯 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倾出过程,这是由 于瓦斯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煤的机械强度, 瓦斯压力还促进了重力的显现,由于这种 关系,煤的倾出能引起或转化为煤与瓦斯 突出

岩石与瓦斯突出特征
1.岩石与瓦斯突出大多发生在构造破坏带。如营城五 井的突出地点发生在井田西北部的F1和F2断层之间, 龙煤矿松下坪的23次突出大多发生在断层附近。一般 当煤层有突出危险时,该煤层也有突出可能。 2.国外的岩石与瓦斯突出毫无例外发生在放炮时,我 国岩石与瓦斯突出除一次有冒顶引起外,其余均有放 炮引起。 3.岩石与瓦斯突出后,在岩石中形成一定形状的空洞。 根据前苏联502次突出空洞统计资料,绝大多数空洞 (411次)接近于垂直(偏差在正负10°范围内), 213个空洞位于巷道顶板,169个位于巷道底板。
压出事例
南桐煤矿一井4305上段回采工作面突然压出。该处距地 表垂深200m,4号层厚2.4m,倾角34°。邻近煤层均未 开采。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风镐落煤,木支柱支护。 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用密集支柱和木垛切断顶板。
压出事例
发生压出的前一班进行放顶,从一顺槽往上40m范围 内的直接顶均未放下,所以工作面支架压力较大。挤 出前工人正用风镐落煤,发现顶板来压,支架断裂, 煤壁内出现劈裂声(由远而近),于是工人撤出工作 面,然后发生压出。 该次压出共抛出煤140t,抛出2m远,打到了14根支柱。 抛出煤多为块煤,无分选现象,堆积坡度比自然安息 角小。挤出空洞分布在中间槽口炭分层,断面呈唇形, 长30m,最大断面1.4m,最高1.5m。挤出后工作面浓 度增至10%以上,通风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浓度。
压出特征


原因:构造应力的水平挤压作用造成的 1.工作面整体移动,或底板煤体向上鼓起0.2~0.4m (有时达1m),不形成空洞; 2.煤不抛出,无分选现象; 3.强度一般在10~20t以下,个别达50t以上; 4.瓦斯涌出量小与煤层瓦斯含量,通常不引起巷道 瓦斯含量超限; 5.动力效应较小,支柱一般不被破坏,只是嵌入压 入的煤体中,底板鼓起时,可以把矿车、钻机抬起; 6.压出钱的预兆是:支柱压力增加,掉煤渣,媒体 出现劈裂声、闷雷声。
突出的概况

1834年,法国鲁阿雷煤田依阿克矿井发 生了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至今发生突 出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前苏联,日本, 印度,南非等22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 统计,发生突出的总次数在4万次左右。
突出的概况

中国至1988年为止,发生突出的矿井有250个,突出总 次数14300次,占世界突出总次数的37%,强度在千吨以 上的特大型突出100多次。
压出特征



1.压出空洞沿弧形条带分布,中间最宽达1~3m,有时达6m;长度一般 达7~30m,有时达60m。空洞分布在软分层中,空洞高度可达软分层全厚, 并向上下两个方向逐渐减小,其剖面是唇形。 2.抛出的煤为小块及大块,煤粉很少,无分选现象。 3.压出的煤可抛出1~3m,个别情况下在4m以上,堆积坡度小于自然安 息角。 4.压出的煤一般数十吨,最大强度为375t。 5.压出后短时间内瓦斯浓度可达10%以上,但在正常通风条件下 很快 能恢复正常。在大强度突然挤出时,大量瓦斯涌出可以持续较长时间, 每吨挤出瓦斯量小于煤层瓦斯含量。 6.动力效应抛出的煤一般可以将工作面支架打断、折断,在突然挤出 和老顶冒落时,有时出现冲击气浪,有时还发生顶板裂开。 7.压出前的预兆有:软煤分层厚度增加,工作面掉渣,煤体中出现劈 裂声、闷雷声。
突出的概况
突出的概况
突出的分类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把矿井瓦斯动力现 象分为煤的突然倾出、煤的突然压出、 煤与瓦斯突出、岩石与瓦斯突出、瓦斯 喷出五类。前四类称为煤(岩石)与瓦 斯突出,简称为突出。
突出分类的基本特征

动力现象造成的空洞位置及形状(包括空洞中心 线和水平面所形成之倾角) 喷出煤(或岩石)的粒度及其分选情况 煤(或岩石)的抛出距离和堆积坡度 强度(喷出的煤量及岩石量) 喷出的瓦斯量及其流向 动力效应 现象发生前的预兆
突出的特征
突然性 强度高
波及范围广
容易引起其他灾害
突出的概况

1834年3月22日,法国鲁阿尔煤田伊萨克 矿井在急倾斜厚煤层平巷掘进工作面发生 了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突出。支架工在 架棚子时,发现工作面煤壁外移,三个工 人立即逃跑,巷道煤尘弥漫,一人被煤流 埋没死亡,一人被瓦斯窒息牺牲,一人逃 跑得救。突出煤沿巷道堆积13m长,煤粉 散落15m长,迎头支架倾倒。
***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培训***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及特征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李成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 要 内 容
煤与瓦斯突出的定义 煤与瓦斯突出特征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 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律 煤与瓦斯突出的征兆
突出的定义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中一种极其复杂的动力现象, 能在和短时间内,有煤体向巷道或采场突然喷出 大量的瓦斯及碎煤,再煤体中形成特殊的空洞, 并形成一定的动力效应,如推到矿车,破坏支架 等;喷出的煤粉可以充填数百米的巷道,喷出的 瓦斯——粉煤流具有暴风般的性质,瓦斯可以逆 风流运行,充满数千米的巷道。因此,煤与瓦斯 突出是威胁煤矿安全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倾出特征


1.倾出空洞具有较规则的几何形状(椭圆形、梨形、舌形等)。 在上山,空洞常沿煤层倾斜延伸,多为梨形;在平巷,空洞多 分布在工作面上方及上隅角,椭圆形较为常见,一般空洞呈自 然拱的形状。在平巷,空洞中心线与水平面所成之夹角大于煤 的自然安息角。 2.倾出的主要是碎煤,有时也能见到少量粉煤,无分选现象。 3.煤的抛出距离及其堆积情况,取决于煤量的多少、空洞的大 小及倾角。煤的抛出距离一般不超过50m;倾出的煤的坡面角, 一般近于自然安息角,沿倾斜发生大强度倾出时,堆积坡面角 可能小于自然安息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