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针灸学概论1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针灸学课件 0第一章 针法灸法概论课件ppt

最新针灸学课件 0第一章 针法灸法概论课件ppt

二 整体观念 调整机体 平衡阴阳 标本兼治
高压电子循经点穴笔,是将高科技电子技术运用 于医学领域、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指压穴位、 反射疗法、神经反射疗法等具有多种自然疗法和 物理疗法特色的人能电能的综合疗法。临床实用 性更强,经长期的临床实践,循经点穴疗法尤其 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运动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疾病有较为显著的治疗与 康复保健作用,并对一些疑难病症如头痛、头晕、 关节疼痛、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等病症往 往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应用最广,通调经络,治寒热痛痹
长针 大针
针身细长而锋利 针身粗圆
深刺,用肌肉肥厚处,治深邪远痹 针刺放水,治关节积液
(三)刺法的发展
《黄帝内经》对刺法的发展 《难经》对刺法的发展
历代医家对刺法的发展 现代刺法的发展
《黄帝内经》对刺法的发展
一、指出补泻是针刺治病的基本原则。 二、根据病情选择针具。 三、提出了运用九针的“九刺”、“十二刺”、 “五刺”
形状 头大,末端一分尖锐
用途 浅刺皮肤,泻阳分邪气,泻热
针身圆柱形,针头卵圆 按摩肌肉 针头如黍粟状,圆而微尖 按压经脉外部(按脉勿陷),补正祛邪
针头锋利,呈三棱锥形 主痈痹痼疾,泻热出血
铍针 形如剑
切开排脓,治痈肿已成脓
圆利针 针头微大,针身反小,圆 用于深刺,主痈症、痹气暴发者 而且利
毫针 针身细如毫(豪毛

直接灸 → 间接灸 → 天灸 → 艾条灸
筒灸
桑枝灸
灯火灸
阳燧灸
最初灸法多采用直接灸,艾炷较大,壮数
较多,现代则采用小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各种 各样丰富多彩的灸疗方法。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叫针法,什么叫灸法?针法灸法之 间存在着哪些联系?

第一章 针灸学基础概论 PPT课件

第一章 针灸学基础概论 PPT课件

第一章针灸学基础概论⏹第一节针灸发展史概述⏹一、针灸的起源⏹针灸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二、针灸的发展⏹针灸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针灸学术的奠基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2)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3)针灸学术的隆盛时期(隋唐宋元明时期)⏹(4)针灸学术的衰落时期(清朝至民国时期)⏹(5)针灸学术的复兴和繁荣时期(1949年至今)⏹第二节经络与腧穴的概念⏹第三节经络、腧穴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所组成: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浅而在表。

(一)十二经脉的含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总称,是指体表与脏腑相联系的十二条经脉。

(二)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命名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而定的。

(三)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凡头项、背腰部属阳——为六阳经的分布。

凡胸、腹部属阴——为六阴经的分布。

肺与大肠心与小肠心包与三焦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则形成了六对表里相互络属的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灵枢·逆顺肥瘦》篇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阴经与阴经相交接(手——足)阴经与阴经均在胸腹部相交接。

(七)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系,逐经相传,具有环周流注的规律,周流不息,流动全身。

二、奇经八脉(一)奇经八脉的含义:奇:异于常也,因与十二经脉不同,“别道奇行”。

脉:指冲、任、督、带,阴阳维、阴阳蹻这八脉的总称。

三、十五络脉(一)十五络脉的含义: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

故为十五络。

一、十二经别(一)十二经别的含义: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

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附属于十二正经。

由于路线深而长,故称之为经别。

(四)十二经别的作用: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联系,辅助十二正经在体内循行的不足。

针灸学讲座ppt课件

针灸学讲座ppt课件

分析生物反馈技术在针灸应用中的实 际效果,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在针灸中的应用
阐述生物反馈技术在针灸治疗中的具 体应用方法,如肌电反馈、皮温反馈 等。
05
针灸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古代经典著作解读与传承价值挖掘
01
02
03
04
《黄帝内经》中的针灸理论与 临床应用探讨
《难经》对针灸学的贡献及其 现代意义
针灸学讲座ppt课件
目 录
• 针灸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方法 • 针灸临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现代科技在针灸领域应用 • 针灸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 总结回顾与互动环节
01
针灸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针灸定义及作用机制
针灸定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 以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的治疗方法。
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
针刺深度、角度和刺激量掌握
直刺
垂直于皮肤进针,适用于肌肉丰厚处。
VS
斜刺
与皮肤呈45°角进针,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 内有重要脏器处。
针刺深度、角度和刺激量掌握
• 平刺:与皮肤呈15°角进针,适用于皮薄肉少处。
针刺深度、角度和刺激量掌握
补法
轻刺激,慢进针、慢出针,少捻转,留针时 间短。
作用机制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 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经络系统与穴位分布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 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穴位分布
穴位是经络上的特定点,通过刺激穴位 可以调整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效 果。
针刺手法与操作规范
针刺手法
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基本手法有提插法和捻转法;辅助 手法有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和震颤法。

针灸学PPT完整版ppt

针灸学PPT完整版ppt
要点一
要点二
小儿遗尿
针灸气海、关元、肾俞等穴位,可提高小儿膀胱括约肌功能,改善遗尿症状。
小儿哮喘
针灸定喘、肺俞、膏肓俞等穴位,可缓解小儿哮喘症状,改善呼吸功能。
要点三
04
针灸学注意事项
VS
有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等患者不宜进行针灸治疗;妇女月经期、妊娠期不宜针灸;精神疾患、身体疲劳、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进行针灸。
诊断标准
针灸治疗原则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针灸治疗
诊断标准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常伴有膝关节积液、关节摩擦感等症状。
针灸治疗原则
以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疗原则,取膝关节局部穴位及下肢足阳明经穴位,采用留针、电针、拔罐等治疗方法。
膝骨关节炎的针灸治疗
针灸学的现代应用
02
针灸学基础知识
经络系统是针灸学的基础,包括经脉、络脉和经筋。
经络系统概述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
经络系统
常用腧穴
介绍常用腧穴,如合谷、太冲、足三里、内关等。
xx年xx月xx日
针灸学ppt完整版ppt
目录
contents
针灸学概述针灸学基础知识针灸学临床应用针灸学注意事项针灸学发展现状与展望针灸学典型病例分析
01
针灸学概述
针灸学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学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非药物疗法之一。

针灸学课件

针灸学课件
平第四腰椎。 动态标志,如张口耳屏中点与下颌关节之间取听宫。
针灸学
2.骨度分寸法
将人体不同部位的 长度或宽度,分别规 定为一定等分,每一 等分称为一寸,作为 量取腧穴的标准。
针灸学
常用骨度分寸表
针灸学
3.手指同身寸法
以患者的手指的宽度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中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
针灸学
11. 内关(NEIGUAN)手厥阴心包经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 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胃痛,呕吐,心痛,心悸, 胸闷癫痫, 热病,失眠,眩晕,偏头痛,
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0.5 ~ 1寸。
针灸学
12. 外关(WAIGUAN)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
鸣,耳聋,胁肋痛,上肢 痹痛。 【操作】直刺0.5 ~ 1寸。
针灸学
13. 风池(FENGCHI)足少阳胆经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 陷中,平风府穴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 衄,耳鸣,癫痫,中风,热
风池
病等。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
0.8~ 1.2寸。或刺透风府穴。
针灸学
针灸学
8. 肾腧(SHENSHU)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主治】腰痛,遗尿,遗精, 阳痿,月经不调,白 带,水肿,耳鸣, 耳聋。
【操作】直刺0.5 ~ 1寸。
针灸学
9. 委中(WEIZHONG)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当腘横纹中央,于股二头肌腱与 半腱肌腱的中间,俯卧屈膝取穴。
针灸学
6. 神门(SHENMEN)手少阴心经

针灸学讲座PPT课件

针灸学讲座PPT课件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腹胀呕吐,胃痛,消化不良。 血海-----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 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 毒。 三阴交-----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肠鸣腹胀,大便溏泄,消化不良,月经不 调。
背 腰 部 定 位 法
上肢部骨 度分寸
下 肢 部 骨 度 分 寸
头面部常用穴位
印堂-----定位: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鼻炎。 百会-----定位: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采 用坐位和卧位取穴均可。 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脱肛等。 太阳-----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 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疾,面瘫。 睛明-----定位:闭目,在目内眦角上方0.1寸处。 主治:眼科各种病症,面瘫。
头面部常用穴位
颧髎-----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齿痛,颊肿。 迎香-----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主治:鼻塞,鼽衄,口歪,面痒 巨髎-----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 外侧。 主治:口眼歪斜,鼻衄,齿痛。 水沟-----定位:位于人体的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 点处。 主治:昏迷、晕厥、癫狂、急慢惊风、消渴等。
经络的作用
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 关节、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 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联系, 使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 机配合主要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 作用来实现。

针灸PPT课件

针灸PPT课件

外科疾病
颈椎病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选取颈夹脊 、风池、天宗等穴位,通过刺激 颈部经络,缓解颈椎疼痛和僵硬
感。
腰椎间盘突出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选取肾 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通过调 节腰部经络,减轻腰痛和坐骨神经 痛。
关节炎
针灸治疗关节炎主要选取膝眼、曲 池、阳陵泉等穴位,通过刺激关节 周围的穴位,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针灸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各国针灸专家 共同探讨针灸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针灸的国际 传播和发展。
国际化标准
国际针灸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促进了针灸的规 范化和普及化,提高了针灸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 力。
05 针灸的安全与注 意事项
针具的选择与消毒
总结词
针具的选择与消毒是针灸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 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神经系统疾病
针灸对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瘫、中风后遗症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 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
内分泌系统疾病
针灸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 定疗效。
针灸的国际影响
1
2 3
国际认可度
针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许 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针灸研究和临床实践。
针灸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针灸简介 • 针灸基础知识 • 针灸治疗 • 针灸的现代研究 •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针灸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针灸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和经验积累,发现 了针灸的治疗作用。
发展
针灸在历史上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石针、骨针到后来的金属针,不 断改进和完善。现代针灸还结合了现代医学技术,如穴位注射、电针等。

01针灸学概论1PPT课件

01针灸学概论1PPT课件

2021/1/31
-
15
针灸学的学习方法
• 重视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 重视同其他学科的结合
• 熟练的针灸技术
(抓重点、多问、多模、多练、多实践)
2021/1/31
-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1/1/31
-
17
11
针灸学的发展
• 《内经》时代 奠定了以经络、腧穴为核心的针灸理论基础
• 《针灸甲乙经》时代 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的针灸学。
• 第3-19世纪 针灸学术继续发展
• 晚清、民国时期 针灸的衰落
• 新中国的针灸复兴
2021/1/31
-
12
世界范围的针灸热
• 针灸早在六世纪已传 人日本、朝鲜等亚洲 国家,17世纪传入欧 洲
2021/1/31
-
6
针灸疗法
• 在人体一定腧穴上
动用针刺或艾灸,给予 刺激,使之产生轻重不 同的反应,并运用各种 手法,以调整人体阴阳 气血偏盛偏衰,从而达 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 的一种疗法。
2021/1/31
-
7
针灸疗法的特点
• 1 应用范围广 • 2 比较安全 • 3 针具简单 • 4 应用便利
2021/1/31
-
8
针灸的起源
• 针:
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砭 石”。
《说文解字》
“砭,以石刺病也。”
• 灸:
灸的应用在火的 发现和使用以后。
2021/1/31
-
9
历代有关针灸的主要著作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 是迄今有关经络和灸法的最早著作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针 Acupuncture
以金属针刺 入肌肤之中, 针刺时须用补 泻手法,施术 时有酸、麻、 重、胀等反应。
2021/3/13
2021
4
灸 Moxibustion
以艾灸于皮 肤之上,有 火灼的温热 感。
2021/3/13
2021
5
针灸学
The Science of Acupunctureand Moxibustion
以中医理论为 指导,运用针灸 疗法防治疾病的 一门临床学科。 它是中医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2021/3/13
2021
6
针灸疗法
• 在人体一定腧穴上
动用针刺或艾灸,给予 刺激,使之产生轻重不 同的反应,并运用各种 手法,以调整人体阴阳 气血偏盛偏衰,从而达 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 的一种疗法。
2021/3/13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 是迄今有关经络和灸法的最早著作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
《灵枢》——《针经》——最早系统阐述 经络、腧穴等针灸理论基础
2021/3/13
2021
10
历代有关针灸的主要著作
《针灸甲乙经》 ——晋代.皇甫谧
——世界上最早的针灸专著
《铜人腧穴针灸》——宋代王维一
—— 铸针灸铜人两具,为我国最早
针灸学概论
2021
1
目的和要求:
• 1、了解针灸学的起源与发展。 • 2、掌握针灸学及针灸疗法的基本概念。 • 3、掌握针灸疗法的基本特点,大致熟
悉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 4、熟悉针灸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2021/3/13
2021
2
基本概念
•针 •灸 • 针灸学 • 针灸疗法
2021/3/13
2021
的针灸点穴教科书和教具模型
《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
2021/3/13
2021
11
针灸学的发展
• 《内经》时代 奠定了以经络、腧穴为核心的针灸理论基础
• 《针灸甲乙经》时代 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的针灸学。
• 第3-19世纪 针灸学术继续发展
• 晚清、民国时期 针灸的衰落
• 新中国的针灸复兴
2021/3/13
2021
12
世界范围的针灸热
• 针灸早在六世纪已传 人日本、朝鲜等亚洲 国家,17世纪传入欧 洲
• 国际针灸培训班 •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2021/3/13
2021
13
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 1 针灸治疗 • 2 针灸保健 • 3 针灸麻醉 • 4 经络腧穴诊断
2021/3/13
2021
14
• • • • • • • •
针灸学的主要内容
时针针实临刺腧经 间刺灸验床灸穴络 针麻文针治学学学 灸醉献灸疗 学学学学学
2021/3/13
2021
15
针灸学的学习方法
• 重视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 重视同其他学科的结合
• 熟练的针灸技术
(抓重点、多问、多模、多练、多实践)
2021/3/13
2021
16
2021/3/13
2021
2021
7
针灸疗法的特点
• 1 应用范围广 • 2 比较安全 • 3 针具简单 • 4 பைடு நூலகம்用便利
2021/3/13
2021
8
针灸的起源
• 针:
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砭 石”。
《说文解字》
“砭,以石刺病也。”
• 灸:
灸的应用在火的 发现和使用以后。
2021/3/13
2021
9
历代有关针灸的主要著作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