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之本
信乃立身之本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
[注释]信:信用、信誉。
立身:树立自身。
恕:推己及人之心。
接物:与别人交际。
译文]一个“信”字是吾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会接受他,所以只要是人,都不可没有信用。
一个“恕”字,是与他人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因为恕即是推己及人的意思,人能推己及人,便不会做出对不起他人的事,于己于人皆有益,所以值得终生奉行。
[评语]《说文》上对“信”的解释是“人言也,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
”由此可知,“信”就是人所讲的话,不是人讲的话才会无“信”。
一个人如果无“信”,别人也就不把你当人看待,那么你又有什么颜面和别人交往呢?我们都说,没有信用的人就是没有人格的人,没有人敢和他交往,因为怕自己的付出会换来谎话。
没有信用的公司,更是没有人敢和它做生意,免得受骗。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信”是多么重要,所以说它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恕”是推己及人的意思。
人在社会上做事,不能只为自己的立场着想,总要把自己和别人的境况互调想过,才能客观地处理事情,既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判断不公。
许多事都是要许多人合作才能成功,而“恕”便是许多人在一起不会产生纠纷和磨擦的润滑济,所以说它是与人交际最重要的修养,值得终生奉行。
最近阅读了一篇短短的小文章――《把信送给加西亚》,一篇一百多年来生命不竭的光辉著作,一篇全世界影响深远的精神宣言,读后深感意义重大,被主人公罗文的敬业、忠诚、勤奋、勇于创新的品德和行动深深感动。
当今时代在呼唤罗文,社会需要罗文这样的人,而我认为,在我们消防部队中更需要这样的人。
故事中的罗文,是美国陆军中的一名年轻的中尉,在美西战争期间,孤身一人,在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将总统的信送给加西亚将军,这就是一种忠于执行,敬业的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人工作态度不端正,对工作推委塞责,划地自封,以至于自己总是在原来水平上徘徊,不自我反省,而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责任心。
师德 — 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德—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遵守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优秀的教育实践为基础,成为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素质。
首先,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是教师职业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和榜样,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其次,师德对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效果。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教师才能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以及灵活运用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此外,师德也是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和社会声誉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社会的守望者和传递者,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
教师必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做到守纪律、遵规范、讲文明、树形象,以良好的师德塑造教师的职业形象,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
总之,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和社会声誉的必要条件。
教师应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为社会培养有德有才的新一代。
德,立身之本

活动与探究参 考答案
• (1)他们会暂时得到金钱,获得一时的利 益。会失去顾客的信任,丧失长远利益。 (2)向有关部门举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 人;劝阻小强爸爸的掺假制假行为,晓之 以情,动之以理,使小强爸爸遵守法律和 道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课堂小结:
你现在能不能归纳一下,为什么说德是立身之本?
组
课外作业:
设计或搜集一句有关道德的格言。
探究二:美德
阅读课文P125中的短文(3-4分钟)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1、如果你是那个报到的新生,你会怎么想?
2、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感受到季老先生怎样的人 格魅力? 3、如果你在季老先生家门口留言,你写些什么?
(1)如果我是那个报到的新生,我会被季老 先生的人格深深的震撼。
(2)季老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诚实守信的 道德品质。 (3)留言:季老先生你高尚的人格,深深的 震撼着我,我将以你为榜样,终身向你学 习,为社会多做贡献。
预习展示
• 自学课本P123-126页(3-4分钟),解决如下问题
• 1、德是成就事业的 基石 ,也是人的 精神追求 。 • 2、德,是成功的 基石,也是一种 修养 ,更是 人格的光彩。 • 3、纯洁而高尚的品德是一个人的 做人之本,我 们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 4、下列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 A
反馈练习:活动与探究
• (2013山东)小强的父母经营了一个小吃部, 由于货真价实、经济实惠,生意十分红火。一天, 小强发现父亲正在向白酒中勾兑水,便问:“这 是干什么?”“好多赚钱呀!”爸爸回答说。事后 小强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这样可不 行,不诚信,以后谁还来呀?”母子俩想了一个 办法,用一批纯正白酒把爸爸勾兑的假白酒给换 了。 • (1)假如按照小强爸爸的方式做,他们会得到 什么?失去什么? • (2)假如小强爸爸继续造假,小强和妈妈应该 怎么办?
德--立身之本、为政之要

德—立身之本、为政之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历来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第一次全面地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进行了科学阐述,进一步突出德的地位,丰富了德的内涵,明确了德的标准,提升了德的境界。
“五德”循序渐进、相辅相成。
以德修身是基础,以德服众是核心,以德领才是保障,以德润才是关键,德才兼备是根本。
“五德”用人导向是组工干部面临的新挑战,完成这项艰巨任务,需要不断砥砺品质。
德是立身之本、为政之要。
领导干部以德修身的途径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三条。
一是加强学习以明德;二是重视教育以育德;三是崇尚实践以修德。
德高则望重,德高以率众。
一个干部良好的人品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我们要力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对于用人导向而言,德是方向盘、是导航仪、是指南针。
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知才善任,厚德护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关键在人才。
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培养人才应当扬长补短;使用人才应当扬长避短;三是保护人才应当扬长容短,必要时敢于护短。
用人要当其时、当其壮,还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德才兼备,以德帅才,以才资德。
第一,在注重人品的基础上讲政治。
第二,在注重实绩的基础上讲公论。
第三,在注重领导能力的基础上讲学位。
屡历风雨洗礼依然生机盎然,是因为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一大批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干部;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人的立身之本作文

人的立身之本作文
《人之立身之本》
咱人活在这世上啊,到底靠啥立住脚呢。
我就来讲讲我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儿,也许能从这里找到点答案。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满屋子的人那是谈笑风生啊。
这时候有个家伙特别显眼,从他进来开始,就对每个人都特别有礼貌,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客客气气地打招呼,脸上还带着真诚的笑。
看到别人需要帮忙,他马上就伸出援手。
比如说倒饮料的时候,他看到谁杯子空了,就主动去给人添满,还不忘说句“多喝点”。
吃东西的时候,也会问问周围人要不要吃,然后很细心地递给人家。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让大家都对他好感倍增。
整个聚会过程中,他好像就是那个能让气氛更加融洽、让大家都更开心的人。
后来我就想啊,这不就是人的立身之本的一种体现嘛。
这个人用他的礼貌和善意,赢得了大家的认同和喜欢。
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没了基本的礼貌、善良这些品质,那还怎么在人群里立足啊。
咱不求做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这些生活里的小细节,往往恰
恰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本质来。
所以啊,我觉得礼貌、善良这些东西,真的就是我们立身的根本。
咱得把这些好好地揣在身上,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堂堂正正地站着。
这不就是咱做人最基本的嘛,咱得守住啦。
正直是立身之本

正直是立身之本。
正直是立身之本。
这是一句名言,孔子在《论语》中说过:“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意思是说,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不过是侥幸免于祸害罢了。
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深刻的哲理。
现实生活中,人自幼在家庭受到家里大人的熏陶,无一家庭不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到了学校不论是从小学、中学、大学,老师无一人不教育自己的学生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到了单位各级领导,也都是教育自己的部下堂堂正正的做人,兢兢业业的干事;到了社会,各级政府宣传、引导人们遵纪守法,正派做人,正当做事。
这一切说明人是需要正直的,正直就是人的立身和处世之本。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希望做一个正直的人。
正直的人,敢做敢当的人,讲信用的人,诚实的人,知道如何爱别人的人、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为国家、事业、他人着想,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受人爱戴和尊敬。
但在实际上的做人当中,要做一个真正的正直人也是很难的。
正直和不正直是相对而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正直,正直是一个人的品德的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正直。
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下,富和贫之间,上下级之间,利益之争,情感之争,正直的体现越来越少,更多是隐蔽性,这不能不说明人的自私占领了正直。
社会需要正直之人,但正直的人也并非是完美的人,一个社会,一个单位,到一个家庭,正直的人和不正直的人是很难区分的,正直的人是没有一个标准的,是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只能是听其言,观其行,从实际工作、事业和生活等逐多方面表现出来的,他是心灵和道德品质的升华。
然而,在现实的社会中,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想的都是自己,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对社会、对单位、对他人,遇事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高高挂起,事不关己,与人无争,求得一个平稳和安咛,这是人不正直的表现之一;另一种人不正直,其表现为,为人做事用心计,耍手腕,高高在上,善于伪装,当面一套,被后里又是一套,我曾接触过这种人,在这种人的身上很难寻找到正直二字,说话办事表里不一,对上级百依百顺,对下级非常严厉,台上讲话条条是道,说君子言,台下说话信口开河,行小人事。
立身之本 为人之道 处事之基

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公道正派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织部门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组织工作者最基本的政治纪律,也是组工干部做好党的组织工作的客观需要。
标签:公道正派形象0引言公道正派是一种思想作风,也是一种人格的力量。
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来说,公道正派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
它既是一种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又是一项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要求;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是组织部门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
在新形势下,组工干部要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决树立好“一个观念,四个形象”。
1加强修养,树立公道正派的思想观念俗话说“打铁必须自身硬”,组工干部必须加强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
坚持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公道正派是组织部门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组织工作者最基本的政治纪律,也是组工干部做好党的组织工作的客观需要。
组织工作的性质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公道正派,因为其也是组工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组工干部做好本职工作既要有很高的业务水平,也要有很高的政治品质。
做到公道正派。
只有具备了丰富过硬的业务知识和公道正派的思想观念,组工干部在对人的识别、评价、使用和处理上才能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政策办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因此,组工干部注重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公道正派的思想观念是树立公道正派形象的前提。
2发挥表率作用。
树立对己清正的形象要做到对己清正、首先要讲正气。
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
要敢干坚持原则,主持正义,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不妥协,敢于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要保持本色、清正廉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
诚信是立身之本演讲稿五篇

诚信是立身之本演讲稿五篇诚实守信是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重要利器,天下没有任何一种广告能比诚信的美誉更能取得他人的青睐,善于对诚实守信做出深入的思考,进行认真地实践,必将使我们的人生更加辉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诚信是立身之本演讲稿!诚信是立身之本演讲稿篇一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四川彭山市:曾经有一个彩民,她买了六合彩。
那天晚上,得知自己中了50万,欣喜若狂。
第二天,她去兑奖公司去领钱,结果自己的彩票是假的,她去找那个卖彩票的老板,那个老板当面否认,但她知道,她的彩票明明就是老板手里的彩票。
最后,一气之下将卖彩票的老板告上了法庭,老板依然否认,他说那彩票是他自己的。
结果,法律是公平的,彩票终于回到了彩民的手里,老板也受到了处罚,但老板不服气,那天夜晚,在彩民回家的路上,杀了彩民最后,老板被判了死刑。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人不能有贪欲,要讲诚信。
说到诚信,又有谁做到了?你能保证朋友委托你的事情你全都做到了?你的朋友叫你等他你等了吗?然而,我们这些中学生,谁又讲过诚信吗?你能理直气壮地说:我讲诚信。
吗?为了能上网,有的同学欺骗父母,欺骗别人;又有的同学,为了考试能够考高分,不择手段,作弊,用手机发短信,抄答案但,你们想过没有,你有哪次是成功了的?你欺骗了许多人,到头来还不是欺骗自己。
失去了诚信,我们的社会就会一片黑暗,人与人之间,就没有道德可言,一个民族就会衰败,一个国家就会灭亡。
后果不堪设想朋友,为了国家,为了社会,更为了你自己,让我们携起手来,自觉做一个诚信之人,让诚信的光芒重新照耀民族精神的家园!诚信是立身之本演讲稿篇二诚信,这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
从字面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身之本 诚信为先(道德讲堂关于诚信的讲稿)立身之本诚信为先道德的范畴很广,如爱国守法、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爱护公物、诚实守信等等。
道德不仅指人品性修养,还包括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
下面我就围绕诚实守信来谈谈自己对道德的认识,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诚信名言】1.言必行,行必果。
——孔子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3.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4.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5.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6.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诚信的概念】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
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
“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的现代化,无不凸显着诚信的价值。
诚信是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必须而且应当具有的真诚无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信守诺言的行为品质,其基本要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诚信之诚是诚心诚意,忠诚不二;诚信之信是说话算数、信守承诺。
它们是做人必须而且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只有树立起真诚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古代就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大家对诚信的重视可见一斑啊。
(季布,西汉官吏。
初为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数围困刘邦,后为刘邦用,拜为郎中,历仕惠帝中郎将、文帝河东郡守。
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
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也是从这儿来的。
)(幻灯片出示)【关于诚信的故事】1.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bāo)姒(sì),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bāo)姒(sì)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西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李嘉诚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第 3 页共3 页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资金极为有限。
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
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一无着落,但他并没有捏造事实,或是含糊其词,一切据实以告。
那位外商深为他的诚信所感动,对他十分信赖,说:“从阁下言谈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
不必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约吧。
”虽然这是个好机会,但李嘉诚感动之余还是说:“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
但我还是不能和你签约,因为我资金真的有限。
”外商听了,极佩服他的为人,不但与之签约,还预付了货款。
这笔生意使李嘉诚赚了一笔可观的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此,李嘉诚也悟出了“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原则,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诚信的作用】1.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
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
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
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2.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
“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
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
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
因此,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和每个公民,如果失去了诚实和信用,国家就会丧去尊严,企业就会失去市场,家庭就会失去和睦,个人就会失去生存的条件和土壤。
诚信胜过黄金,是无形的资产,是维系真、善、美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和阶梯。
但是,现如今,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情形仍然数不胜数,一些人为一己之欲、一时之利将道德束之高阁,将诚信置之脑后,各种瞒天过海、投机取巧的“损招”层出不穷而且花样翻新。
欺世盗名、沽名钓誉的学术造假、学历造假;声名狼藉的以“中奖”相诱、编各种借口骗取汇款的手机短信,以回拨吸费为目的的“一声响”电话;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注水肉、毒馒头,食品安全“红灯”频闪;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产品质量“注水”;霸王条款、合同欺诈,商业服务“打折”……近年曝出的每一个案件都让人触目惊心,许多行为突破了道德底线,甚至丧失了人性良知,毒化着社会道德的风气,腐蚀着社会互信的基石。
案例一: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第 5 页共5 页三鹿集团曾是中国知名的乳品企业,品牌价值曾高达亿元。
据报道,XX年8月2日至9月12日,三鹿集团共生产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吨;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吨。
这些奶制品流入市场后,对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
XX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法院等4个基层法院一审宣判三鹿问题奶粉系列刑事案件,包括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在内的21名被告,分别被处以死刑、死缓、无期或有期徒刑。
案例二:毒胶囊事件XX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熬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
原本寄希望于治病的药物,却成了致命的大杀器。
案例三:狐狸老鼠肉冒充羊肉江苏无锡卫某等制售假羊肉案。
XX年2月,在公安部统一协调下,江苏无锡公安机关出动200余名警力,在无锡、上海两地统一行动,打掉一特大制售假羊肉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3名,捣毁黑窝点50余处,现场查扣制假原料、成品半成品10余吨。
经查,XX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卫某从山东购入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添加明胶、胭脂红、硝盐等冒充羊肉销售至江苏、上海等地的农贸市场,案值1000余万元。
案例四:文化名人余秋雨身陷“诈捐门”余秋雨自称捐了20万据消息称,XX年5月14日,余秋雨率领其担任名誉董事长的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捐款共6万元,捐入上海慈善基金账户。
另外,该公司还将同时捐献3000册总价值10万元的图书,送给灾区学校的孩子们。
该公司董事长黄育海先生同时表示,他们将在灾后积极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捐款20万元,在本次受灾最严重的汶川地区捐建一所“秋雨九久希望小学”,让在灾难中失去了校园的小学生们重返校园。
5月23日,余秋雨发表名为《就汶川赈灾捐款答记者问》的博客,以记者提问的方式点出自己“给四川捐款一次就高达20万元”,他还表示妻子马兰已向红十字会报名要去灾区做义工。
学者萧夏林批余秋雨假捐款XX年5月25日,曾在XX年与余秋雨打过名誉权官司的《北京文学》杂志的编辑萧夏林发表名为《文化首骗余秋雨的大爱至善——假捐款真诈骗》的博客,并5月31日发表《余秋雨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的博客,引发众人一片第7 页共7 页哗然。
萧夏林指出余秋雨所谓的捐款实际上是商业炒作,“余秋雨及他所担任名誉董事长的某文化公司,实际捐款最多只有6万元”,并认为余秋雨“是中国大陆第一真小人伪君子”。
同时,萧夏林还质疑了余秋雨及九久读书人公司去年被不少媒体所报道的关于“为灾区建造两所希望小学”的承诺。
他表示,并没有看到任何其捐款20万的报道,“我们谁也没有看到余秋雨建设‘秋雨九久希望小学’、‘99书友希望小学’的任何消息。
”【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社会诚信缺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以下四个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诚信教育缺失。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诚信教育,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言必行,行必果。
”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真实无妄的意思。
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
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
就是说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
)但近代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诚信文化受到严重损害,改革开放以后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忽视了诚信文化的重建,没有把诚信摆到立人、立业、立国之本的高度给予足够重视,而所开展的诚信教育,又往往很抽象,不具体、不生动,很难入耳入脑。
二是公共机构没有起到垂范作用。
有些公共机构不严格依法办事,办事不公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公务不公开、不透明,更严重的是有的还弄虚作假或者故意隐瞒事实真相,虽然这是极个别现象,但对全社会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三是法治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努力才能完成。
由于传统的以德治国的观念受到质疑甚至批判,而法治又不健全,出现道德约束力下降,法治约束未足够有力,从而导致人们行为失范。
四是国家主体哲学未能在全民中得到确立和普及。
个人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哲学,但我国以及其他受我国历史影响的东方国家从来都是秉持集体主义哲学。
但随着西方风渐进,个人主义哲学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虽然我们认识到不能全盘照收,所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但这一任务还没有完成,这是导致人们容易迷茫、失范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