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标准工时加班费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计算公式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计算公式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咱先来说说综合工时制是啥。
简单来讲,综合工时制就是不以标准的每天 8 小时、每周 40 小时来计算工作时间,而是以一定的周期,比如月、季、年等,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那综合工时制下,加班费咋算呢?这得看具体的情况。
比如说,以月为周期,如果在这个月里,你的工作总时长超过了法定的月工作时长,那超出的部分就算加班。
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假设你的月工资是 M 元,月法定工作时长是 T 小时,实际工作时长是 t 小时。
如果 t > T ,那加班费 = M ÷(T ×月计薪天数)×(t - T)× 1.5这里面要注意,月计薪天数一般是 21.75 天。
给您说个我碰到的真事儿吧。
我有个朋友小李,在一家工厂上班,他们厂实行的就是综合工时制。
有一个月,小李忙得不可开交,实际工作时长达到了 200 小时。
他们厂的月法定工作时长是 166.67 小时。
小李的月工资是 6000 元。
那按照公式来算,他这个月的加班费就是:6000 ÷(166.67 × 21.75)×(200 - 166.67)× 1.5 ≈ 1241.38 元。
这小李一开始还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加班费,后来我给他这么一算,他心里就有数了。
不过要注意哦,要是在法定节假日工作,不管在不在综合工时制里,都得按照不低于工资的 300%支付加班费。
还有啊,不同地区对于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所以在实际计算的时候,还得结合当地的具体规定来。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搞清楚了原理和公式,也能算得明明白白。
可别让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哟!总之,了解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公式,能让咱们在工作中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心里更有底。
希望大家都能算清楚自己的加班费,开开心心工作,明明白白拿钱!。
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Raise one point and kill a thousand peopl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导读:加班费=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200%、150%),至于具体是乘以1.5、2、还是3,需要结合职员具体是在什么时间段被单位安排加班有关。
若是在工作日被安排加班,那么这里需要乘的数就是“2”。
一、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1、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即: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正常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 每小时的加班工资,则以日加班工资除以8小时。
2、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加班工资基数有明确约定的,按约定的标准确定。
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加班费计算标准

加班费计算标准
加班是指由于工作需要,员工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
在加班过程中,劳动法下规定了加班费的计算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加班费率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约定,一般为正常工资的150%至300%。
第二,法定节假日及周末加班,加班费率可按正常工资的200%至300%支付。
第三,加班费的计算以小时为单位,每小时的加班费率由双方协商决定。
第四,如果有夜班,双方可以约定每小时的加班费率按正常工资的200%至300%支付。
第五,若加班时间超过规定的标准,可按正常工资的150%至300%支付加班费。
第六,劳动者的加班时间应当在合同期限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超出合同期限的加班时间不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加班费。
以上就是劳动法对加班费计算标准的规定,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员工应了解相关法律,在加班时应主动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定规定支付加班费。
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

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加班费是指员工因工作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内工作而获得的报酬。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对于员工的权益和企业的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合理地计算加班费对于维护员工权益、激励员工积极性、规范企业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加班费计算方法。
1. 标准工时制度下的计算方法。
在标准工时制度下,员工的工作时间一般规定为每周工作40小时,超过40小时的部分为加班时间。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为,加班工资=(基本工资÷ 标准工时)×1.5×加班时间。
2. 不定时工作制度下的计算方法。
在不定时工作制度下,员工的工作时间没有固定的标准,加班时间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灵活安排。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为,加班工资=基本工资÷ 实际工作小时数×1.5×加班时间。
3. 弹性工作制度下的计算方法。
在弹性工作制度下,员工的工作时间也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是有一定的弹性范围。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为,加班工资=基本工资÷ 弹性工作时间范围×1.5×加班时间。
二、加班费计算标准。
1.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
根据《劳动法》规定,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标准是平时工资的3倍。
即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员工,其加班工资计算标准为,加班工资=基本工资×3。
2. 周末加班费。
对于周末加班的员工,其加班工资计算标准一般为平时工资的1.5倍。
即周末加班的员工,其加班工资计算标准为,加班工资=基本工资×1.5。
3. 平时加班费。
对于平时加班的员工,其加班工资计算标准一般为平时工资的1.5倍。
即平时加班的员工,其加班工资计算标准为,加班工资=基本工资×1.5。
三、加班费计算注意事项。
1. 加班时间的记录。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加班时间的记录制度,明确规定员工加班时间的记录方式和要求,确保加班时间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根据法律规定如何计算加班费公式?

We are always too polite to strangers and too harsh to close one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根据法律规定如何计算加班费公式?导读:加班费计算公式也就是按照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然后再乘以加班的时间以及加班的系数。
比如说如果是平时加班的话,直接乘以1.5倍即可,周末加班乘以两倍即可,法定节假日加班乘以三倍。
一、如何计算加班费公式?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为(365天-104天)÷12月=21.75天(104天是52个双休日),日工资=月薪÷21.75天;小时工资=日工资÷8小时。
算出日薪与时薪后,再分别乘上3倍(法定节假日)或两倍(正常公休),就是当天应得的加班工资。
依据相关法规,用人单位在1月1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在2日、3日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工作时间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每小时的加班工资,则以日工资标准除以8小时。
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工资有明确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对工资没有明确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执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确定。
如按上述规定计算出的基数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如果基本工资为1600/21.75=73.56/8=9。
二、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如何来进行计算?按不低于员工本人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劳务合同加班费计算方式

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关于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对劳务合同加班费计算方式的详细介绍。
一、加班费计算基数1. 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2. 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工资标准,则按照用人单位按月发放的工资中不包括休息日的工资确定。
3. 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83天和166.64小时,全年月平均计薪日和计薪时数分别为21.75天和174小时。
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按计薪时间进行折算。
二、加班费计算方法1. 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以下为加班费计算标准:(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2. 非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对于非标准工时制度的劳动者,加班费计算方式如下:(1)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月工资/21.75天(2)日工资=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小时工资=日工资/8小时3. 加班小时数加班小时数是指劳动者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实际工作的小时数。
计算公式为:加班小时数=实际加班时间/8小时三、加班工资发放1. 一般情况下,加班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
2. 对于劳务派遣人员,加班工资由接受派遣的用人单位发放。
3. 在某些情况下,加班工资可能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
四、特殊情况1. 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约定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
2. 对于因特殊原因导致加班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而不是按照加班费计算。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1、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1、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第44第1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第44第3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
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3、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加班费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不需要支付加班费。
但是应当注意,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仍然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费。
4 、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标准工时制加班费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制加班费计算方法标准工时制加班费计算方法引言在现代社会,加班成为许多职场人士无法避免的现象。
对于加班工时的计算方法,各国各地均有不同的规定和做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标准工时制加班费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加班费的计算原理。
方法一:按照工作时间的倍数计算加班费•标准工时制的基本工作时间为八小时,超出部分按照不同倍数计算加班费。
•例如,当工作时间超出八小时,但不超过十二小时时,按照倍工资计算加班费;当工作时间超出十二小时时,按照2倍工资计算加班费。
•这种方法适用于弹性工作时间较大的行业,能够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但需要注意加班时间的合理安排,避免超时劳动的发生。
方法二:按照加班小时数计算加班费•标准工时制的基本工作时间为八小时,超出部分按照加班小时数计算加班费。
•例如,每小时加班费为基本工资的1/8,根据实际加班小时数进行累加,得出总加班费。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作时间相对固定且加班较为频繁的行业,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加班费,但可能需要额外的加班记录和核对工作。
方法三:按照工作日加班和休息日加班区分计算加班费•将加班分为工作日加班和休息日加班两种情况,分别按不同的倍数计算加班费。
•例如,工作日加班按照倍工资计算加班费,休息日加班按照2倍工资计算加班费。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区分不同工作日类型的行业,能够更加合理地计算加班费,鼓励员工保持工作生活平衡。
方法四:按照国家法律或劳动合同规定计算加班费•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劳动法规定,也有可能在劳动合同中规定了特定的加班费计算方法。
•根据国家法律和劳动合同的规定进行加班费的计算,以确保符合法律法规,维护员工权益。
•这种方法便于操作,但需留意国家法律和劳动合同的变动,及时更新和调整加班费的计算方式。
结论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工时制加班费计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加班费计算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维护员工权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计算标准工时加班费
什么是标准工时制度?标准工时制度加班费怎么算?标准工时制度,也称为标准工作制度,是由立法确定一昼夜中工作时间长度,一周中工作日天数,并要求各用人单位和一般职工普遍实行的基本工时制度。
标准工时制是标准和基础,是其它特殊工时制度的计算依据和参照标准。
因此标准工时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各国劳动立法中的重要内容。
问题:标准工时下计算加班费到底是除以21.75还是20.83? 20.83天是月平均工作天数,21.75天是计薪天数,但标准工时加班费计算到底是按除以20.83天还是21.75天来计算呢?这是一些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在计算加班费或者带薪年假时仍然存在的一个疑问。
答案:标准工时计算加班费应该是除以21.75天。
之所以部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会有上述疑问,是因为原来我国职工的日工资是按月工作日来折算的,但是2008年劳动部下发了通知,将职工的日工资改按月计薪天数折算,原来按照月工作日天数折算的办法废止。
劳动保障部已发出通知,由于《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相应进行调整。
通知规定,职工月工作日由20.92天调整为20.83天。
2000年版通知中规定,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为20.92天,职工的日工资按此进行折算,但新的通知中,日工资的折算将依据月计薪天数来定。
这意味着节假日调整后,
日工资折算既不会按原来的20.92天折算,也不会按照此前媒体报道的20.83天折算,而是按照21.75天折算。
北京完全按国家要求执行,具体计算办法完全按照劳动部下发的通知来执行。
现计算方式: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律师提示] 这一微妙的变化要求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加班费的计算也应当是除以21.75来计算。
这一变化导致部分劳动者的加班费有所减少。
首先是公务员折算日薪减少了。
按照新的“月计薪天数”计算,公务员的加班费比以前按“月工作日”计算减少了。
由于政府机关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计算加班费的,所以公务员在计算加班费时,折算出来的日工资可能有所减少,但并不会对其月工资总量带来影响。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在企业上班的职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因为大部分企业并不会在职工加班时严格按照这个天数来折算日工资。
而对于以日工资计算劳动报酬的劳动者而言,因其工资不以月薪计算,他们没有月薪这个概念,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