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的定位《环境保护概论》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化工等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是在学生入校后第一个学期开出的课程。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现状,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水资源及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及其治理技术,噪声污染及其治理技术,环境标准、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及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将环境保护理念贯穿到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为在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中普及环保知识和环保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专业紧密相关的环境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将其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和自己息息相关。

通过引用大量相关的实际环境问题案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除理论授课外,还让学生结合自己专业的环境问题进行社会和专业调查,通过开展社会和专业调查、环保公益实践、环保社团活动等多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环境现状和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2、掌握生态学基础知识;3、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掌握三废治理的常用技术、方法;5、了解其他污染的原理以及污染防治办法;6、了解环境管理以及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方法;7、了解环境评价和工业清洁生产的定义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较强的安全环保意识,具备一般环境污染事件的分析能力,是学生将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3、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

五、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一)理论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二)实验(实训)内容与课时安排六、课程实施的建议(一)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常规讲授法、讲练结合法、分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

2、教学手段采用ppt形式和实例讲解辅助教学。

《化工环境保护》课程整体设

《化工环境保护》课程整体设

《化工环境保护》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 化工环境保护所属系部: 管理工程系制定人:曲玉强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1-8-21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典型化工三废的各类治理方法,使高职高专环保专业的学生了解水、气、土壤、噪声等环境因素的污染指标监测方法和一般处理流程。

了解环境影响因子的评价方法和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能初步完成简易中水回用装置的设计,能进行地表水、地下水、海洋水的水质分析,能适当利用各类物理、化学、物化、生物法处理各类不同污染情况。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适应当前环保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能力目标:1、能进行环境污染检测和分析,尤其是化工废水水质的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的检测;2、会进行生态系统的污染检测分析;3、能针对不同废水设计不同的处理路线;4、能操作各类环保设备;5、能初步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

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基本的环境管理制度;2、掌握地表水污染预测的水质模型3、掌握大气扩散的预测模式4、掌握环境噪声的衰减计算公式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获取和分析信息的素质和能力。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化工生产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意识。

5、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程内容设计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五、课程进程表注1:“第×次”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也就是在“单元设计”中的标号,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

注2.:“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做什么(项目、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

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六、第一节课梗概七、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八、教学材料(杨永杰等编高职高专用《化工环境保护》,教学软件是化工环境保护仿真实验软件)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十、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另外,需要绘制“岗位分析图”、“课程进度图”、“课程目标图”和“情境任务图”。

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标准

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标准

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化工安全防范、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综合职业实践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化工行业生产奠定必需的职业基础。

(二)课程思路本课程阐述了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化工装置的特点、化工安全设计的作用和重要性;知道安全设计过程和安全生产基本控制技术,学习化工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认识传统化工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理解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多种化工安全控制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为学生将来安全环保地从事化工企业工作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共计70学时,4学分,分2学期进行。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掌握化学危险物质分类知识、化工防火防爆知识、化工防毒知识;2.掌握电气安全和静电防护知识、劳动保护相关知识、化工企业安全检修注意事项等;3.学习并掌握化工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认识化工企业常用阻火器具,基本能确定其安装位置;2.基本会选择和使用常用灭火器;3.能进行简单的防火、防毒、现场急救;基本能做到企业现场安全用火;4.遵守高空作业、罐内作业、消除静电的常规要求和方法;5.基本能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6.基本能够根据化工废水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从事化工生产的安全、环保意识,从思想上树立起高度的安全、环保责任意识;2.基本能够通过工艺参数的科学控制,落实安全、环保生产实施策略;3.了解和掌握装置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环保隐患,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四、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和选用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安排必修和选修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或学时安排编写相应教材。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1.环境与环境保护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1.环境与环境保护

G 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 H 海洋污染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A 人口问题
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当今环境的首要问题。 1830年世界人口10亿,1930年人口翻了1倍,用了100年,1960年世 界人口突破30亿,1999年10月12日突破了60亿,40年左右翻了1倍。2013 年世界人口已达70.5亿。预计2040年前,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资源消耗并未等比例的增加,而是加速增长资源消耗。 全球人口以控制在100亿内为宜。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D

大气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的来源有自然和人为两种。火山爆发、地 震、森林火灾产生的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叫 作自然污染源;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形成的叫作人为 污染源。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 和交通运输,因而在工业区和城市中空气污染特别严重。 在世界最著名的八大公害中就有五起是由大气污染 造成的。据初步统计,已经产生危害或引起人们注意的 大气污染物就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 境威胁较大的主要是煤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 氧化氮、碳化氢、硫化氢和氨等,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 亿多吨。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二、当前世界环境的主要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三 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初露端倪,进入20世纪90午代,地球荒漠 化、海洋污染、物种灭绝等环境问题更是突破了国界,成为影 响全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A
B C D E F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的恶化 大气环境污染 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管理 生物多样性危机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污染源/物 谷地中工厂密布,烟 尘、SO2排放量大 60 人死亡 该市400万辆汽车每 天排放烃类1000多吨 河谷内工厂密集,排 放大量烟尘和SO2 燃煤中含硫量高,排 放大量SO2和烟尘 4千余人死亡 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 废水排入海湾 甲基汞 工厂大量排放SO2和 煤尘,重金属颗粒 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 联苯作热载体,

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化工环保与安全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现代化学工业生产的特点二、典型化工污染与安全事故的危害三、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安全事业四、贯彻预防战略,搞好化工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第一章化工废水处理技术(4学时)第一节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一、化工废水的种类二、化工废水污染的特点三、废水处理原则第二节物理处理法一、重力分离(沉淀)法二、离心分离法三、过滤法第三节化学处理法一、中和法二、混凝沉淀法三、氧化还原法第四节物理化学处理法一、吸附法二、浮选法第五节生化处理法一、生化处理的方法分类二、微生物及生物处理三、活性污泥法四、生物膜法五、厌氧生化法第六节污泥的处理一、污泥的脱水与干化二、污泥消化三、污泥的最终处理第七节化工废水处理实例重点: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处理法;污泥的处理方法。

难点:生化处理法建议教学方法:通过案例让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分析问题思考题:周围废水的污染情况第二章化工废气处理技术(4学时)第一节化工废气及其处理原则一、化工废气的分类二、化工废气的特点三、化工废气处理原则第二节除尘技术一、粉尘的性质二、除尘装置的技术性能指标三、除尘装置的类型四、除尘装置的选用第三节气态污染的一般处理技术第四节二氧化硫废气治理技术一、湿法脱除so技术二、干法脱除so技术第五节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第六节其他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简介重点:化工废气及其处理原则;气态污染的一般处理技术;二氧化硫废气治理技术;难点: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技术建议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理论联系实际思考题:周围大气污染处理状况第三章化工废渣处理技术(4学时)第一节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一、化工废渣的来源及分类二、化工废渣的特点三、化工废渣的防治对策第二节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一、预处理技术二、卫生填埋技术三、焚烧技术四、热解技术五、微生物分解技术六、转化利用技术第三节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一、塑料废渣的处理和利用二、硫铁矿炉渣的处理和利用三、磷石膏废渣的处理和利用重点: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考核大纲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考核大纲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4300919二、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三、编写说明《化工环境保护概论》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师范)和应用化学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大纲以《化工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进行编写,是《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师范)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

四、课程考核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 识记:(1)环境和环境科学的概念;(2)环境和环境科学的内容;(3)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

2. 理解:(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意义;(3)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3. 运用:(1)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世界八大公害事件;(2)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3)化工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1. 识记:(1)生态学的含义及发展;(2)生态平衡的定义和目前世界存在的环境问题。

2. 理解:(1)生态平衡的含义和影响因素;(2)生态规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 运用:(1)生态系统的组成、特征、功能和影响因素;(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3)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气治理1. 识记:(1)大气的结构与组成;(2)大气与生命的关系;(3)粉尘的控制与防治技术。

2. 理解:(1)除尘装置以及其他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3. 运用:(1)化工废气的来源、分类和危害;(2)化工废气的特点和常用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3)汽车尾气治理技术;(4)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第四章水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1. 识记:(1)水体污染物的来源、类别和危害;(2)水体污染的水质指标。

2. 理解:(1)典型的化工废水处理流程。

3. 运用:(1)化工废水的来源与特点;(2)常用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3)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与措施和废水的有效利用。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理1. 识记:(1)固体废物的分类、来源和危害;(2)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

《化工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定位从环境的基本概念入手,论述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作了较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体污染及防治和固体废物的处置及利用;另外涉及噪声及其控制、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介绍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化工清洁生产的最新领域。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为:(1)在大学生中普及环保知识和环保素质教育《化工环境保护概论》是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而开设的环保素质教育的基础课。

(2)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文精神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环保意识和人文精神。

(3)提高学生解决自己所学专业中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积极推动学生提出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本领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建议,提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标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结合目前我国和平顶山环境现状,对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人类活动影响下主要环境要素(包括化工废水、废气、废渣等方面)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阐述,增加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人文精神和素养。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合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评估环境质量和在本专业范围内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二、职业岗位标准1、岗位分析依据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有关方面的岗位和技术等级标准,分析得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工作岗位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并通过归纳得出相应的工作领域,专业岗位分析见下表。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职业岗位分析表序号工作岗位业务范围工作领域1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噪声监测从事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与噪声监测环境监测2 环境影响评价从事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评价4 固废处理从事固废的预处理、贮存、处置与利用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2、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依据化工环境保护概论的具体工作项目,归纳出分析工作任务和行为见下表。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类别:选修课适用专业: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根据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结合典型实例,系统而又简明地论述了化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向学生传授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化工污染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不仅对环境和环境保护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在以后的化工生产、管理、设计及研究等工作中能自觉地把化工污染控制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并能够处理化工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总论1. 认识环境;2. 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 掌握化工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1. 理解生态学基本原理;2. 掌握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1. 了解大气与生命的关系;2. 掌握化工废气来源与危害;3. 掌握气态污染物的治理;4. 了解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方法。

第四章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1. 掌握化工废水及其处理原则;2. 掌握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处理法;3. 了解生化处理法;4. 掌握污泥的处理方法。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1. 掌握化工废渣及其防治对策;2. 了解化工废渣的一般处理技术;3. 掌握典型化工废渣的回收利用技术。

第六章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1. 掌握化工清洁生产原理与技术;2. 通过化工清洁生产实例分析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第七章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1.掌握噪声控制方法;2.熟悉其他化工污染防治。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1.了解环境保护措施;2.了解环境质量评价;3.掌握环境监测方法。

三、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基础。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第一章总论1. 如何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 掌握化工污染防治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定位从环境的基本概念入手,论述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作了较系统的阐述;重点介绍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体污染及防治和固体废物的处置及利用;另外涉及噪声及其控制、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介绍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化工清洁生产的最新领域。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为:(1)在大学生中普及环保知识和环保素质教育《化工环境保护概论》是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而开设的环保素质教育的基础课。

(2)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文精神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环保意识和人文精神。

(3)提高学生解决自己所学专业中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积极推动学生提出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本领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建议,提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标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结合目前我国和平顶山环境现状,对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人类活动影响下主要环境要素(包括化工废水、废气、废渣等方面)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阐述,增加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人文精神和素养。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合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评估环境质量和在本专业范围内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二、职业岗位标准1、岗位分析依据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有关方面的岗位和技术等级标准,分析得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工作岗位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并通过归纳得出相应的工作领域,专业岗位分析见下表。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职业岗位分析表2、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依据化工环境保护概论的具体工作项目,归纳出分析工作任务和行为见下表。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三、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由此可知为何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其思想实质,以及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的努力;了解大气、水环境、海洋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和其他的污染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提出的各种对策和防治措施;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了解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背景、框架以及运行模式和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本课程同时使学生养成对待学习、生活和工作采取科学的态度,努力培养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2、课程具体目标(1)使学生在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上有所认识,了解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2)使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我国在生态系统、人口、资源、农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3)使学生掌握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基本理论以及污染防治与控制技术。

(4)使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等基础知识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与制度。

(5)使学生了解ISO14000系列标准与清洁生产。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阐述,并且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灵魂贯穿始终,以期培养学生高度的人类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以及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

四、课程内容(一)“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知识模块标注[1]、[2]、[3]的意义如下:[1]:掌握;[2]:理解;[3]:了解模块 1 第一章总论认识环境[1]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掌握化工与环境保护[3]模块 2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了解生态学基本原理[1]掌握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2]模块 3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了解大气与生命的关系[2]掌握化工废气的来源与危害[1]掌握气态污染物的治理[1]了解颗粒污染物的净化方法[1]典型化工废气治理技术简述[2]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1]模块 4 第四章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认识水体污染[2]掌握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1]认识典型的化工废水处理[1]认识水体污染的综合防治[2]模块5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认识固体废物[2]典型的化工废渣处理[2]了解污泥的处置[3]了解城市垃圾处理[1]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2]块6 第六章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了解清洁生产基本知识[1]典型化工清洁生产案例[2]循环经济与绿色GDP [1]模块7 第七章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噪声及其危害[2]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1]其他化工污染防治[1]模块8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1]环境立法与环境标准 [1]环境监测[1]环境质量评价[1]环境保护与化工可持续发展[2](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模块1 第一章总论重点:环境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化工污染防治途径难点:环境的概念、化工污染防治途径模块2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重点: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生态规律在环保中的应用难点:生态系统、生态规律在环保中的应用模块3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及化工废气治理重点:大气结构与组成、废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分类、主要废气污染物及其危害、化工废气的特点、常用的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粉尘的控制与防治、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常见废气治理技术、国内石油化工常用工艺废气治理技术、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控制大气污染源、加强大气环境质量管理难点:常用的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国内石油化工常用工艺废气治理技术、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模块4 第四章水体污染防治与化工废水处理重点:水体污染物的分类及其危害、水体污染的水质指标、化工废水的来源与特点、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法、城市污水的处理流程、炼油废水的处理流程、废水利用难点:城市污水的处理流程、炼油废水的处理流程模块5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化工废渣处置重点: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危害、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化工废弃物处理方法塑料废渣的处理、硫铁矿渣的处理、污泥的来源、分类及特性、城市垃圾的收集与运输、综合管理模式、综合防治对策、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难点:、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城市垃圾的收集与运输、废物处理方法、化工废弃物处理方法塑料废渣的处理模块6 第六章化工清洁生产技术与循环经济重点:中国化工清洁生产发展的科技问题、中国未来化工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乙苯生产的干法除杂工艺、绿色GDP、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抗生素制药清洁生产难点:乙苯生产的干法除杂工艺、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模块7 噪声控制及其他化工污染防治重点:噪声污染特征及危害、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城市噪声的综合防治对策、废热污染及其防治、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难点:噪声控制基本原理、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模块8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与化工可持续发展重点: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环境监测的原则、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环境质量评价的分类及工作步骤、化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环境影响评价难点:环境质量评价的分类及工作步骤、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环境监测的原则2、解决办法注重精选教学内容、建设精品教材、重视实践环节、以科研促进教学、采用现代化立体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专业背景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案例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经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解决课程的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1)精选教学内容,并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热点问题相结合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突出教学重点。

(2)建设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立体化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完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试题库、电子图书和资料库等。

(3)通过实践环节、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学习的理解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未来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能够自主的开展环境保护的实践,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

从多个层面拓展环境保护实践环节,以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实践性。

选取与学生个人息息相关、与其所学的专业相交叉的环境问题,开展社会和专业调查、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环保公益实践、环保社团活动等形式灵活多样地课程实践。

鼓励学生在课外针对本专业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

(4)强化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学手段的提高。

利用课堂教学、实验室参观、针对本专业和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环保调查等环节,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手段,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主动、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以课堂讲课为主,课堂专题研讨、仿真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影音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方式。

除课堂讲述外,还采用了音像教学片教学、案例教学和研讨活动。

根据不同章节内容建立丰富的影音教学素材库,弥补了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弊端,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形式更为生动。

针对部分章节涉及的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建立师生互动,引入丰富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就某一问题进行研讨,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建立完善网络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环境,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同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亲其师,才信其道。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虚心求教,开拓创新。

五、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教学模式本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集“教、学、做”于一体的“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学习项目化教学模式。

它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集理论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于一体”为指导思想,在环境监测实训室实行全课程集中教学,实施集“教、学、做”于一体的工作过程课程学习情境教学。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1)课堂训练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际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①启发式。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②讨论式。

其目的是通过课前准备和课堂讨论,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互相启发,提高认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