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脏的解剖及循环途径
人体解剖生理学--循环系统全

心的血管
左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前室间支 旋支
右缘支 后室间支 左室后支
心的静脉 冠状窦及属支(心大、中、小静脉)
心包 包裹心及出入大血 管的锥形囊,包括 纤维性心包、浆膜 性心包 (一)纤维性心包 (二)浆膜性心包 心包腔:浆膜性心 包脏壁两层之间的 间隙
血管组成: 微动脉、中间微动脉、 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 动静脉吻合、微静脉.
(四)血管分布的规律
血 管 吻 合 及 侧 支 循 环
侧支循环
(二)血管分布及其规律 1 全身血管分布
1)动脉系
(1)肺循环的动脉 1.肺动脉干 (与主动脉弓间有动脉韧带,
即闭锁后的动脉导管) 2.左肺动脉 3.右肺动脉 (2)体循环的动脉 主动脉:3段
右缘 下缘 四沟:冠状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房间沟
心 尖 : 朝左前下方,由左心室组成. 心 底 : 朝右后上方,大部分由左心房组成,
小部分由右心房组成. 胸 肋 面: 即前面,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
小部分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 膈 面 : 即下面,大部分由左心室,小部分由右心室构成. 冠 状 沟 :为心表面心房和心室的分界线. 前室间沟: 从前面冠状沟开始斜向心尖右侧的心切迹,
心脏的传导系统主要 由起搏细胞、移行细 胞和浦肯野纤维 (Purkinje fiber/束细胞) 构成。其中浦肯野纤 维位于心内膜下层内, 是特化的心肌纤维。 有1~2个核,染色淡, 肌丝居边。闰盘丰富, 能迅速传递电冲动。
蒲肯野纤维
普通心肌纤维
心脏
内皮
❖
心内膜 内皮下层
endocardium 心内膜下层:含心脏传导系分支
心脏结构与循环

心脏的结构及循环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动力。
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
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
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位置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二肺之间,约三分之二在中线左侧。
心脏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本人拳头大小,外形像桃子。
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方,与胸前壁邻近,其体表投影在左胸前壁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故在此处可看到或摸到心尖搏动。
心底较宽,有大血管由此出入,朝向右后上方,与食管等后纵隔的器官相邻。
外形和结构心脏外形可分前面、后面、侧面,左缘、右缘和下缘(即:一尖,一底,三面和三缘)。
1.心尖:朝向左前下方,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在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
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由于心尖邻近胸壁,因此在胸前壁左侧第五肋间常可看到或触到心尖的搏动。
2.心底:朝右后上方,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干相连,是心比较固定的部分。
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四条肺静脉连于左心房,上、下腔静脉分别开口于右心房的上、下部。
在上、下腔静脉与右肺静脉之间是房间沟,为左右心房后面分界的标志。
3.三面:若按两面的分法,心的胸肋面(前面)朝向前上方,大部分由右心室构成。
膈面(下面)朝向后下方,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贴着膈。
按三面的分法:心脏前面构成是右上为心房部,大部分是右心房,左心耳只构成其一小部分,左下为室部,2/3 为右心室前壁,1/3 为左心室。
后面贴于膈肌,主要由左心室构成。
侧面(左面),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只上部一小部分由左心房构成。
4.三缘:心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
心左缘钝圆,主要由左心室及小部分左心耳构成,心下缘接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心脏的基本解剖

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 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 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 途径称肺循环(小循环)
肺循环
02 血液循环
心脏自身血液循环:包括冠状动脉,心肌内微血管和冠状静脉系统 心肌内血液循环通道:包括小动脉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肌窦, 它们可以互相交通也可直接进入心腔。心肌窦状隙为深部心肌纤维间许多薄 壁而不规则的管腔。小动脉与心腔之交通称“动脉腔管”,小静脉与心腔之 通道称为ThebeGian氏静脉
03 心脏的外形—三缘
下缘:介于膈面与胸肋面之间,接近于水平位,由 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左缘:居胸肋面与肺面之间,绝大部分由左心室构 成,仅上方一小部分由左心耳参与 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
03 心脏的外形—四条沟
前室间沟 心室的胸肋面,是左心室的 心表面的分界
房间沟 在心底,是上、下腔静脉与 右肺静脉交界处的浅沟,为 左、右心房在心表面的分界
冠状沟 是近心底处的一条环状沟,是 心室和心房的表面分界
后室间沟 在心室的膈面,是右心 室的心表面的分界
03 心脏的外形
心是一个中空的肌性纤维性器官,形似 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体,周围裹以心包, 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尚有 4条沟
04 心脏的解剖—四个室
左心房
左房的右侧与右心房相邻,前方为升主动脉, 后方为食管,上方有右肺动脉和支气管分叉, 仅左侧为游离壁
04 心脏的解剖—心包
纤维心包:上方包裹出入心的升主动脉、肺 动脉干、上腔静脉和肺静脉的根部,并与这些大 血管的外膜相延续
浆膜心包:位于心包囊的内层,又分脏、壁 两层。壁层衬贴于纤维性心包的内面,与纤维心 包紧密相贴。脏层包于心肌的表面,称心外膜。 脏、壁两层之间的潜在的腔隙称心包腔,内含少 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心脏的血液循环流程图

心脏的血液循环流程图心脏是我们身体中至关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再由肺部进行氧合,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
在这个循环系统中,心脏的血液循环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心脏的血液循环流程图。
首先,我们从心脏的右心房开始。
右心房接收来自全身各个部位的含有二氧化碳的静脉血,这部分血液经过体循环输送氧气和养分后,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右心房的肌肉收缩,将血液推送至右心室。
接着,右心室将这些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肺动脉输送至肺部。
在肺部,血液通过肺毛细血管壁,与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吸收新的氧气。
经过这一过程,血液变成了含有氧气的动脉血,随后被输送至左心房。
左心房接收来自肺部的含有氧气的动脉血,当左心房的肌肉收缩时,将血液推送至左心室。
左心室则通过主动脉将这些含有氧气的动脉血输送至全身各个部位,满足身体各部位的氧气和养分需求。
这样,血液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循环,从心脏到全身各个部位再回到心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房和心室的协调工作,确保了血液能够顺利地流动,满足全身各个部位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
总的来说,心脏的血液循环流程图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它保证了我们身体各部位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分,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个循环系统的畅通运转,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和定期体检,以保证我们心脏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
同时,对于心脏疾病患者来说,更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期早日康复。
通过对心脏的血液循环流程图的详细解析,我们对心脏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惜并关爱我们的心脏健康。
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脏,享受美好的生活。
心脏基础解剖及血液循环ppt课件

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胎儿出生以后: 1、脐带被剪断,胎盘血供应中断。 2、肺开始呼吸。
造成胎儿血循环发生一系列变化: 1、脐动脉大部分分化成为膀胱外侧韧带。 2、脐静脉退化形成肝圆韧带。 3、肝的静脉导管闭锁成为静脉韧带。 4、动脉导管退化闭锁成为动脉韧带。 5、卵圆孔关乳头肌 发自心内膜,连接于腱索
作用 心室收缩迫使房室瓣关闭 乳头肌收缩引起腱索紧张 预防血液从动脉逆向回流至 心室
二尖瓣
三尖瓣
心脏瓣膜(半月瓣)
Pulmonic Valve
肺动脉瓣:连接RV与PA 主动脉瓣:连接LV与AO
Aortic Valve
(一)右心房
心房体部 静脉窦部
右心耳 界沟、界嵴 冠状窦口 卵圆窝 右房室口 Todaro腱 Koch三角
Triangle of Koch
Koch三角
在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 之间的三角区,称 Koch三角。
Todaro腱为下腔静脉口前方心内膜下可触摸到的一个腱性结 构,它向前经房室隔附着于中心纤维体(右纤维三角),向 后与下腔静脉瓣相延续。
Koch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其尖对着膜性室间隔 的房室部。
此三角为心内直视手术中的重要标志,用以指示房室结的位 置所在,以防术中损伤。
(二)右心室
窦部 漏斗部 小梁部
室上嵴 肌束 圆锥乳头肌 膜部室间隔 三尖瓣复合体 肺动脉口
(三)左心房
左心耳 左心房窦 左房室口
(四)左心室
流入道(窦部) 小梁化部 流出道(主动脉 前庭)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ppt课件

间隔的前2/3 回旋支 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 右冠状动脉右心室、
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三)冠状循环
ppt课件
19
(四)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
1、血流具有时相性 在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左 心室的冠状动脉血流具有明显的时相变化,即心脏收缩期 冠脉血流暂停或显著减少,而舒张期冠脉血流明显增多。 右心室由于心室壁薄、心肌收缩力弱,所以右心室冠状动 脉血流没有明显的时相变化。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 心脏的位置
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 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 侧胸腔,1/3课件
8
二心脏的内部解剖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胸心外科
ppt课件
1
学习内容
心脏的位置 心脏内部解剖 心脏的传导系统 冠状动脉的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 心脏的体循环和肺循环 心脏功能及基本概念 心脏的神经体液调节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前降支心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间隔的前23回旋支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右冠状动脉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三冠状循环?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前降支心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间隔的前23回旋支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右冠状动脉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三冠状循环四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1血流具有时相性在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左心室的冠状动脉血流具有明显的时相变化即心脏收缩期冠脉血流暂停或显著减少而舒张期冠脉血流明显增多
心脏结构及血液循环途径

定期检测血压和血脂,并采取措施控制在健康范围内。
减少心脏负担
避免过度劳累和各种不良习惯,减少心脏负担。
心脏结构及血液循环途径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由四个腔室组成,具有泵血功能。了解心脏的结构 和血液循环途径是理解其工作原理的基础。
心脏的组成与功能
心脏的解剖结构
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 包括心房、心室和心瓣, 有助于理解其工作机制。
心脏的基本功能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的 过程,将氧合血和脱氧 血分别送往全身和肺部, 以维持身体正常运行。
心脏血液循环途径
了解心脏血液循环途径, 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有助于理解氧气和养分 在身体内的运输过程。
血液循环的过程
1
心脏收缩和舒张
心脏通过收缩(舒张)将氧合血(脱氧血)推动到各个身体器官(肺部)。
2
主要血管和血液流动方向
主要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根据不同循环途径在身体内流动。
心脏病的常见类型
1 冠心病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其特点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部分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心脏病症。
3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性活动异常所引起的心率、节律和传导障碍。
心脏保健与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体育锻炼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心脏解剖学彩色图谱心脏解剖图谱图片

心脏解剖学彩色图谱心脏解剖图谱图片心脏一、心脏的位置和外形1.位置:心脏 heart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第2-6肋软骨或第5-8胸椎之间。
2/3偏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2.外形:心脏呈前后稍扁的圆锥体,分心尖、心底、二个面、三个缘、三个沟。
心尖朝向左前下。
心底朝向右后上,是大血管出入的部位,有上腔静脉、肺动脉、主动脉和肺静脉。
在心底附近有环形的冠状沟,分隔上方的心房和下方的心室。
心有二个面,胸肋面和膈面。
二面各有一条纵沟,分别叫做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表面分界线。
心有三个缘,右缘、左缘和下缘,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
左缘主要由左房和左室构成。
下缘主要由可室构成。
二、心腔心腔被心中隔分为左、右两半。
每半心在与冠状沟外,各有一个房室口,将心脏分为后上方的心房和前下房的心室。
因此心脏被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分隔左、右心房的心中隔叫房中隔;分隔左、右心室的叫室中隔。
右心房:分固有心房、腔静脉窦,二者以界沟或界嵴为界。
固有心房:有梳状肌、右心耳。
腔静脉窦内3个开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右心室:以室上嵴为界分流入道和流出道。
流入道(窦部):有右房室口、三尖瓣、乳头肌、腱索、隔缘肉柱。
流出道(漏斗部、肺动脉圆锥):有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左心房:有肺静脉的4个开口左心室:分流入道和流出道。
流入道(窦部):有左房室口、二尖瓣、乳头肌、腱索。
流出道(主动脉前庭):有主动脉口、主动脉瓣。
心脏内血液单向性流动的机制:瓣膜复合体、动脉瓣。
三、心的构造1、心纤维骨骼:是心的支架,有右纤维三角、右纤维三角、圆锥韧带、瓣膜间隔。
2、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组成。
3、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有卵圆窝,室间隔分肌部和膜部,膜部又分房室部和室间部。
四、心传导系有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右束支、左束支、Purkinje纤维网。
五、心血管动脉有左、右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动脉圆锥支、右缘支、窦房结支、房室结支、后室间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