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文学

合集下载

江苏高考附加题文学常识

江苏高考附加题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着有孟子一书;墨子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着有墨子;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着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着作;庄子名周,战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作庖丁解牛,着有庄子,又名南华经;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着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韩非子名非,战国末期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等;吕不韦,战国末期人,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杂家着作;列子名御寇,战国人,道家学派,着有列子8篇;屈原名平或正则,字原,或字灵均,战国末期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其余三位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英国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意大利诗人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用楚辞形式写的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二、两汉文学汉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它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其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字长卿,赋圣,辞宗;鲁迅“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扬雄代表作甘泉、河东、羽猎;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等;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着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是他的代表作;刘安,封淮南王;他和众门客着成作品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张衡,字子平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汉赋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作家;代表作二京赋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着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两都赋三、魏晋南北朝时代建安文学:指汉末至魏初以汉献帝建安时期为中心阶段的文学;“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着称的新风气;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魏王,魏武帝;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植字子建,文学家,谥“思”白马篇、洛神赋;南宋文学家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王士祯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曹丕,字子祖,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典论论文燕歌行;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代表作还有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谢灵运,被称为康乐公,东晋末年与南朝宋代初年的,诗人,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代表作登池上楼;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有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出于其中;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志怪小说集搜神记的作者;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刘义庆,南朝宋小说家,着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轶事小说;刘勰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家,着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着文心雕龙;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宋梁代文学家,谥“昭明”,后世又称“昭明太子”,有文选,又称昭明文选钟嵘字仲伟,南朝梁文学批评家,着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着诗品;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着有水经注,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四、隋唐五代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王勃,字子安,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着有李太白全集;——浪漫主义;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被称为“诗圣”;安史之乱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组诗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还有写身世之慨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其诗有“诗史”之称;集子有杜工部集、杜少陵集详注等;王维,字摩诘,被称为“诗佛”,主要作品为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诗,着有王右丞集笺注;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孟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着有孟襄阳集;王维、孟浩然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世称“王孟”;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字号玄真子,烟波钓徒;唐代诗人,多隐居,渔歌子高适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嘉州人;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王之涣字季凌,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雀楼是唐代绝句珍品;王昌龄,称为“七绝圣手”,代表作出塞芙蓉楼送辛浙;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被称为边塞诗人;刘禹锡字梦得,被称为“诗豪”;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同称“刘白”;代表作有竹枝词、陋室铭、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被称为“诗魔”;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要作品有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等;着有白氏长庆集、白香山诗集;元稹,字微之,作品有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本;着有元氏长庆集;元稹与白居易世称“元白”,他们发起了“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世称“昌黎先生”,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主要作品有师说、原毁、进学解等;着有昌黎先生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着有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代表作有无题锦瑟;着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代表作有赤壁过华清宫绝句;着有樊川文集;杜牧与李商隐世称“小李社”;李贺,字长吉,被称为“诗鬼”;着有李长吉歌诗贾岛,字浪仙,被称为“诗囚”;着有长江集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作品有虞美人凤栖梧等五、宋代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着有乐章集;范仲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字希文,谥号范文正公;代表作岳阳楼记提出了正直的士大夫立身行事的准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着有范文正公集苏轼作序;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反对浮靡文风,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提倡文,道并重;宋祁,字子京,小字选郎,北宋着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谥景文;梅尧成,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着名现实主义诗人;;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代表作品:宛陵先生集、悼亡三首;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擅长史论,文笔纵横姿肆,六国论是其代表作,着有嘉佑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谪居黄州时着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着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自号颍滨遗老,谥文定;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栾城集;秦观,字少游;有淮海词;苏辙,字子由;着有栾城集;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有临川先生文集;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着有元丰类稿;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追封温国公,亦称司马温公;北宋史学家、文学家,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林逋,字君复,谥号和靖,亦称林和靖,北宋着名诗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梅妻鹤子,其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为传诵,是咏梅诗中的极品;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晏殊字同叔,亦称“大晏”其子晏几道称“小晏”,有珠玉集;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提出诗词别是一家;周敦颐,字茂叔;代表作爱莲说;沈括,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着有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着名的理学家,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四书章句集注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剑南诗稿、陆放翁全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为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称“苏辛”;历城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代表作有扬州慢;着有白石道人歌曲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着有指南录、文山先生全集,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诚斋体”;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六、元代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窦娥冤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汉宫秋;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王实甫,名德信,元代着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着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七、明代宋濂,字景濂,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刘基字伯温,谥曰,浙江青田人,时称刘青田;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着有郁离子、诚意伯文集高启字季迪凫藻集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先生集;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公安三袁”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人:晚期的、、;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其文学主张是“性灵说”;徐宏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游记散文作家,着有徐霞客游记,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作者在书中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被称为“古今纪游第一”;游黄山记出自本书;张溥,字天如,明末复社领袖;着有七录斋集施耐庵水游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与清代红楼梦为中国四大古典名着;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记是着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州今江苏省人,明代文学家;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凌蒙初,字玄房,号初成;着有“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人;作有、、、,合称,因作家是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灵梦感来启开情节,故又名“临川四梦”;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戏曲史上,他和、齐名,被誉为“东方的”;八、清代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世称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撰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着有日知录;王夫之,字而农,世称船山先生,着有船山遗书;王士祯,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是清初诗坛论诗上“神韵说”的倡导者,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代表作秋柳;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是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之一;着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文集祭妹文;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首创“义法”说;着有望溪先生文集姚鼐字姬传,安徽桐城人;住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是继方苞、刘大櫆之后“桐城派”的集大成者,登泰山记为其代表作;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其戏曲理论保存在闲情偶记中,芙蕖节选自李笠翁一家言中的“种植部”;洪升,清代戏曲作家、诗人;代表作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主要作品为桃花扇,写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剧;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山东人,清代文学家;主要作品为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字敏轩,晚号文木老人;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字晓岚,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传世;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的作品,采用六朝志怪的笔法,也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主要作品红楼梦高鹗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己亥年道光十九年归途中写了3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表达对国事的感慨与生平经历的哀乐;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的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少年中国说谭嗣同出自饮冰室合集;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宁海人,近代着名学者和文学批评家;着有人间词话等;记,都是长篇白话章回小说;作品蒙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弟子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共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赋、比、兴;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风"又叫"国风"共一百六十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一百零五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王朝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六经”又称“六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七经:“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为“七经”;张衡传中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都是古代作品,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后来“风骚”直接指代诗经、楚辞;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为孔子修订;书中记事语言极为简练,用词遣句“字字针砭”,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由于记事简略,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传”的意思是:解释经书的文字或着作;左传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着,全书按照不同国家记载了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的明显区别是:国语分不同国家,以记言为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战国策,是一部史书;末编定为33篇,主要记述了时期的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辞赋是词和赋的统称;“辞”产生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的名称则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体制;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着作;这是一部理论散文最早的总集;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徐陵编,共十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有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木兰诗,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着;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课本涉及到的有:史记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新唐书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明史清·张廷玉等;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首创“纪传体”,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开创“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为班固受诏而作;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的批判精神,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词;后汉书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所着,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马彪续汉书补入,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世说新语小说集,南朝宋临川刘义庆撰;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第一部笔记小说,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北宋通行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深情"、"口若悬河"等;论语儒家经典着作之一,孔子弟子所编纂;主要记述孔子言行,孔子应答弟子和当时人的话,也有弟子互相谈论他们听到孩子的话,全书以记言为主,是一部录体着作;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乐府诗集总集名,宋郭茂傅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古诗十九首无名氏作;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收了诗经、楚辞的营养,用自然、相互的语言表达深挚的感情,它代表汉代五言抒情诗艺术的高峰;。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赋、乐府等多种文体,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先秦文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 先秦时期的历史背景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如百家争鸣、变法改革、战争等等,这些背景对先秦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先秦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先秦文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代表作品包括《诗经》、《尚书》、《春秋》、《礼记》等。

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和道德信仰等方面。

3. 诗歌创作的特点先秦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特点。

诗歌的主题包括战争、祭祀、离别、爱情等,以形象、感性、婉转的语言来表现这些内容。

4. 散文创作的特点先秦时期的散文创作呈现出思想深刻、论述严谨、风格独特等特点。

散文的主题包括政治、哲学、军事、历史等,以深刻、严谨、论述严谨的思维来表现这些内容。

5. 赋的创作特点赋是先秦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是用以抒发感情、表现地位、夸耀财富的文学形式。

赋的语言华丽,修辞性强,常常使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6. 乐府诗的创作特点乐府诗是先秦时期的诗歌形式之一,以叙事为主,描写战争、祭祀、爱情等主题。

乐府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多使用五言、七言绝句等。

7. 先秦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先秦文学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这些作品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先秦文学知识点

先秦文学知识点

先秦文学知识点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它包括了战国时期之前的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

《诗经》是先秦文学中最重要的诗集之一,它收录了诸多贤者、君子和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

《诗经》里的诗歌多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为主题,既有婉约动人的爱情诗,又有深沉激昂的社会批判之作。

这些诗歌丰富多样,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又展现了古代人民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除了诗歌,《楚辞》也是先秦文学中一部重要的作品。

《楚辞》是由楚国文人创作的一系列辞章组成的,反映了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这些辞章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词句来讲述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并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来传递作者的观点。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来文学作品的重要源泉。

在先秦文学中,还有一种文体备受注目,那就是散文。

散文是散乱和自由的文学形式,它不受限于诗歌的严格韵律和结构,可以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庄子》便是一部著名的先秦散文作品,作者庄子通过夸张的行文方式和寓言式的叙述手法,来表达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这些散文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先秦文学中,道家思想在文学创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家重视自然和人生的和谐,在文学作品中常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和世界的思索。

例如《庄子》中的《逍遥游》,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之困扰的超越。

这种以自然为依据的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方式,成为后来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手法,也反映了先秦时期文学与哲学的紧密联系。

总而言之,先秦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篇之作,呈现了丰富多样、形式多样的文学创作。

其中以诗歌、楚辞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借助对诗歌、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先秦文学指的是距今2500年前到汉朝前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开端。

在这个时期,文学基本上是口头传承的。

早在商代,就有史官不断地在历史上记载事件和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

到了周代,随着文字的产生和流传,文学作品也开始被书写和保存下来。

以下是先秦文学常识的具体内容:1.《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经典之作,它是中国古代的神话志怪类文献,包括山经、海经两部分。

《山海经》收录了500多个山川和神话传说,其中许多神话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成为了后来的文学作品的主要来源。

2.《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篇目,它共收录了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中的诗歌以表达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感情为主,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3.《楚辞》是先秦文学中的另一部经典之作,它是楚国的文化代表作,共收录了17篇辞赋。

《楚辞》的特点是以抒发诗人个人的感情为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理。

4.《庄子》是先秦时期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是道家思想代表作之一。

《庄子》以寓言和譬喻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理解。

5.《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录,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和行为。

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成为了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6.先秦时期的战争纷争极为频繁,因此军事题材在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

《出师表》是著名的战争文学作品之一,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北伐中致曹操的一篇表文,以其辞藻华丽、文笔雄健而著称。

7.《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收录了中国历史上诸多著名人物的生平和事迹,对于后世的史书和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不同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的历史、社会和思想背景,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开端,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以这一时期为代表的文学作品,给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介绍一些先秦文学的常识。

先秦文学指的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内产生的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诗歌和诸子百家的演说文为主。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共收入305篇诗歌,大部分为民间民歌。

这些诗歌传承了远古时代的文化,描绘了先秦社会的生活和风土人情。

在《诗经》中,有些诗歌写的是贵族的婚姻、宴会等生活场景,如《关雎》、《周南》等;有些诗歌写的是农民的劳动、生活等实际问题,如《北风》、《谷风》等;还有些诗歌写的是对自然的描写和抒情,如《采薇》、《卫风》等。

这些诗歌作品质朴而真实,充满了生活的力量和情感的表达。

除了《诗经》,先秦时期还有《楚辞》、《离骚》等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

《楚辞》是楚国的辞章,由屈原创作。

《离骚》是屈原的作品之一,是一首抒情长篇叙事诗。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诗意的表达,成为先秦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诸子百家也是先秦时期的代表性学派,他们的文献作品也是先秦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献作品以演说文的形式呈现,探讨了人生哲学、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等问题。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论语》、《道德经》等。

这些经典文献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实践指导意义。

先秦文学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源头和参考,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形式和内容。

先秦文学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研究和传承先秦文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和本质。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通过学习和了解先秦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部分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部分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文学部分【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文学部分(一)先秦文学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池游等。

(刘安:《淮南子》)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是在“五经”之后加上的。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政策,普通话。

“春秋三秋”。

《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各种流派的散文。

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 孔子的名字叫邱,名字叫“仲尼”。

他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书》记载了他的学生的言行。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 孟子名为“可”,字为“子玉”。

儒家思想的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一本书。

“义大于不义”,“生于逆境,死于幸福”,“庄见孟子”,“鱼是我想要的”。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儒家,写了32章荀子劝说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 《吕氏春秋》又名《吕兰》,是秦襄吕不为及其弟子的集体创作。

“观察当下”。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翔将屈原、宋瑜等人的著作编成一本书,取名《楚辞》。

屈原(340°f-277°f)明平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曾在楚国担任左坦三鹿医生。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九首歌》和《九章》。

(先秦至唐代)文学常识

(先秦至唐代)文学常识

(二)春秋战国
3、《诗经》本只称《诗》, 后又以“
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睢(jū )》、《氓(méng)》、《伐檀》、 《硕鼠》、《七月》,中国最早的诗歌 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篇,分为“风”、“雅”、“颂” 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 记》《周易》《春秋》)之一。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 乎?”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 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 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 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1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什么话是可 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 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 要强加给别人。”
(8)子曰:“由,诲女知(zhì )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什么是智慧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 真正的智慧。”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 松柏是最后凋零的。”赞美那些在艰难困苦 中不屈不挠、坚持真理、守卫正义的人们。 (1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 省也。” 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 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16)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 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富贵如果可以得到,就算是马夫,自己 都愿意去做。如果得不到,就做自己爱好的事。 ” (17)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 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尝不出肉的 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 人的地步。” (1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 令不从。” 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 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 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 ,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先秦时期各种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

先秦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由口头传统逐步走向文字表达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成为后世文学的重要源泉和基石。

本文将从先秦文学常识的角度探讨先秦文学的重要特点和代表作品,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的特点包括:1. 口头传统和文字记载相结合;2. 文学体裁的多样性;3.文学内容的多元化;4. 文学风格的独特性。

先秦文学表现了口头传统和文字记载相结合的特点。

在先秦时期,文字的运用并不普遍,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播的。

也有一些重要文学作品被记录在各种材料上,比如竹简、青铜器、匾额等。

这些文献的出现,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

先秦文学具有多样性的文学体裁。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赋、乐府、文章等多种体裁。

最有代表性的是《诗经》,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学风貌。

先秦文学的内容多元化。

在先秦时期,文学作品的内容涉及了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军事、风土人情、爱情、家国情怀等。

这些作品既有描绘自然山水的田园诗,也有表达社会现实的政治讽刺。

这些多元化的内容丰富了先秦文学的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

先秦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

在先秦文学作品中,不同的创作风格体现了各个时期的风尚与特色。

比如《诗经》中的诗歌大多以古朴、豪放的形式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许;而《楚辞》则以浪漫主义的风格展现了楚国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情感。

除了以上提到的特点外,先秦文学还有其他方面的特点,比如古代文学的民族融合性、传统文化的积淀性、文学思想的多元性等。

这些特点为先秦文学赋予了更加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文化内涵。

在先秦文学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中,有一些代表性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文学
导读: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
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