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的出口发展情况

中国电视剧的出口发展情况
中国电视剧的出口发展情况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一、中国电视剧发展现状及出口情况 (1)

1、中国电视剧发展现状 (1)

2、中国电视剧出口情况 (1)

二、中国电视剧出口存在的问题 (2)

1、资金未用到实处 (2)

2、缺少优秀的人才和团队 (2)

3、文化差异较大 (2)

4、缺乏国际化的眼界 (3)

5、发行渠道稀缺 (3)

三、提高我国电视剧出口量的措施 (3)

1、提高制作质量,走创新之路 (3)

2、整体提升文化软实力 (4)

3、主动出击,拓展海外渠道 (4)

4、明确市场地位,加强合作 (4)

5、国家顺应市场出台政策 (5)

四、结语 (5)

参考文献 (6)

中国电视剧的出口发展情况

摘要: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影响力的利器。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也始终站在文化产业的最前端。2015年,美国收费视频网站上播出国民电视剧《甄嬛传》,这是我国电视剧第一次在美国主要的媒体平台上以付费的方式播出,成为了中国电视剧“走出去”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事件。我们不禁想要回头看一看中国电视剧在这几十年出口的发展,并从中总结出需要改进的方面,促进国产电视剧成为中国印象,让“华流”也能够逆袭。本文通过探访爱奇艺重庆分公司以及腾讯重庆分部,深入了解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及未来走向,并对发展中的问题深刻研究,提出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电视剧出口创新

引言

中国电视剧正处在快速提升的阶段,2015年制作的电视剧达到16000多集,但只有三分之一能够出现在观众面前,能够出口的优质电视剧更是少数,大多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国民电视剧。它们能够在国内取得较好的成绩,可在国外却难以获得同样的期待和欢呼。笔者通过对爱奇艺重庆分公司(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24号北部新区软件园B 栋25楼)比及腾讯重庆分部(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26号软件产业园E、F栋腾讯大厦五层)的走访,将深度剖析原因,并提出意见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一、中国电视剧发展现状及出口情况

1、中国电视剧发展现状

2015年全年全国共计完成并能够获得发行许可证的剧集接近394部。其中,现实题材剧目约200部,占总比例的51.27%;历史题材剧目约180部,占总比例的46.95%;其余题材共计7部326集,占1.78%。但只有三分之一的电视剧能够出现在观众面前,即使有如此大的产量,各大电视平台依然表示缺少好的剧集,有时一部好的电视剧又特别抢手。各大电视平台只好采取不断播放旧有的经典的电视剧来勉强应对目前的局面。同时,在综艺节目以及引进的由海外频道播出的海外剧两面夹击下,电视剧的收视率相对较差,少有剧目能够超过2%。连带着的电视剧的收益也在逐步下降。有数据显示,2014年电视

剧总投资高达189亿,但版权收益只回收了170亿,其余全部亏损。在一份亏损列表当中,笔者意外发现,国民级电视剧《花千骨》也在列。

2、中国电视剧出口情况

中国电视剧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一年电视剧制作量超过16万集却只有1万多集最终能够出口海外,这样的差距让我们不得不反思。

2016年,3月《伪装者》在韩国电视台登陆。4月,《女医明妃传》在日本电视台登陆。日韩是难得的成熟的电视剧市场,中国电视剧掀起了一个抢占市场的小高潮。然而高潮的背后,却不是事事尽如人意。中国电视剧出口海外的版权费大多数只有几千元单集,反观韩国,《太阳的后裔》一集版权收益能达到23万美金,国剧实属白菜价。2013年,韩剧的出口额高达1.5亿美元,中国电视剧出口额却只有1.05亿元人民币。

二、中国电视剧出口存在的问题

1、资金未用到实处,制作质量不高

近日,央视通报了国内部分一线明星片酬过高的问题,令广大民众瞠舌不已。许多民众表示榜上的许多明星在作品中的表现毫无演技可言,背后竟能拿到这么高的片酬,超出了想象。另外一些民众表示,在主流媒体平台上播出的电视剧,演员都是熟面孔,电视剧制作的水平越来越不如人意。这些都反映了目前电视剧的主要投资都是投在演员的片酬上,余下的成本难以支持一部好的电视剧的制作。电视剧成了投资人、演员圈钱的工具。演员没有演技、电视剧制作粗糙,这样的电视剧国内的观众都不买账,又何谈走出国门。同时,这在业内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不断地恶性循环,造成资金的浪费和资源的浪费。有才华的人得不到施展,大牌明星却能凭影响力赚出超出普通人几倍的钱。如此,中国电视剧又怎么能良好的发展,制作出优质的电视剧?倒像是了一场自编自演的闹剧。

2、缺少优秀的人才和团队

中国电视剧喜欢用大牌明星,尚未播出就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无形当中也节约了宣传成本。这样起到的宣传效果的确是新人演员没法比拟的,同时也可以吸引投资者投资。但也因为这样,许多在底层不断打磨演技的演员和优秀的年轻导演因为得不到投资而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白白浪费了青年时的美好时光,造成新老交替衔接不上的局面。

3、文化差异较大

不同国家有其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反映在国民的信仰、饮食、教育、素质等各个方面,以致于每个国家的观众对电视剧的需求也参差不齐。这是必须要正视的客观事实。目前,我国电视剧出口主要是东亚以及东南亚,东南亚的销售量就占到全部出口份额的2/3。另外从电视剧的题材的角度,输出到海外的也主要是历史剧、武侠剧,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外国的朋友了解中国历史,但这些电视剧却不能够反映当下国人的生活以及城市建设等等方面。

2009年,一部《媳妇的美好时代》火遍了中国,成为那年的国民的电视剧,没想到在距离我们千里之外的非洲,也有人认识毛豆豆,见到中国女性,竟能够脱口而出:“毛豆豆”!这部作品能够收到非洲朋友的欢迎,还是源于当地的观众同国内一致,相似的家族观念,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可以说《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作品。

另外,《甄嬛传》在日本放映时,甚至有观众对电视台表示,希望多播放中国的古装剧而少引进韩剧,值得注意的是,该剧还是在收费频道上播出,受欢迎的程度可见非同一般。

4、缺乏国际化的眼界

很多国产剧缺少走出国门的眼界和胆识,如出品方没有提前准备英文字幕,甚至难以提供没有中文字幕的版本,这就给电视剧出洋无形之中戴上了枷锁。如果是对于一部好作品来说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同时,少有团队能够站在国际制作水平上来制作、审查电视剧,导致电视剧一播出便落了下风,缺少了竞争力。

5、发行渠道稀缺

在电视剧市场结构中,当前,我国共有制作机构数量超过 6000 家,资质参差不齐。其中,年产量仅有一部剧的影视制作公司比重竟有 77%,而年产量五部剧及以上的影视制作公司共计仅占 3%左右。目前国内从事影视作品海外发行业务的公司大多数规模较小,数量也不多,而营销方式、宣传策略也相对单一,缺乏创新。

国产影视剧若想走向海外,海外销售发行渠道也必不可少,但这也正是目前我国相对弱势的领域,而美国通过在全球打造出较强的市场话语权,从而获得一定的市场和销售收入。目前我国影视产业在海外的市场话语权还不够,国产电影缺乏平台和渠道。除了要加强建设平台、渠道外,还要对影片生产有更高要求,开拓海外市场需要更大的力气和资金投入,这一国际化战略,不仅需要政府支持,也需要企业支持,更需要国际环境。

三、提高中国电视剧出口量的措施

1、提高制作质量,走创新之路

提高制作质量是电视剧能否走出中国的资本。在如今电视剧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环境下,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团队,应该保持初心,以艺术家的心态来创造作品,守住作为导演、作为编剧、作为演员的职业素养和尊严。同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找到合适自己的拍摄形式。注重细节的把握,把资金整合用在刀刃上,调整结构。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便没有强大的主演阵容,观众也会为优秀的作品买账,将它安利给身边更多的人。

在此特别提到近日热播的《好先生》,《好先生》长约两分钟的精彩片头率先登陆网络,引来大批观众围观。视频中,男主角陆远独自一人坐在潮湿的街口中央拍打着手碟,积水中倒影的繁华都市与身下明亮的红色手提箱相互辉映,男主角的孤寂和偏执就此体现。异国风情、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汽车狂飙的画面伴随着旋律与节奏起伏,不断切换。视频结尾,引出电视剧的开端:车祸现场,让网友遐想连篇。片头曲还用了少为人知的“手碟”为主导,空灵深邃的声音一直紧抓着网友的心,这也是除了剪辑和画面以外最特别的一点。《好先生》在长达四个月的拍摄过程中,剧组曾多次前往中国、美国等地取景,为力求达到“好莱坞”级的制作水准,甚至多次动用航拍设备。《好先生》的很多心思也隐藏在那些不显山露水的细小的环节中,让对以往的电视剧忍不住吐槽的观众也直呼好期待。

2、整体提升文化软实力

笔者认为文化差异的问题也是建立在对对方文化历史不熟悉的基础上,这是我们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要不断强调和刻画的。中华文化博大精神,在当今世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了,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美食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很大的成功,许多家媒体包括英国BBC也开始关注到中国美食,拍摄了许多具有英式风格的记录片。这是我们需要借鉴和思考的。我们并不是没有能够吸引世界的历史和文化,只是缺少更合适的契机以及走在科技前沿的拍摄手法。同时要多个行业联动,抓住机遇,提高国家的文化产业软实力,让文化产业也能够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笔者相信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电视剧在未来也能够慢慢克服文化差异的问题,让中国的电视剧成为海外的朋友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良好的窗口。

3、主动出击,拓展海外渠道

要获得海外市场,就应该有国际化的眼光。在保证制作质量的提前下,也要给自己搏一搏海外市场的机会,主动出击。如准备多语种的字幕,加强与海外传媒公司的沟通

与合作。全球化不仅是世界的主旋律,也是许多企业拓展海外版图的机遇,如万达通过收购海外的广播公司,以此获得先进的电视制作经验,拓展在海外的发行渠道。此外,部分影视公司也纷纷在海外设立分公司,或是采取与海外公司合作制作影视作品的方式,以此了解并逐渐进入海外市场。

4、明确市场定位,加强合作

中国电视剧应当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促进与第三方的合作共赢,增加电视剧的附加价值,尤其要加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合作。目前,移动互联网能够在原始惯常的平台属性增加更多拓展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在不同领域上的合作也不断增加。同时,电视剧要想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加对接市场的概率,可以由单一的开发方式拓展为多种方式的发展,例如在电视剧的基础上,进行手游和端游同步开发的研究和尝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力。

以韩剧为例,韩剧能够将韩国传统文化、服装、护肤品、美食等元素非常巧妙结合在一起,韩剧就像一只广告,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剧中体现了韩国的生产质量,让中国观众韩剧主人公用的产品都是最好的,也热衷于为这样的好产品买单。所以说,韩剧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是一个电视节目这么简单。我们能从韩剧的模式当中借鉴学习的还很多。一份来自韩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出口总量同比下降13%,韩国化妆品出口量却逆势增长22%。化妆品行业通过借道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音乐和流行文化的输出,提高海外客户对本土化妆品的青睐。

5、国家顺应市场出台政策

2015 年,随着“一剧两星”、海外剧引入审核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和版权监管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电视剧制作市场的整体改革也将逐步实现。资金实力、管理完善及制作能力兼备的影视制作公司有望在其中凭借良好的成本控制,以及抢眼的商业价值,持续攻城略地,为今后的发展布局谋篇。在一份2015年度剧本扶持引导项目公告中,笔者注意到广受好评的电视剧《大好时光》、《少帅》在列其中。广电总局的这些促进政策相信一定能够带给优秀的电视剧不少助力。从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产业、税收政策,能够鼓励越来越多的国剧“出海巡航”。

四、结语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三国》、《西游记》等代表国产电视剧开始尝试出口海外。这三十几年来,中国电视剧人不断总结经验,又过失败也有过成功,但仍旧不断尝试,

没有放弃。我们也要在学习国外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开创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笔者相信,未来“华流”一定能够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强心脏。

参考文献

[1]关于公布2015年度优秀电视剧剧本扶持引导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

[2]孙冰,袁巍.国产电视剧海外霸屏产业化出海指日可待.中国经济周刊,2015

[3]卢扬,郑蕊.三网难破局今年1.5万集电视剧仅三成播出.北京商报,2015

“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面临危机,为了抑制国内经济下滑的态势,国务院于2008年末出台了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保证经济稳定与增长。本文从短期与长期两个方面分析了该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对今后经济运行的调整建议。 关键词:四万亿投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调整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短时间内引起全球经济震荡,对各国经济造成了或大或小的负面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经济也难逃厄运,对于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内经济来说,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下滑特别是美国经济的低迷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全力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一、短期影响分析 1.资金来源方面 此次“四万亿”投资计划包括新增中央投资11800亿元,其他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等28200亿元,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分担投资计划,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集中和有效利用,以应对这场经济大风暴,给予了世界及我国人民很大信心来战胜金融危机。 2.资金流向方面 此次“四万亿”计划投资了包括保障性住房、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七个方面,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比例较大。在坚持老百姓“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一贯原则下,一批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一座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完成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一步步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按部就班地实施,我们看到了“四万亿”投资带来的受益群体,印证了“重保障、解民忧,强化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的中国政府作风。 在中国的具体背景和全球经济的宏观紧张下,中国政府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以适应这个特殊时期经济的发展,通过“四万亿”的财政投资,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同时强化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文教科卫等投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了对消费的促进和需求的拉动,成就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长期影响分析 1.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 毫无疑问,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扩大政府生产性开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但它的副作用较大,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历来存在不少问题。

关于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看中国政治转型

关于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看中国政治转型 当代中国影视百花放,百家争鸣,异常繁荣从题材看,有的影视作品关注情,如电影《山楂树之》;有的关注家庭伦理,电视连续剧《我的丑娘》;有的注职场形态,如电视连续剧《拉拉升职记》;有的关注男情色,如电影《色戒》;有的关注反腐,如电视连剧《大雪无痕》。可以说,当代国影视越来越“去政治化”,向多元化、生活化和人本主化。 而,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召开,这期间的中国影视是度政治化的、一元化的,主以阶级斗争为本。 为何当代中影视发生变迁?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政治发生了转型。代中国影视变迁是中国政治转型一面镜子。 一、中国政治转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中国政可称为全能主义治。按著名美籍华人学者邹教授的观点,“全能主义仅指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无制地侵入和控制社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指导思想,全主义政治指的是以这个指导思想基础的社会。”[1]1949~1978年的中国会是政治化的社会,政治活动渗透社会的各领域,政治权力无所在,党对社会的动员和驾驭能非常强,控制着社会一资源。人人都是“政治人”,人都像党指挥的一个子,人人都要跟着政治动走。 1978年后的中国治属于后全能主义政治。在这阶段,前阶的全主义

政治的影响还存在,但现阶段全能主义政治的表大不如前,呈弱化趋势,这突出体在中国社会从以阶级斗争和治运动为中心转向以济建设为中心。 也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治逐步走向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革过去建立在人格化基础上的领体制是中国改革领层最早达成的政治共识之一结合意识形态上对个人崇拜主的批判,改革领导层首先在中和各级党的组织和构中建立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党内监督机制。”2]除了领导体制改,公民政治参与逐步扩大,公的政治权利意识在苏,政治参与愿望日益增强。“现段人民所享有的平等和由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而且民享有的自由和平等还不断逐渐扩大。人民不但可以选举己认同的代表,甚至可以过多种渠道罢免自己不意的一些高级干部,民告官的现已是司空见惯。尤为重要是,在中农村,人民有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村集的事务,举村长和村委会的成,中国的层民主有了长足的展。”[3] 与走向中国特民主政治相应,中国政治现两个转变:从传统的治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转,从统治型政治到管理型服务型政治的转变。这意味着中政治的专制色彩慢慢化,民主色彩逐渐变浓统治功能慢慢弱化,管功能和服务功能逐渐增强 二、中国政治转型当代中国影视的影响 在1949~1978年的中国全能主义政治的背下,党领导一切,一切都要听党话,一切都被政治化,其中包括视。当时的中国影视成为党舆论宣传工具。党利用它传党和党的领袖的丰功绩,塑造党、人民解放军、

中国出口月度统计报告

中国出口月度统计报告 轻工工艺品 2009年0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对外贸易司

一、概述 (一)贸易数据:2009年1月,中国出口轻工工艺品金额为1436230.1万美元,比上个月减少了254791.1万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出口金额减少了30976.2万美元,同比下降2.11%。 (二)全球轻工产品贸易动态消息: 2008年12月31日,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贸易保护局发布公告,决定对我输巴鞋类开始反倾销调查,有关产品南共市共同对外关税号为6402至6405(除64021200、64022000、64031200和64032000外),调查期为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据统计,该案涉及出口金额为1.1亿美元。 从2009年4月起,也门政府将对所有进口和本地生产的产品实施新的认证制度,此次被要求进行检验的也门进口商品包括玩具、电子、电器产品、汽车及零配件、食品等,只有符合条件的商品才能被授予也门政府认可的国际合格认证机构(ICCP)的ICC认证。如果商品在有效期内不能达到相关要求,将被撤销ICC认证,同时将被禁止在也门销售。 欧美近日相继出台进口木制品新规定, 2008年10月17日,欧盟关于监管木材进口的法案出台,非法交易的木材产品将很难进入欧盟市场;2009年1月1日,美国加州对木制家具及木制品中的甲醛含量实行更加严格的限量标准;美国雷斯法修正案规定自2009年4月1日和7月1日起木材、装饰木材和家具进口要求提供植物及产品申报单。 2009年1月,土耳其外贸署发布公告,称对中国出口的厨房用刀具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二、分类别出口情况 表1:2009年1月分类别出口情况(当月) 单位:万美元 2009年1月 2008年1月 类别 同期比% 金额 金额 1 鞋类 293586.60262487.31 11.85 2 塑料制品 124631.47126732.21 -1.66 3 家具 243749.26254716.9 4 -4.31 4 玩具 53924.0863199.1 5 -14.68 5 箱包 115235.28106415.49 8.29 6 各类体育用品 35017.8435777.56 -2.12 7 陶瓷 52012.1550560.73 2.87 8 珠宝首饰 45940.6355187.17 -16.75 9 玻璃制品 28544.0524745.18 15.35 10 纸张纸浆 31273.0032842.25 -4.78 11 圣诞用品 4005.645219.84 -23.26 12 眼镜 31606.8134468.20 -8.30 13 阳伞雨伞 16778.2615534.37 8.01 14 笔类 13619.8214548.83 -6.39 15 化妆用品 7678.127567.87 1.46 16 乐器 8883.969828.90 -9.61 17 帐篷及相关用品 8535.296669.38 27.98 18 人造花 7183.607190.03 -0.09 19 各种蜡烛 4079.685393.21 -24.36 20 纽扣、揿扣及拉链 5873.956736.12 -12.80 21 洗涤用品 6123.186501.79 -5.82 22 保温瓶 6583.746969.65 -5.54 23 颜料、墨水 1886.772804.50 -32.72 24 木制器具 10117.3210325.84 -2.02 25 床垫、靠垫 40138.0145654.83 -12.08 26 游戏场所用品 1111.031051.67 5.64 27 火柴、打火机 48.6455.98 -13.11 28 感光制剂 3761.215564.14 -32.40 29 动植物雕刻制品 287.59305.65 -5.91 30 烟斗及打火机 301.80258.28 16.85 31 梳子、发夹 3633.523230.74 12.47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新一轮的世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作为联系和影响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变动的最基本的纽带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在80年代中期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迅速壮大,并对投资国和东道国还有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仅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做一探讨。 标签: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 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经济出现了许多发人深思的新现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经济全球化在80年代末的加速前进及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作为联系和影响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变动的最基本的纽带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在80年代中期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壮大。 1 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况及其特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项目和资金规模基本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基本上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从外商对华实际投资规模来看,自外商对我国开展直接投资以来,其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实际金额突破100亿美元,为110.08亿美元,此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上的稳步增长之势。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高达527.43亿美元,是1983年的65倍。 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来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处于次要地位,其投资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加大。随着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环境的日趋改善,来华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截至2002年底,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华从事直接投资活动。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特点来看,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金额一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每年引进的外资金额仍然较少,所占比重也不大。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点来看,第一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很小,投向第二产业的投资占主导地位,投向第三产业的投资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向和结构的迅速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乃至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形成,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随着时间

非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非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张霞 (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7级3班,20071611669) 摘要:加入WTO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问地位”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目前已有97个WTO成员国先后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美国、欧盟、日本等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并不在此列。受此影响,中国企业在出口方面屡屡遭受反倾销、反补贴、特保措施等指控。中国遭遇反倾销、反补贴案件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针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为了将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我们应该加快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积极争取更多WTO成员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关键词:非市场经济地位;出口贸易;反倾销; The influence of non-market economy status on China’s export trade Zhang Xia School of Busines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Class 3 Grade 2007 20071611669 Abstract:After joining WTO,we began to face the problems of China's "non-market economy status " . At present, 97 WTO member countries have recognized China's full market economy status, but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an Union, Japan and other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of China are not on that list. Affected by it,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always charged 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cases in the export, safeguard measures and other charges included. The scale and quantity of the accusation about China 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are bigger and bigger and the trade barriers which are directed against our export products are more and more which affected China's export trade more and more seriously .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disadvantage about chinese export trade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non-market economy status to a minimum, we should speed up the reforms of economic system of market-oriented, and actively strive for more recognizeation about our market economy status from WTO member countries . Key words:Non-market economy status ; export trade ; anti-dumping 引言 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所牵涉的反倾销案件也越来越多,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欧美发达国家占对华反倾销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国家对华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核心理由主要是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低于他们所认为的“正常价格”。而这一指控逐渐成为阻碍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一、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一)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 市场经济地位反应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状况。它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名词,根据一个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市场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可以把国家区分为市

国产电影出口市场分析

国产电影出口市场分析 (一)近年来国产电影海外传播成绩突出 1.国产电影迅速复苏,赢来海外市场 以2001年中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为分阶点,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实施院线制,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2003年国产电影海外销售及票房总收入为5.5亿元;2004年为11.5亿元,超过2003年50%;2005年16.5亿元;2006年达到19.1亿元,比2005年增长17%。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电影业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惨淡经营后迅速复苏。这四年是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四年,为国产电影在以后的发展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段开始进入了投入大资本、大导演、大牌明星的商业大片的时代,主要为了商业目的,瞄准国际市场制作和发行,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票房成绩。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影片《英雄》曾连续两周蝉联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在世界影坛上掀起了一阵华语电影的热潮。同时,《可可西里》等题材多样、面向市场的影片也使国产电影成为海外观众娱乐消费的热点和社会舆论的话题。中国电影的进步在西方主流文化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文化也越来越为海外所熟知。 2.国产电影快速发展,出口市场不断扩大 2007年,虽然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两位名导演张艺谋和陈凯歌都没有新作,没能为中国电影带来经济收益,但是中国电影的海外销售和票房收入仍然增长了6%,相对于2004年几乎翻了一番,累计达到20.2亿元人民币,其中,影院票房收入18.74亿元,后产品销售收入1.46亿元。这一年到35个国家共举办74次中国电影展,同比增长26次,共展出国产影片653部次,同比增长173部次,有27部影片在16个国际电影节展上获得46个奖项。影视海外销售和服务出口增长明显。2008年的版权销售和海外票房总收入达到25.28亿元,比前一年的20.2亿元增长了25%;有249部次国产电影参加了102个国际电影节,其中39部影片在24个电影节上获得了72个奖项。2009年国产电影海外收入总达27.59亿元,其中海外票房销售收入24.04亿元,影片后产品收入3.55亿元,收入总数比2008年增加2.33亿元,增幅为9.22%。上述数据表明,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工程的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其他国家的电影市场表现平平甚至市场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产业依然走过高速发展的七个年头,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在不断的继续扩大。(二)国产电影出口的新发展 1.近年国产电影的出口规模 面对日趋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中国电影的出口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国产电影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中国电影的出口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共计31个制片单位的78部影片(其中合拍47部),成功销往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香港等47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电影频道节目中心通过重新编排“海外版”节目,海外落地电影频道拥有固定频道拥有固定用户数超过12万户。2008年,中国以各种形式在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共举办58次中国影展,展出474部次影片;同时,共有45部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电影频道在大陆以外已拥有了7.4万多美国用户,1.5万多法国用户,5万多香港用户以及1.34万个台湾、澳门用户。2009年,我国内地共有22家制片单位的45部影片(其中合拍34)成功销往海外68个国家和地区,总成交量达185部次。与2008年相比,2009年国产影片海外市场扩大至68个国家及地区,新增7个,增幅为11.48%;从海外销售区域看,2009年国产电影的市场仍旧集中在北美、欧洲、亚太三个传统地区。根据上述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近年来,国产电影“走出去”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出口规模在逐步的扩大,无论是从影片制作数量或是质量上,国产电影都不断在进步。 2.国产电影海外发展新方向 中国电影产业出口范围、规模连续多年的快速扩大,充分显示了国产电影所拥有的发展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逐渐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客观的分析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我国经济持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外资、经济发展、建议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经济的逐步全方位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我国成为理想的投资地之一。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我国吸收外资甚至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的影响不容忽视。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确制定和实施对外商投资的战略措施,才得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总体上来看,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有助于资本的形成 我国的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外商直接投资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例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改革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税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上。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而且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扩大投资规模,从而明显增大整个社会的资本规模。同时,也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在我国产业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一定作用。据资料显示,外资中近70%投向第二产业,近30%投向第三产业,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不足2%。这大体符合我国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从而促进了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3、对中国的经济总产值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外资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飞速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545.6亿美元,增长56倍,年均增长率为16.74%。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三位,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确立。从近几年来看,中国吸收外资有所起伏,但从长远来看,跨国公司仍看好中国,将其列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 4、促进技术的进步 外商直接投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不少较为先进和适用的技术,促进了我国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通过与外商的合资与合作,我国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升。从间接效应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示范作用,促使我国企业或通过技术进步的形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或通过自主创新来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 5、增加就业总量 在外资对我国就业数量增加方面,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0万人,比2008年的73280万人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其中,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累计增加1075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4%;2011年末,全国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累计减少7615万人,年均减少1.9%。从数据来看我国就业人数每年成增长趋势。外资企业通过前后的产业联系也间接的创造了就业机会。

3..中国电影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原因与对策

3.中国影视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影视贸易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在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中国影视贸易发展历程出发,阐述我国影视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我国影视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影视贸易对策问题 一、中国影视贸易的发展历程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影视贸易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市场化起步阶段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陈凯歌、张艺谋以其《黄土地》、《霸王别姬》及《红高粱》、《活着》等一系列反映民俗的影视作品代表中国电影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中国电影业发展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但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市场多被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译制片所充斥,电视业的发展仍在萌芽阶段。 (二)低谷阶段 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这一阶段是近代中国电影业的低潮时期,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审查机制甚为严格,同时,电影业和电视业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电影娱乐业受到了电视文化的强烈冲击。伴随着电视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大批量的,形式多样的电视作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中国影视业与外界的交流减少,体制落后,影视贸易发展履步维艰。 (三)迅猛增长阶段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影视娱乐贸易进入了迅猛增长的新阶段。2003年至2005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分别为5亿,11亿和16.5亿。仅2006年一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9亿,超过了国内票房收入(28亿)的2/3。以古典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为表现手法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好评。《英雄》、《天下无贼》、《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二、中国影视贸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影视娱乐贸易的发展状况 影视贸易是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中国以8500亿美元的外贸总额成为世界贸易三强之一,然而,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对外贸易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2006年,根据文化部出具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贸易的进出口比例大约是10:1,存在着巨大逆差。以中美两国间的影视贸易进出口对比为例,截止到2005年,中国从各种渠道进口的影片4332部,美国影片占到40%到50%;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播放的外国影片4000余部,40%以上是美国的;在电影院放映的211部影片,53%是美国片;5年当中以分账方式进口的影片是88部,美国影片为70部,占80%,而中国出口美国的影片和电视剧却屈指可数。我国目前影视贸易的逆差现象仍然严重存在。 (二)中国影视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影视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从体制上来讲,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影视业到底是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还是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由于既缺乏政治保障和体制保障,又缺乏产业运作的经验,中国影视至今仍处在“产业化最初级阶段”。而计划经济带来的垄断、

中国鞋类出口度统计报告

中国出口月度统计报告 鞋类 2011年0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对外贸易司

一、概述 2011年1月,中国出口鞋类数量为499778141千克(双),比上个月增加了101331312千克(双),金额为411404.0万美元,比上个月增加了68991.3万美元,平均单价为8.23美元/千克(双),比上个月减少了0.36美元/千克(双);与2010年同期相比,出口数量增加了97500460千克(双),同比上升24.24%,出口金额增加了116687.1万美元,同比上升39.59%,平均单价提高了0.90美元/千克(双),同比上升12.28%。

二、最近两年来各月出口走势 表1:2009年2月-2011年1月各月出口金额 单位:万美元,千克(双)

表2:2009年2月-2011年1月各月出口单价 单位:美元/千克(双)

三、分大洲显示 表3:2011年1月-1月分洲出口数量、金额 金额单位:万美元 表4: 数量单位:千克(双)

四、分国家(地区)出口情况 表5:2011年1月分国家(地区)出口情况(当月) 单位:千克(双),万美元 2011年1月 同期比% 国别(或地区)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亚洲 12825072592025.619.62 32.83 非洲 4919475822662.730.30 64.20 欧洲 156607363135568.029.87 41.79 拉丁美洲 3956145328763.856.21 92.83 北美洲 117312762124400.211.57 29.70 大洋洲 88510807983.741.84 53.60 *东盟 3049402114821.3-2.57 9.93 *中东 3727716018473.818.44 39.40 *欧盟十五国 9500218782216.731.81 49.09 *欧盟二十五国 10419785289893.129.89 47.76 *欧盟二十七国 10545059290883.329.94 47.91 *独联体 2229435118058.833.71 31.37 美国 107720896115348.88.99 27.48 俄罗斯联邦 2639330827556.823.24 21.89 日本 2276071222404.219.05 31.37 德国 2166079918312.246.06 60.08 英国 1584220412716.435.29 42.01 香港 1352417812312.116.03 22.04 巴拿马 146800709743.025.83 69.06 法国 110132959530.235.91 55.13 加拿大 95917369051.351.83 66.67 荷兰 91518398822.332.71 45.65仅显示按金额排名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2011年03月16日03:46 来源:《新京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 ? ?分享 ?推荐 ?微博 更多 ■观察家 日本大地震对于中国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在总体上不可能太大,不过这些影响会在今后逐步显现出来。 日本在3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2点多发生了震级为9级的大地震,随后爆发海啸和核电站安全等事故,揪起了全球的心,中国人也不例外。 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日本的大地震,不可避免会对中国的经济甚至民生产生一些影响。不管是与日本呈现竞争性关系的企业, 还是与日本呈现合作关系的企业,多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既有压力 也有机遇。 首先,日本地震过后,很快就会启动灾后重建的工作,日本的内需会扩大,相应中国对日的出口也将扩大。尤其是日本的灾后重建,对于中低端的钢材 和建材等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上升,而这些产业正是中国的强项。 从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替代竞争关系上看,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的一些产业的产能会在一定时期内无法重启,主要是集中在汽车和电子品方 面。因此,在日本的产能恢复之前,对于与其有一定竞争关系的中国企业, 可能会订单增加,以填补其留下的空缺。

以上只是对于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的企业的机遇居多。 不过对于中国民生,却未必如此。目前日本是中国的重要的汽车和高档电子 消费品的出口国,日本大地震,会使得这部分产品的消费者买不到货,或者 是由于供应减少而需要支付高价。以奶粉为例,由于中国国产奶粉在前些年 出现“三聚氰胺”等安全质量事件,因此导致国产奶粉信誉在消费者中信心 较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半壁江山迅速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 场份额迅猛增长到70%-80%,而日本奶粉在其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大地震 发生后,由于后续的核电站事故,将可能导致一定时期内明治奶粉在中国绝 迹,地震前进口的这些奶粉价格可能会飙升,也可能会对其他进口奶粉的价 格产生微小的上涨的压力。 同时,由于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在海外的资金回流日本,以及受到避险情绪的影响,所以导致日元快速升值。大地震发生后,日元兑美元已经升值约 3%,兑其他非美货币也大幅度升值,其中兑人民币也再次破“8”。因此, 日元汇率的升值,也会导致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变贵”。 此外,由于日本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日本在海外的直接和间接投资中,一部分资金可能面临抽回日本。那么,日本一些在中国的投资可 能出现撤资的现象,对部分日资企业及涉日企业的经营和就业可能会产生影 响。不过长期来看,由于大地震以后,日本可能会把部分产业和工厂外移, 因此中国可能会承接部分日本企业的外迁。 总体而言,日本大地震对于中国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在总体上不可能太大,不过这些影响会在今后逐步显现出来,会持续多久,还不得而知。但中国需 要尽快做出应对方案。 □王成功(上海财经评论员) 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 邱林https://www.360docs.net/doc/4c11397630.html,2011-03-15 19:27:01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关于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问题,香港财经专家、招商证券(香港)投资业务董事总经理温天纳认为,日本地震不至于拖慢亚洲区经济复苏步伐,亦不会在市场上形成“骨牌效应”。日元强势会在短期内逆转,美元转强,未来一周料对港股有较明显冲击,

垄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垄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由于各种因素,国家产生了垄断企业。垄断企业在控制产品价格、避免由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方面产生一定作用。然而垄断对国家的经济是有一定危害的。由于垄断的特点与性质,垄断企业易造成由随意控制价格而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现象,同时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且垄断由于缺乏积极性而易致使国家相关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垄断企业的高收入易导致拉大国家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公平、损害政府威信等等一系列不利影响。。。总之,垄断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垄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企业是普遍存在于现实经济中的企业结构之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探究垄断企业对经济的影响,首先要明确垄断产生的原因。很多因素如生产发展的趋势,规模经济的要求,自然垄断性行业发展的要求,保护专利的需要,对进入的自然限制,对进入的法律限制等等,一定程度上都会导致垄断。从根本上讲,垄断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过渡的产物。主要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三个: a.自然垄断:即由市场竞争导致的垄断。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成本使一个生 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这是最常见的垄断形式。 b.政府创造垄断:出于公共利益考虑或其他原因,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 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如石油、烟草、食盐等。 c.资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如早期的美国铝业公司,就是由于垄 断了铝冶炼的原料——铝矾土,而享有独家垄断铝供应的地位。 某些行业,如石油、通信、铁路、航运、电网、煤炭、军工等等行业,由于技术、资金、政治、经济、安全、避免竞争等原因,垄断是必要的。这些行业纯粹靠市场竞争维系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所以产生了相关的垄断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垄断是必然的。 然而垄断对社会经济是有一定危害的。垄断容易带来随意提高产品价格、产品或服务质量下降、阻碍社会技术进步等等弊端。原则上,为了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竞争是必要的,而垄断企业缺乏竞争。由于缺少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加之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约监督机制,垄断性行业经常会违背市场法则、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并且缺乏积极性。 首先,垄断的最大弊端是是消费群体利益受损。没有竞争,缺少压力和进取之心的直接后果是影响消费者消费水平。目前受政府保护的垄断行业主要由国有企业组成,作为全民财产的国有企业本应把一般消费者福利放在首位,但实际上并非都如此。据资料,中石油每升五块钱的汽油甚至比美国加了资源税和燃油税的价格都高。垄断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其大部分与居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价格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支出的大小。石油、电网、通信等行业高利润的背后,是通过价格机制达成的。由于企业垄断,没有其他企业与之竞争,于是其定价没有市场份额减少的后顾之忧,于是近年来相关产业价格不断升高。而垄断迫使消费者缺乏选择权,为了获得产品和服务,不得不被动接受垄断企业提供的高价格。从而导致消费者日常生活支出加大,进而影响其他部分的消费,特别是加重了低收入消费群体的生活负担。最终使平均消费倾向降低,影响国家经济水平。 再者,垄断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收入不平等、拉大收入差距重要成因之一。一方面,垄断企业的提供的价格加大了消费者的支出,另一方面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加大群体收入差距。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职工

当前中国影视出口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当前中国影视出口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我国影视业出口现状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丰富精神生活,这就使得我国的影视业在国内发展迅速,但是在国际上美国好莱坞主导着市场,我国影视业影响力很弱,这就要求我国重视影视业的出口问题,影视行业的走出去不仅能为我国带来经济效益更能弘扬中国文化。 1.出口规模现状我国加入WTO以来,影视产品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在20XX年影视产品出口金额为亿元,到了20XX年出口金额为40多亿元,平均年 增长率达到12%,影视产品贸易逆差也从10:1缩小到3 :1。虽然我国出口额在不断增加,但是占世界影视业出口比重却非常小,在20XX年美国国内票房总收入106亿美元,出口212亿美元,而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为15亿美元,出口为亿美元。 2.出口区域现状中国影视出口区域很大,已经达到六十一个国家地区,但是受欢迎程度却不是很理想,只有东南亚一些地区因为文化差异较小比较喜欢,越南等地还经常翻拍我国电视剧。而北美、欧洲一些国家因为文化差异对我国的出口影片没有太大兴趣,很多影院仅仅在华人聚集的地方才上映中国电影。 3.出口影片类型。影视作品内容有很多类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喜好,在我国影视作品出口过程中越南等一些国家偏好古装剧和武侠剧,《还珠格格》的播出造成了越南万人空巷的场面,而北美、欧洲一些国家他们对中国文化印象仅仅是功夫,这就使得《卧虎藏龙》《英雄》等影片更受欢迎。 二、我国影视业出口存在的问题 我国影视出口数目很多,但是受欢迎程度却很小,除了《卧虎藏龙》达到一亿两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其他影片从没有过亿,甚至《刀见笑》只有五万美元的票房。而美国好莱坞影片进军中国,一部2D转3D版《泰坦尼克号》就轻松赚走近10亿元人民币,更不用说《阿凡达》《变形金刚》等一些美国大片。这就引发我们思考我国影视业出口存在的问题: 1.文化背景差异。中国影视题材很多都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例如一些宫斗剧建立于中国的封建历史背景下,抗战剧则是建立在日本侵华历史下,这类题材的影视如果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就有很好的收视率而到了北美一些国家,他们完全看不懂剧情,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另外一些现代剧如《蜗居》《裸婚时代》则是根据我国现在国情为题材进行编写的,出口到国外因为社会背

2017年11月中国花卉出口月度统计报告

中国出口月度统计报告 花卉 2017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一、概述 2017年1至11月,中国出口花卉金额为25,385.0万美元,同比下降0.6%。2017年11月,中国出口花卉金额为2,422.2万美元(16,033.2万人民币元),环比增长26.0%,同比出口金额增长3.7%。 2017年1至11月,中国对亚洲出口花卉金额为17,410.8万美元,同比下降5.9%;对非洲出口花卉金额为55.0万美元,同比下降28.3%;对欧洲出口花卉金额为4,549.2万美元,同比增长12.0%;对南美洲出口花卉金额为120.6万美元,同比增长32.6%;对北美洲出口花卉金额为2,539.9万美元,同比增长17.2%;对大洋洲出口花卉金额为709. 6万美元,同比增长9.2%。 2017年11月,中国对亚洲出口花卉金额为1,765.7万美元,同比增长5.0%;对非洲出口花卉金额为3.6万美元,同比增长14,414.0%;对欧洲出口花卉金额为391.9万美元,同比增长15.2%;对南美洲出口花卉金额为4.6万美元,同比下降59.2%;对北美洲出口花卉金额为18 8.3万美元,同比下降21.5%;对大洋洲出口花卉金额为68.0万美元,同比增长7.8%。 2017年1至11月,自中国进口花卉的国家和地区中,按金额排名第一位是日本,金额为7,511.3万美元,同比下降4.7%;第二位是韩国,金额为2,625.9万美元,同比下降5.4%;第三位是荷兰,金额为2 ,590.5万美元,同比增长1.8%。 2017年11月,自中国进口花卉的国家和地区中,按金额排名第一位是日本,金额为612.3万美元(4,064.7万人民币元),同比下降9.2%;第二位是韩国,金额为297.9万美元(1,966.0万人民币元),同比增长9.8%;第三位是荷兰,金额为220.2万美元(1,456.7万人民币元),同比增长29.2%。

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探析——国贸李炜

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探析——国贸李炜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外商投资对中国发展影响探析 学生姓名:李炜 学生学号: 11050112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杨倩 职称: 日期:

目录 一、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1) 二、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一)积极影响 (2) (二)消极影响 (3) 三、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策略 (5) (一)积极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 组 (5) (二)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 技术企业 (5)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强服务企业的竞 争力 (6) (四)推动西部地区引资的步伐 (6) (五)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切实维护 国家经济安全 (6) 参考文献 (7)

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探析 摘要: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得到了飞速发展。2010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全球投资前景评估机构”发布了中国为全球对FDI 最具有吸引力国 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我国吸收外资的中长期前景被看好。据数据显 示2010年全国实际吸收外资11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65%。外商直接投 资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其经济效应,在对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方式、质量和效率 产生越来越重大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地区差距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全球经济 一体化,更对我国的外商引资方针、政策提出了新的考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这次的转型也是我们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途径,因此系统地对外 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 在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日新月异,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又作为金砖五国之一,自然而然的吸引了很多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作为生产国际化和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日益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对我国的资源配置、引进技术和增加对外贸易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而作出的贡献以及今后发展的建议。 一、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同时外国资本的进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外商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资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也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 其次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外商投资的不断增长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