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
供热工程知识点整理

绪论1、供暖系统的组成: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供热管网)和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个主要部分组我。
2、供暖系统按相互位置关系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式供暖系统按供暖系统散热给室内的方式不同分为对流供暖和辐射供暖3、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热源、热网和热用户1、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3、基本耗热: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4、附加修正耗热量包括: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
5、6、室内温度的确定:不同的围护结构选择不同的温度。
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是16^24C (通常是18C) :工业建筑的工作地点宜采用轻工业i821C,中作业16-180,重作业1416C,过重作业工光注筑的工作地点真来限214效层4C当层高超过4m的建筑物或房间(1、在计算地面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工作地点的温度tg 2、计算屋顶和天窗耗热量时,应采用屋顶下的温度td 3、计算门、窗和墙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室内平均温度7、宣外计算温度的方法热情性法和不保证天数法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通常按照连续采暖确定,若不按照连续采暖时定,则应重新确定。
8、不保证天数发的原则:认为允许有几天时间可以低于规定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亦即容许这几天室内温度可能稍低于室内计算温度9、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a值得大小取决于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和透气状况10、当两个相邻的房间的温差≥5C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11、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自然对流和辐射对流图护结构外表面换热:强迫对流和辐射对流主要是强迫对流换热12、空气间层传热,当间层达到一定厚度后,热阻的大小几乎不随厚度增加而变化,传热系数不会再减小。
集中供暖的原理

集中供暖的原理
集中供暖是指将热能集中供应到建筑物中的所有房间和空间,以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其原理是通过热源将热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然后通过管道系统将热媒介传输到各个供暖终端(如散热器、地板辐射等)。
在供暖终端处,热媒介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室内空气得到加热,从而提高室内温度。
集中供暖的系统通常包括以下主要组成部分:供热系统、管道系统和供暖终端。
供热系统由热源、热交换设备(如锅炉、换热器等)和控制装置组成。
热源可以是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电锅炉等,它们通过燃烧燃料或电能产生热能。
热源将产生的热能转移给热媒介,使其温度升高。
热媒介可以是热水或蒸汽,在运输过程中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各个供暖终端。
管道系统起到连接热源和供暖终端的作用,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管道组成。
管道系统中的热媒介在一定压力下流动,通过热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将热能传输到供暖终端。
管道系统还包括阀门、泵等辅助设备,用于控制热媒介的流量和温度。
供暖终端是连接到管道系统的设备,用于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
常见的供暖终端包括散热器、地板辐射、风机盘管等。
这些供暖终端通过与室内空气接触,将热能传递给空气,使室内温度逐渐提高。
集中供暖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室外温度等参数对供热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舒适的室内温度。
通过
合理的调节和控制,集中供暖系统能够提供稳定、高效的供暖效果,满足人们对舒适室内环境的需求。
08《供热工程》第八课 集中供热系统

供热工程
第八章 第一节
(四)闭式双级串联和混联连接的热水系统
作用原理: 热水供应系统的用水首先由串联在网路回水
管上的水加热器(Ⅰ级加热器)1加热。如经过 第Ⅰ级加热后,热水供应水温仍低于所要求的温 度,则通过水温调节器3将阀门打开,进一步利 用网路中的高温水通过第Ⅱ加热器皿,将水加热 到所需温度。经过第Ⅱ级加热器放热后的网路供 水,再进入供暖系统中去。为了稳定供暖系统的 水力工况,在供水管上安装流量调节器械,控制 用户系统的流量。
供热工程
第八章 第一节
3.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
在热力站处设置混合水泵的连接方式可以适 当地集中管理。
混合设备连接方式的造价比采用水喷射器的 方式高,运行中需要经常维护并消耗电能。
装混合水泵的连接方式是我国目前尝试高温 水供暖系统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直接连接方式。
供热工程
第八章 第一节
4.间接连接
供热工程
第八章 集中供热系统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成剑林
本章重点及难点
重点: • 闭式与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的型式。 • 集中供热系统热源型式与热媒的选择。 • 热网系统的形式。 难点: • 不同形式的热水供热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 热网型式。
供热工程
第八章 第一节
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
• 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部分组 成的。
• 下部储水箱与换热器用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 循环环路。当热水供热系统用水量较小时,从换热 器出来的一部分热水,流进储水箱蓄热,而当系统 的用水量较大时,从换热器出来的热水量不足,储 水箱内的热水就会被城市上水自下而上挤出,补充 一部分热水量。为了使储水箱能自动地充水和放水, 应将储水箱上部的连接管尽可能选粗一些。
供热工程练习题 - 答案

1、供热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热网和热用户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水平敷设的供水干管应设沿水流方向上升的坡度,在供水干管末端的最高点处设集气罐来进行集中排气。
3、疏水器的作用是阻汽、排水。
4、一般情况下,室内热水采暖系统的流动状态几乎都是处于紊流过渡区区,室外热水的流动状态大多处于紊流粗糙区区。
5、集中供热系统各热用户用热系统的热负荷,按其性质可分为为季节性热负荷和常年性热负荷两大类。
6、常用的阀门有截止阀、闸阀、蝶阀、止回阀、手动调节阀、电磁阀。
7、疏水器根据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机械型疏水器、热动力型疏水器和热静力式疏水器。
8、我国《暖通规范》规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____5___天的日平均温度。
9、热水供暖系统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__自然__循环系统和__机械__循环系统。
10、温调式疏水器属热静力型疏水器,其动作部件是一个波纹管的__温度敏感元件__。
11、根据供热调节地点不同,可分为__集中调节___、__局部调节__和__个体调节__三种调节方式。
12、在管路的水力计算中,通常把管路中__流量__和__管径__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为一个计算管段。
13、为消除剩余压头,通常在用户引入口或热力站处安装_调压装置__。
14、供热管道附件是供热管道上的管件,如__阀门__、__补偿器__和__支座__等。
15.__热负荷延续时间图__是用来表示整个热源或用户系统热负荷随室外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图。
16、常用的热水换热器有__壳管__式、__板__式、___容积式___式等。
17、室内工作区的温度是指距地面2米高度范围内的温度。
18、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有架空、埋地、地沟三种。
19、循环水泵运行和停止时,压力保持不变的点称为定压点。
20、设计采暖系统时,系统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最低点应设泄水阀。
1、采暖: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已达到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
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

1、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热源、热力网(热网)、和热用户2、供暖系统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3、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 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4、热负荷计算包括的内容:(1)、供暖房间失热量: a、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b、加热经门、窗缝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称冷风渗透耗热量。
c、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额耗热量,称冷风侵入耗热量。
d、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等的耗热量。
e、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称通风耗热量。
f、水分蒸发耗热量。
(2)供暖房间得热量:a、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b、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
c、热物料的散热量。
(3)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5、散热器的计算:散热器散热面积按下式计算F-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Q-散热器的散热量(W)K-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Tpj-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散热器连接方式修正系数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6、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特点:1、热舒适度高2、节约能源3、不占据室内地面有效空间4、房间热稳定性好5、便于实现分户热计量6、有利于隔声和降低楼板撞击声7、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基本原理8、重力循环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9、单管系统各层水温计算10、膨胀水箱的作用是用来贮存热水供暖系统加热后的膨胀水量。
水箱上连有膨胀管、溢流管、信号管、排水管及循环管路等管路。
膨胀管与供暖系统的连接点,在机械循环系统中,一般接至循环水泵吸入口处。
11、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绘制方法1、确定热水网路水压图的基准面及坐标轴。
2、选定静水压曲线的位置3、选定回水管的动水压曲线的位置4、选定供水管动水压曲线的位置12、供暖热用户与热水外网的连接方式: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直接连接: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这种系统不需要其他能源,而是靠外网与用户系统连接处供、回水压差工作的。
室内供暖工程施工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室内供暖工程施工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集中供热系统由热源、热网、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
()A:对 B:错答案:对项目一测试1.在水的循环流动过程中,供水和回水由于温度差的存在,产生了密度差,系统就是靠供、回水的密度差作为循环动力的。
这种系统称为()A:自然循环系统 B:无动力系统 C:机械循环系统 D:蒸汽循环系统答案:自然循环系统2.在水的循环流动过程中采用循环水泵,系统靠水泵提供循环动力,这种系统称为()A:自然循环系统 B:蒸汽循环系统 C:无动力系统 D:机械循环系统答案:机械循环系统3.热水进入立管后,由上向下顺序流过各层散热器,水温逐层降低,各组散热器串联在立管上。
每根立管(包括立管上各组散热器)与锅炉、供回水干管形成一个循环环路,各立管环路是并联关系。
这种系统称为()A:多管系统 B:单管系统 C:水平系统 D:双管系统答案:单管系统4.各层散热器都并联在供、回水立管上,热水直接流经供水干管、立管进入各层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经回水立管、干管直接流回锅炉,如果不考虑水在管道中的冷却,则进入各层散热器的水温相同。
这种系统称为()A:双管系统 B:水平系统 C:单管系统 D:多管系统答案:双管系统5.热用户全部或部分地取用热网循环水,热网循环水直接消耗在生产和热水供应用户上,只有部分热媒返回热源。
这种系统称为()A:间接连接热水供热系统 B:闭式热水供热系统 C:开式热水供热系统 D:直接连接热水供热系统答案:开式热水供热系统6.开式系统的特点是()A:补给水由热源处的补水装置补充无法用热源补水量的变化情况判别热水网路的漏水情况。
B:一般系统的泄漏水量不应超过系统总水量的1%, C:系统补水量应为热水用户的消耗水量和系统泄漏水量之和 D:热用户不从热网中取用热水 E:热用户全部或部分地取用热网循环水答案:补给水由热源处的补水装置补充无法用热源补水量的变化情况判别热水网路的漏水情况。
集中供暖水温低的原因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大体上就是三个部分,分别是热源,热网,热用户。
造成供热系统能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总结: 1、热源方面 (1)锅炉效率低。
第一,目前使用的工业锅炉的效率一般在65%~75%;第二,设备组合不匹配;第三,排烟温度过高;第四,燃料未充分燃烧;第五,管道保温差。
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能源的损耗。
(2)耗电量高。
在用电设备设计时,考虑到热源设备、热网和热用户的阻力,将阻力放大了,而加大燃气锅炉、鼓引风机、水泵的配置,一层又一层,也有的水泵放得过多,而且国内绝大多数水泵等供暖设备缺乏气象变化调节的能力,不能根据供热期各阶段及每天1、3不能根据气象变化进行灵活调节,大大增加了用电消耗。
(3)不能根据气象变化灵活调节。
目前的供暖设备缺乏气象变化调节的能力,不能适时根据不同阶段以及每天24小时的不同气象调节参数,致使增加了热能的耗费。
2、热网方面 (1)输送效率低。
第一,网管保温差,目前使用的网管保温系数一般为80%~95%; 第二,补水量大,补水率一般为0.01%~0.5%; 第三,输送管道的管径设计过大,水流量就加大,散热量也加大,补水量和水泵流量跟着加大。
以上因素都会造成输送效率低。
(2)水力失衡,能耗增加。
由于水力失衡,而“近热远冷”,为解决输送的末端不热,满足末端用户需求,必须加大水泵总流量,致使水泵能耗增加。
3、热用户方面 (1)建筑结构与供热系统设施方面。
第一,供热系统的围护结构的保温性不良; 第二,在供热系统设计环节或多或少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在实际供热的时候中会带来水力垂直失调和水平失调,从而增加了热耗; 第三,供热系统的散热器的管径和片数设计不当,如存在着散热器的管径设计过大或过小,散热器的片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这都会影响供热节能的效果。
(2)人为因素。
第一,照常给长期空置的住宅供热而造成供热浪费; 第二,少部分用户私自改接供热管和设备,私自改装散热器和阀门,影响供热系统原来较为合理的设置,从而增加了热耗;第三,有的用户贪小便宜,表现在:接用供热系统的热水,造成热能消耗加大。
供热服务小常识

供热服务小常识集中供热的工作原理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用户和热网三部分组成。
热源负责制备热媒,热力网负责热媒的输送,热用户是指用热场所.由电厂提供热能,以热水为载能体,高温热水经一级管网传送至换热站,流经换热站板换的高温热水将热量传递后,再经一级管网回水管返回电厂,由此构成一级循环.板换加热,循环泵加压后的热水输送至用户,热量散发传递后,降温后的热水再经二级回水管返回换热站,由此构成二级循环。
供热成本的构成1、电厂供能热费;2、设备电费;3、热媒水费;4、固定资产折旧(管网、换热站设备);5、人工成本;6、设备维护和保养费;7、常用耗材。
一、漏水的紧急处理当采暖系统发生漏水时,为尽量减少您的损失,首先要及时在漏水的下方放置可以盛水的器皿,如果水四处喷溅,可用毛巾把漏水处包起来,引到盛水的器皿里。
分户控制的用户要及时关闭室内管道入口处的两只阀门,老系统有控制阀的要迅速关闭暖气片控制阀门。
当暖气片没有控制阀门时,如果情况特别紧急得不到控制时,可在别人的帮助下迅速关闭楼前总阀门,并及时拨打外网维修人员的服务电话,由我单位工作人员对损坏的系统做进一步的指导处理。
二、暖气很热,为什么家里温度不好?暖气片很热,这说明供热系统正常,此时大部分原因一是因为房屋的保温效果不好,建筑物的散热量大,温度上不来.影响供热效果因素很多,主要有散热器小或散热器被装饰包裹影响散热器散热;住在楼的两山、顶层或底层;整栋楼住户少,住户分散等。
三、为什么开始供热时用户要主动进行排气?供热管网内的气体容易堵塞在散热器顶端,底端、两侧及管道高点,致使供热循环不畅,造成散热器不热或供热效果不佳,放气阀一般按在散热器顶端和楼顶,排气操作较容易。
所以供热前后用户要及时排放管道集气,以免影响你的供热效果。
四、为什么不能放掉暖气中的循环水?暖气管道中的循环水是做过防腐处理的软化水,供热系统需要足够的循环水才能保证正常的运转,放循环水容易导致系统缺水或形成气塞,从而影响供热系统运行及供热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热源、热力网(热网)、和热用户
2、供暖系统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
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3、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 n,供暖系
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4、热负荷计算包括的内容:(1)、供暖房间失热量: a、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b、加热经门、
窗缝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称冷风渗透耗热量。
c、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额耗热量,称冷风侵入耗热量。
d、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等的耗热量。
e、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称通风耗热量。
f、水分蒸发耗热量。
(2)供暖房间得热量:a、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b、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
c、热物料的散热量。
(3)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5、散热器的计算:散热器散热面积按下式计算
F-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
Q-散热器的散热量(W)
K-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
Tpj-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散热器连接方式修正系数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6、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特点:1、热舒适度高2、节约能源3、不占据室内地面有效空
间4、房间热稳定性好5、便于实现分户热计量6、有利于隔声和降低楼板撞击声
7、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基本原理
8、 重力循环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9、 单管系统各层水温计算
10、 膨胀水箱的作用是用来贮存热水供暖系统加热后的膨胀水量。
水箱上连有膨胀管、
溢流管、信号管、排水管及循环管路等管路。
膨胀管与供暖系统的连接点,在机械循环系统中,一般接至循环水泵吸入口处。
11、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绘制方法1、确定热水网路水压图的基准面及坐标轴。
2、选定静水压曲线的位置
3、选定回水管的动水压曲线的位置
4、选定供水管动水压曲线的位置
12、供暖热用户与热水外网的连接方式: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直接连接: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
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这种系统不需要其他能源,而是靠外网与用户
系统连接处供、回水压差工作的。
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
13、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不超压、不汽化、不倒空、保证热用户有足够的资用压力、热水网路回水管内任何一点的压力,都应比大气压力至少高出50kp ,以免吸入空气。
14、选择循环水泵时,应注意:
1、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在水泵工作点附近应比较平缓,以便当网路水力工况发生变化时,循环水泵的扬程变化较小。
2、循环水泵的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网的设计参数相适应。
3、循环水泵的工作点应在水泵高效工作范围
4、循环水泵的台数选择,与热水供热系统所采用的供热调节方式有关。
不得少于两台
5、当多台水泵并联运行时,应绘制水泵和热网水力特性曲线,确定其工作点,进行水泵选择。
15、热水网路补水装置的选择:1.流量
主要取决于整个系统的渗漏水量。
闭式热水管网补水装置的补水量,不应小于供热系统循环流量的2%;事故补水量不应小于供热系统循环流量的4%;对开式热水供热系统,开式热水网路补水装置的补水量,不应小于生活热水最大设计流量和供热系统泄漏量之和。
2,压力
补水压力不应小于补水点管道压力再加30~50Pa 。
当补水泵同时用于维持管网静态压力时,其压力应满足静态压力的要求
H ——热水网路补给水泵的扬程,Pa ;
H b ——热水网路补水点的压力值,Pa ;
H xs ——补给水泵吸水管路的压力损失,Pa ;
H ys ——补给水泵压出管路的压力损失,Pa ;
h ——补给水箱最低水位高出补水点的高度,m 。
3,补给水泵台数
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台数,不应少于两台,可不设备用泵,正常时一台工h H H H H ys xs b -++=
作,事故时两台工作;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不宜少于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16、水力失调:热水供热系统中各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要求的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
1.一致失调:热用户的x 都大于1或都小于1。
等比失调:所有热用户的x 值都相等。
不等比失调:所有热用户的x 值不相等。
2.不一致失调:热用户的x 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
17、循环水泵工作点确定
(1)绘出热水网路水力特性曲线,它表示出热水网路循环水泵流量V 及其压降ΔP 之间关系.
(2)再根据水泵样本绘出水泵特性曲线。
(3) 两条曲线交点A 即为水泵的工作点,即可确定网路的总流量和总压降。
18、热水网路的水力稳定性:就是指网路中各个热用户在其它热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
19、提高热水网路水力稳定性主要方法:1.相对地减小网路干管的压降。
增大干管管径,即选用较小R ,特别是增大靠近热源干管管径。
2.相对地增大用户系统的压降。
减少用户管径,即选用较大R ,可采用水喷射泵、调压板等。
20、初调节:
在通常情况下,供暖系统在建成投入运行后,由于各种原因,如设计本身的问题、小区扩建、改建的问题、调整阀门等客观因素,都会使供暖用户系统的流量不能满足流量的要求,使一些用户的室温不符合设计要求,即存在水力失调现象。
热水供热系统在投入运行初期,利用预先安装的调节阀门,对各支路的流量进行合理调节。
供热系统初调节亦即流量调节。
(2)初调节的目的
将热水供热系统实际工况调整到设计工况。
室内供暖系统进行初调节的目的是使供暖建筑物内所有散热器的热量分配达到设计值,以保证各个房间都达到供暖设计室温。
(3)初调节的特征
依靠流量调节消除系统运行工况失调问题,并将各热用户的运行流量调配到理想流量(热负荷需求的流量),解决系统流量分配不均问题。
(4)初调节方式
热水供热系统初调节分为室外和室内两部分。
首先通过调节各用户入口处和网路上的调节阀门,使热水网路的水力工况满足各用户的要求,然后再进行室内系统的调节。
供热系统的初调节也可在供热系统运行期间进行
21、集中供热调节方法
(1)质调节 2SV p =∆()V f H =
(2)量调节
(3)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
(4)间歇调节
22、运行调节根据调节地点不同分为集中调节、局部调节和个体调节。
23、
24、间歇调节: 当室外温度升高时,不改变网路的循环水量和供水温度,而只减少每天供暖小时数。
25、热力站构成:热力站通常有换热器、循环水泵、补给水泵,混合水泵、除污器、给水箱、补水箱、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过滤器等设备。
有的热力站内还设有凝结水箱、凝结水泵或软化水处理设备等。
为保证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站内还须设置必要的热工检测和安全保护装置
26、供热管线的布置与敷设方式:室外供热管道的敷设分为地上敷设(架空敷设)、地沟敷设 、无沟直埋。
合理的敷设方式及定线可节省投资,保证热网安全可靠运行,施工维修方便。
h
g h g b n h g b n h g w n w n t t t t G t t t t t t t t t t Q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