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网换热站集中监控系统优秀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热网供热控制系统设计_1

城市热网供热控制系统设计_1

城市热网供热控制系统设计发布时间:2021-10-18T05:05:41.585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13期5月作者:桑运明[导读] 伴随着房地产业的逐步兴起和基础建设体系的逐步完善,完成了乡村到城市的跨越桑运明山东中正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伴随着房地产业的逐步兴起和基础建设体系的逐步完善,完成了乡村到城市的跨越,为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氛围,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城市热网也随之铺设开来,成为社会未来发展潜力的标志。

通过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与下层检测模组相结合,优化热网系统,以二次管网供热温度为被控参数,通过调节一次管网流量进行控制。

其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效果稳定,热网供热成本降低。

关键词:城市热网;供热控制系统;设计引言热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对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对城市进行有序管理,首先要做到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有序地对热源进行直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城市供热需求多,分布集中,采取集中热源供热,可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改善传统分布式锅炉房供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减轻大气污染。

为使热网供热稳定,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控制器,便于人工科学管理,提升工业稳定性;应用PID算法减小偏差,可根据室内外温差自动调整热网温度变化,提高热网系统自动化程度。

1城市热网系统分析城市热网系统以集中供热为主要形式,以热电联产为主要热源,呈辐射状向周边供热。

详细划分为集中热源区、换热区、温控区、补水区与供热区五大块,热源区以热电厂为主,负责发电与供暖联合。

换热区以换热站为核心,为温控区最主要的信息采集机构,负责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度和流量、二次管网供、回水温度和流量、补水与泄流的流量检测等,换热站中的换热器是进行热量交换的主要场所。

温控区完成对整个运行系统的监控与操作,实现底层信息采集,电磁阀开度的调节与整个系统的停启。

热网监控系统(一)2024

热网监控系统(一)2024

热网监控系统(一)引言概述:热网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管理热网运行情况的系统。

它能够实时采集和分析热网运行数据,提供及时的故障报警和预警提示,从而保障热网的正常运行和节能优化。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热网监控系统的意义以及其主要功能与特点。

大点一:提高运行安全性1. 建立完备的热网设备状态监测体系2. 实时监测热网运行数据并进行异常报警3. 提供热网设备故障的故障定位与诊断方法4. 提供热网系统的应急处置方案5. 提供远程监控和操作功能,减少人为操作风险大点二:优化热网运行效率1. 实时监测热网温度、流量等关键指标2. 提供运行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3. 实现热网换热站的智能调控4. 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设备设施升级与改进策略5. 持续改进热网系统的运行方式和方法大点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 实时监测和分析热网能耗数据2. 提供能源消耗评估和节能建议3. 优化供热负荷的调整和分配4. 提供能源优化管理策略5. 实时监控能源泄漏和损耗情况,提供修复方案大点四:改善用户体验1. 提供用户热量使用情况的实时查询2. 提供故障修复进度的实时反馈3. 提供个性化的能源节约提示和建议4. 实现用户投诉与反馈的在线处理5. 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大点五: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1. 构建热网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2. 实现热网数据的分析和挖掘3. 提供基于数据的预测和决策支持4. 建立热网管理中心及决策支持平台5. 利用数据分析优化运维策略和决策流程总结:热网监控系统通过提高热网的运行安全性、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同时提供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够实现热网的智能管理和优化,从而为城市供热系统提供可靠而高效的保障。

随着热网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热网运行将迈向更加可持续和智能化的方向。

热力公司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热力公司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1.1 集中供暖旳发展概述集中供暖是在十九世纪末期, 随着经济旳发展和科学技术旳进步, 在集中供暖技术旳基本上发展起来旳, 它运用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 由集中旳热源向一种都市或较大区域供应热能。

集中供暖不仅为都市提供稳定、可靠旳热源, 改善人民生活, 并且与老式旳分散供热相比, 能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 具有明显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1 国外集中供暖发展概况集中供暖方式始于1877年, 当时在美国纽约, 建立了第一种区域锅炉房向附近14家顾客供热。

20世纪初期, 某些工业发达旳国家, 开始运用发电厂内汽轮机旳排气, 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 其后逐渐成为现代化旳热电厂。

在上世纪中, 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来, 西方某些发达国家旳城乡集中供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旳集中供暖事业长期以来是实行以积极发展热电厂为主旳发展政策。

原苏联集中供暖规模, 居世界首位。

地处寒冷气候旳北欧国家, 如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集中供暖事业发展迅速, 都市集中供暖普及率都较高。

据1982年资料, 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 集中供暖普及率为35%;丹麦集中供暖系统遍及全国城乡, 向全国1/3以上旳居民供暖和热水供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废墟中进行重建工作, 为发展集中供暖提供了有力旳条件。

目前除柏林、汉堡、慕尼黑等都市已有规模较大旳集中供暖系统外, 在鲁尔地区和莱茵河下游, 还建立了联结几种都市旳城际供暖系统。

在某些工业发达较早旳国家中, 如美、英、法等国家, 初期多以锅炉房供暖来发展集中供暖事业, 锅炉房供暖占较大比例。

但是这些国家已非常注重发展热电联产旳集中供暖方式。

1.1.2 国内集中供暖发展概况国内都市集中供暖真正起步是在50年代开始旳, 党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 特别是国务院1986年下发《有关加强都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旳报告》, 对国内旳集中供暖事业旳发展起到了极大旳推动作用。

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发表时间:2018-12-12T18:27:50.3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作者:孙雷[导读] 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主要是由光线以太网和人机界面-PLC-变频器组成的,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将PLC控制系统采集到的相关换热站视频信息和数据信息传送到远程终端上大庆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主要是由光线以太网和人机界面-PLC-变频器组成的,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将PLC控制系统采集到的相关换热站视频信息和数据信息传送到远程终端上,然后由远程服务器将这些信息以网页的形式传送出去,这样维护人员就能够对换热站进行监控。

本文就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换热站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节能;控制;无人职守换热站;远传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集中供热系统和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城市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集中供热系统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供暖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现在我国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了,为了提高集中供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必须要对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进行创新,这样我国人们生活的质量才能得到提升。

为在原有换热站的基础上节约运行成本,要从三方面着想:改进控制技术、节省人力、增强自动化管理。

控制技术改进,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使用变频、改进控制算法、减少设备启停次数、达到节约设备用电;节省人力,就是减少运行维护人员,由原来每个换热站的若干值班人员精减到无人值守,仅安置几个巡视人员从网络上监视多个换热站的运行情况,从根本上讲,节省人力的基础是技术手段的提高;增强自动化管理,就是对各个换热站进行集中管理,通过网络把各个换热站的信息汇总到服务器,通过曲线进行分析、对比,可宏观协调各个换热站的能源利用,动态地修改控制参数,最终达到提高供热质量、节约能源的目的。

换热站自控系统设计

换热站自控系统设计

一、绪论1.1、背景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很快,1997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80747万㎡,比1996年增加了9.96%。

到了1998年,全国有286个城,已占华北、东北、西北、山东、河南等采暖地区实有房屋面积的1/4以上。

当今社会已有集中供暖设施,供热面积达8.6亿㎡,供热管网为3.5万公里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人民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的提高,对城市供热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集中供热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及热能损失,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保证用户室内舒适性,达到最大节能效果,必须配备一系列的检测计量及调节控制系统。

同时,温度控制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集中采暖地区,为此我国从基础抓起在城市建立了各种供热站以实现城市人们的保暖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环保、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分配热量,让现有的热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好的供热服务是供热企业的首要任务。

将微机监控和自动化控制引入供热系统中,对供热系统的调节实现由手动到自动的转变,这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供热需求。

在供热行业大力推广计算机控制技术必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2、换热站的概述热力站按供热形式分直供站和间供站,前者是电厂直接供用户,温度高,控制难,浪费热能。

是最初电厂余热福利供热的产物。

后来开始收费,才有热力公司。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热商品化,热力公司开始提高供热质量,才有直供站,这属于集中供热。

还有锅炉供热,省掉电厂环节,但是效率低,污染大已近淘汰。

集中供热是发展方向,间供站为主。

间供站原理:电厂为一次线,小区为二次线,热源(电厂)热网(一二次线管网)热用户(居民楼和单位)连接处为热力站。

设备有:板式换热器,循环泵,一二次线除污器,补水泵,水箱,计量表,控制阀门等。

就是换热的地方把有热电场产生的高温蒸汽传输到各个居民小区里将蒸汽的热量传送到小区管网中个人理解就像一个变压器一样把高温蒸汽转换成七八十度的水再供暖。

基于SCADA的城市热网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SCADA的城市热网监控系统设计

O 引言
我 国北方地区冬季 目前主要采用集 中供 暖的方 式进行供热。在一级换热站 , 热电厂提供的高温蒸汽 将热量转换至高温热水 , 高温热水通过城市高温供热 管道输送至各居 民小区的二级换热站。在二级换热 站, 高温管道中的高温热水 ( 以下简称一 次网) 与进
居 民室 内暖 气片 的热水 ( 以下 简称 二 次 网 ) 过换 热 通 器 交换 热 量 … 。经 过 换 热 后 , 次 网 中 的热 水 流入 二 各 居 民家 中 。
作人员可在监控 中心监测整个热网的运行情况。并 且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上级管理部门, 由上级管理 部门通过互联 网向公众发布消息。 本系统已经应用于天津市多个供热小 区的集 中 供热管 网工程中, 实践证 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1 系统概 述
本文作者所设计的小 区集中供热管网工程热网 监控 系统 由三部 分 组 成 : 级 热 力站 控 制 系 统 、 级 一 二 换热站 R U控制系统和供热管网监பைடு நூலகம்中心计算机系 T 统。热网监控系统整体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 1 1 一 级热 力站控 制 系统 .
Ab t c : h e t gn t r sr t T e h ai ewokmont igs se i hsp p rsa po e sc n rl n uo t ns se b s d o CA- a n i n y t m nti a e rc s o t d a t mai y t m a e n S or i o a o DA ,a d ii a v n e er so aa c l cin a dc nr l e nt ig n d a c d i t m fd t ol t n e tai d mo i n .Th y t m a e n u e n lt f e t ts n e o z or e s se h s b e s d i oso a- h

热电联产项目热网工程供热方案及监控系统设计

热电联产项目热网工程供热方案及监控系统设计
热 电联 产项 目热 网工程供热 方案及监控 系统设 计
杨 婧文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1 1 8 8)
摘 要 :该项 目为 某 电厂 热 电联 产 项 目配套 热 网工程 , 项 目与原 有供 热 热 源相 结 合 , 新建 及 改建 热 力
网、 热力站 , 达到满足城 市集中供 热的要求。本文对项 目的热源构成、 供热管网、 首站和热电联产供热方
2 供热方案设计
2 . 1 热源概 况
负荷 , 以减少环境污染 , 实现节能减排 的目的。室外温 度为 5 ℃, 供 热 系统开 始供 热 , 在 温度 降至 一 1 ℃过程 中 ,
电厂2 X 3 5 0 MW 作 为 系统 热源 ;室 外温 度 降至 一 2 ℃系
统 开 启调 峰热源 , 与2×3 5 0 MW热 电实施 切 网运行 。
系统原 理如 图 1 所示。
供热能力为3 1 6 M W, 可供热面积约为5 5 0 万m z 。热源的 装 机容 量及 外供 热量 详见 表 1 。
表1 热 源 的 装 机 容 量 及外 供 热 量
事 故 状 态下 的紧 急预 案 计 划将 ( 2 X
3 5 0 M w)热 电联产配套管网与调峰配套
Ke y w o r d s :c o g e n e r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 h e a t i n g s c h e m e ; h y d r a u l i c c a l c u l a t i o n ; m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括: 新 建 一 级热 网长度 2 X 5 4 . 4 k m, 改造 一 级 热 网长度

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方案背景集中供热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城市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供暖方式。

然而,由于供热管线多、分布广,网络覆盖面广,供热监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愈加明显。

针对这一问题,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什么是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是指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云计算等技术,对供热管道、设备等进行远程监测的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等方式,增强对供热管线的监控、管理和预警能力,从而提高供热的安全性和供热服务的质量。

优点•提高了供热管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实时监控和预测,在管道漏水、物质泄漏、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下及时发现和解决,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降低了运营成本。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供热设备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提高了供热系统设计和调整的效率。

另外,通过数据分析和运营管理等方式,提高了供热运营效率,节约了成本。

•提升了服务质量。

监控系统通过提供实时监测、故障预警等服务,提高了对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同时,系统可以记录每个客户的服务历史,为后续服务提供参考。

系统构成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云计算平台、数据库、前端展示等组成。

•传感器:负责采集供热管道、设备等的运行数据。

•数据采集器: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将其上传到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负责存储、分析和处理采集的数据。

•数据库:存储系统的数据和配置信息。

•前端展示:提供对系统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管理。

系统构成图系统构成图系统方案我们的系统方案采用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云计算平台、数据库和前端展示等已有的技术,需要设计和开发的主要是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前端展示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等。

具体方案如下:1. 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的选择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是系统核心组成部分,需要选择稳定的、通用的硬件设备。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市场上已有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以保证其系统兼容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