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策略讲座

合集下载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考复习策略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考复习策略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的高考复习策略【摘要】2017年,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 的高考评价体系框架。

“一核”为核心功能,;“四层”为考查内容,;“四翼”为考查要求。

本文以高考题中的核心素养体现为例,探究新高考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从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考,复习什么,怎么复习,提出备考策略。

【关键词】高考核心素养复习策略一、问题提出2017年,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 的高考评价体系框架。

“一核”为核心功能,;“四层”为考查内容,;“四翼”为考查要求。

二、高考真题1.考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2022.06浙江卷)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

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

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

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

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

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答案】(1)①. 位于西北(北)②. 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2)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

(3)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浪费;产生湿涝,不利小麦生长;受灾时间短,灾后排水工程量大;抬高地下水位,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解析】本题以安徽、江苏两省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及该地区气温降水图为材料,涉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自然灾害成因、自然灾害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深刻含义经典诠释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深刻含义经典诠释

“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第一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二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解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把握两个字“思”、“广”:思,就是对每一道试题,要多想:考查知识是什么?解答思路有几个?同类试题见过没?答案组织顺畅吗?广,就是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1.“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2.“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3.“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4.“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2020-2021)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2020-2021)

• 2.函数的奇偶性
明函数的单调性等.

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会判断• 简单的函数的奇偶性;
b.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函 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 的综合性问题是高考热点,高频
• 3.函数的周期性
考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了解函数周期性的含义
• c.本节内容在高考中小题分值为 5分左右,覆盖能力题,属于掌握
的问题?
案例分析:初等函数性质
-------2019年考纲相关解读
考点、内容解读 、要求 : 分析解读
• 1.函数的单调性及最值
• a.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及单调
•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 值及其几何意义;
区间的求法及应用,如应用单调 性求值域、比较大小或证明不 等式,运用定义或导数判断或证
“从学科角度讲,要促进深度学习!就要为素养而教(用学 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非为学科 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 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 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
教师的作用就要设计好“如何让学生深度学习”,做好“新 课堂”。
深度学习的主题分类 ---转变观念
以“一章或几章内容”组成主题(单元) 以“一学期内容”组成主题(单元) 以“蕴涵在一些章节重要核心概念”组成主题(单元) 以“蕴涵在一些章节重要方法”组成主题(单元) 以“培养某个数学核心素养、基本能力”组成主题(单元)
“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 学会——会学 知识——能力——素养 训练——理解——思维品质
层次019年考试大纲与2018年对照没有变化,依次按照四个方面做出要求 :一是考核目标与要求;二是能力要求(提出七个层面);三是个性 品质要求;四是考察要求(提出五个方面)

情境视角下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备考教学策略

情境视角下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备考教学策略

情境视角下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备考教学策略作者:何宇吴学雏来源:《地理教育》2024年第04期摘要:以2020—2023年全国卷9套试题为例,从试题情境材料呈现方式、试题情境创设类型、试题情境创设区域尺度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分析近四年高考试题所依托试题情境创设的特征,并从多情景教学、注重情境与知识的关联、解题思维培养、增强图文解析能力和关注生活素材等方面提出高考地理备考教学策略。

关键词:试题情境创设;高考地理备考;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04-0040-06高考评价体系从“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解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同时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1]。

同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

地理试题考查学生在面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中,能够利用已储备的学科知识有效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地理试题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展现,也关系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的实现。

由此可见,创设合适的地理情境,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高考评价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本文以近四年全国高考地理试卷为例,厘清试题情境的呈现方式、类型和区域尺度,并提出相对应的教学复习策略。

一、地理试题情境的含义及分类情境一词最早来源于国外,由英语单词“situation”翻译而来。

它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

从辞海的解释来看,情境一般分为三类:真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

真实的情境即现实中存在的事实;想象的情境是只存在于意识中的场景;而隐含的情境则是指代着象征性的意义。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和“情景”虽然读音相近,但有着不同的含义。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19-2020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19-2020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和氯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二聚氯化铝(Al2Cl6)的结构式

其中铝原子轨道采用 杂化。
Fe2O3、3CO
3 25
2FeO 、 CO2 、 2CO
2Fe、3CO2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 ΔH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卷Ⅰ
H(kJ/mol)
Fe2O3、3CO 3
25 2FeO、CO2、2CO
2Fe、3CO2
FeO(s)+CO(g) Fe(s)+CO2(g) △ H=___________kJ/mol。
月考9
(二)形式多样,数据详实,加强综合性,强 化关键能力的考查
卷Ⅱ 卷Ⅲ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温度保持 80~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 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回归课本实验的复习
10.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
A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烯后静置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 CO2 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深刻含义经典诠释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深刻含义经典诠释

《中国⾼考评价体系》⼀核四层四翼的深刻含义经典诠释“四层”为⾼考的考查内容,即“核⼼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第⼀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性知识,是学⽣今后进⼊⼤学学习以及终⾝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知识绝⼤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层:关键能⼒重点考查学⽣所学知识的运⽤能⼒,强调独⽴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关重要的能⼒。

第三层:学科素养要求学⽣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的实践能⼒、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解读:“关键能⼒”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把握两个字“思”、“⼴”:思,就是对每⼀道试题,要多想:考查知识是什么?解答思路有⼏个?同类试题见过没?答案组织顺畅吗?⼴,就是⼴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层:核⼼价值要求学⽣能够在知识积累、能⼒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价值观。

这也体现了⾼考所承载的“坚持⽴德树⼈,加强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社会责任感”的育⼈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翼”为⾼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1.“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要具备适应⼤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和基本素养,包括全⾯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要求和健康健全的⼈格素养。

2.“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能够综合运⽤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法,多⾓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3.“应⽤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和实践能⼒。

解读《国家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解读《国家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如下:“一核”“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解读:1.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 -根本目标。

2.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

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 ,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3. "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 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第一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二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解读: "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把握两个字“思”、"广” : 思,就是对每-道试题,要多想:考查知识是什么?解答思路有几个?同类试题见过没?答案组织顺畅吗?广,就是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一核四层四翼”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一核四层四翼”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摘要: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当前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也开始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思想,促进原始地理教学形态的转变,让地理课堂更具特色。

对此,“一核四层四翼”的教学思想就开始进入高中地理课堂中,成为教师展开地理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

关键词:一核四层四翼;高中地理;德育“一核四层四翼”是一种高考评价体系,其中“一核”主要指出了高考应当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所服务,为高校选拔优质人才等内容,“四层”指出了高考中的四层考察目标,包含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等要素,“四翼”则指出了教育教学中的四个基本要求,包含基础性、综合性等,注重解释怎么考察学生的问题。

在展开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一核四层四翼”的体系,能够让地理课堂的教学更有方向,辅助学生更具针对性地面对高考。

一、融入德育元素,彰显“一核”导向在高考评价体系中指出了“立德树人”的核心立场,指出无论高考有多么重要,都是教育当中的一个环节,都需要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所以,在向学生教授地理课程的内容时,教师也不能将目光单纯地聚焦在地理课堂上,而是应当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等素质发展情况,使得学生在夯实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形成高尚的品格,促进道德素质的成长。

而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师展开教学工作的指南,教材是教师向学生讲解地理知识的依据,所以,为了更好地让彰显出“立德树人”的核心导向,地理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深入地分析,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以便在设定细致的目标中,指引教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城市化》中,教师就可以基于教材上安排的“城市化的概念、标志”等内容,进行如下教学目标的设计:(1)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掌握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认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作用;(2)过程和方法:基于的分析逐步确定城市化的概念;能够利用曲线图分析出世界城市化中的不同特点,结合案例分析和归纳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等;通过网络查询行为,认识到人们进城务工的动力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于农民工问题,端正学生对农民工的态度;基于城市化问题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关注我国的环境发展变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一些环保建议,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复习策略研究

2018·05教学研究“一体四层四翼”是高校招生改革的重要精神体现,并已经成为高考的评价体系。

各个学科也需按照此体系进行复习策略的调整。

笔者具体的复习策略是:增强课外阅读,打开学生的知识面;打破分章节复习的传统,培养学生大综合的思维方式;增强做题练习,把握题目的核心信息;训练知识运用,提升答题能力。

通过实施这样的复习策略,可以体现“一体四层四翼”的多方面目标要求。

摘要关键词地理复习;高考评价;“一体四层四翼”基于“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复习策略研究吴远东(晋江市内坑中学,福建晋江362200)在“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下,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卷比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靠死记硬背、靠套路复习地理课程已经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为此,高三地理复习要在策略上进行调整:教师要改教法,学生要改学法,通过改教法与改学法的结合,提升高三地理的复习效率。

一、“一体四层四翼”下高考内容的新趋向“一体”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评价体系,也就是高考的价值体系。

[1]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还要通过考试的导向性来帮助青少年立德树人,引导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四层”包括学科必备知识、学科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层”基本上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四翼”对应[2]。

其中,“四翼”是高考内容改革的直接体现。

在“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下,基础性溶于综合性、应用性。

创新性又是对综合性、应用性的融会贯通,甚至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实践体悟。

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联系实际进行知识应用的考生越来越难考出好成绩。

以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地理试题为例,选择题部分是分成了三个题组,每个题组就是一个专题,也就是一个案例,在一个专题中考察多个知识点。

如题组三是以“水循环”为主题,三个问题分别考察流域总体蒸发量、局部流域蒸发量、复杂环境下植物对水体的影响。

基于“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地理试题评析

基于“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地理试题评析作者:王进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3年第12期“一核”“四层”“四翼”指的是目前的高考评价体系,全面概括了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以及考查要求,说明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基于“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标准,以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地理试题为例,研究高考的命题价值及命题趋势,掌握高考的命题特点,能够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学习效果。

一、“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要考的问题。

“四层”是高考的考查内容,解决了考什么的问题,具体来讲是“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四翼”属于高考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主要同“四层”呼应。

二、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地理试题评析1.落实“一核”要点,明确人才培养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地理学科的“立德树人”,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人地协调观、地理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方面。

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地理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有机融合,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注重“学用结合”,坚持“所学即所用”。

例如,第1~3题以泉州胡萝卜种植为切入点,考查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作用、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等内容。

该题组体现了科技对于人类进步的推动作用,引领学生认识地理与社会生产的联系,开阔学生的社会视野。

第36题以埃塞俄比亚的灌溉农业发展为切入点,考查埃塞俄比亚发展灌溉农业的水资源条件和地形条件、推广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等。

2.围绕“四层”内容,多维考查地理素养“必备知识”是高考考查的基础,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要了解相应的地理知识,对所学的地理内容有系统性的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是标准化测量。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考试内容不再简单框定,高 考评价体系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明确界定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和测量标准 。
一、高考评价体系主要内容简介
(一)“一核”“四层”“四翼”
为什么考
高考评价体系
考什么 怎么考
考什么?
考查内容
核心价值 学科素养 关键能力 必备知识
指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 务
“思维方法”
是指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 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的内在认知品质。“思 维 方 法 ” 是思维的品质、方式和能力的综合,是个体高质量地解 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的基础。 “思 维方法”是认知加工的关键构件,是个体在信息时代所 必须具备的核心认知品质,也是未来社会人才所需要的 终 身 素 养 。 “思 维 方 法 ”包 含 3个二级指标:科学思维、 人文思维、创新思维
1)关键能力表现
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 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 能力。它是使学习者适应时代要求并支撑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 、 发展学科素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是高水平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学科素养导向,承接学科素养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实际,高考 评 价体系确立了符合考试评价规律的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第一方面是以 认识 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第二方面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 践操作 能力群;第三方面是涵盖了各种关键思维能力的思维认知能力群。根 据高考的 特征,高考评价体系将这三个方面关键能力的发展水平作为主要考 查内容,以 区分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引导基础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 培养。
综合性结构
情境
活动
为什么秘鲁寒流一次飓风都没有发生过?
应用性结构
情境
整体性思想
活动
针对洞庭湖萎缩问题,专家提出:治湖先治江,治江先治山的思路。 说出“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原理
创新性结构
情境 活动
情境 活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开放性 创新性
举例
针对我国重点扶贫地区的策略
宁夏彭阳县城阳乡杨坪村地处黄土高原,红梅杏、中药材(甘草)、 万 寿菊、山桃核等特色农产品众多,他们采取“村委会+合作社+乡土人才 +贫 困户” 模式,由杨坪村委会和实用技术人才统一管理,成立淘宝电商平 台, 建立了“ 旅 游 +扶贫”运行模式。
2020高考地理备考冲刺阶段建议
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复习备考策略
2020年4月
各位老师,大家好!感谢百师联盟和 智达领航提供这个平台,让我们共同交 流 学科命题趋势分析及考试内容改革方 向的 解读。
研讨内容 高考评价体系
复习备考策略
纲举目张
2019年12月19日,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
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 领
支撑学科素养的能力表 征
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
怎么考
基础性
四翼
综合性 应用性
创新性
情境
活动


情境 活动
情 境




情境

活动


基础性结构
情境 活动
当东5区是8点,东8区是几点?
南美智利和美国加洲都产高质量的车厘子,但智 利车厘子在每年一月份前后出口中国数量多,试分 析 原因。
操作运用
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 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运用实验等动手操作 方 法,探究所要解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 境中 的各种问题。综合各种技术方法进行组合 创新, 将创意或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 物品进行 改进与优化,创新性地解决现实情境 问题。
语言表达
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 相关知识与能力,准确传达信息并进行交流沟通。能够 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选用口语、书面语等不同语体 并 灵活转换。熟练运用图像、图表、图片表达思维、观点, 借助口语、书面语或绘图等方式表达抽象的概念。灵活 运用各种文本形式准确表达个人的情感、思维和观点 。 能够根据情境需要,运用外语进行交流。
创新思维
运用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 组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注重独立性、批判性、发散 性的思考。综合运用直觉的、顿悟的、灵感的、形象 的、逻辑的方法,提出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新 设想,创新性的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 种问题。
(三)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思维素养的核心体现
选自宁夏日报:2019年1月18日
(3)写出杨坪村“村委会+合作社+乡土人才+贫困户”模式的优势。
(二)学科素养指标体 系
学科素养指标体系
研究探索
实践探索 操作运用
语言表达
研究探索 根据应对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 动 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活动 。 分析结果,提出新观点或发现新问题,寻求有效的 问 题解决方法。
人文思维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审美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应 对各种问题。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从多元性、 情境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 时序性等方面把握问题与事物的本质。综合运用联想 、 类比、引申等思维方法,组织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 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
出版社共同举办“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会 上《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 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发布。
2019年11月底12月初,山东、海南等省市举行了一次适应性考试, 试题主要就是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指标来命制的,试题结构和内容等变 化 很大,向全国传递了一个信号,即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 是 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布 ,必 将对高校优秀人才的选拔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和 推 进作用。
与以往考试大纲相比,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具有自身鲜明特色: 一是全新的评价理念。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远大于知识的考查,不仅 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 的提升,贴近生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的评价理念 , 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
二是独立的学科化操作,建立新的单科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色, 建立符合自身学科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
科学思维
思维方法 人文思维
创新思维
科学思维
采用严谨求真的、实证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应对各种 问题。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采用实证数据分析 事物的内部结构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以抽象的概念反 映 事物之间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运用抽象与联想 、归 纳与概括、推演与计算,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来组织、 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 境 中的各种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