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桥实验报告
实验十八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十八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直流电桥的基本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2.学习使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直流电桥主体:包括电源、电桥、电流计等组成;2.高精度套装电阻箱;3.电导线;4.多用表;5.尺子。
三、实验原理直流电桥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欧姆定律,利用电桥平衡条件来测电阻值。
在实验中,通过调整电桥的阻值,使得电流为零,即在两端读取到相同电压,此时被测电阻值等于设置的阻值。
四、实验步骤1.将直流电桥接通电源,并将高精度套装电阻箱接入电桥的两个相反支路上;2.调节电阻箱阻值,使得电桥两侧的电流为零;3.记录此时电阻箱上的阻值,即为被测电阻值;4.通过多用表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使用直流电桥对5个不同电阻进行测量,分别记录电桥两侧的电阻值和电阻箱上的设定阻值,并计算误差。
被测电阻(Ω)电桥两侧电阻(Ω)设定阻值(Ω)误差(Ω)R1 2.98 3 0.02R2 4.01 4 0.01R3 10.03 10 0.03R4 20.05 20 0.05R5 50.02 50 0.022.数据处理将每次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误差计算,如下所示:误差=电桥两侧电阻-设定阻值每次测量的误差都小于0.1Ω,符合实验的要求。
六、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使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并且对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
由于实验所用的仪器与器材都是高精度的,所以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符合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直流电桥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电阻的工具,其精度可以达到0.1%以上,比其他测量方法更为准确和稳定。
因此,掌握直流电桥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电阻的测量和实验研究非常重要。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实验过程中,注意到电阻的接触是否良好,避免一些干扰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对仪器进行了正确的关闭和清理。
直流电桥实验报告

清 华 大 学 实 验 报 告系别:机械工程系 班号:72班 姓名:车德梦 (同组姓名: ) 作实验日期 2008年 11月 5日 教师评定:实验3.3 直流电桥测电阻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初步掌握直流单电桥的使用方法;(2)单电桥测量铜丝的电阻温度系数,学习用作图法和直线拟合法处理数据; (3)了解双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原理,初步掌握双电桥的使用方法。
(4)数字温度计的组装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1.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惠斯通电桥(单电桥)是最常用的直流电桥,如图是它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R 、2R 和R 是已知阻值的标准电阻,它们和被测电阻x R 连成一个四边形,每一条边称作电桥的一个臂。
对角A 和C 之间接电源E ;对角B 和D 之间接有检流计G ,它像桥一样。
若调节R 使检流计中电流为零,桥两端的B 点和D 点点位相等,电桥达到平衡,这时可得x R I R I 21=,1122I R I R =两式相除可得R R R R x 12=只要检流计足够灵敏,等式就能相当好地成立,被测电阻值x R 可以仅从三个标准电阻的值来求得,而与电源电压无关。
这一过程相当于把x R 和标准电阻相比较,因而测量的准确度较高。
单电桥的实际线路如图所示:将2R 和1R 做成比值为C 的比率臂,则被测电阻为CR R x =其中12R R C =,共分7个档,0.001~1000,R 为测量臂,由4个十进位的电阻盘组成。
图中电阻单位为Ω。
2. 铜丝电阻温度系数任何物体的电阻都与温度有关,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文的升高而增大,有如下关系式:)1(0t R R R t α+=式中t R 、0R 分别是t 、0℃时金属丝的电阻值;R α是电阻温度系数,单位是(℃-1)。
严格地说,R α一般与温度有关,但对本实验所用的纯铜丝材料来说,在-50℃~100℃的范围内R α的变化很小,可当作常数,即t R 与t 呈线性关系。
直流电桥与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与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直流电桥与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桥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电阻的值。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直流电桥来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并探究其应用于电路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直流电桥,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并掌握电桥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同时,我们还将探究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以及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直流电源2. 直流电桥3. 不同阻值的电阻器4. 电压表5. 电流表6. 连接线等三、实验步骤1. 将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桥的A点相连,负极与电桥的B点相连。
2. 将电桥的C点与电阻器的一端相连,将电桥的D点与电阻器的另一端相连。
3. 通过调节电桥上的可变电阻,使得电桥两侧的电压差为零。
4. 记录下此时电桥上的电阻值,并计算出电阻器的阻值。
5. 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器,重复步骤3和4,记录并计算出各个电阻器的阻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电阻器的阻值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电桥能够准确测量电阻的阻值。
我们还发现,电阻值与电流、电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值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R=V/I。
通过实验数据的计算,我们验证了这一关系。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了电阻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当电阻值增大时,电流减小,电压差增大。
这说明电阻对电路中的电流流动起到了阻碍作用,同时也导致了电压的分布不均匀。
因此,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电阻的选择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五、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桥的精度和电阻器的质量等因素,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使用更精确的电桥仪器,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选择质量良好的电阻器,减小电阻器本身的误差。
3. 在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直流电桥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成功测量了不同电阻的阻值。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直流电桥方法测量给定电阻的阻值,并熟悉电桥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直流电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测量电阻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桥平衡条件来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
一个典型的直流电桥由四个电阻组成,分别是R1、R2、R3和Rx。
其中R1和R2称为标准电阻,R3称为电位器。
电桥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电位器的电阻,使电桥两对端电压为零,即平衡状态。
根据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公式可得:R1 / R2 = Rx / R3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求解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通常会取多个平衡点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要求,搭建直流电桥电路。
2.通过调整电位器,使得电桥两端电压为零,记录下此时电位器的阻值。
3.重复步骤2,至少取三组平衡点,记录下每次电位器的阻值。
4.计算每次测量得到的待测电阻Rx的平均值。
5.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计算误差并分析原因。
实验数据和结果下表是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数据:测量次数电位器阻值(Ω)待测电阻Rx (Ω)1 100 1002 105 1053 98 98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得到待测电阻 Rx 的平均值为101.00 Ω。
计算误差和分析假设标准值为100 Ω,根据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出相对误差:误差 = | (测量值 - 标准值) / 标准值 | × 100%= | (101.00 - 100) / 100 | × 100%= 1%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测量结果的误差为 1%。
这种误差可能来自于实验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接线不良、电源波动等。
结论通过直流电桥方法测量得到的待测电阻 Rx 的阻值为101.00 Ω,相对误差为 1%。
这个结果与预期的标准值接近,说明实验的准确性较高。
但仍需注意实验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搭建直流电桥电路并调整电位器,成功测量了给定电阻的阻值。
直流平衡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记录

直流平衡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报告记录:直流平衡电桥测电阻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直流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
2.掌握电桥平衡的原理及调节方法。
3.了解直流电桥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直流平衡电桥是一种高精度的电阻测量方法,常用于测量小电阻或高精度的电阻。
其原理基于电桥平衡时,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的比值等于电桥两臂的电阻比值。
通过调节电桥的电阻值,可以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准确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直流平衡电桥、电源、电阻器、导线等。
2.将电源与电桥连接,电桥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接地。
3.将待测电阻放置在电桥的两个桥臂之间。
4.调整电桥的电阻值,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此时,电桥输出的电压为零。
5.读取电桥上待测电阻的值,并与标准电阻进行比较。
6.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误差来源。
7.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使用直流平衡电桥测量电阻具有较高的精度,误差较小。
实验中采用了高精度的电阻器和电桥,同时对实验环境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避免了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此外,通过调节电桥的电阻值,可以获得更高的测量精度。
五、结论与建议1.结论:本实验通过使用直流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验证了电桥平衡的原理及调节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直流平衡电桥是一种高精度的电阻测量方法,适用于小电阻或高精度的电阻测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2.建议: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和阻值的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掌握直流平衡电桥测电阻的方法。
同时,对于更精密的测量需求,可以尝试采用更先进的电桥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保护电桥设备,避免因误操作或环境因素导致损坏。
六、参考文献(此处列出参考文献)。
直流双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双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1. 实验背景与目的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聊一个看似复杂但其实挺有趣的实验:直流双臂电桥测电阻。
你一定听说过电阻吧?就是那种在电路里像“小桥”一样挡路的玩意儿。
那电桥又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我们测量电阻的好帮手。
简单来说,电桥就像是帮我们找到电阻“家门口”的探测器。
我们通过这个实验,能学到怎么利用电桥测量电阻,还能增加对电路的理解,明白电流是怎么在电路里“流动”的。
2. 实验原理2.1 直流双臂电桥的工作原理咱们先来搞明白这个电桥是怎么工作的。
电桥就像是一座有四个“路口”的桥,电阻分布在这些“路口”上。
我们的目标是调整桥上的电阻,使得“桥”的两边电流平衡。
这个平衡就像是一个精巧的秤,左边和右边的重量相等。
通过调整电阻,使得电桥在“平衡点”上,我们就能计算出未知电阻的大小。
说白了,电桥就是一种“找平衡”的工具,能帮助我们精确地测量电阻。
2.2 直流电桥的结构与功能电桥的结构其实也不复杂。
主要有四个电阻,还有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
电桥里有两个电阻是已知的,两个是未知的。
我们调节电桥上的滑动电阻,使得电流表上的读数为零。
这样,我们就能找到一个电阻和另一个电阻相等的点,进而计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电桥就像一个神秘的计算器,让我们用简单的方式找出电阻的“秘密”。
3. 实验步骤3.1 实验前的准备首先,咱们得把所有的实验设备准备好。
电桥、已知电阻、未知电阻、滑动电阻、万用表等都要准备齐全。
然后,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作,确保所有的电线连接都稳固。
注意了,这里千万别马虎,不然测量结果会跑偏。
做好这些准备,就可以开始实验啦!3.2 实验过程首先,把电桥的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分别接到电桥的两个电路里。
接着,把滑动电阻接到电桥的另一个电路里。
然后,逐步调整滑动电阻,直到电流表上的指针为零。
这个时候,你就达到了电桥的平衡状态。
读出这时电桥上的数值,就可以计算出未知电阻的值了。
最后,别忘了记录下你的结果,并且检查是否与理论值相符。
直流电桥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直流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原理;2.掌握直流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方法;3.探究不同测量条件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直流电源、电桥、标准电阻、待测电阻、电阻箱、导线等。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桥电路的相应接口;2.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尽量接近零,并固定滑片位置;3.加入标准电阻:在电桥电路上加入一个已知电阻的标准电阻;4.测量电阻:将待测电阻连入电桥电路中,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标准电阻使电流表示数最接近零;5.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标准电阻值、电阻箱设置值以及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的示数;6.重复实验:根据实验需要,可以多次重复实验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实验数据处理:1.计算未知电阻值的实验结果:根据电桥电路中的已知电阻值和相应示数,可以通过比值关系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3.讨论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误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实验中我们使用直流电桥法测量了一个未知电阻的值,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电阻值:1000Ω电阻箱设置值:500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示数:50我们通过计算得到的待测电阻值为:500Ω×1000Ω/50=1000Ω1.电桥电路的接线不稳定,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电阻箱的阻值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3.实验中可能存在读数误差和实验操作误差等。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保持电桥电路的接线稳定,并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情况;3.实验中要仔细读数,减小读数误差的影响;4.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结论:。
直流电桥测量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测量电阻实验报告直流电桥测量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桥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电阻值。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直流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探究其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直流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了解电桥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桥测量电阻的操作技巧,以及理解电桥在电阻测量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直流电桥是一种基于电位差平衡原理的仪器,常用于测量电阻值。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电桥中的电阻值,使得电桥两个对角线上的电位差为零,从而达到测量电阻的目的。
电桥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源、电阻箱、待测电阻和检流计。
三、实验步骤1. 将电桥的电源接入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稳定。
2.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得待测电阻与电阻箱的总阻值相等。
3. 将待测电阻与电阻箱连接至电桥的两个对角线上。
4.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得电桥两个对角线上的电位差为零。
5. 读取电阻箱上的阻值,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在操作电桥时,应注意电源的稳定性,避免电阻值的误差。
2. 调节电阻箱时,应缓慢调节,以免产生过大的电位差。
3. 在读取电阻值时,应注意读数的准确性,避免误差的出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测量了几个不同电阻值的待测电阻,并记录下了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准确阻值,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差异,我们可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精度。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直流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深入了解了电桥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电桥测量电阻的操作技巧,并且了解了电桥在电阻测量中的重要性。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对比,也让我们认识到实验误差的存在,并且提醒我们在实验中要注意准确性和精度。
七、实验改进与展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电源的稳定性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今后可以尝试使用更稳定的电源设备,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此外,可以进一步研究电桥的其他应用,如测量电容和电感等,以扩展实验的深度和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 华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系别:机械工程系 班号:72班 姓名:车德梦 (同组姓名: ) 作实验日期 2008年 11月 5日 教师评定:
实验3.3 直流电桥测电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初步掌握直流单电桥的使用方法;
(2)单电桥测量铜丝的电阻温度系数,学习用作图法和直线拟合法处理数据;
(3)了解双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原理,初步掌握双电桥的使用方法。
(4)数字温度计的组装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1.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惠斯通电桥(单电桥)是最常用的直流电桥,如图是它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R 、2R 和R 是已知阻值的标准电阻,它们和被测电阻x R 连成一个四边形,每一条边称作电桥的一个臂。
对角A 和C 之间接电源E ;对角B 和D 之间接有检流计G ,它像桥一样。
若调节R 使检流计中电流为零,桥两端的B 点和D 点点位相等,电桥达到平衡,这时可得
x R I R I 21=,
1122I R I R =
两式相除可得 R R R R x 12=
只要检流计足够灵敏,等式就能相当好地成立,被测电阻值x R 可以仅从三个标准电阻
的值来求得,而与电源电压无关。
这一过程相当于把x R 和标准电阻相比较,因而测量的准确度较高。
单电桥的实际线路如图所示:
将2R 和1R 做成比值为C 的比率臂,则被测电阻为
CR R x =
其中12R R C =,共分7个档,0.001~1000,R 为测量臂,由4个十进位的电阻盘组成。
图中电阻单位为Ω。
2. 铜丝电阻温度系数
任何物体的电阻都与温度有关,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文的升高而增大,有如下关系式:
)1(0t R R R t α+=
式中t R 、0R 分别是t 、0℃时金属丝的电阻值;R α是电阻温度系数,单位是(℃-1)。
严格地说,R α一般与温度有关,但对本实验所用的纯铜丝材料来说,在-50℃~100℃的范围内R α的变化很小,可当作常数,即t R 与t 呈线性关系。
于是
t
R R R t R 00-=α 利用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可制成电阻温度计来测温。
例如铂电阻温度及不仅准确度高、稳定性好,而且从-263℃~1100℃都能使用。
铜电阻温度计在-50℃~100℃范围内因其线性好,应用也较广泛。
3. 双电桥测低电阻
用下图所示的单电桥测电阻时,被测臂上引线1l 、2l 和接触点1X 、2X 等处都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