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表》
运城市盐湖区北门滩水环境调查分析

山西水利运城市盐湖区北门滩水环境调查分析王辉(运城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站,山西运城044000)[摘要]北门滩地表来水主要为运城市常硝渠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和雨洪径流。
文章调查了北门滩自然环境概况及水环境现状,分析了北门滩多年来水、排水过程,通过2007—2017年近10年逐日调洪演算,得出了北门滩库水位变化特征。
建议防洪起调水位控制在332.0m ~333.0m ,入汛(6月1日)前库水位控制在334.0m 以下,其余时间库水位不能超过334.5m 。
[关键词]北门滩;测深仪;调洪演算;单因子污染指数[中图分类号]X82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7042(2020)10-0019-021北门滩概况北门滩位于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北,是防止永济市及盐湖区流域内地表及浅层地下水流入盐池的重要滞洪滩之一,也是运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门滩紧靠解州城北,西依西塬湖水库,与西塬湖水库大坝相接,同蒲铁路从南边通过。
239省道分别穿滩而过,将北门滩分割成了西滩、中滩和东滩,省道和铁路下设有涵洞,各滩水体不能连通。
北门滩原来的作用是保护盐池,截流上游洪水和西塬湖水库泄洪,保护下游居民及企业。
目前运城市盐湖区城内80%~90%的雨污洪水引入北门滩,北门滩成了将城市雨污水提排至西塬湖水库的中转站。
北门滩与西塬湖联动运行,非汛期城区雨污水通过常硝渠先排入北门滩,再通过泵站提排至西塬湖水库;汛期西塬湖水库防汛压力大时,堵住常硝渠进口,从邱家坡村北引常硝渠水进北门滩。
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 14/67-2014),北门滩水环境功能为排污控制区,水质要求为Ⅴ类水。
地表水水质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Ⅴ类水标准,超标项目为高猛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和氟化物;地下水水质不能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4848-93)中Ⅲ类水标准,超标项目为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氮。
山西省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状况分析

划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 ,主要协调地 区 间关 系, 并考 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二级区划主要 协调用水部 门之 间的关系 。 区划 中确定了各水域 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序 , 制定 了水域功能不遭破坏 的水资源质量保护 目标 ,将水资源
保护和管理 的 目标分解到各功 能区单元 ,从而使管理和保 护
山西省 水功能 区划及水质状况分析
宋 颖
( 山西省水文水 资源勘测局 , 太原 0 0 0 ) 3 0 1 摘 要: 文中主要介绍 了山西省水功能 区的构成及分布情况 , 对山西省水功能 区水质状 况及
达标情况进行 了分析 , 并针 对水功能区存在 的问题提 出了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 水功 能 区 ; 质 ; 水 迭标 ; 护 措 施 保
更有针对性 ,通过各功能区水 资源保护 目标的实现保障水 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各水功能区的水质保护 目标见表 1 。
表 1 水 功 能 区水 质 保 护 目标 一 览 表
区域 内大部分水域 的保证率 和水 质仅 能满足农业用 水要求 。
另外 目前大规模 的地下水超采 已造成了一系列 的生 态灾难 , 改变农业灌溉 以地 下水 为主 , 与生活用水争 夺地下水源 的局
工业用水 区 农 业 用 水 区
渔 业 用 水 区
划将 大部 分水 域划为农 业用水区 。 ) 护区中主要以源头水 2保
保护 区为主 , 占保护 区总数 的 7 %。 自然保护 区和调水水 源 5 保护 区在 区划中所 占比例较小 。 其原 因是 由于山西河流多属 于 自产外 流型水系 , 绝大 部分河流发 源于境 内 , 向省外 发散 流出。因此 源头水保护区是本次 区划 的主要功 能区。3 优先 ) 考虑饮 用水源 。河流上游和大 中型水库 , 水环境质量 相对较 好, 多是工业 和城市生 活饮用水 源地 , 区划优 先考 虑的重 是 点 。本次规划 的饮用水源 区是指具备 以下条件的水域 : 目前 已作 为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 的水域 ; 能够满足生 活用水保证率
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峪沟煤业有限公司

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峪沟煤业有限公司0.90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后期开采地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北京绿方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乙字1035号二O一六年十月目录1 前言 (1)2 总则 (3)2.1编制依据 (3)2.2评价目的及原则 (8)2.3评价时段 (9)2.4评价等级 (10)2.5评价范围 (12)2.6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14)2.7评价工作内容及重点 (17)2.8保护目标 (17)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0)3.1工程概况 (20)3.2工程分析 (31)3.3现有工程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55)3.4污染源及环境污染因素分析 (61)3.5“以新带老”措施 (72)3.6“三本帐”分析 (72)4 项目区环境概况 (74)4.1自然环境概况 (74)4.2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74)4.3社会环境概况 (75)4.4桑干河自然保护区 (75)5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 (76)5.1制约项目建设的环境因素 (76)5.2拟建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77)5.3评价因子的筛选 (79)6 地表沉陷预测及生态影响评价 (82)6.1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82)6.2建设期生态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91)6.3地表沉陷预测与评价 (91)6.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02)6.5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107)6.6生态管理与监控 (113)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17)7.1地层与构造 (117)7.2水文地质条件 (118)7.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9)7.4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122)7.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31)7.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37)8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38)8.1地表水环境污染源现状调查 (138)8.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38)8.3建设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138)8.4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9)8.5水资源利用及水污染防治措施 (140)9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142)9.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42)9.2气象资料调查 (143)9.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44)9.4评价结论 (145)10 声环境影响评价 (146)10.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46)10.2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47)10.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7)10.4现有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49)11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151)11.1运营期固体废物数量与处置措施 (151)11.2固体废物组成及成份分析 (151)11.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54)12 水土保持方案 (156)12.1方案设计水平年及服务年限 (156)12.2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156)12.3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156)12.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预测时段 (157)12.5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 (158)12.6水土流失监测 (158)12.7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59)12.8结论 (160)13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161)13.1循环经济分析 (161)13.2清洁生产分析 (161)14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66)14.1环境管理与环境监理 (166)14.2环境管理计划 (167)14.3环境监测计划 (169)14.4环境管理和监测经费预算 (173)14.5环境保护措施验收 (174)15 工业场地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177)15.1工业场地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177)15.2矸石场地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180)16 环境风险评价 (185)16.1环境风险识别 (185)16.2矸石坝垮塌风险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185)16.3奥灰突水的环境风险分析 (187)16.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90)16.5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91)17 总量控制 (194)17.1项目区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 (194)17.2污染物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 (194)17.3总量控制指标 (195)18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96)18.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96)18.2运营期污染防治对策 (196)18.3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203)18.4矿井服务期满后恢复措施 (203)18.5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03)18.6小结 (204)1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05)19.1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分析 (205)19.2环境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 (208)20 公众参与 (212)20.1公众参与目的 (212)20.2信息公示 (212)20.3公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14)20.4公众意见的落实 (216)20.5公众参与“四性”分析 (217)21 项目建设与国家政策及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218)21.1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218)21.2矿区总体发展规划 (218)21.3与矿区规划环评协调性分析 (220)21.4与山西省产业政策及规划的协调性 (223)22 评价结论与建议 (226)22.1项目概况及主要建设内容结论 (226)22.2项目环境影响结论 (229)22.3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总结 (235)22.4评价结论 (237)22.5建议 (237)附件:(1)《委托书》;(2)《关于朔州市朔城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1号);(3)《关于核定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峪沟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函》(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函[2011]1568号);(4)《关于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峪沟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复函》(朔州市环境保护局,朔环函[2011]180号);(5)《采矿许可证》(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7493,2012年11月26日);(6)《关于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峪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补充勘探地质报告的批复》(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煤经地字[2014]991号);(7)《关于同煤集团同生峪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开采设计审查意见的批复》(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煤经整合字[2015]290号);(8)《关于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峪沟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先期开采地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函[2011]2347号,2011年10月26日);(9)《关于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峪沟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先期开采地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朔州市环境保护局,朔环审[2016]10号,2016年1月18日);(10)《关于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峪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意见》(山西省水利厅,晋水保函[2015]83号,2015年1月26日);(11)《关于山西晋北煤炭基地朔南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国家环保部,环审[2009]349号,2009年7月27日);(1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13)矸石成分分析及淋溶实验报告;(14)相邻矿井安全互保协议;(15)占地协议;(16)矸石处置协议;(17)高硫煤洗选协议;(18)公众参与调查表;(1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山西省重点行业“一本式”环评报告编制技术指南 煤层气开采

山西省重点行业“一本式”环评报告编制技术指南煤层气开采(试行)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前言为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市场主体倍增要素服务保障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晋政办发〔2022〕7号)精神,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煤层气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内容、格式和要求,用于指导山西省境内此类报告书编制工作。
具体编制工作可根据项目特点及所在区域环境特征进行适度调整。
目录1概述 (1)1.1建设项目背景及特点 (1)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1)1.3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1)1.4政策及规划情况 (1)2总则 (2)2.1工作依据 (2)2.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确定 (2)2.3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3)2.4评价标准 (4)2.5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5)2.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5)3工程分析 (8)3.1现有项目工程分析 (8)3.2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8)3.3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3)3.4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污染源源强核算 (13)3.5项目建设前后污染物排放变化分析 (17)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9)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19)4.2环境敏感区 (19)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0)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7)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27)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9)5.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3)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3)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35)5.6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36)5.7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7)5.8环境风险评价 (38)5.9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40)6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41)6.1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1)6.2运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41)6.3生态环境环保及恢复措施 (42)6.4环保措施及环保投资估算 (43)6.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 (44)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45)7.1环境管理 (45)7.2环境监测计划 (45)8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8)8.1项目概况 (48)8.2环境质量现状 (48)8.3环境保护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48)8.4主要环境影响 (48)8.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48)8.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48)8.7评价结论 (48)附录 (49)1附件 (49)2图件 (49)3附表 (49)1.1建设项目背景及特点1.1.1项目背景简要介绍项目建设背景、区块勘探开发进展、备案情况等。
山西小回沟煤业有限公司

清单内容
本项目变化情况
备注
规模
1、设计生产能力增加30%及以上
生产能力3.0Mt/a,不变
2、井(矿)田采煤面积增加10%及以上
矿区面积33.5877km2,不变
3、增加开采煤层
开采03、2、5、6、8和9号煤共6层煤,不变
地点
4、新增主(副)井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等各类场地(包括排矸场、外排土场),或各类场地位置变化
工业场地用地红线内优化布局,工业场地地理位置不变
5、首采区发生变化
采区划分调整,首采区由原设计的一水平一、二采区调整为新划定的一水平二采区,首采区面积减小
重大变动
生产工艺
6、开采方式变化:如井工变露天、露天变井工、单一井工或露天变井工露天联合开采等
斜井开拓,开采方式不变
7、采煤方法变化:如由采用充填开采、分层开采、条带开采等保护性开采方法变为采用非保护性开采方法
③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调查、收集到的有关文件、资料,在环境现状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模型模拟、类比分析等手段,对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预测及评价,同时结合小回沟矿井已施工工程环境影响实际情况提出环境整改措施,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3)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整理各环境要素的分析、预测成果,评价工程建设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论证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邀请了有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有针对性地咨询、研讨。
二、项目建设概况
小回沟矿井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古交市境内,隶属山西小回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边界由12个拐点组成,面积33.5877km2,开采标高为+630m至+958m,区内可采及局部可采03、2、5、6、8、9号共6层煤层,共计可采储量265.87Mt,设计生产能力3.0Mt/a,斜井开拓,一次采全高采煤,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小回沟矿井井田位置、开采规模、开采方式、开采煤层等与西山矿区总体规划及矿规环评要求一致。同时已在矿井工业场地东北侧配套建设相同规模的选煤厂(已单独立项和开展环评,晋环函【2010】886号,2010年8月31日),目前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洗选设备安装与调试。
山西省涉毒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山西省戒毒康复医院)

山西省涉毒病残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山西省戒毒康复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编制日期:二○一七年四月目录1概述.....................................................................................................................1-1 1.1 建设项目的特点.......................................................................................... 1-1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1-2 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1-3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1-3 1.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1-32总则.....................................................................................................................2-1 2.1 编制依据...................................................................................................... 2-1 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2-3 2.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2-7 2.4 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2-9 2.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13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1 3.1 建设项目概况.............................................................................................. 3-1 3.2 影响因素分析.............................................................................................. 3-8 3.3 污染源强核算............................................................................................ 3-26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 4.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4.2 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4-8 4.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8 4.4 区域污染源调查........................................................................................ 4-12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4 5.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汾河临汾段水污染总量控制方案分析

有 长系列 资料 的河 段 ,设 计 流 量 按 9 0%保证 率 最 枯 月 平 均 流量 确定 ; 长 系 列 资料 的河 段 , 用 最 无 选 近 l 最小 月平 均流 量作 为设 计 流量 。 0年 322 综合 降解 系数 K ..
综合 降解系数反映了污染物在水体作用下降解 速 度 的快慢 。选取 无 支 流和排 污 口汇人 的河段进 行试
1 地表 水环 境现状 汾 河 在 临 汾 市 的 流域 面 积 1 0 m ,河 长 为 01 3k 2
3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 为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 实现水资源 的优
化配 置 和有 效保 护 , 必须 对 各河 流 水 功能 区纳 污 能力
13 汾河临汾段水体污染较为严重 合较快 , 故纳污能力计算采用一维模型 :
[ Q∑ e( 一Qp =( xk )ox一 + p赢 Ce(
式中: p 一
一
计算单元的纳污能力, s g; / 河 段 的设计 流量 , 3 ; m/ s
规划 河段 上 断面污 染物 浓度 , gL m /;
[ 摘要 ] 对汾河临汾段 水环境 现状 , 针 依据各 水功 能 区水质 目标 、 水体 自净能 力、 设计流 量及 功能 区长度等特
征 资料 , 用水质模型分析计算 了水体 纳污能 力, 出了各功 能区化 学需氧 量 C D、 氮总量控 制方案 , 应 提 O 氨 为水 资源保护和管理提 出了重要依据 。 [ 关键词 ] 纳污能力; 总量控制方案 ; 汾河临汾段 [ 中图分类号 ] V 1. T 2 34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 号 ]0 4 7 4 (0 7 0 — 0 7 0 10 — 0 2 20 )3 0 2 — 2
测 断面 全部 为劣 V类 水 。主 要超 标 污染 物 为 氨氮 、 挥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27•【字号】长政发〔2021〕31号•【施行日期】2021.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长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第1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长治市人民政府2021年9月27日长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一、总则(一)规划背景1.任务由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然是农村人居环境最突出的短板,面临着思想认识和资金投入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为持续做好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照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晋环土壤〔2019〕2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晋环土壤函〔2019〕75号)等文件要求,特编制《长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2.编制过程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分析我市农村生活污水现状,找出问题,提出2020至2035年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
依据《长治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要求,参考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确定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涉及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河流两侧与主要水库上游、存在黑臭水体的村庄以及距离市政管网较近的村庄为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湫水河兴县黑茶山自然保护区
湫水河
源头
东会
21.8
Ⅱ
褐马鸡、油松保护区
17
湫水河临县开发利用区
湫水河阳坡水库农业用水区
湫水河
东会
临县
阳坡水库
53
③
Ⅳ
农田灌溉取水区
18
湫水河临县开发利用区
湫水河临县排污控制区
湫水河
临县
林家坪
临县
38.1
⑦
劣Ⅴ
排污沟口集中河段
19
湫水河临县缓冲区
湫水河
林家坪
入黄口
10
49.8
劣Ⅴ
源头水
28
昕水河大宁保留区
蒲县桥
曲蛾镇
62.7
Ⅱ
基本未开发利用
29
昕水河大宁缓冲区
曲蛾镇
入黄口
25.5
Ⅳ
省际附近水域
30
汾河静乐源头水保护区
汾河
源头
静乐站
80.4
Ⅱ~Ⅲ
源头水
序号
一级功能区名称
二级功能区名称
河流
范围
水质代表断面
长度(km)
功能排序
水质现状
水质目标
区划依据
起
止
31
汾河静乐娄烦开发利用区
劣Ⅴ
省际附近水域
20
三川河方山源头水保护区
北川河
源头
后则沟
35.9
Ⅱ
源头水
21
三川河柳林开发利用区
北川河离石工业农业用水区
北川河
后则沟
石盘
圪洞
74.5
②③
Ⅳ
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
22
三川河柳林开发利用区
三川河柳林农业工业用水区
三川河
石盘
薛村
石盘
46
③②
Ⅱ
农田灌溉取水区
23
三川河柳林开发利用区
三川河柳林排污控制区
市界
介休宋古
三坝
65.4
③
劣Ⅴ
农田灌溉取水区
41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介休排污控制区
汾河
介休宋古
义棠
义棠
12
⑦
劣Ⅴ
排污沟口集中河段
序号
一级功能区名称
二级功能区名称
河流
范围
水质代表断面
长度(km)
功能排序
水质现状
水质目标
区划依据
起
止
42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介休灵石过渡区
汾河
义棠
两渡
两渡
10.3
边界缓冲
53
东碾河静乐源头水保护区
东碾河
源头
入汾口
57.8
Ⅳ
汾河上游支流
54
岚河岚县源头水保护区
岚河
源头
岚县
27.6
Ⅲ
源头水
⑥
劣Ⅴ
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
43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灵石工业农业用水区
汾河
两渡
市界
道美桥
36.7
②③
Ⅴ
工业和农田灌溉取水区
44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汾西灌区农业用水区
汾河
市界
南王
赵城
58.7
③②
劣Ⅴ
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
45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洪洞农业用水区
汾河
南王
北郊(屯里)
洪洞
朱家川河五寨保德开发利用区
朱家川河五寨保德农业用水区
朱家川河
源头
入黄口
桥头村
167.6
③
Ⅳ
农田灌溉取水区
10
岚漪河岢岚源头水保护区
岚漪河
源头
阳坪
59.3
Ⅱ
源头水
11
岚漪河兴县开发利用区
岚漪河兴县农业用水区
岚漪河
阳坪
瓦塘
天古崖水库
50
③
Ⅳ
农田灌溉取水区
12
岚漪河兴县缓冲区
岚漪河
瓦塘
入黄口
10
Ⅳ
省际附近水域
汾河
河口镇
汾河二库坝下
汾河二库
42.7
③②
劣Ⅴ
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地下水源补给区
35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一坝农业用水区
汾河
汾河二库坝下
胜利桥
兰村
24
③②
Ⅳ
农田灌溉和工业取水区,地下水源补给区
36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太原景观娱乐用水区
汾河
胜利桥
南内环桥
迎泽桥
6
⑤
Ⅳ
城市涉水景观区
37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49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临汾农业用水区
汾河
金殿
市界
柴庄
54.9
③
劣Ⅴ
农田灌溉取水区
50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汾南农业用水区
汾河
市界
稷山
新绛
62.7
③
劣Ⅴ
农田灌溉取水区
51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稷山排污控制区
汾河
稷山
新店
新店
8
⑦
劣Ⅴ
排污沟口集中河段
52
汾河河津缓冲区
新店
入黄口
38.3
劣Ⅴ
Ⅲ
源头水
5
偏关河偏关开发利用区
偏关河偏关排污控制区
偏关河
窑头
磨石滩
偏关
10
⑦
劣Ⅴ
排污沟口集中河段
6
偏关河偏关缓冲区
偏关河
磨石滩
入黄口
6.8
劣Ⅴ
省际附近水域
7
县川河神池源头水保护区
县川河
源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养马坪
45
Ⅲ
源头水、饮用
8
县川河河曲开发利用区
县川河河曲农业用水区
县川河
养马坪
入黄口
旧县
65
③
Ⅳ
农田灌溉取水区
9
功能排序
水质现状
水质目标
区划依据
起
止
1
苍头河右玉源头水保护区
苍头河
源头
常门铺水库
16
Ⅲ
源头水
2
苍头河右玉开发利用区
苍头河常门铺水库农业工业用水区
苍头河
常门铺水库
右卫镇
常门铺水库
47.3
③②
Ⅱ
农田灌溉取水区
3
苍头河朔州缓冲区
苍头河
右卫镇
石门沟入口
34
Ⅲ
省界
4
偏关河偏关源头水保护区
偏关河
源头
窑头
111.7
30
③
劣Ⅴ
农田灌溉取水区,汾西灌区
46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临汾景观娱乐用水区
汾河
北郊
外环桥
临汾
6
⑤
劣Ⅴ
城市涉水景观区
47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临汾排污控制区
汾河
外环桥
尧庙
临汾
5
⑦
劣Ⅴ
排污沟口集中河段
48
汾河太原运城开发利用区
汾河临汾过渡区
汾河
尧庙
金殿
金殿
5
⑥
劣Ⅴ
上下两个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不同
《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表》
———————————————————————————————— 作者:
———————————————————————————————— 日期:
附件: 山西省地表水功能区划表
一、山西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功能区划成果表
序号
一级功能区名称
二级功能区名称
河流
范围
水质代表断面
长度(km)
三川河
薛村
后大成
后大成
10
⑦
劣Ⅴ
排污沟口集中河段
24
三川河柳林缓冲区
三川河
后大成
入黄口
10
劣Ⅴ
省际附近水域
25
屈产河石楼团圆山自然保护区
屈产河
源头
石楼
30
Ⅲ
褐马鸡保护区
26
屈产河石楼开发利用区
屈产河石楼农业用水区
屈产河
石楼
入黄口
裴沟
44.9
③
Ⅳ
农田灌溉取水区
27
昕水河蒲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昕水河
源头
蒲县桥
13
蔚汾河兴县源头水保护区
蔚汾河
源头
奥家湾
44
Ⅱ
源头水
14
蔚汾河兴县开发利用区
蔚汾河兴县农业用水区
蔚汾河
奥家湾
高家村
蔡家崖
24
③
劣Ⅴ
农田灌溉取水区
序号
一级功能区名称
二级功能区名称
河流
范围
水质代表断面
长度(km)
功能排序
水质现状
水质目标
区划依据
起
止
15
蔚汾河兴县缓冲区
蔚汾河
高家村
入黄口
13.8
劣Ⅴ
省际附近水域
汾河静乐娄烦饮用农业用水区
汾河
静乐
汾河水库大坝
静乐
41.5
①②
Ⅲ
饮用水输水线路
32
汾河古交保留区
汾河
汾河水库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