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共28张PPT)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共28张PPT)

2018/10/23
• 二、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的原因比较。 • (1)社会背景: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 (武装倒幕);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较大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列强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 (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 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薄弱。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 权的皇帝,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的诏书,但根本无法实施。 • (3)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 地高潮还未形成。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 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背 景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不容。
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社会阶级构成
等级森严
(幕藩体制)
天 皇 (傀 儡) 统 治 阶 层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将 军(实权) 士 大 名
社会分为士、农、 工、商四个 等级, 士阶级是统治阶级。 身份等级世代相继,
武 士
农 工 商
不能逾越。
2.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与我国清朝相似)
在对外政策上,幕
府实行 闭关锁国 策,
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
14
三、明治维新
1.目的
(1)摆脱民族危机 (2)发展资本主义
根本: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2.内容:(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地税改革,殖产兴业, 发展近代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社会生活:“文明开化”(用西方文化改造日 本文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文化和生活方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共28张PPT)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
,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普及率
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
社会生活: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
影响(意义):
B 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 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改错
《解放黑人

奴隶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通过颁布
《宅地法》,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1。868 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
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861年
开始,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政治上,“废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 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 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 主义强国之列。(积极影响)
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 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 略扩张的道路。(消极影响)
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异同
6、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三府七十二县
京 都
东 京
大 阪
日本海 军舰队
早在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 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 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 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军事: 实行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对外侵略扩张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 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 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 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 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23张PPT

自 主 学 1.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 习 2.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
3.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明治维新的背景
天皇
将军
大名 士
武士 农 工 商
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 川幕府。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 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德川幕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明治维新
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前提: “王政复古”政变(倒幕运动)结束了幕府统治。 时间: 1868年 改革者:明治天皇 目的: 富国强兵 方式: 向西方学习
明治维新
“世界上从没有第二个国家像日本这样,为了吸取先进文明,派 遣“半个政府”,花了一年又九个月的时间,考察十二个先进 国。”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存新在式,军并队且,拥有改很进大装势 力 藩 二提备神重武促经最用 以 导, 置 县高进济能,。名)国 国 ,明 县 。国了的体倡(轻家 营 后治”民政 军 大日发现导效死政,权 工 力素本展改武忠、府设力 企 扶质推三资革士主崇量 业 植行府,本的道子尚, 为 私七“加主性精、勇先 主 人十废义质 速企资业本主义发展
下一年春天给予答复。
外患18:54西年方2月列23强日入,佩侵里,再日次本率面领临舰着队来沦为 半到好殖日接民本受地, 开的这 国次 的危一要机共求(有。民七签族艘订危军了机舰不,平)等幕的府只
《日美神奈川条约》和《下田条约》。
明治维新的背景
外国商人检验日本的出口生丝
手工工场大量倒闭
黄金外流,物价飞涨,人民生活 更加恶化;
明治维新的影响
材料一: 国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46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46张PPT)

1872年东京与横滨铁路通车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 艘轮船“孝明丸”从筑地 驶往横滨 。
富冈缫丝厂于明治5 年(1872年)由明治政 府为实现日本的近代 化而第一次成立的制 纱厂。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 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学习、借鉴、不断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大 力实行科教兴国等
思考:归纳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 美、俄、日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 归类 ①英国和法国 ②美国 ③俄国和日本
方式 ①资产阶级革命 ②民族独立战争 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 改革
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道路才能成功。
废藩置县
三府七十二县
加 强 国 家 统 一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 君、服从、不怕死“武士道”精神
日本海 军舰队
早在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 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对外侵略扩张
19世纪中期, 日本处于德川幕 激 府统治之下,推 行闭关锁国政策,化 阻碍了社会经济 的发展。 美国海军舰队 入侵,日本被 迫开放港口, 西方国家接踵 而至,幕府统 治发生动摇。

内忧
社会矛盾

加 导 致
外患
民族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机

二、倒幕运动 1、背景:
(1)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 多手工工场破产。
(2)外国人用白银套购日本黄金,造成日本大 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明治维新课件(34张PPT)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明治维新课件(34张PPT)





1907年日本小学的入 学率达到98%,创造 了当时世界纪录。 1910年,日本 95%以 上的男子,90% 以上 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
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天皇很得 意的说过这样一句话:“打败 俄国的不是日本军队,而是日 本的小学教师”。
23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吃牛肉火锅
2020/3/9
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 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 中日战争……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对外侵略扩张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 口号下 ,发展近代经济
1872年,解除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 由,颁发土地执照。1873年,实施新的地税政策, 在土地自由拍卖的过程中征收税款,征收的地税 成为了政府的主要财源,有利地支持了国家的工 业化。
社会危机加剧: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 处境不断恶化。
开 年代 一年农民暴动平均
港 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 1801-
次数 9.8
后 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 1810
1811-
16.6
的 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 1820
日 价原料的供应地,开港仅
18211830
13.3
本 仅半年,日本黄金就外流 1831-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 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 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①积极:
明治维新成为日 本历史的重大转 折点。日本迅速 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实 现了“富国强 兵”,开始跻身 于资本主义强国 之列。
国第家4课 日本时明间治维新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共24张PPT)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明治政府建立的纺织工厂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用速电池发供展电的弧光灯
材料三:
早在 1876 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 《江华条约》…… 1894 年,日本挑起 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
政治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C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
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A
社会 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B
A、最体现改革性质 C、巩固新政权
B、影响最深远 D、有利于对外侵略
科技和教育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科技、教育, 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等
加剧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矛盾
危 机
天皇
大权旁落
开港通商后,日本
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将军
掌握实权
统 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
治 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
大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效忠将军
阶 金价格,外国人用白 级 银套购黄金,造成日
本大量黄金外流,引
武士
统治基础
起市场混乱,物价飞 涨。农民、城市贫民
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
断恶化。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评价明治维新:
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性质改革; ②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 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 本主义强国之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24张PPT

经济 革 方面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企业
提倡办实业 奖励发明创造 改革财政
措 文化 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
施 军方事面1爱87新1.觉中8实.罗国1行4·载~光征湉1绪兵9(08制帝t.i1á1n.建)14立近代化军队
改革科举制度 开办新式学堂 设立译书局
日本明治天皇
训18练52和.1装1.3备~新19式12陆.7、.3海0 军
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1分)19世纪60年代末,该国抓住机遇 “弃旧图新”,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弃旧图新”的结果使它逐步转变 为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1分)
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 原因
2、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封
建斗争不断。
外患:3、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状国型一 况 家考八
的察七 政团一 治,年 、考日 经察本 济西派 等方大
下一页
明治维新内容
日本明治天皇宣布《五条誓文》
1.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2.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3.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
A.加强中央集权
B.承认土地私有和扶持私人企业
C.建立近代化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D • 1、日本明治维新的最根本目的是 ( )
• A.社会生活的西方化
B.殖产兴业,在经济上赶上西方
• C.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 D.富国强兵,避免重蹈中国的覆辙
D • 2、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 )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34张PPT)
富冈缫丝厂于明治5 年(1872年)由明治政 府为实现日本的近代 化而第一次成立的制 纱厂。
东京银座的路灯
社会生活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
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普及率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 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
2、明治维新——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殖产兴业”
社会
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
教育
创办新式教育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

三府七十二县

国 家
统 一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日本海 军舰队
早在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 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日本武士 返回
倒幕运动 说一说
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 量是什么人?
东京
中下级武士
倒幕运动的结果如何?
推翻了幕府统治,成 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 的新政府,1869年迁 都东京。
三、明治维新
从1868年起, 明治政府开始 实行一系列改 革,以西方为 榜样,全面改 造日本,史称 “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 睦仁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主要 人物 性质
明治天皇 都是资产阶级改革
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方式 结果 原因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成功
失败
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 后,手中握有实权, 得到人民的拥护。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 帝,不敢发动群众,仅以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 知识分子为核心。没有基 地,也无兵权和财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科 学技术和文化
达标测评
1、“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威迫下,遭遇
了巨大的生存危机。”面对“生存危机”,日本
实施了( C )
A.大化改新
B.百日维新
C.明治维新
D.戊戌变法
2、明治维新中,在经济上为了向西方学习日本政
府提出了( C )
A.改革前两国都有民族危机 B.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C.改革促使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D.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时代相同
相 性质相同
同 点
结果相同
局限性相同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都成功了,且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岩仓使团赴欧洲考察
(1)政治: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作 用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天皇统治,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三府七十二县






(2)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 君、服从、不怕死的的“武士道”精神。
作用: 维护社会稳定,壮大军事实力来自(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 ,大 力发展近代经济。
总结:
(1)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2)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 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最具侵略性
(3)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发
展近代经济。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
(4)社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西方学习,改造
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最具发展眼光
A.武装倒幕
B.废藩置县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3、麦克莱恩在《日本史》“明治维新”一章中引用
如图,用以说明( C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4、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
于( C )
A.加强中央集权 B.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C.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保留了天皇制
原因不同
俄:农奴制危机
日:内外交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挽救统治危机
同 目的不同 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侵略而进行

的改革
领导阶级
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 以倒幕派为核心的改革派.
英国、法国、美国 革命

方式
本 主
俄国、日本

改革
5、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性质的措施是( B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工商业 C.改革教育制度,采用新式教育 D.穿西服、吃西餐,生活习俗西方化
6、某校九年级学生李强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
次改革运动有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C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自主学习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_德__川__幕__府__统治之下。天皇是 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__将__军__手中,推行闭关锁 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1853年__美__国___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 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2、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 对象,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 发动了_倒__幕__运__动___。__1_8_6_8__年,幕府统治结束,改年号 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__东__京___。
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
明治维新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资产阶级侵略扩张的 贪婪欲望和传统武士阶层的冒险主义结合, 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 路,给中国和整个亚洲带来了灾难。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日 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革。
明治维新积极影响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 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 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 兵”,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日本改变落后的面貌,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 之列。
。 影响的不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 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中国戊戌变法起到思想 启(蒙4)的由作此用我。们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明治维新的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 史发展的潮流 坚持对外开放,改革是强国之路
要重视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改革要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日本、中国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分别是什么?
(1)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2)两国改革的背景、性质有何相似之处?
(2)背景:都面临民族危机。 性质: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本国的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 的影响? 结果的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
明治时期的缫丝厂
(4)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 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作 用
提高国民素质,加速资本主义发展
明治初期的小学 教师身穿西式服装,正在上数学课
这是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一所 小学校,建于1876年,是一所新式 学校。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 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 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 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原因:
(1)内忧—社会危机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根本原因) (2)外患—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日本国内矛盾,日本 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3)前提:1868年倒幕运动成功,明治政 府成立。
(领导者:中下级武士)
探究二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阅读教材P15—16内容,概括明治维新的内容,思考 这些措施如何化解了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的?
成 为
不满情绪增强

• 除特许船农外民,、不城市得平派民遣日本生人活至日益国贫外困 •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进买行外反抗国斗船争只货物
矢 之 的
新兴地主、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政 治权利较少
美国叩关(黑船事件)
1868年,以武士 为主体的倒幕派,采 用“挟天子以令诸侯 ”策略,发动“王政 复古”政变,推翻了 幕府统治,拥立睦仁 天皇亲政,改年号为 “明治”。1689年, 天皇及政府机构迁都 东京。
3、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 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_明__治__维__新__”。 政治上: “_废__藩__置__县__”,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__兵__制__, 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经济上:推行地 税改革,以“_殖__产__兴__业__”为口号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_文__明__开__化___”,向西方学习,改造日 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 日 本 迅 速 走 上 了 _发__展__资__本__主__义__ 的 道 路 , 实 现 了 “ 富 国 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日本的 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__军__国__主__义_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幕府统治的危机
实权在将军手中, 政府设在江户 (东京)
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 元首,朝廷设在京都
归纳19世纪中期的幕府统治危机有哪些表现?
19世纪中期的幕府统治危机:社会危机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天皇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将军
幕府

大名 有些从事工商业
幕 府
幕府禁令 对外闭关锁国

• 除特许船武外士,严禁经其济状他况船恶只化驶往国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