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欣欣向荣的科技文体事业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D 金鸡奖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 程”何时开始实施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1981年
C 1984年
B 1991年
D 1994年
10、我国在哪次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人
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突破
A 第23届奥运会 C 第27届奥运会 B 第24届奥运会 D 第28届奥运会
杨益言《红岩》封面
《红岩》插图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毛泽东
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创造者陈镜开 1956年6月1日以133公斤首破56公斤级 挺举世界纪录,之后九破世界纪录
中国第一个乒乓球 世界冠军容国团
容国团夺得第25 届世乒赛男子单 打冠军现场
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 夺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第27届
第28届 第29届
28枚/第3
32枚/第2 51枚/第1
金牌数跃居第三
金牌数仅次于美国 居于金牌榜首
合
计
163枚
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
动动手:
请列出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 在科技、教育、文艺、体育领域取得的各 两项成就。
袁隆平 八六三计划
科技
《义务教 育法》
教 育
科技文 体事业 体育 奥运辉煌
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 文学艺术
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 1981年设立茅盾文学奖
1991年“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
杨沫
杨沫(1914—1996),原名杨 成业,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 中学时因家道中落而辍学,遂辗 转奔波于河北保定、香河及北京 等地,间或以乡村教师、书店店 员和家庭教师为业,生活动荡不 安。1933年开始接近共产党人, 七七事变后赴晋察冀边区投身革 命,并开始文学活动。 1950年 起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苇塘纪 事》,1951年起开始创作长篇小 说《青春之歌》,历时六年而成。 此外,还著有长小说《东方欲晓》 《芳菲之歌 》《英华之歌》等。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毛泽东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 1959年4月5日 第25届世界 乒乓球锦标赛男子 单打冠军
容国团
1984年 洛杉矶 23届奥运会
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时间
1984年 洛杉矶 1988年汉城 1992年 巴塞罗那 1996年 亚特兰大 2000年悉尼 2004年雅典 2008北京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学士服
硕士服
博士服
• 文艺: • (1)20世纪50、60年代: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 • • •
文艺: (2)改革开放以来: 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1991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
袁隆平在观察水稻 生长情况
袁隆平教授在观察两系 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原子弹不再让中国人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学习 有什么影响?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合
计
163枚
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
新中国科教文体事业成就简表
科 技 一项成就 一个计划 一项战略 两项重大举措 一部重要法律 一个考试制度恢复 双百方针 一项文学大奖 一个工程 中国奥运史上零突破 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第一人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教 育 文 艺 体 育
届次
第 23届 第24届
金牌数
15枚/第4 5枚
八年级历史下册12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百 花 齐 放
你读过其中 的哪一部?
《青春之歌》作者:女作家杨沫 《红旗谱》作者:梁斌, 《创业史》作者:柳青 《红岩》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陈镜开
1956年 举重
苏科全科网
博士
硕士
学士
我们应该感到很幸运,我们今天 能无忧无虑地坐在这里上课,在 我国的很多贫困地区,还有很多 上不起学的同龄人。
珍惜今天,奉献爱心
自己动手做饭
对知识的渴望…
1、为了振兴科学技术繁荣经济,我国实行的一项战略 —— 科教兴国 普及九年义务和发 2、我国教育发展了重要目标—— 展高等教育 3、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 者和专门人才的重大举措—— 设立学位学制
无论从招生数、校舍面积、人口覆盖率,均 可以看出,九年义务教育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所谓义务教育就是我国年满6周岁的儿童必 须接受教育,这是我们对国家和社会的义 务,也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权利。 我们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 我了解到2001年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 人口覆盖率达90%。……
不仅如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也 在迅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 层次专业人才,仅2000年,我国毕 业的学士有90万人,硕士有47000 多人,博士生有11000多人„„。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西欧——尤里卡计划 苏联和东欧——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
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八六三计划
时间
目的
实施
成果
跟踪世界先进水 实施《高新技术研 平、发展高技术 究开发计划纲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的竞争换而 言之就是科技的竞争。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就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为此党和国家 采取了什么措施? 1986年,我国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 划纲要》即“八六三计划”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科学技 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学校姓名年级初二课题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键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
重点能够说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难点学习使用准确、规范、简练的语言,讲述史实、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勤奋钻研、严谨治学、努力拼搏等优秀品质。
关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自主学习布置阅读内容学生查寻资料预习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获取资料能力。
8分钟合作学习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1、袁隆平和“东方魔稻”2、“八六三计划”和高新技术的发展3、抓住信息化机遇,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2、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3、发展高度教育。
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1、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2、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
1、课件展示:袁隆平照片2、课件展示:“八六三计划”共取得研究成果3、课件展示:神舟六号上天4、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课件展示:高层次人才6、课件展示:奥运会成果1、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2、谈对祖国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的看法。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知识梳理型导学案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知识梳理型导学案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1、科学家经过多年艰辛探索,终于在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型杂交水稻。
这种杂交水稻亩产量很高,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
2、19 年3月,中国科学院几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后称“”。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开始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我国政府的战略是以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式发展。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战略,提出大量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任务。
普及年和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
2、1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
3、19 年底,因“文化大革命”而停顿年之久的普通高等学校制度得到恢复。
从此,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据1999年统计,全国各类高等学校达到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我国设立制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等,成功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是那个年代青年喜爱的作品。
2、1981年,设立;1991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始实施。
3、1984年,第届奥运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的突破,夺得金牌枚,名列金牌榜第。
2000年,在第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队获金牌枚,名列金牌榜第,实现了新的飞跃。
完成下列简答题:(小组讨论,每人口述、简单作答,组内展示)。
1、写出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贡献。
他培育的水稻被称为什么稻?2、“八六三计划”的全称是什么?3、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政府的战略对策是什么?4、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举措是什么?5、那一年颁布务教育法?那一年恢复高考?6、为推动文化创作采取什么措施?体育事业又取得哪些成就?。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1977年底,因"文化大革命" 1977年底,因"文化大革命"而 停顿12年之久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 停顿12年之久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 考试制度得到恢复.从此,我国高 等教育迅速发展.据1999年统计, 等教育迅速发展.据1999年统计, 全国各类高等学校达到1942所, 全国各类高等学校达到1942所,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我国设立学位制度,大力发展研究 生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 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1996. 99322 73 .8 25 2183. 10407 80 44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99
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青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 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 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 等,成功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是那 个时代青年喜爱的作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文艺事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981 我国文艺事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981 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开始实施.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 了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在全社会产生 了深远影响.
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艰辛探索, 终于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 终于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 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量 很高,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 很高,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 稻". 1986年 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几位科学家 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 展高科技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及时作出决定,实施《 及时作出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 开发计划纲要》,后称" 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 划".
八年级历史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让学生谈一谈这些科技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 来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变化谈起。
除此以外,我们身边还有一样高新技 术产品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像本 课有很多的资料就是通过它来查找的,它 就是——电脑。
谈一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 我们带来了什么?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一方面给我 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又会使 很多人误入歧途,陷入泥潭,我们要善于 运用好科技为人类造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的竞争换而 言之就是科技的竞争。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就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为此党和国家 采取了什么措施? 提示:1986年,我国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 发计划纲要》即“八六三计划”
让学生举出近几年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 的成就,如:纳米技术、“神州”六号飞船等。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讲义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内容标准】
知道 “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 志性成果,以及“八六三计划”的制定。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 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 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 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 在科教文体事业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和取得的 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以 “科教兴国”为例,提高学生讲述史 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培养学 生勤奋钻研、严谨治学、努力拼搏等优秀品 质。
三、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虽然涉及的领域广、方针政 策多、头绪繁杂等,但是因为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文学、体育等方面与学生密切 相关,材料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收集,教师 可以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或 历史画报等,以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 性。
第十二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 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 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 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 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 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 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 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 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 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 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 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0%。Leabharlann 体文艺育
1986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发展计划 又称“八六三”计划。 “八六三”计划的目的是在高技术领域跟踪世 界 先进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力争在我国有 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为21世纪初国家经济建 设和国防安全服务,并通过计划实施,培养和 造就一批新一代的高科技人才,为未来形成高 技术产业准备条件。该计划确定了7个领域中的 15个主题项目作为我国今后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包括生物技术领域的3个主题项目、信息技术领 域的3个主题项目、自动化技术领域的2个主题 项目、能源技术领域的2个主题项目、新材料技 术领域的1个设计师项目,航天技术领域的2个 主题项目和激光技术领域的2个主题项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农业科技上的一项 举世瞩目的成就是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这 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成为 项技术自1976年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以后,仅 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 至1994年,就已使中国的稻谷累计增产达 国家。1981年,中国政府向杂交水稻研究者袁 2400亿公斤。此外,该技术还被出口到美国 隆平、李必湖等农业科技工作者颁发了建国 等国家和地区。 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以表彰他们在杂交 水稻上的杰出贡献,他们的工作为中国乃至 世界的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欣欣向荣的科技文体事业
一、科技的发展:1.农业科学家袁隆平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这种水稻亩产量很高,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八六三计划:即《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纲要》,1986年3月制定,目的: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
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政府的战略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科学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教育:1.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目的: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
2.两大举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
3.奠基工程: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三、文艺和体育:1.文化艺术:1981年设立茅盾文学奖、1991年开始实施五个一工程。
2.体育:(1)零的突破: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突破了奥运金牌零的记录,共或金牌15枚,名列金牌榜第四。
(2)新的飞跃: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我国获金牌28枚,名列金牌榜第三。
(3)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我国获金牌51枚,名列金牌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