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精品课件
《琵琶行》ppt课件29张

译: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 得发出飒飒声响。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 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 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思考:“主人下马客在船”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互文
译: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登上船。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 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 辞形式: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 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时间地点 故事人物
写作缘由 名字由来
奠定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正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了什么内容?尝试自己概括一下。 ① 江头送客秋瑟瑟 ② 江上聆听琵琶曲 ③ 歌女倾诉身世苦 ④ 同病相怜伤迁谪 ⑤ 重闻琵琶青衫湿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必
沦
曾
落
年老色衰
人
贬谪放逐
相
识
沉沦憔悴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 急声。凄凄切切不似刚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 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 泪水浸湿!
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 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 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 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琵琶行》ppt课件29张

目录•琵琶行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解读与赏析•琵琶女形象塑造及其意义•音乐元素在《琵琶行》中运用•艺术特色及审美价值探讨•知识拓展:唐代其他著名诗人作品欣赏琵琶行背景与作者简介0102 03唐代盛世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唐代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代音乐文化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创造了著名的唐乐,成为了中国音乐的代表之一。
唐代时期,琵琶等乐器在音乐演奏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唐代诗歌文化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创造了著名的唐诗,成为了中国诗歌的代表之一。
唐代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唐代社会文化背景白居易生平及成就白居易的生平0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而著称,被誉为“诗魔”。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02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广泛,从政治、历史、人生到自然风景等都有涉及。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生动,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白居易与琵琶行03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琵琶行创作背景创作时间《琵琶行》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秋,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
创作地点彼时的长安城因藩镇势力已成“国中之国”,多次酿成皇室内争和宦官专权等恶果。
作者因上疏急请追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
诗中的“倡女”即为白居易自己,“商人”则为唐宪宗,“京城弟”指的是当时把持朝政的宦官和藩镇势力。
创作心境白居易借琵琶女的遭遇与彼此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思考,表达了对当政者的不满与愤懑。
这首诗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也在后世的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琵琶行》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

五、诗歌细品
第一段:江头送客惨将别
点明了地点、时间、 事件和环境
夜送客,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的气氛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情景交融
离愁,沦落
和朋友即将分别,秋风萧瑟,饯饮 不酣,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氛围中。
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描写 急切、惊异 声 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描写细腻
二、知人论世
白居易
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卖炭翁》等为代表的 “讽喻诗”,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情感共鸣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的身世
相同点
诗人的遭遇
年轻时 才貌双绝,春风得意
沦落
如今 年长色衰,门前冷落
被贬前 才华横溢,位列高官 如今 冷落浔阳,孤独失意
风物情——一枝一叶总关情
以下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了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狄花,构成萧 瑟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凄凉 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 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女出场
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
琵琶女弹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 。 调音 掩抑 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解题
“行” :古诗一种体裁。与“歌”、“行”、 “引”等并称“歌行体”。《琵琶行》原作《琵 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 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 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 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导入
两千多年前, 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 使他们共享高山流水情;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 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绝 唱。“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是音乐将一些素不相 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巍巍乎志在高山, 洋洋乎志在流水。
文学常识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 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擢: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 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 别时的情景,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
上琵琶声出现准备好氛围。
2.找出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分析其作用。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女身旁无物,唯有明月、江水绕船、孤单冷寂之意,
不言自明,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第二部分
诵读感知
诵读诗歌
高中语文 《琵琶行》(共21张PPT)文公开课课件 语文必修2

起 —始——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发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跌宕——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高潮——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 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 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象大珠小珠 一串串掉落玉盘。清脆如黄莺在花丛 下婉转鸣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滩底 下流淌。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 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象另 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一 片沉寂,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每
一
通
个 乐
别有幽愁暗恨生, 篇
音 似
此时无声胜有声。
之 绝
乎 都
想像空间
笔
游 荡
音乐休止
在
弦外之声
长 短
情未休止
莫
测
“弦凝指咽声停处,Fra bibliotek的时
别有深情一万重” 。
空
里
——《夜筝》
突然间好象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象铁 甲骑兵撕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 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象撕裂了布 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 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戏园盛况
琴师弹奏
白妞说书
黑妞说书
观众评议
琵琶女
初闻 演奏1 演奏2
白居易
主人忘归客不发 我闻琵琶已叹息 江州司马青衫湿
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 的歌妓产生共鸣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都从都城来到这个遥远的江州 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都有由盛到衰的遭遇感受 都有满腹的幽恨暗生
《琵琶行》ppt课件

第一段情与景的关系: “枫叶荻花秋瑟瑟”和“ 别时茫茫江 浸月”写景,“醉不成欢惨将别”直接抒 情。茫茫秋江边,暗淡的月光下,暗红的枫 叶和惨淡的获花在瑟瑟秋风中摇曳,充分 渲染了诗人谪守江州、月夜送别友人的凄 凉之情。
琵琶女的形象: ①琵琶女是一个早年色艺出众,红极一时,如今年老色衰, 美人迟暮,历尽繁华,沦落天涯的孤寂凄凉身世不幸的倡女 形象。 ②诗人运用对比和反衬手法对这一形象进行塑造。用琵琶女 昔日年轻貌美,反衬后来年长色衰;用昔日纨绔子弟争相追 逐,门庭若市,反衬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 恣情“欢笑”,反衬后来的满腹心酸;用夜梦往事来反衬只 有明月寒水作伴的孤寂生活和伤感情怀。 ③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为后面诗人感情产生共鸣感 慨沦落,奠定了基础。
3.赏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内容上:①交代时间(秋夜)、地点(浔阳江 头)、事件(白居易江边送友人)。构成了清晰 如画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凄冷惨淡的心情。 ②奠定全诗凄切伤怀的基调。 结构上:为下文作者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 逢何必曾相识”做铺垫。
本文手法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
刚劲急促、高 亢激越
音乐旋律
四
弦
间
关
莺
语
大弦嘈嘈如急雨
花 底
一 声 如 裂 帛
滑
水
浆
迸
刀 枪 鸣
小弦切切如私语
凝绝不通声暂歇
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方面)、哪些方法描写琵琶曲的?
角度:①弹奏的动作。转轴、拨弦、轻拢、慢捻、抹、挑、收拨当 心画,这些动作娴熟连贯而有节奏,体现出琵琶女弹奏技艺之高超。 ②旋律的变化。嘈嘈、切切、幽咽、凝绝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或 急或舒,松弛有度。③听众的反应。“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 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听众如痴如醉,进入忘我境界。 方法: 1.比喻的贴切: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2.动词、叠词、拟声词的运用:直接模拟声音,再现音乐的悦耳动 听。 3.正面描摹:①弹奏的动作娴熟连贯。“转轴、拨弦、轻拢、慢捻 ”等 ②旋律的变化。或急或舒,张弛有度。 4.侧面描写:①听众的感受及反应。“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 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②环境的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5.视听结合。
琵琶行优秀完整ppt课件

.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 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 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 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 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几 ,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数量,名词
说话,回答,动词 曲,名词
.
4. 为:
因为长句
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 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给,介词wèi
5. 轻:
轻拢慢捻 商人中立轻别离
轻轻,形容词 以……为轻,意动用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
第一次演奏: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
举酒欲饮无管弦。 (互 文)
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离愁、沦落)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第二次演奏: 1、邀见歌女
寻声暗问弹者谁?
.
琵琶行 (并序)
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 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 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 、《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 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集团, 被贬为江州司马。
8.3《琵琶行(并序)》课件精品-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疏通诗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 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1.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 故称“左迁”。 2.明年:第二年。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4.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 调。
文学常识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词语集释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白居易书《楞严经》
写作背景:
▪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 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 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 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 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 ,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 ,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 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 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 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 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 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 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 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小序
时间:被贬第二年的秋天 地点:湓浦口 人物:作者、客人、琵琶女 事情:送客闻琵琶、聆听琵琶曲、 听诉身世苦 本诗的写作动机:同病相怜伤迁谪 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谁 解 琵 琶 音
乐 描
语 写
的 妙 处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第一次:江头送客 闻琵琶
主人忘归客不发
——惊异(暗写、略写)
第二次:江上聆听 琵琶曲
文体介绍
体裁介绍:歌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
愤
曲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明确: • 幽愁暗恨的宣泄
音乐描写的特色
• 1、运用比喻、通感:8个比喻。 • 2、双声词、象声词拟声:幽咽、间关;嘈 嘈、切切。
请你赏析——
音 乐 描 写
音乐特点
原来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粗重深沉
柔美细腻 圆润清脆 婉转流利 低沉抑郁
比 喻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响亮 雄壮气势
将 抽 象 的 音 乐 变 为 可 感 的 形 象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欢
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曲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明确: • 青年时代的春风得意
沉
思
曲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明确: • 命运变化之痛
一生留诗歌3000多首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长恨歌》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 《大林寺桃花》 •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花非花》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忆江南》
•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 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也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 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与《长恨歌》一 起均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
二、解题 1、 关于歌、行、引: 《琵 琶行》原作《琵琶引》。白 居易还有《长恨歌》。歌、 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 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 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 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 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 体,富于变化。
聆听琵琶声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前奏曲‛ ‚欢乐曲‛ ‚沉思曲‛ ‚悲愤曲‛ ----低沉抑郁 ----清脆欢快 ----冷涩凝滞 ----刚劲急促
以声传情
• 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
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
前
奏
曲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明确: • 漂泊沦落之凄凉
• 天涯 • • 沦落人 •
诗人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 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谁解青衫泪 ?
司马青衫之泪为何而流?
• 伤别之泪 • 伤物之泪 • 伤人之泪 • 伤已之泪
音乐描写
浔阳江畔遇知音 千古绝唱琵琶行
‚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 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 起?
音乐
文中一共描写了几次弹奏 • 一闻琵琶邀相见 • 再闻琵琶诉沦落 • 三闻琵琶青衫湿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 加伤悲。 • 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相遇在一起啊, 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 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贬官在浔阳,一 直卧病。 •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哪有音乐,一年到 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3、侧面描写。
• 主人忘归客不发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 衫湿‛
古人描写音乐美的词语和句子:
•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述而》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 汤问》 •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唐· 杜甫 《赠花卿》
来衬托音乐本身。 • 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 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
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比较阅读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作比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 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 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 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 烘托。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 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 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 迁谪意。
• 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 完毕,十分忧伤的样子。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 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 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官出来,已有两年,心中淡 泊宁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 觉到被贬谪的味道,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 曰《琵琶行》。
• 于是创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 (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
时间 地点 人物
明年 秋夜 湓浦口
琵琶女 诗人
事件
奏 曲
自叙 身世
作诗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1、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 主要经过。 2、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 动机。 3、奠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
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
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 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 以移人。‛ ——清 方扶南 《李长吉
诗集批注》卷一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风格迥异:
•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
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
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
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 平易感伤。
司马青衫之泪为何而流?
• 伤别之泪 • 伤物之泪 • 伤人之泪 • 伤已之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蕴含着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的局 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 的共同心声。
本是京城女 名满京都的艺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独守空船
去年辞帝京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卧病浔阳
主旨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主题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 事诗,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位飘泊江湖 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 苦身世感动的故事。诗人把琵琶女的身 世和自己的命运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抒 发自己宦途失意的痛苦、感伤。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 听了我的话长久地站立,又退回原处坐下 把弦拧紧,拨得更急。 • 凄凄切切,不象刚才的声音,满座的听众, 都忍不住掩面哭泣。
座中泣(眼泪)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 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 泪啊,湿透了青衫!
• 作者与琵琶女产生共鸣的原因除了美 妙的音乐,还有共同的遭遇: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
• 同是
•
琵琶女:色艺超群 红极一时 年年欢笑 白居易:才华出众 少年得志 岁岁笙歌 琵琶女:京城女→湓浦口 白居易:辞帝京→浔阳城 琵琶女: 年长色衰、处境寂寞 (被弃) 白居易: 谪居卧病,孤独寂寞 (被贬)
• 天涯 • • 沦落人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同是
•
琵琶女:色艺超群 红极一时 年年欢笑 白居易:才华出众 少年得志 岁岁笙歌 琵琶女:京城女→湓浦口 白居易:辞帝京→浔阳城 琵琶女: 年长色衰、处境寂寞 (被弃) 白居易: 谪居卧病,孤独寂寞 (被贬)
• 春江清晨和秋季的月夜,拿出酒来,却往 往自酌自饮。 • 难道说没有山歌?也没有村笛?单调繁杂, 那声音也实在难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象听了 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 • 不要告辞,请坐下再弹一只曲子,我替你 谱写歌词,题目就叫作《琵琶行》。
三、读准字音
• 湓浦pãnpǔ 铮铮然zhēng 商贾gǔ • 悯然mǐn 憔悴qiáo cuì 转徙xǐ • 恬然tián 谪zhã 浔阳xún • 荻花dí 声声思sì 捻niǎn • 霓裳nícháng 六幺yāo 迸bâng • 裂帛bó 虾蟆há ma 红绡xiāo • 钿头diàn 银篦bì 阑干lán • 呕哑ōuyā 嘲哳zhāo zhā
• 听课文朗读,思考下 列一个问题:
1、诗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是 受人尊敬的士大夫,一个是 为人所鄙的歌女。作者却用 一句话将二人紧紧地联系在 一起,你能找到这句话吗?
音乐引起的共鸣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的身世变迁
【提示】过
去
今 天 老年失意
少年得意 年轻貌美 门庭若市 年年欢笑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