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捉迷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捉迷藏(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捉迷藏(教案)

歌唱《捉迷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歌曲为四三拍,速度稍快,附点八分音符的频繁出现给歌曲的学唱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歌曲《捉迷藏》让“四季的歌”这个人文主题与音乐作品有机地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作为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并加强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附点八分音符的大量出现也为今后学习该音乐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歌曲充满童真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加深对四季各自特征的了解。

2、能清晰的吐字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通过律动充分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变化,并能初步了解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记忆主题旋律,认识和了解木吉他。

教学难点:能清晰的吐字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泼欢快
的情绪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及视频
【教学过程】
附:
三年级音乐上册《捉迷藏》课后评价标准。

三年级音乐上册捉迷藏教案

三年级音乐上册捉迷藏教案

三年级音乐上册《捉迷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学习歌曲《捉迷藏》,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捉迷藏》。

2. 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3. 进行音乐游戏《捉迷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捉迷藏》,并能进行音乐游戏。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旋律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充分活跃起来。

2. 引入新课:讲解歌曲《捉迷藏》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3. 学习歌曲:a. 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

b.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音乐表现力。

4. 音乐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捉迷藏》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总结经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捉迷藏》,感受音乐的快乐。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3. 观察生活中其他的音乐现象,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捉迷藏》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

2. 评价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3. 搜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3.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捉迷藏相关的音乐作品,如其他版本的《捉迷藏》歌曲、与捉迷藏主题相关的乐曲等。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他们尝试自己编写关于捉迷藏的歌曲或乐曲。

《捉迷藏》教学设计

《捉迷藏》教学设计

《捉迷藏》教学设计《捉迷藏》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捉迷藏》教学目标:1、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

2、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在情景化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竖笛吹奏指法,并以竖笛助学学会演唱歌曲《捉迷藏》。

教学重点: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的掌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教具过程:一、复习演奏兴趣引路1 、吹奏《闪烁的小星》、《小白船》2 、吹奏演唱《顽皮的杜鹃》二、进入情境,感受歌曲1、玩游戏“捉迷藏”2、理解歌词3、解决难点:附点八分音符x。

x x x三、技趣融合相得益彰师:还有很多附点藏在节奏里,让我们找一找吹一吹。

1、 3/4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x ―― || m s s s m s d l,s,l,l,l,d s m rm s s s m s d l,l,s,l,d m r d d师生对吹2、 3/4x ―― | x ―― | x ―― | x―― |l l s sx ―― | x ―― | x ―― | x―― |s,r s,d四、和谐互动学唱新歌1、听录音范唱导入:四季宝宝还把大家的游戏编成了一首歌。

2 、用bong la两音哼唱3 、师生对吹4、唱谱5、生念歌词6、唱歌曲7、歌曲处理:要求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明亮、有张力,情绪活泼、速度较快,前后段有对比、跳跃和连贯。

8、加打击乐1、发乐器一起练习2、小乐器伴奏五、点明主题意犹未尽师:快乐的游戏有那么多《捉迷藏》说课江湾中心小学沈燕燕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新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题是“快乐的游戏”。

本单元知识点是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音乐课《捉迷藏》优质课教学设计

音乐课《捉迷藏》优质课教学设计

音乐课《捉迷藏》优质课教学设计捉迷藏【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捉迷藏》2.为歌曲第二乐段进行旋律加花、歌词创编3.欣赏歌曲《童心四季》【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捉迷藏》欢快、活泼的情绪,能较完整地进行演唱。

2.结合律动,感受三拍子节奏的特点。

3.通过为歌曲第二乐段进行加花、歌词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

4.渗透环保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设计理念】本课内容紧紧围绕“四季”这一主题,利用“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的节目来串联整堂课,尽量采用多种形式与手段使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熟悉歌词,进而演唱歌曲、表现歌曲,逐步达成教师既定的目标。

【教学重点】完整演唱歌曲,有感情地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节拍较难把握。

2.乐句“秋天钻入谷堆堆”中的一字多音也有一定困难。

1【教学筹办】课件、大歌单、关于四季的剪贴图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随歌曲《童心是小鸟》进教室,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师:“让我们听着好听的歌曲进入音乐教室,细致听!这首歌的情绪怎样?它唱了些甚么?”2.师:“好听吗?歌曲唱了——?”生自由讨论。

3.寻找四季的图片。

师:“瞧!这儿有许多的图片,看看它们是属于哪个季节的?你能上来摆摆吗?”※教师出示四季的图片,学生进行收拾整顿,按四个季节归类分好,为背面歌曲的创编做铺垫。

二、“春娃娃的舞蹈”1.导入:“春夏秋冬就象四个调皮的娃娃,今天,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2.师:“活泼心爱的春娃娃首先出场!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小段跳舞,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吧!”教师随歌曲伴奏音乐舞蹈。

3.师:“和我一起来动一动吧!”学生随老师一起律动。

※学生在律动的过程中,对歌曲旋律形成初步印象。

三、“夏娃娃的朗诵”1.导入:“你们猜!第二个娃娃是谁呀?”“是呀!夏娃娃很热情,它想朗诵一段儿歌给大伙听呢!”22.教师示范朗读。

3.师:“小朋友也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集体有豪情地朗诵,为正确演唱歌曲做铺垫。

《捉迷藏》教学设计

《捉迷藏》教学设计

《捉迷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用优美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过程目标:认识歌曲3/4拍子,熟悉强弱规律,掌握附点音符节奏。

情感目标: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有弹性的声音愉快的情绪准确演唱本首歌曲。

难点:歌曲的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掌握,为歌曲创编动作歌词。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导入新课师:欢迎来到音乐课堂,请同学们看老师随音乐律动做了几个动作。

(师播放音乐律动)生:4个。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动起来吧。

(生随音乐律动)师:刚才我们律动的这段歌曲的歌名是《春天在哪里》。

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有人把春天比作一个娃娃,可爱的春娃娃。

他还有另外三个好朋友。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生:知道,他们是夏娃娃,秋娃娃,和冬娃娃。

师:你回答的很正确。

师:春夏秋冬四个娃娃在一起玩了一个游戏,是什么游戏呢?让我们一起到歌曲中去寻找答案吧。

(师播放捉迷藏范唱,生聆听)师: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啊?我们一齐说。

生:捉迷藏。

(师出示课题——捉迷藏)3、教学新授。

(1)初听感知师:春夏秋冬这四个娃娃玩捉迷藏,他们分别藏在了哪里呢?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听完音乐后告诉老师答案。

(师播放音乐,生聆听)生:春天藏在了花丛中,夏天躲到了草帽下。

秋天钻进谷堆堆,冬天缩进了棉褂褂。

(师:你听的对,听的很准确,你听的很认真,回答的正确..)(2)再听感受师:你们听得真认真。

他们四个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情绪是怎样的?以及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师播放音乐,播放后提问)生:他们在玩游戏时情绪是快乐的,开心的,高兴地...(你们感受的很准确)师: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生:歌曲的速度是稍快。

(你感受的准确)(3)重点讲解师:同学们看歌谱左上角两个数字,下面是4上面是3代表歌曲的拍子是3/4。

师:你知道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吗?生:强弱弱。

师:你能用动作来展示吗?生:拍手,拍腿,拍腿。

中班诗歌捉迷藏儿歌教案

中班诗歌捉迷藏儿歌教案

中班诗歌捉迷藏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模仿老师朗诵儿歌《捉迷藏》。

2. 能够跟随老师的节奏,学唱儿歌《捉迷藏》。

3. 了解儿歌中的一些简单的诗歌韵律和节奏。

4. 培养幼儿的语感和音乐感,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儿歌《捉迷藏》的歌词和节奏。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理解儿歌的意思,并用音乐表现出来。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和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

1. 儿歌《捉迷藏》的歌词和音乐。

2. 教学用的道具和教具。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故事情境,引出儿歌《捉迷藏》的主题。

比如,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或者讲述一个关于捉迷藏的小故事,让幼儿对捉迷藏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2. 教学儿歌歌词和节奏。

老师可以先给幼儿朗诵儿歌《捉迷藏》,让幼儿听一遍,然后再和幼儿一起模仿朗诵。

接着,老师可以教幼儿儿歌的歌词和节奏,让幼儿跟随老师的节奏学唱。

3. 音乐表现。

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用手势或者身体动作来表现儿歌中的内容。

比如,当歌词中提到“躲在角落里”时,幼儿可以做出躲藏的动作;当歌词中提到“快来找我”时,幼儿可以做出招手的动作。

通过音乐表现,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并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4. 听音乐,感受节奏。

让幼儿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儿歌的音乐,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可以让幼儿自由地用手势或者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音乐中。

5. 分组表演。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自由发挥,用音乐和动作来表演儿歌《捉迷藏》。

可以让每个小组在表演前先进行一些简单的排练,然后在全班面前进行表演。

通过分组表演,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他们对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

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捉迷藏》,并通过音乐和动作表现来理解儿歌的意思。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原调慢速)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原调慢速)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原调慢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曲旋律欢快,歌词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歌曲以捉迷藏为主题,描绘了孩子们在游戏中尽情欢乐的场景,体现了童真童趣。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如音准、节奏、唱名等,但仍需在音准、咬字、情感表达等方面加强训练。

此外,学生在课堂中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合作精神,有利于开展集体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捉迷藏》,表现歌曲的童真童趣。

2.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对歌曲《捉迷藏》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一些音程跳动较大,需要注意音准的准确性。

2.节奏:歌曲中有一些特殊的节奏型,如附点八分音符、休止符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3.情感表达:引导学生通过歌声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和童真童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

4.分组练习法:分组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歌曲歌谱、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学。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伴奏。

3.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4.课堂练习册: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捉迷藏游戏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趣事,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捉迷藏》教学设计

《捉迷藏》教学设计

《捉迷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樱花》
2、演唱歌曲《捉迷藏》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流畅地唱好歌曲《捉迷藏》,表现出三拍子的律动感以及歌曲的情趣。

2、能听辨齐唱形式的歌声,能对《樱花》的旋律特点和不同表现形式,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教学难点:
能和同学合作进行以“春天的早晨”命题的声响创作,对音乐创作表现出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234I5—I543211—I1
小猫爱吃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

樱花是日本

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反馈
检测作业
反馈情况
过关作业
(全体学生)
闯关作业
(中等以上)
探究作业
(学有余力)
板书设计
教学札记
本节课通过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象,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了《捉迷藏》这首歌曲。
师:对了是三拍子,那谁知道三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吗?
学:强弱弱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欢快的音乐来自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捉迷藏》
三、聆听歌曲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吧,歌曲中唱了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歌词吧,
学:……
师:现在听老师来唱一遍这首歌吧,你们在心里默唱。眼神要跟住我呦。
四、学唱歌曲
师:那你们来试试吧,跟着琴来一次,听好前奏,慢一点!
教学用具
电子琴,PPT




第一次备课(学生参与活动涂红)
二次备课
课题《捉迷藏》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首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谁来说说,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师:刚才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加了什么?
学:指挥手势
师:那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试试吧!
学:……
师:谁知道刚才我们做的手势是几拍的?
学……
师:你们配合的默契级啦!现在我们一起来扮!
师:现在我们看看屏幕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师:你们认识他们吗?我们来唱一唱,老师先做示范。
师:你们唱的真准确,老师也要加入你们合唱的队伍,第一个和声你们唱“1”老师唱“3”。第二个和声我们交换。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紫阳小学电子备课
教学预案
备课序号:1年级:三学科:音乐
主备教师
刘雯雯
协备教师
刘雯雯
教学内容及分析
歌曲《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本课是融歌曲、律动、表演为一体的较为全面的综合课。
学:……
师:春夏秋冬这四个小娃娃特别的调皮,你们听听是哪一个吧!
师:你们都找到了,那我们把他们凑到一起唱一次吧!
师:你们把他们四个小娃娃唱的特别的调皮,那我们再看看他们怎么捉迷藏的呀!
师:我们把他们连起来,完整的唱一遍吧!
师:你们唱的可真准呀,咱们这次来玩一个接龙游戏,这一组唱春夏,这一组唱秋冬。老师唱其他部分。
课型
聆听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聆听感受歌曲,领会歌曲的欢快情绪,体会快乐的音乐情感。
2、通过师生合作,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轻松学会歌曲。
3、加入二声部,初步体验多声部的感受。
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
唱准三拍子歌曲《捉迷藏》,把握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加入二声部。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唱准三拍子歌曲《捉迷藏》,把握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加入二声部。
师:这次老师希望你们独立完成,一部分同学唱1.另一部分同学唱3.
师:你们把他们唱的像亲兄妹那么和谐。这次我们加入到歌曲中来唱唱吧。分成两组,你们要互相倾听,不要打扰到四个娃娃呦。
师:美妙的歌声配上动听的和声变得更加的完美了,最后我们一起用歌声结束这节音乐课好吗?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这首歌曲《捉迷藏》,你们高兴吗?感受到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象,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一直开心快乐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