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四章《游戏篇》第三节《捉迷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习简单的方位词,如“上面、下面、左边、右边”等;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捉迷藏游戏的规则,能够与同伴一起完成游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学会使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力和注意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玩具熊、捉迷藏游戏道具、方位卡片。
学具:幼儿用书《捉迷藏》,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玩具熊,与幼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玩具熊躲藏的位置。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向幼儿讲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引导幼儿注意方位词的使用。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如:“玩具熊躲在沙发的下面”。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方位词的使用错误。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用画笔和画纸记录游戏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捉迷藏游戏规则2. 方位词:上面、下面、左边、右边3. 游戏过程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
2. 答案示例:“我躲在床的下面,爸爸找到我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方位词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更多有趣的捉迷藏游戏,如“蒙眼捉迷藏”、“声音捉迷藏”等,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参与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4. 随堂练习的参与度;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6. 课后反思的针对性与拓展延伸的多样性。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捉迷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捉迷藏》含反思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捉迷藏》含反思「篇一」活动背景:本次活动是选自小的主题活动《动物花花衣》中《找朋友》的活动内容,小班幼儿对动物朋友有着很大的兴趣,他们喜欢观察和发现不同动物的特征。
在以前的活动中他们已经认识了黑白皮毛和彩色皮毛的动物,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巩固对动物皮毛的认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能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自主发现,激发他们对动物们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巩固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
2、喜欢小动物,感受和小动物一起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1、动物图片(燕子,斑点狗,奶牛,斑马,熊猫,企鹅)2、捉迷藏场景图3、动物局部图片和完整图片各6份活动过程:一、导入(价值分析:导入游戏,激发幼儿兴趣)1、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请你们闭上眼睛,一起数到5。
2、小动物们藏好了,你能找到他们吗?二、捉迷藏(价值分析:在捉迷藏游戏中说出动物的特征)1、斑马师:说说你在哪里找到了谁?师:从哪里看出来它是斑马?师: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找到了斑马?穿着黑白条纹的小斑马出来罗。
小斑马和你做朋友。
2、熊猫师:为什么说它是熊猫?师: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黑的,哪些地方是白的?是条纹的么?师:说得真清楚,大熊猫,真可爱。
白肚皮,圆滚滚;黑眼睛,笑嘻嘻。
大熊猫是我们的好朋友。
3、企鹅师:有个小动物身上的黑白皮毛也和大熊猫一样,它在哪里?师:企鹅身上哪里是黑的,哪里是白的?师:你们的小眼睛本领真大,出来吧,小朋友找到你了。
企鹅宝宝怎么走路的,我们来学一学,走走走。
4、小松鼠师:我们找到几个好朋友了?你还找到了谁?师:你怎么知道它是小松鼠?师:小松鼠有什么本领?(它会爬树,它的长尾巴可以让它在爬树的过程中保持平衡。
)师:小松鼠出来罗,长尾巴,大扫把;一蹦一跳去爬树。
幼儿园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有趣的游戏》,详细内容为“捉迷藏”游戏。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捉迷藏的基本规则,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捉迷藏的基本规则,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参与游戏。
2. 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互相配合、支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捉迷藏游戏中,幼儿需要学会观察、判断、记忆和配合,对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一定要求。
重点:掌握捉迷藏的基本规则,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玩具娃娃、藏身道具(如布帘、椅子等)。
2. 学具:每组一个眼罩,用于扮演“捉人”角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捉迷藏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捉迷藏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游戏规则讲解(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捉迷藏的规则,让幼儿明白游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一次捉迷藏游戏,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游戏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轮流扮演“捉人”和“藏人”角色,进行捉迷藏游戏。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捉迷藏》2. 内容:1)游戏规则2)注意事项3)空间认知与团队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与家长共同完成一次家庭版的捉迷藏游戏,并记录游戏过程。
2)思考在游戏中如何更好地与团队成员配合。
2. 答案:1)略2)在游戏中要主动与队友沟通,了解彼此的位置,避免重复藏身或暴露队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存在空间认知不足、团队协作意识不强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游戏中运用策略,提高捉迷藏的成功率。
2)尝试创新捉迷藏游戏,如增加障碍物、改变游戏场地等,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捉迷藏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捉迷藏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技能目标:通过捉迷藏游戏,提高幼儿的躲藏技巧和寻找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1.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灵活运用躲藏技巧和寻找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物质准备:教室、户外场地、捉迷藏游戏道具(如帽子、围巾等)。
3.2 经验准备:幼儿曾经参与过类似的游戏,对捉迷藏游戏有一定的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4.2 示范:教师亲自演示捉迷藏游戏,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游戏的规则。
4.3 实践: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捉迷藏游戏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4 总结: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游戏过程中的得失,让幼儿分享经验,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躲藏技巧、寻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2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提问和交流,了解幼儿的游戏体验和收获。
5.3 评价结果: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游戏:教师可以引入其他类似的捉迷藏变体游戏,如“猎人捉小鸟”、“宝藏寻找”等,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
6.2 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与,进行亲子捉迷藏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家庭合作意识。
第七章:安全注意事项7.1 场地安全:确保游戏场地安全,无危险物品,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7.2 道具安全:使用的游戏道具要确保没有尖锐边缘,材质安全,不造成窒息等危险。
7.3 幼儿监护: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防止幼儿走失或发生意外。
捉迷藏幼儿园中班教案5篇

捉迷藏幼儿园中班教案5篇捉迷藏幼儿园中班教案1秋天的草地上,狗、老虎、河马、斑马、袋鼠、狮子、兔子……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朋友正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简洁而略带夸张的动物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每一种动物的典型特征。
作者对绘本的很多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每次翻页都是让孩子来猜猜“谁藏起来了?”、“谁转过身去了?”……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致的手工画令人赞叹。
动物们轮流躲藏着、变换着各种不同姿态,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些可爱的动物们。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其中的9个动物,通过快乐的游戏,让孩子们不仅认识可爱的动物,并且在一次次的“捉迷藏”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能力,对各种动物之间的不同特征也会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目标预设: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动物的不同之处,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并清楚地表达。
2、引导幼儿通过纵横序列初步感知方位,能说出动物的具体位置,培养幼儿空间概念。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点:感知序列。
难点:利用纵横坐标感知空间概念。
设计理念:教学游戏化。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本教材是一本绘本,通过憨态可掬的动物形象以及巧妙的躲藏方式,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但是,如果单纯观察动物的特征对中班孩子来说过于简单,于是我利用绘本中动物的形象和内容特点,设计“捉迷藏”的游戏,把有一定抽象概念的空间方位寓于其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了解并掌握动物所在房间的方位,根据纵横序列说出房间号,并和动物相对应。
利用纵横序列说出方位对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游戏,使抽象变为具象,利于幼儿接受。
设计思路:认识动物——感知横向序数——通过动物身体特征找出动物——游戏中认知纵向和横向序列——根据纵横序列感知“房间”号——游戏中找出相应房间躲藏的动物——幼儿体验操作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件)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秋天的草地)秋天的草地真漂亮!小动物们也排着队来了,瞧,来了几个动物?你能说说它们是谁吗?(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
2024年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

2024年中班数学《捉迷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空间与位置》的第一课时《捉迷藏》。
本节课主要通过游戏活动“捉迷藏”,引导学生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以及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
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方位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空间方位的描述和运用。
教学重点:认识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捉迷藏游戏道具(如:布偶、遮罩等)。
学具:每组一张空间方位图,每组一套捉迷藏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物体藏匿的位置,如:“小明藏到了桌子下面”,“小华藏到了柜子后面”等。
2. 空间方位学习(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学习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空间方位概念。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空间方位描述物体位置,如:“小猫在书的上面”,“小鸟在树的后面”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中班数学《捉迷藏》2. 内容: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描述物体位置的词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空间方位词语,描述一下你的房间布局。
2. 答案:示例:我的床在房间的左边,书桌在床的右边,衣柜在房间的前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空间方位,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物体位置,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家庭环境,用空间方位描述家中物品的位置,并与家人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空间方位学习3. 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游戏的组织:确保游戏顺利进行,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捉迷藏》中班游戏教案

《捉迷藏》中班游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材,具体章节为《户外游戏篇》中的《捉迷藏》。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游戏规则、游戏技巧、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捉迷藏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捉迷藏游戏中如何寻找合适的藏身之处,以及如何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重点:掌握游戏规则,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口哨、计时器、标志盘。
2. 学具:空旷的户外场地、可供藏身的物品(如草丛、树木、帐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户外场地,简要介绍捉迷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游戏情境。
2. 游戏规则讲解(5分钟)(1)讲解游戏规则,包括捉人和藏身的方法、时间限制等。
(2)强调安全事项,如不爬高、不乱跑、不离开游戏场地等。
3. 游戏技巧指导(5分钟)(1)指导学生如何寻找合适的藏身之处。
(2)教授学生捉人的技巧,如观察、追踪、围堵等。
4. 游戏实践(1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捉迷藏游戏。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行为,确保游戏安全。
5. 例题讲解(5分钟)(1)选取一个典型游戏场景,讲解如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捉人和藏身。
(2)引导学生思考,提高游戏水平。
6. 随堂练习(5分钟)(2)进行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捉迷藏》2. 内容:游戏规则安全事项团队合作捉人技巧藏身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与家长分享捉迷藏游戏,了解家长对游戏的看法和建议。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与同学进行捉迷藏游戏,提高游戏水平。
(2)引导学生尝试其他户外游戏,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游戏技巧指导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捉迷藏游戏中,寻找合适的藏身之处和避免安全事故是教学难点与重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并能参与游戏。
难点: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捉迷藏玩具。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捉迷藏游戏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问题: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你玩过这个游戏吗?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并示范游戏。
规则:一个小朋友闭上眼睛数数,其他小朋友找到一个地方躲起来,等数完后,找人的小朋友去寻找其他小朋友。
3. 实践操作: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捉迷藏游戏。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中的趣事,讨论如何在游戏中更好地隐藏和寻找。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记录游戏过程中的趣事。
2. 尝试自己画一画捉迷藏游戏的场景。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捉迷藏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和合作情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故事理解:阅读《捉迷藏》的故事,让幼儿复述故事情节。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捉迷藏游戏。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解:教师与幼儿互动,提问并引导幼儿思考,以增强他们对故事和游戏的理解。
2. 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捉迷藏游戏的乐趣。
八、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的理解。
2. 记录幼儿在捉迷藏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延伸活动:1. 创意绘画:让幼儿画出自己设计的捉迷藏游戏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游戏活动教案:捉迷藏教案
中班游戏活动捉迷藏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介,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动物的不同之处,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并清楚地表达,引导幼儿通过纵横序列初步感知方位,能说出动物的具体位置,培养幼儿空间概念,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捉迷藏教案吧。
教材简介:
秋天的草地上,狗、老虎、河马、斑马、袋鼠、狮子、兔子……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朋友正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简洁而略带夸张的动物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每一种动物的典型特征。
作者对绘本的很多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每次翻页都是让孩子来猜猜“谁藏起来了?”、“谁转过身去了?”……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致的手工画令人赞叹。
动物们轮流躲藏着、变换着各种不同姿态,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些可爱的动物们。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其中的9个动物,通过快乐的游戏,让孩子们不仅认识可爱的动物,并且在一次次的“捉迷藏”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能力,对各种动物之间的不同特征也会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动物的不同之处,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并清楚地表达。
2、引导幼儿通过纵横序列初步感知方位,能说出动物的具体位置,培养幼儿空间概念。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序列。
活动难点:
利用纵横坐标感知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秋天的草地)秋天的草地真漂亮!小动物们也排着队来了,瞧,来了几个动物?你能说说它们是谁吗?
(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
)
2、小动物排成几排?(2排),我们用数字来表示。
3、小动物要和你们玩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说出一个动物和别的动物不一样的地方,让别的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4、用例如“头上有花的小动物是谁?”这样的话来说。
二、游戏一
1、小动物要和小朋友做个捉迷藏的游戏。
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
2、小动物们躲起来了,小朋友闭上眼睛。
哎,谁躲起来了?你
怎么知道的?
小朋友真厉害,都能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看出来。
三、通过纵横序列认识房间号
1、小动物们在草地上玩得真开心,现在它们还想到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戏。
2、(出示课件)看,小动物的家有几层?(三层)最高的是几楼?最低的是几楼?中间呢?(在白板上写出楼层号)看,一楼有几个房间?哪间是第一间?(老师写上房间号)
3、我们把1楼的第一个房间叫做101,前面的1表示什么?后面的1表示什么?那1楼的第二个房间叫几零几?第三个房间呢?
2楼的第一个房间叫什么?第二个房间是几零几?第三个呢?谁能说出3楼的房间号?
4、现在我们来做个“我说动物你说房间号”的游戏,反之,我说房间号,你说动物。
四、游戏二
1、现在,动物们要继续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看,谁躲起来了?(河马)你是怎么知道的?河马的嘴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河马住在哪个房间?你能用“几零几的谁藏起来了”这样的话来说吗?
2、一个动物藏起来你能找到,多藏几个你能找出来吗?
3、这次是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们住在几零几房间?
4、小朋友真厉害,都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找出来。
5、这次小动物是怎么躲的?它的身体怎么样了?(小猪转过身来了)哦,原来是让我们找转过身来的动物。
几零几的小猪转过身来了?
6、看,这次有几个动物转过身来了?(3个)它们是谁?谁能用“几零几的谁转过身来了”来说?老虎的身体是什么样的?你怎么知道是狮子?它是狮子爸爸还是妈妈?
7、小朋友们眼睛真亮,都能找到躲起来的小动物。
如果动物再多躲几个你还能找到吗?那躲几个你能找到?全都躲起来你能找到吗?
8、(出示课件)几个躲起来了?你还知道它们是谁吗?河马在哪儿?犀牛呢?301会是谁?你还记得哪个动物的位置?
五、幼儿操作
1、这儿也有楼房,还有9个动物的图片,请你把动物送回它们的房间好吗?
2、结合课件评价。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都回到自己房间了吗?(检查操作结果)啊,小朋友真能干!小动物谢谢你们。
六、结束
今天我们和小动物玩了捉迷藏的游戏,老师的书上还有好多动物在玩捉迷藏呢,走,和老师一起去找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