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合集下载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附件1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一、课程设置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及地方(区县)课程与校本课程。

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国防和民防教育、安全和自救互救教育等内容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二、课程安排(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1.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2.教学时间:每学年上课35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两周)、复习考试2周(九年级,即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二)每周活动总量1.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见课程设置表,每课时40—45分钟。

2.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长短课结合的实验。

3.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在周课时总量内自主安排。

(三)课程设置表课程设置表分表一和表二。

表一适用于小学阶段六年、初中阶段三年的学校;表二适用于小学阶段五年、初中阶段四年的学校。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一北京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二三、课程设置说明(一)综合性课程的选择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等课程为综合性课程。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小学阶段的科学均为必修课程。

历史与社会、初中阶段的科学、艺术为选择性课程。

学校可以在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及分科的历史、地理之间选择,在综合性的科学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之间选择,在综合性的艺术及分科的音乐、美术之间选择。

2.如选学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地理课程中的自然地理内容。

如选学历史与社会、物理、化学、生物,则应参照地理课程标准增加学习自然地理内容。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9522
100%
学年总
课时(节)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各门课程课时
占九年总课时
的百分比
九年课
时总数
外语4
692
7.3%
6-8%
体育5
体育5
体育3
体育3
体育3
体育3
体健2
体健2
体健2
976
10.2%
10-11%
音乐2
音乐2
音乐2
音乐2
音乐1.5
音乐1.5
音乐1
音乐1
音乐1
976
10.2%
9-11%
美术2
美术2
美术2
美术2
美术1.5
美术1.5
美术1
美术1
美术1
综合实践
活动 3
综合实践
活动 3
综合实践
3-4%
地理2
地理2
科学2
科学2
科学3
科学3
生物3
生物2
793
8.3%
7-9%
物理2
物理3
化语文7
语文6
语文6
语文5
语文5
语文5
1985
20.8%
20-22%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义务教育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基本教育权利的保障。

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进行探讨。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历史、地理、政治、体育、艺术等学科。

这些学科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人文社科、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基础。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头表达等能力。

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语课程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视野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学习外语,可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可以培养观察、实验、推理、创新等科学素养。

历史、地理和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学习地理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通过学习政治可以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可以锻炼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艺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可以培养情感表达和创意思维能力。

除了课程设置外,课时安排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问题。

合理的课时安排可以保证学生充分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每周学时应不少于40个课时,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学科的学时应占总学时的较大比例。

在具体的课时安排上,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年级周课时课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年课时总计课程门类品德与生活2 2 / / / / / / /626 品德与社会/ / 2 2 2 2 / / /思想品德/ / / / / / 2 2 2语文8 8 7 7 6 6 5 5 5 1985 数学 5 5 4 4 4 4 5 4 4 1357 外语/ / 3 3 3 3 4 4 4 832 体育 4 4 3 3 3 3 / / /1009 体育与健康/ / / / / / 3 3 3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523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523 科学/ / 2 2 3 3 / / / 350 物理/ / / / / / / 2 3 169 化学/ / / / / / / / 3 99 地理/ / / / / / 2 2 / 140 生物/ / / / / / 3 2 / 175 历史/ / / / / / 2 2 2 206 信息技术/ / 1 1 1 1 2 2 2 346 综合实践活动/ /4 4 4 4 4 4 4 1182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3 3周课时总数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总课时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说明: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

说明:1、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与小学科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得通知》(教材厅函[2017]6号)要求: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与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得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与初中每周3课时。

3、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得通知》(教材〔2017〕4号)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与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

4、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有关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完成前,原则上要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得课时数保持不变。

附件: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六三学制)
2、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
附件1
附件2。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说明: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随州历史、广水历史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_3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_3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分科)
关于音乐和美术,高年级分别安排1.5课时,课表上不方便显示。

各单位可以采用“艺术3节”的方式安排,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轮流单周两节、双周一节上课。

应该注意的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知道:品德与社会课,高年级是3节;校本与地方课程,中高年级三节。

关于体育课,低年级要求5节,也在课表内作出安排,关于师资的问题,可以有两节解释为班主任组织下的班级体育活动。

任何单位的课表内,不要出现自习或者其他名称。

要严格按照给出的课程名称编排课表。

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里面提出来的。

(三节课中有一节是信息技术)。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20年整理).pptx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20年整理).pptx
//
11 1
// / /2 3 // 3 22 / 32 /
22 2
信息技术 / / 1 1 1 1 2 2 2
综合实践 // 3 3

1985 1357 832
1009
523 523 350 169 99 140 175 206 346
1182
周课时总数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学年总课时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外语 / / 3 3 3 3 4 4 4
体育 4 4
课 体育与健 //
康 程
音乐 2 2
33 // 22
33 // 22
// / 33 3 11 1
美术 2 2 门
科学 / / 物理 / / 类 化学 / / 地理 / / 生物 / /
历史 / /
22
22 // // // //
//
22
33 // // // //
274 9522
学海无涯
说 明 :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 每学年 35 周
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 3 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 3
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 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 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 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 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 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 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 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 育、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随州历史、广水历史等 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说明: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随州历史、广水历史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