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净化的专用术语

合集下载

水处理常用的180个名词

水处理常用的180个名词

水处理常用的180个名词化学水处理、循环水处理、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名词汇总。

化学水处理1.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

2.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包气带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质介质)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

3.原水:是指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并不仅限于地下水,水库水等自然界中能见到的水源的水,未经过任何人工的净化处理。

4.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pH=-lg[H+]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5.总碱度: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6.酚酞碱度:就是用酚酞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8.2~8.4)。

7.甲基橙碱度:就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3.1~4.4)。

8.总酸度:酸度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9.总硬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它离子含量很少,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总含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10.暂时硬度:由于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这种硬度称为碳酸盐硬度,亦称暂时硬度。

11.永久硬度:由于水中含CaSO4(CaCl2)和MgSO4(MgCl2)等盐类物质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也不能去除,这种硬度称为非碳酸盐硬度,亦称永久硬度。

12.溶解物:以简单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在水(或其它溶剂的)溶液中存在,粒子大小通常只有零点几到几个纳米,肉眼不可见,也无丁达尔现象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

13.胶体:若干分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的粒子团,大小通常在几十纳米至几十微米,肉眼不可见,但会发生丁达尔现象小的胶体粒子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看到,大的可以看到。

14.悬浮物: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结合而成的肉眼可见的小颗粒,大小通常在几十微米以上用光学显微镜可以清楚看到悬浮物颗粒较长时间静置可以沉淀。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净化和处理的过程,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在污水处理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专业术语及其解释:1.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降解有机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通过悬浮生物膜、活性污泥或固定化微生物等方式实现。

2.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混合物,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它通常由污泥颗粒、水和微生物组成。

3. 沉淀池: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分离悬浮物和污泥的设备。

在沉淀池中,废水会停留一段时间,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4. 混凝剂:混凝剂是一种用于促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颗粒以便于沉淀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混凝剂包括聚合铝氯化铵和聚合硫酸铁等。

5. 水解:水解是指将有机物分解成较小的化合物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中,水解通常是由微生物酶催化完成的。

6. 氧化:氧化是指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中,氧化通常是通过添加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来实现的。

7. 脱氮:脱氮是指将废水中的氮转化为气体排放或固定在污泥中的过程。

常见的脱氮方法包括硝化和反硝化。

8. 脱磷:脱磷是指将废水中的磷转化为无机盐或固定在污泥中的过程。

常见的脱磷方法包括化学沉淀和生物吸附等。

9.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和去除的方法。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

10.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废水中的溶质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11. 残余污泥:残余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它通常需要经过进一步处理或处置,如压滤、干化或焚烧等。

12.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对废水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的过程。

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溶解氧、pH值、悬浮物浓度和生物指标等。

13.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运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给排水专业术语

给排水专业术语

给排水专业术语给排水专业术语一、水质与水污染处理术语1. 水分析:通过对水样进行实验室测试和分析,确定水中各种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含量和性质。

2. 水质标准:规定水质要求的法律、法规或者行业标准。

3. 水污染:指水体中存在的对水生态环境、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或者条件。

4. 水质改善: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方法,使水质从污染状态变为符合要求的一种工程过程。

5. 污水处理:将污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步骤,使其满足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的一种技术方法。

6. 水资源保护: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各项措施和技术手段。

7. 水环境评价:对水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科学方法。

8. PH值:指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用于表示酸碱度。

9. 溶解氧: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对水生物的生存和水体的自净能力有重要影响。

二、给排水系统工程术语1. 高层建造给排水系统:应用于高层建造中的供水、排水系统,包括冷、热水供应和污水排放。

2. 整体式给排水系统:将给水和排水系统集成在一个设备中,通过一套主机实现供水和排水功能。

3. 分体式给排水系统:将给水和排水系统分开设计和安装,分别配备相应的设备和管道。

4. 给水系统:将水从供水设备输送到使用点的一套装置和管网系统。

5. 排水系统:将排水管网中的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设施或者排放点的一套装置和管网系统。

6. 止回阀:用于防止流体沿相反方向流动的一种阀门。

7. 泵站:由泵和相关设备组成的一套供水或者排水系统,用于将液体输送到一定压力或者高度。

8. 污水泵:用于抽送污水的水泵。

9. 排水井:用于集中采集污水并传输到下级排水设备的井。

10. 防水板:用于防止水渗透的一种材料,常用于地板、墙壁和屋顶等部位。

三、给排水设备术语1. 水表:用于测量供水系统中流经的水量的仪表。

2. 角阀:用于控制给水系统中水流的一种阀门。

3. 水龙头:用于控制和供应自来水的装置,可以进行开关和调节水流。

净水行业基本术语

净水行业基本术语

净水行业基本术语一、净水设备净水设备是指用于过滤、净化、消毒自来水的设备。

通过净水设备,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重金属、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保障人体健康。

二、滤芯滤芯是净水设备的核心部件,通常由多种滤料组成,如活性炭、KDF、陶氏膜等。

滤芯的主要功能是吸附、过滤和去除水中的杂质、异味、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三、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炭材料,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

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余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有效改善水质口感和外观。

四、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使水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膜过滤,进而去除水中的杂质和盐分的净化技术。

反渗透净水设备能够去除几乎所有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供更纯净的饮用水。

五、净水流量净水流量是指净水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净水总量。

净水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净水设备的供水能力,也是衡量净水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六、水硬度水硬度是指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

硬水含有较高的钙、镁离子,容易结垢;软水则相对较少。

水硬度是影响净水设备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七、水质检测水质检测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对水质进行监测和检验,以评估水质的好坏。

水质检测包括对化学需氧量、浑浊度、总大肠菌群等多个指标的检测,是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手段。

八、废水比废水比是指净水设备在产生净水资源的同时产生的废水量。

废水比越低,说明净水设备的产水效率越高,同时也意味着更节水。

九、水压水压是指水的压力,通常以兆帕(MPa)为单位表示。

净水设备需要一定的水压才能正常工作,水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十、水质安全水质安全是指自来水的安全性,即自来水中无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保障水质安全是净水设备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人们健康饮水的必要条件。

水处理专用术语

水处理专用术语

水处理专用术语我们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

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

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矶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1、膨胀率:滤层的膨胀率是指滤层在一定的反洗强度下发生体积膨胀,体积膨胀后增加的体积与体积膨胀前的比值,一般滤层的膨胀率为40%—50%为宜,当水温升高,过滤介质的粘度和密度下降时,则必须用更大的反洗强度,才能使滤层达到同样的膨胀率。

2、反洗强度:反洗强度是指在每平米过滤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用去的冲冼介质(通常为水或压缩空气)的量,单位是1.∕m2∙S03、截污能力:滤层的截污能力又称泥渣容量。

指单位体积滤层所能除去悬浮物的量。

4、回收率:可以回收使用的水量占进入反渗透装置处理的水量的百分比叫回收率。

用下列公式计算回收率:回收率(%)=产品水流量/原水流量XIOO注:原水流量等于产品水流量加上废水(浓缩水)流量,两者很容易测量。

例如,如果产品水流量是每分钟0.4加仑,浓水流量是3.60GPnb应这样计算:回收率(%)=X100=10%反渗透膜的除盐量与原水的TDS浓度成正比,而与使用压力无关。

然而纯水产量与膜的使用压力成正比。

增加操作压力会增加水的产量而不影响除盐量。

因此使用压力愈高意味着水质愈好、产水量愈多。

可以考虑采用高回收率下运行来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5、除盐率:被膜除去的TDS量称除盐率,用百分数表示,99%的除盐率意味着水中可溶性固体的99%被膜除去。

用下面公式计算除盐率: 除盐率(%)=(原水的TDS—产品水的TDS)/原水的TDS×100上式原水TDS是指进入滤筒的水中总溶解性固体的含水量,产品水TDS是指清洁水总溶解性固体的含水量。

净化水质的标语

净化水质的标语

净化水质的标语
标题:净化水质的标语
正文:
在现代社会中,水质净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净化水质不仅关乎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提高人们对净化水质的意识,以下是一些鼓励和启发的标语,帮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水资源。

1.清洁水源,健康生活。

2.保护水质,保卫健康。

3.净化水源,造福未来。

4.水质净化,健康无忧。

5.爱护水源,共享清澈。

6.保护水质,从我做起。

7.水源净化,关乎人类未来。

8.洁净水质,美丽家园。

9.用心净化水,健康更精彩。

10.水质净化,责任担当。

这些标语旨在提醒人们保护水源的重要性,并激发大家共同参与水质净化的行动。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区,我们都可以采取行动,确保我们的水源保持清洁、健康。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未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水环境。

水处理180个常用专业名词全解析

水处理180个常用专业名词全解析

水处理180个常用专业名词全解析2018-01-24 大智若愚w... 阅321 转8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展开全文水处理专业名词,涉及化学水处理、循环水处理、污水处理等水处理领域,包括活性污泥法、反渗透、MBR膜法等。

化学水处理1、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

2、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包气带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质介质)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

3、原水;是指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并不仅限于地下水,水库水等自然界中能见到的水源的水,未经过任何人工的净化处理。

4、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pH=-lg[H+]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5、总碱度;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6,酚酞碱度;就是用酚酞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8.2~8.4)。

7、甲基橙碱度;就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3.1~4.4)。

8、总酸度;酸度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9、总硬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它离子含量很少,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总含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10、暂时硬度;由于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这种硬度称为碳酸盐硬度,亦称暂时硬度。

11、永久硬度;由于水中含CaSO4(CaCl2)和MgSO4(MgCl2)等盐类物质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也不能去除,这种硬度称为非碳酸盐硬度,亦称永久硬度。

12、溶解物;以简单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在水(或其它溶剂的)溶液中存在,粒子大小通常只有零点几到几个纳米,肉眼不可见,也无丁达尔现象.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13、胶体;若干分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的粒子团,大小通常在几十纳米至几十微米,肉眼不可见,但会发生丁达尔现象.小的胶体粒子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看到,大的可以看到.14、悬浮物;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结合而成的肉眼可见的小颗粒,大小通常在几十微米以上.用光学显微镜可以清楚看到.悬浮物颗粒较长时间静置可以沉淀。

纯水处理各专业名词详细解析

纯水处理各专业名词详细解析

纯水处理各专业名词详细解析一、基本概念1. 电导:在两片面积各一平方厘米,相隔一厘米距离的极片间可移动的离子数目,称为电导率,单位:μs/cm。

2. 电阻:电导的倒数,单位:MΩ/cm。

3. 硬度:指水源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4. pH值:溶液中酸和碱的相对含量。

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og)的度量单位。

pH值分0~14挡,pH值为7.0则水为中性;pH值小于7.0,则水为酸性的;pH值大于7.0。

则水为碱性的。

5. 总溶解固体量(TDS):是指溶解于在水的总固体含量,通常指矿物质含量。

6. 碱度: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H+]离子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含量。

水中产生碱度的物质主要由碳酸盐产生的碳酸盐碱度和碳酸氢盐产生的碳酸氢盐碱度,以及由氢氧化物存在而产生的氢氧化物碱度。

7. 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TOC)是以mg/L为单位的水中有机物污染的度量单位。

TOC是可氧化的有机物的直接度量单位。

8. 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用于去除水中的异味、气味、氯气、氯胺及一些有机物。

9. NTU:散射浊度单位—用一束光通过样水,用散射浊度计测出低浑浊水的浑浊度。

10. 渗透:水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一侧向高浓度溶液一侧自然的流动,直到能量达到平衡。

11. SDI:污染指数—用于测量反渗透系统所用原水中悬浮固体的数量。

12. 树脂:专门制造的聚合物小球,用在离子交换系统中,去除水溶液中的溶解盐。

13. LSI:langelier饱和指数—一种计算公式,采用该公式,在规定的条件:温度、pH值、TDS、硬度及碱性下进行碳酸钙沉淀的预测。

14. 臭氧:氧的一种不稳定的、高活性的形式,它是由自然雷电或高压电荷通过空气所产生的,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和消毒剂。

15.余氯: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16.回收率:指设备出水量占进水量的比率,反映设备自身耗水量的大小。

17. 脱盐率:指反渗透等去除水中TDS的比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净化的专用术语
(资料来源:中国联保网)
1、水的含盐量:也成矿化度,是表示水中的含盐类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阴、阳离子量的总和。

2、水的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的一些金属离子的浓度,如钙、镁、铁、锰、锌等,一般铁、锰、锌等离子在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水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所含钙盐和镁盐的多少,常用每升水中所含碳酸钙的毫克数来表示,单位mg/L,。

每升水中含碳酸钙在50毫克以下,称为极软水;每升水中含碳酸钙在50-
150毫克,称为软水;每升水中含碳酸钙在150—
300毫克,称为中软水;每升水中含碳酸钙在300—
450毫克,称为硬水;每升水中含碳酸钙在450毫克以上,称为极硬水。

3、水中的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是颗粒直径约在0.1微米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这些微粒主要由泥沙、原生动物、澡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水流之中,产生水的浑浊度。

悬浮物是造成浑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

4、水中的胶体物质:水中的胶体物质是指直径在0.1-
0.001微米之间的微粒。

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包括无机胶体如铁、铝、硅的化合物,有机胶体如植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

5、水中的溶解物质:水中的溶解物质是直径小于或等于0.001微米的微小颗粒。

主要是溶于水的溶解盐类的各种离子和气体。

离子键的化合物在水中极易溶解,并且溶解后成离子状态存在,如CaCO3溶于水后呈Ca?及CO3离子状态。

6、电导与电导率:水越纯净,所含盐量越少,电阻率越大,电导率越小,如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

而自来水之所以能导电,因为其中有能导电的自由离子,比如钠离子、钙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等。

但也有很多的水溶液是不导电,比如酒精、蔗糖水等,因为因为其中的溶质酒精和蔗糖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溶液中不含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7、TDS值:TDS值是表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测量原理实际上是通过测量水的电导率从而间接反映出 TDS
值。

包括水中的溶解盐类,同时还包括导电的有机物质。

水中的固体分为溶解性固体和悬浮固体。

溶解性固体是指水经过过滤之后,那些仍然溶于水中的各种无机盐类、有机物等。

悬浮固体是指那些能过滤掉的不溶于水中的泥沙、有机物、微生物等悬浮物质。

8、PH值与酸碱度: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也称氢离子指数。

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酸性。

一般含矿物质越多,PH值越高,纯净水为酸性水。

9、软化: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

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10、磁化:利用磁场效应对于水的处理作用,称为水的磁化处理。

11、矿化:是指在洁净的水中加入有益矿物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此水必须是经过严格精处理后的干净之水。

因为水中杂质有时会与矿石发生反应而产生其它物质;第二,矿石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并通过特殊工艺如高温蒸馏,脱碳去浊后方可使用。

12、吸附净化:主要指活性炭、麦饭石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通过其本身的微孔对水中的异色、异味、铁锈、泥沙等大分子物进行吸附净化。

13、离子交换:所谓离子交换,就是水中的离子和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所进行的等电荷反应。

离子交换的反应过程可以用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HR和水中Na+交换反应过程为例:HR+Na+=NaR+H+,从上式可知:在离子交换反应中,水中的阳离子(如Na)被转移到树脂上去了,而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一个可交换的H转入水中。

Na从水中转移到树脂上的过程是离子的置换过程。

而树脂上的H交换到水中的过程称游离过程。

因此,由于游离和置换过程的结果,使得Na和H互换位置,这一变化,就称为离子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