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生物(上册)

合集下载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1单元 第1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共56张PPT)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1单元  第1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共56张PPT)
过后,那儿的水稻几年都得不到好收成。后来,农民们想出了 一个办法,他们托人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放到稻田里。说 也奇怪,那一年水稻就获得了丰收。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 里的蛇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等 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水稻。现在田里有了蛇,大量 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水稻又得到了好收成。
(2)结论: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对环境都有降低温度和增 大湿度的作用,绿色植物具有调节周围气候的作用。 (3)启示:我们要提倡植树造林和绿化大地,创建适合人们生 活的环境。
随堂检测
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1.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 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生物生活环境是指( D ) A.生物生存的空间 B.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 D.以上 A、B、C 都是
影响
②竞争: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草
牛和羊
③寄生:蛔虫与人,菟丝子和植物
④互利共生: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重难点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适应环境的类型
表现类型
释义
拟态
一种生物在形态、行 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 种生物
保护色
动物的体色与环境色 彩相一致
警戒色
某些有毒生物所具有 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举例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
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 境非常接近 箭毒蛙、胡蜂、夹竹 蘑菇等艳丽夺目的体
2.生物适应环境的意义:可有效地逃避敌害、捕获食物,有利 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 【易错点归纳】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绿色 的蝗虫在草地上是适应的,但在黄土地上就不适应了。
重难点三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 展,同样,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例子:蚯蚓在土壤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沙地植物能防风 固沙等。谚语“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也 是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2019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观察动物细胞》教学反思三语文

2019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观察动物细胞》教学反思三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观察动物细胞》教学反思三《观察动物细胞》教学反思一关于请学生站着操作,一方面,初一的学生个子本身比较矮,站着操作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根据站着的人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全班已经成功完成观察的学生人数,更好地掌握上课的进度。

当然,这个阶段不能时间太长。

虽然已经学习过使用显微镜的有关内容,也亲自操作过显微镜,但由于遗忘和不熟练,学生在观察时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因此,实验报告的作用在这里尤其突出。

它的使用便于学生条文清晰地发现自己实验中的问题所在,也便于教师、其他成功学生的指导和帮助,而教师、成功学生的鼓励、帮助、学生之间的合作对全体学生都顺利完成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课后把该实验报告上交,可以很好地让老师了解所有学生的掌握情况。

《观察动物细胞》教学反思二七年级上册《观察植物细胞》一节,我按计划组织全班复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然后,引入新课的学习。

我说:“同学们都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可到底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却从没见过,本节课我们将借助显微镜一睹细胞的芳容……”上节课学生只是用显微镜看了玻片上的“上”字,总觉得不过隐,听说现在可以见识一下神奇的细胞,心里是何等的兴奋啊!没等我说完,学生们已经按捺不住了,纷纷好奇地拿起实验桌上整片的洋葱鳞片叶等往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放,都迫不及待地想到细胞王国遨游……没想到,刚上课就偏离了我预设的轨道,看着这意料之外的一切,到底该不该用纪律去强制学生停下来,继续听我讲述临时装片的制作以及植物细胞的观察方法呢?我犹豫了一下,忽然想到,让学生先尝试一下不是更好吗,于是我决定把计划中由我讲述的“生物材料需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看清细胞呢?”这个问题改为由学生自己探究,于是我不动声色,让孩子们继续看下去。

2分钟之后,学生们陆陆续续地抬起了头,满脸疑惑地相互询问:“你看到吗?细胞是啥样子的?”、“黑黑的,什么都没看见!”、“我也是,到底怎么回事?”、“明明对好光,可就是看不见。

2019江苏凤凰科学出版社七年级生物学上学期知识点(精改版)

2019江苏凤凰科学出版社七年级生物学上学期知识点(精改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和实验室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2.科学探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这5个步骤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3.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的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住适宜状态)
4.显微镜的使用(书P10)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左手……,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1.人们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用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制成植物培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叫无土栽培。
2.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培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
3.无土栽培的意义:节省土地,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培养出高品质的、符合人类需要的植物。有利于植物体防止污染、害虫。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
生产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3.生态系统的类型
(1)根据所处的环境分类
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沙漠生态系统等
淡水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池塘
湿地、森林、海洋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
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3.“恩吉尔曼”的实验证实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4.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加工厂”。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
5.绿色植物所有含叶绿体的器官在光下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叶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地球上70﹪的氧都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含试卷)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含试卷)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①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②知道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实质、意义、影响因素③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二)能力方面:①通过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②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的能力③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①通过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重要性,增强爱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②培养辩证的思维观点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过程教学难点:呼吸作用的实质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1·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2.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3.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5.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检测案1.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C )。

A. 所有绿色细胞B. 所有非绿色细胞C. 所有活细胞D. 所有植物细胞2. 用瓦盆养花比用瓷盆好,原因是( B )。

A. 瓦盆容易保持水分B. 瓦盆透气,利于根部呼吸作用C. 瓦盆能给植物提供更多无机盐D. 瓦盆便宜3. 土壤板结后,植物生长不好主要原因是( B )。

A. 影响蒸腾作用B. 土壤中缺氧C. 土壤中二氧化碳浓度太高D. 土壤太硬,使根难以生长4. 将手伸进刚打下的粮食堆里会感到发热,原因是( D )。

A. 粮食堆吸热B. 粮食堆对手起了保温作用C. 粮食正在进行蒸腾作用,消耗了大量的热D. 粮食呼吸作用释放能量,部分变成了热能5.证明植物的叶子具有呼吸作用,下面哪项条件是必需的?( B )A. 必须在光下进行B. 必须在暗处进行C. 必须在最适宜温度下进行D. 必须选择被子植物6. 水淹后庄稼死亡,最先死亡的部分是( A )。

A. 根B. 茎C. 叶D. 种子7. 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 C )。

A.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B. 叶从空气中吸收的C. 光合作用制造的D. 呼吸作用制造的8. 某同学用绿豆的种子生产绿豆芽,下面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成功?( A)A. 用几层纱布将绿豆盖起来,每天往纱布上洒适量水B. 将绿豆完全浸泡在水中C. 将绿豆平铺在盘子里放到光下照射D. 将绿豆和肥料混合起来9.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只要有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C.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D.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是植物进行各项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10. 右图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2019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2019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0、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1、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019年2月11日)

人教版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019年2月11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酸碱性物质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进而使细胞的蛋白质凝固.2.大雨过后及时排出农田中的积水,小麦、玉米入仓前晒干,向密闭的粮仓内充入氮气,这些措施都跟呼吸作用的原理有关.3.角质层细胞,导管,韧皮纤维,木质纤维等几中细胞是死细胞,不会进行呼吸作用.4.松土的好处:(1)有利于植物形成发达的根系.(2)减少根生长的阻力.(3)有利于根的呼吸.5.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6.二氧化碳能使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7.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在不同场所进行.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8.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葡萄糖→丙酮酸→(在无氧的条件下)途径一:酶→酒精+二氧化碳+少量能量(酵母菌、大部分高等植物)。

途径二:酶→乳酸+少量能量(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脊椎动物的肌细胞).9.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2)氧气(3)二氧化碳。

10.果蔬储藏的三种常用方法:(1)降低氧浓度(2)冲氮气.(3)降低温度.11、呼吸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①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②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③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④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微生物2019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微生物2019

16.(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菌通过芽孢繁殖后代B. 真茵都是多细胞生物C. 噬菌体属于病毒D. 微生物对人类都有害20. (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细菌和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对细菌和真菌认识正确的是A. 细菌分布广泛与它靠分裂生殖和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等有关B. 酵母菌、霉菌等真菌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C. 培养细菌或真菌,接种后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D.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和病毒的抗生素14.(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不需要利用细菌或真菌的是()A. 馒头B. 米酒C. 鲜牛奶D. 泡菜14.(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时,要让小鼠处于饥饿状态后,再进行实验B.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时,必须经高温灭菌并冷却后才能接种C.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须提前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D.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21. (2019贵州省六盘水市)细菌和许多真菌“ 无影无踪” ,但又“ 无处不在” ,人们对它“ 爱恨交加” ,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 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C. 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 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7. (2019贵州省六盘水市)针对以下①-④的结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不是动物细胞B. ②有细胞核C. ③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 ④没有细胞结构,但能独立生活6.(2019年成都市)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具有真正的细胞核的是BA.细菌B.真菌C.病毒D.大肠杆菌7.(2019年成都市)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中广泛应用,医疗中常用的青霉素是由下列哪种微生物产生的A.青霉菌B.黄曲霉C.毛霉D.米曲霉10.(2019年河北省保定市)(1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关图中各种微生物的叙述,合理的是()A.②和③都是单细胞生物,有细胞核B.⑤是真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①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④由菌丝构成,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够产生孢子0.(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5分)下列生物中有真正细胞核的是()A.乳酸菌B.醋酸菌C.酵母菌D.幽门螺杆菌18.(201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分)以下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细菌与植物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细胞壁,有荚膜19.(湖南省2019年湘西土家族)柑橘皮上很容易长出“绿色”的霉菌,下列关于这些霉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含叶绿素B.用孢子繁殖C.由细胞构成D.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12. (湖南省2019年湘西土家族)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具有相同特征最多的是A.界B.属C.纲D.门5.(2019湖北省十堰)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病原体简称HIV。

山东省泰安市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学案(含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3.2.1种子的萌发学案(含试卷)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学习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4、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

学会用抽样调查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难点: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9——62完成练习)1、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和。

2、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是是完整的、且是;不处在。

3、萌发过程:种子首先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转运给胚根、胚芽和。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形成根;胚轴伸长,发育为根和劲的连接部位,胚芽发育成和。

4、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来检测,反映总体情况叫。

(注意思考取几粒行不行、取一袋好不好呢?)5、计算公式:发芽率= ×100﹪二、课堂助学1、情景导入: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阅读教材P88—P9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预习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实验方案:(4)讨论和完善方案;(5)预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学习任务二: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阅读教材P9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2、种子为什么有的具有休眠期?学习任务三: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1、阅读P92种子萌发的过程,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习任务四: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阅读P92—P9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据课本思考5个问题,并制定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

然后完成P94的“讨论1和2”。

三、诊断评价1、早春播种以后,农民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出苗,其原因是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B、防止鸟类啄食种子C、种子的萌发需要避光D、防止大风大雨侵袭2、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A、水分B、空气C、养料D、温度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A、被胚根吸收掉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C、转移到幼苗的幼叶上D、被土壤中的其他植物吸收4.种子萌发时必要的外界条件包括()①适宜的温度②水③光④土壤⑤空气⑥肥料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5.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B.虫蛀空了的水稻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D.籽粒饱满完整的菜豆种子6、右图分别表示菜豆的种子和幼苗,下列有关其发育对应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④;B. b—⑤;C. d—③;D. e—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选择题
1.含羞草叶片受到震动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植物具有( )
A.应激性
B.反射功能
C.运动功能
D.适应性
2.槐蕾茶产于黄河入海之滨,采黄河两岸天然优质槐蕾民间传统方法研制而成,汤色金黄、槐香气高,内含天然维生素C 、芦丁、胆碱、菊酮等16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天然成分,这些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核
3.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中央大液泡 ⑦细胞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⑦
C.②③⑥⑦
D.②③④⑤
4.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菠菜叶徒手切片,视野中的细胞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原因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 不一致造成的
B.用低倍镜观察时,两眼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距载玻片2毫米处 停止
C.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展平,在表皮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使其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
D.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如果移动显微镜,视野变暗,需要重新调节反光镜
5.右图为某同学在生物实验操作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 变成像B 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玻片向右下移动了
③玻片向左上移动了 ④把小光圈换成了大光圈
⑤转动了准焦螺旋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6.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细胞核
B.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C.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基因发生了改变
D.利用干细胞可成功修复患者受损神经细胞的依据是细胞分化原理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藕是莲的地下茎,它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8.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桫椤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
B.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C.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D.银杏的果实俗称白果
9.苔藓植物作为空气监测指示植物是因为( )
A.苔藓植物只有茎和叶的分化
B.叶很薄,对有毒气体敏感
C.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D.假根很容易吸收有害物质
10.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11.右图的天平开始是平衡的,在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变化?( )
A.左侧向上移动
B.右侧向上移动
C.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D.不能判断
12.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
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
一半用锡箔遮光。

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
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
色,遮光部分显棕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下列坐标图表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
A B C D
14.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为道路边的绿化树剪枝——降低绿化树的光合作用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15.下图表示该植物一昼夜(OK段)对二氧化碳的
吸收和释放量。

对该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段是BF段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段是OK段]
C.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在BF段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光合作用在CD段减弱原因是在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
16.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7.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
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18.下列各曲线和对应的描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的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
B.图乙表示人体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与环境的酸碱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C.图丙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内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D.图丁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19.在“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B.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
C.显微镜对光时,选用高倍物镜和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D.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应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其移到视野中央
20.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相应的对照实验。

下面关于实验组的处理和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 ①在黑暗中培养②在光下培养③生长发育良好④生长不良
A.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1.黄河口文蛤味道鲜美,质量上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被称为“天下第一鲜”,是河口区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

下列与文蛤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鱿鱼
B.河蚌
C.水蛭
D.乌贼
22.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体内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A.肺、肺
B.肺、鳃
C.肺和气囊、肺
D.肺和气囊、鳃
23.黄河三角洲动物园引进了东北虎、金钱豹、狗熊、鸸鹋、斑马、白袋鼠、金刚鹦鹉等60余种野生动物。

同学参观后对上述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总结,你认同的是( )
A.从呼吸方式上看,都是双重呼吸
B.从生殖方式上看,都是体内受精、胎生
C.从体温调节上看,都属于恒温动物
D.从内部结构上看,体内都有发达的大脑
24.下列哪项不属于
...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
A.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阻力
B.直肠很短,不储存粪便
C.无膀胱,不储存尿液
D.体温恒定,适应能力强
25.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在我们东营许多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是运动的支点
B.用力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一个动作可以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
D.骨骼肌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
26.在分类单位中,马与犀牛同目不同科,与羊同纲不同目,与驴同科同属,与斑马同属不同种,四种动物中与马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犀牛
B.驴
C.羊
D.斑马
27.近年来,广饶县大码头乡大力发展食用菌温室种植,“小蘑菇”带来了大效益。

蘑菇是食
用菌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蘑菇用孢子繁殖后代
B.蘑菇的营养方式是自养
C.蘑菇可以分解有机物
D.蘑菇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28.某同学建立了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图(如图)。

请指出甲、
乙、丙依次代表哪类植物( )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C.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29.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除③外,其他都有细胞
结构,都属于真核细胞
B.①进行的是分裂生殖,
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酿酒,④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30.下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