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肉瘤的手术治疗
子宫肉瘤诊断标准

五.xx肉瘤诊疗指南子宫肉瘤就是生殖道肉瘤中最常见得一种,发病率低,占子宫恶性肿瘤得2%-6%。
子宫肉瘤多发生在40-60岁。
子宫肉瘤虽少见,但组织成分繁杂,主要有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
子宫肉瘤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常需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石蜡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子宫肉瘤恶性度高,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易远处转移,术后复发率高,放疗与化疗不甚敏感,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为30%-50%。
5-1.分类子宫肉瘤常见类型有三种,最常见得就是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uterus,LMS),其来源于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得平滑肌细泡,可单独存在或与平滑肌瘤并存。
其次就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较少见得就是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亦称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MMMT)或癌肉瘤(carcinosarcoma),它来源于苗勒管衍生物中分化最差得子宫内膜间质组织,同时含有恶性得上皮成分与恶性得间质成分,即癌与肉瘤成分。
5-2.诊断5-2-1.临床表现5-2-1-1.发病年龄子宫平滑肌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为43岁-56岁。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发病年龄较年轻,平均发病年龄为34、5岁,而高度恶性者平均年龄为50、8岁。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57岁。
5-2-1-2.症状子宫肉瘤一般无特殊症状,可表现为类似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得症状。
(1)阴道不规则流血为最常见得症状(67%)。
(2)下腹疼痛、下坠等不适感(25%)。
(3)压迫症状肿物较大时则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尿急、尿频、尿潴留、便秘等症状。
如压迫盆腔则影响下肢静脉与淋巴回流,出现下肢水肿等症状(22%)。
(4)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常与肥胖(40%)、糖尿病(15%)、不育(25%)等伴发。
子宫平滑肌肉瘤

xxx
-
01
引言
02
病因
03 病理特征
04 临床表现
05
诊断
06
治疗
07
结论
PART 1
引言
引言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发生在 女性子宫平滑肌中的肿瘤
01
它是最常见的子宫肿瘤类型之 一,通常在育龄妇女中发生
02
本文将详细介绍子宫平滑肌肉
04
瘤的病因、病理特征、临床表
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内容
4
PART 6
治疗
治疗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治疗
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
疗两种方式
2
保守治疗主要是针对症
状的缓解和肿瘤的控制,
1
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类 药物、口服避孕药等
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切除
肿瘤和子宫来达到治疗
的目的
4
手术选择包括子宫肌瘤 切除术、子宫肌瘤剖宫
产术等
对于那些具有肿瘤大小 增长、症状严重、合并 其它疾病或合并严重并 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
是常见的选择
5
3
PART 7
结论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一种 常见的妇科肿瘤,同时 也是一种潜在的恶性肿 瘤
结论
了解其病因、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等方面内容,对于早期 发现、及时诊断和合理 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检查 手段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
-
的妇女往往具有明显 的雌激素水平异常, 如高雌激素血症或雌
激素受体过表达
PART 3
病理特征
病理特征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特征更加深入地了解了 该肿瘤的性质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一、子宫肉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子宫肉瘤是一类恶性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其病理学类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uLMS)uLMS是呈现平滑肌分化的子宫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占子宫肉瘤的40%~50%,占所有子宫体恶性肿瘤的1%~2%。
病理组织学类型包括梭形细胞型(普通型)、上皮样型和黏液型,其中梭形细胞型(普通型)uLMS最为常见,肿瘤细胞为梭形,呈束状排列,细胞核多形,具有异形,核分裂象通常≥4个/mm2,相当于≥10个/10 HPF(HPF指0.55 mm直径的高倍镜视野),出现肿瘤细胞坏死对于诊断梭形细胞型uLMS具有特征性意义。
当肿瘤细胞主要(>50%)由圆形、多角形细胞组成时,且细胞核具有中-重度异型,核分裂象≥1.6个/mm2,相当于≥4个/10 HPF,则诊断为上皮样型uLMS。
黏液型uLMS最为少见,肿瘤具有丰富的黏液间质,细胞具有中-重度异型,但细胞较稀疏,核分裂象≥0.4个/mm2,相当于≥1个/10 HPF,肿瘤向周围肌壁浸润性生长。
2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sarcoma,ESS)(1)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LGESS发病率不足整个子宫恶性肿瘤的1%,是第二常见的子宫间叶源性恶性肿瘤,仅次于uLMS。
肿瘤由类似于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肿瘤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有时可见肿瘤细胞围绕小血管漩涡状生长。
肿瘤舌状浸润肌层,或者出现淋巴管血管侵犯是诊断LGESS的病理学依据。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CD10弥漫强阳性表达。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子宫肉瘤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膜、肌层或浆膜的恶性肿瘤。
它是一种罕见的癌症,通常发生在更年期后的女性。
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原因,但一些因素可能会增加患子宫肉瘤的风险,如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肥胖、不孕不育、早孕和早产等。
子宫肉瘤的诊断往往需要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运用。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1.宫颈涂片:对子宫颈进行细胞学检测,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细胞变异。
2.子宫内膜活检:通过经阴道或腹腔镜取得子宫内膜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3.彩超与CT/MRI:用于了解病变的大小、位置及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以便确定治疗方案。
4.血液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A125等,用于评估肿瘤的活跃度。
治疗子宫肉瘤的主要策略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1.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既可以进行子宫切除术,也可以进行子宫切除术并切除附加的子宫筋膜和卵巢组织。
2.放疗在一些高危患者中是必要的。
常用的放疗方式有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
外部放疗可以避免手术后残留的病变,内部放疗则能更精确地照射到病变区域。
3.化疗是治疗子宫肉瘤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多种药物的组合,如白介素、大剂量胞膜素和顺铂等。
4.靶向治疗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治疗方法,其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通路来治疗肿瘤,如使用内皮素受体抑制剂单抗和激酶抑制剂。
此外,对于青春期女性患者,可选择为其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如子宫肌瘤剥除术或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等,以维持生育能力。
总之,子宫肉瘤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键。
此外,由于该病较为罕见,建议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随访策略。
子宫肉瘤指南解读

子宫肉瘤指南解读子宫肉瘤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癌性肿瘤,在女性生殖系统中非常常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子宫肉瘤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据了第四位。
面对如此高发疾病,医学界也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南,以解决临床对子宫肉瘤治疗的全面规范化。
子宫肉瘤分类根据WHO的分类标准,子宫肉瘤被分为九类:盂胞管腺癌、粘液腺癌、粘液上皮样癌、内分泌分化差的癌、低度分化的癌、高度分化的癌、间质性肉瘤、未分化肉瘤以及未定性肉瘤。
肉瘤的分类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会影响到治疗方案和术后辅助治疗,也能展现出预后结果的差异。
子宫肉瘤的症状和体征子宫肉瘤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1.阴道流血:在闭经或绝经后女性阴道出血是相对较明显的特征,包括经间期出血和经期之外的阴道流血。
2.阴道分泌物:与阴道出血同时出现。
3.阴道异味:也是早期症状之一。
4.盆腔疾病:患者可出现腹痛、腰痛、膀胱刺激症状等。
5.外阴痒、疼痛和烧灼感。
这些症状和体征,早期时非常不明显,晚期时更加突出。
子宫肉瘤的治疗子宫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还包括实验性治疗、靶向治疗等。
•手术:对早期子宫肉瘤患者可以采取分层手术辅以特定类型的化疗,手术的目的就是切除病灶,并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晚期患者可能需要切除子宫和附近的其他组织器官。
手术后维持化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放疗:对于高度侵袭性和失血量巨大的肉瘤患者可以采取放射治疗,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并阻挡癌细胞扩散。
•化疗:化疗针对的是和手术一样的目的,就是清除癌细胞。
不同的是化疗药物是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药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杀死癌细胞。
子宫肉瘤的预后子宫肉瘤的预后估计比较困难,这是由于它对不同的治疗方案非常敏感,而且患者身体状况会影响它的预后结果。
较为确定的是分化度、病理分期、大小和深度等因素影响预后结果。
预后因素中,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被认为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子宫肉瘤对于女性健康,极具危害性。
子宫肉瘤复发的治疗

子宫肉瘤复发的治疗子宫肉瘤患者经过治疗后,复发率仍很高,即使临床I期患者也会有50%复发,临床Ⅱ期以后的患者有超过90%的患者会复发。
所以,对于子宫肉瘤复发的治疗是必要的,但治疗效果均较差,生存时间一般在半年左右。
子宫肉瘤经治疗后复发,主张尽可能再次作较彻底的手术,切除复发瘤,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等辅助治疗。
尤其是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复发后仍应积极手术,并加用辅助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对于已经失去再次手术治疗机会的患者,主张以放疗、化疗或孕激素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一、治疗1.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子宫肉瘤无论何种组织类型、早期或晚期,都可发生复发,且远处转移比盆腔内复发更常见,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腹部和肺部。
因此应用全身化疗控制远处转移可能效果较好。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复发治疗,用孕激素治疗有效。
Keen等复习文献报道,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复发13例,应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全部有效,其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
2.放疗子宫肉瘤经治疗后复发,主张尽可能再次手术,手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
放疗需要根据复发部位和再次手术的可能性以及以前辅助治疗的情况来考虑制定。
对于复发仅局限于盆腔的话,放射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
(1)盆腔照射:复发子宫肉瘤局限在盆腔时可采用钴60和高能X线全盆腔外照射,肿瘤量可控制在40Gy以内,全盆腔照射以后可采用中央挡铅;四野照射,肿瘤量15~20Gy,如一侧盆腔放疗效果不满意,可采用缩野或半盆不全旋转照射,并适当追加剂量。
腔内照射:复发子宫肉瘤在阴道残端或术前误诊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宫颈复发者,可与体外照射配合行腔内放射,目前多采用高剂量率腔内后装照射。
有宫颈残存者仍以A点为参考点给予30Gy,如阴道残端复发者,其剂量参考点在黏膜下0.5cm处,给予24~36Gy,如阴道中下段转移者可用阴道模型布镭进行,其剂量参考点也在黏膜下0.5cm处进行计算,给予24~36Gy。
如复发转移灶增厚超过0.3cm,就必须先行体外照射治疗后,再行腔内放射,否则只能有姑息治疗作用。
子宫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手术治疗子宫肉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单纯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是其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关具体术式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主要体现在是否可以保留卵巢、淋巴结切除有何临床意义、是否必须行淋巴结切除以及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晚期病变中的作用等方面。
(1)子宫平滑肌肉瘤手术切除是被证明具有治愈价值的惟一治疗方法。
经典的手术范围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如果术中发现有子宫外病变,则需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2)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标准手术术式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有子宫外转移病变者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对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双侧附件切除术已经成为标准手术的组成部分,因为雌激素可能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激动剂,具有刺激肿瘤生长的作用,可能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
尽管如此,保留卵巢手术对早期患者生存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3)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子宫外转移病变,预后差。
手术范围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推荐行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明显的预后影响因素,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预后明显差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4)子宫腺肉瘤子宫腺肉瘤是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其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仅为5%。
标准的手术术式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与其他病理类型的子宫肉瘤比较,具有较好的预后。
但是,该类肿瘤具有晚期局部复发的趋势,约20%的患者发生阴道、盆腔或腹腔复发,因此,患者需长期随访。
(5)子宫癌肉瘤其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具有癌与肉瘤的双重生物学行为特征,极易随淋巴与血循环发生子宫外转移,淋巴结转移率高达20%~38%,预后极差。
新的手术分期标准与子宫内膜癌相同,手术术式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以及转移病变切除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淋巴结的数量与患者的生存相关。
2.放射治疗由于子宫肉瘤对放射线敏感性较低,文献报道,单独应用放疗很少有5年生存者。
肿瘤妇科常见治疗方案

妇科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妇科肿瘤的治疗方法也日益丰富。
本文将介绍妇科肿瘤的常见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参考。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妇科肿瘤治疗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适用于早期肿瘤患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妇科肿瘤手术方法:1. 宫颈癌手术(1)宫颈锥切术:适用于宫颈癌早期患者,切除宫颈部分组织,以确定肿瘤是否侵犯宫颈深层。
(2)广泛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宫颈、阴道上段、部分盆腔淋巴结等组织,适用于宫颈癌Ⅰb2期及以上的患者。
(3)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宫颈、阴道、盆腔淋巴结及部分膀胱壁或直肠壁,适用于宫颈癌Ⅱa期及以上的患者。
2. 子宫内膜癌手术(1)宫腔镜手术:适用于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通过宫腔镜切除子宫内膜组织,以确定肿瘤是否侵犯子宫肌层。
(2)全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宫颈、盆腔淋巴结等组织,适用于子宫内膜癌Ⅰ期及以上的患者。
3. 卵巢癌手术(1)卵巢癌分期手术:切除肿瘤、卵巢、输卵管、盆腔淋巴结及部分腹膜,适用于卵巢癌Ⅰ期及以上的患者。
(2)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肿瘤、卵巢、输卵管、盆腔淋巴结及部分腹膜,适用于卵巢癌Ⅱ期及以上的患者。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妇科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适用于早期和晚期肿瘤患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方法:1. 外照射治疗:使用直线加速器或电子直线加速器对肿瘤部位进行照射,适用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
2. 近距离放射治疗:通过阴道后穹隆、宫腔等途径将放射源直接放置在肿瘤部位,适用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3. 介入放射治疗:通过血管介入技术将放射源输送到肿瘤部位,适用于卵巢癌等。
三、化疗化疗是妇科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适用于晚期肿瘤患者或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妇科肿瘤化疗方案:1. 宫颈癌化疗(1)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前进行化疗,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淋巴结切除与否仍有一定争议,但术中发现病理性增大淋巴结,作为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一部分应切除。
Ⅰ期患者术后严密随访观察即可,或者考虑予以激素治疗;而对2009年FIGO分期Ⅱ期以后的患者,因为肿瘤并非仅局限于子宫,需术后激素治疗,可考虑联合放疗。
3.3腺肉瘤腺肉瘤生长速率慢,但有子宫外侵犯的患者预后差,且腺肉瘤伴肉瘤增生过长(ASSO)者(超过腺肉瘤的25%),淋巴结转移率达27%,且绝大多数误诊为Ⅰ、Ⅱ期,因此,即使对Ⅰ、Ⅱ期患者也应行诊断性分期手术。
各期腺肉瘤术后辅助性放、化疗的情况同LMS。
3.4CS CS的分期未变,虽与子宫内膜癌同源,但预后往往差于同期别、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年龄大和深肌层浸润是预后差的显著相关因素;同时,发现在Ⅰ、Ⅱ期患者中,淋巴结切除数量与复发和生存相关,故CS的手术范围类似肿瘤细胞减灭术,并且常规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
对ⅠA期肿瘤并未浸润子宫肌层的患者,术后予以观察随访即可,也可考虑予以化疗或局部放疗;对Ⅰ期浸润子宫肌层患者,Ⅱ期、Ⅲ期及Ⅳ期能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术后补充放、化疗;而对Ⅲ、Ⅳ期不能充分切除病灶的患者,推荐术后补充化疗。
子宫肉瘤第1次有了独立的分期,新的标准从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转移特点等进行了更好的分期,对治疗方案的决策、疗效提高、预测预后将起到促进作用。
虽然对于腺肉瘤的分期标准缺乏直接的临床证据,保留卵巢问题、盆腔淋巴结切除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但仍可相信随着对子宫肉瘤临床研究的深入,会发现更多有用的预后指标,将进一步验证、完善新分期标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1]Rauta CP,Nucci MR,Wang Q,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FIGO and AJCC staging systems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leiomyos arcoma[J].Eur J Cancer,2009,45(16):2818-2824.[2]Ka Yu Tse,Mbbs,Mrcog,et al.Staging of uterine sarcomas[J].Best Practice&Research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1,25(5):733-749.[3]Benito V,Lubrano A,Arencibia O,et al.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uterine sarcomas from a single institution in the Canary Islands[J].Int J Gynecol Obstet,2009,107(1):44-49.[4]Bartosch C,Exposito MI,Lopes JM.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 and un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sarcoma:a comparative a-nalysi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setwo groups[J].Int J Surg Pathol,2010,18(4):286-291.(收稿日期:2011-12-05)文章编号:1003-6946(2012)01-011-03子宫肉瘤的手术治疗张国楠(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B手术是治疗原发性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s)的首选主要方法,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彻底的手术切除是仅有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具有潜在治愈子宫肉瘤的可能性[1]。
相比之下,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激素治疗以及这些方法联合应用,仍然存在争议。
虽然手术是治疗子宫肉瘤的首选方法,单纯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是其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关于子宫肉瘤的具体术式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主要体现在是否可以保留卵巢、淋巴结切除有何临床意义、是否必须行淋巴结切除以及肿瘤细胞减灭术在晚期病变中的作用等方面。
1分期是手术治疗的组成部分既往认为子宫肉瘤以血循环播散转移为主,故手术分期似乎临床意义不大。
在2009年以前,子宫肉瘤的分期主要参考应用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标准,在2009年FIGO颁布了子宫肉瘤的手术分期标准,标准的子宫肉瘤分期手术步骤包括行经腹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腹盆腔冲洗液行肿瘤细胞学检查、对任何可疑肿瘤浸润部位进行活检,有的也主张切除大网膜等[2]。
根据不同组织学类型,在初次手术分期中均发现了较高病例的子宫外病变,子宫平滑肌肉瘤(LMS)为27% 29%,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为15% 31%,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UES)为19% 61%,充分说明在所有肉瘤组织类型中,分期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因此,为了准确分期及评估预后,应该按分期步骤要求进行手术分期。
2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子宫肉瘤手术治疗术式,目前主要根据肉瘤的组织学类型来进行选择。
主要有争议的问题是早期年轻患者能否保留卵巢与是否需行淋巴结切除[3]。
2.1LMS对于确诊的子宫LMS,手术切除是被证明具有治愈价值的唯一治疗方法。
经典的手术范围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如果术中发现有子宫外病变,则需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尽管也有报道行扩大子宫切除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更好,但是,单纯性全子宫切除更加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Leitao等(2003年)对275例LMS患者,其中108例行卵巢切除术,37例行淋巴结切除术,结果显示,卵巢转移的发生率为3.7%(4/108),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8.1%(3/37)。
综合文献报道LMS患者行双侧附件切除对于病变进展没有显著的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3% 9%,而且Ⅰ、Ⅱ期患者通常无淋巴结转移发生。
因此,对于绝经前的Ⅰ或Ⅱ期患者可以考虑保留卵巢,除非肉眼可见卵巢已有转移病变,卵巢是否保留均需让患者充分知情。
最近的一项包括1396例LMS的大型研究也认为[4],双侧附件切除不是影响LMS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保留卵巢不影响患者的生存;鉴于LMS的淋巴结转移率低,而淋巴结转移通常和子宫外其他病变有关,淋巴结是否切除与切除的范围均不影响患者的生存,因此,盆腔淋巴结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不是手术切除的确切指征,在LMS确诊后不推荐行常规淋巴结切除术,除非术前CT或MRI检查显示有肿大的淋巴结,术中探查发现异常增大的淋巴结或存在子宫外转移病变,依此,则需行淋巴结切除或活检。
2.2ESS治疗ESS的标准手术术式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有子宫外转移病变者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对于ESS,双侧附件切除术已经成为标准手术的组成部分,因为雌激素可能是ESS的激动剂,具有刺激肿瘤生长的作用,可能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因此,目前对ESS患者不推荐保留卵巢,多主张切除双侧附件。
尽管如此,保留卵巢手术对早期患者生存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些研究表明,保留卵巢并没有影响早期ESS患者的生存期,最近Chan等对831例ESS的研究也认为,对于Ⅰ Ⅱ期<50岁的患者,由于保留卵巢与否对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考虑保留卵巢。
既往认为ESS的淋巴结转移率很低,淋巴结切除不包括在其手术治疗的范围中,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SS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较LMS高,文献报道为33% 45%,因此,目前多主张对ESS患者行系统的淋巴结切除术,这样可以提供判断预后的指标以及指导选择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法[5]。
但是,对于早期ESS患者,淋巴结切除的治疗作用与临床意义尚不够清楚,支持行淋巴结切除一方正如Chan等对831例ESS的研究发现,在切除淋巴结者中淋巴结的转移率为10%,并且淋巴结转移者的预后明显差于淋巴结无转移者,认为应该切除淋巴结;而Shah等则持不同意见,他们对384例ESS研究认为,淋巴结转移与否,患者的生存无显著差异,淋巴结切除对患者的生存期影响不大。
2.3UES UES是应用于描述高级别ESS的新术语。
由于过去大多数病例均诊断为ESS,所以关于UES的临床资料很少。
UES的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子宫外转移病变,预后差。
手术范围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推荐行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明显的预后影响因素,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预后明显差于无淋巴结转移者(8ʒ24个月)。
2.4子宫腺肉瘤子宫腺肉瘤是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其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仅为5%。
标准的手术术式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与其他病理类型的子宫肉瘤比较,具有较好的预后。
但是,该类肿瘤具有晚期局部复发的趋势,约20%的患者发生阴道、盆腔或腹腔复发,因此,患者需长期随访。
2.5子宫癌肉瘤(CS)CS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具有癌与肉瘤的双重生物学行为特征,极易随淋巴与血循环发生子宫外转移,淋巴结转移率高达20% 38%,预后极差。
新的手术分期标准与子宫内膜癌相同,手术术式为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以及转移病变切除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淋巴结的数量与患者的生存相关。
3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价值子宫肉瘤常发生子宫外转移病变,预后差。
对于晚期患者,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目前主张行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这是基于:①肉瘤的恶性程度高,缺乏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切除病变通常显示有利于生存,彻底的手术切除可能是最好的治疗选择。
②肉瘤术后的主要辅助治疗方法是放疗与化疗,肉瘤对这两种治疗方法均不是很敏感,因此,为了提高其对治疗的敏感性,术后残留病变体积越小对治疗就越敏感。
Nordal等认为初次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及保证手术切缘无瘤是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甚至比肿瘤的分期更重要。
Leath等报道当UES子宫外术后残留病变<2cm时,其总生存率显著延长。
4手术治疗中的常见问题4.1保留子宫问题由于子宫肉瘤(特别是LMS)和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相似,现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难以区别,因此,相当比例的LMS患者在术前被诊断为子宫肌瘤,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剥除术),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或术后病理才诊断为子宫肉瘤。
如果患者年轻且有保留生育功能的迫切要求,这种情况是否能保留子宫?从理论上说,由于子宫是肉瘤的发源部位,保留子宫显然不符合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原则。
但是鉴于子宫肉瘤组织学形态的多元性以及生物学特征的多重性,可以考虑根据患者的生育愿望,结合肉瘤类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在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般认为,如肉瘤体积较小,又是低度恶性,并来源于肌瘤恶变,可以考虑保留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