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科学期末训练卷4(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解析-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解析-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解析-浙教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题目:什么是地球的公转?选项:A. 地球绕着太阳自转B. 地球自转一周C. 地球绕着太阳运动D. 地球的倾斜答案:C解析:地球绕着太阳运动,这个运动被称为地球的公转。

2. 题目:下列哪个属于非生物因素?选项:A. 水B. 食物C. 太阳D. 植物答案:C解析:太阳是非生物因素,它是地球上的一颗恒星,对生物和非生物都有重要影响。

3. 题目: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选项:A.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B. 季节的更替C. 潮汐的产生D. 月食的发生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4. 题目: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选项:A.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B. 季节的更替C. 潮汐的产生D. 月食的发生答案:B解析: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的更替。

第二部分:简答题1. 题目:请简要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答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约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约365天。

2. 题目:请解释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答案: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非生物因素是指物理、化学等非生物性质的事物对环境的影响,如土壤、水、空气、光照等。

3. 题目:请简要说明地球自转对人类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活动都与这种交替变化有关,例如我们有白天的工作和黑夜的休息。

4. 题目:请简要说明地球公转对季节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更替。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呈椭圆形,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太阳直射地面的区域较大,温度较高,这时候是夏季;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太阳直射地面的区域较小,温度较低,这时候是冬季。

第三部分:应用题1. 题目:李明每天早上7点上学,晚上9点回家。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推测出李明所在的地理位置吗?为什么?答案:根据李明每天早上7点上学,晚上9点回家的时间表,可以推测李明所在的地理位置应该处于东经75度左右的地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来评定成绩的是()A.跳远B.踢足球C.投掷铅球D.短跑2.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色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D.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3.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

图Ⅰ是地球运行轨迹图,图Ⅱ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

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月相是()A.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①C.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②B.地球在乙处,月相如图④D.地球在丁处,月相如图②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5.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落的柱头上。

这一过程称为()A.自花传粉B.异花传粉C.人工授粉D.风力传粉6.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涉及到声与光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鹂的叫声是器官振动产生C.柳叶反射了绿光而呈绿色A.声音在真空中流传最快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流传过程中削弱噪声8.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泅水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9.过多使用化肥会引起水污染,这是因为过多化肥进入水体后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来评定成绩的是()A.跳远B.踢足球C.投掷铅球D.短跑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B.筷子弯折C.拱桥倒影D.森林间的光线3.一辆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一位乘客将一个苹果竖直向上扔,苹果恰好落回到乘客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苹果到达最高点时,苹果处于静止状态B.苹果能落回到乘客手中是因为苹果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以地面为参照物,苹果的运动路线是曲线D.以火车为参照物,苹果的运动状态不变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两块(一块光滑,另一块粗糙),长方体木块一块(带有挂钩),钩码一盒,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摩擦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B.对比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保持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此实验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D.图甲中用不同速度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同6.用手握住汽水瓶,汽水瓶并不滑落,这是因为()A.手的握力大于汽水瓶的重力B.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等于瓶的重力C.手的握力等于汽水瓶的重力D.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大于瓶的重力7.温州有制作杨梅酒的习俗,如图将杨梅浸泡在盛有白酒的球形容器中,此时球形容器及其内部的白酒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瓶中的杨梅位于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则从正面观察瓶中的杨梅,观察到杨梅的像应如下图中的()A.B.C.D.8.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时,要看到完整的胚的组成,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只需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即可B.用刀片在菜豆种子中央纵向剖开C.剥去种皮,掰开合着的两片子叶D.剥去种皮,然后用显微镜仔细观察9.过多使用化肥会引起水污染,这是因为过多化肥进入水体后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 主观性强B. 可重复性C. 不需要实验证明D. 结果唯一答案:B. 可重复性2. 以下哪个是化学变化的标志?()A. 重量变化B. 体积变化C. 温度变化D. 光照变化答案:C. 温度变化3. 我国高锰酸钾是19世纪末引进的,它是一种()。

A. 凉性药物B. 消炎药物C. 消毒药物D. 防腐剂答案:C. 消毒药物二、填空题1. 电流的单位是()。

答案:安培(A)2. 静电产生的原因是()。

答案:电荷的分离和积聚3. 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中和生成()。

答案:盐和水三、简答题1. 请简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区别。

答案: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

动能是由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能量,而势能是由物体的位置或形状决定的能量。

2. 请简要介绍酸雨的形成原因,并说明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雨水中的水分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它会破坏植被、土壤和水体,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还会腐蚀建筑物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四、应用题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能源类型,并简述它们的利用方式。

答案:- 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燃烧产生热能,用于发电、取暖和工业生产。

- 水能: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通过水轮机和水电站发电。

- 太阳能: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热能或光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换为电能或热能。

2. 请简述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答案: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 做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观察结果。

- 分析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

- 发表成果: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发表。

以上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的内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1实验时,我们增大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会增大B.图2实验时,我们压实大米是为了获得足够大的摩擦力,从而顺利提起杯子C.图3实验时,我们抽去玻璃罩内空气后,影响了电铃的振动,从而听不见声音了D.图4实验时,我们通过改变材料改变了小车在水平面的动力大小,从而运动距离变化了2.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

图Ⅰ是地球运行轨迹图,图Ⅱ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

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月相是()A.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①B.地球在乙处,月相如图④C.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②D.地球在丁处,月相如图②3.2019年1月超级血月再次出现,超级血月是指月全食,由于表面呈红色也称为血月。

小明根据月全食的示意图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月全食的成因是光的折射B.血月呈红色是由于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上C.血月呈红色是由于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上D.月全食一般发生在每月的初七、初八4.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落的柱头上。

这一过程称为()A.自花传粉B.异花传粉C.人工授粉D.风力传粉5.“钱江潮水,天下奇观。

”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浪涛。

它的形成和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月球的形状有关B.与月球上没有空气有关C.与月球上没有水有关D.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6.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细菌分裂生殖B.酵母菌出芽生殖C.月季托插繁殖D.玉米种子繁殖7.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的小昆虫的光路是()A.B.C.D.8.有关人的生殖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精子在子宫内与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B.受精卵形成后将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移动C.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D.妊娠是受精卵逐渐形成了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的过程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B.筷子弯折C.拱桥倒影D.森林间的光线10.当下人们崇尚身体锻炼,小金妈妈以2米/秒的速度快走,小金以7.2千米/时的速度慢跑,则()A.小金的跑步速度比妈妈走路速度快B.妈妈2米/秒的快走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相同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D.以妈妈为参照物,小金向前运动11.下列有关蝗虫和家蚕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害虫B.两者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两者都有蛹期D.两者的一生都只有个体大小的差异12.小科最近在网上进行了虚拟种植活动,他发现一棵果树要结出果实需要经历的过程是()①萌发形成花粉管②花粉传到雌蕊柱头③精子和卵细胞结合④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13.新冠肺炎爆发期间,我们要关注自己的体温是否正常。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来评定成绩的是()A.跳远B.踢足球C.投掷铅球D.短跑2.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

人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A.热觉、味觉、痛觉B.听觉、嗅觉、冷觉C.视觉、嗅觉、味觉D.触觉、听觉、味觉3.小金在家做一个实验,先在烧杯中装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上,将一束激光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在木板右端下方垫一块橡皮,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A.入射光线不再与水面垂直B.反射光线的方向会发生变化C.木板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烧杯和水的总重力D.烧杯受到沿木板斜向上的摩擦力4.我们常常看到满树的桃花,但收获桃子时,会发现桃子比当初的花朵数目少。

这说明不是每一朵都能结出果实。

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①长有雌蕊②长有雄蕊③经历了自花传粉④经历了传粉⑤经历了受精A.①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5.如图,只有B物体左面是光滑的,其余各接触面都是粗糙的。

如果用水平力F将物体A 和B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

则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A.左、右都受向上的摩擦力B.左侧受向上的摩擦力,右侧受向下的摩擦力C.左、右都受向下的摩擦力D.左侧受向下的摩擦力,右侧受向上的摩擦力6.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A、C是小球能摆到的最高点,B 点是小球的最低点,忽略空气的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在C点所受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此时小球将不具有惯性B.如在A点绳子突然断了,小球将竖直下落C.小球在B点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如在B点绳子突然断了,小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钱江潮水,天下奇观。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感冒很容易引发中耳炎,严重的中耳炎有可能导致耳聋。

这是因为中耳炎可能会损伤中耳的()A.听觉感受器B.听神经C.鼓膜和听小骨D.听觉中枢2.小南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自行车和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所挂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没有滑落下来,这是因为()A.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B.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4.我们常常看到满树的桃花,但收获桃子时,会发现桃子比当初的花朵数目少。

这说明不是每一朵都能结出果实。

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①长有雌蕊②长有雄蕊③经历了自花传粉④经历了传粉⑤经历了受精A.①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5.2019年1月超级血月再次出现,超级血月是指月全食,由于表面呈红色也称为血月。

小明根据月全食的示意图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月全食的成因是光的折射B.血月呈红色是由于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上C.血月呈红色是由于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上D.月全食一般发生在每月的初七、初八6.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细菌分裂生殖B.酵母菌出芽生殖C.月季托插繁殖D.玉米种子繁殖7.用手握住汽水瓶,汽水瓶并不滑落,这是因为()A.手的握力大于汽水瓶的重力B.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等于瓶的重力C.手的握力等于汽水瓶的重力D.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大于瓶的重力8.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3米/秒B.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牛C.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6帕D.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365天9.一只小猫正好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全身像应是图中的A.B.C.D.10.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B.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11.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鱿鱼通过改变喷水方向来改变运动方向,躲避敌人B.泥鳅黄鳝滑溜溜,减小摩擦力,使其在水中能自由地穿梭往来C.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可以在沙漠中自如行走D.深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12.将发芽的马铃薯块茎切割后种植,每一块都可长成新植物体,这种生殖方式属于()A.孢子生殖B.营养生殖C.出芽生殖D.分裂生殖13.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发育迅速。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下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果树的嫁接B.月季的扦插C.水稻的播种D.草莓的组织培养2.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A.①→④→⑤→③→②→⑥B.①→②→④→⑤→③→⑥C.①→⑥→⑤→②→③→④D.①→③→④→⑤→②→⑥3.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没有滑落下来,这是因为()A.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B.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4.如图是几种生物或结构分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六种生物或结构归为A类的依据是都具有细胞结构B.将衣藻和梨树归为一类的依据不是它们都能开花结果C.B类中乳酸菌进行分裂繁殖,酵母菌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都是无性生殖,它们繁殖的后代都能继承并优化亲代的性状D.B类中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成形的细胞核,B类所有生物繁殖后代都是无性生殖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6.如图甲所示是消防队员小王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他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6s内,小王沿杆匀速向上运动B.6~15s内,小王沿杆上爬的距离是5.4mC.0~18s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下D.15~18s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7.如图所示,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且液面相平,a、b、C、d是液面下的各点,已知a点与c点深度相同,b点与d点深度相同,则下列有关四点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的判断肯定成立的是()A.Pa>Pb B.Pb>Pc C.Pc>Pd D.Pd>Pa8.小光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和透镜位于图示位置、移动光屏到90cm处时,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烛焰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浙教版七(下)科学期末训练卷4一、选择题1.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反射现象D.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3.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最清晰的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10 厘米B、15 厘米C、25 厘米D、30 厘米4.如图是一初中《科学》课本||,下列对此课本的估测值与真实值最接近的是()A、长度约为26 厘米B、质量约为2千克C、重力约为0.2 牛D、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2帕5.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6.小红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前25cm 处||。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A.悬停时||,火炮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悬索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加速上升时||,悬索对火炮的拉力大于火炮所受的重力C.匀速下降时||,火炮所受的重力大于悬索对火炮的拉力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火炮的悬索会偏离竖直方向9.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 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 C||。

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B.钢珠沿直线A B 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钢珠沿曲线A C 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0.如图||,分别向 4 个不同形状的容器内匀速地注水||,则注水过程中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符合左下图所示曲线的容器是()11.小明游玩了意大利比萨斜塔后||,买了一个模型||,当模型塔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如图)||,小明对模型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倾斜的塔不受桌面对它的摩擦力B.以跑动的小狗为参照物塔是运动的C.塔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竖直向上D.塔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2.下图甲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乙图中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受到水压强后的凹凸情况是( )13.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14.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

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粉笔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两支粉笔都受到了桌面给予的摩擦力||,且大小相等 C.由于受力面积不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不同D.本实验无法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15.如右上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 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则A、B 两点的压强p A、p B 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6.智能穿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图1为最新型的智能穿戴设备谷歌眼镜||,它集W iFi、照相机、导航、探测倾斜度的重力感应装置等多功能于一体||。

(1)谷歌眼镜中最为先进的是其显示系统||,它主要由一个微型投影仪和一个透明的棱镜组成(图2)||,图中棱镜将投影仪发出的光进行而进入人眼||。

(2)重力感应装置可以侦测到眼镜佩戴者头部的倾斜程度||。

如图3为重力感应装置的部分结构||,其中A为高2毫米重0.1 克的柱形金属重物||,固定在长1厘米的轻质金属杆中点||,杆的两头粘连在B C 两个压电感应器上||。

当装置水平放置||,A 对B C 杆的压力为牛||。

(g=10N/kg)(3)智能眼镜的使用和普及还存在着争论||。

下列属于反对使用智能眼镜的理由有||。

(可多选)A、智能眼镜具有精确的导航功能||,并能上网冲浪||,可实现随时办公; B、智能眼镜距离人体很近||,所释放的电磁波会通过太阳穴直接进入人的大脑||,用户生活在辐射更为严重的环境中;C、智能眼镜外观时尚、佩戴舒适||,并可作为太阳镜使用;D、用户长时间使用智能眼镜时||,一只眼睛关注现实世界||,另一只眼镜充斥虚拟屏幕||,会使用户眼睛疲劳||,出现视觉混淆的状况;E、智能眼镜进行拍照摄像方便迅速且不易被人察觉||,易侵犯隐私||。

17.阳春三月||,阳光明媚||。

乐清清江镇江沿村的近万亩李花先后绽放||,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欣赏||。

(1)按生物结构层次来分||,李树的花属于层次的结构||。

(2)为了保持李树的优良形状和加快繁殖速度|,果农用嫁接的方法进行栽培|,这种生殖方式属于生殖||。

(3)小科观花时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像||。

18.如右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的范围是19.小红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三者的中心处在同一高度上||,这样调整的目的是(2)根据上表中信息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厘米(3)眼球成像的特点与上述哪次实验所得像的性质类似||。

(填实验序号)20.如图是小柯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 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 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 处装入凸透镜||。

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 AB 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21.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 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

当蜡烛在处时||,可模拟人眼正常成像||。

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两者之间放近视眼镜||,光屏该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22.如图甲为我国冰壶运动员比赛场景||,运动员推动投掷壶从出发点A 运动至投掷线B 点||,之后投掷壶被推出||,在冰道上沿着弧线 BCD 路径到达D点并撞击目标壶||,两只冰壶偏离不同方向离开冰道||。

(1)投掷壶离开手后由于具有||,还能在冰道上继续前行||。

(2)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

(3)投掷壶在冰道上沿弧线运动||,是因为运动员脱手之前对冰壶进行了旋转||,这样冰壶在前进时产生了如图乙方向的自转||,因此在前进过程中冰壶两侧的空气流速不同||,导致冰壶两侧受到气压不同||,请判断图中冰壶两侧的气压p1 和p2 大小关系:||。

三、实验探究题2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 F 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一||。

再将木块分别侧放、竖放||,重复实验||。

实验二: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 F 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二||。

再分别将一个砝码||,二个砝码放在木块上||,重复实验||。

表二(,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牛;(2)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3)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4.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2)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能否在光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果能||,说出像的性质;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

(3)小明接着用此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除了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外||,还需将光屏换成||。

25.小柯同学用一根弹簧来制作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小柯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2)实验时||,小柯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 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 F 拉弹簧下端||,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则弹簧的伸长量 x 为 L﹣L0||。

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的F﹣x 图象||,可能是图1中的图(其它操作都正确)||。

(3)小柯还选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 2 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 OA 段和 OB 段是发生弹性形变的||。

若他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选填“甲”或“乙”)||。

四、简答题26.2019 年 5 月 17 日||,国外媒体报道了我国最先进的“翼龙”无人机出口沙特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无人机的关注||。

翼龙无人机机身质量 1.1 吨||,翼展 14 米||,机长 9 米||,最大升空高度 5300 米(16400 英尺)||,其他参数如表格所示||。

(1||,目的是||。

(2)翼龙无人机满载燃油||,并以最大载荷量停在水平跑道上蓄势待发||,此时无人机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4 米2||。

无人机对水平跑道的压强多大?(3)翼龙无人机若以正常巡航速度从某机场飞往相距2019 千米的目的地执行任务||,需飞行多少小时?27.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A、B 两个烧杯.小亮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A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6cm||,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②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 B 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 L 为 10cm||,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小亮发现h1 大于h2||,于是小亮得出结论“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L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