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运动的描述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基本概念嗨,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物理中的运动。

别急,听我慢慢说,保证让你轻松搞懂。

运动,说白了,就是物体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化。

你坐在教室里,发现窗外的树在动,那是因为你在动,树却在原地,这就叫做相对运动。

1.1 运动与静止首先,运动和静止这两个概念很有趣。

简单来说,运动就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静止就是位置没变。

就像你坐在车里,车在路上跑,你感觉外面的风景在飞快地变化,而你自己坐在车里不动,这就是静止和运动的相对关系。

1.2 参考系说到运动,就不得不提参考系。

啥是参考系呢?就是你用来观察物体运动的那个背景。

如果你在火车上,看外面的风景,感觉一切在移动;但如果你站在站台上,看火车上的风景,感觉火车在动,站台上的风景没变。

其实,两种情况都是对的,只是参考系不同罢了。

2. 速度和加速度运动不仅仅是位置的变化,还包括速度和加速度。

别急,我们一项一项地讲。

2.1 速度速度就像是你跑步时的快慢。

简单来说,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比如,你在操场上跑步,如果你跑得快,那速度就大;跑得慢,速度就小。

速度可以有快慢之分,还可以有方向,比如你向东跑,速度就是向东的速度。

2.2 加速度加速度呢,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举个例子,当你骑自行车从静止状态开始骑行时,你的速度会逐渐增加,这种变化的快慢就叫做加速度。

如果你骑得越来越快,说明你有加速度;反之,如果你骑得越来越慢,就是负加速度,简单来说就是减速了。

3. 描述运动的方式现在,我们知道了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接下来就说说怎么描述这些运动。

其实,我们可以用图像、公式和文字三种方式来描述。

3.1 用图像描述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用图像。

想象一下,绘制一条线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比如,你画了一条曲线,表示小明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

这个图像告诉我们,小明的移动路径,以及他在每个时间点的位置。

3.2 用公式描述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用公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 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2节 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简单、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多种形式的运动,如微小粒子的运动等等。

二、参照物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即:事先假设为静止的物体]。

2、参照物选择标准[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2]、在选择参照物时一般以方便研究为标准,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者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当同时研究多个物体运动时,应当选择同一个参照物,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引起混乱。

3、物体运动与静止的判断方法[1]、首先选择参照物;[2]、看所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来讲是否发生变化;[3]、作出判断: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相对参照物位置改变静止相对参照物位置不变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比如,某物体选择参照物A是运动的,选择参照物B可能就是静止的,而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

这就是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例:[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第1章第2节 运动的描述PPT课件(人教版)

第1章第2节 运动的描述PPT课件(人教版)

方法点拨:静止是相对的,通常所说的静止是指它 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两个物体间的 位置发生变化,以其中任何一个作为参照物,另一个都 是运动的,这就是相对运动,且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 论也可能不同.
变式 2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 星是静止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 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阅读教材 P16~P18,完成下列问题】 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 _机__械__运__动_,它是最简单的一种__运__动____. 2.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 物体叫做_参__照__物___.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 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_运__动___的;如果没有变化,就 说它是__静__止____的.
10.如图所示是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 的情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 他 们 之 间 是 相 对 ___静__止___ 的 , 他 们 相 对 于 地 面 是 ___运__动___的.
11.长沙市万家丽路快速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 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 驶,则( D )
13.请根据下图,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B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14.歼-15 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___战__机____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以_____航__母_____为参照物, 飞行员是运动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课件
②机械运动的普遍性 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
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 参照物:
①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参 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 也不一样。所以,物体的静止和运动具有相对性。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 样,它们之间近似相对静止。
例、某车向东行驶,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 树怎样运动?看到与其并排向东同速行驶 的另一辆车上的乘客如何运动?
树以跟车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另一辆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扶梯上的运动与静止关系
空中加油机
(1)利用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空 中加油机和歼击机可以实现空中加油:
照物,则( B )
A.标志牌静止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东运动
典型例题
甲、乙、丙三人各驾驶一架直升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 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 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在匀速上升。
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C )
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 B.甲、乙、丙均静止 C.甲、乙、丙均匀速下降 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
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为什么小朋友说乘客是运动的,而司机却说乘客是静止的?
比较标准不同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 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第1句以 岸 为参照物; 第2句以 自己、竹排 为参照物。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件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件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 中是绝对不动的
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 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 对不动的
5、下列各例现象与相对静止无关是( D)
①飞机空中加油; ②跑动给马拉松运动员递饮料; ③太阳从东方升起; ④彩云掩月; ⑤“手抓子弹”的奥秘; ⑥如影随行 A 、② ③ ⑥ B、 ② ④ ⑤ C 、① ③ ⑤ D、 ③ ④
运动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 是静止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 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 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汽车上站着的是小华,为什么司机和路边 的人对他的判断不一样?
3.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描述汽车的运动是
以__地__面___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 看到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_甲__车____作为 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甲__车__车开得
快。
4.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 绝对不动的
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 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a: ①向东(右)运动 ②静止 ③向西(左)运动, 只是比风的速度慢
2.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b:
向西(左)运动, 而且比风的速度快
3.根据下图,能否判断风的情况?
①如果小车静止,则风向 东刮 ②如果小车在向左(西) 运动,风的情况可能是: 向东 无风 或向西(只是风速比车慢) ③如果小车向东运动,则 风向可能是: 向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位移、路程等。

但他们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2.掌握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物体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3.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实例和图片。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的运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可以看到这些物体的运动吗?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呢?”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介绍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定义和公式。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

可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第1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1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小明,你真厉害啊!自行车 都有倒档!怎么往后退呢?
[练一练] 飞机空中加油
飞行员在描述飞机俯冲时说:“大地迎面扑来
”,这是以 飞机 参照物。说月亮躲进云层
,是以
云层 为参照物。顺水漂流时船相
对水 静止

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
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B )
A. 河岸上的树
B. 船舱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1.仔细视察图中有几辆汽车? 2.从左图到右图有几辆车运动了
一、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叫机械运动。
判断根据?
下列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你的根据是什么?
飞驰的猎豹 穿梭宇宙的彗星
缓慢的蜗牛
根据:他们的位置随 时间不断地变化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生命运动 等多种运动情势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水
• 视察下图中的小旗,判断船相对于岸上楼房的 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能,并作简要说明。粉笔盒ຫໍສະໝຸດ 讲台 书本运动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 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明确研究对象,一般不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 2.判断研究对象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瞎说啥呢?哪里快 了?他根本没动!
小明,别跑那么 快!危险!
他们谁说的对?
二、参照物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 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视察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 和方向)是否变化。
3、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a.任意性 b.一般不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 c.通常情况下,选择地面或者固定在地面的物体 作为参照物时,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2.实验和观察:设计了速度、时间和路程关系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这种合作性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共同成长。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的计划。
3.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例如播放公交汽车在站牌附近行驶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车辆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引发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思考。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汽车的加速和减速过程,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给出讨论题目,如“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如何体现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2.提供实验得出结论和理解。
3.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4.学生能够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播放公交汽车在站牌附近行驶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车辆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增强对运动描述的理解。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学生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讲解,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
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青山为什么会走?
二、新课教学
1、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1、机械运动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

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

3、参照物
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
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

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

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
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

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

问: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可按以下Array步骤进行:(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被研
究的物体。

(2)然后,根据题意选定一个参照物。

(3)最后,你就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
上去看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参照物的选择:(1)不要将研究物体的本身选作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3)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
4、运动的相对性
举例说明物体
三、小结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描述物体运动时,事先被假定
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说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选择的参照物
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一般不同,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四、课堂练习
具体见容详见幻灯片
五、布置作业:
P18 1、2、3题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