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辨析
中考重点现代汉语常用词语辨析

中考重点现代汉语常用词语辨析中考重点:现代汉语常用词语辨析一、引言现代汉语中,词语的辨析是学习者常常遇到的难题之一。
由于词语间的差异非常微妙,很容易造成使用错误。
本文旨在帮助中考考生理解和正确运用一些常用词语,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词语辨析1. 看/看见/看到这三个词语都和“看”的动作有关,但在使用时有一些微妙的差别。
- 看:强调动作本身,比如看书、看电视。
- 看见:强调看到了某个事物或者人,比如看见了朋友。
- 看到:强调看到某个位置或者范围,比如看到了一只小鸟飞过。
2. 想/想要这两个词语都表示“希望得到某种东西”,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区别。
- 想:强调内心的愿望和思考,比如我想去北京。
- 想要:强调对物质的需求,比如我想要一杯咖啡。
3. 喜欢/爱这两个词语都表示对某个事物或者人的喜爱,但程度上有所不同。
- 喜欢:表示对某个事物的好感,比如我喜欢唱歌。
- 爱:表示深厚的感情,比如我爱我的家人。
4. 朋友/同学这两个词语都表示人之间的关系,但在使用时有所区别。
- 朋友:表示亲密的关系,比如我有很多朋友。
- 同学:表示共同学习的关系,比如她是我的同学。
5. 高兴/快乐这两个词语都表示人的心情愉快,但表达的方式和程度有所差别。
- 高兴:表示心情愉快或者满意,比如我很高兴见到你。
- 快乐:表示非常愉快和幸福,比如他过着快乐的生活。
6. 聪明/聪慧这两个词语都表示智慧的表现,但含义稍有不同。
- 聪明:指智力过人,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他很聪明,学习很快。
- 聪慧:指智商高,能够灵活运用智慧处理问题,比如她很聪慧,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
7. 认真/严肃这两个词语都表示态度端正和行为认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 认真:表示做事认真负责,比如他对工作很认真。
- 严肃:表示态度庄重和严肃,比如老师在上课时一向很严肃。
8. 健康/健壮这两个词语都表示身体的状态,但概念不一样。
- 健康:指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良好,比如她很健康,从不生病。
语文相似词语之间的辨析100个

语文相似词语之间的辨析100个1.新鲜/新奇:新鲜指刚刚出现或刚刚摘取的,还没有过多的接触和处理;新奇指令人感到奇特、独特,比较罕见。
2.先进/先锋:先进指在某个方面更为发达和先进;先锋指在某个领域中走在最前面,具有领导地位。
3.明亮/光明:明亮指亮堂、明朗的状态;光明指灿烂、明亮、光明照耀。
4.难看/丑陋:难看指不美观,不好看;丑陋指非常难看,形象糟糕。
5.美丽/漂亮:美丽指外貌或事物的美好、动人;漂亮指外貌漂亮、出色,让人喜欢。
6.贫穷/贫困:贫穷指生活水平低,经济状况差;贫困指生活条件极度贫困,缺乏基本生活资源。
7.清晰/明朗:清晰指事物清楚、不模糊;明朗指清晰明了、明亮。
8.热情/热烈:热情指热忱、热心,态度热情;热烈指热情高涨、热烈激动。
9.完整/完全:完整指没有缺失、完好无损;完全指没有任何遗漏、彻底。
10.爱戴/敬爱:爱戴指对某人深深地爱护、尊敬;敬爱指对某人非常尊敬和敬仰。
11.普通/平凡:普通指一般、常见;平凡指非常普通、没有特别之处。
12.广阔/辽阔:广阔指体积大、范围广;辽阔指没有边界的宽广。
13.友好/和善:友好指对待人态度友好、友善;和善指待人温和、和蔼。
14.古老/古代:古老指存在很长时间的、年代久远的;古代指历史上较早的时期。
15.冷静/冷淡:冷静指头脑清醒、不冲动;冷淡指对人态度冷漠、不热情。
16.慷慨/大方:慷慨指对人表达慷慨大方的态度;大方指不吝啬、慷慨大方。
17.大胆/勇敢:大胆指做事果断,不怕冒险;勇敢指有胆识、不畏惧。
18.长远/长久:长远指时间跨度长,对未来有影响;长久指时间持续时间长。
19.易懂/易解:易懂指容易理解、领悟;易解指容易解释、阐明。
20.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千姿百态指形态多样、变化多端;形态万千指形态非常多样。
21.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心照不宣指心意相通,不需言表;心领神会指心灵相通、默契无言。
22.表达/表现:表达指以语言或行动表露出来;表现指在外界反映或体现。
什么是词语的辨析

什么是词语的辨析?词语的辨析是指对于意义相近或相似的词语进行区分和比较,以便选择和使用正确的词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词语的辨析在语言学和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词语的辨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词义区别:词语的辨析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它们的词义区别。
有些词语在意义上非常相近,只有细微的差别。
例如,“happy”(快乐)和“joyful”(喜悦)都表示高兴的情绪,但“happy”更广泛,而“joyful”更强调内心的喜悦。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
2. 语气和情感:词语的辨析还要考虑它们所传递的语气和情感。
有些词语可能在意义上相近,但在语气和情感上有所差别。
例如,“angry”(生气)和“furious”(愤怒)都表示愤怒的情绪,但“furious”更强烈和激烈。
在写作中,我们需要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词语来表达所希望传达的语气和情感。
3. 语域和用途:词语的辨析还要考虑它们在不同语域和用途中的使用情况。
有些词语在正式场合中更常用,而其他词语在口语或非正式场合中更常用。
例如,“examine”(检查)和“check”(查看)都表示查看或检查的意思,但“examine”更常用于正式场合,而“check”更常用于口语或非正式场合。
根据具体语境和用途的要求,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词语。
4. 搭配和习惯用法:词语的辨析还要考虑它们的搭配和习惯用法。
有些词语在搭配上有特定的习惯用法,使用其他词语可能不符合语言习惯。
例如,“make a decision”(做决定)是一个习惯用法,使用其他动词如“take”或“form”都不太符合语言习惯。
在写作中,我们需要熟悉常用的搭配和习惯用法,选择适当的词语。
5. 同义词和反义词:词语的辨析还要考虑它们与同义词或反义词的关系。
有些词语与同义词或反义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我们需要考虑它们的细微差别以选择合适的词语。
最全词语辨析456组

最全词语辨析456组1 [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 [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3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 [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
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7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8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B9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词语辨析方法

词语辨析方法辨析词语的方法:一、辨词义轻重。
二、辨范围大小。
三、辨感情色彩。
四、辨语体色彩。
五、辨具体概括。
六、辨侧重方面。
七、辨搭配对象。
八、辨词性和语法功能。
同义词语辨析主要是辨析以下三个方面:1、意义方面的差别(1)表现重点不同。
例如“安定”和“稳定”都有平静正常、没有变动的意思,都可以用于形势、生活和人的情绪,但“安定”含有平安、安好之意,如“我们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
“稳定”更强调平稳、无大变化,如“这位病人现在病情比较稳定”。
再如:“假冒”和“伪劣”都有所售商品以次充好的意思。
“假冒”侧重指商品冒充名牌,如“请认清商标,谨防假冒”。
“伪劣”侧重指质量低劣,如“怪不得老出毛病,原来是伪劣产品”。
(2)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心情”、“心境”和“心绪”都指内心的思想感情。
“心情”泛指思想感情所处的状态,意义范围较广,书面、口头都常常使用。
如“心情激动”、“愉快的心情”。
“心境”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境况,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
如“小张家乡闹水灾,近来心境不好”。
“心绪”主要指萦回不断的思绪,或复杂的内心感情,意义范围较窄,也多用于书面。
如“他担心高考落榜,一直心绪不宁”。
(3)语意轻重不同。
例如“违背”、“违反”、“违犯”和“违抗”都有不遵从的意思。
“违背”指背离、不遵守、不实行,语意较轻,常用于协议、诺言、良心等,如“他这个人说话算数,从不违背自己的承诺”。
“违反”指不符合,向反面去做。
它有的地方可以和“违背”互换,但总的说来,语意较重,常用于理论、原则、规章、制度等,如“他违反校规,受到了记过处分”。
“违犯”不是一般的违背、违反,且有触犯、抵触之意,性质严重得多,常用于政策、法令、法规、纪律等,如“党纪国法不容违犯”。
“违抗”强调对抗、抗拒,是蓄意的行为,性质恶劣,如“胆敢违抗政府法令的人,定将受到严惩”。
2、色彩方面的差别(1)感情色彩不同。
有的同义词它们的意义差不多,但是反映出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态度却不相同,也就是感情色彩不同。
词语辨析(适用公考)

词语辨析1.攫(jué)取:掠夺。
攫,抓,夺。
2. 寒伧(chen):寒酸,破陋.贫穷.不体面。
3. 艳羡:十分羡慕。
4. 自惭形秽:看到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
形秽,形态丑陋,引申为感到自身的缺点或者不足。
5. 面面相觑(qǜ):互相望看,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觑,偷看。
6. 怨天尤人:指遇到不顺心的是时责怪别人。
尤,责怪.归罪。
7. 沽名钓誉: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骗取名誉。
沽,买。
8.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9. 尴尬: 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②(神色.态度)不自然。
10. 惬(què)意:满意.称心.舒服。
11. 癖(pǐ)好:对某种事物特别爱好。
12. 咂摸(zā mo):仔细辨别。
13.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14. 弥留:病重将死。
15. 敕(chì)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16. 不经之谈:不合情理,近乎荒诞的言论。
17. 放诞:放纵,不守规范。
18. 嫡(dí)亲:血统接近的(亲属)。
19. 乖张:偏执.不驯服.与众不同。
20. 犄角之势:把军队分驻几处,作战时互相支援,这种形势叫做“犄角之势”。
犄角,原指捕鹿的时候,有人抓住鹿的角,有人扭住鹿的脚,协力合作。
21. 国色天香:形容美丽出众。
22. 萍水相逢:像浮萍在水面上碰着一般,偶然见面。
23. 诟(gòu)骂:辱骂。
24. 汗涔涔(cén):形容汗水不断的流下。
踉跄(liàng qiàng):走路不稳。
25. 窥伺(sì):暗中观察动静,等待机会。
(多含贬义)。
26. 回光返照:比喻人临死前精神忽然兴奋的现象,也比喻旧事物灭亡之前暂时兴旺的现象。
29.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
30. 悲恸(tòng):非常悲哀。
31.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32. 谂(shěn)知:深切体会,深知。
成语辨析

成语辨析
1、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鱼龙混杂
2、扞格不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3、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辨析:背道而驰和“南辕北辙”、“分道扬镳”;都有“彼此相反”的意思。
但“南辕北辙”一般比喻“人的行动和目的恰好相反”。
背道而驰没有此意;“分道扬镳”比喻各自向不同的目标前进。
4、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5、轻率上马:没有考虑成熟,就开始了
6、避重就轻: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
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7、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是”的意思;察:仔细看,觉察。
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词语辨析
1、拓展——扩充
a)拓展表示范围的扩大
b)扩充表示内容的增加。
词语辨析技巧

词语辨析技巧词语辨析是语言学习中的一项关键技巧。
在汉语中,由于字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存在较多,因此正确理解和运用各种词语成为了一项必备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辨析和运用词语。
一、字义区别在辨析词语时,首先要注意它们的字义区别。
有些词语虽然发音相同或相近,但含义不同。
比如,“前进”和“进前”虽然字面上看很接近,但前者意为向前行进,而后者则表示进入前面的事物或地方。
再比如,“幸福”和“幸运”,前者指的是一种满足和愉快的感受,后者则强调偶然得到的好运气。
二、词性区别除了字义区别之外,词性也是词语辨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词语虽然发音相同或相近,但词性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使用方式也不同。
比如,“忙”和“忙碌”,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因此在句子中的使用方式也有所差异。
“忙”用于形容人的状态,如“他很忙”,而“忙碌”则表示具体的行动,如“他忙碌地工作”。
三、语义辨析在辨析词语时,还需要注意它们的语义差异。
有些词语在字义上很接近,但语义上却有细微的区别。
比如,“喜欢”和“爱”,前者表示对事物的好感,后者则表示更深厚的感情。
“喜欢”可以用于描述对于物品、活动等的简单喜好,而“爱”则通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四、语境辨析除了字义和语义的区别,词语辨析还需要考虑语境。
有时候同样一个词语,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高兴”一词,它既可以表示心情愉快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对于某件事情的支持和赞同。
“高兴”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会有细微的区别。
五、辨别词性辨析词语还需要注意词性的不同。
比如,“检查”和“检验”,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
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意义来判断应该使用哪个词语。
总而言之,词语辨析技巧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通过理解词语的字义区别、词性区别、语义辨析和语境辨析,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运用词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读者在词语辨析方面有所启发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点解读这个考点主要考查词语的辨析和词语(成语)的运用。
基本题型:1、选择题:根据语境,找出正确运用或错误运用词语的选项;根据对词语的理解来选出对词语的解释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2、填空题:根据提示,填写正确的词语。
3、成语运用题:比如读故事猜成语。
二、复习策略(一)正确理解词义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汉语中有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须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的。
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浅)、颜色淡(浅蓝色)。
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汉语的词义特点,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掌握辨析词义的方法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A、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B、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C、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A、感情色彩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词语的感情色彩分为三种。
类型概念举例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壮丽谦逊刚强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笨奸诈卑劣渺小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结果状况配合方法B、语体色彩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A、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B、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三)正确使用成语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望文生义,即只根据字面的意思,就做出想当然的错误解释。
例如,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风声鹤唳”是指溃逃的士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怀疑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
又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2、褒贬误用,即对成语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本来是含有褒义的,却用到贬义的语境中去。
贬义色彩的成语有:无所不为、虚张声势、夸夸其谈、处心积虑、好高骛远、随声附和、满城风雨、趋之若骛、死灰复燃、肆无忌惮、信口雌黄、炙手可热等等。
褒义色彩的成语有:蔚然成风、集腋成裘、从容不迫等等。
3、对象用错,即指该成语是用来描绘甲类事物的,却被张冠李戴地用到乙类事物上去。
例如,您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有些成语专指特定对象,例如,“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多;“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形容书籍多;“相敬如宾”形容夫妻;“天伦之乐”形容一家人;“凤毛麟角”指的是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一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改弦更张”指对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变更。
4、不合语境,是指成语的适用语境被错用而致使用不当。
例如,据专家测算,在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污染总量的45%。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
5、重复累赘,是指在语句中已含有成语里
的含义,再用成语,则造成重复。
例如:他在敌人的监狱中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又如: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四)掌握选词填空应试技巧1、辨析词义,同中求异。
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________________ (隔离、隔绝、隔断)了。
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辨析“隔离”“隔绝”“隔断”三个词。
这三个词都有“隔开”的意思,其细微差别在于它们分别还有“不让聚在一起,断绝来往”“断绝”“阻隔,使断绝”之义,根据句子意思,这里应填写“隔绝”。
2、联系语境,寻找“暗示”。
所谓“暗示”,即上下文中隐含的信息。
解题时别忘了捕捉这些“暗示”,它们是你正确答题的关键之一。
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处,居我国大陆沿海南北航线的中心。
京沪、京广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_______________ (海陆、海空、陆空、海陆空)交通和长江航运的枢纽。
此句的前半句有“大陆沿海”“两条铁路”的“暗示”,由此就可以推断出横线上应填“海陆”。
三、典例透析1、根据下面语境,为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 ①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________缺水。
②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________枯死。
③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________的“木乃伊”。
A.干旱 B.干枯 C.干涸解析与答案:该题提供的一组近义词都有语素“干”,三个词都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的意思,与“湿”相对,但内涵不尽相同。
“干旱”指久不下雨造成土壤干裂,气候干燥;“干枯”一般形容缺乏水分,失去生机,多指植物、庄稼;“干涸”则指河道、湖泊里的水因久旱无雨而干竭。
如果能做这样的细致辨析,则能正确地答出“ACB”这一排序。